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工作理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周四
11-13节系实验室2015级
周雄兵68759052}教材:何雪松著:《社会工作理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参考书目:DavidHowe.Anintroductiontosocialworktheory:makingsenseinpractice.Aldershot,Hants,England:WildwoodHouse;Brookfield,Vt.,USA:DistributedbyGower,1987.MalcolmPayne.Theoriginsofsocialwork:continuityandchange.Basingstoke,Hampshire;NewYork:PalgraveMacmillan,2005.必读书目:纽曼:《发展心理学》,白学军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查尔斯·H·扎斯特罗、卡伦·K·柯斯特-阿什曼:《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6版)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第一章社会工作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6第二章心理动力理论6第三章认知/行为理论3第四章系统与生态理论3第五章社会发展理论3第六章赋权理论3第七章社会支持网络理论3第八章女性主义理论3第九章其他理论视角3讨论与复习3一个社会到了“礼崩乐坏”的地步,社会底层的素质固然不高,但是更应该受谴责的,大概还是那些有权有势又有钱的精英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被视为孟子的四端说,是他性善论的依据,也是其所有学说的基础所在。他还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没有了“恻隐之心”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就会是冷漠的、自私的、甚至残酷的。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吾民》一书中分析了“中国人的‘各人自扫门前雪,勿管他人瓦上霜’、‘明哲保身,莫谈国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阴暗心理的形成,盖因缺乏人权之保障也。蝼蚁尚且偷生避死,何况万物之灵的人哉”。中国人是世界上少数没有信仰的可怕国家之一。没有自己的信仰导致了自我泛滥,缺少约束,缺少统一的精神支柱,没有统一规范的道德意识和真理意识,每个人按自己的意志确立行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行为的道理
在当前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我们先是失去救同类的能力,后来连被同类救的能力也失去,最后偶尔被救也忘记了感恩,感恩也要求要感谢国家,而不是感谢人--这个同类本身第一章社会工作理论的
几个基本问题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工作理论
一、社会工作理论的界定
1、社会工作
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是一门科学(服务对象的客观性、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工作过程的逻辑性)、一门艺术(对工作方法和技术的灵活运用、对问题细致地分析与奇妙地应对、任务的更新独特与特殊)、一种制度(有一套明确的理论作指导、有严密而科学的行为规则、有专门的机构和受过专门训练的社会工作者)、一个专业(有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被社会所认可、具有专业权威、职业群体内部有伦理守则、有专业文化)。社会工作融知识、价值和技巧为一体;立足科学知识、回应不同人群的需要并寻求社会的积极改变的制度安排;代表的是一种基于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责任、关怀和奉献。
2、理论
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从对事实的推测、演绎、抽象或综合而得出的对某一个或某几个现象的性质、作用、原因或起源的评价、看法、或程式。概念与关系—共变、因果、互动。3、社会工作理论
在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缺乏理论,把社会工作简化为应用社会学。二、社会工作理论的建构1、社会工作的建构个人通过制度化和合法化的途径,在既定的社会结构中建立社会意义;反过来,社会通过树立社会传统来规范在其结构中活动的人们的行为。社会工作总是由工作者、服务对象、情景三个要素构建起来的。工作者的构建P17服务对象的构建P18情景的构建P222、社会工作理论的建构P23三、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1、相辅相成2、经验与反思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中的文化差异P8选择一个理论P57综合使用P58第二节社会工作理论的类型
一、根据理论关注内容(DavidHowe)
1、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是指那些对社会工作所涉及的要素进行解释的理论。包括关于人及社会本质的理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理论,人类心理与行为的理论,社会结构、社会规则、社会制度的理论等。
2、社会工作理论是关于社会工作专业的性质、目的、过程与方法的理论。包括个案工作理论、小组工作理论、社区工作理论等。二、根据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MalcolmPayne)
1、实证主义理论是一套判断知识有效性的规则。实证主义者相信只有从我们自己的经验或观察中找到的东西才能称之为知识。对实证主义者来说,价值与知识无关,科学是价值中立的。在方法论方面,实证主义主张探索世界形成知识的方法是唯一的,只有经过人们的感官获得,并经过试验验证的知识才是可信的。在方法上,实证主义强调实验法的普适性,认为客观世界是可以测量的,而且只有通过定量测得的知识才是可信的。因此,实证主义要求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必须是中立的,也就是说无论谁使用同一个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结果都应该是一样的或类似的。实证主义理论的一个缺陷在于它关注了人与社会的共同本质,却忽视了其差异性和独特性。2、后现代理论提供了一种对世界更为复杂的理解。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所谓知识,其实只是人类用象征性的观念、词语对现实进行的表述。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符号、语言从来没有脱离它的主体而独立存在。每个人所使用的符号、语言所表达的意义都与其个人特征、利益、社会地位等个人因素直接相关。在后现代主义那里,知识是权力的反映。后现代主义对社会工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直接引起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佩恩提出了后现代主义社会工作者的疑问:知识所陈述的事实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知识)?谁说事实是这样的?是什么样的社会关系让他们用这样的方式陈述事实?后现代主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颠覆了现代主义理论,成为一个全新的视角。
三、根据理论层次(Pilalis)
1、宏观理论。马克思主义、结构功能主义2、中观理论。解释理论与模式理论3、实践理论。具体技巧与方法四、根据理论强调的对象(MalcolmPayne)1、反思性-治疗性理论P4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理论P53、个人主义-改良主义理论P5五、根据理论的功能(罗致光,香港)1、描述性理论——心理分析理论、学习理论等2、指示性理论——各种模式理论第三节社会工作的理论范式:
四个传统
一、范式的概念和理论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中系统阐述的。由于范式概念是库恩整个科学哲学观的中心,他试图以此来概括和描述多个领域的现实科学,而不仅仅是对科学史和哲学感兴趣,因而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对范式概念作了多重的界定和说明。英国学者玛格丽特.玛斯特曼对库恩的范式观作了系统的考察,(1987)他从《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列举了库恩使用的21种不同含义的范式,并将其概括为三种类型或三个方面:一是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形而上学思辨,它是哲学范式或元范式;二是作为一种科学习惯、一种学术传统、一个具体的科学成就,它是社会学范式;三是作为一种依靠本身成功示范的工具、一个解释疑难的方法、一个用来类比的图象,它是人工范式或构造范式。共同的世界观,公认的基本假设、概念体系、研究方法。二、实证传统
