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6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和林县为例目录19733一、前言 34483二、影响城镇化进程的金融理论 325389(一)资本市场均衡理论 312223(二)资源配置理论 427141三、城镇化与农村金融市场的关系 427952(一)城镇化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发展 422504(二)金融市场为农村城镇化提供资金 523683(三)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经济转型 523577四、城镇化建设中与农村金融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25108(一)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631519(二)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7172781、国有商业银行发展战略调整对农村城镇化的影响 7129412、县域信贷资金持续外流,供给总量不足 8176083、信用社作为县域经济金融主体,不适应金融市场发展要求 1020644、农民信用意识、金融意识不强影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 1118371五、发展农村金融市场,为城乡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1217848(一)重组金融资源,完善金融体系,规范发展民营银行 12183291、继续深化商业银行体系改革 12301822、进一步深化农村合作金融体制改革 1265613、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民营化和多元化 13830(二)加快县域利率市场化改革,使人民银行再贷款形式本地化 1326089(三)健全农村要素市场、完善产权制度、创新担保形式,拓宽融资途径 1417805(四)完善农村信用体系,提升农民金融意识、促进农民思维城镇化 147461五、总结 1519079参考文献 16一、前言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资金筹集、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发展,县域金融机构得到快速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但也显现出了许多不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问题。一方面,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促进了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另一方面,我国金融发展水平对城市化的作用在不同地区显现了不同的作用程度,农村金融在支持城镇化进程中存在不足,边远落后地区的地方性金融体系发展不完备,县域国有商业银行已基本退出,金融对县域经济特别是对边远落后地区县域经济的支持出现弱化的趋势,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很不适应,客观上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本文通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和关系分析,指出当前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农村金融市场中农户、中小企业、政府以及金融机构的发展方向:如重组金融资源,完善金融体系;加快县域利率市场化改革,使邮政储蓄以人民银行再贷款形式本地化;建立担保体系,解决担保难题;建立区域性资金调剂中心,拓宽县域商业银行融资渠道;加强县域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等。通过这些措施,改善县域经济中的金融制约因素,从而实现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促进县域经济的高效发展,提高城镇化建设的效率,从而保障城镇化建设稳定发展。二、影响城镇化进程的金融理论(一)资本市场均衡理论在城镇化进程中,金融如何发挥作用,可以通过资本要素的市场均衡角度来看,城镇化进程形成了资金需求方和资金供给方两大市场力量,资本的价格有市场供求力量作用。具体来说,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本需求方主要有:政府组织、企业、个体居民(包括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等,资本的供给方主要是金融行业的企业组织,金融业为需求方提供重要的融资渠道,起到媒介的作用。在经济发达地区,资本市场比较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金融业比较发达,金融机构数量和金融工具都比较多,金融业的发展相对均衡,银行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相互竞争,资金由金融业内部转化为市场上的资本的效率更高,同时,需求方对资本需求总量虽然也很大,但是相对于资本供给方,需求方的地位更强势,资本的价格就会下降,因此政府基本建设与企业发展的融资成本较低,城镇化发展需要的资金就比较充足。但是在经济落后地区,资本市场就更接近于垄断竞争市场,资本供给方居于市场主导地位,所以出现了政府和企业的招商难、融资难问题,在这些地区,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比较少,商业银行数量少,因此金融业的规模较小,银行业则在当地金融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政府城镇建设需要的资金需要主要求助于银行,企业的发展需要的资金渠道也是更多的依赖银行,农村地区就更难融到所需资金,资本的逐利性会让资金流向收益高的地区和产业,中长期贷款占比就较低,银行更倾向于投资短期贷款项目。资本的市场价格由市场力量决定,资本一旦出现受益更高的机会,资本会迅速撤出,所以在经济发展、城镇化发展落后的地区的金融机构存款规模往往大于贷款规模。(二)资源配置理论金融业在城镇化进程中还发挥着资本要素的资源分配以及再次分配作用,通过资本要素的流动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产业升级的效果,金融规模的扩大让企业融资渠道更多,融资成本更低,从而使一批优秀的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不是很好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成本更高,更难融到资金,将加剧这些企业退出市场。通过资金的流动,改变一个地区和行业的内部结构,促使产业向合理的方向发展。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加快了资本资源配置的效率,加快了产业升级的步伐。金融业还可以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实现资源在三农问题上倾斜,让资本在逐利性和公益性上做到平衡,在农村地区,乡镇企业和农民收入与农民生活方式等方面投入资金,实现资源的再次分配,让金融机构在自身收益和政府公共产品的服务上作出分配,比如在利国利民的民生领域,政府作出政策性引导,在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引导资金流入中长期项目,解决这些收益外部性比较大的项目的资金问题。