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墓葬制度及相关问题研究_第1页
红山文化墓葬制度及相关问题研究_第2页
红山文化墓葬制度及相关问题研究_第3页
红山文化墓葬制度及相关问题研究_第4页
红山文化墓葬制度及相关问题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山文化墓葬制度及相关问题研究前言一、红山文化墓葬制度研究二、墓葬制度与红山文化时期社会变革研究三、红山文化墓葬起源及相关问题五、结语四、红山文化石棺葬的源头在青藏高原上

辽西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曾对中国文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这一地区也是我国考古学开展比较早的时期,多年的发掘与研究己经初步建立了该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编年体系。目前红山文化的墓地发现已达16处,各墓地发掘的墓葬累计近100座。前言1.红山文化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红山文化的发现可早到解放前,但是墓葬的发掘与研究是解放后进行的。1973年,阜新市文化局、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在阜新胡头沟清理了两座玉器墓。这是第一次明确发现红山玉器出土于墓葬中。从而使认识红山文化玉器的年代等有了比较可靠的证据。1982年由辽宁省博物馆发掘的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祭祀建筑群址时,清理座墓葬,但是这座墓并没有明显的墓扩。东山嘴祭坛的发现是东北地区发现最早而且规模较大的祭祀遗址。1988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林西白音长汗遗址中发现了6座红山文化墓葬。这是第一次明确发现红山文化墓葬与房址关系的墓地。1991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集通铁路建设工程时,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镇五地自然村南台子发现红山文化墓葬13座,墓葬有少量积石墓和石板墓,圆形或椭圆形土坑墓。该墓地是红山文化早期墓葬的典型代表。1997年内蒙古巴林右旗博物馆对洪格力图一处盗掘的红山文化墓葬群进行了清理,也发现了大小不等的积石冢。出土有石器、陶器、玉器、其中玉器占有很大的比例,陶器甚少。该墓地中发现了一组7件大小有序的玉块和陶面人饰,这些发现极大的丰富了红山文化墓葬的内涵。

其中最为重要的发现还是要属位于建平和凌源两县交界的牛河梁遗址。牛河梁遗址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在文物普查中发现的,从1983年开始发掘,前后共发现了20余处地点,己发掘四个地点。重要的是祭、坛、庙的发现,一系列的重要发现震惊于学术界,引发了一场文明起源的大讨论。2003年发掘的十六地点,通过发掘发现多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迹叠压或打破红山文化积石家的地层,甄别出红山文化墓葬的早晚关系。牛河梁红山文化墓葬的发现对于了解原始宗教、中国文明起源提供了珍贵的资料。2.红山文化墓葬的分布根据目前考古发掘的结果,红山文化主要分布的范围是东界越医巫阎山,到达下辽河西岸南界,东端可达渤海沿岸,西南端越燕山山脉到达华北平原在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的桑干河上游发现了红山文化与仰韶文化相遇的现象,这里可视为红山文化分布的西南界。从遗址分布的密集程度和文化特征的典型程度看,以老哈河中上游到大凌河中上游之间最为集中和典型,这两个流域是红山文化分布的中心区域,红山文化墓葬也主要分布于这一地区。根据从民间征集的红山文化玉器出土的地点来看,大致也在这一范围(见图一)。一、红山文化墓葬制度研究红山文化时期发现的墓葬数量多,墓葬形制复杂,随葬品精美也及其特殊,墓葬等级较为明显,规模很大,与墓葬有关的祭祀设施随之出现。综合考察这批墓葬的坑穴、葬具、随葬品及对死者的处理方式等可以看出,其内部之间存在着等级的差别,同时又有年代和地域上的差别。下面从墓葬类型与结构、随葬品、死者的处理方式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对墓葬进行分期与等级的划分。一、墓葬类型、结构及等级红山文化墓葬多有较深的长方形穴坑,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墓葬穴坑较浅,使石棺的上半部露于地表之上。其葬具多为石棺,也有无石质葬具者封盖形式分为封土与积石两种。根据墓扩、葬具及封盖形式可以分为三型:第一节墓葬分析

