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结构:引议联结上课用_第1页
作文结构:引议联结上课用_第2页
作文结构:引议联结上课用_第3页
作文结构:引议联结上课用_第4页
作文结构:引议联结上课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料作文写作的结构框架

——引、议、联、结写作证明某个观点的正确性为目标的议论文,通常可按“引议联结”的常规思路进行写作。写作此类议论文时应掌握几个要点:引——引材料,亮观点。议——释论题,析观点。联——联时事,作论证。结——深主题,发号召。引——就是从材料中引出中心论点(1)一句话。主要是一句名言、格言、警句、俗语,甚至谚语和哲理性的话。例如从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引出论点“提倡尊老爱幼”。再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引出论点“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2)一种现象。如从“逢年过节,大吃大喝,铺张浪费”可引出论点“成由节俭败由奢”;又如从中学生早恋现象引出论点“早恋,成功的绊脚石”。

(3)一件事情。如从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可引出论点“车祸猛于虎,生命价更高”。

注意:文字不宜太多,入题一定要快。议——阐释论题,概括议论观点提出后,一般先要就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议论:一是对论题作精要的阐释。如《谈骨气》紧扣“骨气”这个论题,既引用了孟子的名言解释其“英雄气概”的含义,又揭示其“坚定不渝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的基本特征。二是对观点作提纲挚领的概括议论。如《说“勤”》中“古今中外凡有建树的人,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用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勤”,以极其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的事实,既对观点作出初步的总体论证,又为下文选择材料确定了方向。这种议论在证明型议论文中起着上承观点下启具体论证的枢纽作用。

联——运用材料,展开论证

写作此类议论文主体部分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联系实际运用充分的材料——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论证观点的正确性。重点是组织典型的事实论据,可以加入自己所掌握的社会素材、历史素材,或者联系自身实际,针对主题进行适当的论证。材料后的议论,可说是联结材料与观点并使两者浑然融会一体的纽带,通俗点说,这种议论起着明确地揭示“运用的材料完全可以证明观点”这一重要作用。明确了这些,可以帮助我们逐步纠正只重材料堆砌而忽略议论分析的通病。结——总括升华,激励劝勉

总括升华,就是要在结尾处对全文内容来个收拢,从而得出一个结论,回应开头处的观点。如《说“勤”》肯定了“只有勤,才可能成为‘天才’,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就。以肯定的语气、概括的语言收束全文,呼应观点。写作议论文的目的,除了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以指导行动而外,还要对人进行激励劝勉。劝勉激励的话,既要精练而富有感情,更要注意得体而诚恳,在措辞语气等方面要符合自己的身份。注意:作为学生,不宜居高临下地劝勉和发号施令,应该把自己处在劝勉的对象当中,用“我们”作劝勉对象。举例

先看下面一则材料:

小骆驼: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长?妈妈:当风沙来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可以让我们在风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小骆驼: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丑死了!妈妈:这个叫驼峰,可以帮我们储存大量的水和养分,让我们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几天的无水无食条件。小骆驼:为什么我们的脚掌那么厚?妈妈:那可以让我们重重的身子不至于陷在软软的沙子里,便于长途跋涉啊。小骆驼:哗,原来我们这么有用啊!可是妈妈,为什么我们还在动物园里,不去沙漠远足呢?要求:根据上则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行命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审题:写作这一类的材料作文,首先要把握住对话的核心,然后根据这一核心联系实际多角度立意。小骆驼和妈妈对话的核心是“我们”身体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既然有这样那样大的作用,为什么“我们”还被关在动物园里,一点才能也不能施展?这会使我们想到很多问题,比如人才,人才只有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它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方面是人才本身的问题,那就是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另一个方面是社会的问题,那就是要为人才提供它适于展现才能的舞台。非但人才,我们每个普通人也是这样,“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都要树立生活的自信心,在社会上找到我们适合的位置;而社会,也不应用一个框子来束缚我们,要尊重我们每一个人的个性,让我们在更适合我们的环境中成长。由此也可以联想到我们的教育,在“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教育环境下,我们的教育本身是不是出了问题?学子们成才是不是可以有另外的选择呢?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关键是有没有属于自己的舞台,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每个人都会有出色的表演。为此,写这篇作文,可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卑是最大的天敌”、“扛起自信的大旗”、“找准自己的舞台”、“羁鸟恋旧林”、“把人才放归”等多种立意角度。

把人才放归引:小骆驼最后的那句话意味深长,既然我们的睫毛、驼峰、脚掌在沙漠中都有那么大的作用,为什么我们还在动物园里,不去沙漠远足呢?陶渊明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是应该长途跋涉在沙漠中的啊,却被圈在动物园里,睫毛、驼峰、脚掌变得百无一用。议:由此我想到我们的人才,他们很有可能是千里马,却被放在驽马的位置,作为人才的管理者,能不能有海一般宽广的胸怀,把人才放归呢?

