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复习资料_第1页
中医学复习资料_第2页
中医学复习资料_第3页
中医学复习资料_第4页
中医学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辩证施治、恒动观念。2过所导致的病理变化。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4、阴阳的相互关系: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5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6、五脏的生理功能:①心:主血脉、主神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②肺:主呼吸、朝百脉、主宣发速降,通调水道;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志为思。④肝:主疏泄(疏人体气机)、主藏血;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夜为泪、在志为怒。⑤肾(先天之本):主藏精、主水、主纳气;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和二阴、在液为唾、在志为恐。7生成和运行两个方面。③心与肝:表现在血液运行和神志活动两个方面。④心与肾:表现在阴8、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储藏精气;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纳和传化水谷。9、藏象的主要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念。10、胃失通降,一则饮食滞于胃,胃脘胀痛,纳呆厌食,嗳腐吞酸;二则胃气上逆、恶心、嗳气、呕吐、呃逆。11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12、六淫各自致病的特点: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的统称;共同特点是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转化性。①风: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主动(摇摆不定);风为百病之长。②寒: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寒主收引;寒主清澈。③暑: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气夹湿。④湿: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性趋下。⑤燥: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肺喜润而恶燥。13影响脏腑的气机、影响病情。14、望舌:望舌质(舌神、舌色、舌形、舌态)、望舌苔(苔质、苔色、苔形)15、切诊:分为片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临床常用寸口诊法,部位在手腕的寸口,依次为寸、关、尺。16、浮脉:主表证。迟脉:主寒证。滑脉:正常人(平脉)常见脉,提示气血充盛调和;孕妇常见。17、八纲辨证的各自特点:①表里辩证:辨别病变部位、病情轻重和病势趋向的纲领。②寒热辩证: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③虚实辩证:概括和辨别正气强弱和邪气盛衰的两个纲领。④阴阳辩证:概括病证类别的纲领;阴阳又是八纲的总纲。18、脾气虚:是指脾气不足,失其健运而出现的证候。舌淡舌边有齿痕,苔白,脉缓弱。所致。脾气虚弱,运化失常,则食少纳呆,口淡无味;脾虚不运,消化无权,则食后腹胀;脾虚生湿,水湿不化,清浊不分,水湿下注肠中,则泄泻便溏;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之源匮乏,则面色萎黄;机体失于奉养,则少气懒言,四肢倦怠,消瘦;舌淡舌边有齿痕,脉缓弱等,皆为脾气亏虚、气血不充之证。19、中药的四气五味:(1)四气:寒、热、温、凉四中不同的药性20减轻或消除。(5)(7)反应或副作用。21、方药的组成原则:一般有君药、臣药、佐药和使药四个部分。君药:又称主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其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一方中不可缺少的药物】臣药:又称辅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或针对兼病或兼证其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与君药发生主要配伍关系】【呕吐】。22、名词解释气机:泛指功能活动,用以概括各脏器官的生理性或病理性活动的基本形式表现为升、降、出、入四个方面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的统称。阴阳: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互对立的两种属性,阴阳相反相成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根源】藏象:指脏器虽居于体内,但其生理和病理的变化有征象的表现于体外。虚证:指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多见于素体虚弱,后天失调,或久病、重病之后,以及七情劳倦、房劳过度等所导致的阴阳气血亏虚而形成。得气:进行针刺时,患者所产生的酸、麻、重、胀、疼痛或触电样反应等针感以及医者刺手手下的沉紧等感觉。津液:津与液的合称,人体的正常水液。正气:人体正常功能活动的统称,即人体正常功能及所产生的各种维护健康的能力,包括自我调节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抗邪防病能力和康复自愈能力等。痰饮:痰与饮的合称,脏腑病变过程中渗出并积存于体内的病理产物,可阻碍气血运行而成为继发的致病因素。相须: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调节体内各部分的特殊通路另一部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相对属性或同3.的概况。4.(就生命状态而5.言)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暖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能抑制的都是阴。阴阳具有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可分性。阴阳的相互转化。③用阴阳说明病理变化④用阴阳来指9.导疾病诊断10.五行的定义:木、火、土、金、水五中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11. 事物之的联系和变化12.13.五行相生的规律和次序是:母子关系,14.