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第二节第一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一、国号名称的主要来由(1)根据原来的部族名定国名,如商、周、秦:(2)根据发迹地定国名,如汉(刘邦从汉中起兵战胜项羽建立西汉)(3)根据封爵定国名,如晋(司马炎曾被封为晋王)、隋(杨坚曾被封为隋王)、唐(李渊曾被封爵唐国公)、魏(三国曹丕袭位魏王)。(4)根据吉祥文义定国名,如元(《易》爻辞:“‘大哉乾元”)(5)以建立者的姓氏定国名,如陈(南朝陈为陈霸先建立)。(6)以社会上流传的口号定国名,如明(“弥勒降生,明王出世")。(7)以同音通假定国名,如清(同“后金”之“金”)。(8)根据政权所在地定国名,如蜀(三国之蜀及五代十国之前,后蜀处于巴蜀之地)、吴(三国吴地)。第二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二、帝王、皇族、皇戚的称谓
(一)后、王、天子奴隶社会中最高统治者可称“后”、“王”、“天子”。“后”、“王”的称谓源自原始社会。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都称为“王”。
《史记·夏本纪》记载:“太史公曰:禹为姒[sì]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xún]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zēng]氏、辛氏、冥氏、斟戈氏。”
“天子”一称在西周时出现。但周王室衰微后,诸侯国的君主也有称“王”的,如楚庄王。战国时各大诸侯国的君主均称“王”。汉代开始,分封的诸侯称“王”,也有封爵称“王”的。第三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二、帝王、皇族、皇戚的称谓
(二)帝秦王赢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把“皇”和“帝”连起来始称“皇帝”,为封建社会中历代君主所沿用。“皇帝”也简称为“皇”或“帝”,如“唐明皇”、“汉武帝”。臣下不直呼“皇帝”,而是采用皇帝的别称,如皇上、陛下、国家、大家、天家、圣人、至尊、万岁、万岁爷、天子等。
(三)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嫔妃
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
皇太后:皇帝的母亲。
皇后:皇帝的正妻。
嫔妃:皇帝诸妾通称。有美人、贵人、才人、昭仪、婕妤、贵妃、贵嫔等称号。第四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二、帝王、皇族、皇戚的称谓
(四)皇太子、皇太孙
皇太子:皇帝诸子中皇位的法定继承人,也称为“太子”。
皇太孙:由皇帝册立的有皇位继承权的皇孙。
(五)公主、附马
公主:汉代开始专指皇帝之女。汉代皇帝的姊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母称大长公主。后代有所不同,有的以“长”指排行。清代皇帝之女不称“格格”,只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国公”等人之女才依次称和硕格格、多罗格格、固山格格、格格等。
驸马:魏晋开始,皇帝的女婿大都封“驸马都尉”之职,魏晋以后帝婿皆加封“驸马都尉”,故“驸马”指皇帝的女婿。清代称“额附”。第五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三、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陵号
(一)谥号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其生平事迹给予褒贬或同情的称号。据记载西周始有谥号,秦始皇废除,西汉又恢复。谥号是一些相对固定的字,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表扬性质的,有文、武、景、惠、烈、昭、穆、英、成、康等,如“经纬天地日文”、“威强睿德曰武”、“布义行刚曰景”、“柔资慈民曰惠”;一类是批评性或带贬义的有炀、厉、灵、幽等,如“好内远礼曰炀”、“杀戮无辜曰厉”等;还有一类表同情的有哀、怀、愍[mǐn]、悼等,如“恭仁短折日哀”。谥号不独立使用,或与庙号结合,或为全称的组成部分。第六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三、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陵号
(一)谥号战国时期以前周王谥号均为一个字,战国时才出现两个字的谥号,如“周贞定王”、“周威烈王”的“贞定”、“威烈”等。后世皇帝绝大多数用一个字为谥号。第七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三、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陵号
