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湘艺版二年级上册第二课(音乐知识)节奏记号 三年级下册音乐_第1页
小学音乐湘艺版二年级上册第二课(音乐知识)节奏记号 三年级下册音乐_第2页
小学音乐湘艺版二年级上册第二课(音乐知识)节奏记号 三年级下册音乐_第3页
小学音乐湘艺版二年级上册第二课(音乐知识)节奏记号 三年级下册音乐_第4页
小学音乐湘艺版二年级上册第二课(音乐知识)节奏记号 三年级下册音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小黄帽》第一课时总序第一个教案课型:综合课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能用活泼、自豪的声音演唱歌曲《小黄帽》,并能自主、有创造性地参与表现歌曲。2、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交通安全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学唱和表演歌曲《小黄帽》。教学难点:能唱准歌曲的节奏、音准;掌握歌曲中的念白段落。教学用具:电子琴、CAI课件、小黄帽、路队牌、斑马线。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受法。一、介绍交通图标知识,引出课题《小黄帽》。(多媒体课件出示三个交通图标。)师:同学们,我们经常要过马路,马路上有很多交通标志,看看这里,谁知道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二、学念儿歌:师:小黄帽时刻都在提醒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你还能记得爸爸妈妈和老师对你们的叮嘱吗?过马路时要注意些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多媒体课件出示儿歌《爱的寄语》。)师:大人们对我们的爱都浓缩在这首短小的儿歌里了,这是爱的寄语,看谁最快地把它记在心里。1、学习自由读儿歌。2、教师按节奏示范读儿歌。三、学习歌曲A段:师:听,什么声音?(播放放学铃声。)哦,放学的铃声响起来了,我们该放学排路队了。来,看看这里的小朋友们放学时的情景。(播放A段的动画。)师:平时,我们放学了也要排路队,现在请你们仔细回忆,你们排路队时和这些小朋友们有哪些不同。(不够整齐、不够神气、没戴帽子、没唱歌等。)1、学唱。师:那好,我们现在就和他们一起来神气地唱一唱。2、加入过门,和儿歌连起来演唱(出示A段歌单。)四、学习A段歌谱:1、教师弹琴,学生找正确的乐句。(多媒体出示A段的四个乐句。)2、教师弹奏正确顺序,学生给乐句排序。3、四个乐句重新排序后,完整地演唱。五、学习B段歌曲: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的路队来到了大马路上,走到了人行横道,可是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很多呀,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吗?(师生交流讨论。)1、学唱这两句歌谱。2、师生接龙唱(从“我们都是小黄帽”到“活泼真可爱”)。3、分两队接龙演唱。(附点节奏)师:这个附点节奏在这里告诉大家,我们已经平安、顺利地过了马路,大家的心情怎样?(高兴。)所以,大家欢呼着跳起来了!来,咱们一起来欢呼吧!7、完整地演唱第一段歌词。8、师:还有一位小黄帽也有话要说呢?(学唱第二段歌词。)9、师:咱们也和这两位小黄帽一起,对路上的行人和司机唱唱歌吧!(出示B段歌单。)男生唱第一段,女生唱第二段。六、完整演唱歌曲《小黄帽》。七、表演唱《小黄帽》。八、课堂小结。批注教学(后记)反思:课题《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第二课时总序第二个教案课型:综合课编写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2、能自信、大方地跟唱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教学重点:欣赏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教学难点:能自信、大方地跟唱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教学用具:电子琴、CAI课件。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受法。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二、歌曲学习1、从少先队的历史引出少先队队歌的历史。

观看少先队活动录像,说说入队时的情景。引入课题,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少先队活动的气氛,为歌曲的学唱做铺垫。

2、听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两遍(出示队歌的全部歌词)。

3、听赏由马思聪作曲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并简介作曲家马思聪。

4、跟着《队歌》的录音轻声学唱第一段歌词。(1)跟唱范唱。如果老师发现学生那句唱不准时,就把这句提出来,采用对比法让学生自己分辨哪一句唱的对,这样学生就会对这一句留下深刻的印象。(2)完整的演唱歌曲。

5、边轻唱《队歌》边在原位踏步,体会进行曲的节律。

6、随《队歌》的音乐分组表演高举队旗的行进姿态。

7、欣赏少先队鼓号队演奏的录象。

8、随教师学唱《出旗》的乐谱,提醒学生注意乐谱中只用了“5、1、3”四个音。

9、随《出旗》的音乐踏步或分组列队行进,同时即兴模仿吹对号的动作,也可模仿演奏队鼓及镲的动作。10、边唱《出旗》的乐谱,边列队走出教室。三、课堂小结。批注教学(后记)反思:课题《三轮车》第三课时总序第三个教案课型:综合课编写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能用轻快、风趣的声音演唱歌曲《三轮车》,在演唱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感受二声部歌曲的音响效果。2、在演唱、聆听与模仿的过程中,体验四四拍子的节拍韵律。感受欢快的音乐情绪。3、能自信、大方地朗读“练一练”中的歌词,并画出节奏和小节线。教学重点:能用轻快、风趣的声音演唱歌曲《三轮车》,在演唱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感受二声部歌曲的音响效果。教学难点:能自信、大方地朗读“练一练”中的歌词,并画出节奏和小节线。教学用具:电子琴、CAI课件。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受法。组织教学,创造情景二、学习歌曲,感受音乐:1、学习念童谣。(1)不仅要强调节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还要强调朗读时的语音、语调和表情动作,力求把这首童谣读得表情生动,充满音乐性。(2)对于低声部的歌词“依歪歪,轱辘轱辘猜”,完全可以设计一个情境,在孩子们读高声部读得很有感情、很有趣的时候,老师轻轻地朗读第二声部加入进来,让学生初步感受二声部的魅力,再尝试着师生互换声部朗读、学生与学生合作朗读。2、学唱歌曲。师:同学们,请你们听老师唱唱这首歌曲。(1)听老师范唱歌曲《三轮车》。(2)随琴声跟老师轻唱歌曲。(3)让学生在充分熟悉旋律后,尝试着大胆地读谱演唱。(4)学生随琴声完整演唱歌曲。(5)学生演唱第一声部,老师演唱第二声部,感受二声部的美妙音乐。(6)师生互换演唱。(7)分组进行二声部演唱。(8)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演唱这首歌曲,鼓励学生自编动作,边唱边演,体验音乐活泼、风趣的情绪,享受音乐所表达的快乐。三、练一练:1、先让学生自由地按照平时的习惯读一读,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画出朗读节奏和小节线,并总结学生运用了哪些我们学过的节奏,如:四分节奏、八分节奏等。2、教师引出休止符、附点节奏及十六分节奏,引导学生试着把这些节奏加入自己的歌词朗读,然后师生合作画出朗读节奏和小节线。四、课堂小结。批注教学(后记)反思:课题顽皮的小杜鹃第一课时总序第四个教案课型:综合课编写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体会与表现快乐的情绪,养成积极乐观的情感;在简单的合唱活动中体会音乐合作的乐趣,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2、积极参与律动活动,准备地表现弱起节奏,并将歌词的记忆与情绪的理解融入丰富多彩的演唱与主题表演活动中,通过听、说、唱、演等多种方式丰富音乐体验,提高表现能力。3、学会用饱满、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尝试表现不同的角色,初步感知合唱的魅力,在合作中养成相互聆听的习惯。教学重点: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活泼、快乐地演唱歌曲《顽皮的小杜鹃》。教学难点:1、用流畅地声音演唱好歌曲中的几个大跳音程。2、感受小杜鹃的音乐形象,体验“我”和小杜鹃嘻戏玩闹的美好场景。教学用具:电子琴、CAI课件。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受法。一、创设情境,感受声音:1、拍球游戏。播放《顽皮的小杜鹃》伴奏音乐,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随音乐有节奏地拍小皮球,看看谁的动作最连贯。2、随伴奏音乐律动。师:春天来了,万物发出了自己苏醒的声音,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并说说你的脑海中是怎样的画面。二、走进歌曲,模仿声音:1、随《顽皮的小杜鹃》伴奏音乐走恒拍。