19世纪,被孔德以“实证主义”的命题提出。他认为实证科学不仅能够说明自然现象,也完全可以用于研究社会现象。据此,孔德将社会科学划分为五门: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社会学。孔德认为:虽然各门自然科学进入实证阶段的时间各不相同,但都已成了实证的科学,惟独社会学一直未能摆脱神学和形而上学的影响,要建立一门凌驾于百科之上的科学的社会学,必须对以往的社会科学进行改造,根本的原则就是实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着共同的逻辑和方法论基础,社会科学必须以自然科学的实证精神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基础,而且社会科学研究在内容上和具体方法上都直接依赖于自然科学。因此,只要借助在自然科学中已经成功运用的方法(观察、实验、比较),社会学就能解释社会发展和社会秩序的规律。(《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主观的综合》等)孔德之后,斯宾塞开始将生物学的规律用于解释社会结构和社会现象,将孔德确立的实证社会学原则具体化了。然而,他们在将科学精神从自然科学引入社会研究领域,使社会学从社会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同时,却并未对社会研究方法论作深入地探讨。完成这一任务的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心理学原理》、《第一原理》、《生物学原理》、《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作为孔德的继任者,涂尔干将实证主义发展到一个极高的水平。他认为社会学应该以“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社会事实是外在于人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对人的行为具有强制性。社会学研究方法最基本的原则是将社会现象当作客观事物来看待,也即意味着社会事实可以按照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对社会现象做出解释时,他反对使用“内省”的方法,认为任何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都是另一个社会现象,而不是一种个人心理现象;同时他也反对使用历史的方法和功能分析的方法,认为只能从一个社会的内部,通过社会的环境来解释特定的社会现象。(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尽管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却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并不是人们认识社会的惟一有效的途径。显然,在以下方面实证主义是有致命缺陷的:1.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有本质的区别,社会现象由文化意义和价值系统构成,要了解和把握这些意义,必须加入研究者的演绎,因此不能照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人类社会;2.人的活动是有内在动机的,人的行为受价值观的影响,因而在科学研究中无法做到绝对的“价值中立”。自孔德倡导实证主义研究以来,人们就没停止过对它的攻击和质疑。作为对立面出现的人文主义传统,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建立在其思想之上的人文主义方法论,成为社会学研究的又一视角。在其发展的早期阶段,狄尔泰和韦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人本传统
狄尔泰强烈反对实证主义者用自然科学理论去说明社会现象,认为理解和诠释才是人文科学的真正方法。在狄尔泰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三层涵义:人的生命是有意义的;这种意义是可以表达的;意义的表达通过与背景相关可以得到理解。理解的功能在于与其他的生命及表现形式发生沟通和交流,理解的基础是内心体验。人通过自己的内心体验直接意识到自己在世界中的存在。同时,这种内心体验又成为理解别人内心世界、活动动机和文化符号的基础。然而,狄尔泰在反对实证主义的同时,他所提倡的理解方法中的直觉主义倾向又使自己陷入了主观惟心主义的泥沼里。《精神科学序论》(1883)、《哲学的本质》(1907)
韦伯全面系统地继承了自狄尔泰以来的反实证主义传统,成为20世纪初期反实证主义的社会学的集大成者。韦伯认为社会学是一门试图深入理解社会以便对行动过程及行动结果作出因果解释的科学,社会现象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具有不同价值意向的人们相互作用的结果,“理解”是社会学的基本方法,社会研究者只有通过对行动者的移情和体验,才能理解他们的行为。因此,他反对17世纪以来的自然主义,特别是19世纪孔德和涂尔干以来的实证主义传统。但是韦伯对待实证研究的态度并不象其他人文主义者那么极端,他试图去发现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研究两者间综合的可能,以调和两派的对立。韦伯认为,强调人活动的主观性的特征并不能否定对社会历史现象进行客观分析的可能。理解方法无疑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但它不是社会解释的全部,对于人类行为中的非理性因素就不能用“解释”的方式去研究,而只能采用实证研究的“因果分析”方法,因此,韦伯提出“理想类型”的概念。理想类型就是当行为者完全按照合理性的标准合理地行动时行为者活动的模型,在一定经验事实和材料的基础上,观察者在自己的头脑中抽象出社会行动的“纯粹”形态,即理想类型,然后与社会行为的现实过程进行比较,应用这种方法可以避免使理解陷入行动者的非理性方面,从而影响理解的效能。韦伯认为,“理想类型”可以保证社会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社会行动的结构》中国传统人本思想主张天地之间人为贵,在人与自然、与作为自然现象的天的关系上,体现为强调人与天地同尊,而人处于天地中心的地位,强调人为万物之灵。主张在人与道的关系上强调:“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其二,在人性、人格、人的发展即“成人之道”上,强调把人看作人而非神或任何其它非人之物,兼顾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兼顾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实现对理想人格与人生完美性的追求。《道德经》/《孟子》四、激进传统
激进主义对现存社会的组织和运作方式怀有强烈的不满,对现存社会制度抱有彻底的否定态度,急切地希望对社会进行根本性的急剧和即时的改变。当然,不是所有激进主义者都是相同的,他们之间也有激进程度的差异和左右之分,对社会的变革倾向于一种更公正或更科学态度的激进主义往往属于左翼激进主义,而那些倾向于使社会回到过去状态或者甚至是旧的价值体系的属于右翼激进主义激进主义传统在人类文明史上源远流长。空想社会主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建立理想的意识形态社会,并为之不懈努力奋斗。这种学说最早见于16世纪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盛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马克思主义。至少在经济学领域就应该上溯到200多年前,在亚当·斯密建立古典经济学以后不太长的时期内,反对正统经济学的激进主义传统就出现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
。19世纪初,法国西斯蒙第的经济理论(《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或论财富同人口的关系》)、美国凡勃仑的制度学派的经济思想(《有闲阶级论》)、英国霍奇斯金等人的李嘉图派社会主义思想和主张单一税的美国亨利·乔治的经济思想,大都属于最早期的激进主义思想。近20多年来,西方经济学文献中谈到激进经济学时,一般指的是从60年代初美国反越战学生运动中产生的激进经济思潮,我们探讨的激进主义传统,一方面包括了激进经济学本身所涵盖的大部分内容,另一方面还涉及到产生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抨击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永恒性与和谐性的各种理论主张,特别是全球化的贫困人口、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生态环境的破坏、工人阶级的异化和帝国主义等严重的经济问题,早已成为激进主义改革思想的热门话题。五、社会建构传统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J.Piaget)、斯滕伯格(R.J.sternberg)等。《发生认识论原理》/
《思维方式》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认为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化和平衡。因此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社会建构主义的影响开始渗入社会工作领域,成为一种替代性的认识论基础,由此掀起了社会建构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激烈论争。在社会工作领域,后现代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用,这是一个特殊的传统。后现代理论家宣称现代性已经终结,去中心化、解构、差异成为核心概念。后现代社会理论批评现代社会及其缺陷,注重前现代的若干现象,强调社会与历史中的非连续性,对已有理论的连续性提出质疑;抗拒宏大叙事,反对整体化的倾向,认为人类只能发现“微观的小故事”,试图寻找模式化的关系和宏观的历史规律是不可能的;反对学科之间、文化与生活之间、虚构与理论之间、想象和现实之间所设置的界限;后现代主义者反对现代学术中审慎而理性的风格在理论上,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可以包容社会工作人员应该知晓的全部。建构主义者并不认为人们无法在对行动的各种理论解释中获取共识。相反,他们认为,人们总是习惯于依照社会一致认定为正确的理论论述去理解我们周遭的事物。因此,共识很容易形成。建构主义者不断追问的是,谁制造了共识?共识是如何达成的?众多后现代主义者更进一步关注这种共识中的权力关系。他们指出,这个权力关系直接生产了服务于特定群体、个体的利益的理论。第二章心理动力理论
