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能依据供应的素材,估量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4、通过熟悉100以内的数,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数数方法及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数应是多少。
教具、学具预备:课件、展现台、给每位学生预备数量为100的物品。
教学设计理念:
向学生供应贴近生活的信息资源,通过充分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数是数出来的,并运用各种途径培育学生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师:我们以前熟悉过哪些数?(0—20),谁能从0数到20?(一生数,其他拍手),谁能接着往下数?(2—3名接着数,到70过后师示意全班齐数并齐拍手)
2、师:大家能数那么多数,真了不起,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常要用到数数,你能说一说吗?(略)
〔设计意图:复习20以内的数,了解学生已有的数数学问。〕
3、师:我们班共有多少位同学?(65位),自己亲自数一数。(学生站起来数班级人数。)
师:谁能说说你数的结果是多少位同学?(学生汇报,确定有不一样的)
师:谁情愿领着大家一起数?(请一名学生边点边数,其他同学跟着一齐数,结果是65位同学。)
师:在刚刚数人的时候,39的后面是多少?49的后面是多少?59的后面是多少?你怎么想的?
师总结数的方法:边点边数,点的和数的一样快。
〔设计意图:通过详细的数班级人数,表达数数的方法:边点边数,点的和数的一样快。同时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二、实践操作
1、师:这节课我们连续来学习数数。数什么呢?数的东西就藏在你们的抽屉里,快拿出来看看吧。看看自己都拿到了什么物品?喜爱吗?
2、师:现在听清要求,请很快的数出10个物品放在桌子上,放成一堆,认真观看,10个呀,就这么多。
师:请你再数10个出来。
师:现在是多少了?
师:再认真观看20个这一堆,20个就这么多。
师:请你把袋子里的物品都倒出来,想想,刚刚10个一堆,20个一堆是那么多,再观看一下你面前这一大堆,猜猜这一堆大约有多少?
生猜(略)
师:那么究竟有多少呢?请你认真数一数。(学生开头数桌上的物品,有糖、枣、沙枣、棋子、小棒、铅笔、玉米粒等。)
3、学生汇报数的结果
师:你来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一个一个数的,有两个两个数的,有五个五个数的,还有十个十个数的?)
师:刚刚谁都数的是100?请举起手。其实教师为大家预备的每个袋里的物品都是100,你们数对了。(学生快乐地欢呼。)
师:有的小朋友没有数对,我们给他找一找数错的缘由好吗?
学生查找出错的缘由:
1、点的和数的不一样快
2、数的物品太多,有时稍不用心会忘。
3、转整十数时不知道是多少。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估数和数数的活动过程中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学会用多种方法数数,渗透估数的方法,体会精确数出物体个数的方法,表达数是数出来的。〕
4、师出示100粒大米。谁来猜猜这些大米是多少粒?(生猜)
师:看着这100粒大米,再看看四周同学桌上的100个物品,教师有些不明白,都是100,为什么有的堆大?有的堆小?
生:由于有的物品大,有的物品小。
师:刚刚的100颗糖,100枝铅笔,100粒大米……我们都可以用数100来表示。(板书:100)
〔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提高估数的力量。〕
三、探究活动
1、接数,数的组成
师:请你数出35个物品,怎样摆放让人一眼看出来。可以利用教师供应给你的小袋和皮筋。(师事先在物品袋里装了小袋和皮筋)
生数并摆出35个物品来。(教师巡察,指导)
师请一名摆铅笔的学生到展现台前展现,再请一名装小袋的学生到展现台前展现,并说出这样做的理由。
学生同桌相互检查,改正摆放错误。
师:看着你们的35个物品,同桌相互说说3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板书:35里面有3个十和5个一
师:请你从35开头连续数物品,始终数到42个。
师请一名数小棒的学生展现42根小棒的摆放方法。说一说42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板书:42里面有4个十和2个一。
〔设计意图:通过详细的操作活动,理解数的组成〕
师:从45数到63,63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师:请一学生说一个数,大家接着数。同桌再相互考一考。
师:从88数到100,能行吗?
〔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并会从任意一个数接着往下数〕
师:同学们数数越来越好了,教师这儿有几幅图,一起来看看。课件分别出示汤圆图和钢笔图。
⑴说出由几个十和几个一。共有多少个汤圆?(课件出示答案)
⑵表示的是几个十和几个一,说说想法,一共有多少枝钢笔?(课件出示答案)
2、估数、数数、100数的组成
课件出示动态的百羊图
师:猜一猜大约有多少只羊?(生猜)
师:究竟有多少只呢?你来数数吧!(动态的羊不好数,羊多不好数)
师:谁能想个方法,能让我们比拟简单地数出一共有多少只羊?(生想方法)
师:出示把动态的羊10个10个圈起来,用栅栏围住,现在我们再来数一数。(生很快数出是100个)
师:怎么这么快数出来了,生说出数的方法:10个10个数,数了10个十
师:10个10是多少?板书:10个10是100
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熟悉
〔设计意图:进一步渗透估数的意识,体会10个10个数的优越性,并熟悉10个10是100,理数100的意义,突破学问的难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2
一、复习引入。
我们已经熟悉了厘米和米,1厘米有多长呢?请你用手比一比。
1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伸开两臂比一比。
(学生站起来比划,教师拿着米尺到学生中巡察,发觉误差大的进展订正。)
二、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
1、想不想知道我们每天使用的课桌有多高?
请同学们估量一下你们的桌子大约有多长?把估量的结果告知同桌,然后你们俩一起量一量,看谁估得准?(学生活动)
2、活动完毕后,请学生汇报估量和测量的结果。
3、请估量精确的同学把估量的方法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汇报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估量的方法进展评价)
4、你们测量的课桌的高度是多少?
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5、活动后集体汇报。
(对于测量同样物体长度的小组进展比拟,检验测量是否精确。)
三、查找并使用自身的测量工具。
同学们,其实我们身上也有许多尺子,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吗?
