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燃烧培训_第1页
煤气燃烧培训_第2页
煤气燃烧培训_第3页
煤气燃烧培训_第4页
煤气燃烧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412023/2/42燃烧基础知识一、燃烧的概念二、燃烧的条件三、燃烧类型四、燃烧过程五、燃烧产物2023/2/43煤气基本知识一、相关热工参数概念二、各种煤气的产生及特点三、泰钢煤气成分实测值四、煤气的燃烧五、煤气的热工计算六、煤气燃烧高效利用2023/2/44燃烧的概念燃烧的概念燃烧--国家标准GB5907-86规定: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燃烧不是单纯的化学反应,而是化学反应、流动、传热和传质并存且相互作用的综合现象。燃烧应具备三个特征,即化学反应、放热和发光。2023/2/45燃烧的概念燃烧不仅在空气存在时能发生,在其他氧化剂中也能发生。钠(Na)和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NaCl)。注:核燃料“燃烧”,轻核的聚变和重核的裂变都是发光、发热的“核反应”,而不是化学反应,不属于燃烧范畴。2Mg+CO2=2MgO+C2MgO+3C=2MgC+CO22023/2/462023/2/47燃烧的条件燃烧的条件燃烧现象十分普遍,但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由未燃烧状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过程。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又称氧化剂)、引火源。上述三个条件通常被称为燃烧三要素。只有这三个要素同时具备的情况下可燃物才能发生燃烧,无论缺少哪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2023/2/48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自然界中的可燃物种类繁多,若按其物理状态分,有固体(C)、液体(乙醇)、气体(CO)三类可燃物。2023/2/49燃烧的条件有些物质在通常情况下不燃烧,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以燃烧。如:赤热的铁在纯氧中能发生剧烈燃烧;赤热的铜能在纯氯中发生剧烈燃烧;铁、铝本身不燃,但把铁、铝粉碎成粉末,不但能燃烧,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能发生爆炸。2023/2/410燃烧的条件助燃物

凡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通常燃烧过程中的助燃物主要是氧,它包括游离基的氧、化合物中的氧。空气中含有大约21%游离基的氧,可燃物在空气中的燃烧以游离的氧作为氧化剂,这种燃烧是最普遍的。此外,某些物质也能助燃物,如氯、氟等。2023/2/411燃烧的条件也有少数可燃物,如低氮硝化纤维等含氧物质,一旦受热后,能自动释放出氧,不需要外部助燃物就可发生燃烧。2023/2/412燃烧的条件引火源

引起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统称为引火源。引火源温度越高,越容易点燃可燃物质。根据引起物质着火的能量来源不同,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引火源通常有:明火、高温物体、化学热能、电热能、机械热能、生物能、光能和核能。2023/2/4132023/2/414燃烧的充分条件燃烧的充分条件具备了燃烧的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燃烧必然发生。发生燃烧还应有量方面的要求,这就是发生燃烧或持续燃烧的充分条件。三要素彼此要达到一定的量才能发生质变。燃烧发生的充分条件是: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助燃物含量、一定的点火能量、相互作用。2023/2/415燃烧的充分条件一定的可燃物浓度可燃气体或蒸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一定的助燃物含量实践证明,各种不同可燃物发生燃烧,均有本身固有的最低助燃物含量要求。低于这一浓度,虽然燃烧的其他条件全部具备,但燃烧仍然不能发生。汽油燃烧的最低含氧量要求为14.4%,煤油为15%。2023/2/416燃烧的充分条件一定的点火能量

不管何种形式的引火源,都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引起燃烧反应,所需引火源的强度,取决于可燃物质的最小点火能量即引燃温度,低于这一能量,燃烧便不会发生。不同可燃物质燃烧所需的引燃温度各不相同。例如汽油的最小点火能量0.2mj,醚最小点火能量0.19mj。2023/2/417燃烧的充分条件相互作用

燃烧不仅需具备必要和充分条件,而且还必须使燃烧条件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燃烧才会发生或持续。否则,燃烧也不能发生。例如在办公室有桌、椅、门、窗帘等可燃物,有充满空间的空气,有火源(电源),存在燃烧的基本要素,可并没有发生燃烧现象,这就是因为这些条件没有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缘故。2023/2/4182023/2/419燃烧类型燃烧类型燃烧按其发生瞬间的特点不同,分为闪燃、着火、自燃、爆炸四种类型。闪燃--是指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发生闪燃现象的最低温度点称为闪点。在消防管理分类上,把闪点小于28℃的液体划为甲类液体也叫易燃液体,闪点大于28℃小于60℃的称为乙类液体,闪点大于60℃的称为丙类液体,乙、丙两类液体又统称可燃液体。2023/2/420燃烧类型着火----指可燃物质在含助燃物的介质中受到外界火源或高温的直接作用,开始起火持续燃烧的现象。这个物质开始起火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点称为燃点、着火点。自燃----一些能自燃的物质接受热量积聚达到一定的条件时,不经点火也会引起自发的燃烧而发生的燃烧现象叫做自燃。2023/2/421燃烧类型注:自燃的热能来源:

a.外部热能的逐步积累,多是物理性的。

b.物质自身产生热量,多是化学性。爆炸----指物质在瞬间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并以巨大压力急剧向四周扩散和冲击而发生巨大响声的现象。2023/2/422燃烧类型可燃气体、蒸气或粉末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浓度称爆炸极限,其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低于下限的遇明火既不爆炸也不燃烧,高于上限的,虽不爆炸,但可燃烧。2023/2/4232023/2/424燃烧过程燃烧过程一、燃烧过程

