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第三节战略抉择第四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战略研究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一、战略的概念二、战略研究的特征全局性;长远性;综合性;层次性。三、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四、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着重解决的问题(一)战略目标(二)战略重点(三)战略方针(四)战略布局(五)战略措施(一)不同区域发展战略西部和东北,国家可多进行制度(政策)供给,即政府要发挥较大作用。中部,依靠市场力量,辅之以政策支持东部,依靠东部自身力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二)区域发展战略定位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案例:以东部沿海地带和东西横贯的长江沿岸相结合的T形结构为主轴线,以联结重点资源开发区的主要铁路沿线为二级轴线,构成我国国土开发和建设布局的基本框架。
TY结构是指,在T结构基础上增加陇海—兰新—北疆铁路和兰青—青藏铁路形成的Y形。前者东起连云港,西至阿拉山口连结哈萨克斯坦的铁路,是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自兰州分叉,最终延伸至拉萨。Y结构显然有助于促进西北乃至西藏的发展。
TY结构外,实际上还存在许多直接出海的I形结构,如东北各地经大连出海,内蒙古和晋北经秦皇岛出海,山西、北京和河北经天津出海,山东经青岛出海,江西经福州和厦门出海,广西和贵州经湛江出海,云南经南宁至防城和北海出海等。所有这些直接出海的I形结构,与TY两个主要结构相结合,就成为我国生产力布局的TY多I战略,或称TYIs战略。T形结构战略TY形结构战略TYIs战略第二节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一、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战略思想的集中反映,一般表示战略期限内的发展方向和希望达到的最佳程度。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一种长期的目标和总方向,因此应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使人们无所适从。战略目标按期限可分短期、中期、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又称近期目标,一般5年左右;中期目标,一般以10年为期;远期目标,或叫长期目标,通常在20年以上。总体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建设目标经济总量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经济结构指标人口构成指标人口总量指标物质生活水平指标精神生活水平指标空间结构指标空间规模指标环境质量指标
二战略重点
战略重点是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任务,它是关系到区域全局性的战略目标能否达到的重大的或薄弱的部门或项目。战略重点通常在如下几方面考虑:一是竞争中的优势领域。二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建设。三是区域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四是经济转折时期的关键问题或扭转区域局面的关键因素。*战略重点具有阶段性,这是规划工作需要注意的。*战略重点可以不只一个。三、战略方针战略方针是指实现战略目标的总的策略,总的原则,是规范地区发展行动的指南。战略方针要服务于战略目标,须要简明、扼要,使人们容易掌握要领。因此,它既不能过于琐碎,全是细枝末节,又不能过于空泛,流于形式。战略方针切忌公式化、一般化。战略方针越具体,对指导战略的实施越有利。四、战略措施战略措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步骤和途径,是实施战略的手段。制订战略措施,就是把比较抽象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进一步具体化的过程。区域发展战略措施通常包括实施战略的相应的组织机构、资源分配、资金政策、劳动政策、产业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的控制、激励、协调等手段。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关心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各种措施,如社会福利、社会文化、环境保护措施和协调地区关系、促进平衡发展的措施,常成为战略措施的重要内容。区域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空间布局战略。建国以来到20世纪末期,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向,即从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转向区域平衡发展战略,从区域平衡发展战略转向局部区域优先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第一次系统提出和阐述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部署,即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标志着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第三次转向,即从局部区域优先发展战略转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三次转向1、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三次转向第一次大转向是1949~1979年间从不平衡区域发展战略到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沿海和内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经济发展历史过程中长期形成的特征之一。这种状况虽然是由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以及不断遭受外来入侵的环境所决定的,但也与政府的战略选择有直接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处于落后的传统农业社会,属于近代的工业部分不到国民经济的10%,其中的70%以上又处于沿海地区。
1949~1979年间,中国决策层逐渐形成和实施重点发展内地,推进区域平衡发展的战略,实现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第一次大转向。全国划分为沿海和内地两大经济地带。国家侧重发展内地。1958年,中央设立七大“经济协作区”,试图建立不同水平、各具特色、工业体系相对完整、均衡发展的经济区域。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从国防需要出发,根据各个区域国防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布局上将全国分为一线、二线、三线等三类区域。经济建设和工业布局的重点放在三线地区。总体上看,1979年以前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特点是:强调各个区域的平衡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心是内地。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特点是:内地经济发展速度迅速提高,与沿海的差距逐渐缩小;各个地区逐渐形成自给自足、独立完整的经济结构和体系。第二次转向是1979~1999年间从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到局部区域优先发展战略的转向。