1、请同学们测量一下自己的身高。
(1)身高是指什么?(从脚底到头顶的高度)
(2)先估量,再测量。可以自己测量,也可以同桌合作。
(3)说说测量的方法。
2、测量自己的步长。
(1)步长是指什么?(脚尖到脚尖或脚后跟到脚后跟的距离。)
强调:步长是平常走一步的长度,不要刻意迈大步。
(2)先估量一步有多长,再测量。可以小组合作。
(3)谁估量的最准,请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方法。
(4)你是怎样测量的?
3、测量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
4、利用身体上的尺子进展估量活动。
刚刚同学们量出自己的身高、步长和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其实这都是很好的尺子。下面教师要检验一下你的尺子管不管用。
(1)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请同学估量他的身高,并说说是怎样估量的。
(2)再估量一下这2位同学的腰围、头围是多少。
①知道什么是腰围、头围吗?
②请估量一下两位同学的腰围和头围是多少,你是怎样估量的?
③现在我想知道这两位同学的腰围和头围的精确长度,要怎么测量呢?谁有比拟好的方法?
(3)利用步进步行估量活动。
①你知道了自己的步长,请你以这条线为起点,估量一下10米大约到哪里,自己做一个记号。
②再来走一走,看这10米你大约需要多少步?看着这么长的距离,请你估量一下,需要多少个同学手拉手才够10米?谁想来试一试?
③通过这些活动,使你想到了什么?你会对物体的长度进展正确的估量吗?
5、介绍人体各局部长度关系小常识。
四、练习。
1、P18第2题。
(1)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2)请学生估量一下小明和机智狗分别有多高,说说你是怎样估量的。
(3)引导学生留意记录的方法。
2、P19第3题。
(1)看图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后进展沟通。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3
教材内容:
本节课教学教科书第19的内容和20页做一做。
教材分析:
教材例3用一幅公园的情景图供应了很多数学信息,借助情景让学生理解意义进展计算,最终由学生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数学信息,自己依据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目的:
1、学问与力量:初步会从现实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并能自己依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简洁的问题。进展观看、想像、抽象概括的力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仿照、联想等学习方式,经受嬉戏过程,并从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通过同伴的争议和评论形成初步的收集信息的力量,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活动中感受数学学问的真实性和普遍性,激发学生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对数学产生奇怪心和求知欲,情愿亲近数学,尝试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
重点难点:
能够依据已知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预备: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9分钟)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捉迷藏嬉戏。通过观看情境图,倾听公布的信息,产生联想,并由联想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板书课题(用数学)
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问题
(1)什么是用数学?
(2)为什么要学习用数学?
(3)学习用数学这节课在我们身边哪些地方能用到?
(4)学习这节课能帮忙我们解决哪些生活问题?
2、出示自探提示: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看
(1)你能说一说图上都说了些什么?
(2)怎样用数学语言来说呢?
(3)依据这些信息可以怎样来提问呢?
(4)用加法计算怎样问呢?
(5)用减法计算又该怎样提问呢?
学生独立探究以上几个问题。
二、解疑合探(19分钟)
1、再次看图并答复。刚刚同学们答复的很好,观看的很认真!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藏着很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试着提一提吗?学生自愿答复,把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2、学生汇报后,师重点强调:在13-6=7的根底上,引导学生总结出求藏起来的人数的方法用总人数减捉住的人数。
3、出示丢手拍嬉戏。通过观看、倾听,思索信息组合与问题的提出。组内沟通各自的信息组合角度和提出的问题,评论各种组合的正确性,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从三种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一是求总数;二、三是求局部。
玩丢手绢的有8个女同学,6个男同学。
(1)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
(2)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人?8-6=2(人)
4、出示踢球活动。通过观看和倾听,初步学习收集背景资料中的数学信息,指名学生说: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独立地依据信息提出问题,还差几人没有到?并完整地解决问题。
5、小组争论、沟通。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留意引导学生既能提出加法问题,也能提出减法问题。
学生口头解答所提问题。
6、反应练习
观看课本p20的喧闹的小河边。依据提出的3个问题,独立观看、分析和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然后组内沟通、评议,也可自主选择沟通伙伴。重点在于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开展先知帮后知活动,既可让先学会的学生有展现的舞台,也可以使弱一点的学生也有理解和思索的时间和空间。
有17只小鸟,飞走了8只。还剩几只?列式:17-8=9(只)
草地上有15只小鹿,往山里跑了9只,还剩几只?列式:15-9=6(只)
教师请个别学生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解答。巡察中留意进展个别辅导。
如河里有13条小鱼,游走了7条,还剩几条鱼?
13-7=6(条)
三、质疑再探(3分钟)
回忆课前提出的问题是否解决,你又产生了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
预设问题
1、怎样能正确解答用数学的题目?
2、我们依据数学信息怎样才能提出数学问题?
3、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怎样问呢?
4、用减法计算的问题该怎样提问呢?
5、依据数学信息,怎样提出多种问题?
四、运用拓展(9分钟)
1.我当小教师。
让学生依据本节所学学问自编题目。
2、猜一猜,算一算。(练习四的第2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列式计算后说一说单位名称是什么?
每人写15个大字,乐乐还要写6个字,猜猜她写了几个?
每人写15个大字,明明已经写了7个,还要写几个字?
3、想一想,算一算。(练习四的第1题)
教师先出示图,引导学生观看,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左边有7只兔,右边有8只兔;黑兔6只,白兔9只;一共有15只兔。
再引导学生选择两个相关的已知条件,提出一个问题。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后汇报、沟通。
4、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师: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说出来和大家共同共享。
(2)教师归纳总结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再进展强调总结,引导对本节内容进展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熟悉。
板书设计:
用数学
1、玩丢手绢的有8个女同学,6个男同学。
(1)一共有多少人?
8+6=14(人)
答:一共有14人。
(2)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人?(人)
答:女同学比男同学多2人。
2、13个同学玩捉米藏,这里有6个人,藏起来几人?
13-6=7(人)
答:藏起来7人。
3、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16-9=7(人)
答:还有7人没来。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体验统计的必要性.
2.熟悉条形统计图的另一种形式,并能正确填写统计图.