师:在这段音乐中我们感受到什么样的情绪?2、探索声音,在“sol

mi”处做声势动作。学生按乐句用三个不同的声势动作在“mi

sol”处轻拍身体,再次感受伴奏音乐。3、唱一唱。

(1)模仿声音。师:听一听小杜鹃一共呼唤了我们几次,它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2)认识顿音“▼”记号,在歌曲中运用顿音记号。4、做一做。

(1)老师随音乐在“咕咕”处唱sol、mi学生做柯尔文手势。

(2)教师弹奏旋律,学生随音乐在sol、mi处填空,一边唱音高一边做手势。

三、学唱歌曲,表现声音:

1、聆听歌词,感受音乐情绪。

2、随乐调皮、风趣地朗读歌词。3、学唱歌词。4、聆听第二段歌词,感受小杜鹃“飞远了”。(1)聆听第二段歌词,说说和第一段歌词在情绪上和表现上的异同。(2)感受和表现渐弱。学生尝试用“咕咕”唱出渐弱。(3)完整演唱两段歌词。

5、表演歌曲。四、课堂小结批注教学(后记)反思:课题《杜鹃圆舞曲》第二课时总序第五个教案课型:综合课编写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听赏《杜鹃圆舞曲》,感知音乐形象,展开丰富的音乐联想。能听辨两段主题旋律,并以形象的动作表现,能记录两个音乐主题出现的顺序。2、让学生了解、感受手风琴在音乐表现中的音色特点和表现力。3、鼓励学生积极地音乐评价,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并与同伴共享音乐的快乐。教学重点:听赏《杜鹃圆舞曲》,感知音乐形象,展开丰富的音乐联想。能听辨两段主题旋律,并以形象的动作表现,能记录两个音乐主题出现的顺序。教学难点:鼓励学生积极地音乐评价,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并与同伴共享音乐的快乐。教学用具:电子琴、CAI课件。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受法。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有个小动物也来到音乐教室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要想知道这个小动物是谁?就让我们先来听段音乐吧。

二、听赏音乐:1、听音乐时可以跟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摇动你的身体。2、我们在音乐中听到了布谷鸟的叫声,你们看,布谷鸟今天飞到我们教室来了,你们欢迎吗?

