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核员培训_第1页
内部审核员培训_第2页
内部审核员培训_第3页
内部审核员培训_第4页
内部审核员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参加ISO14001&OHSAS18001内部审核员教程培训班

1EMS&OHSASINTERNALAUDITOR内部审核员培训班须知1、每组为一个整体,要互相合作,共同进步。2、每位学员都要演习做“组长”,每次课堂演习要轮换一位“组长”。3、培训考试成绩合格者,发给合格证书;考试成绩不合格者,发给培训证明。4、上课时间请勿吸烟,随身携带的通讯工具请关闭。2EMS&OHSASINTERNALAUDITOR内部审核员教程课程结构1、理论课2、实践课(1)案例分析(2)角色示范(3)辅导课3EMS&OHSASINTERNALAUDITOR考试的形式—、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标准测试题,10分。第二部分:核查表,10分。第三部分:不符合项报告,10分。第四部分:笔试,70分。4EMS&OHSASINTERNALAUDITOR考试的形式二、笔试主要有四个内容:是非题,判断正、误;选择题,选择合适的一个或几个答案;简答题,简要回答问题案例分析,要求判断是否是不符合项。

5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环境和安全卫生

第二节

环境问题及安全卫生问题第三节

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第四节安全卫生的发展历程6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一节

环境和安全卫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环境的定义: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的不协调而引起的。7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一节

环境和安全卫生(续)职业安全卫生工作场所影响员工、暂时性工作人员、承包商、参观者及其它人员健康的条件与因素。主要包括: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一般设备及用电安全化学品职业病危害女工及未成年人保护消防及应急员工饮食8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二节

环境问题和安全卫生问题全球环境问题我国环境问题我国职业安全卫生问题9EMS&OHSASINTERNALAUDITOR全球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能源危机10EMS&OHSASINTERNALAUDITOR世界公害事件公害事件产生时期18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公害发生期公害事件产生原因纺织开始,到煤炭、钢铁、化工等重工业的出现,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产生有害物质的燃料、原料,破坏自然资源。公害事件泛滥期20世纪50-60年代11EMS&OHSASINTERNALAUDITOR八大公害事件马斯河谷事件多诺拉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四日哮喘事件水俣病事件骨痛病事件米糠油事件12EMS&OHSASINTERNALAUDITOR八大公害事件—1)马斯河谷事件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1至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炼焦、炼钢、电力、玻璃等工业排放大量SO2、SO3加上粉尘等排放不出狭窄盆地,一周内60多人死亡,心脏病、肺炎为主,几千人患呼吸道疾病,许多家畜死亡。13EMS&OHSASINTERNALAUDITOR八大公害事件—2)多诺拉事件多诺拉事件1948年10月26日至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南边多诺拉镇,地处河谷,SO2浓度太高,聚集河谷,4天内发病者5911人,占全镇人口43%,死亡17人,为平时周期的8.5倍。14EMS&OHSASINTERNALAUDITOR八大公害事件—3)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二十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三面环山,全市250多万辆汽车,汽油挥发,燃烧不完全,排放的尾气在城市上空聚集,其中的石油烃废气、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河、铅烟在阳光照射下,生成淡兰色的光化学烟雾,其中含有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它氧化剂,光化学烟雾主要刺激眼、喉、鼻,引起眼病、喉头炎和不同程度的头痛,1952年的一次烟雾中造成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人。