3.培育学生学会分析统计图,并能对可能性做出推断和决策.
教学重点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学难点
分析统计图,对可能性做出推断和决策.
教学预备
每人一张条形统计图和正方形纸片.教师预备一张大张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引课.
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班要开展庆“六·一”的活动,要作什么预备?我们的教室呢?
2.你用什么来布置我们的教室?
3.教师买回了一些气球,你们认为挂什么颜色的气球教室才最美丽,为什么?
4.气球很美丽,但是小朋友只能选择你最喜爱的一种颜色的气球,把它举起来.
5.大家都选择了自己最喜爱的颜色,但教师还是不能很精确知道哪种颜色的气球是小朋友们最喜爱的.你有什么方法知道吗?
二、新授.
活动一:争论解决方法.
1.争论一下,把你的想法说给同组的小朋友听.(学生之间说)
2.请各组派一个代表说说你们的解决方法.(指名说)
3.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待会就请用你们用询问的方法进展统计.
活动二.熟悉统计图.
1.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统计图,谁是小教师说一说统计图上有什么?每种颜色的气球用什么表示?每个格子代表什么意思?统计图该怎么填?
2.统计的时候要留意什么.
3.统计开头.
活动三:分析统计图.
1.请观看你的统计图,你从中发觉了什么?把你知道的说给你的组员听.(小组成员之间)
2.请各小组派代表上来向全班汇报.
(1)从统计图中知道我调查了______人.
(2)喜爱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多,喜爱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少.我们小组最喜爱______颜色的气球、
(3)喜爱红色的有______人,喜爱黄色的有______人,喜爱蓝色的有______人,喜爱绿色的有______人.
(4)喜爱______颜色的比喜爱______颜色的多(少)______人.
3.你想把你从统计图中知道的告知大家吗?请你拿着你的统计图,把你知道的告知你的好朋友听.
活动四:统计全班状况.
1.刚刚我们统计了各小组的状况,下面让我们来统计全班的状况.
2.请拿出小红纸,下面请同学分组上来贴.
3.观看这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谁英勇,上来做小教师说给同学们听.
(1)从统计图中知道我调查了______人.
(2)喜爱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多,喜爱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少.我们班最喜爱______颜色的气球.
(3)喜爱红色的有______人,喜爱黄色的有______人,喜爱蓝色的有______人,喜爱绿色的有______人.
(4)喜爱______颜色的比喜爱______颜色的多(少)______人.
4.通过刚刚的统计,你知道我们班买什么颜色的气球比拟好吗?
5.你能依据统计图猜猜班主任教师最喜爱哪种颜色的气球吗?为什么?
6.寻求答案.
三.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布置家庭作业.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5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百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稳固对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把握,并能形成肯定的计算速度。
2、以解决问题为依托促进学问的系统化,从整体上把握学问构造。
3、在经受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对学问有新的熟悉、提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炼信息:
1、谈话引入:教师想问小朋友一个问题,寻常你们喜爱到哪儿去玩?能不能把快乐的事说出来听一听?
2.出示课本插图,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索并答复:
(1)这是一幅“儿童乐园”图,从图中你能发觉什么?(或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发觉图中的主要景物——飞天轮、龙船、蹦蹦床、电瓶车。(或引导学生发觉图中的几个主要活动——有的小朋友在坐飞天轮,有的小朋友在坐龙船,有的小朋友在跳蹦蹦床,有的小朋友在开电瓶车。)
(2)A:从图中你能发觉哪些数字信息?
引导学生发觉开展几个主要活动的人数——坐飞天轮的有23人,在坐龙船的有16人,跳蹦蹦床的有15人,在开电瓶车的有6人。
坐飞天轮的有23人是情景中以文字表达方式告知的,开电瓶车的只有6人,以上两条信息学生很简单发觉,也不会产生意见分歧。但由于坐龙船的16人拥挤在一起,跳蹦蹦床的15人在排列上没有规律,因而学生对这两条信息的发觉可能会有意见分歧,此时,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感悟正确的阅读方法,以便形成正确熟悉——从左到右依次数出坐龙船的16人;把跳蹦蹦床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的区域,分别去数,然后相加,或依次数出每个区域中的人数。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展反思:在数的过程中要留意什么(或开头为什么没有数正确)——要有正确的数数方法,要认真数,不重复也不遗漏。
B:你还能发觉哪些数字信息?
引导学生发觉:现在是下午4时;有的小朋友在买饮料,能知道各种饮料的价格;有的小朋友在买票入场,由于身超群过了1米。
二、师生合作,探究学习:
(一)统计信息,提出问题:
1、看来,图中的信息还真不少,怎样才能记住这些信息?(或怎样才能记住每个工程中有多少人?)
引导学生想到“统计信息”。然后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工程坐飞天轮的坐龙船的跳蹦蹦床的开电瓶车的
人数2316156
2、依据表中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利用表中的数据信息,可以提出6个加法计算的问题、6个减法计算的问题以及若干个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在让学生口述问题时,不必面面俱到,但要引导学生留意问题的全面性,如:学生假如仅仅提出的是两个数相加、相减的问题,教师应进一步引导:能不能提出连加计算的问题?能不能提出连减计算的问题?能不能提出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最终教师总结:利用这些数据,不但可以提出加法、减法计算的问题,还可以提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请小朋友认真想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当怎样列式呢?请你把这些算式写出来,然后计算出得数。自己先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内沟通一下,一会儿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三)汇报沟通,梳理分类:
1、哪个小组情愿说一说你们解决的是哪些问题?应当怎样列式?得数是多少?
(1)学生在汇报时,既可以先汇报列出的算式及得数,然后再说明这个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也可以先表达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再汇报如何列式解答这个问题。
(2)假如学生汇报的仅仅是加法、减法、连加、连减算式,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提出并解答能够进展加减混合计算及带小括号计算的问题,并准时板书算式。
2、伴随着每个小组汇报沟通活动的不断深入,教师要把算式分类板书,以便为最终的总结概括作好预备。板书时可以把算式分为加法算式、减法算式、连加算式、连减算式、加减混合算式、有小括号的算式相对独立的六局部,如下所示:
23+1623-1623+16+1523-16-423+16-1523-(16+4)
16+1523-416+15+423-15-423+15-1623-(15+4)
16+415-423+16+423+16-4
(四)总结概括,理性升华:
1、认真观看这些算式,你能发觉什么?