3、下面我们再把音乐听一遍,当你听到布谷的歌声时,请你把手中的图片高高的举起来。4、老师指导学生边听边分辨布谷鸟的叫声。

三、介绍音乐:布谷鸟又叫杜鹃鸟,今天我们听到的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杜鹃圆舞曲》。杜鹃鸟在每个乐句唱了几遍?这两遍高低有变化吗?四、听辩乐器听到手风琴演奏音乐时,把两只手举起来摇一摇。一组:听到杜鹃的叫声时,按节奏拍手。听到其他音乐时做小鸟飞翔的动作。另一组,听到杜鹃的叫声时,按节奏拍手。五、总结今天我们听赏了《杜鹃圆舞曲》,音乐给我们带来了轻松愉块的气氛,使我们共同渡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加上手风琴特有的音色,使得音乐有一种迷人的色彩。批注教学(后记)反思:课题《春来了》第三课时总序第六个教案课型:综合课编写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出《春来了》,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2、认识3/4拍的拍号,并感受其强弱规律以及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通过听音填空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听吧辨音高的能力。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优美统一的声音演出《春来了》,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唱出三拍子的韵味、连音与断音的对比。教学难点:认识3/4拍的拍号,并感受其强弱规律以及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通过听音填空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听吧辨音高的能力。教学用具:电子琴、CAI课件。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受法。一、组织教学:1、引导学生说一说上学期所学的内容,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复习歌曲。二、放一首乐曲----关于春天的。1、师:同学们,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2、请学生说一说对春天的感受,说一说你们眼里的春天。三、教新歌《春来了》。1、听音乐《春来了》感受三拍子的韵律。2、复习音乐知识。3、随音乐感受三拍子的韵律。4、学唱歌曲:(1)哼鸣歌曲旋律。(2)听琴模唱歌曲旋律1---3遍。(3)学唱歌词:注意:“娘、看、被”都是一字多音。(要多练习)。符点音符要唱准。最后的结尾要唱的轻快一些。四、引导学生总结:《春姑娘》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春满枝头、桃红柳绿的春色图。五、边唱歌曲,边踏脚、拍手,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六、课堂小结。批注教学(后记)反思:课题《彩莲船》第一课时总序第七个教案课型:综合课编写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能用圆润、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彩莲船》,并用欢快、热烈的情绪表现歌曲。2、在学唱歌曲《彩莲船》中,感知领唱、齐唱的演唱形式,并能为歌曲加入情景表演。3、在演唱与表演《彩莲船》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湖北地区的风俗特色,激发学生了解民间风俗、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教学重点:能用圆润、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彩莲船》,并用欢快、热烈的情绪表现歌曲。教学难点:1、体会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并加入情境表演。2、让学生感受湖北地区的风俗特色,激发学生了解民间风俗、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教学用具:电子琴、CAI课件、锣、鼓、扇子、彩莲船道具。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受法。一、导入: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有特色的歌曲,你们听一听歌曲唱了些什么?表现了什么?二、初步感受、表现歌曲:1、介绍彩莲船:洪湖人民模仿驾船采莲的情景创作了这样一种歌舞形式,每年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人们就邀上三至七人一起组建一个彩莲船队,敲着锣鼓沿街串乡拜新年,可热闹了。2、分角色表演歌曲。(1)第一个角色——幺妹。教师引导学生用声势律动做幺妹摇船的动作。教师边弹琴(以半分解和弦为主)为歌曲伴奏,边范读幺妹歌词(领唱部分的歌词)。③教师弹琴,引导女生学读幺妹的歌词。④引导学生准确地表现,并解决附点节奏难点。⑤教师弹琴,请个别女生读幺妹的歌词。(2)第二个角色——艄公。师:我们把撑船的人叫做艄公,两位艄公站在船的两侧,双手举着船桨一边吆喝一边轻轻地划动,我们一起来试试。①师引导学生用声势律动做艄公划桨的动作。师:帅气的艄公神气地边划着浆边吆喝着,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是怎样吆喝的。师边弹琴边与女生分角色朗读歌词,师弹琴,男生女生分角色读歌词。节奏难点。⑤导学生读准最后一句齐唱句。⑥两组分别随音乐伴奏进行艄公和幺妹的角色律动。3、打击乐器参与——演奏锣鼓。(1)教师随着音乐分别示范演奏鼓、锣,请学生找出相应的演奏节奏。(2)引导学生用声势动作模仿锣鼓音效。(3)三组同学——幺妹、艄公及锣鼓组进行合作表演。三、学唱歌曲:1、播放歌曲《彩莲船》,学生轻声模唱。2、让学生找出领唱、齐唱的演唱特色,体会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3、解决难点,教师范唱倚音部分,练习附点节奏。4、教师弹琴,男女生分角色合作演唱旋律。5、教师弹琴,引导学生分角色表演唱。男女生分角色,随音乐完整地演唱歌曲。四、情景表演《彩莲船》全体学生一起参与全歌的演唱与表现。五、课堂小结批注教学(后记)反思:课题《采山》第二课时总序第八个教案课型:综合课编写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采山》。通过音乐参与和实践,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歌曲中多变的节奏。2、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完成对歌曲的学习(体验)。小组合作,集体参与,丰富的表现,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教学重点:在学习《采山》一课,通过聆听、参与、体验,使学生感受小朋友在濛濛小雨中光着小脚丫去采山时的灵活身影和愉快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难点: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完成对歌曲的学习(体验)。小组合作,集体参与,丰富的表现,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教学用具:电子琴、CAI课件。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受法。一、组织教学听音乐《采山》进教室,让孩子初步感知音乐旋律。二、歌曲学唱《采山》1、歌曲学唱。2、找出自己演唱觉得困难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3、设计表演动作,边演唱边表演。4、分组选小小表演家来台上表演,其他小朋友演唱。5、跟着老师拍击歌曲的节奏。出示歌谱中提炼出的节奏。如。6、跟着歌曲拍一拍,找出在歌曲中出现的地方。三、编创与活动1、让学生将蘑菇上的节奏拍一拍。2、分小组组合节奏,按着课本右上方的例子每人组合四拍,然后将一组几个人组合的节奏连起来读拍,形成一条节奏长龙,一个人接着一个人,读一读,拍一拍自己组合的节奏。