A型:土坑竖穴墓。这类墓葬绝大多数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个别也有圆形或椭圆形,无石质葬具、封土。以单人葬为主,也有少量合葬以仰身直肢葬为主,也见有侧身屈肢葬。头向一般为正北或东北向。如南台子M10就是平面呈圆形的墓葬白音长汗M22,是侧身屈肢葬,屈肢特甚。(见图二)

B型:土坑竖穴石棺墓。这也是红山文化墓葬数量最多的一类墓葬。根据穴坑制法和石棺砌筑方式、随葬品等角度分析,可以将这类墓葬分为以下几式。(见图三)

Ⅰ式:带台阶或二层台的土坑石棺墓。这是红山文化墓葬中规模最大的一类,一般都位于积石家的中心或处于核心地位。这类墓葬一般都有深的土,石棺宽大,也有的墓不全是用石板砌筑成扩,而是以土坑壁直接作为棺。根据其规模和和所处的位置还可以分为两个级别

甲级:如牛河梁第五地点一号M1家、第十六地点M4、胡头沟。都是处于积石家的中心,规模巨大,随葬品均为玉器,数量多,而且比较精致。如第十六地点M4中出土的玉人等。

乙级:牛河梁第二地点Z1M25、M26。这些墓的位置不在家的中心部位,墓葬规模也不突出。但是这类墓葬墓壁也有台阶式的,石棺宽大并且砌筑整齐。

Ⅱ式:墓扩较深,砌筑石棺的石料选用天然石板或规整石块,部分石棺有底有盖,做工规矩、精致。墓葬多东西向,葬式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也见合葬墓。根据墓穴的面积和砌筑差别,还可以分成两个等级。如牛河梁第二地点Z1M21、第三地点的M7M8,第五地点Z2M3等(见图四)。甲级:墓穴宽而且深,石棺以石板叠起而成。均为一次葬。乙级:墓穴浅而且变窄,石棺用规整石块垒砌。二次葬占多数。Ⅲ式:墓扩浅而且窄,石棺用天然石板立砌而成,不太规整。墓葬多为东西向,二次葬占多大数。(见图五)甲级:石棺稍宽大,葬式是仰身直肢一次葬,如牛河梁第二地点Z1M1。乙级:石棺较窄、简陋,二次葬占多数,如牛河梁第二地点Z1M6。C型:积石石棺墓。这类墓的土坑较浅,棺顶暴露于地表,其上积石,形制比较简单,而且石棺比较小。根据其形制,还可以分成三个等级(见图六)。甲级:石棺砌筑规整,但是规模小,如南台子M7。乙级:石棺砌筑简单,不规整,如牛河梁第五地点Z1M5。丙级:有简陋的石棺也可以称之为石函。里面只有一些零星骨骼,如牛河梁第二地点Z1M7。。以上对红山文化墓葬类型与结构的划分出可以看出,当时墓葬己经出现了等级差别,而且较为明显。A型墓埋葬方式简单,墓葬之间的差异不大。B型和C型墓葬之间的差别较大,在B墓葬中墓葬等级差别更为明显。如B型Ⅰ式是中心大墓,规模较大,位于积石家的中心。如牛河梁第十六地点4号墓,“凿山为石穴,长3.9米,宽3.1米,深近5米。”B型Ⅱ式和BⅢ型与BⅠ型相比,差别就很大,而且这类墓葬一般在在中心大墓周围,规模也不如中心大墓。可能是中心大墓的附属墓葬或陪葬墓葬。二、随葬品在红山文化早期墓葬中,随葬品种较多,有玉器、石器、陶器、骨器等(图七),器型较简单,多属于使用器。如在白音长汗红山文化墓葬里,随葬品都是一些小的装饰品,如玉块、玉管、石珠、锥状石核、小型动物头饰等。在南台子墓葬中,随葬的器物还是一些小型的玉器、日用陶器、石器和骨器。如玉块、石斧、石镑、之字纹筒形罐、骨锥、骨刀等。但是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在墓内很少见随葬陶器的,而且随葬陶器的墓规模相对较小,一般都是土坑竖穴墓。随葬品的摆放位置一般以器物的功能的为参照,如南台子M7,在头骨的两耳附近各有一玉块,上肢骨西侧有一磨制精美的石凿,西侧手部握有一贝壳。