15EMS&OHSASINTERNALAUDITOR八大公害事件—4)伦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英国几乎全境被浓雾覆盖,尘粒浓度最高达4.46mg/m3,二氧化硫最高达1.34g/m3,为平时的6倍。还有三氧化铁粉尘的作用,生成相当量的三氧化硫,凝结在烟尘或细小水珠上形成硫酸,进入人的呼吸系统,4000人丧生,45岁以上居多,事件后的2个月内还有8000人死亡。16EMS&OHSASINTERNALAUDITOR八大公害事件—5)四日哮喘事件四日哮喘事件日本四日市,1955年开始,该市发展了100多个中小企业,石油冶炼和重油燃烧产生废气,整个城市终年黄烟弥漫,二氧化硫浓度超出标准5-6倍,500米厚的烟雾中漂浮着多种有毒气体和铅、锰、钴等重金属粉尘。结果形成硫酸烟雾,呼吸进入人体肺部,导致肺癌、支气管炎、哮喘,1961年开始,四日市市民哮喘病大作,1961-1972年共有近7000人患哮喘病,多人死亡。17EMS&OHSASINTERNALAUDITOR八大公害事件—6)水俣病事件水俣病事件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含无机汞工业废水污染水体,使水俣湾的鱼中毒,人食鱼后受害。主要是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衰弱、痴呆、视力下降,成年人小脑运动失调,视野缩小,发音困难,小孩流口水,不会吃、爬,只能躺,语言能力差,1950-1973年,2万多人受害,死亡100多人。18EMS&OHSASINTERNALAUDITOR八大公害事件—7)骨痛病事件骨痛病事件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锌、铅等冶炼厂含镉工业废水污染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用河水灌溉农田,使土地含镉量高达1-2克/吨。居民吃了含镉大米,喝了含镉河水,损害了肾,导致骨头软化,患者全身发生神经痛和骨头痛,身躯缩短20-30厘米,仅1972年,死亡34人,几百人得病,“哎唷哎唷病”(痛苦地申吟)。19EMS&OHSASINTERNALAUDITOR八大公害事件—8)米糠油事件米糠油事件1968年3月日本九州市爱知县一带,一粮食加工厂生产米糠油时为降低成本,用多氯联苯作为热载体,由于管理不善,混入米糠油中,人吃后中毒死亡,米糠油的副产物黑油作家畜饲料,引起大量家畜死亡,多氯联苯能积累于体内不易排出,中毒人1400多,至7-8月超过5000人,实际受害超过13000人,几十万只鸡死亡。20EMS&OHSASINTERNALAUDITOR重大安全卫生及环境污染事件液化气中心站爆炸事件1984年11月19日,墨西哥城郊,54个气罐几乎全部爆炸起火,1000多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3万人无家可归,50万人逃难。原油泄漏污染1989年3月23日,美国艾克森石油公司油船在阿拉斯加触礁,1000万加仑原油泄漏,污染加拿大海域,污染超过3000平方哩,赔偿50亿美元。21EMS&OHSASINTERNALAUDITOR重大安全卫生及环境污染事件博帕尔事件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市的联合碳化物公司设立的农药厂,45吨制造西维因和涕灭威农药的液态剧毒性异氰酸甲脂储气罐阀门失灵,导致毒气外泄,几天内2500多人死亡,3000多人在死亡线上挣扎,52万多人遭受不同程度毒害,其中10万人终身残废,最终死亡人数达20000万多人,大量牲畜死亡,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22EMS&OHSASINTERNALAUDITOR重大安全卫生及环境污染事件切尔若诺贝利核电站事故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乌克兰基辅北部130km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堆心熔化,反应堆内放射性物质大量外泄,当场死亡2人,300多人送医治疗,其中31人死亡,13.5万居民疏散,9年后的研究表明,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大约900万人受到影响,500万人生活在核辐射区,使甲状腺、血液病、骨癌和肌肉疾病明显增多。23EMS&OHSASINTERNALAUDITOR我国的环境问题生态破坏森林减少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耕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水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24EMS&OHSASINTERNALAUDITOR我国的职业安全卫生问题脆弱的法律体系高风险的行业存在数量巨大无知的认识追求经济高速发展25EMS&OHSASINTERNALAUDITOR脆弱的法律体系大量有关安全卫生的法规近几年刚刚出台对违反法规的情况处罚过于轻微宣传的力度不大26EMS&OHSASINTERNALAUDITOR高风险的行业存在数量巨大矿山烟花爆竹食品交通石油化工27EMS&OHSASINTERNALAUDITOR无知的认识可怜的教育培训被迫于生活28EMS&OHSASINTERNALAUDITOR追求经济高速发展政府:政绩高于一切企业:业绩高于一切员工:薪水高于一切29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三节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