三、城镇化与农村金融市场的关系(一)城镇化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城镇化极大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城镇化使得农村劳动力从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的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如建筑业、加工制造业以及服务业,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增长;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人口在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镇企业迅速兴起,从而拉动了社会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是农村的7倍,城镇化对投资的拉动非常显著。城镇化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既有以营利为目的商业性经济发展,也有以服务为目的的公益性经济的发展。金融对城镇化的支持,包括商业化的金融行为和政策性的金融行为,在农村金融体系中,既需要有商业性的金融服务,也需要有政策性的金融服务。(二)金融市场为农村城镇化提供资金农村要实现城镇化,就需要农村金融支持。首先,金融市场为农业产业化提供资金支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生产必须得到一定的金融支持才能保证农业产业化的顺利进行,现有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支持主要有农业产业基金、农机租赁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其次,金融市场为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金融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政策性金融资金、商业性金融资金和合作性金融资金。再者,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贷款。中小企业是推动城镇经济增长的支柱力量,现阶段我国农村中小企业通过金融市场融资的主要途径是民间借贷。(三)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经济转型现代金融服务改变了农村社会经济的交易方式,借贷方式由熟人社会借贷转向金融机构借贷,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向金融机构借贷降低了交易成本,人们通过金融机构的支付结算可以节省大量交易时间和费用,企业通过电子货币进行工资、销售交易等经营活动的转账可以减少现金往来,避免人工操作的失误和不必要的损失,个人通过信用卡可以快速获取小额信用贷款,短期内无需支付利息,节省了大量交易时间和费用;二是理财方式多元化,在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下,居民可以通过存款来保值,还可以进行证券、期货和购买理财产品等投资活动,对资产进行增值;三是融资途径多样化,农户贷款难一直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民间借贷利率比较高,农民融资成本高加重了农民的负担,现代金融服务提供了多种融资途径,改善了农村的融资环境,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四、城镇化建设中与农村金融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本单元,对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基础地位、对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当前,县域经济格局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作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农村、农业、农民,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县域经济仍居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如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简称和林县),距呼和浩特市50KM,依托盛乐经济园区的发展,近年来经济提到快速发展,县域经济的特点尤为突出。国家各项支农政策的逐步落实,促进了农村经济产业化步伐逐步加快,从而导致了对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金融服务的迫切需求。乡镇私营和个体企业发展迅速,县域经济依托中心城市加快了结构优化调整,资金需求较大,但其缺乏规模优势,经营管理不规范,信用度缺乏可靠保障等问题,难以满足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条件。近年来,金融业在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提供了重要支持。截至2013年末,和林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246亿元,对GDP的贡献率为2.3%,拉动GDP增长0.03个百分点。但受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体系及运行模式、社会信用环境等因素影响,金融业对和林县农村城镇化发展支持乏力、贡献偏低,许多急需资金的企业和项目难以及时得到信贷支持。政府和企业关系密切,而政府与金融沟通协调不够,导致在地方项目的确定和对县域企业的资金投入上分歧较大。和林县现有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渣打银行五家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1家,但渣打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刚刚起步,业务量很小;邮政储蓄只接收居民储蓄,不从事信贷业务。商业银行主要是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两家传统金融机构,资金互助社、信托投资、融资租赁等新型金融机构还是空白,由于前几年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县域金融网点,撤销了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导致金融机构数量锐减、服务弱化,金融主体缺位、竞争力不强、服务面收缩的现状与县域经济的多样化发展反差很大。由于信用环境欠佳,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积极性不高。截至2013年末,和林县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4.1亿元,不良贷款占比率较高。这主要是前几年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专项票据置换、农信社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力度等因素作用的结果。