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思想发展历程及特征_第1页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思想发展历程及特征_第2页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思想发展历程及特征_第3页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思想发展历程及特征_第4页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思想发展历程及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线索特征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历程及特征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时空坐标[知识线索]全面认识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基本历程【精要点拨】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器物”、制度到思想文化层次的历程。1/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2/甲午中日战后,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君主立宪制,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3/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4/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5/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知识线索]全面认识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基本历程1.19世纪40~9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1)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民革命领袖探索救国道路。(2)向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3)显示出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起步。(4)“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5)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一)演变历程[知识线索]全面认识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基本历程2.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1)中国先进分子在认识西方问题上进入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2)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3)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习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已从书本和口头上变为资产阶级的实际行动,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4)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路转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一)演变历程[知识线索]全面认识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基本历程3.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到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1)矛头直指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从而使新文化运动在批判封建主义问题上比维新派和革命派更为彻底。(2)既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3)在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存在着绝对倾向,而且他们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一)演变历程[知识线索]全面认识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基本历程4.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日益传播(1)由学习西方转向“以俄为师”。(2)由学习资本主义文明转向接受社会主义思想。(3)运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4)新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广泛流行。5.中共成立以来:由照搬苏联模式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渐摆脱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走井冈山道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取得民主革命胜利。(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渐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演变历程[知识线索]全面认识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基本历程(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2)学习西方与抵抗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3)学习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复杂历程。(4)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是社会主义道路。(二)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特点【宏观预览】自鸦片战争以来到20世纪初期这一历史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了追求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与繁荣,向西方学习,寻求思想变革的心路历程。一个主题中国向何处去?

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结合“西学东渐”“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向西方学习?学不学?学什么?怎么学一个方向器物制度思想文化三个阶段近代西学东渐历程[阶段小结]【思维引导】结合所学,梳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之特征、表现,谈谈你获得的认识与启发。不断深化循序渐进器物“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制度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维新变法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科学与民主马克思主义思想典型例题【典例】(2011·北京文综·16)“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拔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是

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变法通议》D.《孔子改制考》【解析】魏源在林则徐编译的《四洲志》《各国律例》等文献资料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由材料“九州”、“四海”的提示,不难看出这部著作是《海国图志》。《海国图志》与“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解析审题角度释解【角度阐释】近代中国前期向西方学习的演变过程、内容及特点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海国图志》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命题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摒弃了“天朝中心”的史地观念,树立了新的世界史地知识,拓宽了国人视野,开辟了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信息提示【典例】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观点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误区警示避开陷阱错因分析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比较:两派都属于地主阶级政治派别,在维护清王朝统治这一根本问题上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维护清朝统治的方式,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排斥外国文化;洋务派则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易错点]不能全面认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思想“师夷”体现的是魏源思想的开放性,“制夷”体现的则是爱国性。“中体西用”虽然中学为体,但西学既然已经为用,它就进入了传统框架,取得了合法地位,这有利于打破国民排斥外来新生事物的传统文化心理。▽萧功秦认为,民族危机激发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A项与民族危机无关;BCD都与民族危机有关,但B出现在鸦片战争结束后,C项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后,D项出现在1915年以后,所以B项符合“最初觉醒”。【高考典例】(2014•天津文综•6)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

)A.开始开眼看世界B.坚持“中体西用”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D.关注西方科技2.立意判断:时间信息:19世纪八九十年代“师夷长技”思想3.选项分析:关联信息:李鸿章考题内容1.提取信息:9世纪40年代,林则徐等开始开眼看世界,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体”,故B项错误;从李鸿章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可见,他对西方科技的关注,但无法推测整个社会对西式教育的态度,故C项错误,D项正确。【典例】(2013·安徽文综·13)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D.戊戌变法是发展民众的运动【解析】材料中有“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这说明其实借鉴了外国的以验的。故B错误。C项说法和史实项违背。我们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发动群众,因此D也和史实相违背。A项答案可以从材料中“故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看出,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解析审题对点突破角度释解康梁的维新思想及其特点

