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核心能力建设王明华_第1页
教师核心能力建设王明华_第2页
教师核心能力建设王明华_第3页
教师核心能力建设王明华_第4页
教师核心能力建设王明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德师风与教师核心能力建设汉中市农业干部学校王明华

2014年4月10日师德师风与教师核心能力建设对道德的认识和理解

2核心能力的概念与构成1道德的力量4道德能力的培养3一、核心能力的概念与构成一个人的能力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观察能力、认知能力、接受能力、转化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计划能力、自制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感染能力等等。但真正影响和决定人生命运的能力,只是在对人们生活和工作中起着支撑和影响的少数几种能力。我们把影响和支撑人生命运的能力叫做核心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怎么样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履行好传道、解惑、授业职责,同样需要这种核心能力。A.道德能力B.学习能力C.实践能力D.创新能力1、核心能力的构成:2、核心能力的关系:A.四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B.道德能力是核心能力中的核心。道德是人之根、人之本。论语中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充分说明了道德的重要性。因为道德能力对其他三种能力具有影响作用,通过影响反过来体现道德层次和道德境界。

常言道:以智慧取小胜,以德行获大成。

3、核心能力的作用:A.培养和塑造人的世界观。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实践,更多的时候不是决定于外界,而是决定于人的内心。故有“眼为心向”“行为心役”的观点。B.培养和塑造人的人生观。树立做人的目标,明确活人为什么?做人干什么?死后留什么?

庄子语:“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谓之倒置之民”。

C.培养和塑造人生价值观。D.培养和塑造积极的人生态度。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多是存善之人。“存善”包括善念、善行和对善果的态度。存善之人,必有余庆。一个有善心的人,善于为人做事,更善于多做好事,体现出人生高尚的情操与境界。有这种情操与境界的人,易于产生三种心态:一是学习心态二是工作心态、三是为人心态。现代人更多地把实现自我目标的途径确立在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上,这是正确的。但不是完美的,完美的实现途径更重要的是看我们怎么样对人,怎么样待人,应该是把自己的成功建立于帮助别人的成功之中,最终实现人生的成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E.明确实现人生目标的途径:二、对道德的认识和理解1、“道”与“德”

①“道”: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什么意思?庄子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道在何处?孔子曰:道在“蚁穴”,道在“乌巢”,道在“山林田水之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自然和社会的内在规律。是我们做人做事、成人成事,更不可违背的精神内化。

②“德”:会意字。甲骨文中的“德”是说一个人站在十字路口,瞄准“道”的方向前行。到金文时代,在人的眼睛下方增加了一个“心”字,表示一心一意,赋予了思想信仰之意。形成了“德”字的基本形体。经过篆、隶、楷,几千年的延续,基本保持着固定的字形。据《经典文字辩证书》载:“春秋说以人十四心为德”。也就是说:“德”字是由“彳”、“十”、“罒”、“一”、“心”

五部分组成。其中:“彳”表示众多的人、百姓。“十”象喻十种善心,“罒”象喻言、听、视、行四种行为,严格恪守四项行为准则。从这个意义上说,“德”字可谓是一心一意地去工作,去实践,为家庭、为别人、为民族大众做出贡献的意思。这可能才是“德”字的真正涵义。也有人认为“德”是:“公众内心存在并于认可的公平与正义”。

③道德的特点:

“道不可致,德不可至”。

④道德的层次:

A.常德:是基于公平对等条件下的人德关系。例如:父母要培养关心子女,子女要赡养孝敬父母;借钱还债,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公平正直,拾金不昧,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等。B.美德:是基于宽容理解尊重付出条件下的人德关系。例如:尊重谦让的家庭美德、送人玫瑰留有余香的助人为乐、以及演及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C、圣德:是基于无私奉献忘我条件下的人德关系。例如:尧舜之道、孔孟之道、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等等。

①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美国哲学家

、教育学家杜威(1859—1952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改造”。中国古代教育学家朱熹(1130—1200年),提出“明天理,灭人欲”的教育目的。“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记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的读书方法。中国现代教育学家陶行知(1891—1946年)提出“生活教育论”。具体包括:“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教学做合一”。

2、“师道”与“师德”

“教”字的含义,我认为是有文化、有情操、有道德的长尊,指导带领孩子从孝尊道。“育”字本意为“孕”,有“生子”、“生产”的意思,引深为抚育、抚养、养育。

《中庸》称:“修道谓之教”。《荀子》认为:“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说文解字》“上所施,下所效也”谓之教。《礼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孟子·尽心上》首次提出“教育”的概念。他强调“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教育是一种积极的陶冶和塑造,旨在从外部向人的内心输入个体没有而该有的各种品质。

②“师道”:师道是关于教育规律中,最基本、最关键、最活跃的人道规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源泉。“人”是顶于天立于地,属于大自然中的栋梁,是识天认地最具智慧性的动物,是历史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塑造和传承人性的“本真”与“本善”是师道的核心和关键。所以陶行知先生强调“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应值得我们为人、为师者深深思考!