1979年开始,中国开始探索以经济特区为突破口启动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与此相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开始发生变化,即开始从区域平衡发展战略转向东部优先发展战略。突出表现是,这一时期,政府推出了沿海区域优先发展战略。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优先发展沿海地区,通过沿海地区的发展带动内地发展的思路开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导思想。
1984年底,当时的中央主要负责人在视察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时指出:“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是要通过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和沿海开放带将沿海的发展和内地的开发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我国的东西部关系问题,振兴全国经济”。依据上述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六五”计划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设想方面,开始了由平衡发展向局部区域优先发展战略的转变。1986年召开的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首次明确提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三大地带的划分,并突出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第三次转向是1999~2005年间从东部优先发展战略转向全面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从“八五”时期开始,针对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问题,中国开始调整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东部沿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以来,还推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
20世纪末期,中央决策层开始认识到,伴随现代化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开发西部的战略时机已经到来,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正式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定,2000年10月,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制定的“十五”计划将“实施西部大开发”确立为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启动。从2000年开始,中央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一是加大了向西部的资金投入力度,一批关系全局的重大建设项目相继开工。二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启动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三是加快西部地区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事业发展。由于上述举措,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明显提速。在西部大开发取得阶段性成就以后,中共十六大又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问题。2、区域发展战略转向目标取向与理论基础的演变轨迹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变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目标取向和理论基础上的。总体上看,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目标取向和理论基础的演变经历了从“平等优先”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演变。第一次转向的目标取向是“公平优先”,基本理论是生产力“平衡分布”理论。生产力“平衡分布”理论主要是基于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工业发展的区域发展理论,其理论基点是强调区域公平。一方面,符合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工业化进程的实际,符合中国改变生产力畸形布局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这一理论过于强调区域平等,而相应忽视了生产力布局的效率。因此,1949~1979年间,中国生产力布局在趋向区域平衡的同时,区域生产力配置的效率的差距反而拉大。1978年,沿海地区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的产值为141元,而三线地区仅为70元,沿海地区百元产值占用流动资金为24.6元,而三线地区为40.7元,沿海地区盈利率为23.4%,而沿海地区只有9.2%。效率差距带来了内地与沿海差距的拉大。1952~1965年间,内地与沿海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对差距缩小了12.6个百分点,而1965~1978年间反而扩大了11.8个百分点。这种状况表明,生产力布局中强制性的区域平衡可能反而拉大差距,加剧区域的不平衡。第二次转向的目标取向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理论依据是生产力非均衡区域配置理论。正是由于看到强制性生产力区域均衡配置反而导致区域差距的拉大,1979年以后,强调效率的生产力区域配置理论开始占上风,这一理论的代表是“梯度发展理论”。1988年,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理论构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两个大局”的理论构想是建立强调效率优先和“梯度发展”的基础上的,是“梯度发展”理论的发展。第三次转向的目标取向是“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理论基础是区域协调发展理论。1979年以来,“公平”在区域发展战略的目标取向中的地位是逐渐提升的,经历了一个提出、实施和被“更加注重”的过程。第三次转向的理论基础是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理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理论、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理论等。这一理论是一个新的区域发展理论。首先,这一理论的基本理念是强调区域和谐发展,而不是梯度性和差序性发展。其次,这一理论的基本追求是公平,而不是仅仅将公平作为“兼顾”的目标。第三,这一理论强调的协调是基于区域优势的互动性协调。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开始新的全面转型,以实现更均衡、更协调、可持续性的科学发展。