到了红山文化晚期,墓葬中开始随葬大量精美的玉器,只有个别墓中随葬少量的彩陶器,即使是随葬的彩陶器,也是祭祀用器,而不是实用器。这在新石器时代以陶器为大宗的社会是极为罕见的,相反,在墓内以随葬玉器已成为主流,如胡头沟发现的M1,被扰乱后清理,采集到玉器10件,M2里,有两座墓有三联玉璧等随葬,其他的墓无随葬品,也没有随葬陶器的迹象。在牛河梁墓地里,绝大多数墓内随葬玉器,基本不随葬陶器,而且规模越大,随葬的玉器种类、数量多,而且精美程度也比较高(图八)。如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M21,随葬品均为玉器,共计20件。如牛河梁第十六地点中心大墓(M4),随葬玉器5件,但是出土的玉人、玉凤等精美绝伦,足以体现墓主的不平常身份。郭大顺先生提出红山文化“玉葬之礼”是符合当时情况的。

对于红山文化的主要随葬品—玉器,著述颇多。由于红山文化玉器的精美和数量多,因此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这些争议包括对玉器的年代、功用、用玉制度等。如有学者认为其年代晚,可到商,有的学者认为辽西地区出现的玉器是实用功能的器物,并未上升到唯玉以礼”和“以玉比德”的高度,只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时代,即实用玉器时代。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对玉器的功能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吕学名先生将红山文化玉器分为三大类装饰类玉器、图腾崇拜类玉器、礼仪类玉器。就玉器的功能来说,到红山文化晚期,完全不是停留在生产工具的水平上,也不是装饰品的层次上,已经成为衡量人们社会地位的标准之一。因为墓葬的等级较高,所随葬的玉器越精美。而且中心大墓里随葬的玉器数量较周围的墓葬要多。其次,玉器的组合关系足以影响到墓主生前的社会地位。根据吕学明的研究,到晚期墓葬中,墓葬中随葬的玉器组合开始出现了等级差异。墓葬等级最高的玉器组合是三类玉器齐全。其中玉鳖、玉璧、勾云形玉牌、玉镯是必备组合。第二等级的玉器组合2~3类玉器,玉器组合是玉璧、马蹄形玉筒、玉镯是必备组合。第三等级的玉器组合是礼仪类玉器和图腾类玉器。第四等级是某一类玉器。根据这些组合关系及等级差异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结构分层开始出现,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用高等级的玉器来随葬。最后根据在墓里只随葬玉器而很少随葬别的器物的现象,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于玉器赋予一种很神奇的力量,用玉器的自然特性来表达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神之间沟通的纯真而神圣的观念。三、死者的处理方式及相关问题在红山文化的墓葬中,比较流行的是单人的仰身直肢葬,其次是侧身屈肢葬,数量不多,但是很有特色。如白音长汗M22,屈肢特甚,面向南。受人体关节活动的限制,这种姿势当是墓主死亡后特意摆出的,联系到屈肢葬相对应的是土坑竖穴,随葬品很少或者即使有规格也不是很高的现象,推测这种葬式可能与墓主的身份或特殊死亡原因有关。由于缺乏对红山文化墓葬中墓主的年龄和死亡原因的研究,所以在埋葬上是否有未成年和成年之分或自然死亡和非自然死亡之分并不清楚。在红山文化中,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所见的合葬墓都是二次葬。二次葬是定期将死者挖出重新安葬的做法,在我国的民族学和文献材料中常能见到。实行这种葬俗的最大目的在于巩固亲族集团间的血缘联系或者与祖灵崇拜有关。前者多表现为多人的二次合葬后者在二次葬的人数上没有限制,使其不再为祸生者。在我国的文献《梁书。顾宪之传》记载“土俗,山民有病,辄云先亡为祸,皆开家剖棺,水洗枯骨,名为除祟”。在印尼的西里伯斯岛的托拉加人若遇流行病发生或者老鼠成灾时,并归咎与“不安分死者”而举行二次葬。红山文化中的二次葬绝大多数无随葬品,这种活动可能与除祟有关。从现有的墓葬资料看,红山文化时期的居民很大精力都投入到死者的丧葬活动之中的,从墓葬的砌筑,到随葬品,墓地的合理布局,都充分体现了生者对死者的崇拜。四、与墓葬有关的祭祀方式史前时期,人们根据祭祀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已开始有意识的选择不同的祭祀形式,并且祭祀也有了初步的分工。如在规模宏大的祭坛上举行盛大庄严的祭天礼仪形式。史前时期人们常用的祭祀方式有地上祭祀、地面祭祀、地下祭祀、房屋祭祀。红山文化时期,这四种基本的祭祀方式已经出现。

