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复习_第1页
中国建筑史复习_第2页
中国建筑史复习_第3页
中国建筑史复习_第4页
中国建筑史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建筑史1建筑学教研室

考试1、闭卷考试2、题型填空(20分,1*20)选择(20分,2*10)简答(30分,5*6)论述题(30分,3*10)2第一部分绪论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1、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木架建筑的优势、不足2、木构架的特色3、单体建筑的构成4、建筑群的组合5、建筑与环境

6、建筑类型7、工官制度

3第二部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我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段。一、原始社会建筑1、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的干阑式建筑和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房屋。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采用榫卯技术构筑的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它说明当时长江下游一带木结构建筑的技术水平高于黄河流域。

42、黄河流域在原始社会晚期主要广泛采用穴居,平面采用圆形和圆角方形平面,穴居从竖穴发展到半穴居最后被地面建筑代替。53、黄河中游原始社会晚期的文化先后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仰韶房屋的平面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墙体和屋顶采用木骨架上扎结枝条后再涂泥的做法,在室内用木柱做支撑,柱数由一跟至三四根不等,说明木架结构尚未规律化。龙山文化的住房遗址已有家庭私有的痕迹,出现了双室相联的套间式半穴居,平面成“吕”字型。建筑技术方面的发展是广泛地在室内地面上涂抹光洁坚硬的白灰面层,使室内收到防潮、清洁和明亮的效果。6余姚河姆渡干阑式榫卯技术西安半坡陕西临潼姜寨木骨泥墙祭祀7二、奴隶社会建筑1、夏: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朝的一个都城。遗址是高约80公分的夯土台,台上有八开间的殿堂一座,周围有回廊环绕,南面有门的遗址反映了我国早期封闭庭院的面貌。这所建筑遗址是至今我国最早的规模最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2、商:4座商代前期的城址是郑州商城、武汉黄陂县盘龙城、偃师二里头遗址东的尸乡沟、安阳殷墟。83、西周:周灭商,以商公营洛邑为代表建造了一系列的城市,代表性的建筑遗址有陕西歧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和湖北蕲春的干阑式木架建筑,歧山凤雏遗址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有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前堂与后室之间用廊子联结。门、堂、室的两侧为通长的厢房,将庭院围城封闭空间。院落四周有檐廊可环绕。房屋基址下设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以排除院内污水。屋顶以采用了瓦。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瓦的发明和三合土抹面的应用。94、春秋:木匠公输般(鲁班)。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和高台建筑的出现。在山西侯马晋故都、河南洛阳东周故都、陕西凤翔秦雍城、江陵楚都等地的春秋时期的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的板瓦、筒瓦以及一部分半瓦当和全瓦当,在凤翔秦雍城遗址中还出土了砖及质地坚硬、表面有花纹的空心砖,这说明了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有了用砖的历史。

10三、封建社会前期建筑1、战国①建筑发展:高台宫室仍很盛行(齐临淄、燕大都、赵邯郸)②采用以夯土台为中心,周围用空间较小的木架建筑环包,上下层迭二、三层,形成一组建筑群这大概是在木架结构不发达的条件下建造大体量建筑的一种解决办法。③建筑技术有了巨大发展,特别是铁工具——斧、锯锥凿等的应用;筒瓦和板瓦在宫殿建筑上广泛应用,并有在瓦上涂朱色的做法;装修用的砖也出现了;制砖技术已达到相当的水平。

112、秦

秦都咸阳布局屏弃了传统的城郭制度

阿房宫遗址和骊山陵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兵马俑

长城

123、汉

木架建筑渐趋成熟

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发展叠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已经形成,多层木架建筑已经较普遍

斗拱在汉代已经普遍使用,但形式很不统一,结构作用较为明显——保护土墙、木构架和房屋的基础,而用向外挑出的斗拱承托屋檐,使屋檐伸出足够的宽度

13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特色之一的屋顶形式也多样起来——悬山顶和庑殿顶最为普遍,攒尖、歇山与囤顶也以应用

制砖和拱券结构方面,墓砖多样化(楔形砖、有榫的砖、企口砖等),筒拱顶有纵联砌法与并联砌法,并出现穹隆顶

石建筑得到突飞猛进的进步,在岩石上开凿岩墓,或利用石材砌筑梁板式墓或拱券式墓,地面的石建筑有墓阙、墓祠、墓表以及石兽、石碑等遗物144、三国晋南北朝

①佛教的传入使佛教建筑发展:佛寺、佛塔和石窟

②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有了较大发展,摹仿自然山水使之再现于有限空间内的造园手法已经普遍采用。