(psychodynamics/dynamicpsychology)
第一节心理动力学简介
动力心理学又称精神动力学或精神分析学,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侧重研究行为的动力和动机的心理学观点。根据心理动力学的观点,行为是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或激发的。这种观点认为,人的行为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剥夺状态、生理唤起以及冲突都为行为提供了力量,就像煤给蒸汽机车提供燃料一样。在这个模型中,当机体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它的驱动力降低时,他就停止反应。行为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紧张度。起源心理动力学的动机原则是由维也纳医生弗洛伊德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最完整地发展起来的。弗洛伊德的思想是从精神病人临床工作中得出来的,但是他相信他观察到的这些原则能同时应用于正常行为和变态行为上。一、代表人物与著作
1、历史上,动力心理学一般是指R.S.伍德沃思的心理学。他是一个广义的机能心理学家,对行为的驱动力特别感兴趣。他在1896年就说过要发展一种“动机学”。1918年出版了《动力心理学》一书,对动力心理学作了明白的阐述。
2、当代心理学界一般认为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有意识和无意识之分,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是人能体验到的部分;而无意识是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与本能有关的欲望部分,这些欲望和冲动因受到禁忌和法律等的控制而压抑到意识之下,虽然不被意识但未被泯灭,仍在不断活动,随时有可能被召回到意识之中,这可召回的部分就是处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前意识。人被压抑的欲望以性欲为主,弗洛伊德认为性的后面有一种潜在的力量促使人去寻求一种不受约束的快乐或快感,他称之为"力比多"。"力比多"是人的本能能量,是人作出一切行为和人格发展的源动力,自我本能和性本能都是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可以合成卫生的本能;与之相对的是死的本能,即个体可能存在的某种侵略、破坏或自我毁灭的本能。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最原始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有本能和欲望组成,“力比多”在人格结构中与本我联为一体;超我则按社会的道德准则行动,按至善的原则活动,遵循伦理原则;自我是人格的意识部分,既要满足本我的即刻要求,又要按超我的客观要求行事,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依现实可以允许的尺度而控制和压抑本我的冲动,使我们经历到的真实存在。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亦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在个体身上的平衡过程。另外,梦的解释,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Complex),焦虑和自我防御机制等也都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重点内容。其代表作有:《梦的解析》、《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性欲理论三讲》、《精神分析引论》、《超越愉快原则》、《文明与不满》、《群众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自我和本我》、《图腾和禁忌》、《摩西一神教》。
3、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与弗洛伊德认为情结的产生源于个体早期童年生活中的创伤性经历不同,荣格认为情结的产生还一定有人类本性之中某种更深层的原因。荣格在分析个体的人格时把个体结构看作是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统一体。正是在这种探索中,将弗洛伊德提出的无意识概念发展为集体无意识,其主要内容是“原型”,即遗传的先天倾向。他认为人们的科学和艺术创造活动都是原型在起作用。荣格的精神分析被称为“分析心理学”。主要著作有《精神分析理论》、《无意识心理》、《分析心理学文集》、《心理类型》等。4、勒温以场论为理论基础,致力于需求系统或心理动力方面的研究,他用拓扑学和向量分析的概念来诠释他在这一研究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勒温认为,个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一种心理场或“心理生活空间”发生的。心理生活空间包括着有可能影响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切事件,从心理学的观点看,心理生活中这三个方面的每一方面都能决定任何一个情景下的行为。它是由个体需要组成的,因为这些需要和他的心理环境是互相作用着的。勒温用一种数学模式来表示关于“心理生活空间”的概念。他首先用拓扑学来表示关于“心理生活空间”的概念。因为拓扑学不问面积和距离的大小,而以严格的非数量的方式来表达空间的内在关系。所以,他就用拓扑学来陈述心理事件在心理生活空间的移动,以及一切可能的目标及达到目标的途径。其次,勒温为了表达心理事件在心理生活空间移动的方向,他还采用了向量学的向量分析,来陈述心理事件的动力关系及其方向。拓扑学是几何学的一个分支,是以非数量的方式所表达的空间关系来研究空间的变换的。向量学是一门表述空间方向的定性的几何学。由于拓扑学在解释心理时间在心理生活空间移动时还缺乏方向性,因此,勒温就利用向量学中“向量分析”来表达其在移动时的方向性。所以,勒温的心理学叫做拓扑心理学,而向量心理学是拓扑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扑心理学原理》二、主要内容1、两个理论基础——精神决定论、无意识2、发展阶段
A、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5阶段——口唇期(出生-1岁吮吸、咀嚼、咬等口唇活动中可以获得快感)、肛门期(1-3岁自发排便是满足性本能的主要方法)、性器期(3-6岁愉快来自于性器官的刺激,儿童对异性父母有乱伦的愿望)、潜伏期(5-11岁性冲动转移到学习和充满活力的游戏活动中)、生殖器期(12岁以后青春期的到来唤醒了性冲动)
B、爱里克森(《童年期与社会》《生命历史与历史时刻》)的八阶段发展理论——信任对怀疑(0-1.5满足生理上的需要)、自主对羞怯(1.5-3形成一种与外界的关联感)、主动感对内疚(3-6、7开始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勤奋感对自卑感(6、7-12没有什么做不了的,但不久,他们开始与别的孩子展开竞争,不可避免遇到成功或失败)、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考虑“我是谁”的问题)、友爱亲密对孤独(18-25形成亲密的友谊关系)、繁殖对停滞(25-60主要任务是繁殖,承担工作和照顾家庭、抚养孩子的责任),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以后回眸生活)
C、纽曼(《发展心理学》)的十一发展阶段——怀孕期和胎儿期、婴儿期(出生后的头24个月)、学步期(2岁到3岁)、学前期(4—6岁)、儿童中期(6-12岁)、青少年早期(12-18岁)青少年晚期(18-24岁)、成人早期(24-34岁)、成人中期(34-60岁)、成人晚期(60—75岁)、高寿期(75岁到死亡)。
3、发展任务4、心理危机5、干预过程6、重要关系7、因应行为必读书目《发展心理学》纽曼著,白学军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二节Woods和Hollis:心理社会治疗
形成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自身的特点。(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境中了解服务对象从第一次与服务对象接触到完成与服务对象问题有关资料的收集,这一阶段称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研究阶段。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在收集服务对象资料的过程中,只有把服务对象放回到具体的人际交往的场境中,并把服务对象目前的内心冲突与以往的经历联系起来,才能准确揭示服务对象困扰产生的真实原因。(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对服务对象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寻找服务对象问题产生、变化的原因和过程,这个阶段称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阶段。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包括心理动态诊断、缘由诊断和分类诊断。(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对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失调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调整和修补,这一阶段称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阶段。心理社会治疗模式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根据服务介入的目标,可以把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服务介入分为五个层面:①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②减轻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③增强服务对象的适应能力;④开发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⑤改善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关系。第三章认知/行为理论
