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PPT课稿_第1页
旅夜书怀PPT课稿_第2页
旅夜书怀PPT课稿_第3页
旅夜书怀PPT课稿_第4页
旅夜书怀PPT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1.学会解读诗歌内容。2.掌握诗歌鉴赏中炼字的解题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解题方法。旅夜书怀

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一看标题旅夜书怀本诗是在旅途之夜抒发的情怀。提示了写作时间及当时的处境。杜甫(712—770)字____,自称______。他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许多反应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____”,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杜甫也被誉为“____”。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______;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二看作者子美少陵野老诗史诗圣沉郁顿挫三看注释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严武忽然去世,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写作背景:本诗写于杜甫在西南漂泊时期,生活是漂泊的,心情是沉重凄苦的。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畔的细草,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大江奔流,明月在水中翻滚如涌。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退。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就象是漂零天地间一只孤苦沙鸥。四看全文首联,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漂流着。从诗人对细草微风的感知中看到他夜不能寐,从危樯独夜中知道他飘泊中的危难感和孤寂心。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颔联,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实际上,这里运用的是反衬的手法。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漂泊无依的凄怆心情。

颈联: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语,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表现出诗人心中的愤懑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尾联: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像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天地间。这一联以鸥自喻,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小结:书怀这两联,抒的是诗人漂泊四方,居无定所的无所依托的自伤之情,所以感情应该是压抑的旅夜书怀

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背一背2.第二种:分析技巧型3.第三种:分析语言特色4.第四种:炼字型5.第五种:一词领全诗型

1.第一种:分析意境型诗歌鉴赏题目类型

炼字型①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09年山东卷)②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4分)(10年湖南卷)③第三、四句“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2分)(11年天津卷)高考试卷中经常会这样提问:旅夜书怀

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历来传诵的名联。你认为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两个字?为什么?(4分)①

“垂”和“涌”用得尤为传神。“垂”是低垂的意思,“涌”是滚涌的意思。(1分)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②平野茫茫,群星低垂地面;江涛滚滚,月光在江中翻滚如涌。

(1分)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绘景象)③诗人表现了夜色中原野的辽阔和江流的奔腾,以此来反衬诗人孤独的形象和凄苦的心境。(2分)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效果)解答方法:(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2)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绘景象)(3)意境、手法、感情。(效果)1.《旅夜抒怀》中描写旅夜处境的诗句是细草微风岸,桅樯独夜舟。2.《旅夜抒怀》中以乐景写哀情的诗句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3、杜甫《旅夜书怀》描绘雄浑阔大境界的两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4、杜甫的《旅夜书怀》一诗中,与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运用比喻极写诗人漂泊孤寂之感的诗句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用反问和反语抒发对命运的愤慨不平的诗句是:“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28.《旅夜抒怀》中正话反说含蓄表达情感的诗句是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29。《旅夜抒怀》中用比喻手法表现诗人孤寂而悲愤心境的诗句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30.《旅夜书怀》中写诗人孤独漂泊的句子是:“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牛刀小试

感受高考登岳阳楼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注:1、大历三年(768)春,杜甫由夔州出峡,因兵乱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这年冬天,杜甫从公安到了岳阳,这首诗就是登岳阳楼后所作。2、乾坤:原指天地。此指日月星辰。

思考:“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历来为人们所称颂。你认为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两个字?为什么?(4分)①“坼”字,是分裂的意思,“浮”字,是漂浮的意思。(1分)②广阔的洞庭湖水,划开吴地和楚地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1分)

③这两句营造了一幅极其壮阔的画面,与下联自叙的落寞形成反衬,表达了诗人飘零孤寂的悲哀之情。(2分)第一步:提出并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第二步: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绘景象)第三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效果)课堂小结1、如何读懂一首诗歌题目、作者、注释,意象,手法2、炼字类诗歌鉴赏题的方法步骤首先,句中的含义。(含义)其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绘景象)最后,意境、手法、感情。(效果)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问: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4分)(06年全国卷)①最生动传神的是“怨”字,“怨”是埋怨之意,②在诗中用了拟人手法,怨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③写出戍地的苦寒,抒发了吹笛人思乡的愁绪。第一步:提出并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运用了何种手法。(描绘景象加手法)第三步:指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运用了什么手法或表达了什么感情(效果)2分1分1分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2008年全国1卷第一步:提出并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用了怎样的手法。(描述景象加手法)第三步:指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感情。(效果)“拳”和“退”,。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1分1分2分4、宿甘露僧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