2009年以来,在中央全力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宏观调控政策的一个新重心出现了——发展政策方向集中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国务院接连批复支持了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无论是数量和速度,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罕见。
今年1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珠海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等规划。第三节战略抉择一、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二、分析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
三、提出战略构想一、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一)区域的地位区域地位是指某区域在区域系统中或同层次区域中的排序、重要性、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它通常反映在排序的前后或高低,所起作用的大小,影响的地域范围及影响的强度等方面。区域地位与区域的规模、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
1、评估区域的地位,目的在于明确区域在地域分工中所处的位置,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能起的作用和适宜扮演的角色。
2、评估区域地位时,明确规划区域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于确定区域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经济结构和近期的战略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长株潭城市群区位地位:地理和交通区位优势突出。长株潭城市群位于中部地区的经济腹地,处于我国东西和南北的结合部和我国“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汇处,是长江流域经济带和京广铁路经济带的交汇中心,铁路、水运、公路、空运优势均十分明显,是名副其实的综合交通枢纽。
(二)区域优势与劣势确定区域的优势和劣势,通常需要作两种比较:
一是区内比较。对影响区域发展的各种内在因素,各种资源、各种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以明确哪种因素、哪一种资源、哪一个条件对区域发展的作用最大,是优势所在。
二是区际比较。区域与区域之间进行比较,最容易表现出强势、弱势甚至是劣势出来。(一)从综合实力来看,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总量低于其他两群(圈),但经济均量则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从经济总量看,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实力相对较差,2007年的GDP为3468.3亿元,分别比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少5142.2亿元和2088.4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236.4亿元,占湖南省的比重为39.0%,在三个城市群(圈)中总量和占比均居最后一位;从经济均量来看,长株潭城市群的地均GDP为1238.7亿元/万平方公里,比武汉城市圈高出282.3亿元,比中原城市群少228.2亿元,人均GDP为26824元/人,居三群(圈)之首,分别比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高出5046元/人和8185元/人。因此,从经济均量比较来看,长株潭城市群还是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
再比较三个中心城市,2007年长沙的GDP为2190.3亿元,在长株潭城市群中所占比重达到63.2%。同期郑州和武汉的GDP分别为2486.7亿元和3141.9亿元,在各自城市群(圈)中占的比重分别为28.9%和56.5%。财政收入方面长沙在绝对数量低于其他两市,并且差距明显,但在占比上则居三市之首。而从经济均量看,长沙的地均GDP和人均GDP均居三市之末,尤其是地均GDP几乎仅为其他两市的一半,反映出长沙的经济集约化程度有待提高。
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和集聚功能常用首位度来反映,首位度越高,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和集聚功能就越强,一般以经济总量居第一位的中心城市与经济总量居第二位的城市的比值来衡量首位度,长沙的经济首位度为2.9,而郑州和武汉的首位度分别为1.6和6.5。由此可见,长沙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中心,其核心地位虽比郑州明显但远不如武汉在武汉城市圈中突出,在经济实力上也与武汉有着相当的差距。首位度(中心城市经济总量与第二位城市经济总量的比值)首位度=第一大城市人口数÷第二大城市人口数。所谓“城市首位度”,也称“首位城市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大城市人口数与第二大城市人口数之间的比值,它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第一大城市的人口往往比第二大城市的人口多3倍~9倍,最高达到12倍~13倍。(二)从三大需求来看,长株潭城市群相对其他两群(圈)有较明显的差距,但中心城市的占比却最大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消费来看,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437.8亿元,远低于中原城市群的2628.7亿元和武汉城市圈的2556.7亿元;从投资来看,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共计1998.1亿元,比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分别少2569.3亿元和816.4亿元;再从出口来看,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的出口总额为42.0亿美元,而同期的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的均超过60.0亿美元。比较三群(圈)三大需求在各自省份所占比重发现,长株潭城市群三大需求占比均居三群(圈)最末,消费、投资占比与最高者分别相差20.7和15.5个百分点,出口占比与最高的中原城市群相差12.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长株潭城市群对湖南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相对于其他两群(圈)对各自省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较明显的差距。(三)从三次产业的结构来看,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相似,但二产业比重明显低于中原城市群
