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老师教案汇总六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ce45003a22d88bf7f6010d2e708725a/4ce45003a22d88bf7f6010d2e708725a1.gif)
![人类的老师教案汇总六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ce45003a22d88bf7f6010d2e708725a/4ce45003a22d88bf7f6010d2e708725a2.gif)
![人类的老师教案汇总六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ce45003a22d88bf7f6010d2e708725a/4ce45003a22d88bf7f6010d2e708725a3.gif)
![人类的老师教案汇总六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ce45003a22d88bf7f6010d2e708725a/4ce45003a22d88bf7f6010d2e708725a4.gif)
![人类的老师教案汇总六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ce45003a22d88bf7f6010d2e708725a/4ce45003a22d88bf7f6010d2e708725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的老师教案汇总六篇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渎课文,弄懂三个主要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育自身对科学讨论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育自身对科学讨论的兴趣。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说话:大家肯定知道很多有关“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立远大志向”的格言,谁情愿来和大家共享一下。
一、揭题激趣
1、今日俺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读题。
2、激趣
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人类的教师是谁?它们为什么是人类的教师?)
过渡:那就请大家带着奇怪心去读一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分小组朗读课文在小组内评议,正音,不熟的地方再多读几遍。
3,同学们刚刚读得真喧闹,谁情愿来向大家展现一下你的朗读(指名分节朗读)
4,课文读到这里,大家肯定知道人类的教师是谁了吧?谁情愿来告知大家?(指名答复)
自然界种种生物(板书)
齐读最终一句(你是从文中的哪句话了解的?)
三、精读课文
师:为什么说自然界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教师呢?请同学们用自身喜爱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细细地体会,可以把关键的词句圈圈划划,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还可做上记号。
1.同学自读课文,体会理解。
师:怎样?有收获吗?可能也有疑问吧!请同学们把你的收获在小组里说出来,和大家共享。固然,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在小组里提出来,争论争论,行吗?
好,畅所欲言吧!2.同学沟通争论师:刚刚同学们沟通争论的非常热闹,非常投入。那么,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什么
是人类的好教师呢?请联系课文把你读懂的体会到的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四、集体沟通
读懂并叙述清晰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三个方面对生物是如何学习的?
(1)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得到启发,创造了潜水艇。
(2)科学家讨论鸟儿飞行的原理,创造了飞机。
从蜻蜓那找到防止机毁人亡事故的方法。
讨论苍蝇,蚊子,蜜蜂等动物的飞行特点,造出了很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3)工程师仿照鲸的形体,改良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4)建筑师依据“薄壳构造”的特点,设计出很多既轻巧又省料的建筑物。
(5)人们仿照袋鼠造出了会跳动的越野汽车。
(6)人们仿照贝壳制成了外壳结实的坦克。
五、拓展延长
(1)自然界可以充任人类教师的生物只有这些吗?你是从文中哪看出来的?“......”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2)自然界可以充任人类教师的生物你还知道有哪些?
5理解最终一句话
(1)齐读最终一句(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确实是人类的好教师。)
(2)学到这,你对这句话肯定有了更深的理解能用自身的话说吗?
(3)齐声朗读,再来赞一赞这人类的教师
六、小结
大自然是多么奇异啊!经过对很多动物的讨论,人类获得了不少启发,但这还远远不够,更多的微妙还有待俺们去发觉。
四奇思妙想
1平常你肯定观看过很多动物,从它们身上有没有受到些启发?请在小组里沟通一下,好吗?
2看来,大家肯定有很多奇思妙想,能说出来和大家共享吗?
五课外迁移
作业超市
1课外自身查找并阅读介绍人类向生物学习的儿童科普读物。
2观看大自然中某些生物的特征,写观看日记,有兴趣的可做试验。
人类的教师教案篇2
一、揭题导入
今日我们连续学习第7课(齐读:7。人类的教师)。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内容已经有所了解。现在教师要考考大家,这篇课文中所说的人类的教师指的是谁呢?