③高坐具\高家具的出现使建筑物的内部也随之增高。

④在石刻方面技术水平比汉代有了进一步提高。南朝陵墓的辟邪简洁有力,概括力强,墓表比例精当,造型凝练优美,细部处理贴切,这与石窟中的雕刻艺术以及河北定兴北齐石柱,同是南北朝时代的艺术珍品。

15河南偃师二里头庭院式建筑陕西岐山凤雏村第一座四合院用屋面瓦造长城中山王“兆域图”(最早总平面)秦始皇骊山陵(最大最高的陵)里坊制闾里用硫璃瓦

16四、封建社会中期建筑1、隋

建筑上主要是兴建都城—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以及大规模的宫殿和苑囿,并开南北大运河、修长城等。留下的建筑物主要有河北赵县安济桥和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在建筑设计上,隋代已采用图纸与模型相结合的办法。

172、唐

唐代建筑主要成就和特点:

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市中最为严整的;

第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并且善于利用地形和运用前导空间与建筑物来陪衬主体的手法;

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第四,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专业的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都料出现。

18第五,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唐时砖塔有楼阁式、密檐式与单塔式,其中楼阁式砖塔由木塔演变而来(西安大雁塔),密檐塔外轮廓柔和,与嵩岳寺塔相似,砖檐多用叠涩法砌成,如河南登封法王寺、西安小雁塔等,单层塔多为墓塔,如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山西平顺海会院明惠大师塔。第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就,在建筑物上没有纯粹为了装饰而加上去的构件,也没有歪曲建筑材料性能使之屈从于装饰要求的现象。屋顶平缓,出檐深远,斗拱雄大,朴素舒展。

193、五代

在建筑上,五代时期主要是继承唐代传统,很少新的创造,仅吴越、南唐石塔和砖木混合结构的塔比唐朝有所发展,石塔如南京栖霞山舍利塔、杭州闸口白塔与灵隐寺双石塔;砖木混合结构的塔如苏州虎丘云岩寺塔、杭州保塔等;广州的南汉还铸造了铁塔(光孝寺东、西铁塔)

204.宋特点第一,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的变化,取消唐以前的里坊制度和夜禁;第二,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模数制,北宋政府颁布了建筑预算定额标准——《营造法式》,并规定把“材”作为造屋的标准。

《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著书人是将作监李诫,在此之前还有都料喻皓所著的《木经》。第三,建筑群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正定隆兴寺和石刻汾阴后土祠图,宋画滕王阁和黄鹤楼表示了这一点。

21第四,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的发展。第五,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砖石建筑主要是佛塔,其次是石桥。最高的砖石塔是河北定县开元寺聊敌塔,河南开封国寺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琉璃塔,福建泉州开元寺的两座石塔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塔。宋代砖石塔的特点是发展八角平面的阁楼式塔,塔身多做筒体结构,墙面及檐部多仿木建筑形式或径用木构屋檐。四川则多方形密檐塔。北宋时的泉州万安桥反映了当时砖石加工与施工技术所达到的水平。第六,园林兴盛225、辽金

墓室除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外,还有圆形平面,这是它的特色

佛塔多采用密檐塔,阁楼是塔较少,著名的密檐塔仿木化的塔有北京天宁寺塔、山西灵邱觉山寺塔、河北易县泰宁寺塔等,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我国唯一的木塔。金的建筑装饰与色彩比宋更富丽

23五、封建社会后期建筑1、元

宗教建筑异常兴盛,出现了喇嘛教寺院,如北京西四的妙应寺白塔,由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建造的。此后喇嘛教成了我国佛塔建筑的主要类型之一。木架建筑方面,规模与质量上都逊于两宋,常用弯曲的木料做梁架构件,许多构件被简化了,或抽去若干柱子

24

元代简化措施除了节省木材外,还使木构架加强了本身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元代木建筑有数十处:山西洪洞县的广胜寺(减柱法)和山西永济县永乐宫(重要道观,三座殿内的壁画是我国元代壁画的典型)。

252.明

砖以普遍用于民居砌墙,砖墙的普及又为硬山建筑的应用创造了前提,并且出现了全部用砖拱砌成的建筑物—无梁殿。重要的实例有明中叶所建的南京灵谷寺无梁殿、北京故宫及山西太原永祚寺、苏州开元寺等的无梁殿。

琉璃面砖、琉璃瓦质量提高了,应用更加广泛。主要实例有南京报恩寺塔,山西洪洞县广胜寺飞虹塔,山西大同九龙壁,北京琉璃门、坊。

26木结构方面,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拱结构作用减少,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简化,不在采用宋代那种四角逐根升高形成“生起”的做法,檐柱向内倾侧的“侧角”逐步取消。

