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共8页2020年高一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题《谏太宗十思疏》知识梳理一、作家、作品简介魏征(公元580—643年),唐初政治家。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少年出家。曾参加隋末农民起义。后入唐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被擢为议速大去,历任秘书监、侍中等职。参预朝政,先后向太宗陈谏二百余事,是历史上有名的敢谏之臣。后以修史功,进位光禄大夫,封郑国公。曾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主张“薄赋敛”,“轻租税”,“息末敦本”,“宽仁治天下”等,对太宗的行动及政策措施给以极有益的影响。其言论见于《贞观政要》。《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二、字词梳理(1)长:生长。这里扌旨长得好。(2)固:使稳固。(3)浚:疏通水道。(4)德义:德行和道义。(5)下愚:极「愚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辞。(6)明哲:明智的人,这里指唐太宗。(7)当神器之重:掌握帝王的重权。当,主持、掌握。神器,指帝位。(8)居域中之大:处在天地重大的地位。域中,天地间,语出《老子》第二十五章:“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9)休:喜庆,福禄。(10)戒奢以俭:戒暂侈,行节俭。(11)凡百元首(历代)所有的帝王,凡白。所有的。(12)承天景命: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景,大。(13)殷忧:深深忧虑。殷。深。(14)能克终者盖寡:能够保持到底的大慨很少。克,能够、盖,表示推断。(15)傲物:看不起别人。物,人。(16)吴越:吴国和越国,春秋时彼此敌对的两个诸侯国。骨肉为行路:亲骨肉成为毫不相干的陌牛人。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行路、路人。董之以严刑:用严酷的刑罚督察人民。董;督杳。胬振:同“震”威吓。终苟免而不怀仁:最终只是苟且干免干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德。怨不在大,可畏惟人:引起民怨不在干事情的大小.可怕的是人民的(力量)载舟覆舟:语出《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思是.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所宜深慎:这是应当深切成慎的。见可欲:看见(自己)贪图的东西。语出《老子》第三章:“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下文的“知足”(知道满足)、“知止”(知道话可而止).语出《老子》第十四章的“知足不辱”与“知止不殆”作:建造.兴建。这里指大兴十木、营建宫殿苑囿一类事情。安人:安。念高危则思谦冲前而自牧:想到(君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谦冲.谦虚。牧、养。这里用了《周易•谦卦》“谦谦君子-卑以白牧”的意思。满溢:容器中水满而溢出,指骄傲自满,听不进不同意见。江海下百川:江海居干百川之下(而能容纳百川)意思是.要有度量、善干听取各方面的意见c下.居干之下。盘游:娱乐游逸.指出猎。三驱:语出《周易》:“干用二驱出猎时设网二面-留一面不设-指田猎有度-不过分捕杀。敬:慎。虑壅蔽:担心(耳曰被)堵塞蒙蔽。想谗邪:考虑到以谗言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黜恶:斥退奸恶小人。黜,排斥。谬赏:不恰当地奖赏。弘兹九德:光大九德的修养。弘.光大。九德.指《尚书•皋陶谟》所讲的九种品德。简:选拔仁者播其惠:仁爱的人广泛施布他们的恩惠。信者:诚信的人,。豫游:出游。游乐。帝干秋天出巡称“擦”春天出巡为“游”
松、乔之行:像仙人赤松子、王子乔那样的长寿。赤松子、王子乔,都是上古传说中的仙人。垂拱: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三、通假字1•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无”通“毋”,不要。四、古今异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四、古今异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义:树木的根。今义:指事物的本质。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今义:尽情。古义:使心虚。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古义:以(之)为。把(它)当作。今义:认为。五、词类活用名词用作状语貌恭而不心服:貌,表面上。心,在内心。名词作动词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做君主,统治。形容词用作名词人君当神器之重:重任、重权。居域中之大:重位。惧谗邪:邪恶的小人。择善而从之:好的意见。则思正身以黜恶:奸恶的小人。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能,有才能的人。善,好的意见。居安思危:安全的环境:危险的可能。形容词用作动词智者尽其谋:用尽。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远长。塞源而欲流长者:远长。能克终者盖寡:坚持到底。形容词使动用法必固其根本:使牢固。知止以安人:使……安宁。正身以黜恶:使……端正。动词用作名词君人者,诚能见可欲:指看见想要的东西。形容词意动用法乐盘游,则三思以为度:以为乐,喜欢。忧懈怠,则慎思而敬终:以为忧,担心。六、一词多义之臣闻求木之长者: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结构助词,的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代词,指代天下。以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来,表目的的连词。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来,表目的的连词。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介词,因为。而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涕讲。垂拱而治:连词,表修饰。子产而死,谁气嗣之:连词,表假设。盖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概。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因为。虽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虽然。虽董之以严刑:即使。诚必竭诚以待下:诚心。诚能见可欲:如果。下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臣下的意见。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智力低下。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地位低下的人。当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对着,面对。人君当神器之重:掌握,主持。安步当车:当作。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安定。燕雀安知鸿之志哉:怎么。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享受。不念居安思危:安全的环境。则思知止以安人:使……安宁。信信者效其忠:诚实。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用。忌不自信:相信。11.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追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请求。不求闻达与诸侯:追求。府史闻此变,因求假暂归:请求。12.治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理。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治。不效则治臣之罪:惩治。TOC\o"1-5"\h\z哉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哉:表反问语气,呢。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表反问语气,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反问语气,呢。所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所”加动词的固定结构。山峦为晴雪所洗:表被动。克能克终者盖寡:能够。然操虽能克绍:战胜。公乃与克日会战:约定。克己复礼为仁:约束。终终苟免而不怀仁:最终。能克终者盖寡:坚持到底。七、文言句式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介宾短语后置。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省略句。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岂……乎”是固定句式,一般译为“难道……吗?4•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判断句。八、参考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想要使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树根不稳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您这)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将会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永无休止的美善,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历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没有不处在深切的忧虑之中而治道显著,功德圆满之后德行就开始衰微了,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因为处在深重忧患之中,一定竭尽诚心对待臣民。成功之后,就放纵自己的情感而看不起别人。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民,用威风怒气来威吓他们,(人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慈,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的是民众(的力量);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这是可以忽视的吗?如果看见能引起(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到知足来自我;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害怕会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容纳千百条河流;喜爱狩猎,就想到用三面捕杀,留一面给它们逃生(不要赶尽杀绝),以此为限度;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畏惧说坏话的人,就想到端正自己的品德来斥退奸恶小人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错误地奖赏;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愤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扩大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们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尽到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传播他们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们的忠诚;文臣武将一起任用,君王大臣之间没有什么事情(烦心),可以尽享游玩的快乐,可以颐养像松、乔两位神仙的长寿。(皇上)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不必多说,老百姓就可以被感化,为什么要自己劳神费思,代臣下管理职事,使自己的耳目劳损,使无为而治的方针毁坏呢?九、文章结构第一段:开篇并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第二段: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第三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十、写作特色骈散结合,华美流畅。唐代的奏疏,习惯上都用骈文写。这篇奏疏虽然也用了许多骈偶句式,却突破了骈体的束缚,骈散语句交替运用,既有骈文的整齐华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正反论述,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