3、每人选择一种打击乐器,分组用打击乐器一人接着一人来表现本组所编的节奏。四、音乐知识——十六分音符。五、课堂小结。批注教学(后记)反思:课题《喜事》第三课时总序第九个教案课型:综合课编写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认真聆听乐曲《喜事》,乐于与同学合作,用固定的伴奏音型为音乐主题伴奏。2、能边划拍边自主学唱歌曲《草原上》,并认识全音符,体验其时值。教学重点:认真聆听乐曲《喜事》,乐于与同学合作,用固定的伴奏音型为音乐主题伴奏。教学难点:能边划拍边自主学唱歌曲《草原上》,并认识全音符,体验其时值。教学用具:电子琴、CAI课件。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受法。一、组织教学,创造情景:二、读谱唱歌《草原上》,感受音乐:1、欣赏图片《草原》,教师弹奏《草原上》的旋律,让学生说一说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演唱,才能表现美丽、辽阔的草原。(连贯、柔美)2、学唱歌谱。师:同学们,请你们听老师唱唱这首歌曲的歌谱。(1)歌曲的旋律和节奏都比较简单,可让学生划拍,自主视唱乐谱,教师弹奏主旋律,引导学生唱准音。(2)请个别学生上台演唱,进行检查。3、学唱歌曲。加入歌词进行歌曲的演唱。4、音乐知识——全音符。三、听赏《喜事》:1、先让学生直接聆听音乐片段,说一说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然后教师出示乐器——唢呐,听一听唢呐的音色,学一学演奏唢呐的基本姿势。(高亢、嘹亮。)2、聆听全曲,可以边听边模拟乐曲中出现的乐器,如:唢呐、鼓、锣、钹等。想一想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回答的是喜庆、热闹的场景都可以。教师最后再揭晓乐曲的名称。说一说乐曲的速度与情绪有哪些变化。(快、稍慢、快。)3、分段聆听,主要听赏音乐主题部分,完成音乐活动。可以先让全班同学合着音乐拍出乐曲四四拍子的恒拍节奏,教师用鼓敲出另一个节奏与学生合作,然后学生拍腿模仿小堂鼓的节奏,教师再用钹敲击恒拍节奏与学生合作,注意提醒学生合着音乐边拍边聆听老师的节奏,体验合奏的乐趣。最后可以分组练习为音乐主题伴奏。4、整体听赏,让学生为乐曲分段,并说一说哪两段相似(第一段与第三段),想一想第二乐段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说说乐曲描绘的场景变化。(迎亲路上——新娘哭嫁——上花轿去婆家。)四、课堂小结。批注教学(后记)反思:课题《小骆驼》第一课时总序第十个教案课型:综合课编写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小骆驼》,用声音表现小骆驼不怕困难、勇敢直前的形象2、认识八分休止符,能准确地拍击出有八分休止符的节奏,准确唱出有八分休止符的旋律。教学重点:能准确演唱歌曲《小骆驼》,用声音表现出小骆驼不怕困难、勇敢直前的形象。教学难点:认识八分休止符,能准确地拍击出有八分休止符的节奏,准确唱出有八分休止符的旋律。教学用具:电子琴、CAI课件。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受法。一、沙漠中的脚印1、听一听、走一走。快听,这是什么声音?课件:播放由远而近的驼铃声。师:原来是一只小骆驼正在向前走。它每走一步,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课件:一串骆驼的脚印,每个脚印上都有音符)2、认识八分休止符。师:你们知道这些红色脚印上的符号是谁吗?它可有话要对我们说。(课件:摸样圆又胖,坐着小横杠。歌中遇到我,小嘴快闭上。)师:它的名字叫八分休止符,就像路上的红灯,遇到了歌声要停下来,不出声。3、走一走,唱一唱。(1)教师用手指代替骆驼的左右脚在脚印谱上边走边唱(2)学生自由练习。(3)跟琴齐唱脚印谱。(4)出示歌曲第一乐句曲谱,生边划拍边唱谱。二、沙漠中的歌声1、听一听,说一说。师:想一想,小骆驼遇到了风沙,是继续向前走还是退缩呢?(课件:播放沙漠风暴的音响效果。)师:它的脚印会变得怎么样?(艰难、沉重)2、走一走,唱一唱。师:谁来学一学骆驼艰难的步伐!(请学生模仿)集体演唱第二、三乐句,并配上不同的脚步。3、学生加上表情和动作演唱《小骆驼》。三、沙漠中的演出。四、课堂小结。批注教学(后记)反思:课题《人声的分类》第二课时总序第十一个教案课型:综合课编写时间:月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知道男声和女声的六种音色分类,了解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六种人声的音色特点。2、能认真聆听歌曲《嘎达梅林》和《打起手鼓唱起歌》,感受歌曲演唱者的音色特点。教学重点:男声和女声的六种音色分类,了解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六种人声的音色特点。教学难点:能认真聆听歌曲《嘎达梅林》和《打起手鼓唱起歌》,感受歌曲演唱者的音色特点。教学用具:电子琴、CAI课件。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受法。一、组织教学:复习歌曲《小骆驼》。二、音乐知识----人声的分类(二)1、女声可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和女低音;男声可分为男高音、男中音和男低音。2、女高音的音色较为明亮、圆润;女中音、女低音的音色较为浑厚、坚实。3、男高音的音色比较高亢、明亮;男中音、男低音的音色比较雄浑、宽厚、深沉。三、听赏《嘎达梅林》1、这首歌曲为男低音演唱的歌曲。听赏时重点让学生感受、体验男低音的音色特点。2、介绍歌曲的相关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表现的内容,熟悉并记住歌曲的旋律,以加深对歌曲的体验。3、聆听男低音演唱的《嘎达梅林》,引导学生对比听赏两种版本的《嘎达梅林》,突显男低音演唱的艺术效果。在听赏男低音演唱的《嘎达梅林》后,还可以选择男高音、男中音演唱的歌曲片段,让学生通过聆听,感受男高音和男中音的音色特点,在比较聆听中加深体验。四、听赏《打起手鼓唱起歌》。1、介绍演唱者关牧村切入,让学生多聆听她演唱的作品片段,了解她的声音特点,再重点听赏她演唱的《打起手鼓唱起歌》。2、《打起手鼓唱起歌》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创作的一首经典歌曲,歌曲轻松、活泼,节奏感强,富有浓厚的新疆民歌特色。3、在听赏女中音演唱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后,还可以选择女高音和女低音演唱的歌曲片段,让学生感受女高音和女低音的音色特点。五、课堂小结。批注教学(后记)反思:课题《小小骆驼响叮当》第三课时总序第十二个教案课型:综合课编写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能认真聆听童声合唱歌曲《小小骆驼响叮当》,并能按要求随乐参与第二声部的演唱。教学重点:能认真聆听童声合唱歌曲《小小骆驼响叮当》,并能按要求随乐参与第二声部的演唱。教学难点:二声部的演唱注意声部的协调。教学用具:电子琴、CAI课件。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受法。一、组织教学:听音乐《小小骆驼响叮当》,让孩子初步感知音乐旋律。二、听赏童声合唱《小小骆驼响叮当》:1、歌曲学唱。(用跟唱法教学)2、找出自己演唱觉得困难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3、设计表演动作,边演唱边表演。4、分组选小小表演家来台上表演,其他小朋友演唱。5、跟着老师拍击歌曲的节奏。出示歌谱中提炼出的节奏。6、跟着歌曲唱唱二声部演唱。三、编创与活动:1、让学生将歌曲的节奏拍一拍。2、分小组组合节奏,按着课本的例子每人组合四拍,然后将一组几个人组合的节奏连起来读拍,形成一条节奏长龙,一个人接着一个人,读一读,拍一拍自己组合的节奏。3、每人选择一种打击乐器,分组用打击乐器一人接着一人来表现本组所编的节奏。四、课堂小结。批注教学(后记)反思:课题拾豆豆第一课时总序第十三个教案课型:综合课编写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山西民歌《拾豆豆》,感受山西民歌的地域风格和特点。