A.地面祭祀地面祭祀又可称为“埠祭”。地面祭祀的方式很简单,天然的山冈与墓上堆积的石块以及简单的石圈相配,构成了主要的内涵。白音长汗M15有石砌围圈,墓葬位于石圈中心,其余墓葬上面都有积石。南台子M7、M11、M12周围有积石环绕。阜新胡头沟的积石冢,有意用石块摆放或砌出石圆圈或石台面,这些很可能是为祭墓而设的。因为在阜新胡头沟积石家的外围有彩陶筒形器,它的性质应该是通过某种宗教仪式表达天地相通、神人交感的祭器。由于彩陶筒形器不随葬于墓内,而是有意摆放在积石家的外围,应属于祭墓行为。以石为祭的现象在我国古代很普遍。

地面祭祀的另一种方式是筒形器圈。牛河梁第二地点家四是以筒形器圈作为祭祀设施的典型代表(图九)。筒形器圈直径5—6米,筒形器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器圈首先框定了墓葬范围,墓葬位于石圈中心,其次,这种泥质红陶黑彩器上下贯通,充满了神秘色彩(图十)。圈内平铺一层大小相若的白色石块,共同构成了墓葬的地上建筑,同时又是祭祀设施。B.地下祭祀地下祭祀又称“坎祭”,这种祭祀方式在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中比较常见。牛河梁第五地点中层发现有祭祀坑。共8个,这些祭祀坑几乎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祭祀坑的共同特征是坑口平面呈圆形,坑底和坑璧均经火烧烤,形成硬面坑底铺一层碎石,堆积中都有一层白色细沙土。有的坑内或坑表面出有祭祀陶器。依照坑的形状结构,主要是坑璧与坑底的特征,同时参照坑的深度及坑内堆积的复杂程度,可将这些祭祀坑分成两型。A型:4个。坑口直径1—1.25米,坑璧较直,坑底平缓,坑深0.45一0.6刃石米。坑内堆积比较复杂,少的有3层,多的可达8层,有的祭祀坑内还放置完整的陶器。如

