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希特勒-二战会爆发吗_第1页
假如没有希特勒-二战会爆发吗_第2页
假如没有希特勒-二战会爆发吗_第3页
假如没有希特勒-二战会爆发吗_第4页
假如没有希特勒-二战会爆发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假如没有希特勒,二战会爆发吗?

指导老师:研究成员:研究组长:第二次世界大战

概况: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至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战争最高峰时期,全球有60%的国家参战,战火遍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及大洋州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二战的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组成的法西斯国家轴心国集团。二战头号战犯——

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

据统计,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给世界许多国家的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据统计,二战期间总共有约600万犹太人、数千万其它人种因为希特勒的种族灭绝政策而被屠杀。希特勒对世界人民犯下滔天罪行,也给德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战争中近8百万德国人死亡。世界各国的珍贵文化遗产的损失更是无法计算。

阿道夫·希特勒,奥地利裔德国政治人物,1921年成为纳粹党党魁,1933年被任命为德国总理,1934年成为德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他被公认为是二战的主要发动者。在二战前期,德国及其他轴心国占领了大部份的欧洲、北非、东亚及太平洋诸岛屿。然而1942年之后,盟军开始反攻,德军渐居劣势。1945年德国战败,他的下落成为历史之谜。不仅如此,希特勒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未解之谜的人物,一个非德国本土出生的人,既没有政治经验,也没有资金和政治背景,居然成为了德国元首,并发动了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二战。有人问:“假如没有希特勒,二战会爆发吗?”二战爆发的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这次大危机的爆发有着深刻的社会和历史根源。由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美国国内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1929年美国贫困户家庭占到家庭总数的60%,这大大限制了美国经济的发展。而当时出现的投机狂热又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1928年8月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4倍,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这场危机来势凶猛而且持续了五年时间,从美国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给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人们常常用“大萧条”“大危机”来形容这场危机。

二战爆发的背景(2)法西斯势力崛起

1920年代末,西方国家大萧条所带来的动乱,使法西斯主义恶性发展。纳粹党迅速膨胀为德国第一大党。1933年1月,阿道夫希特勒在德国上台,2月制造国会纵火案,3月通过《授权法》,继之一系列法西斯法案出笼,至次年8月颁布《国家元首法》,对国家生活进行了全面改组,建立起极权统治的法西斯体制,并且加紧扩军备战。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日本走上了战争和法西斯化的道路。在日本以军部为中心,从首先发动侵略战争着手,然后通过天皇制机构,自上而下的逐步法西斯化,以适应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1926年日本基本上建立起法西斯统治,1940年大政翼赞会的成立,标志着法西斯主义体制的形成。在世界上,1933年11月,法西斯运动遍及23个国家,半年后增至30个国家。法国的火十字团、英国的法西斯联盟、美国的自由联盟和黑色军团等法西斯团体也兴盛一时1、根源: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2、一战后处理的不公平和不彻底3、德国在一战后面临的国内经济危机4、法西斯的直接作用5、英法美的绥靖政策6、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敌视7、苏联的暂时妥协二战爆发七大原因: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由于生产与消费的脱节。在1929年末,美国首先爆发了经济危机。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影响着世界各国,演变成一场空前规模的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德国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尤其严重,面对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的形式,政府显得软弱无能。希特勒和法西斯组织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旗号,蛊惑人心,同时讨好军队。终于,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纳粹党掌握国家政权。从此,德国走上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一战后处理的不公平和不彻底众所周知,由萨拉热窝事件而引发的一战以协约国得胜而告终。与同盟国签订了一串不平等的条约,有成立了国际联盟,还签定了重新划分欧洲边界的〈十四条和平纲领〉,形成了战后凡尔赛体系。尽管有了这么一堆体条约,但仍有众多的问题(诸如:民族归宿问题,国家独立问题和战败国处理问题等)没有实质性解决,为和平埋下了定时炸弹。不然希特勒怎么这么容易撕碎条约,大幅度扩军备战而大国却无动于衷呢?德国在一战后面临的国内经济危机在《凡尔赛和约》中迫于英法对德国强大战争的的恐惧。将德国的将近七分之一的领土和十分之一的人口分给周边国家,并报复性进行了,经济与军事制裁,德国仅付给战胜国的赔款就高达2260亿金马克,但按照德国当时的经济状况,要完全还上这笔账至少需要500年。为了还债,德国当时的魏玛共和国政府只有一条路:开动印钞机增发货币。于是德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恶性通货膨胀,1921年1月,美元兑马克的是1:64,到1923年11月已经崩溃为1:4200亿。到了这个地步,德国人的日常生活你知道是怎样的吗?薪水得按天给,要不然到了月底你会发现本来买面包的钱只能买面包渣了。农产品和工业品生产都在急剧萎缩,市面上商品短缺,唯一不缺的就是钱。孩子们在街上大捆大捆地拿它们堆房子玩。一盒火柴就值几十亿马克,面包售价1200亿马克。在当时每份售价300亿马克的《柏林股票交易报》上写着:“请在所有的价格后面都加上9个零。”法西斯思想的渗透及德国工人党的崛起