产业革命以前

三废治理时期

综合治理阶段

可持续发展阶段30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四节职业安全卫生的发展历程18世纪中叶,蒸汽机发明后,资本主义进入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工人在极其恶劣条件下工作,引起抗争。引发英国\法国\比利时等立法:安全法。19世纪发达国家的工人队伍不断扩大,工人维护自身健康安全利益,不断争取,迫使资本家在提高工人福利同时,注重OHS。31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四节职业安全卫生的发展历程政治上统治阶级需要企业自身利益OHSMS贸易需要员工需要32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二章法律法规第一节我国的环境管理第二节环境保护法概述第三节环境保护法体系第四节环境法律制度第五节环境标准33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一节环境管理概念我国的环境管理环境管理的控制手段与形式工业企业环境管理34EMS&OHSASINTERNALAUDITOR1、环境管理的概念环境管理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应得到满足。要发展以满足需要,但又不能超出生物圈的容许极限。协调这两个目标的方法即环境管理。可持续发展尊重“公平与共同利益”35EMS&OHSASINTERNALAUDITOR1、环境管理的概念国家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技术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以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管理的内容环境污染环境破坏海洋污染自然环境保护36EMS&OHSASINTERNALAUDITOR1、我国的环境管理政策体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污染者付费强化环境管理——八项环境管理制度机构体系各级环保部门为主管各有关部门相互分工两个重要领域工业城市37EMS&OHSASINTERNALAUDITOR1、环境管理的控制手段和形式全过程控制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发生前—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发生中—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发生后—补救控制形式自我控制行政控制经济控制法律控制38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二节环境保护法概述概念: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环境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协调发展原则预防原则公众参与原则损害环境者付费原则环境法律责任环境行政责任环境民事责任环境刑事责任39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三节环境保护法体系纵向构成宪法有关环境保护条款环境保护法律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含地方级)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含地方级)其他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含地方级)横向构成整体环境保护法分类环境保护法40EMS&OHSASINTERNALAUDITOR重要的环境保护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法规,13部2、防治环境污染及其他公害的专门法,5部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41EMS&OHSASINTERNALAUDITOR中国参加的国际环保公约双边协定1.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5年于维也纳签署2.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年于巴黎签署3.频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1973年于华盛顿签署4.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7年于蒙特利尔签署5.《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修正稿,1990年于伦敦签署6.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1989年于巴塞尔签署7.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于里约热内卢签署42EMS&OHSASINTERNALAUDITOR中国参加的国际环保公约双边协定8.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年于里约热内卢签署9.大陆架公约,1958年于日内瓦签署10.防止因废弃物及其它物质而引起海洋污染的公约(修正本),1972年于伦敦、墨西哥城、莫斯科、华盛顿签署11.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它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公约,1967年于伦敦、莫斯科、华盛顿签署12.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和储存细菌(生物)及毒素武器和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1972年于伦敦、莫斯科、华盛顿签署13.关于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污染的公约的1978议定书,于伦敦签署43EMS&OHSASINTERNALAUDITOR中国参加的国际环保公约双边协定14.关于油类以外物质造成污染时在公海上进行干涉的议定书(修正本),1973年于伦敦签署15.关于特别是水禽生境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71年于拉姆萨尔签署16.《关于特别是水禽生境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的修正稿,1982年于巴黎签署17.国际捕鲸管制公约(修正本),1946年于华盛顿签署18.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修正本),1969年布鲁塞尔19.核材料的实质保护公约,1979年维也纳签署20.核事故或辐射紧急情况援助公约,1986年维也纳签署44EMS&OHSASINTERNALAUDITOR中国参加的国际环保公约双边协定21.核事故及早通报公约,1986年维也纳签署22.禁止在海床洋底及其底土安置核武器和其它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条约,1971年于伦敦、莫斯科、华盛顿签署2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于蒙特哥湾签署24.南极条约,1959年于华盛顿签署25.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植物保护协定(修正本),1956年于罗马签署26.国际热带木材协定,1983年于日内瓦签署27.亚洲和太平洋水产养殖中心网络,1988年于曼谷签署45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四节环境法律制度

“八大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环境标准与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污染集中控制制度46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四节环境法律制度其它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环境监测制度环境监理制度污染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47EMS&OHSASINTERNALAUDITOR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开发建设活动前,对开发建设活动和项目投入运行后,对周围地区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和预测,并提出防止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对策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状况调查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近期和远期的影响分析和预测环境影响的损益分析防止污染环境的对策、措施、评估、建议结论,要对建设项目是否符合环保要求,防治污染的措施是否可行,经济是否合理做出科学的回答48EMS&OHSASINTERNALAUDITOR“三同时”制度“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主要内容在工程设计的同时,设计部门要根据有关规定对经过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仍然消除不了的,必须排放的少量污染物的治理设施进行设计在施工阶段,施工部门应与主体工程一样,安排污染治理设施的施工计划,并组织施工,保证同时竣工在建设项目交付使用前,要经验收合格,发给“验收合格证”后,建设项目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49EMS&OHSASINTERNALAUDITOR环境标准与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标准制度:按环境标准的性质和限制对象,可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仪器设备标准以及有关的方法标准、标准样品和基础标准等,在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中是重要的技术基础。排污许可证制度是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事先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登记,经审查批准,领取许可证后,方可排污的制度。50EMS&OHSASINTERNALAUDITOR排污收费制度超标收费制度

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排污收费制度改革—总量收费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家实行按照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征收排污费的制度二氧化硫排污费试点:0.2元/公斤二氧化硫51EMS&OHSASINTERNALAUDITOR限期治理制度限期治理制度

是以污染源调查、评价为基础,以环境保护规划为依据,突出重点分期分批的对污染危害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物、污染源、污染区采取的限定治理时间、治理内容及治理效果的强制措施,是人民政府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对排污单位采取的法律手段。限期治理的范围污染源限期治理区域性限期治理行业性限期治理52EMS&OHSASINTERNALAUDITOR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是指一种具体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污染的单位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这项制度确定了一个区域、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单位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和责任范围,运用目标化、定量化、制度化的管理方法,把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作为各级领导的行为规范,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深入发展。53EMS&OHSASINTERNALAUDITOR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是指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城市生态理论为指导,以发挥城市综合功能和整体最佳效益为前提,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总体上找出制约和影响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的综合因素,理顺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的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用综合的对策整治、调控、保护和塑造城市环境,为城市人民群众创建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发展。整治的重点随城市不同而不同,一般是控制水体、大气、固体废弃物和噪声,保护水体和大气是重点,保护饮用水源和控制烟尘污染是重点之重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目的在于解决城市环境污染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一切有关整治的活动必须以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为依据。54EMS&OHSASINTERNALAUDITOR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是从我国环境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指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为保护环境所建立的集中治理设施和采用的管理措施,是强化环境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污染集中控制应以改善流域、区域等控制单元的环境质量为目的,依据污染防治规划,按照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的性质、种类和所处的地理位置,以集中治理为主,用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大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