木生火,15.火生土,16.土生金,17. 金生水,18. 水生木。19.五行相克的规律和次序是:祖孙关系,20.木克土,21.土克水,22.水克火,23. 火克金,24. 金克木。25.相乘:乘即乘虚侵袭,26.是指27. 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28.次序与相克同29. 。30.相悔:悔即欺悔,31. 有恃强凌弱之意,32.是指33. 五行之间反向克的异常变化,34. 其次序与相克反。35.相生关心的传变:母病及子(顺传,36. 子病犯母(逆传)37.相克关系的传变:相乘,38. 相悔39.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①解释生理现象②解释病理传变③指40. 导断疾病④指41.导临床治疗42.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心的主要生理功能①心主血脉:②心主神志汗朝百脉开窍于鼻脾的主要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④.主统血。唇肝的主要生理功能①肝主疏泄,②肝藏血。肝的系统连属①肝在志为怒②在液为泪③在体合筋,其华在爪④开窍于目肾的生理功能①肾藏精,②主水,③主纳气。华在发精:构成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功能的原动力胃的生理功能①主受纳②主通降30腐熟:是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变成食糜的意思织,功能活动的总称气的功能①推动作用②温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5气化作用33气的分类①元气②宗气③营气④卫气34血:主要有营气和津液组成35血的功能①营养滋润全身②神智活动的物质基础36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在内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37津液的功能①滋润温养作用②化生血液③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④排泄代谢废物38((能载气,血能生气)39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40十二正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神经。41经络的生理功能: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组织,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调节机能平衡,感应铲倒作用。42十二经络留住次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43中医的防治原则:①预防为主②治病求本③调整阴阳④祛正祛邪⑤同病异治,异病同治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44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的一种常用治疗原则。“逆治”逆是指采用的方药性质与使用与疾病的相争与本质相一致的疾病。45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从治”,从是指采用的方药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施治,使用与疾病的争相与本质不一致,如“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46标本缓急:①急则治其标②缓则治其本③标本兼治47基本的治法包括:汗、吐、下、和、温、清、补、消。48当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或气候发生急骤变化,超过了人体的50风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为百病之长④风性主动51澈52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①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②湿性重浊③湿性粘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阳位53淤血的致病特点: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可成疾,按之痞硬,固定不移出血,血色紫暗或血块,望诊,久瘀见面色黛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曲张,脉象多细涩,沉弦或结代望神包括:得神,少神,失神,假神望色包括:①青色:主寒症、痛症、惊风、血瘀:气血运行不畅②赤色:主热:火热内盛。鼓动气血,充盈脉络③黄色:主湿、虚、黄疸:多为脾失健运,水湿不瘀血:阳虚阴寒,水饮内泛,气血凝滞,经脉肌肤失养。望小二指纹的正常指纹:红黄隐隐于食指风关之内。望舌主要是观察舌质与舌苔的变化。均匀,干湿适中,不粘不腻,揩之不去舌质干瘪晦暗为无神,说明津液方乏,气血虚衰,正气已伤,病较为危重的表现。60青舌:主阴寒、淤血⑤紫舌:主气血壅滞、淤血。推断病势的进退⑤测知病情的预后之实证②郑声:神志不清,声音细微,语多重复,时断时续,为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寸候肺,关候脾胃,两手尺脉候肾缓,流利有力,节律均匀脉象有根是指以尺脉有力,沉取不绝为特点66浮脉:轻取轻得,重按反减,举之有余,按之稍弱而不空。主表证,也见于虚证,精血损阴不敛阳或气虚不能内守23一息脉动不足四至。主寒证,里虚寒者,多阳气衰微,里实寒者,多阴寒积冷,凝滞阻闭4无力多精血不足5虚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应指软弱。主虚证,多见于气血两虚6实脉则为真气外越之险侯7867炮制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材料进行的一般修理和部分药物的特殊处理。68中药炮制的目的:1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2增强药效3改变药物性能4纯净,用量准确5利于贮存和制剂6便于服用69中药的无味包括:辛甘酸苦咸1辛: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表证2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调和,缓稳的作用,多用于虚证,脏腑不和及拘挛,疼痛的病证3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治疗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泄滑脱,遗精遗尿,崩溃带下等病证70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麻黄:辛温解表宣肺平喘,利水肿。