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关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注意:这里的平等不是立法的平等,而是司法和守法的平等。平等不是指平均主义,法律上的平等与现实中的平等是有区别的。(2)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注意:①关于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从法律关系角度看,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是任何国家都具有的共性;但从阶级关系角度看,剥削阶级社会,权利和义务往往是相互分离的。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才实现了二者的统一。②某些权利和义务彼此结合,如劳动权、受教育权既是权利又2.是义务;某些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权利和义务没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③权利和义务不可分割。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是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来体现和保证的。人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当家作主的体现,不能认为只有享有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3)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3.2.关于自由和法律的关系自由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自由和法律是对立统一的。因此,公民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只要不超出法律所约束的范围,就不受任何非法干预。4.3.关于民主决策的不同方式内容方式依据意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电话、信函、传真、新闻媒体等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使决策反映社情民意。专家咨询制度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论证会、座谈会专家学者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公示公民有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民的参与度。社会听证制度对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民参与决策。听证会决策机关拟定的方案可能存在不足。听证的目的是为了决策利民。5.4.关于民主监督的不同方式民主监督的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新形式、新方法区别含义公民通过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向有关人员反映自己的意见,提出批评、建议。公民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公民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特点是公民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重要途径之一。好比一条纽带,一头连着国家机关,一头连着广大人民群众。透明度高、威力大、时效快、影响广。作用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有力保障。能够使公民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得以落实和保障。在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相同点①都是实行民主监督的方式,在民主监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②其意义是相同的。③不论哪种方式,都要遵守法律,依照规则和程序办事。6.5.关于我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观点(1)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的和重要的人权,对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2)保护和促进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这个环节入手。(3)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反对借“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7.6.关于民主与经济基础、阶级、国家、专政的关系(1)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与专制制度相对立,属于上层建筑,它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并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2)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抽象的、超阶级的和全民的民主是不存在的。(3)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这种区别主要在于:两者适用的范围不同,民主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而专政适用于被统治阶级;两者实施的方式不同,民主以民8.主政治权利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为基本特征,而专政则以国家权力的实施为特征;两者的功能不同,民主是为了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更加有效的管理国家事务,而专政则是为了巩固特定的国家政权,以保证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9.热点链接:材料一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1953年制定第一部选举法时,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只有13.26%。考虑到我国当时工人阶级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具体情况,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10.材料二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人口结构比例发生了较大变化。与此同时,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巩固和扩大,各级人大选举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要求,2010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11.1.《选举法》修正案主要内容: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应当确保适当数量基层代表应当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代表候选人近亲属不得担任监票人选举时应当设有秘密写票处如果让你概括本次选举法修改的意义,你会选择(
)A.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得到消除B.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C.公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不断扩大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不断完善D12.本题以选举法的修订为背景,考查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A选项当中的“消除”错误,这种体制仍然存在;B选项的基层民主制度对应的政治生活内容是村委会和居委会这块,显然不符合;C选项中的公民的权利扩大是不准确的;选举法的修订体现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故选D。【解析】13.2.材料一
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管理国家事务。材料二
党的十七大报告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为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首次实现“同票同权”,这将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大举措。14.注:1953年第一部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10万人选代表1人。在选举上的不同比例的规定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是实现更为平等和完全平等的选举所必需的过渡。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1)材料一、二各反映了什么?(2)为什么说《选举法》的修正(同票同权)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举措?15.【参考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通过行使选举权,选举人大代表,组成权力机关,管理国家事务,实现当家作主。材料二反映了党坚持依法执政,即党通过对选举法提出修正建议领导立法,支持人大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统一起来。16.【参考答案】(2)选举法修订是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行使这一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选举法的修订有利于保障公民都享有平等的选举权,把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落到实处。保障各地方在国家权力机关享有平等的参与权。17.本题以《选举法》的修订,首次实现“同票同权”为背景。第(1)问两则材料反映的问题要分别说明,最终的落脚点放在推进社会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企业培训与人才发展委托合同3篇
- 2024年特种车辆租赁合同:如救护车、货车等2篇
-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解析版)
- 2024任城区人才公寓租住及物业管理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版股权转让居间补充协议细化版
- 2024年标准家用被褥产品购销协议模板版B版
- 2024年度跨境电商外汇借款合同范本:跨境融资合同编制规范6篇
- 2025合伙承租经营合同
- 2024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教师(含教师心理健康关怀计划)3篇
- 2024年度商标注册申请商标保护方案设计合同3篇
- 个人和企业间资金拆借合同
- 2025届陕西省四校联考物理高三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
- 银行岗位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央企)2024年
- 外墙装修合同模板
- 2024年《浙江省政治学考必背内容》(修订版)
- 2个居间人内部合作协议书范文
- JJF(京) 3031-2024 高精度数字温度计校准规范
- (论文)大纲参考模板
- 反射疗法师理论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第七单元模拟测试卷(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