55EMS&OHSASINTERNALAUDITOR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

直接或者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的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基本作法排污申报登记污染物总量规划分配,确定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分配污染物总量削减指标是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核心审核发证监督管理56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五节环境标准法律是最高行为准则,各行各业必须执行标准是合法与违法的界限,超标就是违法57EMS&OHSASINTERNALAUDITOR环境标准概述概念:为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对污染源、监测方法以及其它需要所制定的标准的总称环境标准是中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法律规定,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属强制性标准,违反强制性标准,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58EMS&OHSASINTERNALAUDITOR环境标准的作用执行环境保护法规的基本手段强化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环境规划的定量化依据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59EMS&OHSASINTERNALAUDITOR环境标准体系国家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方法标准标准样品标准基础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国家环保行业标准60EMS&OHSASINTERNALAUDITOR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由国家环保总局制订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执行的标准,但它属于一类行业性的环境标准,因而有别于国家环境标准61EMS&OHSASINTERNALAUDITOR地方环境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据地方条件和环境特征,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所制定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针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的增补或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作规定的项目进一步严格要求而制定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环境标准仅在标准制订的省、自治区或直辖市所辖区域内适用执行。62EMS&OHSASINTERNALAUDITOR环境质量标准为了保障人群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富,维护生态平衡而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按环境要素分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噪声以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63EMS&OHSASINTERNALAUDITOR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了实现环境质量要求而对污染源产生排入环境的污染物或有害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以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排放标准,固体废弃物、噪声控制标准等。64EMS&OHSASINTERNALAUDITOR标准间的关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目标)(手段)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基础、起点)(深化、补充)65EMS&OHSASINTERNALAUDITOR部分环境标准介绍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66EMS&OHSASINTERNALAUDITOR环境污染与治理第一节环境污染概述第二节大气污染及治理技术第三节水污染及治理技术第四节固体废弃物和处理处置技术第五节噪声的污染及其控制67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一节环境污染概述环境污染的含义污染源污染物68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一节环境污染概述——环境污染的含义环境污染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例如:煤炭燃烧产生SO2生产污染和生活污染(人类因素)自然污染(自然因素)69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一节环境污染概述——污染源的含义污染源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的总称。如:正在喷发的火山废水的排放废气的排放噪音的排放注:环境研究和控制的对象是人为污染源70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一节环境污染概述——污染物的含义污染物进入环境后能使环境的组成、结构、性质、状态、功能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分为自然污染物:火山爆发,地震,沙尘暴等人为污染物:生活性的:粪便、垃圾、脏水生产性的:水、气、声、渣71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二节大气污染及治理技术大气污染物分类大气污染物来源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毒性与危害大气污染治理技术72EMS&OHSASINTERNALAUDITOR大气污染物分类依照污染物存在形式分为颗粒污染物气态污染物依照污染物的形成过程分为一次污染物:SO2、NO、CO、HC二次污染物:硫酸盐、硝酸盐73EMS&OHSASINTERNALAUDITOR大气污染物来源生活污染源烧饭、取暖、淋浴等工业污染源火电厂、钢铁厂、化工厂、水泥厂交通污染源汽车、飞机、火车、船舶等74EMS&OHSASINTERNALAUDITOR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毒性与危害烟、粉尘主要成分:SiO2,Al2O3和碳粒,附带重金属(铅、汞、铬)。危害:尘肺、呼吸道疾病、肺结核。二氧化硫无色刺激性气体。危害: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形成酸雨危害建筑物、农作物。75EMS&OHSASINTERNALAUDITOR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毒性与危害(续)一氧化碳无色,无臭气体危害:麻痹中枢神经,无感觉死亡氮氧化合物