【释解】近代中国前期向西方学习的演变过程、内容及特点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要重视分析康梁维新主张所体现的思想解放的特点。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学习西方从物质层次上升到制度层次。理由结论【典例3】(2012·福建文综·17)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A.自强与求富B.进化与革新C.改良与革命D.民主与科学考点二【解析】注意题干五四运动时,不是指的五四运动,是一个大概念,这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是指新文化运动,打倒偶像要求民主,不要个人崇拜,启蒙要科学,不迷信,具有理想思考判断的精神。其他选项不符合材料。解析审题对点突破角度释解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精神【释解】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将西方启蒙思想的民主、自由、平等学说引入中国,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将向西方学习推进到思想文化的深层次。近代中国前期向西方学习的演变过程、内容及特点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要重视分析各阶级、各阶层主张所体现的思想解放的特点,辨析早期维新派、康梁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主张的异同,理解近代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的作用。要求民主要求科学【典例4】(2013·江苏单科·7)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解析】传统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全盘否定,本则材料却指出白话小说和民间文学得到发扬光大,体现出新文化运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创新了旧文化。故选D项。解析审题对点突破角度释解【角度释解】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带有一些偏激情绪,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在近代以来从西方思想崇拜出发试图打倒中国文化的动流中,太平天国起事、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运动是三个高潮。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还是对人们有反思的意义。新文化运动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

关键信息【典例】“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提出这一主张的是中国近代的()A.地主阶级抵抗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误区警示避开陷阱错因分析不要认为“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专用”思想,其实在中国近代史上,提倡“中体西用”的不仅仅是洋务派,早期维新派也提倡这一主张。早期维新派大多由洋务派“转化”而来的,他们与洋务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易错点]混淆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主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但排斥西方政治制度。早期维新派大多洋务派发展而来,后期以康梁为首主张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开展戊戌变法运动。革命派主张暴力手段推翻清王朝,与维新派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主张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是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体现。▽本题易错原因是分不清几大派别的思想主张。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都主张学习西方,“师夷长技”,但其学习西方只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并未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由材料“议院”“君民一体”可知,这符合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故选C项。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帝制,与材料“君民一体”不符,排除D项。【高考典例】(2013·天津文综,5)“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3.调动知识:2.立意判断:关联信息:洋务派,顽固派,维新派维新派与洋务派的比较4.选项分析: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只学习西方技术,不学习西方制度,不知道西方强大的根本原因在于政治制度。关键信息:各政治派别对西方和世界的认识1.提取信息:【答题思路示范】对应材料主旨分析可知是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1.图表释义中外近代化历程比较比较项西方近代化中国近代化社会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西方列强逐步加紧侵略的情况下逐步开始的近代化过程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启运动②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③工业革命(精神——制度——器物)领导阶级和目的领导阶级都是资产阶级。目的都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建立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地主阶级,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资产阶级,目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近代化的阻力和任务阻力主要是本国的封建制度以及封建经济①洋务运动②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③新文化运动(器物——制度——精神)阻力不仅有本国的封建势力,还有外国侵略势力2.典型例题【例】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自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摘自《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思考: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2.典型例题思考: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内容变化:从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和经济工业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思想观念解放)。原因: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于是提倡科学精神,寻求思想解放。1.图表释义比较欧洲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异同

思想项目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不同点所处时代处于世界资本主义开始确立时发生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接近尾声时主要任务主要是为了反对封建压迫面临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理论体系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具体影响召唤了法国大革命召唤了五四运动深远影响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导1.图表释义比较欧洲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异同

思想项目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不同点局限方面思想家的思想中掺杂有一定的唯心成分前期没有同劳动人民相结合;在思想文化方面存在形式上的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相同点背景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封建思想文化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内容两者都反对专制,追求政治民主,反封建成为共同的内容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作用都极大地批判了封建思想,都为以后的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当之无愧地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典型例题【例】(2014•陕西联考)1917年,吴虞说:“商君、李斯破坏封建之际,吾国本有由宗法社会转成军国社会之机。顾至于今日,欧洲脱离宗法社会已久,而吾国终颠顿于宗法社会之中而不能前进。”这一观点认为宗法观念(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古代变法的价值D.阻碍了民族思想文化创新解析据题干“吾国终颠顿于宗法社会之中而不能前进”等信息,说明了宗法观念阻碍了民族思想文化创新,故选D项。“旧道德”“现代文化”题目中均未体现,故A项错误;“先进”与“落后”题目中也均未体现,故B项错误;“商君、李斯破坏封建之际”提到对分封制度有破坏的作用,但并未充分肯定,故C项错误。命题解题主流命题意识与通用解题思路6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命题考向①从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审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

A.实现中国工业化B.实行民主政治C.推动中国近代化D.启蒙与救亡并重命题意识一(运用近代化史观理解不同派别的思想)【解析】近代化包括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和社会思想理性化,A项仅反映李鸿章、郑观应的观点;B项是章太炎的思想;D项不符合四人主张;只有C项全面反映了表中不同人物的共同思想倾向,故答案选C。1865年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1894年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1903年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1913年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1.命题考向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中国近代前期的历史发展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发展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B.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命题意识二(主干知识——近代中国人探索抗争的时代主题)【解析】近代前期是指1840~1919年。这一时期,中国外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有封建势力的压迫。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主要任务有两个: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反对封建统治,实现社会近代化。①从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审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1.命题考向②深度理解改革社会与救亡图存联系的维新思想20世纪初,梁启超曾特意对“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作过比较:(中国旧思想)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欧洲新思想)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梁启超作此比较的目的是(