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的三次产业结构为9.2:46.9:43.9,中原城市群的三次产业结构为9.3:58.3:32.4,武汉城市圈则为11.5:44.6:43.9。可以看出,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结构与武汉城市圈基本接近,主要差别在于与中原城市群第二、三产业的比重。长株潭城市群第二产业低于中原城市群11.4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则高于中原城市群11.5个百分。(四)从中心城市所有制结构比较来看,长沙的经济外向度高于郑州但明显低于武汉
本文采用三个中心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来比较分析。
在长沙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的比重很小,两者之和还不到8.0%,武汉相对较高,接近16.0%,而郑州仅有4.1%,长沙的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比重为3.1%,武汉与郑州分别为5.0%和1.8%,长沙的外商投资企业为4.2%,低于武汉的10.6%高于郑州的2.3%。内资企业中,三个城市都是其他类型的企业(包括:股份合作、联营、有限责任、股份有限、私营企业等)比重最大,超过了内资企业的2/3,其中长沙的这一比重最高,郑州最小。(三)区域容量
在自然资源中土地资源是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因此在区域容量研究中又集中在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方面。因而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也成了衡量、评价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指标之一。长株潭城市群是以长沙为中心,加上株洲和湘潭2市,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土地面积约2.80万平方公里,占湖南省土地总面积的13.2%;人口1298万,占全省的20.4%。中心城市长沙的土地面积1.18万平方公里,人口653万,在长株潭城市群中所占比重分别达到42.1%和50.0%。
四、创新活动创新活动,指技术创新,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创新活动要素:机会、环境、支持系统、创新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战略核心(1)原因:①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②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2)要求: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什么是自主创新和创新型国家?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侧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①原始创新,以获取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为目的(就是这个东西世界上没有,是自己发明的)。②集成创新,将多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新产品、新产业③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就是消化吸收了以后,在别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新型国家:就是国家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当今世界大约有20个左右的国家属于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特征:①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科研投入占GDP的比例2%;②科技进步贡献高达70%以上;③自主创新能力强。对外依存度30%以下;④创新产出高。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0个左右的创新型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99%
2006年1月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并把”创新型国家”作为我国发展的战略.全球四分之一的笔记本电脑和三分之一的数码相机是我国苏州生产的,然而每销售一台电脑我们要给英特尔几十美元,微软几十美元,中国人自己赚的大概只剩10个苹果的钱,生产一台DVD,我们的利润只有1~2美圆;生产一件MP3,我们的利润只有一个多美元。——缺”芯”。没有专利,没有核心技术,我们只能受制于人,只能赚取可怜的加工费,而将绝大部分利润奉送那些掌握专利技术和行业标准的的发达国家.原因在那里??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吉利现象”
吉利自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连续6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4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成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吉利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被誉为“实现了中国几代汽车人的梦想”,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吉利现象”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二、分析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一)总体环境总体环境的分析评价,可以从高到低、从大到小分层次进行:1.审时度势,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总趋势。2.了解全国的经济发展形势,自觉接受全国或高层次区域发展战略的约束。3.了解周边地区的情况,分析区域与周围地区的关系。(二)产业环境产业环境分析的项目很多,包括:1.产业结构分析,探讨影响产业发展的各种动力,以及影响这些动力的决定性因素。2.生产状况分析,如生产类型、原材料来源、生产成本、生产的附加价值、规模经济利益等。3.产品状况分析,如产品类型、替代品等。4.产品市场状况分析,如产业的成熟度、销售对象、销售范围、进出口状况等。5.产品生产环境,相关联的产业发展及相关技术研究、开发状况等。企业环境或公司环境分析,一般只在极小地域范围编制规划时才予以研究。它与产业环境似乎相当接近,但也有些不同。其中最大的差别在于,产业环境基本上是从同一行业的全体的角度去分析,而企业或公司环境更多的是单一企业或公司的角度去考虑。某一单独的企业或公司对区域产业或许有可能发挥影响力,尤其是垄断性的公司,但个别的企业对公司毕竟只是产业中的一小部分,产业由很多不同的公司和企业组成。