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南京明孝陵和和北京十三陵,是善于利用地形和环境来形成陵墓肃穆气氛的杰出实例。

官僚地主私园发达,当时的园林明显的趋向于建筑物增多,用石增多,假山追求奇峰阴洞。

官僚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如门窗格扇天花、旋子彩画、砖石雕刻(须弥座和栏杆)明代的家具闻名世界。

273.清:建筑大体上是因袭明代的传统:

供统治阶级享乐的园林达到了极盛时期。康熙建了畅春园和避暑山庄等,其中以圆明园的规模最大。喇嘛教建筑兴盛:西藏的布达拉宫和承德的外八庙。

住宅建筑如百花齐放,丰富多彩;藏族的碉楼式住宅,蒙古族的可移式轻骨架毡包住房,及少数民族的架空的干阑式住房和黄土地区的窑洞等。

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水平。雍正十二年颁行的工程《工程做法》,规定有斗拱的大式木作一律以斗口为标准确定其他大木作构件尺寸。

28第三城市建设

一、概况

古代都城为了保护统治者的安全,有城与郭的设置,从春秋一直到明清,各朝的都城都有城郭之制,所谓“城郭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城是保护国君的,郭是看守人民的。

1.《考工记》记载都城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涂经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2.城市居民的娱乐场所,从南北朝到唐代多依靠佛教寺院以及郊区的风景区。

3.城市道路系统绝大多数采取以南北向为主的方格网布置,这是由建筑物的南向布置延伸出来的。

294.城市绿化5.城市防火6.城市排水处理,汉长安采用陶管和砖砌下水道,唐在街道两侧挖土成明沟,宋有四条河道穿城而过,明设有沟渠专门排泄雨水。

30中国的五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中国的七大古都:以上五处加安阳、杭州。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都是与《周礼考工记》之王城之制最接近的。中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有:平遥古城、丽江古城。(北京古都的风貌改变较大,尚未列入)里坊制:唐长安城为里坊制,为封闭型。宋汴梁、临安转变为开放型,沿街设肆,沿街设住房。31二、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四个阶段城市初生期、里坊制确立期、里坊制极盛期、开放式街市期32市场朝33第四部分住宅与聚落一、住宅构筑类型:

1)抬梁穿斗混合式2)竹木构干栏式3)木构井干式4)砖墙5)碉楼6)土楼7)窑洞8)阿以旺9)毡包二、典型民居苏州住宅

闽南土楼住宅、四川山地住宅、云南一颗印住宅、河南窑洞住宅:靠崖窑;地坑院;锢窑、蒙古包

维吾尔族住宅、藏族住宅傣族干阑式住宅

34北京四合院:组成:建筑空间形式:传统四合院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出入躲闪,高低错落意义:35第五部分宫殿、坛庙、陵墓

一、宫殿1、中国古代宫殿发展的四个阶段2、北京故宫建筑成就:(1)占据最重要地段——择中立宫(2)采用宏大规模(3)采用严谨的规划布局(4)体现一整套的礼制要求(5)运用阴阳五行等象征手法(6)调动其他艺术手段36二、坛庙1、类型2、天坛的平面布局和规划意匠等。天坛的建筑组成天坛规划意匠37三、陵墓陵墓分为地下和地上两部分:地下是安置灵柩的墓室:木椁室—砖石墓室—山岩墓室;地上是环绕陵体而形成的一套布置,给人以严肃、纪念的气氛,为影响后人而设的。秦的陵墓是体量古今第一的高大人工夯筑的封土——陵体。唐陵的特点是因山为穴不采用人工夯筑的封土方上地下建宫殿,上起圆形坟称宝顶,用墙垣包绕,称为宝城,南侧建方城明楼。38黄肠题凑古代帝王和诸侯王墓葬的一种葬式。“黄肠题凑”是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木构地宫。作为一种葬式,“黄肠题凑”始于上古,多见于汉代,汉以后很少再用。黄肠,即柏木黄心,为去皮后的柏木。题凑,即木头的头部按一定方向聚集在一起。39第六部分宗教建筑一、佛寺类型1、佛教建筑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采用金厢斗底槽的平面柱网形式;佛光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40河北蓟县独乐寺:①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四椽,单檐四阿顶,平面如分心槽式样。柱的收分小,有显著的侧脚。柱头铺作为五铺作双抄偷心造。阑额出头垂直切割,未用普拍枋。屋檐伸出深远,斗拱雄大,台基较矮。②观音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八椽,外观二层,有腰檐平座,内部三层,屋顶用九脊殿式样。柱子仅端部有卷杀,并有侧脚,上下层柱交接处使用叉柱造。