)A.批判欧洲模式为清朝统治辩护B.借鉴欧洲先进制度维护君主专制C.学习欧洲制度实现中国政治民主D.借鉴欧洲制度实现中国民主共和命题意识一(主干知识:维新思想)【解析】“(中国旧思想)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欧洲新思想)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梁启超此论述的目的就是学习西方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即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故选C1.命题考向下表是《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翻译外国人“看清朝”的文章)分类表(部分),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

)A.对变法的具体主张缺乏研究B.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C.通过外国人施压清政府进行变法D.着重强调发展近代工商业经济命题意识二(隐含社会热点——变法图强,与时俱进)解析:从表格信息看,“列强在中国”占了文章的近半数,说明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关注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反映了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故选B。②深度理解改革社会与救亡图存联系的维新思想类别篇数比例列强在中国21547.4%经济/财政/商务8719.2%总论(变法维新主张)194.2%1.命题考向③关注提取有效材料信息的能力有学者说:“20世纪中期到80年代,大陆全盘否定曾国藩,原因是他镇压农民起义,捍卫封建传统。如今,人们又在文化上、精神上、人格学问上肯定曾国藩,并形成热潮。”现在,我们发现“曾国藩身上有许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好东西”,其主要原因是对人物评价中坚持了(

)A.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标准B.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标准C.马克思主义的“两点论”原则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命题意识一(唯物史观——辩证认识历史人物)解析曾国藩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好东西主要体现在“文化上、精神上、人格学问上”等方面,与A、B、D项所述标准不符。“全盘否定曾国藩”属一点论;如今肯定曾国藩热潮的形成,是由于既认识到其阶级局限性,又认识到其积极方面,这符合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C项符合题意1.命题考向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命题意识二(重要概念——社会转型的内涵)【解析】洋务运动时期处于19世纪60至90年代,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体现了中国对社会器物的变革要求。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体现了中国提倡社会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的变革思想。③关注提取有效材料信息的能力2.通用解题思路6如何描述•阐释•论证问题——用历史语言答题1.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2.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根据上述要求,概括地说就是要运用历史学科的思维方式和历史学科的语言来回答问题。历史非选择题的答题过程,就是描述、阐释和论证历史问题的过程。《高考考试大纲》将此列为两大能力要求。大纲是这样要求的:一、历史概念和历史术语是历史语言的主体2.通用解题思路6任何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行语”,也就是学科术语,历史学科也是如此。历史学科的术语很多,主要时代术语,如朝代、世纪、年代、年号纪年等;人物及称谓,如政治家、革命家、思想家、民族英雄、宗教领袖、科学家、艺术家等;历史要素如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历史影响、历史评价、历史作用、历史意义、历史认识等;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专用术语,如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民主共和、封建主义、民主革命、革命战争、政治改革;等等。对于这些术语,不能用错,这是基本的历史素养,答题中一旦用概念术语,就会失分。二、历史语言表述要求准确、正确2.通用解题思路6历史语言不同于文学语言,文学语言要求生动、形象,历史语言主要要求表述准确、正确。准确是指运用术语、概念、词汇要准确,特别是词义相近的,要用最恰当的词语。正确是指观点正确、明确,不可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历史语言风格特点多是论证、阐述式,逻辑严谨,文词简炼,要点突出,而切忌啰嗦与虚话、空话连篇。另外历史评价语言要客观公正,不宜偏激、愤青。历史评价要辩证分析,不宜主观臆断。阐发个人见解要有史实支撑,做到“有一分史实说一分话”,不要空发议论。三、多背书有利于历史语言运用2.通用解题思路6历史学科是一个记忆性比较强的学科,加强记忆是必要的。历史语言多来自于教材,只有把教材记熟了,说起来才会上口,写起来才会有话说,需要的历史语言自然就流淌进来。因此,教科书上的一些结论性、评述性的语句应多背一些。[案例评析]

20世纪以来,苏俄、美国、中国在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进行了各自的实践,开创了不同社会制度下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的模式。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摘自《苏联兴亡史》材料二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2.通用解题思路6[案例评析]

材料三1933年,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它保护了3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 ——摘自岳麓版教材《历史》必修Ⅱ材料四“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2.通用解题思路62.通用解题思路6(1)材料一说明了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