引导学生对算式进展横向、纵向的比照观看与分析,找到每一类算式的共同特征,抽象出每一类算式的名称——加法(算式)、减法(算式)、连加(算式)、连减〔算式)、加减混合(算式)、有小括号的(算式)。
2、在计算时应当留意什么?
引导说出计算百以内加减法时要留意的问题——
用竖式计算,一样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算式有小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当学生总结遇到困难时,教师可利用板书中的例子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展学问梳理。
(五)稳固练习,拓展创新:
1、数的组成:利用计数器,完成如下类似的题目——请小朋友预备好计数器,听教师说要求,大家在计数器上拨数。
十位上的数字是4,个位上的数字是6,这个数是多少?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
2、数的大小比拟:
以上述学习过程中消失的这些两位数为材料,进展数的大小比拟练习:
33○4998○6254○4587○9043○46-277○50+27
3、数的计算:
(1)以上述学习过程中消失的这些两位数为材料,进展加减法计算练习。
第一组:35+2442+3656+4357-4598-5684-53
其次组:38+2546+5936+5754-3742-1951-27
(2)认真观看这两组数,你能发觉什么——引导学生发觉:第一组计算时不需要进位与退位,其次组计算时需要进位与退位。
在计算时我们要留意什么——不仅让学生发觉计算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时不要遗忘“进一”和“退一”,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体会竖式计算的作用为“当计算遇到困难时,可以用竖式来帮忙解决问题”。
三、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学问与方法两个方面进展表述。学问——学会了什么,应当留意什么。方法——引导学生从以“自主探究”为根底的合作、沟通、比照、观看、反思“做数学”的角度进展总结。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熟悉钟表”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稳固对整时、半时、大约几时认读钟表时间的熟悉,促进学问的系统化,从整体上把握学问构造。
2、以动手实践的自主探究活动为根底,在探究时刻之间变化的
过程中帮忙学生建立丰富的认读时间的表象,实现数的熟悉、图形与
空间两个领域的相互融合。
3、经受认读钟表时刻探究问题的过程,体会时刻(时间)与人
们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学预备:
每个同学预备一个玩具钟表(或模型),教师预备演示用钟表。
教学过程:
一、呈现问题:
(1)玩电瓶车的同学是开头的,完毕时是4时。
(2)坐飞天轮的同学是4时开头的,完毕时是。
(3)坐龙船的同学是开头的,完毕时是。
(4)跳蹦蹦床的同学是3时开头的,完毕时是4时。
(5)买票的小朋友4时进“儿童乐园”,离开“儿童乐园”。
(6)“儿童乐园”每天下午向社会开放的时间为2时——6时。
二、自主探究:
1、以6个问题为框架,在教师指导下进展探究。以问题(1)为例:
(1)能不能把小朋友开头玩的时间和完毕的时间在钟表上拨出来?
(2)让学生利用钟表(或模型)进展操作。
(3)指名几名同学演示。
(4)教师引领探究——利用教具(钟表),师生共同完成从到始终到的拨针操作活动。
2、画出整时:
A:能不能把问题中的4时、3时、2时、6时画出来?请同学们利用钟面图,画上表针。(每个同学发一张钟面图)
B:能不能把你是怎么画的展现给大家看一看?指名几位同学上台展现。
C:让画错的同学进展改正。
三、梳理概括:
1、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能发觉什么?
引导学生能发觉:跳蹦蹦床的同学是最早开头玩的,坐飞天轮的同学完毕的最晚,跳蹦蹦床的同学玩的时间最长……
2、在认读钟表时应当留意什么?
引导学生把认读钟表要留意的事项说出来:辩认时针与分针,看清时针与分针的位置……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6
师:在动物园的另一角,有一只小蚂蚁饿急了,正在找东西吃呢。突然它观察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很想吃,可在它四周有很多方格,怎样才能吃到苹果呢?请看图,这儿有提示:蚂蚁往右走几格,再往上走几格到苹果处。我们一起来帮帮小蚂蚁好吗?(教师演示,让学生明白题意)
师:这只小蚂蚁又发觉不远处还有一个香甜的香蕉呢,请小朋友自己去帮忙小蚂蚁,好吗?你可以看提示(2)
师:这只小蚂蚁的胃口可大了,它还想吃到可口的小青虫和脆甜的鸭梨呢!该怎么办呢?同桌两人可以商议商议蚂蚁该怎么走,然后再画出来。(展现不同的方法)
4、说一说,他们各住在哪里?
5、综合练习(上、下、左、右、前、后、位置)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6页内容及练习一的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详细的生活实践或嬉戏情境中进一步体验和深化位置概念。
2.能精确地确定和表述物体所处的精确位置,建立较强的位置感,为今后建立较好的空间观念打根底。
3.让学生在多种活动的参加中体会诞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4.在数学活动中对学生进展适当的思想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能精确地确定和表述物体所处的精确位置,建立较强的位置感。
教具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嬉戏,导入新课。
师:教师知道同学们特殊喜爱做嬉戏,那我们上课前也来做个“点指”的嬉戏。教师说哪,同学们就用手指哪?生随教师做嬉戏
师:从这个“点指”嬉戏中我们明白了耳朵、眼睛等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其实任何物体都有它们的位置,那么在生活中如何确定他们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位置。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探究位置
师:经过一周的评比,我们的假期作业最终评出了两名优秀的作业,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生:想
师:这两名同学一个同学是第五组的,一个同学是第四个。依据教师的描述请同学们快找一找他们是谁?
(生四下查找发觉无法确定)
师:为什么不能一下就猜出是哪位同学?
生:由于第五组有4个同学,而且每一组都有第4个同学,所以无法确定是哪一个同学
师:是啊!第五组有四名同学,只说第五组很难一下子知道他是谁,而坐在第4个的每一组都有1个,所以也无法知道他是谁,那么怎样能让同学们一下子把位置确定下来?
