第五课 面临挑战的中国最后的盛_第1页
第五课 面临挑战的中国最后的盛_第2页
第五课 面临挑战的中国最后的盛_第3页
第五课 面临挑战的中国最后的盛_第4页
第五课 面临挑战的中国最后的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法国大革命的原因?2、法国大革命的三次起义(时间、结果)?3、法国大革命的意义(三方面)测一测1、国王_______在位时,法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他宣称“________”。2、1789年,国王路易十六召开________,主要向第___等级筹款。引起了这一等级的人的不满。3、在法国的等级制度中,处于第三等级的是工匠、城市贫民、农民和__________。4、_____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_________,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这一天,成了法国国庆纪念日。接着,法国颁布了《_________》,宣布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_______的。路易十四朕即国家三级会议三资产阶级1789巴士底狱人权宣言平等5、_____年,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打败了前来干涉的外国军队。9月,法国废除了_______制,建立了共和国,历史上称为________.不久,________被推上了断头台。6、1793年,巴黎人民发动了第___起义,_________等人掌握了政权。实施了一系列革命政策,打退_________的进攻,使大革命达到了顶峰。1792君主立宪共和国路易十六三外国军队罗伯斯庇尔起义时间成果第一次起义第二次起义第三次起义归纳小结1789.7.14攻占巴士底狱,拉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并颁布了《人权宣言》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领导者罗伯斯庇尔等实施了一系列革命政策,使大革命达到顶峰17921793

1794年罗伯斯庇尔下台被害,法国大革命结束。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简表国别导火线开始标志著名人物被处决君主重要文献采用政体英国美国法国1640年议会召开克伦威尔查理一世《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波士顿倾茶事件来克星顿枪声华盛顿《独立宣言》共和制三级会议召开攻占巴士底狱罗伯斯庇尔路易十六《人权宣言》共和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温故知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根本原因:经过:意义:英国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开始的标志:1640年,查理一世重新召开议会2、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内战,克伦威尔领导议会军取得胜利,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3、1688年宫廷政变——“光荣革命”4、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成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美国独立战争根本原因:导火线:经过:政体: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1、开始: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2、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标志美利坚合众国诞生3、1777年,北美大陆军在华盛顿领导下取得萨拉托加战役的胜利,扭转战局4、1781年,美国最终打败英军5、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7年宪法,美国确定了共和政体,以三权分立为原则法国大革命根本原因:导火线:经过:意义: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789年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1、开始: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2、通过《人权宣言》3、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废除君主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4、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罗比斯庇尔掌权,大革命达到顶峰结束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也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确立了共和政体,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力量面临挑战的中国第五单元第五课(明清时期:1368-1840年)最后的盛世教学目标:1、明清时期社会呈现的繁华景象?(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社会生活等几个方面看)时间人口数量夏朝1350万西汉5959万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5987万明永乐元年(1403年)6660万清乾隆六年(1741年)14341万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2亿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3亿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4.12亿1950年5.5亿1970年8.2亿2005年1月6日13亿中国人口情况表时间中国人口

17世纪初近2亿

19世纪初超过3亿,

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思考:这一时期人口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明清时期人口情况表人口快速增长与当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二、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1、农业的发展(3)“湖广熟,天下足”(1)人口快速增长(2)玉米、番薯等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重心由江南地区转移到湖广地区

苏湖熟,天下足人口的增长农业生产的发展湖广熟,天下足

从民谚的变化中,你能看出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吗?为什么会发生民谚中所说的变化?(

1)湖广地区水利设施的兴修,耕地面积的扩大使粮食产量增长快,除了满足本地粮食需求外,还销往江浙、徽州等地。

(2)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手工业发达,种植粮食的人数减少;2、手工业的发展(1)江南地区丝织业发达(2)松江一带棉纺织业发达(3)榨油、粮食加工、制瓷、采矿、冶铁、造船等行业繁荣表现:明清瓷器明朝中后期:杭州手工业行业达360种。广东佛山冶铁业,一日出铁六七千斤。江西景德镇有1000多座窑,每窑能烧制小型瓷器上千件。嘉兴已使用新式的纱绸机。收不尽魏塘纱买不尽松江布3、商业的发展(1)商帮的形成,著名的有徽商、晋商等

萌芽于东晋,成长于唐宋,到了明成化年间因实行新盐法,徽商遂腾飞于中国商场。清初已是黄金时代。所谓“徽帮”统括徽州地区所属各县之商业界,他们是工商业,金融界的一个大集团.沿江区域,向有“无徽不成镇”之谚,其商人的足迹不仅遍于国内,并远至日本和东南亚各国,甚至葡萄牙。徽商

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就是这样一座小小院落,却开创了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汇通天下”

(2)工商业市镇的兴起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工艺精湛,商路发达,因此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有哪些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4、对外贸易的发达:丝绸、茶叶、瓷器等1720年181600千克1800年10442000千克英国对中国茶叶的需求量变化表18世纪60年代300万两/年18世纪80年代1600万两/年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变化表上述数据表明我国当时的经济实力在世界上的地位是怎样的?对外贸易状况如何?

当时中国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一位,对外贸易长期处于出超地位。5、社会生活的变化:各种服务性行业日益兴盛茶馆一景:茶馆前厅茶馆一景:小桥流水明清社会生活注重勤俭节约,科学合理地消费说明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变化陆楫的话说明什么问题?两位同学谁说的有道理?课堂小结1、农业玉米、番薯等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湖广熟,天下足。”人口快速增长。2、手工业丝织业、棉纺织业发达3、商业商帮的形成,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对外贸易繁荣4、社会生活各种服务性行业兴盛总结:明清时期的中国封建经济繁荣,但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男耕女织仍然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经济:工商业兴起,手工工场出现和发展,商人地位提高。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诞生,启蒙运动兴起,思想大解放。对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