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湘教版_第1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湘教版_第2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湘教版_第3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湘教版_第4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湘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高中地理必修3第2章第6节——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新课导入音画欣赏——《春天的故事》1、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2、珠江三角洲的范围位于广东省

,珠江

,靠近

。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肇庆香港澳门读图说一说3、由图可看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特征:①沿河分布:惠州、东莞、中山、江门等。②沿河口分布:广州、香港、澳门、深圳、珠海等。③沿海分布:珠海、澳门、香港等。中南部下游港澳东南亚1、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①工业基础雄厚,产值高②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③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④良好的区位条件⑤全国的侨乡之一⑥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③④⑤⑥B尝试题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

1、国际背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2、国内背景: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1)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2)著名侨乡,便于招商引资3、区位优势:(4)位于东南沿海,海运便利(3)劳动力丰富廉价,地价便宜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或地区欠发达地区全球范围内寻找劳动密集型产业20世纪七八十年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方向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阶段进程特点形成原因改革开放初期城乡融合,农与非农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一镇一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以核心城市(广州)为中心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的辐射带动作用1、有关城市化的基本知识

*概念:*城市化标志:2、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优化方案》53页)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人口比重提高(最重要的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崛起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镇人口比重城镇人口多,比重高,达70%城镇数量、密度数量多,密度大城镇经济实力较强外来劳工、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外来劳工所占比重高,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比较完善,供电、和供电通信水平居全国前列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四个方面表现:

【活动】P65参考答案:1.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的专业镇经济: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规模效益;便于经营管理,改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便于企业间技术和信息交流,相互促进,从而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尝试题

深圳在改革开放之前还是一个人烟稀少的边陲小镇,设立特区后,短短20多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一个大都市。据此回答3-4题:3、深圳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地理位置B政治因素C交通因素D科技因素4、目前,成为影响深圳发展的新的主要因素是()

A环境B旅游C交通D科技BD2、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是()A城市与乡村界限模糊不清的城乡一体化B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C大城市连为一体的超级城市体系D农业产业消失的城市一体化地域B2014年发布的中国城市GDP排行五十强

2013年排

名城

市GDP(亿元)增长率(%)上年排名省、市排

名城市级别1上海21602.127.7%1沪直辖市2北京19500.67.7%2京直辖市3广州1512311.6%3广东1副省级城市4深圳1450011.6%4广东2副省级城市5天津14370.1612.5%5津直辖市6苏州130009.8%6江苏1地级市7重庆1265712.3%7渝直辖市8成都9108.910.4%8四川1副省级城市9武汉9051.312.5%9湖北1副省级城市10杭州8343.528.0%10浙江1副省级城市18佛山701010%15广东3地级市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推动作用1、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0):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增加较慢迅猛增长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工业化第一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工业化第二阶段: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产业比值在快速上升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1)工业化加剧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3)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2)工业化加剧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方式发生转变,从而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工业化机器大生产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吸纳大量劳动力加速城市化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开放政策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农村工业化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农村城市化吸引外资知识拓展我国不同地区的城市模式《优案》54页三、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1、问题(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三、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1、问题(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水污染严重;大气污染加剧(酸雨、灰霾);固体废弃物污染;耕地减少,肥力下降①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滞后②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城市竞争力下降。③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引发了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2004年11月3日,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市区)云量较多,有灰霾,能见度最差时只有4千米左右。严重的灰霾使市区能见度差,汽车白天也要开灯行驶。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去年广州、深圳等城市灰霾天气超过了120天;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排放量居高不下,酸雨频率达45.4%;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越来越突出。1、珠三角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城中村”(村落在区域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但土地权属、户籍和行政管理体制上仍保留农村模式),下列有关“城中村”叙述正确的是

A、基础设施完善,环境较好B、是本地人口的主要居住区C、民风淳朴,治安状况较好D、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城中村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D尝试题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据此完成2-3题3.“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B.城市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断扩大2.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尝试题DB

大气灰霾又称大气棕色云,发生时天空长时间灰蒙蒙的,能见度极差。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深受其害。据此回答4~5题.

4.关于产生大气灰霾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量燃烧煤和石油②夏季风的势力增强③城市规模不断膨胀④城市大量排放生活污水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5为减少灰霾发生,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扩大城市的面积和规模B.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

C.禁止私家轿车上路D.将有污染的工业迁往郊区

CB尝试题三、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1、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城市建设相对落后产业升级面临困境2、对策《优案》56页构建“泛珠三角”,扩大经济腹地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重化工业发展科技、引进人才,促进产业升级加强城市相互分工与合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