(二)庙号帝王死后,其继承者立庙奉祀,追尊为“某祖”、“某宗”的名号即为庙号。汉代以后,其标识字首先是“祖”或“宗”字。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称“祖”,如“高祖”、“太祖”、“世祖”;之后的嗣君称“宗”,如“太宗”、“高宗”、“中宗”、“世宗”等。西汉仅刘邦称“祖”南北朝开始至唐朝,无帝不称“宗”。明清时前几个皇帝有都称“祖”的现象,如“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清太祖”(努尔哈赤)、“清世祖”(福临)、“清圣祖”(玄烨[yè])等。“帝”字从汉代始与谥号结合后,也成为庙号,如“汉文帝”、“魏文帝”、“晋文帝”等。第八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三、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陵号
(三)尊号封建社会对帝后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颂扬性称号即为尊号。有时也称为“徽号”,如“太上皇”、“皇太后”、“高皇帝”(刘邦)等。
(四)全称即庙号、尊号、谥号的合称。如乾隆皇帝全称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其中“高宗”为庙号,“纯”为谥号,其余均为尊号。当代史书在提及皇帝名时,有时简化为“庙号+谥号+皇帝”的形式,如称乾隆为“高宗纯皇帝”。第九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三、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陵号
(五)年号封建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年号始于西汉武帝即位之年的“建元”(公元前140年)。新君即位,于次年改用新年号,叫“改元”。一个皇帝在位期间,遇到重大事件如祥瑞灾异等,也常改元,如武则天在位期间,用了17个年号。年号一般用两个字,也有用四个字的,如“建武中元”(光武帝),“天册万岁”,“万岁通天”(武则天)、“太平兴国”(宋太宗)等。明、清两代的皇帝除明英宗两次即位当皇帝用了两个年号外,其余的均用一个年号,所以人们常以其年号来称呼当时在位的皇帝,如“嘉靖皇帝”、“乾隆皇帝”。
(六)陵号封建帝王陵寝的名号叫陵号,始于西汉,如长陵、阳陵、杜陵、霸陵。第十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四、古代官制
(一)古代中央官制
秦汉时期:三公九卿
魏晋南北朝:向三省六部制过渡,至隋朝正式确立
宋代:另设中书内省、枢密院三司
元朝: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为中书省(丞相)
明代:以内阁(大学士)作为中央最高决策机构,六部为最高执行机构
清代:军机处(军机大臣)
(二)古代地方官制从秦汉到隋唐:郡(太守)、县(县令)两级或州(刺史)、郡、县三级;元代实行行省制,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四级;明清时期大体上分为省道(道员)、府(知府)、县(知县)四级。第十一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四、古代官制
(三)官吏选拔制度古代官吏选拔制度,从先秦魏晋南北朝,先后经历了世卿世禄制度——察举学校制度——九品中正制度的演变:隋文帝杨坚废除为世袭垄断的“九品中正”制度,正式开科取士。入士者不论出身、门第,但凭考试成绩予以录用。隋炀帝杨广设进士科。唐代增设秀才、明经、明法、明算、一史、三史及武举诸科,仍以进士科最受重视。参加科举者须通过童试(县、府、院三场,中试者称生员)——乡试(省级考试,中者称举人)——会试(礼部考试,中者称贡生)——殿试(皇帝亲自考试,中者称进士,前三名称状元、榜眼、探花),始取得做官资格。第十二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四、古代官制
(三)官吏选拔制度明清时期更进一步规定必须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考生答题必须严格遵循朱熹《四书集注》等书的主旨,不能随意发挥,文章格式必须为“八股文”。自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直到清末,科举考试一直是国家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第十三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五、科举考试我国从隋代开始,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科举考试在中国历时1300多年,影响巨大。下面以明清科举考试为据,对所涉及常识作简单介绍:
(一)院试又称郡试、道试。是参加过县试、府试后的童生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由朝廷所派官员主考。考中者称秀才,才有资格“入泮[pàn]”(进学)学习。
(二)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取中者称“举人”,已有做官资格。第一名称“解[jiè]元”。
(三)会试每三年一次会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取中者称“贡士”(或“中式进士”)第一名称“会元”(或“会魁”)。第十四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五、科举考试
(四)殿试亦称“廷试”,是皇帝在殿廷亲自对会试考中的贡士所进行的面试。按成绩分为“三甲”(即三等):
