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程北京与西安坐标转换_第1页
教程北京与西安坐标转换_第2页
教程北京与西安坐标转换_第3页
教程北京与西安坐标转换_第4页
教程北京与西安坐标转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54与西安80坐标转换以此为例讲解两套坐标系间进行坐标转换的方法,西安80、国家2000、地方坐标系等之间坐标转换也与此类似。同一坐标系内的转换另请参见:《如何进行常规坐标转换》探宝人QQ:2489602坐标系简介因技术水平、历史机缘及国家保密等原因,历史上形成了多套坐标基准体系。每套基准体系又分别对应大地坐标系(以经纬度来标识各点)、空间直角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常说的公里网)。空间直角坐标系常用于宇宙空间科研或参数中间转换,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少;常规测量一般使用平面经纬度及公里网坐标。公里网坐标又根据中央子午线及误差精度的不同,人为划分为六度带、三度带和一点五度带坐标。

说明:如何确定中央子午线的值1、根据已有数据,或查看中国地图,或从Google地球软件中得到附近经纬度数据,选择较接近的经度值作为中央子午线,再从软件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合适的。2、按客户的要求,选用不同分带的子午线。下拉菜单中有<6>标记的是六度带、三度带、度半带公用;是三倍数的是三度带、度半带公用;带有小数的仅用于度半带。注意:仅看坐标数据无法获知是那套坐标系统,必须查找坐标数据的来源及标注。北京54、西安80及国家2000坐标系是平面高斯投影坐标系统,三者因为采用的地球参数不同,有少量差别。原先一般都使用北京54坐标系;现在正向西安80坐标系过渡;我国测绘局公布几年后将再过渡为国家2000坐标系。注意不同坐标系下的经纬度是有差距的即:北京54经纬度≠国家2000经纬度北京54、西安80及国家2000公里网间进行转换,需要不同的地球椭球参数及当地的点位坐标差值参数。(各省市不同)当已知一个公共坐标点时,可以计算三参数;已知两个公共坐标点时,可以计算五参数;已知三个公共坐标点时,可以计算七参数。利用七参数进行转换,精度最高,在30公里的范围内一般可以达到厘米级;三参数精度最差,一般只可达到几至几十厘米。北京54与西安80的转换参数设置(其他坐标系间转换类似)①收集工作区附近一至三个点的北京54与西安80坐标的对应值;②点击[北京54--西安80]标签;③点击[根据附近已知点,新建工作区转换参数]按钮,显示转换参数窗体;④设置已知点的个数;⑤分别录入北京54与西安80坐标;⑥录入工作区的名称及提示;⑦计算并保存该区参数至数据库中;⑧退回到主窗体,点击相应按钮,完成坐标转换;⑨工作区参数一次录入,以后可多次使用。输入参数后如何完成北京54与西安80坐标的转换①点击左上角下拉框,选择分隔符,再选择序号类型;②选择[北京54--西安80]项;③点击第三行的下拉列表框,选择已录入的的转换参数,[三参数]、[五参数]或[七参数];

④在第六行,设置坐标格式,有XYZ或YXZ两种格式,格式错误可能引起异常;

⑤在左侧文本框中,按示例格式录入数据;点击下部的转换按钮,完成坐标转换任务。

⑥点击两个文本框内的保存按钮,存储当前数据,以备下次提取使用。WGS84与国家2000近似相同,一般转换时可用国家2000替代WGS84。也就是讲:北京54到WGS84转换,就可使用【北京54到国家2000】转换。软件中每操作一次,都有相关提示,请留意。(也可从外部复制粘贴数据到文本框)

提示:Ctrl+C

为复制;Ctrl+V

为粘贴说明1:高程系统与上面提到的各(平面)坐标系是独立的,高程系统一般采用平均海平面为正负0米,向上为正值,向下为负值。我国历史上形成了多个高程系统,不同部门不同时期往往都有所区别。例如:波罗的海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广州高程及珠江高程等。最常用的是1956年黄海高程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各高程系统间高程的差值有的较大,转换时需要单独加减一定的米数。在进行平面坐标转换时,一般高程系统是固定的,可不用参与转换。说明2:国外一般用WGS或UTM坐标类型(大都采用六度分带的)从西经180度起算,转至西经90度,转至0度,转至东经90度,再到东经180度止。在我国内其带号比我国六度带的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