二、精读指导
1。大家的答复都不够完整,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答复好这个问题吗?翻开书本,从课文中找一找,看谁先找到?
(1)学生速读课文后,指名答复。(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教师啊!)板书:种种生物。
(2)齐读第七自然段
(3)这句话还告知了我们什么?
沟通:(从种种生物知道了自然界中人类的教师许多。)
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自然界中人类的教师许多吗?
(4)齐读。
过渡:是啊,自然界中的许多生物都是人类的教师,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一自然段感受到这一点?
(5)其次自然段: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教师的生物何止鱼类一种。
a。男生齐读。
b。从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鱼类是人类的教师。)
2。为什么鱼类是人类的教师呢?哪一自然段告知了我们?(1)请大家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用笔在书上划出缘由。
(1)学生自由读、划。
(2)指名沟通。(请用由于所以的句式答复。)
(3)齐读第一自然段。
3。课文还介绍了哪些教师?请同学们快速读读第3—6自然段,找一找,用笔圈出来。
(1)沟通:(鸟儿、蜻蜓、苍蝇、蚊子、蜜蜂、鲸、鸡蛋、袋鼠、贝壳)
(2)再读3—5自然段,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读一读,留意要边读边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3)谁先来说说,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例子?
第三自然段
A。%???苏庖欢?你知禒?B什么?(飞机设计)
B。人类为什么要想创造飞机?人类是怎样创造飞机的?(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仔细讨论了鸟类飞行的原理,最终在1903年创造了飞机。)
C。是啊,人类有了幻想,就积极地向自然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最终最终创造了飞机,为科学进步做出了奉献。可见鸟儿就是人类的(读题)
D。30年以后,人类在飞机上遇到了什么难题,又是怎样向动物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呢?
E。出示蜻蜓图片。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四周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抖动而破裂的方法,避开了机毁人亡的惨祸,可见蜻蜓(读课题)。所以情不自禁地说: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指导读)
F。现在,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又留意讨论了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特点,又为科技进步做出了哪些奉献?
所以说苍蝇、蚊子等昆虫是人类的教师。
G。总结。
H。齐读。
第四自然段
A。对这一段感兴趣的站起来,思索:是什么促使人类要向鲸学习呢?科学家从鲸的形状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呢?
B。可见鲸是人类的教师。
C。喜爱这个例子的同学齐读。
第五自然段
A。说说为什么对第五自然段感兴趣?(鸡蛋捏不碎)
B。为什么小小的鸡蛋这么难捏碎呢?
(由于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匀称地分散到单壳的各个局部。)
C。指导朗读书上的原句。(用之所以是由于造句)
D。从这种薄壳构造特点中,建筑师受到了什么启发?
E。下面拿好书,一起把第5自然段读一读,记住人类从蛋壳中获得的启发,进展建筑设计的例子。
4。课文3—5自然段具体介绍了几种人类的教师,为什么还要加上第6自然段呢?第6自然段介绍了什么?指名读。
5。除了书上介绍的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教师的事例?(沟通资料)
6。是啊,自然界的生物让我们受到了启发,并有了许多创造制造,真不愧是人类的好教师!再读第7自然段。
三、总结
1。学了课文,大家有什么感想?
2。我想,只要我们擅长观看、擅长思索,以自然界的生物为师,信任在走近自然的同时,肯定会得到更多的启发,产生更多的创造制造。
人类的教师教案篇3
【教材理解】
《人类的教师》短小好玩:通过生动的事例,介绍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发,有所创造、有所制造。
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发是:讨论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讨论生物的特性,能让人们从中受到启发,人类只有科学熟悉大自然的规律,才能科学地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人类只要科学地熟悉地球上生物一些运行规律,就能有所创造制造。
【设计理念】
本课主要的教学思路是“以导促学,让学习成为学生事”,因此,首先课前学生依据预习指导进展自学和资料的收集,然后课堂师生共同合作探究,最终拓展延长,鼓舞学生阅读更多的科普读物。学生活动方面主要是:读、找、议、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整堂课。
【导学目标】
1.熟悉4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熟悉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启发,激发阅读仿生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导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熟悉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教学方法】自学释疑法、讲授法、分组争论法、品读、朗读等。
【教学预备】教师制作PPT课件(演示文稿)自学卡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堂探究】
一.激趣导入:
导语:有人说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百科全书,这话不错。假如你平常多多留心观看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肯定会获得许多的学问。不信请读《人类的.教师》二.自由诵读,感知文本。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我能自主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并会给生字标音。
机翼()略()重关键()鲸()
2.我能说出短文的大意。
《人类的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等动物身上得到启发,有所创造、有所制造。
三.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各得到什么启发?