由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滞后,部分企业和个人信用意识淡薄,失信违约、恶意拖欠、逃废债务等现象和贷款清收难、债权执行难等问题依然存在,金融环境欠佳威胁信贷资产安全,影响了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信心。加之近年来招商引资中,选择项目时缺乏科学论证,政府行为短期化,企业贷款投机化问题,政府项目贷款死滞较多,损失较大,金融债权维护艰难,增加了金融机构的“恐贷”心理。(二)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自1997年第三次经济结构调整以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步伐在加快,力度在加大。但是,由于农村经济受金融支持不力的制约,发展缓慢,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调整,县域信贷资金的持续外流以及农村信用社发展滞后等诸多金融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最终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1、国有商业银行发展战略调整对农村城镇化的影响(1)机构撤并对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影响从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适当撤并国有商业银行地县级机构的基本方略以来,至2005年末,内蒙古自治区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共撤并机构1084个,其中地市级分行1个,县级支行57个,办事处6个,分理处285个,储蓄所735个。上述情况表明,尽管几年撤并的机构比较多,但撤并的县级以上的机构非常少。机构的撤并对县和乡镇的影响较大,几乎所有乡镇的农业银行基层营业所被撤并,即使保留的农行基层营业所也变成了储蓄机构。因此,目前,农村经济的信贷资金基本上由农村信用社提供,但其服务的力度明显减弱。(2)经营战略调整对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入世的条件下,为了迅速增强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提出大城市、大行业、大企业和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重点客户的发展战略,逐步削弱了对县域经济中的中小企业、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3)贷款管理体制对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管理制度规定企业必须是A级以上,才能获得其贷款支持。然而,国有商业银行的企业信誉评级标准一般是按照先进发达地区的企业标准制定的,这一标准对边远落后地区县域中小企业来说,能达到的只是凤毛麟角。有资料显示,县域96%的中小企业难以得到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由于贷款决策权上收,县域国有商业银行基本无权决定发放贷款。无论是新增还是收回再贷,无论是中长期,还是短期;无论金额大小,都必须逐级上报市(省)分行审批。这种管理体制很难适应县域中小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对贷款简便快捷的要求。2、县域信贷资金持续外流,供给总量不足当前,农村城镇化发展一方面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另一方面却是县域信贷资金大量持续外流。县域信贷资金大量持续外流,对农村城镇化发展,特别是边远落后地区的发展无疑是釜底抽薪、雪上加霜,是对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制约。(1)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减少,上存资金增加县域国有商业银行受贷款决策权上收、贷款终身责任制、贷款零风险的约束,不是通过强化管理,开拓市场,创新服务,增加营业收入来实现经营目标,而是通过千方百计增加上存资金来实现。因为这样既不承担风险又有保证实现利润目标。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县为例(见表1),2008年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余额19893万元,较2007年减少27.95%;2009年、2010年贷款余额为18198万元、11202万元,较上年分别减少8.52%和38.44%;2011年和2012年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虽然较上年有所增加3.21%和40.51%,但新增贷款主要是发放的小额消费信贷和存单质押贷款,对县域经济中的中小企业贷款几乎为零。而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存资金都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由2008年的借差123万元,增长到2012年的存差4897万元,分别增长112.51%、33.57%、158.94%和41.65%,使县域信贷资金大量外流。表1和林县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与上存资金情况变化表年度项目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贷款余额(万元)1989318198112021156216246增长率(%)-27.95-8.52-38.443.2140.51上存资金余额-123992133534574897上存资金增长率(%)112.5133.57158.9441.65图1.2008-2013年和林县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与上存资金变化情况(2)邮政储蓄增长迅猛,信贷资金外流严重邮政储蓄由于政策优惠等各方面的原因,自从成立以后,业务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其它各类金融机构的增长速度,仍以和林县为例,从表2可以看出2008年--2012年,邮政储蓄以平均18.59%的速度增长,由2008年的3206万元增长到2012年的6566万元,5年间共从和林县抽走3360万元资金上存人民银行,其上存资金占同期金融机构存款增加额的11.44%,成为了县域信贷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表2和林县邮政储蓄上存资金情况变化表表中数据来源于内蒙古和林县人民银行《2012年度和林县金融分析报告》表中数据来源于内蒙古和林县人民银行《2012年度和林县金融分析报告》年度项目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上存资金余额增长率(%)320614.05373516.50424813.73537926.62656622.07图22008-2012年和林县邮政储蓄上存资金情况(3)保费增加也是县级资金向上转移的原因按照《保险法》的有关条款规定,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县域无法受益,实际上也使县级资金向上转移。仍以和林县为例,2008-2012年收取的保费分别为985万元、1089万元、1121万元、1193万元、1560万元,这些资金全部向上转移,同样也形成了县域信贷资金的外流渠道。图3.