JK2:坑口直径1米,坑璧略斜直,略成圈底,坑深约0.6米。坑璧及坑底经过火烧呈红色。坑内堆积十分复杂,但出土遗物极少。坑中心表层有一片红烧土其下是一层白色沙土,松软、细腻、纯净,出几块陶片,此层厚约20厘米再往下是一层棕红色烧土层,最厚处约10厘米然后是一层厚约5—7厘米的小石粒层,石粒大小十分均匀,直径多在1.5厘米左右其下又是一层纯净的白色沙土层,纯净的白色沙土层,此层厚约7厘米;下面又是一层红烧土,厚2—5厘米再往下是黑褐色填土层,厚约13厘米最下面是一层白色灰烬,厚约2厘米(图十一)。B型:4个。坑口直径在0.7一0.9刃米之间,坑底或平或呈锅底状,经过火烧呈红色,坑深不超过0.3厘米,坑内堆积比较简单,一般为2层堆积,有的只有1层,坑内不出完整器物。如JK6:坑口直径约0.7米,平底,深0.15米,坑内堆积有2层。上层是白色沙土,松软、纯净,厚约10厘米下层平铺一层小石块,石块层上放置陶器残片及残损的石磨棒。坑底经过火烧烤。此祭祀坑最奇特之处在于,坑表面中心位置扣置一个完整的夹砂灰褐陶之字纹筒形罐。(图十二)C.地上祭祀地上祭祀又称为“坛祭”,坛就是指以土、石营建的高台。红山文化祭坛流行方圆结合,讲究南北对称。祭坛是红山文化墓葬晚期阶段最重要的祭祀设施之一,墓地和墓区的布局都是围绕着不同层次的祭坛来规划的。这些祭坛是由早期的石围圈和积石堆以及中期的筒形器圈逐渐演变而来的,可分为三个层次。其实从牛河梁整个布局可以看出,祭坛的层次有两种主体祭坛与附属祭坛。主体祭坛就是整个墓地公用的祭坛,牛河梁遗址的主体祭坛位于整个遗址群轴心的南端。其地位与功用非同一般。如第十三地点的“土石巨型建筑”。这座建筑址编号为牛河梁第十三地点,是一个外形呈圆锥状的土石混筑建筑。中央土丘直径40米,从山冈基岩面到现存土丘顶,残高约7米。土丘以夯土筑起,每层水平夯土以黄土、灰黑土、风化基岩土各一小层组成,每层厚8—15厘米,夯层有时间断,边缘夯土呈斜坡状。夯台中断出现一道横贯台体的水平界限,将夯台分成上下两块,表明整个夯台是分阶段筑成的,夯土不够纯正,夯层也不够规则,却十分坚硬。值得提到的是在夯台接近山冈基岩的底部,出现了另一种夯土,为红黄色,土质纯净,每层厚10厘米,薄厚也均匀,已接近于后世标准夯土的筑法。此夯层共厚50厘米,以下即为山冈基岩。夯台顶部似有建筑现象。

中心夯台以外包砌石块,全部为白色硅质石灰岩,与诸积石家所用的石料相同,但规格较大,每块石料一般长40厘米,宽、高约30厘米。围绕夯土台的一圈石台阶保存较好,为直径60米的正圆形。此石台阶在正南一面有一段尚保存了1米的高度,是由3—4层石块砌筑的,外壁保持整齐。从这道石台阶到中心夯土台边缘可看出有逐层起台阶的迹象。此石台阶以外则顺山势而下,以石块铺就一段坡面,所用石料渐小而层薄,正南一面,石坡长而缓,堆石间出有大型镂空红陶片和人骨。这座巨型建筑址在结构形状以至建筑石料的使用上都同积石家墓群十分相近,但规模、内涵却远在积石家之上。诸积石家的直径或边长一般在20米左右,最大的长30余米,而这座巨型建筑址,其直径在100米上下,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在同时期诸考古学文化中还没有见过这样的大型建筑,内夯土与外砌石既是界限清晰的两部分,又相互结合为一体,尤其是直径达60米的台阶,砌成正圆形状,一丝不苟。通过对“土石巨型建筑”夯土台的发掘,未在其下发现墓葬,排除了它是一个大型积石家陵墓的可能。但在夯土台的上层夯土中发现了人骨架,不排除可能是建筑过程中所用的人牲。这一建筑应该是大型祭坛。考虑到它的规模和位置,可以将其定位为整个牛河梁遗址的中心祭坛。

附属祭坛就是规模次于主体祭坛、并且不公用,只是一部分人用于祭天地之场所。如第二地点三号家和第五地点三号家。第二地点三号家位于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中心部位,西侧是一、二号积石冢,东侧是四、五号积石冢,北侧是六号积石冢。整个第二地点积石冢是以家为中心布局建设的。(图十三)