高温燃烧过程中产生,21度以上转化为NO,10ppm呼吸异常,80ppm3-5分钟引起胸痛,100ppm以上1小时引起肺水肿而死亡。碳氢化合物(HC)代表物:CH4,C2H4,C6H6,C7H8危害;10个ppm以上引起头痛、头晕神经麻醉。76EMS&OHSASINTERNALAUDITOR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毒性与危害(续)臭氧(O3)危害:破坏人类的气管和肺1ppm的O3接触1小时引起呼吸困难和肺部功能变化,0.5ppm的O3接触60天以上(每天3小时)肺活量下降。过氧酰基硝酸脂(PNA)和甲醛危害:刺激皮肤和粘膜,红眼病。77EMS&OHSASINTERNALAUDITOR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除尘技术一、机械除尘器特点;造价底,效率底重力沉降室特点:一般捕集50微米以上的颗粒,效率为40-60%惯性(挡板)除尘器特点:可除去炽热状态的粒子旋风除尘器特点:可以和其他装置联用,效率达80-95%78EMS&OHSASINTERNALAUDITOR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除尘技术二、湿式除尘器贮水式加压水式旋转式三、过滤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颗粒除尘器四、电除尘器特点:效率高,可达99%以上,自动化,价格高79EMS&OHSASINTERNALAUDITOR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气态污染物治理冷凝法——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气吸收法——工艺成熟吸附法——利用吸附剂:活性碳、硅胶、分子筛等催化法——便于使用燃烧法——简单80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三节水污染及治理技术水体污染物的分类、来源水体污染物的主要成分水污染物的毒性与危害废水处理技术和等级81EMS&OHSASINTERNALAUDITOR水体污染物的分类、来源水体污染物的分类无机、有机无毒无机、有机有毒水体污染物的来源工业废水、生活废水82EMS&OHSASINTERNALAUDITOR水体污染物的主要成分砷、汞、镉、铬、铅、氰化物、有机氯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等有毒物质酸、碱、盐、油类等有害物质83EMS&OHSASINTERNALAUDITOR水污染物的毒性与危害酸、碱——引起PH值变化,超出6-9范围影响水的自净和水生物的生存油——降低水的含氧,影响水生物的生存有机物——增加水中氧消耗,造成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体“富营养化”汞——通过生物链进入人体砷——慢性中毒有机农药——水溶性底、脂溶性高,易在体内积累84EMS&OHSASINTERNALAUDITOR水污染及治理技术——废水的处理技术1、物理法沉淀(重力分离):沉沙池、沉淀池筛滤(截留):格栅气浮2、化学法中和法混凝法氧化还原法电解法85EMS&OHSASINTERNALAUDITOR水污染及治理技术——废水的处理技术3、物理化学法吸附法:固体吸附剂,离子交换法反渗透;利用渗透膜电渗析法:通电,离子交换膜4、生物法活性淤泥法生物膜法土地处理法厌氧消化法86EMS&OHSASINTERNALAUDITOR水污染及治理技术——废水的处理程度分级一级处理——去除悬浮固体物、浮油、PH值调整,为进一步处理准备二级处理——去除有机物和部分胶体物,降低BOD、COD三级处理——去除难以降解的污染物87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四节固体废弃物和处理处置技术1、固体废弃物定义

生产和生活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的物质,国际上将容器盛装的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具有危险性的废液、废气也定义为固体废弃物2、固体废弃物分类有机、无机3、固体废弃物来源工业的、矿业的、城市生活的、农业的、放射性的88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四节固体废弃物和处理处置技术(续)主要固体废弃物的危害废油品: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有色金属渣:重金属污染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海洋处置:海洋倾倒、海洋焚烧陆地处置:土地耕作、深井灌注、土地填埋89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五节噪声的污染及其控制噪声定义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不需要的声音噪声分类机械噪声气体动力噪声电磁性噪声90EMS&OHSASINTERNALAUDITOR噪声的污染及其控制——噪声的危害听力损伤对睡眠的干扰对交谈、通讯的干扰心理影响91EMS&OHSASINTERNALAUDITOR噪声的控制技术1、声源控制:降低声源本身的噪声吸声降噪(噪声传输途径控制)隔声降噪减振降噪2、接收者控制耳塞、耳罩、耳棉92EMS&OHSASINTERNALAUDITOR中国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主要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介绍第三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制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第四节职业健康安全制度第五节职业健康安全设施与“三同时”第六节危险物品、场所和设备第七节劳动防护用品与健康检查第八节特种作业第九节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第十节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职业健康安全93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一节概述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是调整人们在劳动、职业健康安全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劳动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94EMS&OHSASINTERNALAUDITOR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举例1956年“三大规程”——《工厂健康安全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95EMS&OHSASINTERNALAUDITOR职业健康安全法的表现形式宪法——根本大法42条: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43条:休息权,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48条:保护妇女权益,男女同工同酬职业健康安全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基本法,如《劳动法》、《民法》——专项法(也叫特别法),如《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96EMS&OHSASINTERNALAUDITOR职业健康安全法的表现形式(续)职业健康安全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地方性职业健康安全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职业健康安全规章——国务院所属部委以及有关地方政府制定国际公约——国际劳工公约,经国家权力机关批准。批准国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使该公约发生效力,并负有实施已批准的劳工公约的国际法义务。97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二节中国主要职业健康安全

法律法规介绍5个法98EMS&OHSASINTERNALAUDITOR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号,八届人大常委会8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该法共分13章107条,其中第六章为“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条款(第52至第57条)。99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52至第57条主要内容关于用人单位在劳动健康安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关于劳动健康安全设施和三同时制度的规定关于特种作业上岗要求的规定关于劳动者在健康安全中的权利和义务关于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处理制度的规定100EMS&OHSASINTERNALAUDITOR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总则:生产经营单位的涵义,它不仅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企业类型,也包括个体工商户这个最小单元。101EMS&OHSASINTERNALAUDITORA、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投入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职工安全培训以及有关人员资质认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矿山等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价安全设备的管理102EMS&OHSASINTERNALAUDITORA、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续)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生产经营场所与员工宿舍不在同一建筑物的规定爆破、吊装作业和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生产经营单位的现场检查承包租赁中的安全管理工伤社会保险覆盖面103EMS&OHSASINTERNALAUDITORB、从业人员的权利知情权建议权批评权、检举、控告权拒绝权紧急避险权依法向本单位提出要求赔偿的权利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104EMS&OHSASINTERNALAUDITORC、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高危行业的应急救援。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105EMS&OHSASINTERNALAUDITOR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于2001年10月27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将于2002年5月1日起施行。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职业病目录2002/04/18〉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106EMS&OHSASINTERNALAUDITORA、用人单位的义务和责任——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107EMS&OHSASINTERNALAUDITORB、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工作的