和林县2008-2012年保险公司收取保费情况总之,县域信贷资金持续大量外流,这种抽血机制不论从企业层面看,还是从县域宏观经济层面看,都是对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3、信用社作为县域经济金融主体,不适应金融市场发展要求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经济的退出,信用社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承担了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金融任务,成为农村城镇化发展中的主体。但是,农村信用社由于自身体制尚有缺陷,受资本规模小、实力较弱、资产质量较差、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结算和融资手段落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首先,农村信用社自成立以来,由于产权关系没有理顺,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官办色彩较浓,虽然先后挂靠农业银行、人民银行,但其历史积累和亏损挂账找不到承担主体,死账坏账的存在,对于资金基础薄弱信用社来说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其次,“作为弱小生产者的联合体”的农村信用社,为社会服务范围狭窄,群众基础薄弱,虽然经过几次增扩股,但均因农民入股积极性不高成效不大。资本规模小,筹资难度大,制约了信用社的发展。第三,农村信用社经营手段单一,仍局限于过去“春放秋收”的传统经营模式,服务手段和经营品种落后,开拓新业务、新品种能力差,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第四,其管理滞后,不具备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在信贷工作中,制约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激励机制不相适应,束缚了部分干部职工积极性的发挥,再加之员工素质不高,适应和驾驭未来金融市场能力差,不适应金融市场发展要求。第五,农村信用社自80年代以来没有享受到国家政策、税收上的特殊优惠,相反信用社承担了不少国家支农的政策性职能,由此而形成的大量不良贷款得不到解决,这也是制约信用社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信用社没有享受到等同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待遇,如不良资产的剥离与核销、保值储蓄补贴的政策性弥补等,这使农村信用社如同一只蜗牛,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在现代高速公路上爬行。如不能适时改变现状,农村信用社的稳健发展战略则难以实现。最后,农村信用社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落后的结算手段和原始的融资渠道也是制约信用社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4、农民信用意识、金融意识不强影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一是需求方金融意识不强。农村居民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不高,了解金融知识少,接受金融服务知识、掌握服务技能、操作金融服务工具比较困难;县域地区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落后,导致居民获得信息的渠道不畅通,并由此导致其金融服务意识不强、信用意识缺乏,这极大地阻碍了金融产业在县域农村地区的发展,同时也是县域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二是供给方驱动力不足。现代商业银行以利润为核心,而县域金融业务的显著特点则是比较分散,单笔数额较小,缺乏抵押标的等,这些造成了商业银行开拓县域业务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同时,县域金融机构不良率明显高于城市也是造成商业银行谨慎开展县域金融业务的原因之一。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县及县以下地区的不良贷款占金融机构全部不良贷款的比例为49%,而县及县以下地区的贷款总额仅占全部贷款的23%。这直接降低了商业银行在县域设立网点、开展业务、创新业务的意愿。五、发展农村金融市场,为城乡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解决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金融制约问题,根本出路是如何从体制创新上切实有效地建立起适应农村城镇化发展特点的金融体系,同时要转变政府职能,治理社会信用环境,为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一)重组金融资源,完善金融体系,规范发展民营银行日益突出的资金结构性矛盾,证明现有县域金融体系已不适应我国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层次性经济、地区经济的多样性要求,必须进行改革。1、继续深化商业银行体系改革随着经济国际一体化格局的逐步形成和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四家国有商业银行采取集约经营战略,原则上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域退出,继续强化大城市、大行业、大企业的经营战略,参与国际竞争。县域要通过政府和企业按比例出资,将其成立为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取代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为县域经济体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后,建立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可充分利用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的机构、人员、市场等资源,广泛吸收民营资本参与,尽量降低商业银行退出成本;另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原有商业银行职工国有企业职工身份,实行竞争上岗,形成新型的劳动合同关系。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原有人、财、物等资源,又可以迅速壮大和稳健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使县域经济不受体制改革的影响。2、进一步深化农村合作金融体制改革农村信用社多年来由于股金制度等方面的缺陷,长期以来资本不足,风险抵御能力较差,创利水平低,管理松散,各自为政,严重影响农村合作金融事业的发展。经过农村合作金融体制改革,将现有多法人制整合、归并为一家以县联社为主体的具有现代企业制度、商业化运作的农村合作信用社,为“三农”和农村中小企业提供更强大的服务。整合为一家独立法人的农村合作信用社后,首先由于资金可集中使用,有利于提高抗风险能力;其次,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员工素质的提高;第三有利于现代先进结算手段的运用和新产品、新业务的开发运用;第四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增加资金供给量、增强资金调剂能力;第五有利于提升社会信誉,增强发展后劲等。