412、道观及祠庙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正面朝东,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实际是殿身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加副阶周匝)重檐九脊殿顶。平面中减去殿身的前檐柱,使前廊深打两间,内柱除前金柱外全部不用,这种处理方式在我国古建中尚属少见。前檐副阶柱身施蟠龙,柱有明显的侧脚和升起,已用普拍枋,下檐柱头铺作五铺作外出两跳昂式华拱,单拱计心造。山西芮城永乐宫:是一组保存的较完整的元代道教建筑。

42二、塔幢1、塔在类型上大致可分为阁楼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

432、楼阁式塔是仿我国传统的多层木架构建筑的,塔的平面在唐以前都是方形,五代起八角渐多,六角形为数较少。早期木塔和仿木的砖石塔由一层塔壁改用两层塔壁。实例: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国内现存唯一木塔)、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江苏苏州报恩寺塔、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南京报恩寺琉璃塔。3、密檐塔底层较高,上施密檐,五至十五层,建筑材料一般用砖石。实例:河南登封嵩岳塔(我国现存最古的密檐式砖塔、陕西西安小雁塔、山西灵邱县觉山寺塔)

444、单层塔大多用做墓塔,最早一例为北齐。塔的平面有方、圆、六角、八角多种(河南安阳宝山寺北齐双石塔、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5、喇嘛塔多作为寺的主塔或僧人的墓塔,内地的喇嘛塔始见于元代或作寺中主塔或作为塔门、僧人墓塔。(北京西城妙应寺白塔、)6、金刚宝座塔是在高台上建筑五坐,仅见于明、清两代,台上塔的样式或为密檐塔或为喇嘛塔。(北京西直门外大正觉寺塔)45三、石窟中国的石窟来源于印度的石窟寺。西起新疆、东至山东、南抵浙江、北到辽宁。著名的有敦煌鸣沙山、大同云岗、洛阳龙门、天水麦积山、永靖炳灵寺、巩县石佛寺、磁县南北响堂山、太原天龙山。它们大半集中在黄河中游及我国西北一带,鼎盛时期是北魏至唐,到宋以后逐渐衰落,在浮雕、塑像、彩画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资料。

46第七部分园林一、发展概况

汉以前以帝王贵族狩猎苑囿为主题的时期。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园林发展的转折阶段,也是山水园的奠基阶段(山水诗、山水画应运而生,再现自然美的山水园也发展起来),本时期的另一个新发展是出现了公共游览的城郊风景点,山水风景园主题内容的人工堆石兴盛。唐代是风景园林全面发展时期

47

两宋时,造园活动更为普遍,以及于地方城市和一般士庶。首都汴梁和西京洛阳,园林最为兴盛,最为著名的是徽宗时的艮岳。园林花木品种大量增加。宋代风景园林建筑的特点是造型绚丽多彩。

明清是我国古代园林的最后兴盛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两个造园活动的高潮:一是明中晚期南北两京和江南一带私园的繁荣;一是清代中叶清帝苑囿和扬州、江南各地私园的兴盛

48二、明清皇家苑囿

清代园囿造景的指导思想是集仿各地名园胜迹于园(集锦式)。手法是摹仿江南私家园林。宫廷建筑极其严肃隆重,苑囿建筑除了宫室那一部分外,其他多较活泼,随意布置,使人有亲切感,宫室做法常有庙宇布置在苑中,成为重要的风景点或构图中心。园林不用等级象征的斗拱。实例:北京明清三海、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采用园林常用的手法:强烈的空间对比。佛香阁是全园的制高点)。清代苑囿中的特点是园中之园。

49三山五园:清代皇家在北京西郊所建的园林。瓮山(万寿山)——清颐园(又名清漪园)(颐和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畅春园、圆明园50理论:A、吴江人计成的《园冶》提出“因地制宜”,“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第一部系统总结园林艺术和技术的理论著作。全面论述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各种局部、细部处理的综合性的著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结合。51江南私家园林基本设计原则