(生自由答复)
师:既要说出在第几组,又要说出是第几个。(板书)
师:他们分别是第五组的第3个(冯铭思)第2组的第4个(韩嘉悦)
生汇报后发给学生奖品,并准时鼓舞。
师:按我们现在的座位,同学们看一看,班级一共有几组?
生:一共有6组
师:谁来数一数生数一数
师:习惯上我们都是从左往右数这是第一组、这是其次组……
请各组同学记住自己是哪一组的,听教师的口令
请第一组的同学挥挥手请其次组的同学跺跺脚
请第三组的同学拍拍肩,请第四组的同学站起来转一圈
请第五组的同学笑一笑,请六组同学拍拍手
师:最近咱班的王爽学习上很有进步,你能说出他的位置吗?
生:王爽在第6组第2个
师:第四组第一个同学请起立(张墨焜)
师:谁是教师的好朋友,请你告知我你的位置。
(生自由答复)
师:你的好朋友是谁?请小组的同学猜一猜
(生小组合作)
师:请和你的同桌相互说一说你前、后、左、右同学的位置,把第5页的内容填上。
(生自由活动后汇报)依据学生的汇报适当板书
师:通过同学们的汇报,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前后两个同学的座位、左右两个同学的座位与自己的座位有什么关系?
生自由答复,教师适时板书,齐读板书内容。
三、稳固练习
1、师: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仔细,小动物们也想考考大家你们看,他们来了。从这幅图上你猎取了什么信息?
(出示做一做)
依据第一行第2个是猴子这个条件,谁知道狗在第几行第几个?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自由提问
2、星期天小明去看电影,他买了一张8排13号的电影票,他拿着票走进电影院发觉有两扇门“单号门”、“双号门”,小明看了看手中的票想:“我应当进哪扇门呢?”哪位同学能帮忙他?(出示教科书第8页第4题)
学生分组争论怎样帮忙他。
师:(学生汇报后,小结)我们的电影院都是这样的,假如拿的是单号票,就从单号门进,双号票就从双号门进,那么小明拿的是8排13号,这是一张单号票还是双号票呢?
(我们看单号或双号,只看票上是几号,不用看是几排)
小明由单号门进入,看到电影院里座位许多,他急了:这么多座位我应当坐在哪?如何帮忙他找到座位?
生:先找8排再找13号
师:小明和小丽是好朋友,一个是8排13号、一个是8排12号,他们会坐在一起吗?
生:不会(由于电影院的座位比拟特别,把的在的单号排在一起,从中间往右次是1、3、5、7……全部的双号排在一起,从中间往左依次是2、4、6、8……中间号,向两边渐渐扩大,所以他们不会挨在一起。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7
预习要求:
看一看教材第3页的“拼一拼”内容,做一做练习一第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向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看、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觉图形可由简洁到简单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的美。通过数学活动,培育学生用数学进展沟通、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教师先送给大家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歌中唱的究竟是什么呢?(多媒体播放少儿节目《大风车》的主题歌,播放完时适时提问:你们喜爱风车吗?)其实,风车是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折成的。不仅这样,生活中还有许多由平面图形组成的干变万化的图案呢。你们想当那个把图形变得很奇妙的魔术师吗?好,今日我们就一同来学习了平面图形的拼组。下课之后,大家就都会成为魔术师了。(板书课题)
二、折一折
(1)熟悉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首先,我们来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请看幻灯)同学们根据要求把你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折完后,你发觉长方形的对边怎么样?(对了,对边重合,即对边相等)那么,邻边是否也相等呢?(对角折一折,试一下)我们一起来看屏幕演示。再来看看,正方形的边怎么样呢?(幻灯出示)大家把正方形沿着虚线向对角折,再对边折,你们发觉正方形的四条边怎么样?(都相等)好,我们再来看屏幕。
归纳:同学们有的用观看法,有的用比拟的方法,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对边相等;长方形邻边不相等,正方形邻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问:你能把长方形的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吗?这样折一折、剪一剪就变成正方形了,能说明理由吗?
(2)小组合作制作纸风车。
我们在课前说过,纸风车是由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完成的。你们会做风车吗?(幻灯出示风车图案)接下来,教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请留意看(播放视频)。
通过视频,我们可以按如下步骤做:先预备一张长方形的纸,依据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我们将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再裁下,(幻灯片演示制作步骤)然后我们将正方形的对角各折一下,沿折痕剪向中心,但中心局部要留有余地,之后我们将消失的八个角每隔一个向中心折一次,再用铁丝串好并固定,纸风车就可以在风中转动了。
问:风车的制作过程中,你发觉了哪些图形?怎样让一张纸变成风车呢?动手做一做,再玩一玩自己的风车。
小组互评,展现学生作品。
好了,我们先把纸风车放一边,看看还有哪些平面造型可以拼摆出来。请看这辆小汽车(幻灯出示),它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三、拼一拼
刚刚大家表现得特别好,那你们想玩拼图吗?
(1)下面,就请用你手中的2个长方形拼一拼,看看你们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完成后幻灯展现答案)
(2)再来用4个同样的正方形拼一下,又能拼出什么呢7
问:至少用几个一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3)大家都这么聪慧,那你们能摆出六边形吗?
(4)好,接下来就请大家用手中的9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快又好,开头!(幻灯展现答案)
(5)现在,教师也难不倒大家了,那么,我就想考考大家的视力如何,请留意看(幻灯出示用小棒拼成的平面图形)。
①最少用几根小棒能拼成两个三角形?
②用12根小棒能拼出什么图形?
③你能用教师给的4个三角形拼出正方形吗?