当可燃物与其周围相接触的空气达到可燃物的点燃温度时,外层部分就会熔解、蒸发或分解并发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放出热量和光。这些释放出来的热量又加热边缘的下一层,使其达到点燃温度,于是燃烧过程就不断地持续。2023/2/425燃烧过程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三种状态的物质,其燃烧过程是不同的。固体和液体发生燃烧,需要经过分解和蒸发,生成气体,然后由这些气体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燃烧。而气体物质不需要经过蒸发,可以直接燃烧。2023/2/426燃烧过程二、燃烧类型(一)固体物质的燃烧类型固体可燃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由于其分子结构复杂性、物理性质的不同,其燃烧方式也不相同。主要有四种方式:表面燃烧、阴燃、分解燃烧、蒸发燃烧2023/2/427燃烧过程1、表面燃烧蒸气压非常小或者难于热分解的可燃固体,不能发生蒸发燃烧或分解燃烧,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焰燃烧现象,称表面燃烧。其过程属于非均相燃烧,特点是表面发红而无火焰。2023/2/428燃烧过程2、阴燃阴燃是指物质无可见光的缓慢燃烧,通常产生烟和温度升高的迹象。某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就会发生阴燃。这种燃烧看不见火苗,可持续数天,不易发现。易发生阴燃的物质,如成捆堆放的纸张、棉、麻以及大堆垛的煤、草、湿木材等。2023/2/429燃烧过程阴燃和有焰燃烧在一定条件能相互转化。如在密闭或通风不良的场所发生火灾,由于燃烧消耗了氧,氧浓度降低,燃烧速度减慢,分解出的气体量减少,即可由有焰燃烧转为阴燃。阴燃在一定条件下,如果改变通风条件,增加供氧量或可燃物中的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也可能转变为有焰燃烧,火场上的复燃现象和固体阴燃引起的火灾等都是阴燃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有焰分解燃烧的例子。2023/2/430燃烧过程3、分解燃烧----分子结构复杂的固体可燃物,由于受热分解而产生可燃气体后发生的有焰燃烧现象,称为分解燃烧。如木材、纸张、棉、麻、毛、丝以及合成高分子的热固体性塑料、合成橡胶等的燃烧就属这类形式。2023/2/431燃烧过程4、蒸发燃烧----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融熔,然后与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发生的有焰燃烧现象,称为蒸发燃烧。如石蜡、松香、硫等属这类形式。2023/2/432燃烧过程(二)液体物质的燃烧类型

1、蒸发燃烧----易燃可燃液体在燃烧过程中,并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而是液体受热时蒸发出来的液体蒸气被分解,氧化达到燃点而燃烧,即蒸发燃烧。其燃烧速度,主要取决于液体的蒸发速度,而蒸发速度又取决于液体接受的热量。接受热量越多,蒸发量愈大,则燃烧速度愈快。2023/2/433燃烧过程动力燃烧-----动力燃烧是指燃烧性液体的蒸发、低闪点液雾预先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火源产生冲击力的燃烧。如雾化汽油、炼油等挥发性较强的烃类在气缸中的燃烧就属于这种形式。2023/2/434燃烧过程沸溢燃烧---含水的重质油品(如重油、原油)发生火灾着火时,液面从火焰接受热量产生热波,热波向液体深层移动速度大于线性速度且温度远高于水的沸点。热波在向液层深部移动过程中,使油层温度上升,油品黏度变小,油品中的乳化水滴蒸发成气泡,气泡表面被油薄膜包围。气泡沸腾到储罐容纳不下时,油品像“跑锅”一样溢出罐外。2023/2/435燃烧过程4、喷溅燃烧----下部有水垫层的重质油品储罐发生火灾燃烧时,当沉积水变成水蒸气体积扩大,形成的蒸气压力大到足以把其上面的油层抬起,最后冲破油层将燃烧着的油滴和包油的油气抛向上空,向四周喷溅燃烧。2023/2/436燃烧过程重质油品储罐发生沸溢和喷溅的典型征兆是:罐壁会发生剧烈抖动,伴有强烈的噪音,烟雾减少,火焰更加发亮,火舌尺寸变大,形似火箭。发生沸溢和喷溅会对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因此,储罐一旦出现沸溢和喷溅的征兆,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防止喷溅时油品流散,火势蔓延和扩大。2023/2/437燃烧过程(三)气体物质的燃烧类型可燃气体的燃烧不需要像固体、液体物质那样需要经过熔化、蒸发等相变过程,而在常温常压下就可以任意比例与氧化剂相互扩散混合,完成燃烧的准备阶段。气体在燃烧时所需热量仅用于氧化或分解,或将气体加热到燃点,因此容易燃烧且燃烧速度快。燃烧形式跟特点在讲解煤气燃烧时进行说明。2023/2/4382023/2/439燃烧产物燃烧产物一、燃烧产物的含义和分类(一)什么叫燃烧产物?由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全部的物质,称为燃烧产物。它通常是指燃烧生成的气体、热量和烟雾等。(二)燃烧产物的分类燃烧产物分为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2023/2/440燃烧产物1、什么是完成燃烧产物?可燃物质在燃烧过程中,如果生成的产物不能再燃烧,则称为完全燃烧产物。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2、不完全燃烧产物?可燃物质在燃烧过程中,如果生成的产物能继续再燃烧,则称为不完全燃烧产物。例如:一氧化碳、醇类等。2023/2/441燃烧产物二、不同物质的燃烧产物燃烧产物的数量及成分,随物质的化学组成以及温度、空气(氧)的供给情况等变化而有所不同。1、单质的燃烧产物一般单质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为该单质元素的氧化物。如碳、氢、硫等燃烧就分别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这些产物不能再燃烧,属于完全燃烧产物。2023/2/442燃烧产物2、化合物的燃烧产物一些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除生成完全燃烧产物外,还会生成不完全燃烧产物。最典型的不完全燃烧产物是一氧化碳,它能进一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特别是一些高分子化合物,受热后产生热裂解,生成许多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并能进一步燃烧。2023/2/443燃烧产物3、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燃烧产物合成高分子材料在燃烧过程中伴有热裂解,会分解产生许多有毒或有刺激性的气体,如氯化氢、光气(COCL2)、氰化氢等。2023/2/444燃烧产物4、木材的燃烧产物木材是一种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元素组成,主要以纤维素分子形式存在。木材在受热后发生热裂解反应,生成小分子产物。在200℃左右,主要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甲酸、乙酸、一氧化碳等产物;在280℃---500℃,产生可燃蒸气及颗粒;到500℃以上则主要是碳,产生的游离基对燃烧有明显的加速作用。2023/2/445燃烧产物三、燃烧产物的毒性燃烧产物有不少是毒害气体,往往会通过呼吸道侵入或刺激眼结膜、皮肤黏膜使人中毒甚至死亡。据统计,在火灾中死亡的人约80%是由于吸入毒性气体中毒而致死的。一氧化碳是火灾中最危险的气体,其毒性在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高亲合力,因此它能阻止人体血液中氧气的输送,引起头痛、虚脱、神志不清等症状,严重时会使人昏迷甚至死亡。2023/2/446燃烧产物近年来,合成高分子物质的使用迅速普及,这些物质燃烧时不仅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而且还会分解出乙醛、氯化氢、氰化氢等有毒气体,给人的生命安全造成更大的威胁。2023/2/447燃烧产物四、烟气1、什么是烟气?是由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和(或)液体微粒总和称为烟气。2023/2/448燃烧产物2、泰钢窑炉烟气成分目前,泰钢产生的烟气的部位主要为窑炉,如焦炉、烧结、球团回转窑、加热炉、转炉、锅炉、退火炉等。烟气成分主要有: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水、及不完全燃烧时未燃可燃物2023/2/449燃烧产物3、烟气排放标准《山东省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990-2013)要求:烟尘≤50mg/m3,二氧化硫≤200mg/m3,氮氧化物≤300mg/m3。2023/2/450燃烧产物五、火焰、燃烧热和燃烧温度(一)火焰