2、能积极参与歌曲的律动活动,通过演唱、表演等形式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教学重点: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山西民歌《拾豆豆》,感受山西民歌的地域风格和特点。教学难点:能与他人合作,用二声部填充式的演唱和轮唱表现歌曲。教学用具:电子琴、CAI课件。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受法。一、导入:1、听童谣。师:秋天到,豆豆笑,丰收的季节真热闹。同学们,在这收获的季节,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山西童谣,你能听懂童谣里说了些什么吗?师读童谣《拾豆豆》:“胖丫丫,俊妞妞,手牵着手儿过沟沟。过沟沟,拾豆豆,一拾拾了一兜兜。”2、学童谣。师:你想学上两句吗?请跟着老师读一读。师带着学生童谣。二、学习歌曲:1、听一听。(用跟唱法教学)2、动一动。(随乐律动)3、唱一唱。(1)唱歌曲:默唱、跟琴唱。(2)唱歌谱:边划拍边唱歌谱;看线条、唱歌谱。(3)完整演唱。4、说一说。(旋律特点与方言的关系)(1)方言。(2)歌词“过沟沟”。(3)歌曲的情境。5、对一对。(1)师生对话。(2)老师加入,完整演唱。6、分组演唱。三、课堂小结:批注教学(后记)反思:课题《铁匠波尔卡》第二课时总序第十四个教案课型:综合课编写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聆听管弦乐曲《铁匠波尔卡》,了解波尔卡这种音乐体裁,培养听赏古典音乐的兴趣。2、能记住《铁匠波尔卡》的音乐主题;能听辨音乐主题旋律的特点和变化,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铁匠波尔卡》的听赏以及表现活动。教学难点:在《铁匠波尔卡》的听赏活动中,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感知乐曲的三段体结构。教学用具:电子琴、CAI课件。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受法。一、节奏游戏“听听拍拍”:1、听听拍拍。(1)为乐曲中的休止符设计动作。(2)乐曲中的节奏片段2、听音乐找节奏。(1)播放乐曲的旋律片段,学生聆听。(2)播放乐曲的旋律片段,学生随乐拍击节奏。二、听赏乐曲《铁匠波尔卡》:1、初听全曲。2、聆听与表现音乐主题。(1)学唱音乐主题。学生随琴唱音乐主题。(2)感受并表现音乐主题的力度和情绪。(3)表现乐曲第三部分。播放乐曲的第三段,学生随音乐表现。3、再听全曲,感受乐曲的结构。(1)播放全曲,学生聆听,并随教师用线条和图形感受乐曲。(2)学生看图谱,说出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4、三听全曲,用多种形式随乐完整地表现。三、拓展:1、介绍乐曲名称及作者。2、简介波尔卡。3、观看管弦乐演奏视频《铁匠波尔卡》。四、课堂小结。批注教学(后记)反思:课题《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第三课时总序第十五个教案课型:综合课编写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能认真听赏京剧片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并能学唱其第一句;模仿乐器演奏为唱段伴奏,在参与中感受京剧的韵味。2、认识民族乐器京胡、板鼓,了解它们的演奏方式。3、能在已有竖笛吹奏的基础上,学会吹奏4、5两个音,并能吹奏教材中的两条竖笛练习曲。教学重点:1、能认真听赏京剧片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并能学唱其第一句;模仿乐器演奏为唱段伴奏,在参与中感受京剧的韵味。2、认识民族乐器京胡、板鼓,了解它们的演奏方式。教学难点:能在已有竖笛吹奏的基础上,学会吹奏4、5两个音,并能吹奏教材中的两条竖笛练习曲。教学用具:电子琴、CAI课件。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受法。一、组织教学:复习歌曲《拾豆豆》二、听赏京剧片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介绍京剧、了解京剧。2、认识乐器——京胡、板鼓。3、感受京剧的唱腔特点以及京剧中的一些动作。4、介绍音乐作品。5、聆听全曲,感受音乐作品所体现的情感。6、试着唱第一句。三、学吹竖笛:1、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2、学吹新音:“4、5”。3、吹一吹练习曲。四、课堂小结。批注教学(后记)反思:课题《两只小山羊》第一课时总序第十六个教案课型:综合课编写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两只小山羊》,并能积极参与表演活动,体验其中的乐趣。用合适的情绪表现三个不同的故事情境。2、在综合表演活动中能主动担任一个角色,并能学会与他人合作表演,在活动中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教学重点:学会演唱《两只小山羊》,并能积极参与表演活动,体验其中的乐趣。用合适的情绪表现三个不同的故事情境。教学难点:在综合表演活动中能主动担任一个角色,并能学会与他人合作表演,在活动中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教学用具:电子琴、CAI课件。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受法。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二、情境导入:1、师:同学们,在一个小河边,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两只小山羊同时掉到了小河里,你们知道怎么回事吗?老师让你们看一个小小的音乐动画片吧。2、发声练习。你们知道小山羊怎么叫吗?我们来学学小山羊吵吧:X-│X-│XX│XX│三、学唱歌曲《两只小山羊》(一)学唱第一段。1、课件播放第一段歌词。2、教师带节奏逐句范读,学生学读。3、分组表演。(黑羊组和白羊组)(二)学唱第二段。师:两只小羊在桥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吵架了)我们来听听歌曲的第二部分。1、播放歌曲。2、模仿小羊的叫声2/4X—|X—|XX|XX|3、分角色学唱歌曲。(三)学唱第三段。师:两只小羊在桥上僵持不下,它们会怎么样?1、全班读歌词。2、老师带唱,注意反复记号。3、解决附点节奏4、听歌学唱。四、歌曲表演。五、课堂小结。批注教学(后记)反思:课题《两只小山羊》第二课时总序第十七个教案课型:综合课编写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能积极参与表演活动,体验其中的乐趣。用合适的情绪表现三个不同的故事情境。2、在综合表演活动中能主动担任一个角色,并能学会与他人合作表演,在活动中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在音乐活动中懂得互相礼让的道理。教学重点:用声音、动作等展现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表现音乐形象。教学难点:对音乐形象的体验和理解,大胆地进行表演。教学用具:电子琴、CAI课件、木鱼、双响筒、小锣、动物头饰、挂图。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受法。一、情境导入,复习歌曲《两只小山羊》二、分段排演:1、排演第一幕。师:同学们的歌声真好听,表情也很丰富。除了两只小山羊,你还想扮演什么角色呢?比一比,谁能想到独一无二的角色。教师弹奏歌曲前奏,并念白。(2)加入念白、打击乐器。为了让故事更生动,你们听,老师是怎样演奏的,你能模仿吗?(3)表演第一幕。2、排演第二幕。(1)复习对唱部分,模仿小羊的神态动作。(2)编创其他角色动作。师:现在的气氛变得怎样了?其他角色的动作会有怎样的变化呢?(3)加入打击乐音响效果。(4)表演第二幕。3、排演第三幕。(1)模仿各种角色。师:吵着吵着,两只小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能模仿一下吗?(2)加入念白、打击乐。师:最后两只小样的结局怎样?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你能将最后一句速度放慢,表达惋惜的心情吗?(教师范唱。)师:嗯,你还能加上一个叹息的词来强调这种心情吗?老师给你们一个节奏,试着带进来读一读。