(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赐予嘉奖)
四、拼图大竞赛
(1)教师指导学生拿出学具袋,让学生运用自己手中的全部材料去发挥想象拼图,可以自己拼,也可以和组员合作拼出自己喜爱的图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好又快,且有创意。
(2)展现学生作品。学生自己评价或者相互评价。
(3)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一第4题,鼓舞学生积极动手,教师相机指导。
五、总结
今日,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拼出了许多漂亮的图形,当了一回小魔术师哦!盼望同学们回家后,能够连续发挥你奇妙的魔力,拼出更多漂亮的图案来。
板书设计
平面图形的拼组
边
长方形对边相等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8
“做数学”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主见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眼睛“看”数学,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波利亚说:“学习任何学问的最正确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觉,由于这样的发觉理解最深,也最简单把握内在的规性质和联系。”作为一个最先使用新教材的一线教师,特别承受这个新理念,但是,如何引导学生“做数学”,而且是让一年级的小学生做数学,使他们的课堂生动、好玩起来呢?我在学校开展的新教材研讨课中,就《桌子有多长》一课,进展了大胆的实践,从中获得了点滴启发。
教学实录: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今日,学校要给我们一年级的同学买新桌子,你们快乐吗?不过想问问同学们,咱们现在使用的桌子有多长?
二、自主探究、体验思索
1、估量和测量
师:同学们,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或工具来量一量呢?想好后,请你动手量一量。(学生很快相出方法量)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用什么量的,桌子有多长?
生1:我是用拃量的,桌子有7拃长。
生2:我是用文具盒量的,桌子有6个半长。
生4;我是用格尺量的。桌子有7个长。(依据学生的汇报,师板书数据)
师:你们看这些数据,发觉了什么?
生:大家测的结果都不一样。
师;为什么你们测量的数据不同呢?可以和同桌商议商议。
生:由于有的同学用文具盒量、有的用格尺量、有的用书量,用的东西不同,所以量的结果也不同。
生:由于我们每个人用的工具不同,也就是他们的长短不同,所以测的结果就不同。
师;怎样才能使你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呢?
生:用同一个东西量。
师:你真聪慧!那你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呢?
生:(异口同声)地说,用尺子。
2、熟悉尺子、感知1厘米
师:(出示尺子):尺子上有统一的测量单位,它是人们通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说一说,你都见过哪些尺子?
师:观看尺子,看看尺子都有些什么?(同桌之间说一说)
生汇报:尺子上有0、1、2、3、等数字。
尺子上有小格,每个小格都一样。(学生汇报时,并幕上显示相应的局部)
师说明:尺子上这些长短不一的线是刻度,第一条线下面是0,表示0刻度,和1对着的稍长的线表示1刻度;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cm就是1厘米。
师:请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在我们身边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找一找,量一量。
生:大拇指的宽。
生:图钉的长。
师: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图钉,再轻轻的抽出图钉。手指缝之间就是1厘米。
生;练习本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
师:那么,0刻度到3是几厘米?1——2又是几厘米呢?请再观看尺子,说一说。
生:0——3是3厘米。
师:你们桌子上有一张黄色的纸条,猜一猜它是几厘米?
生:13厘米、20厘米、5厘米……
3、正确测量
师;我们熟悉了尺子,怎样用尺子测量呢?拿出自己的尺子动手测量纸条。谁情愿把自己的测量方法告知大家。
生;我把尺子的一端对准纸条的一端,看是15,纸条长就是15厘米。
生:不对,得把尺子的一端对准0刻度,再看到几,我量的纸条长16厘米。
师:究竟谁对呢?看看笑笑是怎样量的。(出示投影,配话外音:我们测量物体时,先把一端对准0刻度,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了。)
师:那些同学的方法和笑笑一样?(生举手)现在,再用正确的方法量一量纸条的长度好吗?
师:同学们,你们学会了测量物体的方法,现在我要考考你们。桌子上有一张绿色的纸条,谁能精确的剪下10厘米长的纸条,看谁又对又快。
师:请把剪好的纸条举起来,说说你是怎样剪的?(请学生到前面示范)
三、解释应用
1、先猜一猜,在量一量(文具盒、小刀、纸条)(学生活动后汇报)
2、蚂蚁搬豆。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已竞赛形式消失,激发兴趣。
3、聪慧屋;(看图上的线段)师:这一条线段的长是不是8厘米?为什么?
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年组评价:
转变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仆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学习,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而学生始终都是一个发觉者、探究者,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表达在以下三个方面:
1、注意指导学生操作,在动手操作中,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主动猎取学问,表达了“做数学”的教育理念。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的表象,让学生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然后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图钉,再轻轻的抽出图钉。认真观看拇指食指之间的缝隙大约是1厘米,再举起来自己看一看,同学相互订正,这样指导学生的操作,有条理,动作到位,学生在操作中感知、领悟,顺当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了技能,表达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2、放手让学生探究,促进学生主动进展。
凡学生能自己探究出来的决不包办代替,凡心学生能独立发觉的决不示意。上课伊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得桌子有多长的结论,这过程教师绝没有半点代替。在建立了1厘米的长度观念后接着进入熟悉几厘米这一环节,教师放手让学生尝试在尺子上长出2厘米、3厘米长度,并说出道理,,这一环节的学习,教师考虑到学生能独立解决,因此教学时并没有作出任何示意,而是让学生独立去找,
3、学生始终处于“跳一跳”摘果子的学习状态。教师充分信任学生,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由学生自己跳起来“摘果子”,让学生自己试着量纸条的长度,结果学生通过努力气出了纸条是15cm,然后用电脑演示笑笑的方法起订正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力气,促使全体学生自主学习。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田教师敢于“放”,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看、猜想、操作、独立思索、争论、沟通去获得数学学问,使学生得到主动进展。从这节课的教学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只要教师放开你呵护的双手,就会发觉,孩子也是一个发觉者、讨论者、探究者、制造者。
自我反思:
让学生学身边的数学、培育学生做数学的意识。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应努力努力查找做数学的内容,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活生生的数学学问。新课开头,从学生熟识的买新桌子入手,探讨桌子的长度是多少呢?你能想出方法量一量吗?引导学生参加实际的测量活动。学生依据已有的生活阅历探究测量方法,接着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使学生感受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进而引导学生观看几乎每天都用的尺子,从尺子上熟悉长度单位厘米,再用厘米量物体的长度。这整个教学过程,所创设的情境,选择的教具、学具等等都取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使学生感到亲切、好玩,便于操作,使教学活动更富有生气和活力,更能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培育学生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只要数学的学习过程稍能反映出数学的创造过程的话,就应当让合情的猜想占有适当的位置。可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胆猜想、猜测、假设、提出一些预感性的想法,实现对事物的瞬间顿悟,有利于促进学生制造性思维的进展。这节课,“猜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的时候,先让学生猜想黄纸条的长度,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在稳固练习环节,进展猜想活动,然后再通过尺子测量去验证各自的猜想。这样的设计,使猜想与实际测量相互协作,有效地帮忙学生进展长度的空间观念,增加他们测量的敏捷性。学生就在这样的猜想过程中,不断产生制造的灵感,出现创新的火花。