1、火焰的定义及组成?火焰(俗称火苗),是指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域。火焰是由焰心、内焰、外焰三个部分构成的。2023/2/451燃烧产物焰心-----最内层亮度较暗的圆锥体部分,燃烧不完全,温度较低。内焰-----包围在火焰心外部较明亮的圆锥体部分。燃烧也不完全,但温度较焰心高。外焰-----包围在内焰外面亮度较暗的圆锥体部分,燃烧温度最高。2023/2/4522023/2/453燃烧产物2、火焰的颜色火焰的颜色取决于燃烧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氧化剂的供应强度。大部分物质燃烧时火焰是橙红色的,但有些物质燃烧时火焰具有特殊的颜色,如硫黄燃烧时的火焰是蓝色的,磷和钠燃烧的火焰是黄色的。2023/2/454燃烧产物火焰颜色与燃烧温度有关,燃烧温度越高,火焰就越接近蓝白色。火焰的颜色与可燃物的含氧量及含碳量也有关。含氧量达到50%以上的可燃物质燃烧时,火焰几乎无光。如一氧化碳等物质在较强的光照下燃烧,几乎看不到火焰;含氧量在50%以下的,发出显光(光亮或发黄光)的火焰;相反,如果燃烧的含碳量达到60%以上,而且带有大量烟,会出现烟熏。2023/2/4552023/2/456燃烧产物(二)燃烧热和燃烧温度1、燃烧热-----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释放出的热量。燃烧热值愈猛,温度愈高,辐射出的热量也愈多。可燃物质的发热量,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组成和温度。2、燃烧温度-----指燃烧产物被加热的温度。2023/2/457煤气基本知识2023/2/4582023/2/459相关热工参数概念相关热工参数概念1、压力①压力的概念: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垂直作用力称为压强。而工程上常称为压力。常用单位:物理大气压(标准)、工程大气压、毫米水柱(mmH2O)、千克力/厘米2(kgf/cm2)、帕斯卡(Pa)、千帕(KPa)、兆帕(MPa)、巴(bar)、毫巴(mbar)2023/2/460相关热工参数概念压力单位之间换算

1物理大气压(标准)=1.033工程大气压

1MPa=1000KPa=106Pa1mmH2O≈10Pa1巴(bar)=1000毫巴(mbar)=1公斤/平方厘米(kgf/cm2)1MPa=10公斤/平方厘米(简称10公斤)=10巴2023/2/461相关热工参数概念②标准大气压的定义:标准大气压是空气温度为0℃、纬度为45°的海平面测得的平均压力。③绝对压力、相对压力(或称表压):压力表所显示的读数,并非表内压力的实际值,而是表内压力比表外大气压力高出的值。压力的实际数值称为绝对压力,从压力表上读出的数值称为表压力(或称相对压力)。2023/2/462相关热工参数概念两者关系为:绝对压力=大气压力+表压力。真空表上的读数是所测压力的实际值比大气压力小多少,称为真空度。真空度与绝对压力的关系为:绝对压力=大气压力-真空度2023/2/463相关热工参数概念2、流速、流量:煤气流量的常用单位为米3/时(m3/h)。工业煤气流量计有累计流量与瞬时流量之分。累计流量记录某一段时间内所用的煤气量,主要为结算用。瞬时流量记录看表瞬间通过输送设施的煤气量,主要作为指导生产使用。2023/2/464相关热工参数概念3、气体的标准状态:指气体处于温度为0℃、压力为一个标准大气压的状态。4、浓度:气体常用百分比浓度(%)和百万分比浓度(ppm)表示。