师:第三幕可是整个故事最激烈的部分,瞧,老师加入了新的打击乐器——小锣。一起来感受小锣的音响效果吧。(3)表演第三幕。三、分组排演:1、分组排练。我们分成三个小组,分别表演这三幕。2、完整表演音乐情景剧。四、课堂小结。批注教学(后记)反思:课题《游子吟》第一课时总序第十八个教案课型:综合课编写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歌曲《游子吟》,并从中感受母子情,得到爱的教育。2、能积极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并从中体验创编乐趣。教学重点:能用轻柔、甜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游子吟》。教学难点:在歌曲演唱中唱准前倚音。教学用具:电子琴、CAI课件。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受法。一、组织教学:复习歌曲《两只小山羊》。二、问答式、典故导入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她们深深爱着我们,每一个母亲也都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古代的母亲,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出示图片)师:这位母亲点着蜡烛,手里拿着衣服,她在做什么?生:缝衣服。师:她的儿子明天就要离开她去很远的地方,她正连夜赶制衣服。她的心里一定非常地不舍。她的儿子看着这样的场景,深受感动,于是他饱含对母亲的感激,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诗——《游子吟》,这个儿子就是唐代大诗人——孟郊。你们会背这首诗吗?师:背诵得很整齐,但是情感还不够投入。有一位叫颂今的作曲家,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表达对妈妈的感情,把这首诗谱上了曲,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要学唱的歌曲——《游子吟》。三、学唱歌曲1、初听歌曲。(出示歌谱)在听的时候注意老师声音的力度变化。(师范唱)第二句弱一些,第三句强一些。2、复听及跟唱歌曲。师:我们再听一边范唱,边听边用“lu”音跟唱,注意表现出刚才你听到的力度变化。3、学习前倚音师:(课件展示)它的样子是不是也很像妈妈牵着你的手。(出示母子图片)4、接龙唱前倚音。师唱前面部分,生唱前倚音。5、完整唱谱。6、有感情地演唱。四、课堂小结。批注教学(后记)反思:课题《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第二课时总序第十九个教案课型:综合课编写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能积极参与到听赏与跟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的活动中来,在体会歌曲情感的同时,用柔美、圆润的声音跟唱。2、听赏歌曲《小背篓》,感受歌曲富于山野乐趣的童年生活,在甜美的歌声中感受温暖的母爱。3、能积极参与聆听、演唱歌曲的活动,并用心感受、体验父母倾注的爱,并懂得要回报父母。教学重点:1、能积极参与到听赏与跟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的活动中来,在体会歌曲情感的同时,用柔美、圆润的声音跟唱。2、听赏歌曲《小背篓》,感受歌曲富于山野乐趣的童年生活,在甜美的歌声中感受温暖的母爱。教学难点:能积极参与聆听、演唱歌曲的活动,并用心感受、体验父母倾注的爱,并懂得要回报父母。教学用具:电子琴、CAI课件。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受法。一、组织教学:复习歌曲《游子吟》。二、听赏与跟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1、导入。师:同学们,从你们的歌声中我感受到了大家对妈妈所表达的深深的爱,相信你们的妈妈听了一定会很感动的。诗人孟郊写下了千古绝句来回报妈妈,你想怎样报答妈妈呢?(学生自由发言)师:有一首这样的歌曲,我们来听听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表达对妈妈的爱的。2、初听歌曲。师:你觉得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你还可以怎么做?3、再次聆听并跟唱。师:接下来,请大家带着对自己妈妈的深情,再次聆听这首歌曲,并跟着一起唱歌曲最后一句。三、听赏歌曲《小背篓》:1、初听歌曲。让学生感受一下歌曲所表达的情感。2、介绍音乐作品。这是一首富有湘西民族民间特色的创作歌曲,歌词亲切质朴,旋律优美动人。3、再次聆听这首歌曲,感受音乐作品所体现的情感。4、为歌曲创编简单的动作,演一演。四、课堂小结。批注教学(后记)反思:课题吹竖笛第三课时总序第二十个教案课型:综合课编写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运用正确的指法与气息吹奏竖笛的“6”和“7”两个音,并能演奏含有这两个音的简单旋律。教学重点:运用正确的指法与气息吹奏竖笛的“6”和“7”两个音,并能演奏含有这两个音的简单旋律。教学难点:掌握“6”和“7”的演奏指法以及控制气息。相关的练习曲练习。教学用具:电子琴、CAI课件。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受法。一、组织教学:复习歌曲《游子吟》。二、吹竖笛1、复习前面所学的音。在三年级上册第七课已经学习了低音的“5、6、7”三个音;前面第五课学习了“4、5”。2、学吹新的音“6、7”。(1)这两个音“6、7”与低音的“6、7”的指法一样,只是气息不同。(2)先让学生们自己分组讨论或是自己尝试吹奏,体会低音“6、7”的演奏气息与今天要学的音“6、7”有何不同。3、练习新音。进行气息练习、缓吐练习、按孔游戏等,循序渐进地熟悉“6、7”这两个新音符。三、练习曲的演奏:1、先听老师弹奏练习曲。让学生感受一下练习曲的节奏、速度。2、学生跟琴唱一唱练习曲。3、接着跟着老师的琴声,进行按孔练习。竖笛不出声,学生一边按孔,一边聆听琴声。一来熟悉旋律,二来可以建立一个正确清晰的音高概念。4、进行空笛练吐奏,然后自由吹奏练习曲。组织学生练好练习曲,要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强调气息、指法、口型等。四、课堂小结。批注教学(后记)反思:课题《我是小音乐家》第一课时总序第二十一个教案课型:综合课编写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并从中体会做小音乐家的乐趣。2、激发学生在完整演唱的基础上大胆表演及乐器模仿演奏。3、让学生简单了解弱起小节和歌词中唱到的伦敦、柏林、巴黎,吉他、提琴、法国号的相关知识。教学重点:1、用有弹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2、自信地演唱和表演。教学难点:唱好弱拍起唱的部分。教学用具:电子琴、CAI课件。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受法。一、创设情境:师:请同学们听,老师在钢琴上弹奏的旋律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情景?教师在钢琴上分别弹奏下刮音和上刮音。。二、学唱歌曲:1、第一遍听歌曲。(情绪快乐、活泼)2、第二遍听歌曲。师:“让我们仔细听,歌曲中唱到小音乐家演奏了哪三件乐器”。(吉它、提琴和圆号)老师分别介绍三种乐器。3、播放三种乐器的图片及由三种乐器演奏的旋律:054|33343|22254|3322|1.|学生跟随播放的旋律模仿乐器演奏。4、第三遍听歌曲。在听歌曲第二第三段时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旋律线6、第五遍听歌曲。要求创造不同的声音为歌曲中“砰砰砰”进行伴奏。要求:在“砰砰砰”之前的八分休止符及衬词“勃隆”在心里默唱。7、师生接唱歌曲,前半句教师演唱后半句旋律学生接唱。8、视唱曲谱,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9、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1)0特隆|砰砰砰特隆|砰砰砰听教师发出的两种声响,一种是沉重的,一种是轻快的,问:哪一种效果更能表现歌曲中的“砰砰砰”。教师指导演唱。