3、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民营化和多元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间经济的兴起,民间融资活动近年来日趋活跃,在经济领域中的影响日益增大,已成为农村城镇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对2012年一季度和林县辖区公喇嘛镇乡、新店子镇、大红城乡有民间借贷行为的10户个体工商业户和20户农牧户的民间借贷情况进行了调查。被调查的10户工商业户其民间借贷发生额为57.8万元,比上年末增加了10.8万元,借贷金额在1万元至10万元之间。20户农户借贷总额为20.8万元,比上年末增加2万元,借贷金额在0.50万元至4.00万元之间。借贷期限为3个月至1年,借贷利率在36.00%。个体工商户借贷资金用于商品购销资金需求,农户借贷资金用于购买春耕生产肥、种、饲料等,民间借贷资金运用季节性强、利率高。但由于农村信用社资金有限满足不了更多农户、中小个体工商的资金需求,只能通过民间借贷缓解个体工商户的资金需求。民间借贷资金特点是运用灵活、快捷、交易手续便利,所以要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民营化和多元化,允许民间融资公司:如典当、担保、投资行业在合法的框架内存在,充分繁荣县域经济和搞活市场做出了积极贡献。总之,要努力通过县域金融体制改革,建立起以人民银行为中心,合作商业银行为基础,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多种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的金融体系,促进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从而形成金融业的良性循环体系。(二)加快县域利率市场化改革,使人民银行再贷款形式本地化县域金融机构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县域的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及“三农”,所经营的业务品种主要是小额零售业务,但其单位资产的管理成本高,风险大。为调动重组后的县域金融机构经营的积极性,增强其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抑制民间借贷,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向县域经济,建议加快县域金融机构利率市场化改革,县域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浮幅度最大可在法定利率基础上浮动50%;贷款实行差别利率,执行现行浮动标准即可,但种养业贷款、扶贫贷款以不超过100%为宜。邮政储蓄正以超出商业银行存款增幅的速度逐年增加,虽然它在当地人民银行开户,但资金还得逐级上划,这无疑也是在县级抽血,建议国家在政策上对农村城镇化发展给予倾斜,建立邮政储蓄资金按一定比例通过人民银行再贷款形式返还县级使用制度。(三)健全农村要素市场、完善产权制度、创新担保形式,拓宽融资途径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建立以担保基金为主的融资担保体系。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由于受基础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大部分企业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低、生产手段落后、产品市场竞争力差,抗风险能力弱,县域经济的这一先天不足,抑制了金融机构的贷款投放趋向,形成了中小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两难局面。为了解决目前的“两难”局面,建议以县为单元建立担保基金,主要由政府出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自主向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切实解决县域经济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从县域退出,重组后的县域小型商业银行增多,以中心城市建立小型商业银行网络资金调剂中心,为小型商业银行资金在行际之间、县域之间、季节之间进行方便快捷、高效的资金余缺调剂服务,使县域本来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调剂中心可设在人民银行中心支行,也可以由区域银行协会办理,无论怎样设置,都必须坚持为区域内小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调剂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四)完善农村信用体系,提升农民金融意识、促进农民思维城镇化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地区良好投资环境的重要标志。加强信用环境建设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县域金融企业规范金融服务,支持县域经济结构调整。金融企业要建立以经济结构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创立服务品牌,推行职业化服务;做到不断调整服务策略,完善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改进服务手段,拓展服务功能,服务县域经济;建立监督考核机制,使金融服务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地方党委政府要把县域社会信用环境建设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制定县域社会信用建设规划,像抓项目、抓经济那样抓县域信用环境建设。因为信用是资源,是工具,是无形资产,也是一种生产力。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单靠政府重视和树立自己的信用,为社会、企业和个人树立诚实守信的榜样还不够,还需要相关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首先宣传舆论部门要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重视单位和公民的诚信教育,使文明诚信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热3篇
- 物流行业安全防护规则
- 公园户外攀岩墙施工协议
- 物业服务合同书范本
- 教育培训行业投资操作手册
- 医疗行业财务收支管理规程
- 外包售后服务协议书
- 森林防火搅拌站招标文件
- 展览馆玻璃膜施工合同
- 地铁站彩钢板维修合同
- 伦理学全套课件
- Zippo-2024年美版年册集合
- 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培训课件
-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件
- 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 棋牌游戏自审自查报告
- JJF 2088-2023大型蒸汽灭菌器温度、压力、时间参数校准规范
- 电磁弹射技术
- 读后续写微技能Toshownottotell课件高三英语一轮复习写作专项
- 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风险管控清单(日管控)
- 电气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