总之,“做数学”是以学生操作试验、自主探究、大胆猜想、合作沟通、积极思索的方式进展的数学学习活动。它需要教师引导、支持和帮忙,更需要教师提高教育理念,为学生供应时机、材料、时间和空间。我们还要对自己说“要成为点火者”由于“学生的头脑不是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点燃的火把”。我们可可能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思索,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让每个学生得到进展,要点燃每一支火把,并使其越烧越旺,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具预备:
计数器1个小棒100根铅笔24枝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个一。
(2)()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个十。
(3)6个十和2十一组成()。
(4)2个十和5个一组成()。
(5)7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教师报数,学生摆小棒。
16,25,50,68
二、新授
(1)出示计数器。
教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其次位叫十位,并在计数器上分别贴上“十位”、“个位”。
(2)教师出示2捆铅笔和4枝铅笔。
这里共有几枝铅笔?(有24枝),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2个十枝和4个一枝)
学生答复后,教师分别把2捆铅笔和4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个位上,接着问:“计数器上应当怎样表示呢?”
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作“24”。
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学生跟读两遍。
1。教学例3。
(1)第一行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读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巡察指导。
(2)其次行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十位上有4十珠子。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这个数该怎么写呢?学生答复后,教师强调,“这个数十位上是4,就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因此写作:“40”读作“四十”。
(3)其次行第2、3题让学生尝试,说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30、40、50个位上都写“0”。若这些数个位上不写“0”行吗?为什么?
2。教学例4。
(1)出示10捆小棒与计数器。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捆小棒?几个10?10个十是多少?
教师把10拥小棒捆成一大捆,挂在百位上边。
问一百该怎么写呢?
引导学生说出;先在百位上写“l”,十位与个位上都写“0”这个数写作“100”读作“一百”。
(2)教师告知学生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其次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3。小结。
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按数位挨次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0”占位。
三、稳固练习。
1。“做一做”第2题(课本第37页)。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同学:该如何写数,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2。做嬉戏:接通电话
四、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大局部学生都把握的很好只有个别学生老是在读数写的时候把汉字写成数字。还需加强辅导。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初步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把握100以内数的挨次,会比拟它们的大小。
3、初步把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
初步正确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特殊留意过九的数。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把握100以内数的挨次。
教具预备:
计数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数位表: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其次位呢?第三位呢?(个、十、)对!
“那么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11?”(指名答复,说一说数位表示的意思)
(二)导入:
“刚刚表示的数都是20以内的数,假如是20以上的数又应当怎样表示呢?谁知道24这样用计数器表示?”
说一说数的组成。
(学生争论,教师指名答复)
写作:24读作:二十四)
(三)新课:
1、想一想应当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42?(指名答复)
想: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上拨4,在个位上拨2。
写作:42读作:四十二
2、(1)教师拨珠子:十位4颗,个位3颗
“请问珠子表示的数是多少?”(指名答复)
板书:写作:43
全班齐读“十位是4,个位是3,所以读作四十三”
读作:四十三
3、练习稳固:
(1)接拨珠子,分别用指名答、开火车答、全班齐答等方式。过九的数:39,49,59,69,79,89,99、
(2)教师读数,学生听数并动手写数,再全班对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说数,另一个人在听写本上写数,要求写数和读数都要写出来。每人说3个数。
(4)稳固练习
1、个位是7,十位是4,这个数是()。
2、65的6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
3、一个两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7,其次位是2,这个数是()。
(四)小结:今日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读数和写数。(板书:读数、写数)其实方法和20以内数的读写都是一样的。不知道小朋友们是否都娴熟把握了100以内数的读写呢?好我们现在来做练习。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11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十几减9、十几减8,找出计算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初步培育学生分析综合力量。
2、初步学会解答用图画形式消失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应用题.熟悉应用题的构造,理解数量关系,为学习文字应用题做预备。
重点难点重点:
让学生自己通过观看被减数和差,找出计算规律,提高计算力量。
难点:
学会求另一个加数的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教学预备:
小黑板、卡片。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问点落实):
一、复习十几减9和十几减8,在复习的根底上引导学生找规律
1、教师在黑板上竖着依次书写:11,12,13,…,18,出示可以移动的练习卡片,依次从上到下移动,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减去9的得数,并写出来.
师:观看被减数和差,说出十几减9在计算上有什么规律?(十几减9的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由于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先用10减9剩1,1再加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所以十几减9的差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
师: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怎样想比拟快?(给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1.)
教师出示十几减9的式题卡片(打乱挨次),让学生口算.
2、教师在黑板上竖着依次书写:11,12,13,…,17,出示可以移动的练习卡片,依次从上到下移动,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减去8的得数,并写出来.
师:观看被减数和差,说出十几减8在计算上有什么规律?(十几减8的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2)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由于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先用10减8剩2,2再加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所以十几减8的差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2)
教师出示十几减8的式题卡片(打乱挨次),让学生口算.
二、进展加法和减法的混合练习
1、出示小黑板,写好以下三组题:
指定三名学生到前面把算式和相应的得数用线连起来,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2、出示口算卡片,请两名同学起立进展抢答,谁先答对给谁加1分,最终看哪位同学累计分高.