该冢由立置石柱砌起。立置的石柱所用石料为红色花岗岩质,截面多呈五边形,少数四边形。这些五棱或四棱石柱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形成三重红色石圈,圈与圈之间形成平缓的阶台。台阶以0.3一0.5刃米的高差由边缘向中心层层高起。三重圆圈的直径分别为22、15.6、11米。在第二重石柱圈内侧排列一周彩陶筒形器。第三重石柱圈里面平铺一层白色石灰岩块,形成一个较为平缓的顶部。三重石柱圈里面平铺一层白色石灰岩块,形成一个较为平缓的顶部。三重石柱圈所选石料也有差异,外圈最粗最长,向内逐渐递减。这样就形成一个结构独特而完整的圆形坛体。构成祭坛三重圆圈的立置石竹很有特色,也最令人感兴趣。这些石柱全部都是天然形成的,绝无半点人工加工修饰的痕迹。颜色都一致,呈鲜艳的红色。横截面总体上以五边形为主,少数四边形,再无其它形状。石柱逐圈减少,但每一圈的石柱都是同样大小。石柱圈构筑的非常圆,基本上是正圆形,且三重是同心分布。很显然红山先民已经领悟了圆的概念,掌握了绘制同心圆的方法。这是很大的进步,促进了技术水平的提高。第五地点三号家,长方形,保存完整。为单层石块铺砌。边框的石块较大,而且规整,因此边框清晰,长8.5米,宽6米。边框里面的石块较小,摆放无规律。北部中心石块下发现4具人骨,南北向一字摆放,堆放紧密,可能属二次葬,但未见随葬品,这种现象在牛河梁遗址中还是第一次见到。该积石建筑单元内未见石棺墓。这座建筑位于第五地点中心位置,应是具有祭祀性质的方坛建筑。D.房屋祭祀

房屋祭祀是指房屋本身用作祭祀的现象,又称为“庙祭”。在牛河梁遗址中发现的“女神庙”就是典型的代表。女神庙坐落在牛河梁遗址的顶部,但本身并不建在高台之上,甚至也未完全建在地面以上,而是典型的半地穴式土木结构建筑,庙的部分远远超过一般所见同时期聚落房址的深度。周围分布着积石家,墓葬密集。规模宏大,主体建设既有中心主室,又向外分出多室,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另外还配置附属建筑。庙内出土众多的人物和动物泥塑造像,陶祭器等。郭大顺先生认为当时人们崇拜的对象就是女神,这些女神塑像应是与祖先崇拜有关的偶像。五、墓葬分期根据目前对红山文化分期的结果,以南台子、白音长汗等为代表的遗址处于红山文化早期,相对应于这一阶段的墓葬形式主要是土坑竖穴墓葬和积石墓葬。在白音长汗第四期遗存中同时发现有土坑竖穴墓葬和石板积石墓葬,发掘者在对第四期遗存分为早晚三段第一段没有发现墓葬第二段“墓葬为长方形土坑竖穴,较浅,仅能容身”第三段墓葬“均为石板积石墓”。可见在早期墓葬中还可以分成早晚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南台子M1、白音长汗M22为代表的土坑竖穴墓葬。第二阶段以白音长汗M14、南台子M7为代表的积石石板墓葬。到了红山文化晚期,墓葬的规模不断扩大,而且墓葬的叠压关系明确,特别是在牛河梁第2地点4号冢和第五地点获得了一批材料,对于解决红山文化晚期墓葬的分期提供了依据。吕学明先生根据这些材料将牛河梁遗址的红山文化墓葬分为早晚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可确定只有NⅡZ4南部筒形器圈墓和NV中层的墓葬。第二阶段以上层墓葬NⅡZ4上层墓葬为代表,还包括NIIZ1、Z2、的墓葬及第三地点的墓葬”。我认为这种分期结果是比较可信的。因此可以看出红山文化墓葬发展经过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土坑竖穴墓葬发展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以积石石板墓葬发展的阶段,第三阶段是以NⅡZ4南部筒形器圈墓和中层的墓葬为代表的发展阶段,第四阶段是以NⅡZ4上层墓葬为代表的发展阶段。第二节墓地分析一.白音长汗在白音长汗遗址中,红山文化被编为第四期遗存。位于南北两座山坡中部的鞍部,编为三号墓区,有4座墓,三座石板墓,一座土坑墓。还有两座位于发掘区的东部一段没有发现墓葬(图十四)。而且发掘者对第四期遗存分为早晚三段第第二段“墓葬为长方形土坑竖穴,较浅,仅能容身”第三段墓葬“均为石板积石墓”。可见,这两种不同形制的墓葬是存在年代差别的,积石墓的年代比土坑墓的年代要晚。二.南台子南台子的发掘报告中,没有总平面图,据报告介绍墓葬主要集中在遗址的东部,多数是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有一部分为圆形或椭圆形竖穴土坑墓,还有少量积石墓和一座石板墓。多为单人葬,也有多人合葬墓。葬式有仰身直肢、仰身屈肢、侧身屈肢葬。多数墓葬没有随葬品。根据随葬品及墓葬形制来看,可能是“聚族而葬”的族墓地。该墓地代表红山文化早期墓葬的特点。三.牛河梁牛河梁遗址经过20多年的发掘,目前己经发现遗址点20余处,在有编号的个16地点中,有13个地点都是积石家,已经发掘了4个地点,清理了相当数量的墓葬。牛河梁遗址群有着严谨的布局结构,最南部第十三地点是一座“金字塔”式巨型建筑最北端第一地点是“女神庙”建筑群址“巨型土石建筑”一一“女神庙”一线,是牛河梁遗址群的轴心。在“巨型土石建筑”与“女神庙”之间分布着第二、三、四、五、十、十一、十二共七个积石家点。这些地点虽然并不完全处在这条中轴线上,但很显然是遵循着这条轴线,只是由于在选址建积石家时受到地形的限制,而使其分布略显参差。“女神庙”西侧有第六、七地点,东侧有第八、九地点,这四个地点是以“女神庙”为中心对称分布的。同样,“巨型土石建筑”东侧的第十四、十五地点与西侧的第十六地点也是以“巨型土石建筑”为中心分布的(图十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整个墓地的布局十分讲究。但是从整个墓地来看,具有特殊性。应该是社会特殊阶层的墓葬。在牛河梁方圆5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遗存来看,这里应该是一处大型的礼仪中心。它应该是当时若干个聚落所共同拥有的,属于这个集团特殊阶层专门祭祀和埋葬的区域。