(三)企业或公司环境(一)从宏观环境来看,两型社会、中部崛起、国家扩大内需、沿海产业转移等一系列历史性机遇接踵而至,为长株潭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长株潭城市群外部环境分析:一是两型社会的重大历史性机遇。2007年11月,国家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都市圈成为国家“两型”社会,这是国家继上海浦东新区、成渝新区、津京冀新区之后的第四个新区。长株潭地区获批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全国6个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这在中部地区也是惟一的,这些在吸引外来投资上无疑成了长沙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金字招牌”。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前者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后者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
二是中部崛起的机遇。中部地区也成为了全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之一。据了解,2009年国家发改委将抓紧编制和出台中部崛起规划,抓紧制订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措施,对中部地区的政策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三是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加大投资力度和优化投资结构,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沙拥有国家级的综合性高新技术性产业基地和生物、软件产业基地,以及高新区、经开区两个国家级园区,可凭借以上优势,在交通、节能环保、改善民生、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等方面争取重点支持。四是沿海产业转移的机遇。
梯度转移理论提出“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处在成熟、衰退过程中,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每一次产业转移实际上都是一次重新洗牌,各个地区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新的产业布局。长沙具有承接产业转移得天独厚区位优势。从经济区位优势来看,长沙在中部地区城市区位优势度排名第2位,既是内陆通向两广和东部沿海及西南边陲的枢纽地带,又是长江经济带和华南经济圈的结合部。东西对流,长沙是沿海和东部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理想输出地,是西部资源输出的中心节点和重要桥梁;南北合作,长沙具有与两大经济区域进行密切经贸合作的得天独厚条件,在全国经济战略布局中,发挥着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重要枢纽作用。区内交通发达,是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形成了水、陆、空现代化主体交通网络。(二)从经济运行来看,经济总量连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经济质量的不断提升,为长株潭又好又快发展打造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1、经济总量不断提升,赶超能力强。2、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3、传统服务业持续发展,新兴服务业迅速崛起。
4、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优势明显。
三、提出战略构想提出战略构想方案,简单的说,就是将对区内发展条件和区外发展环境的分析研究的结果,综合思考出一条适合区域未来要走的路。这是战略抉择过程中最困难、最关键的环节,也是最富有意义的结果。一般来说,提出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是,要对区域发展的机会和障碍、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作综合分析研究。综合分析时常常是两两组合,在组合分析比较结果中挑选出较合适的方案出来。
II
I
IV
III(环境)优势劣势
障碍
机会(区域)从区域发展特性组合图中可以看到,特性组合可能出现四种情况:第一种(1)可能是环境中出现了机会,而区域恰好有这种优势;第二种(Ⅱ)可能是环境中存在一些障碍,但区域在这方面仍有强势;第三种(Ⅲ)可能是环境中存在有机会,但区域在这方面并不具备优势;第四种(Ⅳ)可能是环境有障碍,而区域在这方面也处于劣势之中。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区域要在第一种可能的方面去努力,并且依第一种情况制订战略,提出决策;在第二种可能方面,区域将面临不少竞争和不利的因素,制订战略的重点在于如何排除障碍,如何应付危机。在第三种可能方面,区域必须把握一些发展的机会,或者其他周围地区的实力也不强,应努力去争取,否则会错过大好时机。第四方面,区域不应依这种情况提出发展的努力,避之仍唯恐不及。
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
1.杠杆效应SO(优势+机会)。杠杆效应产生于内部优势与外部机会相互一致和适应时。在这种情形下,企业可以用自身内部优势撬起外部机会,使机会与优势充分结合发挥出来。然而,机会往往是稍瞬即逝的,因此企业必须敏锐地捕捉机会,把握时机,以寻求更大的发展。
2.抑制性OW(机会+劣势)。抑制性意味着妨碍、阻止、影响与控制。当环境提供的机会与企业内部资源优势不相适合,或者不能相互重叠时,企业的优势再大也将得不到发挥。在这种情形下,企业就需要提供和追加某种资源,以促进内部资源劣势向优势方面转化,从而迎合或适应外部机会。
3.脆弱性ST(优势+威胁)。脆弱性意味着优势的程度或强度的降低、减少。当环境状况对公司优势构成威胁时,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出现优势不优的脆弱局面。在这种情形下,企业必须克服威胁,以发挥优势。
4.问题性WT(劣势+威胁)。当企业内部劣势与企业外部威胁相遇时,企业就面临着严峻挑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死存亡。SWOT分析模型的方法:
按照通用矩阵或类似的方式打分评价: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在分析时,应把所有的内部因素(即优劣势)集中在一起,然后用外部的力量来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
结果在SWOT分析图上定位
案例:沃尔玛(Wal-Mart)SWOT分析优势Strengths.
• 沃尔玛是著名的零售业品牌,它以物美价廉、货物繁多和一站式购物而闻名。• 沃尔玛的销售额在近年内有明显增长,并且在全球化的范围内进行扩张.(例如,它收购了英国的零售商ASDA)• 沃尔玛的一个核心竞争力是由先进的信息技术所支持的国际化物流系统.例如,在该系统支持下,每一件商品在全国范围内的每一间卖场的运输、销售、储存等物流信息都可以清晰地看到。信息技术同时也加强了沃尔玛高效的采购过程。• 沃尔玛的一个焦点战略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优秀的人才是沃尔玛在商业上成功的关键因素,为此沃尔玛投入时间和金钱对优秀员工进行培训并建立忠诚度。劣势Weaknesses