8+311-910-89+614-815-88+518-9
9+717-914-98+89+29+812-816-9
三、教学补充题。
1、教师出示图文应用题1。
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筐里的苹果和筐外面的苹果一共有10个,筐外面有3个苹果,筐里面有几个苹果)
师: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生答略)
师:要求筐里有多少个苹果,该怎样想?(想:几加3是10,7加3是10.从10个里去掉3个,也就是筐里有几个苹果)
师:应当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答复后,教师板书:10-3=7.
2、教师出示图文应用题2。
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盒里的小棒和盒外的一共有14支,盒外有4支,盒里面的有几支)
师: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生答略)
师:要求盒里面有多少支小棒,该怎样想?(想:几加4是14,10加4是14.从14支里去掉4支,就是盒里面有几支)
师:应当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答复后,教师板书:
14-4=10
4、猜一猜.师:今日教师带来了10张口算卡片,现在我们做几道:16-810-611-915-8
谁知道我手里还剩几张口算卡片?(教师手里还剩6张口算卡片)
师:你是怎样想的?(想:几加4是10,6加4是10,从10张里去掉4张,就是教师手里还剩几张卡片)
四、课终评价、小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12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亲密关系。
2、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知道10个10是100。
3、通过选择适宜的数数方法,培育学生初步的观看力量。
设计思路:
1、表达数与生活亲密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动身熟悉数。课前安排小调查,课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
2、促进学生主动、共性化地学习。数数中鼓舞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展,对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敬重学生的共性化学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今日第一次给一年五班的小朋友上课,先给大家来个自我介绍吧!我姓吴,今年34岁,身高155厘米,体重46千克,家住东山大道138号,每天上下班乘坐11路公共汽车。我平常喜爱听歌,这不刚买了个MP3,花了我398元。
小朋友们能象教师这样说一句带有数字的话吗?(指名说一说)
看来生活中的数字可真多,你们会数数吗?谁能从1数到20?(指名数)
谁能接着往下数?(数字接龙数到100)
除了一个一个地数到100,谁还有其它的数法?(指名2个2个地、5个5个地、10个10个地数到100)
小朋友们真聪慧,今日教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熟悉100以内的数。
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熟悉
二、数100以内的数
课件演示主题图:春天来了,草原上来了很多的羊在玩耍,猜一猜一共有多少只?(学生自由猜)
毕竟猜得对不对呢,我们还是来数数看吧!(学生翻看书上的主题图数一数)
汇报一下你们数得结果吧!(100只)100可比我们以前学的数多得多呢,你们是怎么数的呢?(学生汇报)
课件演示:10只羊圈在一起是一个十。教师边演示学生边数:1个十、2个十、3个十……9个十、10个十)
10个十是多少呢?(学生齐答100)
教师板书:10个十是100
学生学着教师的样子在书上画圈再数一遍。
三、学生操作
学生拿出预备好的小物品,数出100个来,要求使人一看就知道是100个,比一比谁数得又快又准。
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数的,并展现自己的物品。
四、数的组成
教师在黑板上摆小棒,学生观看,并说说一共摆了多少根。
师:谁能说说教师是怎么摆的呢?(先摆了2个十根,再1根1根地摆了9根)那么2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呢?
师:你们能照教师的样摆一摆吗?
教师说一个数学生摆出来,并说说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五、稳固练习
完成课后相应的习题。
六、嬉戏
数字接龙:教师报一个数字,学生接着数出它后面的5个数或前面的5个数来。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经典教案汇总四:《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把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计算;
2、稳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培育学生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4、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培育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
教学重点:
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及实践运用
课前预备:
口算卡、教学挂图(自制)、小红旗、小棒
教学流程:
一、沟通沟通、兴趣导入
1、教师出示口算卡,进展口算练习
师:小朋友们,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10+20=20+10=10+()=30
()+20=30()+10=15()+()=30
2、夺红旗竞赛
①、教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写数。师:小朋友,加油啊,写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将会获得一面小红旗。
②、教师依据学生的答复,在珠子下面写数。
③、诱导学生说说以上几个数的组成。
3、兴趣导入
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力量真棒,教师很快乐,你们还想不想解决更好玩的问题呢?
生:想。
师:好,那就让我们连续努力吧!
二、提出问题,师生互动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看
师:谁能告知大家,他们都正在做什么呢?
生1:他们正在买东西呢!
生2:……
师:说得好!图上的小朋友叫小明,小明可喜爱喝牛奶啦!这几天,小明表现得特殊好,特殊听爸爸、妈妈说的话,他妈妈很快乐,就带小明到商店去买牛奶。售货员阿姨先给小明妈妈30瓶牛奶,再给小明2瓶牛奶。现在,教师想问大家,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1: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
生2: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3:小明喝了2瓶,还剩多少瓶?
师:你们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吧!
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和“还剩多少瓶?”的问题板书,逐一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2、教学30+2
师: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生:一共买了32瓶牛奶,用加法计算。
师:说得真好,那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呢?谁来说说?
生:妈妈拿了30瓶,小明拿了2瓶,问“一共有多少瓶?”就把妈妈拿的和小明拿的合起来,一共是32瓶。
师:你真棒!那谁来告知教师,应当怎样列式?
教师依据学生答复列式(板书):30+2=32
3、教学32-2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妈妈一共买了32瓶牛奶,小明喝了2瓶后,还剩下多少瓶?应当怎样列式呢?
教师依据学生答复板书:32-2=30
师:谁能告知大家,32-2=30,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钨铜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3年滤光片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2024年芳纶纤维项目综合评估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软膜电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箱带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水性丙烯酸填充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无甲醛多层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家用电冰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合毛油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中医内科学试题附答案(卷3)
- TCALC 003-2023 手术室患者人文关怀管理规范
- 班主任工作经验分享如何成为优秀的班主任
-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山房春事二首
- 2024年上海市第二十七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 2011年认识实习报告
- 水务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
- 医疗垃圾分类与处理的人员培训与资质要求
- 审核的改进计划和措施
- 《旅游管理》专业调研报告
- 2024野生哺乳动物及栖息地调查技术规程
- 2024年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竞赛题库附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