(2)跳呦|唱呦|10、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对歌曲第一句旋律进行力度的处理,随旋律的起伏变化进行渐强、减弱的力度表现,表现出小音乐家自豪的情感。11、按要求随教师伴奏演唱歌曲第一段。12、再完整听歌曲,并小声跟唱三段歌词。13、师:这三段歌词除了每一段演唱的城市及演奏的乐器不一样,还有什么地方有区别?(“砰砰砰”之前的衬词不一样)指导勃隆、地隆、嘟隆的发音。14、完整随录音伴奏进行演唱。15、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进行歌表演的创作。16、表演歌曲。三、课堂小结。批注教学(后记)反思:课题《维也纳的音乐钟》第一课时总序第二十二个教案课型:综合课编写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课堂围绕“钟声”这一主题,能从以钟声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和体验中外不同风格的美妙的“钟声”音乐,唤起学生心底的遐想,使之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增强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2、让学生能在听、唱、奏、演、创等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音乐记忆能力。3、能初步了解此乐曲的结构,感受外国的音乐风格。教学重点:能认真听赏管弦乐曲《维也纳的音乐钟》,随乐哼唱出音乐主题。教学难点:感受维也纳的“钟声”,初步了解回旋式曲式。并能用轮唱的方式参与到乐曲的体验中。教学用具:电子琴、CAI课件。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受法。一、故事导入:在一个音乐之都,有许多的音乐家像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都曾经在这个音乐王国里面创造出许多举世闻名的乐章,瞧!连这里的钟也很特别!1、这个钟有什么特点?有节奏的拍手!2、咱们给它取个名字吧,大家有什么好的主意?二、故事发生——初听音乐1、聆听主题。维也纳城堡里正在举行欢庆,欢迎一位英雄哈里•亚诺的回来,一起去听听他是怎样的英雄?A、哈里是一个怎样的英雄?快乐的节奏很欢快。很英勇的,感觉音乐很有力。B、大家能听出里面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2、学唱主题。旋律点结尾的不同,一个低,一个高3、聆听全曲。音乐钟的主题出现了几次?三、故事继续——角色扮演1、分段欣赏。分别符合哪个人物形象。2、分别讲解。第一段:士兵。神气,第二段:国王威严沉稳。第三段:公主。温柔、漂亮。3、角色扮演——复听全曲。四、讲解“回旋曲”出场顺序是怎样的?音乐钟—士兵—音乐钟—国王—音乐钟—公主—音乐钟。我用A来代表音乐钟,BCD分别代表士兵,国王,公主。像这样的主题音乐间隔出现,不同的音乐穿插在当中的曲式,我们就叫做“回旋曲”。五、课堂小结。批注教学(后记)反思:课题《我们大家跳起来》第三课时总序第二十三个教案课型:综合课编写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我们大家跳起来》。2、在音乐活动中,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能按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进行身势动作的创编。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集体舞。教学重点:1、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学会《我们大家跳起来》这首歌。2、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教学难点:能在小步舞的舞步学习过程中,熟悉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的旋律,并能用明亮自然的声音、愉悦的情绪边歌边舞。教学用具:电子琴、CAI课件。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受法。一、导学铺垫:(PPT课件展示:巴赫的故事)1、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要给同学们介绍位新朋友,他可是世界上有名的大音乐家,他为什么那么出名呢?请大家带的这个问题来听一听,看一看他的成长故事。2、播放ppt。3、说一说巴赫是怎样出名的!二、听赏《小步舞曲》:1、播放:(CAI宫廷舞会片段)体会小步舞曲风格。师:你们从参加舞会的人的表情和服饰上能看出什么?生:(端庄、彬彬有礼、华丽)师:小步舞是当时流行于贵族中的宫廷舞蹈,跳舞时人的姿态要高雅、端庄。2、师:欣赏完华丽的宫廷舞蹈我们马上要回到我们的21世纪了,就让我们来唱一唱这首歌曲。3、师弹琴、学生填词。4、指导学习难点:第二、四乐句。5、完整的演唱。师:歌曲学完了,那么请同学们(同桌)参照课本上给的插图来创编这支舞蹈,记住,舞蹈要高雅端庄。四、创造与表现:学生分组随乐自编动作并展示。五、课堂小结。批注教学(后记)反思:课题《蝉虫歌》第一课时总序第二十四个教案课型:综合课编写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在听、辨、唱等活动中进行探索和合作,感受和分辨声音的协和与不协和。2、了解和学习循环呼吸的合唱方法。3、能与同学合作生动地演唱《蝉虫歌》,体验侗族大歌的独特魅力。教学重点:1、能与同学合作生动地演唱《蝉虫歌》,体验侗族大歌的独特魅力。2、了解和学习循环呼吸的合唱方法。教学难点:在听、辨、唱等活动中进行探索和合作,感受和分辨声音的协和与不协和。变化拍子的感受和演唱。教学用具:电子琴、CAI课件。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受法。一、导入:走进古老神秘的侗族山寨。二、听一听、唱一唱:1、学习循环呼吸。学生模仿“咕噜”,保持长音,指导学生自由轮换换气,练习循环换气方法。2、趣味听辨、模唱音程。老师在低音“6”上弹奏小三、纯四、纯五度音程。并运用柯尔文手势辅助唱准音高。三、学唱歌曲《蝉虫歌》:1、感受歌曲。出示侗族年轻人在演唱侗族大歌的图片,模仿他们演唱时的神情、体态和动作。2、学唱歌曲。请学生分辨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的异同之处。师生交替接龙演唱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衬词部分的演唱,引导学生想象旷野中蝉虫一个跟一个地鸣叫,体验忽长忽短、此起彼伏的意境。3、合唱部分的学习。(1)聆听合唱的范唱。(2)请学生聆听捕捉低声部。(3)请学生用在“听一听、唱一唱”中学到的方法,模仿演唱流水淙淙,加入低声部。(4)学生参与合唱的范唱,演唱低声部,教师和学生分声部演唱,模仿山寨的蝉鸣之声。(5)最后加入打击乐蛙鸣筒、双响筒等,在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之中合唱《蝉虫歌》。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演唱的《蝉虫歌》,其实是侗族一种宝贵的民间艺术形式——侗族大歌。侗语把这种歌称为“嘎吉哟”,意为“声音歌”或“蝉之歌”。批注教学(后记)反思:课题《小黄鹂鸟》第二课时总序第二十五个教案课型:综合课编写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学习使学生乐于了解蒙古族音乐,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2、能用圆润的声音创造性的把握歌曲的力度变化,并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主旋律。教学重点:1、能读谱演唱蒙古族民歌《小黄鹂鸟》。2、能用轮唱的形式,温柔亲切地合作演唱歌曲的两个声部。教学难点:在歌唱实践中对力度的创造性运用,曲谱学习。教学用具:电子琴、CAI课件。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受法。一、组织教学:复习歌曲《蝉虫歌》。二、导入:我们知道蒙古人民不仅对客人盛情款待,对自己的亲人爱人和自己生活的草原更充满感情。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蒙古人民唱给亲人和草原的歌,我们一起听听吧!(引出课题)