职业卫生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108EMS&OHSASINTERNALAUDITOR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1年10月27日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修订《工会法》相关条款内容第22条:工会在侵犯职工劳动权益时的作用第23条:工会在“三同时”工作中的监督作用第24条:工会在发现明显重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时的作用第25条:工会在调查侵犯职工合法权益问题时的作用第26条:工会在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调查时的作用109EMS&OHSASINTERNALAUDITOR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4月29日,九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110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三节中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制

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中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制——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中国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111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四节职业健康安全制度6个制度112EMS&OHSASINTERNALAUDITOR1、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按照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工人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应做的事情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113EMS&OHSASINTERNALAUDITOR2、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制度《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要“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健康安全教育。”1995年劳动部颁布了《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职业健康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思想教育技术知识教育典型事故教育。四新(技术\工艺\装备\产品)教育、转复岗教育114EMS&OHSASINTERNALAUDITOR3、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制度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制度是清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可以发现企业及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115EMS&OHSASINTERNALAUDITOR职业健康安全检查的形式和内容职业健康安全检查的形式日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的检查不定期检查职业安全卫生检查的内容查意识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查事故处理116EMS&OHSASINTERNALAUDITOR4、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

和处理制度117EMS&OHSASINTERNALAUDITOR《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86)

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为一个工作日以上(含1个工作日),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但构不成重伤事故;重伤,指损失工作日为105个工作日以上(含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重伤的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日;死亡,其损失工作日为6000日。118EMS&OHSASINTERNALAUDITOR《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没有死亡的事故;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的事故。119EMS&OHSASINTERNALAUDITOR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程序伤亡事故发生后,报告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公安部门、监察部门、工会。企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系统逐级上报。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由发生事故的企业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处理。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应当在9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180日。伤亡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当公开宣布处理结果。120EMS&OHSASINTERNALAUDITOR5、职业健康安全措施计划制度职业健康安全措施计划内容及范围单位或工作场所措施名称措施内容和目的经费预算及其来源负责设计、施工的单位或负责人开工日期及竣工日期措施执行情况及其效果。121EMS&OHSASINTERNALAUDITOR6、职业健康安全监察制度职业健康安全监察制度是指国家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部门,代表政府对企业的生产过程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监察;以政府的名义,运用国家权力对生产单位在履行职业健康安全职责和执行职业健康安全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纠举和惩诫制度。122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五节职业健康安全设施与“三同时”三种设施与三同时123EMS&OHSASINTERNALAUDITOR职业健康安全设施—安全技术方面机床、提升设备、机车、农业机器及电气设备等传动部分的防护装置;在传动梯、吊台上安装的防护装置及各种快速自动开关等。电刨、电锯、砂轮及锻压机器上的防护装置;有碎片、屑末、液体飞出及有裸露导电体等处所安设的防护装置。升降机和起重机械上的各种防护装置。锅炉、压力容器、压缩机械及各种有爆炸危险的机器设备的安全装置和信号装置。各种联动机械之间、工作场所的动力机械之间、建筑工地上为安全而设的信号装置,以及在操作过程中为安全而设的信号装置。124EMS&OHSASINTERNALAUDITOR职业健康安全设施—安全技术方面各种运转机械上的安全起动和迅速停车装置;各种机床附近为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而专门设置的附属起重设备。电气设备的防护性接地或接零,以及其他防触电设施。在生产区域内危险处所设置的标志、信号和防护装置。在高处作业时,为避免工具等物体坠落伤人以及防坠落摔伤而设置的工具箱或安全网。防火、防爆所必需的防火间距、消防设施等。四种安全色:红、蓝、黄、绿125EMS&OHSASINTERNALAUDITOR职业健康安全设施—职业卫生方面为保持空气清洁或使温度符合职业卫生要求而安设的通风换气装置和采光、照明设施。为消除粉尘危害和有毒物质而设置的除尘设备及防毒设施。防止辐射、热危害的装置及隔垫、防暑、防温设施。为改善劳动条件而铺设各种垫板。为职业卫生而设置的对原材料和加工材料消毒的设施。为减轻或消除工作中的噪音及震动的设施。126EMS&OHSASINTERNALAUDITOR职业健康安全设施—生产性辅助设施专为职工工作用的饮水设施为从事高温作业或接触粉尘、有害化学物质或毒物作业人员专用的淋浴设备或盥洗设备更衣室或存衣箱,工作服洗涤、干燥、消毒设备女士卫生室及洗涤设备,以及食物的加垫设备为从事高温作业等工种工人修建的倒班休息室等127EMS&OHSASINTERNALAUDITOR“三同时”制度具体内容建设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时,必须进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论证,明确项目可能对职工造成危害的防范措施,并将论证结果载入可行性论证文件。设计单位在编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时,应当同时编制《劳动健康安全专篇》,职业健康安全设施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审查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更改职业健康安全设施的设计,并对施工质量负责。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128EMS&OHSASINTERNALAUDITOR“三同时”制度具体内容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必须按照国家有关建设项目职业健康安全验收规定进行。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的,不得验收和投产使用。建设项目验收合格,正式投入运行后,不得将职业健康安全设施闲置不用,生产设施和职业健康安全设施必须同时使用。129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六节危险物品、场所和设备1、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3月15日实施)2、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号)3、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劳安字〈1991〉8号)130EMS&OHSASINTERNALAUDITOR1、化学危险品管理条例2002年3月15日实施化学危险品: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剧毒化学品目录131EMS&OHSASINTERNALAUDITOR化学危险品管理条例生产、储存实行审批制度经营销售实行许可制度运输实行资格认定制度国家实行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国家为安全管理、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提供技术信息支持132EMS&OHSASINTERNALAUDITOR2、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规定适用对象:各类起重机、电动葫芦、升降机、电梯规定适用活动:设计、制造、安装、修理、使用和检验133EMS&OHSASINTERNALAUDITOR3、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爆炸危险场所:由于爆炸性混合物出现造成爆炸事故危险,而必须对其生产、使用、储存和装卸采取预防措施的场所。化学危险品必须贮存在专用场地、仓库或贮存室并专人管理134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七节劳动防护用品与健康检查135EMS&OHSASINTERNALAUDITOR劳动防护用品相关法规劳动防护用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暂行管理办法(劳人护〈1982〉9号)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劳人护〈1988〉1号)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补充规定(劳护许〈1989〉1号)关于特种实行定点经营的通知(89商日联字第156号)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劳动部,1996)136EMS&OHSASINTERNALAUDITOR《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劳动防护用品分类——一般劳动防护用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按照防护部位分类安全帽类、呼吸护具类、眼防护具、防护鞋防护手套、防坠落护具、护肤用品、防护服、听力护具137EMS&OHSASINTERNALAUDITOR职业健康检查的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32条,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138EMS&OHSASINTERNALAUDITOR职业健康检查要求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139EMS&OHSASINTERNALAUDITOR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140EMS&OHSASINTERNALAUDITOR职业性健康检查项目和周期卫生部还制订了《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对从事或接触不同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者规定了职业性健康检查的项目和检查的周期,一般为1—2年。141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八节特种作业特种作业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或生产设备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从事特种作业劳动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142EMS&OHSASINTERNALAUDITOR特种作业范围(1)电工作业;(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3)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4)企业内机动车辆架驶;(5)登高架设作业;(6)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7)压力容器操作;(8)制冷作业;