从蜻蜓身上得到的启发:
从鲸身上得到的启发:
四.综合运用
你知道吗?
1.科学家讨论蝙蝠夜间飞行的原理,制成了雷达。
2.人类讨论了萤火虫,创造了高效的冷光源。
3.蝴蝶翅不仅使我们懂得了迷彩服的价值,还为装潢材料谱写了新篇。
4.人们在苍蝇蝇眼的启发下,制成了一次可拍1329张高清楚照片的蝇眼照相机。
5.航空专家从跳蚤身上得到启发,胜利制造出几乎能垂直起跳的鹞式飞机。
你能选用下面的句式把收集到的资料补充完整吗?
(1)“由于……所以……是人类的教师。”
(2)“科学家从得到启发,创造了”,或者“人们仿照
造出了”。
五.拓展学习
奇思妙想
平常你肯定观看过很多动物,从它们身上有没有受到些启发?请在小组里沟通一下,说出来和大家共享好吗?
1.资料阅读:
鱼儿在水中有自由来去的本事,人们就仿照鱼类的形体造船,以木桨仿鳍。相传早在大禹时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观看鱼在水中用尾巴的摇摆而游动、转弯,他们就在船尾上架置木桨。通过反复的观看、仿照和实践,渐渐改成橹和舵,增加了船的动力,把握了使船转弯的手段。这样,即使在波涛滚滚的江河中,人们也能让船只航行自如。
苍蝇的楫翅(又叫平衡棒)是“自然导航仪”,人们仿照它制成了“振动陀螺仪”。这种仪器目前已经应用在火箭和高速飞机上,实现了自动驾驶。
苍蝇的眼睛是一种“复眼”,由30O0多只小眼组成,人们仿照它制成了“蝇眼透镜”。“蝇眼透镜”是用几百或者几千块小透镜整齐排列组合而成的,用它作镜头可以制成“蝇眼照相机”,一次就能照出千百张一样的相片。这种照相机已经用于印刷制版和大量复制电子计算机的微小电路,大大提高了工效和质量。“蝇眼透镜”是一种新型光学元件,它的用途许多。
鸟类的翅膀具有很多特别功能和构造,使得它们不仅擅长飞行,而且会表演很多“绝技”,这些绝技还是目前人类的技术难以到达的。小小的蜂鸟是鸟中的“直升机”,它既可以垂直起落,又可以退着飞。在吮吸花蜜时,它不像蜜蜂那样停落在花上,而是悬停于空中。这是多么奇妙的飞行啊。制造具有蜂鸟飞行特性的垂直起落飞机,已经成为很多飞机设计师梦寐以求的愿望。
在企鹅的启发下,人们设计了一种新型汽车“企鹅牌极地越野汽车”。这种汽车用宽敞的底部贴在雪面上,用轮勺推动前进,这样不仅解决了极地运输问题,而且也可以在泥泞地带行驶。
你知道吗?
苍蝇的眼睛,创造了蝇眼摄象机。
苍蝇的灵敏感知,创造了危急探测仪,用在危急工作场所。
鹰的滑翔技巧,创造了滑翔机。
鸟类的留线造型,转变了飞机的外型,更符合空气动力学。
鸟类的骨头,改良了飞行器的骨架构造,更轻,强度更高。
蝙蝠和海豚的声波探测,创造了超声波雷达。
3.通过阅读课文和上面的资料,我们不由地赞美:“生物真是人类的好教师啊!”你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吗?