第一节行为主义简介
Behaviorism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其发展可以被区分为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一、旧行为主义的代表——华生(JohnBroadusWatson)《行为主义者眼光中的心理学》
1、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屏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毋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华生称之为“黑箱作业”。2、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3、华生指出一向认为纯属意识的思维和情绪,其实也都是内隐和轻微的身体变化。前者是全身肌肉,特别是言语器官的变化,后者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20年代以来记录肌肉电位变化的技术不断提高,已经发现心理活动伴有轻微的肌肉收缩。但连带发生的事件并不一定就是同一事件。所以思维时有轻微的肌肉收缩,并不足以证明思维就是轻微的肌肉收缩。4、华生认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都可归结为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有机体反应的刺激,最后分析也只能是有机体内部和外界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这样一来。全部行为,包括通常所说的心理活动,都不外是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另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而已。因此,他认为心理观象都能够用物理和化学的概念来说明。5、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这样就能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行为主义者在研究方法上摈弃内省,主张采用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这是他们在研究对象上否认意识的必然结论。
华生式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最高峰。它的一些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渗透到很多人文科学中去,从而出现了“行为科学”的名称。直至今天,其涉及的领域仍日益扩大。它们尽管不全以行为主义为指导观点,但名称的起源则不能不归之行为主义。华生的环境决定论观点影响美国心理学达30年。他的预测和控制行为的观点促进了应用心理学的发展。华生过分简化的刺激-反应公式不能解释行为的最显著特点,即选择性和适应性。
二、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斯金纳(BurrhusFredericSkinner)《生物个体的行为:一种实验分析》/《沃尔登第二》1、1930年起出现了新行为主义理论,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他们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它们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它们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认知变量就是能力,它们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等。2、斯金纳把行为分成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如学生听到上课铃声后迅速安静坐好的行为;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如书写,讨论,演讲等。这种操作性行为的形成过程就是学习,其关键是强化的作用。与这两类行为相应,斯金纳把条件反射也分为两类。与应答性行为相应的是应答性反射,称为S(刺激)型S型名称来自英Simulation。;与操作性行为相应的是操作性反射,称为R(反应)型R型名称来自英文Reaction。。S型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刺激直接关联,R型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反应直接关联。斯金纳认为,人类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性反射构成的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结果的行为。
3、斯金纳把动物的学习行为推而广之到人类的学习行为上,他认为,人们作出某种行为,不做出某种行为,只取决于一个影响因素,那就是行为的后果。人并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行为,而是根据奖惩来决定自己以何种方式行动,因此,人既没有选择自己行为的自由,也没有任何的尊严,人和动物没有什么两样。斯金纳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人们有可能通过强化作用的影响去改变别人的反应。在教学方面教师充当学生行为的设计师和建筑师,把学习目标分解成很多小任务并且一个一个地予以强化,学生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逐步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强化称为正强化,正强化的性质与奖励相同,但是负强化与惩罚有异。负强化是加强某种适当行为,惩罚是制止某种不当行为,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惟考虑到惩罚的目的是,奖励的目的只有积极性的一面,而惩罚的目的除了制止某种不当的行为的消极目的之外,另外带有使受罚者知错能改的积极目的。在教育上使用惩罚时,只有在积极的目的下,使之符合负强化的原理,惩罚才会产生教育价值。
4、斯金纳还将自己的强化理论推广到教育心理学领域,他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并研制设计出了新型的教学机器。在他的领导之下,新教材开始编制,教学机器也在各大中学校广为应用,一时间在教育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程序教学运动。
5、斯金纳在各个领域推销他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在心理治疗领域,他提出了塑造行为的行为矫正技术,不断地利用奖惩来塑造人们的行为,促使人们作出好的行为,改变不良行为。现在行为主义学派的行为矫正技术仍然在心理治疗领域广为应用。6、斯金纳还提出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设想,在其名著《沃尔登第二》一书中,他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似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孩子从诞生之日起,就通过强化来进行严格的行为形成训练,孩子们要被训练成具有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的人,所有的训练都是为了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和幸福。这本书在美国极受推崇,大学生们尤其热衷于阅读此书,在弗吉尼亚州,甚至还有人真正根据《沃尔登第二》的模式建立起了一个公社。7、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强化:对一种行为肯定或否定的结果,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当预示厌恶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即将出现的信号呈现时,有机体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出现。消退: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将来发生的概率便会降低。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三、新的新行为主义的代表——班杜拉(AlbertBandura1925--)《社会学习与个性发展》、《社会学习理论》
1、对行为习得过程的叙述