(9)爆破作业;(10)矿山通讯作业(含瓦斯检验);(11)矿山排水作业(含尾矿坝作业);(12)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或国务院行业管部门提出,并经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作业。143EMS&OHSASINTERNALAUDITOR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与考核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安全技术培训实行理论教育与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是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和预防事故的实际能力。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与发证工作,由特种作业人员所在单位负责组织申报,地市级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实施。144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九节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职业健康安全要求的标准都是强制性标准,有关术语和检测方法作为推荐性标准,供检测部门和企业参照使用。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的级别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145EMS&OHSASINTERNALAUDITOR职业健康安全标准按用途分类——基础标准《安全电压》《工作空间人体尺寸》《灭火报警设备图形符号》《危险货物运输包装标志》《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146EMS&OHSASINTERNALAUDITOR职业健康安全标准按用途分类——产品标准《保护鞋通用技术条件》《电梯使用条件》《绝缘皮鞋》《带电作业用绝缘绳索》《安全帽》147EMS&OHSASINTERNALAUDITOR职业健康安全标准按用途分类——方法标准规范——《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程、规则、规定、要求、方法——《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爆破安全规程》——《液化石油气瓶充装规定》——《尘肺病理诊断标准》148EMS&OHSASINTERNALAUDITOR职业健康安全标准按用途分类——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车间空气中氯丙烯卫生标准》《车间空气中碳化硅卫生标准》《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149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十节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