总的看来,红山文化时期的墓葬制度包括以下特点:1.红山文化时期的先民在埋葬死者的空间安排上已经使用了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表现为墓葬分布稀疏且与房屋遗迹在空间上交错分布,这种情况见于白音长汗遗址中,在发掘区的东部和周围就是居住址,而且这两个墓主都是女性,其中是否有特别的意义,目前材料比较少,不便得出结论第二种模式是将墓葬区与居住区在空间上相隔离,即死者葬入聚落专属的公共墓地。如牛河梁墓群周围还没有发现相对应的生活居住遗址,就是专门为死者设立的公共墓地。2.红山文化早期墓葬以土坑竖穴墓为主,选择墓地时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到了晚期,墓葬以石棺墓为主,墓地的选择非常讲究,墓地中多设有与祭祀活动有关的附属建筑,使墓地具有埋葬与祭祀的双重功能。如根据牛河梁墓群在空间上的分布,可以看出在设计整个墓地时构思非常的巧妙,所发现的坛、家、庙的有机结合在一起。

3.墓葬和随葬品组合的等级己出现。墓葬有中心大墓、台阶式墓、石棺墓、土坑竖穴墓等。随葬品组合等级也有三类玉器同时随葬、两类玉器同时随葬、只随葬某一类玉器。墓葬规格越高,随葬品组合等级也越高。墓葬规格越低,随葬品组合也较低。

4.

