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质变化后

新物质生成物质变化后

新物质生成

变化前:纸变化前:变化后:将纸剪成碎片将纸张点燃变化后:纸

纸没有二氧化碳和水等有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变化前:

观察参加反应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物理性质,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是否需要加热或其他条件)。变化时:

发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是否有发光、发热或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变化后:

观察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边观察边记录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1-1液态的水1-2蓝色块状的胆矾1-3蓝色的胆矾溶液1-4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实验1-(1)】操作: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3.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图1-1水的沸腾现象:水沸腾生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玻璃片又凝结成液态水【实验1-(2)】操作:取少量胆矾(又叫蓝矾,化学式CuSO4﹒5H2O)放在研钵内,用研杵把胆矾研碎。图1-2胆矾的研碎现象:块状固体被研碎成粉末状观察实验,填写表格: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产生的物质有无新物质生成实验1-1实验1-2液态的水块状的胆矾液态的水粉末状的胆矾思考:两个实验中物质的变化有何规律?水的沸腾:液态水气态水液态水无其他物质生成胆矾的研碎:块状粉末状无其他物质生成实验探究水沸腾生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玻璃片又凝结成液态水块状固体被研碎成粉末状(状态改变)(形状改变)一.物理变化P71.物理变化概念:

2.特征:3.伴随现象: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熔化、水的三态变化、铜丝弯曲等状态、形状等发生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没有其他(新)物质生成举例:【实验1-(3)】操作:1.在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研碎前、后的胆矾,并加入少量水,振荡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2.再向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胆矾和氢氧化钠反应现象:蓝色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产生蓝色沉淀【实验1-(4)】操作:1.把少量石灰石放在干燥的试管里。2.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用配有玻璃弯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使弯管的另一端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石灰石表面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观察实验,填写表格: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产生的物质有无新物质生成实验1-3实验1-4蓝色的硫酸铜溶液颗粒状石灰石蓝色氢氧化铜沉淀二氧化碳等思考:两个实验中物质的变化有何共同特征?和实验1、2有何本质的区别?有其他物质生成有其他物质生成实验探究蓝色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产生蓝色沉淀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化学变化:p7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又叫________3.伴随现象发光、放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木柴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光合作用等2.特征:1.化学变化概念有其他(新)物质生成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吸热、发热、发光等。这些可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电灯通电发光是什么变化?甲同学:有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是化学变化。乙同学: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总结:判断物质变化类型的依据是:

看“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讨论此类现象可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能作为判断依据。总结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比较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本质区别联系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蜡烛熔化蜡烛燃烧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同时发生拓展;1.生活中哪些常见的变化是化学变化?2.伴随有是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3.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所有物质的燃烧,金属的锈蚀,食物的腐烂,动植物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一定。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而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的现象是物理变化。不一定。火药爆炸、煤气爆炸等是化学变化气球爆炸、锅炉爆炸等是物理变化学习了本节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谈一谈: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基本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伴随现象形状、状态发生改变发光、放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产生沉淀等实例说明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熔化、水的三态变化、铜丝弯曲等木柴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光合作用等判断依据

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相互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辩证统一1、电灯通电发光是物理变化2、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火药爆炸、煤气爆炸等是化学变化气球爆炸、锅炉爆炸等是物理变化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练习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1、下列事例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并简单说明判断的理由。(P10)(1)铁生锈(2)石蜡熔化(3)纸张燃烧(4)酒精挥发(5)水变成水蒸气(6)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7)下雪后天气晴暖,雪融化(8)在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上哈气,会出现一层水雾(9)以粮食为原料酿酒(10)石灰石(或大理石)遇到盐酸后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4)(5)(6)(7)(8)(1)(3)(9)(10)练习3、(2015临沂)下列变化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铁生锈B、纸张燃烧C、葡萄酿成酒D、水结成冰2、下列各组生活现象中,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为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蜡烛燃烧、葡萄酒化B、汽车爆胎、米饭煮糊C、水果腐烂、蔗糖溶解D、玻璃破碎、鲜肉冷冻DB课后作业配套练习册P3/p>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基本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伴随现象形状、状态发生改变发光、放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产生沉淀等实例说明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熔化、水的三态变化、铜丝弯曲等木柴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光合作用等判断依据

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相互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辩证统一1、电灯通电发光是物理变化2、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火药爆炸、煤气爆炸等是化学变化气球爆炸、锅炉爆炸等是物理变化回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知识点练习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1、下列事例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并简单说明判断的理由。(P10)(1)铁生锈(2)石蜡熔化(3)纸张燃烧(4)酒精挥发(5)水变成水蒸气(6)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7)下雪后天气晴暖,雪融化(8)在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上哈气,会出现一层水雾(9)以粮食为原料酿酒(10)石灰石(或大理石)遇到盐酸后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4)(5)(6)(7)(8)(1)(3)(9)(10)练习3、(2015临沂)下列变化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铁生锈B、纸张燃烧C、葡萄酿成酒D、水结成冰2、下列各组生活现象中,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为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蜡烛燃烧、葡萄酒化B、汽车爆胎、米饭煮糊C、水果腐烂、蔗糖溶解D、玻璃破碎、鲜肉冷冻DB思考:观察一瓶酒精,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说出酒精有哪些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点燃时在空气中: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由眼、耳、鼻等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溶解性、吸附性、铁磁性化学变化思考:观察一瓶酒精,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说出酒精有哪些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点燃时在空气中: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能燃烧2、化学性质: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发光、放热等;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毒性、金属活动性、酸碱性、受热易分解等。化学变化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练习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酒精能挥发B、甲烷密度小于空气C、汽油能燃烧D、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C3、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叙述性质常用“能”、“会”、“难”、“易”、“可”、“是”等表示能力或属性的用语。

叙述变化常用“在”、“了”等字眼。例:

性质变化

汽油可燃烧

汽油在燃烧

汽油易挥发

汽油挥发了

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而变化是物质运动的过程。练习

木炭是一种常见物质,根据下面的描述填空。1.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2.木炭能燃烧3.将木炭粉碎4.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在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1324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会随着变化,因此,描述物质性质时往往要注明条件。例如:

当温度升高时,固态的冰会变成液态的水,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腾。

液体的沸点会随着大气压强的变化而改变,压强越小,沸点越低。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闻气体的正确方法(重点)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物质用途和性质的关系用途:酒精可作燃料决定体现性质:酒精能燃烧体现用途性质决定学习了本节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谈一谈: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区别性质判断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必须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