人类在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中有三种反应结果的机能体现着人类认知能力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信息机能:人们通过观察各种行为所引起的不同结果,就会产生在什么场合下做出什么反应才适合的假设,这种在学习中获得的信息成为以后行为的指南。动机机能:人类的认知能力或思维可以预见未来,这种对未来的预见可以转化为现在行为的动机,从而对现行的行为起控制作用。强化机能:主要是作为信息和动机的因素而发生作用,在反应被习得之后,这些反应所造成的不同后果会容易地改变它们被用于某一情境的可能性。人类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或示范者)的观察而习得的。观察学习的全过程由下列四个子过程构成——注意过程:注意过程中诸多因素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其中有来自示范者行动本身的特征和观察者本人的认知特征,还有观察者和示范者之间的关系等。保持过程:要想把示范行为在长时记忆中永久保持,需要把示范行为以符号的形式将其表象化,其保持依存于两个储存系统,一个是表象系统,另一个是言语编码系统。运动再生过程:把记忆中的符号和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即再现以前所观察到的示范行为,包括反应的认知组织、反应的起动、反应的监察和依靠信息反馈对反应所进行的改进和调整等几个环节。动机过程:班杜拉认为有三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学习者做出示范行为:(1)他人对示范者行为的评价;(2)学习者本人对自己再现行为的评估;(3)他人对示范者的评价。这三种对行为结果的评价就是班杜拉所称谓的三种强化,即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2、学习理论
学习的遗传机制——不同种系的动物的遗传机制限制了有机体的学习能力和做出复杂行为的能力,低等动物的学习和行为受严格的生物学规律的制约,人类具有巨大的学习潜能,影响人类学习的主要是人的个体经验,而不是种族经验。有关环境因素和自我预期——人们并不是简单地对刺激做出反应.而是对刺激加以解释。刺激是通过人们对它的预期作用而影响特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在儿童发展的最初阶段,除了那些先天固有的厌恶的或奖赏的刺激之外,环境刺激没有什么影响作用。然而,通过学习经验,一系列大量的刺激终于获得了激活和支配行为的能力。环境线索或者能够预示即将到来的事件,或者能够预示特定的行动将可能产生哪些结果。通过重复时间上相互关联的经验,先前的中性事件就获得了预言性的价值。当人们觉察到情境、行动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以后,他们就能根据那些先前的预言性事件支配他们的行为社会的预兆性线索及榜样的作用——人的行为受以环境线索为基础的自我预期的支配。人的社会性行为则受社会的预兆性线索的支配。社会的预兆性线索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当一定情境的、符号的和社会的线索方面的变化有规律地同不同的反应结果相联系的时候,这些线索就逐渐地成为行动的激起者和指导者。二是,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下受到强化而替代性地取得了关于预兆性刺激的信息。替代性强化——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看到榜样或他人受到强化,从而使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的行为自我强化就是当人们达到了自己制定的标准时,他们以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来加强和维持自己行动的过程。必读书目《社会学习理论》第二节认知主义简介Cognitivetheories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突破了行为主义仅从外部环境考察人的学习的思维模式,它从人的内部过程即中间变量入手,从人的理性的角度对感觉、知觉、表象和思维等认知环节进行研究,去提示人的学习心理发展的某些内在机制和具体过程。分析把握人的认知行为,提示了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桥梁,理解和说明认识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成为现代认知主义的主要思路。认知主义理论把思维归结为问题解决,从而找到了一条研究人的高级学习活动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行为主义的不足,而且抓住了人的思维活动的本质特征。但同时也正面临着一些困境,它脱离社会实践来研究人的认识活动,把它归结为单纯的内部过程和意识系统,把人的认识活动归结为纯粹的认知行为,甚至类比或等同计算机对信息的机械加工。这是其片面的一面。一、克勒(W.K?hler)的顿悟说《猩猩的智慧》
1.学习是组织、构造一种完形,而不是刺激与反应的简单联结。学习并非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联结,也不是侥幸的试误,而是通过对学习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构成一种完形而实现的,是通过有目的的主动的了解和顿悟而组织起来的一种完形。
2.学习是顿悟,而不是通过尝试错误来实现的。
学习就是由于对情境整体关系作了仔细了解后豁然开朗,是经过“突变”学会的,学习是知觉的重新组织和构造完形的过程。这种知觉经验变化的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发现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领悟,是由不能到能的突然转变。而经过顿悟学会的内容,由于学习者在学习情境的观察中加深了理解,既能保持好,又能灵活运用,这是一种对问题的真正解决,与试误中的偶然的解决是不一样的。
二、托尔曼(E.C.Tolman)的认知—目的论《动物和人的目的性行为》1、一切学习都是有目的的活动学习产生于有目的的活动中,尽管刺激可以引起反应的发生,但学习者对刺激的主观认识指导着试误反应的进行。托尔曼认为,学习就是期待的获得,学习者有一种期待的内在状态,推动学习者对达到目的的环境条件产生认知。有机体的行为都在于达到某个目的,并且在学会达到目的的手段。
2、为达到学习目的,必须对学习条件进行认知
托尔曼认为,有机体的学习不仅具有目的性,而且具有认知性。因为有机体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情境和条件,它必须对这些情境和条件因素进行认知,才能学会达到目的的手段,并利用掌握的手段去达到学习的目的。托尔曼用“符号”来代表有机体对环境的认知,并且认为,学习者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学习的是能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是形成一定的“认知地图”,这才是学习的实质。三、布鲁纳(J.S.Bruner)的认知结构理论《认知心理学》、《思维的研究》1、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认知结构是指一种反映事物之间稳定联系的内部认识系统,或者说,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与组织。布鲁纳认为,人是主动参加获得知识的过程的,是主动对进入感官的信息进行选择、转换、存储和应用的。也就是说人是积极主动地选择知识的,是记住知识和改造知识的学习者,而不是一个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学习包括着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知识的评价,这三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新认知结构的过程。
2、强调对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布鲁纳非常重视课程的设置和教材建设,他认为,无论教师选教什么学科,务必要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即概括化了的基本原理或思想,也就是要求学生以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事物的结构。
3、通过主动发现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认为,教学一方面要考虑人的已有知识结构、教材的结构,另一方面要重视人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内在动机。他认为,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因此,他提倡发现学习法,以便使学生更有兴趣、更有自信地主动学习。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的作用有以下几点:(1)提高智慧的潜力。(2)使外来动因变成内在动机。(3)学会发现。(4)有助于对所学材料保持记忆。四、奥苏伯尔(D.P.Ausubel)的认知同化论《意义言语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的观点》1、有意义学习的过程是新的意义被同化的过程机械学习的实质是形成文字符号的表面联系,学生不理解文字符号的实质,其心理过程是联想。这种学习在两种条件下产生。一种条件是学习材料本身无内在逻辑意义。另一种条件是学习材料本身有逻辑意义,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没有适当知识基础可以用来同化它们。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个体获得有逻辑意义的文字符号的意义,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建立实质性的而非人为的联系。有意义学习过程就是个体从无意义到获得意义的过程。这种个体获得的意义又叫心理意义,以区别于材料的逻辑意义。所以有意义学习过程也就是个体获得对有意义的材料的心理意义的过程。有意义的学习是以同化方式实现的。所谓同化是指学习者头脑中某种认知结构,吸收新的信息;而新的观念被吸收后,使原有的观念发生变化。2、同化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进行