• 沃尔玛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食品零售帝国。尽管它在信息技术上拥有优势,但因为其巨大的业务拓展,这可能导致对某些领域的控制力不够强。• 因为沃尔玛的商品涵盖了服装、食品等多个部门,它可能在适应性上比起更加专注于某一领域的竞争对手存在劣势。• 该公司是全球化的,但是目前只开拓了少数几个国家的市场。机会Opportunities• 采取收购、合并或者战略联盟的方式与其他国际零售商合作,专注于欧洲或者大中华区等特定市场。• 沃尔玛的卖场当前只开设在在少数几个国家内。因此,拓展市场(如中国,印度)可以带来大量的机会。• 沃尔玛可以通过新的商场地点和商场形式来获得市场开发的机会。更接近消费者的商场和建立在购物中心内部的商店可以使过去仅仅是大型超市的经营方式变得多样化。• 沃尔玛的机会存在于对现有大型超市战略的坚持。威胁Threats• 沃尔玛在零售业的领头羊地位使其成为所有竞争对手的赶超目标。• 沃尔玛的全球化战略使其可能在其业务国家遇到政治上的问题。• 多种消费品的成本趋向下降,原因是制造成本的降低。造成制造成本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外包向了世界上的低成本地区。这导致了价格竞争,并在一些领域内造成了通货紧缩。恶性价格竞争是一个威胁。案例:员工满意度SWOT分析
优势S
认同并遵守公司制度
热爱学习,力求上进
员工心地无私劣势W
薪酬待遇在行业中偏低
加班较多,导致员工疲惫
企业文化建设薄弱
机会O
组织结构正在调整
股份制改造和上市机会SO战略
成立人力资源部,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WO战略
聘请管理顾问,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与薪酬制度
威胁T
技术人才和熟练工流失
人员素质低ST战略
成立培训部,通过持续的培训提升员
工素质;引入高素质人才WT战略
高薪挽留部分人才
该公司决定确立三个改进弱项,由新成立的人力资源部和培训部开展弱项改进:第一,改变公司目前使用的工资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与薪酬制度;第二,建立内部培训制度,进行全员素质教育;第三,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第四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一)自主发展战略(二)高速度增长战略(三)变通经济发展战略(四)初级产品出口战略(五)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六)出口替代发展战略(七)信息化发展战略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一)平衡发展战略(二)不平衡发展战略(三)梯度推移战略(1)梯度——是一种广义的非均衡。地球表层的差异导致其间物质和能量分布的不均衡,从而引起物质流动、能量传输和信息扩散这一常见现象。所以,梯度的客观存在是产生宏观运动及其过程的基础,反过来,这种宏观运动及其又会导致原始的平衡——非平衡格局。(2)类型:自然梯度;经济梯度;社会梯度;技术梯度。(三)梯度推移战略1、梯度及其主要类型
2、梯度理论梯度理论是定性、定量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空间不平衡分布规律的一种理论。梯度理论认为,非均衡系统中存在的梯度,形成了促使系统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与传输的梯度力,它是促进区域经济运行发展的一种动力。这种力的方向和强度,决定着经济运行的方向和速度。3、经济发展的梯度推移(1)推移的动力。经济梯度推移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产业的创新活动。(2)推移的方式——有序推移。根据梯度推移的动力,新产品或新产业的发展是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的。(3)推移的途径。梯度推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镇系统逐步转移的。4、对梯度推移战略的批评和相关新理论的出现(1)反梯度理论(2)多种推移并存论(3)主导论第七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第二节核心-边缘理论第三节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第四节圈层结构理论第一节增长极理论第一节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1966年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把增长极理论发展到地域空间布局原理上,完善了增长极理论。增长极是在城市区配置下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它不仅是推动型产业及其综合体,而且也是拥有这种产业综合体的城市。(布德维尔的定义)增长极效应分析(1)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概念源于佩鲁提出的“经济空间”。按照佩鲁的观点,“经济空间”是“存在于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或者说是指经济部门(产业)之间的联系,如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佩鲁认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创新,而创新总倾向于集中在某些特殊的领头产比。这些领头产业一般讲其增长速度高于其他产业,是主要的创新源。这种产业最富有活力,佩鲁称之为“活动单元”。这种活动单元(产业)对其他产业具有很强的支配效应、连锁效应和推动效应,称为推进型产业(也就是增长极),受增长极影响的其他产业称为被动推动型产业。佩鲁认为,在推动型产业与被推动型产业之间存在着3种效应:①推动型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支配效应;②推动型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的连锁效应;③这种连锁效产生的乘数效应,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产业发展,最终实现均衡发展,即推动效应。这是增长极理论的核心。(2)增长极佩鲁把经济空间中在一定时期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产业)称为增长极。作为经济空间的增长极,它不是—个空间区位,而是处于经济空间极点上的一个或一组推进型经济部门,它本身具有较深的创新能力和增长能力,并通过外部经济和产业之间的关联乘数效应推动其他产业增长。因此,作为经济单位的增长极是与主导产业相联系的。(3)增长极的其他解释和定义①从地理角度,把增长极理论视为有高创新能力,高增长率,并能促进周边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心区位,即增长中心。②增长极是相互关联的主导产业的空间集聚;③增长极是推进型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空间集聚;④增长极是一个带动用边腹地经济增长的城市中心等。增长极的吸收和扩散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①技术的创新和扩散;②资本的集中于输出;③产生规模经济效益;④产生集聚经济效果。增长极的形成有两大途径: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引导企业和行业在某些大城市或发达地区聚集而自动产生;②由政府通过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主动建立。