三、新课教学1、初听感受。师:谈一谈你听这首歌的感受。

2、学习曲谱。

(1)用手试着打歌曲的节奏。

(2)师:请同学们告诉我,刚才练的节奏中哪种节奏出现的较多?

(3)师唱旋律,学生打节奏。

(4)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除了前松后紧的节奏,还有没有与它不同的节奏型?二者在情绪上有什么区别?

生:回答。

X

X

丨X

—丨

(5)学生随琴慢速试唱曲谱。

(6)听琴默唱曲谱后,稍快练唱。

3、学唱歌词。(1)随节奏朗诵歌词

(2)教师指正出现的问题。4、演唱处理。

师:同学们,要唱会一首歌不难,关键是如何唱的更好听,奥妙就在音乐要素的变化中。

(1)认识力度记号:PP、P、mP、mf、f、ff、ceresc。方法:教师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来解释力度记号,为下一环节的游戏做好铺垫。

(2)游戏:老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讨论,把每朵标有力度记号的梅花放在相应的乐句上。

(3)根据放好的力度标记来表现歌曲,使歌曲演唱达到美的境界。

(4)加入打击乐器伴奏,完整演唱歌曲。四、课堂总结。批注教学(后记)反思:课题《牧童短笛》第三课时总序第二十六个教案课型:综合课编写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牧童短笛》,感受乐曲不同段落的情绪,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了解作者贺绿汀。2、通过欣赏《牧童短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其音乐感受力。记忆和熟知乐曲的主题。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不同乐段的节奏、速度及音乐情绪的特点。2、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记忆作品不同乐段的主题。教学难点:能随乐哼唱乐曲的主题,体验音乐描绘的如诗如画的意境。教学用具:电子琴、CAI课件。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受法。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复习歌曲《牧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描写牧童的乐曲,这首乐曲闻名中外,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先生创作的。它的名字叫《牧童短笛》。二、新作赏析,目标落实。(一)初次聆听,整体感知。1、初次聆听歌曲。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来演奏的?2、引出乐器钢琴,教师简介钢琴。3、二次聆听,加深乐曲的印象。这首乐曲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二)分段赏析,走进音乐。1、第一乐段赏析。①聆听第一乐段,学生感受乐曲情绪。②指导学生视唱第一乐段主题旋律,加深印象。2、第二乐段赏析。①聆听第二乐段,感受乐曲速度、情绪的变化。②反复聆听第二乐段,激发学生为乐曲加伴奏。3、第三乐段赏析①聆听第三乐段,感受“加花”手法所表现的意境。②引导学生将两段相似的音乐进行对比,进一步感受“加花”手法的表现力。作者及作品简介。1、了解贺绿汀。2、教师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四、课堂小结。批注教学(后记)反思:课题冼星海和《风》第一课时总序第二十七个教案课型:综合课编写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音乐家冼星海的简要生平及其主要代表作品,并从听赏、演唱冼星海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作品的风格特点和影响力。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音乐家冼星海的简要生平及其主要代表作品,并从听赏、演唱冼星海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作品的风格特点和影响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教学活动中感受冼星海作品的风格和时代特点。教学用具:电子琴、课件。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受法。一、导入:听《黄河大合唱》中的一个片段。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段表现黄河奔腾不息的雄伟音乐,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著名音乐家的经典之作,大家想了解这位音乐家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二、学习冼星海的生平及作品欣赏。1、让学生默读连环画部分的文字。2、老师提问,学生抢答:(1)冼星海曾在哪个国家留学?(2)留学时的生活情况怎样?(3)他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作《风》这首作品的?(4)这首作品得到了怎样的评价?三、听赏《下山虎》1、结合课本图片讲解“下山虎”的寓意。2、聆听乐曲《下山虎》。3、学生说说自己听音乐时的感受。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音乐家冼星海了解了多少?请大家一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脑海里收藏的有关冼星海的内容。学生自由讨论。批注教学(后记)反思:课题《只怕不抵抗》第二课时总序第二十八个教案课型:综合课编写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只怕不抵抗》这首歌曲,感受抗战时期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和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2、准确演唱《只怕不抵抗》的乐谱。3、认识延长音记号,了解它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教学重点:准确演唱《只怕不抵抗》的乐谱。认识延长音记号,了解它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教学难点:三个不同的“只怕不抵抗。教学用具:电子琴、CAI课件。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受法。一、导入新课:师:你们看到过哪些抗日战争的影片、还记得影片中的哪些小英雄?生:讨论、回答问题、雨来、刘胡兰……师:在这些影片中我们常能听到一些好听的歌曲,你记得有那些?生:《闪闪的红星》、《共产儿童团团歌》、《歌唱二小放牛郎》……师:那今天我们还要学唱一首小英雄们唱的歌,我们先来听一听。二、听录音:指导学生边听边轻声歌唱。三、分析歌曲师:你在唱的过程中发现哪些句子不易唱好?生:冲锋到战场师:“冲”字是后半拍起唱,“锋字”唱两拍,“到”里的附点四分音符唱一拍半,“场”唱三拍,跟老师来演唱。还有吗?师:这叫延长音记号,看象不象眼睛,上面象眉毛,它一般置于音符或休止的上方或下方,一般从延长一般为原则。再次听音乐,边听边划拍唱,能基本唱准。四、学唱歌曲1、跟琴轻声唱,边唱边划拍。2、有感情的进行演唱。3、分组分句进行演唱。4、完整的演唱歌曲。五、创编动作:1、学生自己表演。2、加上打击乐器伴奏进行演唱。六、课堂小结。批注教学(后记)反思:课题《酸枣刺》第三课时总序第二十九个教案课型:综合课编写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能用对唱以及一领众和的形式演唱《酸枣刺》,感受抗战时期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和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音乐家冼星海的简要生平、主要代表作品及其影响力,并在听赏、演唱等活动中感受冼星海作品的风格特点。理解这些歌曲所表达的爱国爱民的强烈情感。教学重点:能用对唱以及一领众和的形式演唱《酸枣刺》,感受抗战时期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和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教学活动中感受冼星海作品的风格和时代特点。教学用具:电子琴、CAI课件。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受法。情境导入:利用学生爱看电影的天性,通过课件展示《小兵张嘎》《王小二》等影视作品片段,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到抗日战争时期特定的环境中。师:那是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激发全民族的抗战热情,一位伟大的音乐家用他的满腔激情创作了许多经典的音乐作品,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出示冼星海)师:他就是冼星海。(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从哪儿知道“星海”这个响亮的名字?(星海乐器、星海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厅等。)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音乐家冼星海的崇拜和敬仰,一起走进他的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