1%=

10000ppm2023/2/465相关热工参数概念注:1ppm=1mg/kg=1mg/L=1×10-6常用来表示气体浓度,或者溶液浓度。

ppm是英文partspermillion的缩写,译意是每百万分中的一部分,即表示百万分之(几),或称百万分率。ppm与百分率(%)所表示的内容一样,只是它的比例数比百分率大而已。2023/2/466相关热工参数概念5、发热量----燃料的发热量(也称作热值)是指单位质量或者单位体积(气态燃料)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能释放的最大热量。它是衡量燃料作为能源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发热量有高位发热量与低位发热量之分。一般情况下所说的发热量指的是低位发热量。2023/2/467相关热工参数概念高位发热量:1kg(或1m3)的燃料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叫做燃料的高位发热量,它包括燃料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完全凝结成水放出的汽化潜热。低位发热量:1kg(或1m3)的燃料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减去燃料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汽完全凝结成水放出的汽化潜热后的差值。2023/2/468相关热工参数概念煤气发热量:煤气发热量是指完全燃烧一标准立方米煤气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单位:MJ/Nm3与kcal/Nm3

1

MJ/Nm3=238.8459kcal/Nm3

2023/2/469相关热工参数概念6、煤气重度和比重煤气重度:在标准状态下单位煤气的重量。单位为kg/Nm3

煤气比重:指煤气重度与标态下空气重度之比。2023/2/470相关热工参数概念7、焓

--热力系统中工质的热力状态参数之一,表示工质所含的全部热能,等于该工质的内能加上其体积与绝对压力的乘积。8、熵--热力系统中工质的热力状态参数之一。在可逆微变化过程中,熵的变化等于系统从热源吸收的热量与热源的热力学温度之比,可用于度量热量转变为功的程度。2023/2/471相关热工参数概念9、比热---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使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又称比热容,是表示物质热性质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c表示。问题:比热和焓的关系?2023/2/4722023/2/473各种煤气的产生及其特点各种煤气的产生及其特点泰钢集团煤气种类有: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山前、山后)、焦炉煤气、天然气、解吸气。使用煤气种类增加高焦混合煤气、转焦混合煤气。2023/2/474各种煤气的产生及其特点一、高炉煤气:高炉煤气是高炉冶炼过程中的副产品。高炉冶炼生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主要燃料是冶金焦,再加入一些炼铁炉料。在冶炼过程中,预热后的高温空气(鼓风)进入高炉后,与炽热的焦炭相遇,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成CO、H2、CO2等气体,沿炉体上升到炉顶部的气体即高炉煤气。2023/2/475各种煤气的产生及其特点高炉煤气主要成分:CO(~22%)

CO2(~18%)H2(~2%)

N2(~57%)特点:高炉煤气是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发热量3.3~4.2MJ/Nm3(800~1000kcal/Nm3),理论燃烧温度为1500℃左右,着火点700℃左右,CO含量较高,易引起人身中毒,重度1.33kg/Nm3,爆炸范围为30.84~89.49%。2023/2/476各种煤气的产生及其特点二、焦炉煤气:焦炉煤气是炼焦过程中的副产品。炼焦生产就是煤的干馏过程,即煤在隔绝空气加热时,使其中的有机物质在不同的温度下,发生一系列变化,形成数量和组成不同的气态、固态产物,固态产物即焦炭,气态产物即焦炉煤气。2023/2/477各种煤气的产生及其特点焦炉煤气主要成分:

CO(~5%)、CO2(~2%)、

H2(~63%)、

CH4(~24%)、O2(~0.2%)、CmHn(~2%)。特点:净化的焦炉煤气是无色、有臭味的有毒气体,发热量16.7~18.4MJ/Nm3(4000~4400kcal/Nm3),理论燃烧温度为2150℃左右,着火点550~650℃,重度0.45kg/Nm3,爆炸范围为4.72~37.59%,焦炉煤气可燃物较多,发热量高,属高热值煤气,具有易燃性。2023/2/478各种煤气的产生及其特点三、转炉煤气:转炉煤气是转炉冶炼过程中的副产煤气。转炉冶炼时,氧气通过氧枪,从炉口上方伸入到距铁水面上适当位置,以一定的压力进行吹炼,氧气同铁水中的碳、硫、磷、硅等氧化生成转炉煤气。2023/2/479各种煤气的产生及其特点转炉煤气主要成分:

CO(~56%)

CO2(~18%)H2(~1.5%)

N2(~24%)

O2(~0.2%)特点:净化的转炉煤气是有毒的可燃气体,发热量7.12~8.37MJ/Nm3(1700~2000kcal/Nm3),重度1.36kg/Nm3,爆炸范围为18.22~83.22%。2023/2/480各种煤气的产生及其特点四、天然气:天然气由石油区或单纯的天然气田生产出来。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其次还含有乙烷等饱和碳氢化合物,各种碳氢化合物含量在90%以上。2023/2/481各种煤气的产生及其特点特点: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易燃易爆的高热值燃料,本身有毒,比空气轻(重度0.6kg/Nm3),发热量33.44~41.8MJ/Nm3(8000~10000kcal/Nm3),爆炸范围为4.96~15.7%。2023/2/482各种煤气的产生及其特点五、泰钢2014年1-10月份各种煤气所含成分实测值:1、山前转炉煤气2023/2/483项目CO2O2COQ(KJ/Nm3)1-10月平均17.950.7656.837233各种煤气的产生及其特点2023/2/4842、山后转炉煤气项目CO2O2COQ(KJ/Nm3)1-10月平均17.621.2948.656192各种煤气的产生及其特点2023/2/4853、高炉煤气COCO2O2H2CH4N2Q(KJ/Nm3)22.6320.980.492.350.5552.983332各种煤气的产生及其特点2023/2/4864、焦炉煤气CO2CmHnO2COCH4H2N2Q(KJ/Nm3)3.281.820.437.1626.1657.354.1117801Q=CmHn×711.76+CO×127.28+CH4×358.39+H2×108.44(KJ/Nm3)(不含水)各种煤气的产生及其特点2023/2/487注:1、1kg标准煤发热量=7000大卡=7000kcal(千卡)=29.3076MJ(兆焦)2、大卡:热量单位相当于工程单位kcal(千卡)1kg纯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1kcal,即