接受学习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被学生接受的。对学生来讲,学习不包括任何发现,只要求学生把教学内容加以内化(即把它结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之内),以便将来能够将其再现或派作他用。接受学习强调从一般到个别,发现学习强调从个别到一般。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都是积极主动的过程。他们都重视内在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作用。五、加涅(R.M.Gagne)的学习条件论与信息加工学习论《学习的条件》、《教学设计原理》、《知识的获得》1、学习条件论学习是一种将外部输入的信息转换为记忆结构和以人类作业为形式的输出过程,要经历接受神经冲动、选择性知觉、语义性编码、检查、反应组织、作业等阶段,反馈及强化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学习受外部和内部两大类条件所制约。外部条件主要是输入刺激的结构与形式,内部条件是主体以前习得的知识技能、动机和学习能力等。加涅认为,教育是学习的一种外部条件,其成功与否在于是否有效地适合和利用内部条件。2、信息加工学习论
学习者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拥有感官,通过感官接受刺激;他们拥有大脑,通过大脑以各种复杂的方式转换来自感官的信息;他们有肌肉,通过肌肉动作显示已学到的内容。学习者不断接受到各种刺激,被组织进各种不同形式的神经活动中,其中有些被贮存在记忆中,在作出各种反应时,这些记忆中的内容也可以直接转换成外显的行动。六、韦纳(B.Weiner)的归因理论《动机情绪的归因理论》1、人类行为的归因不单由饥、渴、性等驱力或需要所驱使,而且也由其认识(尤其是思维)所控制。
2、从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中确定几种可觉察的主要原因,分析原因的构成成分,并探讨它们与行为和情绪的关系。韦纳提出了归因的三个基本成分,即部位(内部对外部)、稳定性(稳定对不稳定)和控制性(可控制性对不可控制)。据此韦纳创立了归因的三因素模式——部位×稳定性×控制性。用这三成分可构成8种不同原因成分的分类组合。从这里可以找出归因与行为和情感相互作用的规律。韦纳发现原因的稳定性影响人的期望,原因的部位和控制性影响人的情感等等。3、学生成就结果的归因基本上有四种:即能力、努力程度、任务难度和机遇。他们在部位上和稳定性上是不同的。第三节艾利斯(Ellis)的理性情绪治疗理论一、基本观点:人具有“理性与非理性、合理与疯狂的双重性”,人的心理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不合逻辑的思考或不合理的观念所导致的,因此咨询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来访者认识到自己可以通过更加理性的思维,实现更加有效率的生活。它是一种始终致力于改变来访者的错误推理方式,消除来访者恶劣情绪的方法。二、基本原理1、认知是情感和行为反应的中介,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解释(想法和信念);2、认知与情感、行为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负性认知是情感、行为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打破恶性循环是治疗之关键;3、情绪障碍患者往往存在重大的认知曲解,一旦认知曲解得到识别和矫正,患者的情绪障碍必将获得迅速改善。四、基本技术:依据上述原理,咨询者所扮演的角色常是积极的教导者的角色,他大体通过“教导”(teaching)和“驳斥”(disputing)两类技术来完成具体的咨询与治疗操作。第四章系统与生态理论第一节系统理论简介SystemTheory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系统论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地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一个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的目的需要。系统论的出现,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以往研究问题,一般是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来,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复杂事物。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系统科学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二战前后控制论、信息论和一般系统论等的出现为标志,主要着眼于他组织系统的分析;第二阶段以耗散结构论、协同学、超循环论等为标志,主要着眼于自组织系统的研究。一、一般系统理论(GeneralSystemTheory
)
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创立的,其《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1、系统是由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2、系统存在的各种联系方式的总和构成系统的结构。系统结构的直接内容就是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系统结构另一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就是系统的层次结构。3、与一个系统相关联的、对系统的构成关系不再起作用的外部存在称为系统的环境。系统相对于环境的变化称为系统的行为,系统相对于环境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系统的性能。系统行为所引起的环境变化,称谓系统的功能。
4、系统是多种多样的。按人类干预的情况可划分自然系统、人工系统;按学科领域就可分成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思维系统;按范围划妥则有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按与环境的关系划分就有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孤立系统;按状态划分就有平衡系统、非平衡系统、近平衡系统、远平衡系统等等。此个还有大系统、小系统的相对区别。
二、自组织理论(Self-organizingTheory)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自组织系统(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1、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Structure)《非平衡系统中的自组织》、《确定性的终结》
1969年,普利高津(I.Prigogine)提出耗散结构论,主要研究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关系及其对自组织系统的影响等问题。建立在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交换关系基础上的结构即为耗散结构,如城市、生命等。远离平衡态、系统的开放性、系统内不同要素间存在非线性机制是耗散结构出现的三个条件。2、协同学(Synergertios)
1976年德国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出版了《协同学导论》一书,1978年第二版增加了“混沌态”一章,建立了协同学理论的基本框架。主要研究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机制,认为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是自组织过程的基础,系统内各序参量之间的竞争和协同作用使系统产生新结构的直接根源。涨落是由于系统要素的独立运动或在局部产生的各种协同运动以及环境因素的随机干扰,系统的实际状态值总会偏离平均值,这种偏离波动大小的幅度就叫涨落。当系统处在由一种稳态向另一种稳态跃迁时,系统要素间的独立运动和协同运动进入均势阶段时,任一微小的涨落都会迅速被放大为波及整个系统的巨涨落,推动系统进入有序状态。3、突变论(CatastropheTheory)突变论的诞生,以法国数学家勒内·托姆勒内·托姆(Renethom1923—)于1972年发表的《结构稳定性和形态发生学》一书的问世作为标志。建立在稳定性理论的基础上,认为突变过程是由一种稳定态经过不稳定态向新的稳定态跃迁的过程,表现在数学上是标志着系统状态的各组参数及其函数值变化的过程。突变论认为,即使是同一过程,对应于同一控制因素临界值,突变仍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即可能达到若干不同的新稳态,每个状态都呈现出一定的概率。4、超循环理论(supercirculationtheory/HyPercycletheory)
超循环理论是关于非平衡态系统的自组织现象的理论。由德国科学家M.艾肯(ManfredEigen)在20世纪70年代直接从生物领域的研究中提出。在生命现象中包含许多由酶的催化作用所推动的各种循环,而基层的循环又组成了更高层次的循环,即超循环,还可组成再高层次的超循环。超循环系统即经循环联系把自催化或自复制单元连接起来的系统。在此系统中,每一个复制单元既能指导自己的复制,又能对下一个中间物的产生提供催化帮助。艾肯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把生物进化的达尔文学说通过巨系统高阶环理论,进行数学化,建立了一个通过自我复制、自然选择而进化到高度有序水平的自组织系统模型,以解释多分子体系向原始生命的进化。