一甲:三名,叫“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亦称“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三人同称“三鼎甲”。
二甲:若干名,均叫“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名,均叫“赐同进士出身”。如果某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即解[jiè]元、会元、状元),就叫“连中三元”。第十五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五、科举考试
(五)四书五经、三纲五常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的合称。汉武帝时定。也是科举考试必读书。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第十六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六、姓氏名字号及避讳
(一)姓姓在中国古代早期是一个氏族的号,如黄帝姓“姬”、炎帝姓“姜”、商族姓“子”、周族姓“姬”等等。在奴隶社会中贵族有姓,平民和奴隶无姓。第十七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六、姓氏名字号及避讳
(二)氏氏是姓的分支。如殷人子姓下分华、向、乐、鱼等氏,周人姬姓下分孟、季、孙、游等氏,姜姓下分申、吕、许、纪、崔、马等氏。姓不变化而氏的变化很大,隔一两代就可能改变。氏的得名情况比较复杂,有以受封邑(封地)名为氏的,如蔡、蒋、霍等;有以所居地为氏的,如西门、南郭等;有以官职为氏的,如司马,乐正;有以祖先的字或谥号为氏的,如孔丘之“孔”。战国后人们往往以氏为姓,氏和姓逐渐混同,汉代通称为姓。第十八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六、姓氏名字号及避讳
(三)名、字上古婴儿出生在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20岁举行成人礼、女子15岁举行许嫁礼时取字。名和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如义相同或相近;宰予,字“予我”;端木赐,字“子贡”;冉耕,字“伯牛”;屈平,字“原”(屈原)等。意义相反:曾点,字“皙”(“点”义为稍黑,“皙”义为肤色白)。名和字还可以有其他的联系,如孔丘,字仲尼,是因为其父在名字叫“尼丘”的山上祈祷神灵后出生的。周代男子“字”前的“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如“伯禽”、“叔向”、“季路”;“字”后加“父”或“甫”表示性别,如“仲山甫”、“仲尼父”等。春秋时普遍方式是加“子”字,如“子产”(公孙侨)、“子有”(冉球)、“子渊”(颜回)等。上古尊对卑、上对下直呼其名,对尊辈、平辈不能直呼其名,对父母连“字”也不能称呼。第十九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六、姓氏名字号及避讳
(四)号号也叫别号、别字,可以自取,字数较自由,如陆游自号“放翁”,邱处机自号“长春子”,李白自号“青莲居士”,陶潜自号“五柳先生”等。常见的是两个字,如辛弃疾号“稼轩”,王安石号“半山”,黄庭坚号“涪翁”,王夫之号“姜斋”等等。有的人取不止一个号,如黄庭坚又号“山谷道人”,王冕有“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号。取号之风盛于宋,以后文人几乎无人不取号。第二十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六、姓氏名字号及避讳
(五)避讳“避讳”就是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君长名字相同的字或音,用改字、缺笔或改变读音的办法来回避。如汉高祖名刘邦,汉代改《论语》中“何必去父母之邦”为“何必去父母之国”;汉文帝名刘恒,“恒山”改为“常山”;汉光武帝名刘秀,“秀才”改为“茂才”;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把“观世音”改为“观音”。清人著作或清刻古书中,因康熙皇帝名“玄烨[yè]”,“玄鸟、玄武、玄黄”等“玄”改为“元”,“玄武门”改为“神武门”,“玄武大帝”改为“真武大帝”。采用缺笔划避讳的,如唐代“世”字作“卅[sà]”,宋代“恒”作“常”(避真宗赵恒讳),清代“玄”字作“元”(避康熙玄烨讳),唐后避孔子讳,“丘”字作“邱”等等。再如《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母亲为贾敏,林黛玉念到与“敏”同音的字时均改读为“秘”。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六、姓氏名字号及避讳每一朝代的皇帝之名是当时的“国讳”或“公讳”。孔丘之名唐后各代均避讳。长上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避讳始于周朝,行于秦汉,盛于隋唐,严于两宋,苛于清代。民国成立废除。避讳给古代文献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给今天的阅读造成诸多不便。本朝高宗讳构,避嫌名者,仍其字更其音者,勾涛是也;加金字,钩光祖是也;加丝字,纟句纺是也;加草头者,苟谌[chén]是也;改为句字者,句思是也;增勾龙者,如渊是也;勾龙去上一字者,大渊是也。已上,皆臣下避君讳也。——周密·《齐东野语》卷四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七、天干地支、年月日辰及四时节气