1kcal=4.1868kJ问题:高焦煤气3:1混合,混合煤气热值为多少?2023/2/488煤气的燃烧煤气的燃烧2023/2/4891、燃烧反应和燃烧极限

煤气中的可燃成分具有和空气中的氧发生下列反应的能力。煤气的燃烧2023/2/490要想达到完全燃烧,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要有足够的空气量;(2)空气和煤气中的可燃成分须很好的混合;(3)必须将煤气加热到着火点以上的温度;(4)适当排除燃烧后产生的废气。煤气的燃烧2023/2/491注:完全燃烧时,可见到火苗明亮,没有烟。如果火苗暗红并带有黑烟就是燃烧不完全。凭经验判断:不完全燃烧(空气量不足)冒黑烟温度低完全燃烧(空气量适宜)无烟温度高过量燃烧(空气量过大)无烟温度低煤气的燃烧2023/2/492但实际燃烧不同于上述一般的氧化反应,而是伴随着强烈发热的连锁反应过程。为使过程达到强烈发热的程度,必需有足够的反应速度。由化学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可知,反应速度与参与反应的物质浓度和温度有关。煤气的燃烧2023/2/493反应速度愈快,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愈多。只有当煤气和空气反应产生的热量足以使整个反应系统的温度不断升高,达到在该温度下可燃混合物可以自动的、不需外加火源而着起火来时,才能连续稳定地燃烧。煤气的燃烧2023/2/494否则,如果煤气和空气反应产生的热量低于系统的散热,使燃烧反应不能扩展到整个有效空间中去,系统温度不能提高,而在距火源较远的地方,温度较低,当火源移开时,仍会发生熄火现象。因此,燃烧都是在很快的反应速度下进行的,参与反应的煤气和空气浓度减小,就会使反应速度减慢;低于某一极限值时,因反应速度太慢而不能着火,故把可燃气体和空气所组成的混合物中可燃气体的这种极限浓度称为燃烧极限。煤气的燃烧2023/2/495(1)燃烧反应——是指煤气中的各可燃成分与氧所进行的伴有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燃烧极限——是指能稳定燃烧时可燃混合物中可燃气体的体积浓度范围,称为燃烧极限。较低的浓度称为下限,较高的浓度称为上限。煤气的燃烧燃烧极限的本质实际上是反应(燃烧)速度与浓度的关系:燃烧反应:mF+nO2=CO2+H20燃烧速度:r=k[F]m[O]n2023/2/496煤气的燃烧而[F]+[Air]=100%[O]=0.21[Air]代入上式得:r=k[F]m[0.21Air]n

=k’[F]m[Air]n

=k’[F]m[1-F]n所以,当F变大或变小时,r均变小。当F达到一个临界值时,反应速度小得反应无法进行,该临界值就是燃烧极限。2023/2/497煤气的燃烧2023/2/498煤气的燃烧表中可燃气体的浓度高于上限或低于下限时,就不能燃烧。上限愈高,下限愈低,燃烧范围就愈宽。同样的可燃气体当与纯氧组成可燃混合物时,燃烧范围比上表所列数据大为加宽。如H2和O2的混合物中,下限为9.2%,上限值为91.6%,燃烧范围达82.4%。因此,可燃混合物的存在并达到一定的比例极限是燃烧能否发生的内因,温度、压力增加时,燃烧范围将加宽,而加入惰性组分则使燃烧范围变窄。2023/2/499煤气的燃烧对于混合气体的燃烧极限,随其组成而变,可用下式估算:2023/2/4100(体积%)式中

L——可燃气体混合物的燃烧(或爆炸)极限(上限或下限);

P1P2——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体积百分含量,%;

N1N2——纯组分的相应极限浓度(上限或下限),体积%。

煤气的燃烧对含有C02、N2等惰性气体的可燃混合物需用下式校正:2023/2/4101δ——可燃气体中惰性气体的含量(体积分数),%。煤气的燃烧影响燃烧极限的因素:(1)压力的影响:压力升高、反应分子的浓度增大,使反应速度加快(2)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时,反应速度加快,燃烧范围加宽(3)惰性气体的影响:惰性气体的存在降低了反应物的浓度,使反应速度和防热速度减慢,故燃烧范围变窄2023/2/4102煤气的燃烧2023/2/41032、煤气燃烧类型煤气燃烧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①煤气和空气混合,并达到极限浓度。②将可燃混合气体加热到着火温度或点火燃烧使其达到着火温度。③可燃物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而进行连续稳定的燃烧,此过程取决于化学动力学的因素,即主要和反应的浓度和温度有关。煤气的燃烧2023/2/4104根据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情况,煤气燃烧有两种类型。1、动力燃烧(无焰燃烧)2、扩散燃烧(有焰燃烧)煤气的燃烧2023/2/4105动力燃烧—是指煤气和空气在进入燃烧室前先混合均匀,然后着火燃烧,这时的燃烧速度取决于化学反应速度,故称动力燃烧;由于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可达到很高的燃烧强度,燃烧完全,燃烧产物中没有烟粒,燃烧室中透彻明亮,这种燃烧方法又称为无焰燃烧;由于在燃烧前煤气和空气均匀混合,故动力燃烧可在很小的过剩空气系数下达到完全燃烧,燃烧温度高。煤气的燃烧2023/2/4106无焰燃烧时,煤气和空气是在冷态时预先混合的,为使无焰燃烧正常稳定地进行,要求可燃混合物进入燃烧室前必需加热至着火温度以上,以及气流速度稍大于火焰传播速度,否则容易引起回火,甚至爆炸。因此无焰燃烧器要求有灼热的内壁足以使整个可燃混合气体同时迅速加热到着火温度。煤气的燃烧2023/2/4107容易回火是无焰燃烧的惟一缺点。回火时,在混合器内就进行部分燃烧,使混合器温度提高,废气和可燃气一起进人燃烧器,增加气流阻力,减少喷射管的吸入能力,破坏正常工作,严重时会引起爆炸。煤气的燃烧2023/2/4108扩散燃烧—是指煤气和空气分别送入燃烧室后,依靠对流扩散和分子扩散作用边混合边燃烧的过程称为扩散燃烧;由于燃烧反应瞬间完成,故燃烧速度取决于可燃物分子和氧分子相互碰撞的物理过程,即扩散过程。扩散燃烧时,由于局部氧的不足而发生碳氢化使物的热解,产生游离碳,因此在燃烧带中有固体微粒存在,产生强烈的光和热辐射,形成光亮的火焰,故这种燃烧方法又称为有焰燃烧。煤气的燃烧2023/2/4109火焰的长短,表征煤气燃烧过程速度的大小,它主要取决于煤气和空气的混合强度和混合程度,混合进行得愈快愈完全,燃烧愈快,火焰就愈短。在有焰燃烧中有很多因素影响煤气和空气的混合过程,主要包括可燃物与氧分子的相互扩散速度和气体动力学等因素。煤气的燃烧2023/2/4110扩散燃烧速度主要取决于气流沿高向的运动速度、煤气和空气的气流夹角、出口中心间距、扩散系数等因素。而气体燃料的扩散系数D反比于其平均分子量的平方根,即:

D∝(8RT/πM)0.5煤气的燃烧2023/2/4111式中:R—气体常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已知标准状况下,1mol理想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把p=101325Pa,T=273.15K,n=1mol,V=22.4L=0.0224m^3代进去得到R约为8.314,单位J/(mol*K

T—气体的绝对温度,K;

M—燃料气的平均分子量。煤气的燃烧2023/2/4112由于高炉煤气的平均分子量远大于焦炉煤气的平均分子量,所以,高炉煤气的火焰长度远大于焦炉煤气的火焰长度。煤气的燃烧2023/2/41133、着火温度着火温度是使可燃混合物开始正常稳定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温度并非是一个物理常数,它与可燃混合物的成分、燃烧系统的压力、燃烧室的类型和大小有关。煤气的燃烧2023/2/4114几种可燃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着火温度名称

H2COCH4C2H4C6H6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发生炉煤气着火温度/oC580~590644~658650~670542~547740600~650>700640~680煤气的燃烧2023/2/4115点火——可燃混合气体靠火星、灼热物体等火源形成火焰中心,然后经火焰传播使可燃混合气燃烧,叫点火燃烧。点火燃烧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有一定能量的火源二是能进行火焰传播煤气的燃烧2023/2/4116爆炸——在密闭容器中可燃混合气,在燃烧极限内达到着火温度或点火时,由于绝热压缩作用,可燃混合气因急剧反应使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这时火焰的传播速度可达每秒几公里整个容器内的可燃混合气将同时急剧反应而产生极大的破坏力并引进爆炸。煤气的燃烧2023/2/4117爆炸与燃烧的不同点是:燃烧是稳定的连锁反应,主要依靠温度的提高,使反应加速;而爆炸是不稳定的连锁反应,主要依靠压力的提高,使活性分子浓度急剧提高而加速反应。煤气的燃烧2023/2/4118回火、脱火现象及产生原因⑴回火——当空气煤气混合物向炉内喷出的速度小于火焰的传播速度时,则火焰会回窜到烧嘴内部燃烧的现象即回火现象。产生原因:煤气压力太低;燃烧器体或喷嘴温度太高。煤气的燃烧2023/2/4119⑵脱火——当空气煤气混合物向炉内喷出的速度过大时,火焰远离烧嘴头部燃烧进而熄灭的现象即脱火现象。产生原因:煤气压力太高;一次空气量过大;二次空气流速大,即燃烧器周围风大,也会产生脱火或火焰吹灭现象。2023/2/4120煤气的热工计算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21一、燃烧计算燃烧计算要解决理论需氧量、理论空气量、产生的废气量、废气组成、燃烧温度等。

1、空气过剩系数α是指为了保证燃料的完全燃烧,供给的实际空气量一定要多于理论空气量,二者之比称为空气过剩系数,用α表示。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22α大小的意义:α太小,燃料燃烧不完全,CO2和H2O电离多,可燃成分CO、H2随废气排出,浪费煤气;α太大,产生的废气量大,带走的废气显热多,燃烧火焰短,会降低燃烧室温度。一般焦炉煤气α=1.20—1.25。高炉煤气α=1.05—1.15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23α可通过测定废气的组成按下式求得:式中:O2、CO、CO2——由废气分析测得的废气中各成分的体积%;

K——随加热煤气组成而异的系数,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24K=VCO2/O理VCO2、O理——燃烧1立方米煤气所产生的理论CO2量和理论需O2量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25例:焦炉用焦炉煤气加热,所需理论氧量为91.93m3,燃烧产生的CO2量为40.06m3,在标准蓄热室小烟道取样,废气成分分析为:CO2=9.1%,CO=0.1%,O2=4.5%,计算空气过剩系数?解: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26理论空气量、实际空气量与空气过剩系数理论空气量---煤气在完全燃烧时理论上所需的空气量。实际空气量---实际上供给煤气燃烧的空气量。为了使煤气尽可能地完全燃烧,实际空气量必须大于理论空气量,二者的比值叫空气过剩系数(又称空气消耗系数)。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272、燃烧的物料衡算1)空气需要量的计算①理论需氧量1m3煤气完全燃烧时所需的理论氧量等于煤气中各可燃成分单独燃烧时所需氧量的总和。如下式: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28O理=[0.5×(H2+CO)+Σ(m+n/4)×CmHn-02]×0.01,m3/(m3煤气)式中H2、CO、…—分别表示煤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含量,%②理论干空气量:L理=O理×100/21,m3/(m3煤气)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29实际干空气量为:L实(干)=αL理,m3/(m3煤气由于空气中均含有一定的水分,实际空气量应包括带入的水分,则实际湿空气量为:L实=L实(干)×(1+H20)空,

m3/(m3煤气)式中H20—为每m3干空气中所含的水汽量,m3/(m3干空气)。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30经验值:1)当燃气的H<10500kJ/Nm3时,L理=0.209×H/1000。2)当燃气的H>10500kJ/Nm3时,L理=0.26×H/1000-0.25。3)烷烃类燃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采用L理=0.268×H/1000。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31④燃烧产生的废气量V:

VCO2=0.01[CO2+CO+CH4+2C2H4+6C6H6],

VH2O=0.01[H2+2(CH4+C2H4)+3C6H6+H2O煤、干+L实、干×H2O空、干]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32VN2=0.01N2+0.79L实、干VO2=0.21L实、干-O理V=VCO2+VH2O+VN2+VO2,nm3废气/nm3煤气⑤废气组成:Xi=Vi/V,i=CO2、H2O、N2、O2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33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34同理,低发热值为3643kJ/m3的高炉煤气,饱和温度为30℃,空气温度为20OC,相对湿度为0.6,α=1.25时,可计算得:

L实(干)=0.843m3/(m3煤气)

L实=0.855m3/(m3煤气)

V废=1.757m3/(m3煤气)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35其废气组成为:C0223.28%,022.02%、H204.24%、N270.46%。由计算可知,燃烧1m3焦炉煤气所需空气量约为烧1m3高炉煤气所需空气量的6.5倍,产生的废气量约为3.5倍,且两者的废气组成也有显著差别,除N2以外焦炉煤气产生的废气中以H20为最多,高炉煤气的废气则以C02为最多。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36理论烟气量经验公式:当煤气H<12600kj/nm3时,L烟=0.173×H/1000+1.0。焦炉煤气L烟=0.272×H/1000+0.25。烷烃类燃气L烟=0.239×H/1000+a天然气a=2,石油伴生气a=2.2,液化石油气a=4.5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37例题:某焦炉用发生炉煤气加热,实测得废气的组成为:废气成分CO2COO2

含量,%16.900.102.00发生炉煤气的组成为:煤气成分H2COCH4CO2N2O2含量,%3.028.80.211.156.50.40求空气过剩系数。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38解:依题意:α=1+K(O2-0.5CO)/(CO2+CO)K=Vco2/O理VCO2=0.01[CO2+CO+CH4+2C2H4+6C6H6]O理==[0.5×(H2+CO)+(m+n/4)×CmHn-02]×0.01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39Vco2=0.01(CO+CO2+CH4)=0.01(28.8+11.1+0.2)=0.401O理

=0.01[0.5(H2+CO)+2CH4–O2]=0.01[0.5(3.0+28.8)+2×0.2-0.4]=0.159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40故K=0.401/0.159=2.522α=1+2.522(2-0.5×0.1)/(16.9+0.1)=1+0.289=1.289答:该焦炉的空气过剩系数为1.289。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41焦炉煤气组成如下,求K值。

H2CO2O2COC2H4CH458.02.20.45.82.925.0从反应式中可求得:ΣCO2=CO2+2C2H4+CH4+CO=2.2+2×2.9+25.0+5.8=38.8O2理=3C2H4+2CH4+0.5H2+0.5CO-O2=3×2.9+2×25.0+0.5×58.0+0.5×5.8-0.4=90.2则K=ΣCO2/O2理=38.8/90.2=0.43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42由此可见,K是随煤气组成而改变的,一般焦炉煤气K=0.43高炉煤气K=0.25。如果煤气成分波动较大时,应按煤气成分重新计算K值。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43设烧焦炉煤气的废气中的组成CO29.0,O24.6,已知K=0.43,计算α值。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44为什么选择合理的空气过剩系数?当空气过剩系数较低时,煤气由于燃烧不完全,废气中含有CO。如废气中含有1%的CO,则煤气由于不完全燃烧而引起的热损失为:12728×1%=127kJ/(m3废气)或127×1.757=223kJ/(m3煤气)式中12728—CO的燃烧热,kJ/(m3CO);1.757—Q低为热值为3643kJ/m3的高炉煤气燃烧产生的废气量,m3/(m3煤气)。也就是相当于223/3643=6.13%的热量没有被利用而浪费掉了。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45如废气中每增加1%的氧气,则相当于随废气带走的热损失为:0.01×(100/21)×280×1.45=19.4kJ/(m3废气)或223/3643×19.4×1.757=34kJ/(m3煤气)式中280—废气温度,oC;1.45—280oC时废气的比热容,kJ/(m3·oC)。即相当于34/3643

=0.953%的热量损失掉了。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46由此可见,在一定的条件下提高空气过剩系数可使耗热量降低。但当α增加到足以使煤气完全燃烧时,再增加α就会使废气带走的热量增加,导致耗热量增加,同时,由前面的分析得知,α的变化还会引起火焰长短的变化,从而影响高向加热均匀性。因此在热工操作中,选择适宜的空气过剩系数十分重要,并应力求保持稳定。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473、燃烧热衡算——燃烧温度计算燃烧温度——是指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用于加热燃烧产物(废气)使其达到的温度称为燃料的燃烧温度。该温度的高低取决于燃料组成、空气系数、预热程度及热量向周围介质传递的情况等多种因素。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48(1)实际燃烧温度:煤气燃烧时产生的热量,除掉废气中CO2和H2O部分离解所吸收的热量和传给周围介质的热量后,存余部分使废气温度升高,此时的温度称为实际燃烧温度。燃烧过程的热量收入项:

(1)煤气的燃烧热Q低——燃烧1标m3煤气所生成的热量,即煤气的低发热值:

Q1=Q低,kJ/(m3煤气)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49(2)煤气的物理热Q煤

Q2=Q煤=c煤t煤,kJ/(m3煤气)式中c煤——煤气在t煤℃时的比热容,kJ/(m3·oC);

t煤——进入燃烧室的煤气预热温度,oC。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50(3)空气的物理热Q空