职业健康安全150EMS&OHSASINTERNALAUDITOR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意义女职工:各行各业的女性劳动者未成年工:年龄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未成年工与童工都是未成年人,但是童工的年龄更小151EMS&OHSASINTERNALAUDITOR女职工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禁忌从事铅、苯、汞、镉等作业场所属于《有毒作业分级》标准中第三、四级的作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镉、铍、砷、氰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氯、已内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作业152EMS&OHSASINTERNALAUDITOR女职工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续)制药行业从事抗癌药物及二烯雌酚生产的作业作业场所放射物质超过《放射防护规定》中规定剂量的作业人力进行的土方和石方作业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伴有全身强烈振动的作业,如风钻等作业,以及拖拉机驾驶等153EMS&OHSASINTERNALAUDITOR女职工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续)工作中需要频繁弯腰、攀高、下蹲的作业,如焊接作业《高处作业分级》标准规定的高处作业对于怀孕7个月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并在劳动时间内应当安排一定时间的休息。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的时间应当计算在劳动时间内女职工在怀孕期间内,劳动合同的期限届满,用人单位不能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当自动延续到哺乳期满154EMS&OHSASINTERNALAUDITOR女职工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三条对在哺乳期间的女职工的劳动安排规定了两个“不得”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155EMS&OHSASINTERNALAUDITOR女职工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女职工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包括: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镉、铍、砷、氰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氯、已内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有机磷化合物和有机氯化合物的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作业;全身伴有强烈振动的作业,如风钻、捣固机、锻造等作业,以及拖拉机驾驶等女职工哺乳期禁忌从事劳动的范围,主要是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作。女职工在哺乳期应暂时调离接触可自乳汁排出的化学物质的作业,目的是保证哺乳女职工有丰富的、质量好的乳汁喂养婴儿156EMS&OHSASINTERNALAUDITOR未成年工劳动保护的内容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包括:森林伐木、归楞及流放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5米以上(含5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度进行的作业;作业场所放射性物性超过《放射防护规定》中规定剂量的作业。157EMS&OHSASINTERNALAUDITOR未成年工劳动保护的内容(续)不得安排他们从事爆破等危险作业对未成年工的劳动时间也应加以限制,不得安排他们加班加点和夜间工作“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在招用未成年工时,要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合格者方可录用,录用后还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一般一年进行一次158EMS&OHSASINTERNALAUDITOR课堂演习一:法规测试

完成HSE法规测试159EMS&OHSASINTERNALAUDITORHSE管理体系标准的产生第一部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第二部分OHSAS1800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160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一部分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161EMS&OHSASINTERNALAUDITORISO14000标准的产生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戈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出版了“我们共同未来”报告,这篇报告首次引进了“持续发展”的观念1985年荷兰率先提出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概念,1988年试行实施,1990年进入标准化和许可制度1990年欧盟在慕尼黑的环境圆桌会议上专门讨论了环境审核问题英国在质量体系标准(BS5750)基础上,制定BS7750环境管理体系英国的BS7750和欧盟的环境审核实施后,欧洲的许多国家纷纷开展认证活动,由第三方予以证明企业的环境绩效162EMS&OHSASINTERNALAUDITORISO14000系列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O14004环境管理体系---原理、系统和支撑技术通用指南ISO14010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ISO14011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ISO14012环境审核指南—审核员资格准则ISO14020-29环境标志ISO14030-39环境行为评价ISO14040-49生命周期评估ISO14050-59环境管理---术语和定义ISO14060-69其它:14061林业组织应用标准指南、Guide64产品标准中环境因素导则163EMS&OHSASINTERNALAUDITOR按标准性质分为三类第一类:基础标准—术语标准第二类:基本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原理、应用指南第三类:支持技术类标准(工具),包括:①环境审核;②环境标志;③环境行为评价;④生命周期评估。

ISO14000系列标准164EMS&OHSASINTERNALAUDITOR按标准的功能,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评价组织①环境管理体系②环境行为评价③环境审核第二类:评价产品①生命周期评估②环境标志③产品标准中的环境指标ISO14000系列标准165EMS&OHSASINTERNALAUDITORISO14000标准166EMS&OHSASINTERNALAUDITOR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模式167EMS&OHSASINTERNALAUDITORISO14000的核心是ISO14001

168EMS&OHSASINTERNALAUDITOR国际ISO14001认证情况169EMS&OHSASINTERNALAUDITOR第二部分

OHSAS1800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170EMS&OHSASINTERNALAUDITOROHSAS18001标准由来1994年9月,ISO技术管理局(TMB)正式讨论OHSMS国际标准化问题.1995年,ISO,ILO和WHO组成OHS特别工作组,对建立OHSMS标准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1996年,英国建立BS88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1997年1月,ISO(TMB)决定暂不开展OHSMS国际标准化工作1997年,澳大利亚/新西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原则和技术支持通用指南》1997年,日本工业健康安全协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导则》1997年,美国工业协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导性文件1997年,挪威船级社(DNV)《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标准》171EMS&OHSASINTERNALAUDITOR1999年4月,在巴西召开的第15届世界职业健康安全大会上,ILO的负责人提出ILO将推行企业健康安全评价和规范化管理体系1999年—DNV),BSI等13个国家认证机构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评价系列标准,即: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OHSAS1800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实施指南》2000年6月,ISO(TMB)重新讨论OHSMS国际标准化问题ILO于2001年颁布了OHSMS规范和指南OHSAS18001标准由来172EMS&OHSASINTERNALAUDITOR中国OHSMS标准1997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石油地震队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规范》,《石油钻井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指南》2001年12月18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2002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还将颁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GB/T28002)173EMS&OHSASINTERNALAUDITORISO14001与OHSAS18001比较相同同样的标准结构、语句表达方式不同ISO14001:关注组织对外部环境造成的影响OHSAS18001:关注为组织工作人员(员工、承包商、参观者)的影响174EMS&OHSASINTERNALAUDITORISO1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175EMS&OHSASINTERNALAUDITORISO14001术语环境环境影响环境方针环境指标相关方环境因素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目标环境表现污染预防176EMS&OHSASINTERNALAUDITOR

ISO14001术语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存在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因素177EMS&OHSASINTERNALAUDITOR

ISO14001术语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