(一)天干地支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rén]、癸[guǐ]
地支:子、丑、寅[yín]、卯[mǎo]、辰、巳[sì]、午、未、申、酉[yǒu]、戌[xū]、亥[hài]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七、天干地支、年月日辰及四时节气天干和地支合称“干支”。天干用来表示顺序,地支用来表示时间。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以单数配单数,以双数配双数,按顺序组合成六十对叫“甲子”或“六十花甲子”,用以记录年、日,周而复始,循环使用。六十干支如下表:
干支对应表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七、天干地支、年月日辰及四时节气干支纪日始于商代,西汉以前干支是后人推算加上的。我国古代纪月用地支,夏历以正月为寅,以此类推,十二月为丑,闰月不设独立的地支。每月分上、中、下旬,10天为一旬,始日为“朔”,末日为“晦”,月中十五为“望”。纪时也用地支,一天十二个时辰,子时为23时至凌展1时,以此类推,亥时为21时至23时。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七、天干地支、年月日辰及四时节气
(二)年月日辰
1.年地球绕太阳公转运行一周为一年。古人测得365.25日为一个太阳年。以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如黄巾军起义口号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纪年还有用帝号和皇帝年号的方法。帝号纪年如“成王三年”、“平王元年”等,皇帝年号纪年如“开元三年”、“万历十五年”等。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七、天干地支、年月日辰及四时节气
(二)年月日辰
2.月古代计算月亮绕地球与太阳一个“合朔”周期的时间为29.53日,叫一个月。有30日的大月,也有29日的小月,一年一般12个月,闰年为13个月。古代纪月也用干支。由于12个月与12地支相等,因此每月的地支是可以固定的。如果以正月为地支寅,则二月为卯,三月为辰,其余依次下推,十一月为子,十二月为丑。其前再配以天干。闰月不设独立的天干纪月。如今所说的“夏历”就是以正月为寅。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七、天干地支、年月日辰及四时节气古代将每月的第一日称作“朔”,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叫“望”(太阳和月亮此升彼落,东西相望)。每月有“上弦”和“下弦”,即月亮弯如弓弦。上弦指初七、初八,下弦指二十二或二十三日。一个月又分为三部分:十天为一旬,共三旬,即上、中、下三旬。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七、天干地支、年月日辰及四时节气
(二)年月日辰
3.日古代以一昼夜为一日。纪日用干支在商代就实行了。因为两个月加起来是59天。所以用干支纪日可以依次下推,如正月初一是甲子,三月初一就是癸亥。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七、天干地支、年月日辰及四时节气
(二)年月日辰
4.辰古代分一日为十二个辰,也叫“时辰”。纪辰用十二地支,每日24小时,每2小时为一个时辰。日冕[miǎn]
第三十页,共三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七、天干地支、年月日辰及四时节气
(三)四时节气四时,也称四季。正月、二月、三月为春,故可分别称之为孟春、仲春、季春;四、五、六月为夏,亦有孟、仲、季的别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商铺租赁与市场拓展服务协议4篇
- 科技驱动引领未来
- 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合作合同版B版
- 2025年度柴油销售区域市场调研合作协议4篇
- 2025年度养老院场地租赁及养老服务合同8篇
- 2025年度茶叶电商平台茶具批发销售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玩具产品电商销售合作协议范本4篇
- 专业桩基砍除工程承包合同2024年
- 2025年度新型生物制药研发合作合同范本4篇
- 2024缆车司机雇佣合同(滑雪场)
- 餐饮行业智慧餐厅管理系统方案
- 2025年度生物医药技术研发与许可协议3篇
- 电厂检修安全培训课件
- 殡葬改革课件
- 血压计保养记录表
- 食品的售后服务承诺书范本范文(通用3篇)
- 新外研版九年级上册(初三)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
- 初中中考英语总复习《代词动词连词数词》思维导图
- 植物和五行关系解说
- 沪教牛津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全套单元测试题
- 因式分解法提公因式法公式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