1、园林布局:主题多样、欲扬先抑、曲折萦回2、水面处理以小尺度体现河、湖、溪、涧、泉、瀑等景象。3、叠山置石4、建筑营构以山水谓景观主体,建筑只起配角作用,考其与山水的关系以及配合效果。52北方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的风格差异(1)从平面布局看:江南园林由于多处市井,所以常取内向的形式,因为居于市井,不可能获得开阔的视野和良好的借景条件。北方皇家苑囿由于所处自然环境既优美,又开阔,所以多数景点、建筑群均取外向布局或内、外向相结合的布局形式,这样,不仅可以广为借景,而且本身又具有良好的外观。53(2)从建筑物的外观、立面造型和细部处理来看:江南园林远比北方皇家苑囿轻巧、纤细、玲珑剔透。这一方面是因为气候条件不同,另外也和习惯、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翼角起翘,北方较平缓,南方很跷曲;墙面,北方园林建筑显得十分厚重,江南园林则较轻巧;其它细部处理,江南园林不仅力求纤细,而且在图案的编织上也相当灵巧,北方园林则比较严谨、粗壮、朴拙。54(3)从空间处理看:江南园林比较开敝、通透,内、外空间有较多的连通、渗透,层次变化也比较丰富。北方园林则比较封闭,内、外空间的界线比较分明。(4)园林建筑在尺度方面的差异也是极为悬殊的。55(5)园林建筑的色彩处理也有极明显的差异:北方园林较富丽,江南园林较淡雅。江南园林建筑基本色调以灰瓦为屋顶、木作深棕色,白粉墙,能给人以幽雅、宁静的感觉。(6)在堆山叠石方面:北方园林的山石一般较凝重浑厚,江南园林则较虚幻空灵。(7)花木配置方面,如以品种的多样而论,江南园林远胜于北方园林。

56造成以上差异的客观原因:(1)服务对象不同:北方皇家苑囿是为封建帝王服务的,江南园林则属于私家园林,园的主人不同,各自的要求不尽相同;(2)规模及所处外部环境不同:北方皇家苑囿规模大,占地广,多处于自然风景优美的山林、湖泊地区,江南私家园林规模小,多处于市井之内;(3)气候条件不同:北方气候寒冷、干燥,江南则较温暖、湿润。它们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平面布局、建筑外观、空间处理、尺度大小以及色彩处理等五个方面。57第八部分构造、部件及装修一、屋顶的五种主要形式:1、庑殿顶——四阿顶;2、歇山顶——九脊顶,厦两头;3、悬山顶——不厦两头;4、硬山顶;5、攒尖顶58

二、柱(大木作)生起——檐柱有当心间向两端逐渐升高,使檐口呈一缓和的曲线。侧脚——宋《营造法式》规定:檐柱向内倾柱高的10/1000,两山檐柱向内倾柱高的8/1000,角柱两个方向都倾,以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三、槽:金厢斗底槽、单槽、双槽、分心槽。59四、斗拱之演变趋势:A.由大而小B.由简而繁C.由雄壮而纤巧D.由结构的而装饰的E.由真结构的而假刻的F.分布由疏朗而繁密。五、建筑色彩的等级:清代以黄色最尊贵,其次是赤、绿、青、蓝、黑、灰。六、清代彩画三种:(由尊至卑):和玺、旋子、苏式。60第九部分其他一、历代建筑哲匠:春秋——鲁班;汉——阳城延;北魏——杨衒之;隋朝——宇文恺;五代——喻皓;宋——李诫;明——蒯祥;清——样式雷。61二、古代建筑术书:《周礼考工记匠人》,《木经》——宋初喻皓的,惜已失传。宋《营造法式》——书的作者,李诫,是当时的朝廷命官,负责监管政府建筑物的建造和修复。清工部的《工程做法则例》。《营造法源》——记述了江南建筑做法。《园冶》——计成此书不只在园林史上,而且在中国美学史上都应当有一席之地,《清式营造则例》——1934年1月,中国营造学社出版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一书。62第十部分近现代建筑专题一近现代建筑发展概况一、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分期二、建筑类型: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三、建筑技术:结构技术中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大致可分为砖木混合结构、砖石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钢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三种基本形式。四、建筑风格(近代中国建筑史上传统复兴的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仿古式,第二种是混合式(又称古典式),第三种是“现代式”。63专题二近代建筑师及建筑梁思成、刘敦桢、杨廷宝、吕彦直专题三中国建筑教育一、中国营造学社二、近代建筑教育两个渠道组成:一是到欧美和日本留学建筑(留学派);一是国内兴办建筑科、建筑系(办学派)。641923年江苏公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设立了建筑科,才掀起了中国人创办建筑学科的第一页。苏州工专建筑科是由柳士英发起,与刘敦桢、朱士圭、黄祖淼共同创办。1927年苏州工专与东南大学等8所大学合并为国立中山大学,后改为中央大学。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学校的第一个建筑科。1928年,东北大学工学院和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也开始了建筑科。东北大学工学院建筑系由梁思成创办1946年,清华大学开办建筑系,由梁思成任系主任。同年年底,梁思成去美国考察战后美国建筑教育,并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