“联”就是联系,它可以正联(联系正面的),也可以反联(联系反面的);可以远联(古代),也可以近联(现代);可以内联(中国),也可以外联(外国)。“联”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韩愈曾经写过一篇名为《马说》的小文,千里马是常有的,可是识千里马的伯乐不常有。千里马是应该奔驰在千里之外的,可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岂不悲哉!我们的领导是不是都有识“千里马”的本事?或者明知道他是“千里马”,却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偏不用他,让他和众多的“驽马”一起老死在圈里?李长之,这位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因为“批判”鲁迅,他在25岁那年就奠定了自己的文学批评地位。同样因为“批判”鲁迅,他不得不在多年后面对“革命小将”的厉声呵斥:“鲁迅是可以批判的吗?就冲这批判你就罪该万死。”这位小将当然不知道,这部完全不带褒贬色彩的《鲁迅批判》,连鲁迅自己都表示宽容和承认,甚至亲自剪下照片,寄给作者出版。他更不知道,眼前这位只会扫厕所、掏大粪的关节炎患者,曾被归入中国文学批评界最有才华的人之列。非但李长之,像季羡林、杨绛这样中国一流的知识分子,在那黑白颠倒的日子里,都看过门房、扫过厕所、种过菜。

有人说那是特殊年代,今天绝对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了。今天真的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了吗?那位北大高才生卖猪肉是怎么回事?要知道这位北大高才生陆步轩当年可是以高出一本线100多分的成绩考入北大的,是陕西省的文科状元。一个北大高才生,如果我们的社会、我们的领导多关心一些,把他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让他能够学有所用,尽其所才,也许会比卖猪肉对社会的贡献更大吧?结:就是做结论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在这样一个“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年代,做领导的首先要做“伯乐”,能够识才、爱才、惜才,把人才放归到他适合的位置上去,任其驰骋。如果那样的话,人才才会真正地“得其所哉”,而不是像高大的骆驼一样在动物园里只能成为被观看的对象。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有人据此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彩票在你手里,你怎么做?”调查引来16万人次的点击,结果显示,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分”;有28.1%“把500万元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巍巍高山,有诚乃大

——守候心灵的净土言必信,行必果。这句话从司马迁的《史记》中翩然而下,落到了我的心坎里。面对现代社会的花花绿绿,尽管有些人会嘲笑我的愚蠢。但是,我依然守候着我的原则,守候着我心灵的净土。(引)有些人活着,但是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但是他还活着。舍弃信义的人,或许会获得眼前的利益,但是他的人格已经有了污点,是无法与巍巍高山般的贤人们相提并论的。人生短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东坡美文流传至今,但是其人“而今安在哉?”面对如此珍贵短暂的生命,难不成我们要在污点中度过?你这辈子到底在追求什么?金钱?权位?百年之后,尽归尘土。能够流传下来的,唯有一世清明。世人们所赞叹从来不是什么“小聪明”。而是那巍巍高山般的人品。汪精卫背信弃义,出卖祖国,即使留名史册,但那终归是骂名。而活在芸芸众生之中的"草根"们,却可以因诚助人,永远活在受到荫护的人们心中。(议)面对诚信与非诚,你会选择什么?这么多年来,在学校里,在网络上。我总是充当一个“受骗者”的角色。有人说我,我太轻信人了,答应的事情都会兑现,但是对方可不一定,所以,做人还是要“成熟”一点啊。面对这样的言论,我不予争论,我依然会守候着我心灵的净土。我想,那些不诚者是因为我可以因不诚而获利,却可以不受到惩罚。可是他们又哪里知道,人是有气质的。一个人不诚信,一次也好,两次也好,久而久之,这辈子都摆脱不了一种低俗的气质了,而我是祖国的未来,我的目标是巍巍高山,而不是一座小土丘。这个世界上,善良的人总比恶人多,我坚持诚信,我周围聚集起来的人都是诚信者,我们会一起散发出耀目的光芒,我们终究会点亮整个世界。我待人真诚,做事可靠,我应该受到大家们的赞美与敬仰,我生当立壮志,我是高山,我是雄鹰,我要翱翔。我不会做出任何不诚的事情,因为我的高傲,更因为我的自尊。面对不诚者,我不会去指责他们,我要以我的言行去感化他们。哪怕我会去做一辈子的"受骗者"我也心甘情愿。因为我相信,我们终将会点亮整个世界。(联)春意散去,夏意归来。巍巍高山,有诚乃大。诚者,立身之根本也!(结)我以我血荐轩辕著名作家毕淑敏在北大演讲时语惊四座:“人生是没有意义的!”然后再道:“但我们要为它树造一个意义!”顿时掌声雷动。(引)确实,人生可以有亮丽的开头,浓墨重彩的中间,而最能让人生的“没有意义”变得重如泰山、气吞山河的却是结尾。死,不是逃避苦难,不是临危怯懦,在很多时候,死是一个响亮的结尾。有人说人生的长河是柔弱流逝的水,但你却不见么,在寒风来临时那巨大晶莹的冰柱就毅然地站立起来了!流动的水的逝去却展示了另一种永恒。(议)

为价值而死,生命是辉煌的。易水河畔的歌吟穿透了千年的时空,仍回荡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背负着太子丹,或者说所有百姓的期望,壮士披上利甲,不祥的预感成就了英雄临终的悲歌。而它英勇无畏,那把性命攸关的匕首将改写历史,这样的死,是粉身碎骨浑不怕的气概,人生也因此具有沉甸甸的价值。

为高洁而死,生命是崇高的。行于汨罗江畔,屈原吟道:“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身鱼腹中。”他于世而不容,犹好比鸷鸟之不群。中国传统道德,一向是讲究调和。如屈原同时代的庄周,还有道不通即恸哭而返的阮籍。但屈原却不要这种调和。试想若屈原去楚,或似陶渊明一般“兰之生谷,虽无人而自芳”,他还能有那巍冠博带,长铗陆离的高洁吗?这种“宁赴湘流”的精神已源远流长,洗涤着整个民族的心灵。屈原沉汨罗,永远地自疏于浊淖污泥之中。

为信念而死,生命是悲壮的。巴金的《日》中有“夸父追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