③“师德”:师德是体现在教育实践行为上的公众认可与评价。我们应当在充分“人化”、“内化”的师道上,通过明“道”、悟“道”,践行本真、本善的基础上逐步展现我们教师具有的大德形象。(体像、表像、内像)

孔子四教:“文、行、忠、信”。

荀子四要:为师者不仅具有博学才智,尚需具备四个条件:“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强盗、庸医、教师的灵魂对话:“教不严,师之惰;教不对,师之罪。”)悟道一以贯之。“师道”与“师德”应常省常修,才可能“德日进,过日少”。

3、目前社会道德状况

党的四次代表大会关于道德问题的表述:德从1992年党的十五大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连续四次党的代表大会所通过的报告,关于道德建设的表述,在文化建设、教育工作和干部使用原则三个方面出现了四个第一次:第一次提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第一次提出“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第一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第一次提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使用原则。

由此可以看出两个倾向:

一是关于公民道德的认识与实践不断下滑与衰落,越来越成为社会重要问题,信仰危机、诚信危机、食品安全、是非曲直令人担忧!具体在教育领域和师德师风方面也比较突出。①功利化观念比较突出:北大某教授面对将要毕业的学生们讲:“毕业10后,你们谁没有500万、1000万,就不要来见我。”②是非曲直不明显: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面对李天一一案发表“强奸陪酒女的罪行要比强奸民女罪行轻”。

③对学生的身教作用有所淡化。(突出体现在高校教育中的大学城)④与学生发生性行为的案例时有爆料。

在学生中道德状况的不同表现。代表着祖国、民族未来的不同层次学子们的道德水平也是好的,但是出现的一些现象,不得不令人充分重视。

①校园道德现象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逐步递减。

②个别学生的不健康心理,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发展、生存、甚至他人和社会。(例如:马加爵、卢刚、药家鑫、复旦在读博士生林森浩投毒至死黄洋案)

③学生中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乏其见。④有的学生志向不明确,甚至令人担忧。

二是新一届中央和国家领导集体高度重视道德建设工作。

①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曲阜调研。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关于食品安全问题时强调“对那些利欲熏心、挑战道德和良知底线的人,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地区要下猛药、出重拳,绝不姑息”。党的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道德文化建设。习近平于9月30日视察国防大学时强调要抓紧抓好“立德树人”这个根本。

②2013年12月23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在教师队伍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意见》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核心价值观内容。明确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

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坚持师德为上,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健全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以诚信建设为重点……组织道德论坛、道德讲堂、道德修身等活动……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完善企业和个人信誉记录,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力度……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增加国民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分阶段有序推进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③国家多个部门联合建立全覆盖的社会诚信制度,④连续深入开展各项道德建设活动,评选最美乡村教师、乡村医生、孝心少年,树立起新时期二十四“孝、义、仁、诚、敬”学习榜样。2013年9月26日,习近平在北京亲切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者。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突出道德素质教育的社团组织犹如雨后春笋。三、道德能力的培养1、明确人生的目的意义出生成长成人衰微死亡。

人生的意义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应为社会创造价值,价值必须是来源于劳动的成果。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修身立德,成就人生①德立于至孝

孝是德之本,人之根。一个有孝心、孝行的人,通过孝敬自己的长尊,爱戴自己的晚辈,演及到亲戚、族邻、朋友、同事,就有可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孝的概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的标准: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孝的目标: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智。孝的体现形式:心、行、仪。孝无年龄、地域、身份和性别限制。子欲养而亲不待。

②德立于至真孔子对于立德修身做了精辟的论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圣贤老师把修德的程序、方法、作用说得完整无遗。其中:“格物”是现代科学的代言词,“格物而后致知”,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探求客观存在的本质及其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