Q3=Q空=L实·c空·t空,kJ/(m3煤气)式中

L实——燃烧1标m3煤气所需的实际空气量,m3/(m3煤气);

c空——空气在t空oC时的比热,kJ/(m3·oC);

t空——进入燃烧室的空气预热温度,℃。进入总热量:Q总=Q1+Q2+Q3=Q低+Q煤+Q空,kJ/(m3煤气)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51燃烧过程的热量支出项:

(1)废气带走的热量Q废

Q1′=Q废=V废·c废·t废,kJ/(m3煤气)式中V废—燃烧1标m3煤气所产生的废气量,m3/(m3煤气)

c废—废气在t废oC时的比热容,kJ/(m3·oC);t废——废气离开燃烧室时的温度,即实际燃烧温度t实℃。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52(2)废气传给周围介质的热量Q散:

Q2′=Q散=Q效+Q损,kJ/(m3煤气)式中Q效——传给炉墙加热煤料的热量,kJ/(m3煤气);Q损——散失于周围空间的热损失,kJ/(m3煤气)。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53(3)不完全燃烧的热损失Q不,即废气中CO的燃烧热:

Q3′=Q不=12728VCO,kJ/(m3煤气)式中VCO——燃烧1m3煤气产生的废气中CO的含量,m3/(m3煤气);12728——CO的燃烧热,kJ/(m3CO)。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54(4)废气中C02和H20部分离解时吸收的热量Q分当温度达到1300~1400℃以上时,废气中的H20和CO2就要发生显著的离解反应:

H20H2+02-10718C02CO+02-12778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55Q4′=Q分=V废·q离,kJ/(m3煤气)式中V废—1标m3煤气燃烧产生的废气量,m3/(m3煤气);q离—1m3废气中C02和H20的离解热,kJ/(m3废气)。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56q离=10840·+12730·

kJ/(m3废气)。式中10840、12730—为H20和C02的离解热,kJ/(m3H20),kJ/(m3C02);

、—为废气中H20和CO2的含量,m3/(m3废气);

、—为H20和C02的离解度,%。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57根据热平衡原理:Q低+Q煤+Q空=V废·c废t实+Q效+Q损+Qco+Q分

t实=(Q低+Qg+Qa-Q效-Q散-QCO-Q分)/Vcp。式中:Q低——煤气的低热值,kj/m3;

Qg——煤气的显热(物理热),kj/m3;

Qa——空气显热,kj/m3;

Q效——有效热,kj/m3;

Q散——向周围的散热,kj/m3;

QCO——不完全燃烧热,kj/m3;

Q分——CO2、H2O的高温离解热,kj/m3;

V——1m3煤气燃烧后产生的废气量,m3/m3;cp——废气的热容(比热),kj/m3℃。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58(2)理论燃烧温度:假设:1)煤气完全燃烧,即QCO=0,2)废气不向周围介质传热,即Q效=Q散=0。这种条件下煤气燃烧使废气达到的温度称为理论燃烧温度。

t理=(Q低+Qg+Qa-Q分)/Vcp(3)热值燃烧温度:当上式中Q分=0时,此时废气达到的温度称为热值燃烧温度t热。是理论上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一般情况下:t热=t理+200~300℃,t理=t实+250~400℃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590℃的煤气用0℃的理论空气完全燃烧,而且不向外界供热时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称为理论燃烧温度,它可以比较不同煤气的热值价值和适用范围。高炉煤气理论燃烧温度:

1310℃焦炉煤气理论燃烧温度:

2140℃煤气的热工计算2023/2/4160实际上燃料燃烧时,不可能不向工件供热,也不可能没有热损失,所以实际燃烧温度总比理论燃烧温度低得多。由于过剩空气的加入,温度更低,由于计算十分复杂,通常认为高炉煤气不预热时可以达到800℃的燃烧温度,发生炉煤气不预热时可以达到1200℃的燃烧温度,焦炉煤气达到1400℃。2023/2/4161煤气燃烧高效利用煤气燃烧高效利用2023/2/4162思考:如何可以增加煤气热量有效利用率?煤气燃烧高效利用2023/2/4163增加煤气、空气温度(空气煤气预热)增加热值(煤气高热值或净化、空气富氧、降低加热料、燃料含水量)增加换热器效率(清灰、除垢)提高来料的初始温度(热装热送、热鼓风)高效燃烧(自动控制、燃烧优化、合理的烧嘴、黑体),合理的煤气空气配比高效发电新技术应用(高温超高压煤气发电系统煤气单耗3.1立方,传统的高温高压锅炉煤耗在4立方左右)增加炉膛、炉壳保温(减少环冷机漏风)减少排烟热损失(高效燃烧、余热利用、减少烟气量)煤气燃烧高效利用2023/2/4164项目名称项目内容烧结点火系统改烧焦炉煤气项目两台烧结机点火系统用焦炉煤气替代高炉煤气,同时更换节能高效的新型燃烧器。烧结机热风点火项目环冷机3段热风温度较高,通过引风机和陶瓷多管除尘器引入点火炉直接用于点火炉助燃空气,降低烧结气体和固体单耗的同时,提高烧结矿产量。能源规划诊断部分项目汇总煤气燃烧高效利用2023/2/4165烧结机无动力热风烧结项目环冷机3段热风温度较高,用作热风点火的废气量较少,剩余大量废气可采用无动力热风烧结技术,进一步降低烧结固体燃耗和提高烧结产量。烧结点火炉煤气预热项目在点火炉炉膛上部安装盘管换热器,煤气在管内流动,利用盘管外点火炉炉膛辐射热预热盘管内煤气,预热后煤气直接进入点火炉,煤气温度预热可达200℃以上,实现节约煤气10%以上。链篦机回转窑节煤气项目降低造球含水量至6-7%;回收环冷机三段热风送至烘干炉,减少高炉煤气用量。煤气燃烧高效利用2023/2/4166石灰窑节省煤气项目在目前石灰窑换热器上安装超声波清灰装置,保障换热器效率,提高空气、煤气预热温度;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