1919年1月5日由A.德莱克斯勒和C.哈勒建立的德国工人党(即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1920年9月30日,该党用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联盟的名义在慕尼黑登记。1921年6月29日,阿道夫·希特勒任工人党的元首。

1922年,墨索里尼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在意大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专政。之后法西斯思想在欧洲盛行,诸如西班牙、芬兰、匈牙利、希腊等国都曾受到过法西斯思想的影响。而此时恰逢希特勒初露锋芒,国内动乱层出,德国当时经济崩溃,据记载1933年时美元与德国马克的兑率为1:3万亿。国内爱国分子情绪高涨,德国人民对英法等老资本主义国家恨到极点。希特勒等法西斯分子则趁机煽动这些爱国分子,向他们灌输了大量的狂热的法西斯思想。

由此看来,意大利法西斯思想的入侵,加快了希特勒及德国人民复仇战争的步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思想和政权上确立了奠定了牢固的精神政治基础。英法推行“绥靖政策”

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等竭力保住既得利益,非常害怕战争,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势头,他们处处退让,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求得自身的一时太平,并尽可能地将法西斯祸水引入苏联。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德国慕尼黑开会,签订协义,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强行将属于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史称“慕尼黑阴谋”。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德国更肆无忌惮。苏联在1939年春夏以后的中立自保政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德国就为发动战争时免于两线佬战,解除了后顾之忧。英法“祸水东引”与苏联的“中立政策”都起推波助澜的作用,促进了世界大战的爆发。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敌视首先希特勒向来讨厌布尔什维克主义,他曾说:“我宁愿向德国佬交枪,也不愿给布尔什维克分子一粒子弹”。这或许是他在欧洲诸如法国实行宽待的政策,而在苏联却大肆屠杀,实行焦士政策的原因。及后期溃败时对苏联顽强抵抗而对盟军却放之千里而(二战时苏联死亡2000万人,而沦法国才能100万人,盟军总计也不足500万)。其次,英法美向来敌视苏联。绥靖政策目的如此。就在战争爆发前,苏联想找英法协商,对付德国,建立同盟。英法故意拖延时间,在会上,又表现不积极,拒绝同盟互助,宁愿牺牲弱小国家甚至自己的利益,也要纵容法西斯攻击苏联。这或许也怪不得苏联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与德国议和,这下中希特勒的下怀,爽气得签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到头来,英法反而差点儿亡国,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苏联的暂时妥协

向来作为强硬典型的苏联在与英法同盟无望的背景下,只好与法西斯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换取时间来进行战前准备。(英法当时并不热中与苏联合作)有人会问:当年苏联与英法同盟失败,苏联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战时准备尚未完成,与装备精良的德军孤军奋战,几乎毫无胜算。如此,倒不如暂时妥协。但是殊不知,苏联的妥协恰恰随了德国的心愿,了却了希特勒的心头大患,避免了德军进入两头迎敌的局面,给了希特勒闪电灭亡法英的机会。后来,当德国入侵波兰时,苏联竟也出兵波兰,抢占大片土地,与德国私自划定界线,出卖了波兰人民的利益。苏联又接着向芬兰等中欧国家提出领土要求,遭到拒绝后,出兵占领,虽是为了防止德国,但实不为正义之举。真为其可惜。而且,当苏联出兵波兰后,俘获25万波兰军人。后来三国联盟成立后,释放了23万波兰士兵,有2万多下落不明,其中1万是军官。1943年4月,德国宣布在俄国斯摩棱斯克的卡廷森林发现埋葬波兰军人的万人冢,苏联指德国栽赃、诽谤。究竟是苏联还是德国屠杀了这些波兰人,成了悬案,直到1990年,苏联才承认这批军官是被苏内务部杀害的。这些事实给波兰抵抗法西斯的武装的确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这些都是苏联妥协却又防范的表现,大大地助长了德国侵略的气焰,但最终德国还是入侵了苏联,战火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落到了苏联人民头上。结论:即使没有希特勒

二战也会爆发历史没有定性,但我们还是坚信二战不可避免,希特勒只是起到了一个推动作用····放眼看去、除去欧洲战场不说。太平洋战场·亚洲战场还是不可避免法西斯国家发动战争在很大一方面是为了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和国内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历史的原因等。在很大一方面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然而一战的《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对德一系列的苛刻条件也使得德国人对其他国家复仇的野心所激化····德国经济崩溃,社会动荡不安,从中兴起的一股极端势力,而意大利做为战胜国没有得到盟国许诺的利益而耿耿于怀,使得他慢慢靠近德国,此时的日本同样站在战胜国的角度,但是凡塞尔条约对日本的诸多限制使得日本极度不满,加速了其内阁军国主义话,一战后崩塌的四大帝国即:德意志帝国,沙俄帝国,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这些帝国主义残留势力与资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