系统理论目前已经显现出几个值得注意的趋势和特点。第一,系统论与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系统工程、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等新兴学科相互渗透、紧密结合的趋势;第二,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正朝着“三归一”的方向发展,现已明确系统论是其它两论的基础;第三,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模糊系统理论等等新的科学理论,从各方面丰富发展了系统论的内容;第四,系统科学的哲学和方法论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系统科学的这些发展形势下,国内外许多学者致力于综合各种系统理论的研究,探索建立统一的系统科学体系的途径。
第二节生态系统理论简介EcosystemTheory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一个生命体不能遗世独立,它必然根植于其所栖息的天然环境与政治、经济环境之中,和周围的环境产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如果将这个生命体与其所处的环境看作一个整体,便构成了一个具有一般系统属性的生态系统。系统内各部分之间应当保持动态平衡,系统才能稳定持续。在生物圈内,有多种生物种群。这些种群之间有竞争关系,有捕食关系,有寄生关系等等。但是,生态系统内个体与个体、种群与种群之间的关系并不仅限于这类“损人利己”的关系,更主要的却是相互协作、相互促进以至共生等关系。一、生态系统理论史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阿瑟·乔治·斯坦利爵士(SirArthurGeorgeTansley)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1940s,美国生态学家林德(R.L.Lindeman)在《稳态与环境》中提出了生态系统在能量流动上的基本特点。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Carson),发表震惊世界的生态学著作《寂静的春天》,提出了农药DDT造成的生态公害与环境保护问题,唤起了公众对环保事业的关注。1970年4月22日,美国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DennisHayes)发起并组织保护环境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至此,每年4月22日便被确定为“世界地球日”。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于5月5日签订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宣言》,将每年的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82年,国际社会成员国在规划署总部内罗毕召开了人类环境特别会议,并通过了《内罗毕宣言》。1987年,以挪威前首相格罗·布莱姆·布伦特兰夫人(GroHarlemBrundtland)为主席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给联合国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CommonFuture)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设想。
1992年6月3日至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183个国家的代表团和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riodeclaration)又称《地球宪章》(earthcharter),还通过了为各国领导人提供下一世纪在环境问题上战略行动的文件《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二十一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生物多样性公约》。非政府环保组织通过了《消费和生活方式公约》。
二、一般生态系统理论(GeneralEcosystemsTheory)1、生态系统的组成分为“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两部分,其中,无机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基础,其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其中生物群落的丰富度;生物群落反作用于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既在适应环境,也在改变着周边环境的面貌。态系统各个成分的紧密联系,这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无机环境是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组成部分,包含阳光以及其它所有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础物质:水、无机盐、空气、有机质、岩石等。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地球的最终能量来自太阳。3、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不可逆转,并且在传递的过程中逐级递减。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推动着各种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
4、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内部长期适应的结果,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其特征为:能量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基本相等,保持平衡;生物群落内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完整的营养结构;具有典型的食物链与符合规律的金字塔形营养级;生物个体数、生物量、生产力维持恒定。4、生态系统保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被称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强弱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体现的。一般地:成分多样、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途径复杂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强;反之,结构与成分单一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就相对更弱。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有着最为多样的成分和生态途径,因而也是最为稳定和复杂的生态系统,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由于仅地衣一种生产者,因而十分脆弱,被破坏后想要恢复便需花费很大代价。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SocietyEcosystemsTheory)必读书目:查尔斯·H·扎斯特罗、卡伦·K·柯斯特-阿什曼《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6版),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查尔斯·H·扎斯特罗与卡伦·K·柯斯特-阿什曼完善。1、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影响着人的发展环境对人的发展是一个主要影响源。环境的影响是“一组嵌套结构,每一个嵌套在下一个嵌套中,就像一套俄罗斯的嵌套娃娃一样”。换句话说,发展的个体处在从直接环境(像家庭)到间接环境(像宽泛的文化)的几个环境系统的中心或嵌套入其中。2、生态环境分为四个系统第一层微系统。这是最里层的系统,指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对大多数婴儿来说,微系统仅限与家庭,然后随着儿童进入托儿所、学前班,以及与同伴群体和社区玩伴的交往,此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儿童不仅首微系统中人的影响,而且他们的生物和社会性特征――习惯、气质、生理特征和能力,也影响着同伴的行为。微系统中任何两个个体的交往都有可能受第三者的影响。因此,微系统的确是一个动态的发展情境,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都影响着别人,同时也受别人的影响。第二层中系统,指微系统(家庭、学校和同伴群体)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如果微系统之间有较强的支持性关系,发展可能实现最优化。第三层外系统。指哪些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如父母的工作环境就是一个外层系统影响因素,儿童在家庭的情感关系可能会受到父母是否喜欢其工作的影响。同样,儿童在校的经历也会受到外层系统的影响,如学校的整体计划。第四层宏系统。指微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嵌套与其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阶层背景。宏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广阔的意识形态。它规定如何对待儿童、交给儿童什么以及儿童应该努力的目标。在不同文化中这些观念是不同的,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儿童在家庭、学校、社区和其它直接或间接影响儿童的机构中获得经验。3、时间维度,又称历时系统四、生态社会主义(Eco-Socialism)弗·卡普拉、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德国绿党党纲《绿色乌托邦》