柴胡,疏散风寒,和解表里,升阳举陷, 疏肝解郁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生肌收敛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71黄芩功效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热凉血清热安胎黄连功效主治: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泻火黄柏功效主治: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滋阴泻火火毒所致泻痢疮痈,相对而言,黄芩偏上焦,黄连偏中焦,黄柏偏下焦大黄:泻热通便凉血解毒逐淤通经陈皮: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川穹: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黄芪:补气升阳益气固表益气利水排毒排脓熟地黄:补血调经滋阴填髓(填精益髓,强壮筋骨,聪耳明目,乌须黑发)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麝香:开窍醒神活血消肿活络止痛催生下胎孕妇禁用方剂的组成原则:君药、臣药、佐药、使药。是方剂中必须具有的药物。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次于君药。的药物。白虎汤:功用:清热生津12129阳明腑实证。湿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咳,胸膈胀满,恶心呕吐,肢体倦怠,舌苔白腻,滑脉。远志,红枣,生姜,功用:脾健养心,益气补血,主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悸怔仲,健忘失眠,食少体倦,面色萎黄,紫癜,崩漏便血,舌淡脉细弱。69694肌,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藿香正气散;功用;解表化中,理气和中,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理中丸主治脾胃虚寒。六味地黄丸;组成;熟地24克,山芋肉12克,山药12克,茯苓9克,泽泻9克,丹皮9克,主治:肾阴虚证四君子汤:组成:人参,炙甘草,茯苓,白术各等分,功用: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小柴胡汤:功用:和解少阳:主治;少阳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要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银翘散:主治:风热表征或温热病初起。13.腧穴的分类:十四经穴(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30952官的病症③特殊作用: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以起到双向调整的作用。进针方法:①指切进针法②夹持进针法③提捏进针法④舒张进针法135.针刺的角度:①平刺:15°②直刺:90°③斜刺:45°紧的反应。痰饮:人体水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中医的防治原则:预防为主。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同病异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经络定义: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支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经脉和脉络的总称腧穴: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与体表的特殊部位,分类: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腧穴的远治作用:是十四经住址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十二经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穴位,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还可以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器官的病症,有的还具有全身性作用腧穴的近治作用:全身所有的腧穴,均能治疗所在部位及邻近器官的病症腧穴的定位手法:解剖标志取穴;骨度分寸定位;手指同身寸取穴法;针刺部位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而医者指下亦有一种沉紧的反应,成为得气1、定义:感冒是因外邪侵袭人体所引起,以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风寒、发热、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2、症型:①外感风寒:证候: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四肢酸痛,鼻塞流清涕,喉痒或咳嗽声重,吐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口干微渴,咽喉焮红作痛,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③外感暑湿:证候:身热,微恶风,有汗不解,肢体酸重或疼痛,头重而晕,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渴不多饮,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④气虚感冒:证候:恶寒发热,或热势不盛,头痛鼻塞,咳嗽痰白,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浮无力。手足心热,干咳少痰,舌红,脉细数。咳嗽咳嗽是因肺失宣降而出现以咳嗽或咳吐痰液为主的主要表现的病症。“咳”指有声无痰,“嗽”是有痰无声,一般为痰声并见,故以咳嗽并称。一、外感咳嗽(一)风寒咳嗽【证候】咳嗽,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喉痒声重,头痛,恶寒,无汗,或见发热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药:杏苏散(二)风热咳嗽【证候】咳嗽,咯痰黄稠,或兼发热恶风,头痛咽痛,汗出口干,舌苔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药:桑菊饮(三)燥热咳嗽【证候】咳嗽痰少,或干咳无痰,或痰粘难咳,或痰带血丝,咳引胸痛,鼻燥,咽干,喉痛,舌尖红,舌苔薄黄,脉细数。治法:清肺润燥;方药:桑杏散二、内伤咳嗽(一)痰湿咳嗽【证候】咳嗽痰多而白粘,胸脕作闷,纳呆,身重易倦,舌胖苔白腻,脉濡滑。治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