4.生沟通。
五.总结:《人类的教师》让我们知道了人类要虚心向大自然学习,从中得到启发,造福人类。其实大自然给我们的启发远不止这些。
板书:
人类的教师
蜻蜓----飞机
鲸----轮船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与以往教学比拟,最大的突破在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和引导。首先,我依据课文的特点,深入把握了课文的重点、难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学习状况,设计了“导学案”,从学生学习的角度预设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在学法指导的局部赐予提示和帮忙,从而把课堂的主动权尽量的交还给了学生。在课堂上,由于学生预先了解了学习的内容,并得到学法提示,因此,各个层次的学生均有自己的学习所得,激发了参加的热忱;而我通过检查导学稿的预习状况,对学生的学情也有清晰的熟悉,引导方面更能有的放矢,一语中的。因此,整个课堂,表达了我个人比拟期望到达的“生动、生本”的状态,较好的到达了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学生热忱高涨,始终到下课铃响起还在争取表达自己的看法,展现自己的成果。互联网的运用始终贯穿在学习的过程,包括学生与教师课前的预备,课堂上的展现以及课后的拓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网络的强大,并渗透给学生查找、选择资料的方法,培育学生合理运用网络资源的力量也是本课学习的一个有利学生今后进展的目的和收获。
人类的教师教案篇4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课文,弄懂三个主要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育自己对科学讨论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育自己对科学讨论的兴趣。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说话:大家肯定知道很多有关“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立远大志向”的格言,谁情愿来和大家共享一下。
一、揭题激趣
1.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读题。
2.激趣
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人类的教师是谁?它们为什么是人类的教师?)
过渡:那就请大家带着奇怪心去读一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分小组朗读课文在小组内评议,正音,不熟的地方再多读几遍。
3.同学们刚刚读得真喧闹,谁情愿来向大家展现一下你的朗读(指名分节朗读)
4.课文读到这里,大家肯定知道人类的教师是谁了吧?谁情愿来告知大家?(指名答复)
自然界种种生物(板书)
齐读最终一句(你是从文中的哪句话了解的?)
三、精读课文
师:为什么说自然界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教师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细细地体会,可以把关键的词句圈圈划划,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还可做上记号。
1.学生自读课文,体会理解。
师:怎样?有收获吗?可能也有疑问吧!请同学们把你的收获在小组里说出来,和大家共享。固然,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在小组里提出来,争论争论,行吗?
好,畅所欲言吧!
2.学生沟通争论
师:刚刚同学们沟通争论的非常热闹,非常投入。那么,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什么
是人类的好教师呢?请联系课文把你读懂的体会到的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3.集体沟通
读懂并叙述清晰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三个方面对生物是如何学习的?
(1)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得到启发,创造了潜水艇。
(2)科学家讨论鸟儿飞行的原理,创造了飞机。
从蜻蜓那找到防止机毁人亡事故的方法。
讨论苍蝇,蚊子,蜜蜂等动物的飞行特点,造出了很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3)工程师仿照鲸的形体,改良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4)建筑师依据“薄壳构造”的特点,设计出很多既轻巧又省料的建筑物。
(5)人们仿照袋鼠造出了会跳动的越野汽车。
4.拓展延长
(1)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教师的生物只有这些吗?你是从文中哪看出来的?“……”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2)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教师的生物你还知道有哪些?
5.理解最终一句话
(1)齐读最终一句(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确实是人类的好教师。)
(2)学到这,你对这句话肯定有了更深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话说吗?
(3)齐声朗读,再来赞一赞这人类的教师
6.小结
大自然是多么奇异啊!经过对很多动物的讨论,人类获得了不少启发,但这还远远不够,更多的微妙还有待我们去发觉。
四、奇思妙想
1.平常你肯定观看过很多动物,从它们身上有没有受到些启发?请在小组里沟通一下,好吗?