生态社会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社会思潮。它既是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矛盾关系发展的产物,又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态殖民主义进行批判的结果。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的绿党是1972年5月成立的新西兰“价值党”。随后欧美许多国家都成立了绿党。绿党诞生后,很快在政治上显示了其活力。进入20世纪80年代,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意大利、英国、法国、芬兰、希腊、爱尔兰、卢森堡、瑞士等国的绿党相继通过大选在议会中获得数量不等的席位,取得了一定的政治地位和政治权利。绿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直至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一个引人注目的角色,最根本的原因是绿党所提出的基本符合人类文明发展方向、深受民众欢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策略主张。1、政治方面,提出了四项基本主张:第一,维护生态平衡。把为人类争取一个符合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生存空间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第二,维护社会正义。建立稳定的社会体系,保证社会平等、社会正义和人的自由发展,不能因为社会变革而损害穷人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第三,实行基层民主。即“由社会最底层发展起来的、遍及社会每一个基层的民主,使所有人真正参加国家大小事的决策”。认为“现行的议会民主‘歪曲了人民的意志,是一种假民主,实际上,各种权力仍控制在少数人手里”,而真正的民主应像民权运动那样到基层去寻找。这种基层民主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直接民主。即各种代表、各种领域机构以及工作委员会的官员,都应由基层民众直接选举产生。二是权力分散。把主要权力交给基层,使其拥有“独立的和自治的权力”,“不允许权力集中在处于等级结构上层的少数人手中”,以防止他们对国家权力的垄断和对社会公共生活的专断。三是政治公开。提倡政治行为(包括政府决策行为和官员政治行为)的公开化,反对秘密政治。
第四,主张非暴力。即终止一切战争和现存的暴力现象,用人道的手段实现人道的目的。2、在经济方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学说、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批判,主张建立一种“稳态”的可承受的社会主义生态经济。这种经济既要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又不能因追求增长而造成生态和社会危机。这就要求:第一,必须抛弃目前的消费型经济模式,抑制经济增长的能力,把资源消耗限制在既有利于生态平衡又能有效利用的限度之内,否则,“有限环境中的无限扩张只能导致灾难”的发生。第二,要实现“稳态”经济,就必须破除跨国公司和垄断企业建立的摧残人性的集中化、官僚化的生产体系,发展小规模、无污染、有人性的“软技术”和小企业,实行工人直接参与管理,使生产过程分散化、民主化。第三,建立最低收入保障制度,通过税收和福利政策平等地进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
第四,倡导“绿色工作道德”,使一切生产和工作符合绿色运动提出的道德规范。一是环境道德,要求在进行一项新的生产投资前优先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消耗问题。二是劳动道德,使劳动从目前的压迫性条件下解放出来,成为“自由自主”的创造性活动。3、在文化方面,生态社会主义批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造成的社会文化缺陷和“精神危机”,指出资本主义的“文化工业”发展起了“纯粹的文化消费”,把文化产品像普通商品一样生产、销售,于是,人的自由个性和自我意识被充斥社会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及商业文化垃圾所扼杀。工业文明的成就,本应成为人类解放的前提,而现在却成了统治的工具。为此,生态社会主义主张:第一,必须创建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文化来取代消费主义文化。这种新的文化应是一种体现了人性解放的“非压抑性文化”。它能够医治现代人的精神创伤,把人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压迫下解放出来。第二,新的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帮助人们树立一种适应生态社会需要的、全新的价值,即引导人们“完整地认识我们也包含在自然之中,完整地认识一切现象的相互联系的特性”,从而增强生态意识、整体意识、协调发展的意识,形成重意义世界的“后物质主义价值取向”。第三,改革传统教育,明确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完整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为此,必须加强“包括精神的、智力的、社会的和伦理道德的教育”,尤其是创造性地表现个性才能的教育。第三节矫治社会工作
矫治社会工作是对犯罪者在服刑、缓刑和假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治疗、行为纠正,以及生活福利、亲属照顾等方面服务的一种社会工作。西方国家的矫治社会工作起源于对犯罪问题的研究。20世纪以后,一些国家对犯罪的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主张对犯罪的处置,不能靠单纯的惩罚手段,而应配以现代诊治性的再教育、再训练方式。一些社会工作者以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对犯罪者进行思想、心理病态的矫治教育和人道主义的矫治服务,帮助他们重新获得正常的社会生活。矫治社会工作的基本方式有两种:①通过监狱、感化院等机构,采取各种矫治措施,逐渐改变犯罪者的思想和行为;②在社区范围内对犯罪者进行矫治教育和各种辅导训练,使他们逐步适应社会规范。矫治社会工作的内容主要有:改变罪犯的思想和心理状态,重建健康的社会人格;为解决因犯罪而带来的家庭与个人的困难问题提供服务;对罪犯服刑期间可能产生的家庭困难进行预防;为犯罪者创造适宜的社会环境,等等。一些国家较注重对青少年犯罪的教育、改造和预防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人民政府以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精神,把犯罪分子家属的救济等项社会服务,纳入民政部门统一管理的社会救济和社会服务范围之内。矫治社会工作主要是对犯罪者的改造、教养和生活服务,以及对犯罪行为的控制和预防。从事这项工作的公安、司法人员,依照政府的劳动改造、劳动教养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实行惩罚管制与思想改造相结合,劳动生产与政治教育相结合;对劳动教养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简易范本
- 服务外包的合同范本
- 私人之间的保密协议
- 破碎机买卖合同3篇
- 个人租汽车给公司租赁合同
- 钢结构工程施工合同
- 河道采砂合同范本
- 2024年度股权转让及投资意向书2篇
- 2024年度合作协议:甲乙双方关于共同开展项目的具体条款2篇
- 《生物化学方法》课件
- 2024年银行考试-建设银行纪检监察条线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GB/T 44510-2024新能源汽车维修维护技术要求
- 广东开放大学2024年秋《国家安全概论(S)(本专)》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 2024年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学守则守规范小学生主题班会课件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6课《人大代表为人民》课件
- 药物常识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江西师范大学
- 施工企业总承包合同范本2024年
- 液化气站双重预防体系手册
- DBJ15 31-20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广东省标准)
- 2024-2030年中国垂直轴风力发电机(VAWT)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