⒈极化效应主导产业和推动产业配置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生产综合体(增长点),吸引周围其他经济活动向其集中,导致集聚经济优势,出现极化现象。所谓极化就是物质、能量、信息向区域核心集聚的过程。集聚效应可分为规模经济、区位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三种类型。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经济条件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某一设施或企业规模经营规模扩大,可生产单位产品成本的降低,从而获得经济利益。它源于企业内部的经济合理性。区位经济是指某一部门或行业的全部企业都可以由于配置在某一共同区位而获得经济效益,它源于企业内部、部门或行业内部的经济合理性。城市化经济是由于把各类经济活动配置在一起,从而使某一处于一定级别的中心地区位的总体规模扩大,随之而出现的综合经济利益,它源于部门或行业外部、城市内的经济合理性。⒉扩散效应增长极一旦形成并继续发展,必然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这种影响称为扩散效应。具体表现在:①形成对其投入原料的新需求,扩大了市场,推动了区域内相关原料生产部门(行业)的建立和扩大规模;②扩大了有关部门的产量,增大的供给推动区域内使用这些新产品的部门经营规模扩大;③专业化产业部门的形成,促使了区域内地域分工的深化,全面提高劳动效率,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动力和实力;④增长极的极化与区域内相关行业的发展,产生对区域内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促使劳动力的转移以及部分资金的扩散;⑤增长极的极化与区域内相关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创造新的需求,同时也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引导生产,促进区域发展;⑥增长极的创新,使其作为技术、信息源不断向区域输入,提高区域内劳动力生产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增长极的必需条件:
●发达的城市经济●完备的工业体系●较为成熟的技术力量●较为广阔的市场●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增长极理论的应用:需要一定区位条件的。将增长极理论应用于区域经济开发需要考虑:①在增长极上配置的产业与当地原有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要有一定的根植性;②当地市场的有效需求和潜在需求,以及市场的开发能力;③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如区域经济发展已进入成长阶段或成熟阶段,区域内行种基础设施比较健全,区域产业链、城镇体系已基本形成等。然而这些条件对经济落后地区来说是缺乏的,正因为这样,增长极模式不适合贫穷落后地区,更不能作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模式。1、成功案例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增长极理论走入繁荣,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区域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之一。为了有效发挥增长极的作用,防止新兴增长极或增长中心资金、企业和人才外流的“空洞化”和“空壳化”,各国出现了四大种类型的“粘性”区域:一是马歇尔或意大利式工业区。如意大利东北部和美国的硅谷,这些地区内部各企业加强合作,创新能力和吸收就业能力增强,独特的地区文化特征和高效的行政机制是其成功原因。
二是舵轮式工业区。如韩国釜山、美国的西雅图(波音飞机城)和底特律(福特汽车城),特点是少数大型企业发挥区域经济的舵轮和轴心作用。
三是国家拉动式工业区。其粘性产生的原动力来自国家和非盈利性机构(如公有学校),例如美国的麦迪森、萨克拉门托。四是卫星式工业平台。其特点是总部设在区外的大企业占主导地位,本地政府基础设施的规划和政策导向(如税收减免和招商项目)决定该地区集聚力。目前世界形成了四大经济增长极———东北亚增长极、西欧增长极、东南亚增长极、波斯湾增长极。
我国当前已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经济增长极。
2失败案例“增长极理论经历了萌芽、崛起、发展、沉寂、再度繁荣五个阶段,其运用过程可谓一波三折,经历沧桑。”增长极理论使得人们把有限资金和人力、物力投入到最能发挥效率的地方,依赖增长极取得区域的快速增长和大规模效益。但是,打造增长极必须要有一定的区域条件,进行有重点的发展。这是各国在几十年的摸索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
上世纪50年代,意大利为了改变南北间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将增长极理论应用于南部落后地区的具体开发规划之中,特意划分出46个发展工业区和发展工业核,从中精心选出4个作为增长极的典型。然而,意大利南部增长极的建立并未达到预期目的。
1957———1966年,意大利先后建设了包括金属加工、电机、精密机械、石化工业、钢铁工业等能够充当领头产业的大型推进性企业,并配备了一批相关的小型企业。到1974年,意大利南方确实汇集了一大批大中型企业。然而,1973年的石油危机冲击西方世界,意大利南部领头的重化工业因无法抵御石油危机冲击而陷入结构性困境。另外,南方由政府区域政策推进的增长极同当地的产业未能发生紧密联系,造成现代化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与传统工业之间的二元结构矛盾,无法辐射其应有能量。第二节核心-边缘理论核心边缘理论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一、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一)前工业化阶段(二)工业化初期阶段(三)工业化成熟阶段(四)空间相对均衡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产值比重小于10%,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小。城镇发展速度慢,各自成独立的中心状态。城市开始形成,工业产值在经济中的比重在10%—25%之间,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差异扩大。快速工业化阶段,工业产值在经济中懂得比重在25%—50%。核心区发展很快,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存在不平衡关系。后工业化阶段,出现资金、技术、信息等从核心区域向边缘区域流动加强。整个区域成为一个功能上相互以来的城镇体系,形成大规模城市化区域,开始了有关连的平衡发展。二、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
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会出现不同的空间结构形态。依据核心边缘理论,经济活动空间结构形态基本上可分为四种:(一)离散型(二)聚集型(三)扩散型(四)均衡型三、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划分(一)核心区域弗里德曼所指的核心区域一般是指城市或城市集聚区,它工业发达,技术水平较高,资本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增长速度快。(二)边缘区域
边缘区域是国内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它又可分为两类:过度区域和资源前沿区域,过度区域又可以分为两类:
1.上过度区域。这是联结两个或多个核心区域的开发走廊,一般是处在核心区域外围,与核心区域之间已建立一定程度的经济联系,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就业机会增加,具有资源集约利用和经济持续增长等特征。该区域有新城市、附属的或次级中心形成的可能。
2.下过渡区域,其社会经济特征处于停滞或衰落的向下发展状态。其衰落向下的原因,可能由于初级资源的消耗,产业部门的老化,以及缺乏某些成长机制的传递,放弃原有的工业部门,与核心区域的联系不紧密。四、核心-边缘理论在规划中的应用核心-边缘理论对于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变化都具有较高的解释价值,对区域规划师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所以该理论建立以后,许许多多的城市规划师、区域规划师和区域经济学者都力图把该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现在来看,在处理如下几个关系方面都有一定的实际价值:(一)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二)国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关系(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点轴系统是核心边缘空间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结果。区域间经济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区域发展快慢的不同必然又会推动形成新的核心生成和新的边缘生成,原来发展较慢的核心相对于发展较快的区域而退化成边缘,核心边缘空间经济模型和点轴系统的空间经济模型的相互转化如图所示。案例: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区域结构及其演化研究江苏省的区域结构,根据各市县的因子总得分的高低,在SPSS软件帮助下,把65个市县聚成核心—外围—边缘三大地域类型,结果如图所示.
这个聚类是根据因子总得分聚类的结果,可以看出与按照单个因子的得分分级有一定区别,核心区具有明显的延长江分布和环太湖分布的特征.外围地区是江苏沿海各市县和西部沿京杭大运河的各市县,而苏北的中部和北部县市则属于边缘区.江苏省的区域经济结构呈现出核心—外围—边缘分布的规律性。根据核心边缘理论,可以得出江苏省区域结构的如下特征:江苏省区域经济的连续性同心圆结构并不明显,表现为从核心到边缘区没有外围区的衔接,而是核心、外围、边缘的两两组合,呈不规则性;从主导产业看,除了第三产业有核心—外围—边缘的连续结构之外,其他3个主导产业都有缺失,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分布相对连续,集中在核心区,而以地质勘察水利管理业为主导的地区分布较为分散,且集中在外围区。第三节点-轴渐进扩散理论一、据点开发理论和轴线理论二、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核心三、点-轴开发模式四、重点开发轴和重点发展点的选择五、点—轴开发模式对区域发展的意义一、据点开发理论和轴线理论
据点开发理论是地域极化理论的一种。该理论认为,由于资金的有限,要开发和建设一个地区,不能面上铺开,而要集中建设一个或几个据点,通过这些据点的开发和建设来影响与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日本第一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实施策略,就是据点开发策略。
轴线开发或者称带状开发是据点开发理论模式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认为,区域的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密切相关。将联系城市与区域的交通、通讯、供电、供水、各种管道等主要工程性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当集中成束,形成发展轴,沿着这些轴线布置若干个重点建设的工业点、工业区和城市,这样布局既可以避免孤立发展几个城市,又可以较好地引导和影响区域的发展。二、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核心该理论的核心是,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该理论的主要依据是如下两点:(一)生产力地域组织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二)事物相互引力和扩散方式的普遍性三、点-轴开发模式点-轴开发中的“点”是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轴”是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包括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通讯设施线路、供水线路等工程线路等。线状基础设施束经过的地带称为“轴带”,简称“轴”。分析和确定“点”及“轴”的位置与等级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工作。工作步骤通常是:首先,在区域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和开发潜力的线状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其次,在各条发展轴线上,确定若干个点,作为重点发展的城镇,并且要明确各个重点发展城镇的地位、性质、发展方向和主要功能,以及它们的服务、吸引区域。再次,确定点和轴线的等级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巴中管道非开挖施工方案
- 安宁厨卫防水补漏施工方案
- 变形缝安装施工方案
- 厂区绿化工程施工方案
- 北京镀锌饲料塔施工方案
- 北京滑雪大跳台施工方案
- 北京小区钢化地坪施工方案
- 包装机拆除施工方案
- AAAC导线展放施工方案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英国文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社区专职干部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四套】
- 2024年公路标识安装合同
- (北师大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 01-专题一 信息类文本阅读
- 山东省济宁市-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 中小学-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课件
- 金融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 奢沟小学2024年春季学期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开展安全、法制知识讲座实施方案
- 道法珍惜师生情谊教学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奇妙的透镜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 2024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册第三单元第1课《图形的初步认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