2.看来,大家肯定有很多奇思妙想,能说出来和大家共享吗?
五、课外迁移
作业超市
1.课外自己查找并阅读介绍人类向生物学习的儿童科普读物。
2.观看大自然中某些生物的特征,写观看日记,有兴趣的可做试验。
板书——人类的教师
↑
自然界种种生物
人类的教师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阅历理解新词。
2.抓住重点词语,了解哪些教师启发了人类的哪些创造。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热忱。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学会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预备
1.生字,新词卡片。
2.搜集生物充当人类教师的事例。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读题激疑
1.谈话引入:孩子们,你们心目中的教师是什么样的?
2.读题激疑,课题中的“教师”为什么要加上引号?这些“教师”毕竟是谁呢?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给出提示:读通顺课文,借助拼音或工具书精确识记生字。
2.点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鼓舞学生用教师教给的多种形式识记生字。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已有学问给生字组词,并能自己理解局部词语的意思。
4.检查学生生字的学习状况。用“我给大家提个醒”的方式,让学生来说说每个生字的字音、字形需要留意些什么,并能给每个生字组出几个不同的词语来。
5.全体学生练习朗读全文,指导学生读通顺。
6.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答复开课时提出的问题:课题中的“教师”为何要加引号?这些“教师”毕竟是谁?先在书上用笔画出来,再说一说。从学生的汇报中引导学生学习其次段“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教师’的生物何止蝙蝠一种?”引导学生读懂这句反问句并理解它。(板书:人类的教师不止是蝙蝠)
三、紧扣课题,深入理解
1.根据自己喜爱的方式,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读一读。
2.先跟同桌说一说自己为什么感兴趣,再在全班沟通,教师相机落实对课文的理解和对重点词句的深入感悟。
3.学习第三段,引导要点:
这一段主要讲了谁是人类的教师?(板书:蜻蜓——飞机)
为什么说蜻蜓是人类的教师?在学生答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机毁人亡”“惨祸”的意思,抓句子“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四周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抖动的关键。”体会“教师”的含义。(板书:斑点防抖)
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4.学习第四段。
(1)这段主要讲了谁是人类的教师?它又教给了人们什么?(板书:鲸——轮船)
(2)在学生汇报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轻而易举、讨论、流线体。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句子:“后来,工程师仿照鲸的形体,改良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的航行速度。”(板书:流线体提速)
5?学习第五、六段。
(1)出示一个鸡蛋,让学生来捏一捏,看看能不能把鸡蛋捏碎。再请学生想一想:为什么看起来薄薄的蛋壳,用了最大的力都不能捏碎?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了吗?(激发学生读课文)科学家讨论了这个问题后,得到了什么启发?造出了什么对我们人类有用的东西?(依据学生答复,板书:鸡蛋——建筑物)
(2)学生汇报,从学生的汇报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结实、承受、匀称、设计。指导学生读好这一段。(板书:薄壳构造、结实)
(3)教师导语:其实,人类从动物身上学到的学问还不止是这些呢,请孩子们齐读课文第六段,看看人还从动物身上学到了什么。学生齐读,汇报。在学生汇报的同时。出示小黑板上的题,让学生在答复的同时完成练习。
①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教学技术下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 环保材料在警用摩托车设计中的实践与探索
- 灌装机中的精密机械原理与技术分析
- 沟通与信任职场中建立人际网络的基石
- 现代物流技术与服务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医疗护理医学培训 隐形矫正课件
-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2024年01月重庆2024年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校园招考第二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9 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一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 《认识图形》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减肥肽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内蒙古公务员省直行测、行政执法、省考行测考试真题(5套)
- 2025年安徽马鞍山市两山绿色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期末试卷:安徽省宣城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 幼儿教师新年规划
- 2024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4新版(北京版)三年级英语上册单词带音标
- 第21课 活动课 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 教学课件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与分析文档
- PP、PVC-风管制作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