唯玉为葬的礼制形成。在早期墓葬中,随葬品的种类较多,有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到了晚期,许多墓葬中,只随葬玉器,而罕见陶器,陶礼器多葬于墓外。红山文化虽然受到中原文化的强烈影响,如红山文化彩陶器,但是其独特的丧葬习俗及墓葬制度仍体现了很强的独立性。红山文化虽然在发展过程中,接受了周边先进的事物,但是在周边的考古学文化并没有受到红山文化的影响,如这种丧葬礼仪在周边考古学文化中基本不见。二、墓葬制度与红山文化时期社会变革研究第一节社会分工的发展

关于社会发展理论,西方学者根据民族学和人类学的资料,总结出团—氏族—丘邦—国家的四个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是经过了蒙昧—野蛮—文明三个发展阶段我国考古学家提出了古文化—古城一一古国的理论。通过墓葬材料来探究红山文化时期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组织结构的演变和不平等社会的逐步形成,不仅能够清楚的认识该地区社会的复杂化过程和深入把握当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和特殊性,同时对于中国文明起源等重大学术课题的研究也有所裨益。

红山文化墓葬中的人类学材料较少,对于分析当时男女性别分工缺乏直接证据。但是当时职业分工却是很明显的。红山文化墓葬及其随葬品还有一些礼仪建筑能看出当时己经出现了很多手工业,而且这些手工业技术日臻完美。那些令人瞩目的成就必定由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因此红山文化时期职业分工己经出现。下面举例说明:

根据红山文化时期建筑可以看出一批专业化的建筑人员已经出现。如从牛河梁墓地的设计、墓葬的砌筑、坛庙家的修建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出现了能够熟练的进行设计、修建的人员。如东山嘴祭坛的设计,中心呈方形,周围多用加工过的石块砌出整齐的石基。主次建筑分明,讲究对称观念。无论在建筑理念还是技术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制陶业的兴盛同样也是职业分工的体现。墓地中出土的无底筒形器、墓葬中出土精美彩陶罐(图十六),刘国祥先生对红山文化的生活用陶器、祭祀用的陶器、彩陶工艺进行了研究,指出“从技术角度看,祭祀用器制作精巧,质量上乘。器物造型与纹样装饰与日用器皿有区别,表现出制陶匠人很大的独创性。它们代表了制陶业的最高水平”,“彩陶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古代匠人智慧的结晶。”

玉器制造业也是当时很内重要的一项手工业之一,己经出现了一些具有高超技能的制作玉器的工匠,因为在墓葬中随葬的精美玉器,不是任何人都能制作的,而是由专业工人来完成。从玉器的选料、雕琢、成形玉器的切割技术、钻空技术、纹饰必须经过熟练的技术才能制作。从现有的资料中,我们还可以看出红山文化时期的巫师己经走向职业化的过程。因为在牛河梁发现的墓葬根据随葬品分析墓主生前可能是某部落的首领或巫师,己经形成了独立的社会阶层,而且地位日益增高。早期墓葬中出土的玉器有使用痕迹,推测这些墓主并未脱离生产劳动。后期随葬精美玉器的墓主已经不参加生产劳动了,完全成为社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第二节社会分层的逐步发展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口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它可以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也可以表现为集团与集团之间的有序的等级和不平等状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化,社会分层不仅扩展到不同的社群之间,同时也渗透到不同层级的亲属集团内部。由此逐渐产生了领导和和被领导者。红山文化早期,墓葬规模都比较小,随葬品都很少,数量种类并没有大的差异,显示出平等的社会关系。到红山文化后期,墓葬等级的差别则说明了社会成员之间差异的存在,有的墓内只见少量的随葬品,而且墓葬的砌筑很简单。有的墓葬砌筑整齐,规模宏大,随葬精美的玉器或彩陶器,表现出墓主非凡的身份。而且在大墓周围都是一些小型墓葬,足以体现社会等级的初步形成。而且大规模祭坛、墓葬及其它建筑的修建,没有指挥者和被指挥者是不行的,这些指挥者逐步成为社会的上层人物,拥有更多的享有物质占有权和社会管理权。东山嘴前圆后方左右对称的格局开辟了中国坛庙建筑的先河,而牛河梁更建立起坛、庙、家有机统一体的大型建筑群体。这个看似原始宗教兴旺发达的现象,却透出当时社会组织的剧烈变化。当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社会即将解体。社会权力逐渐集中于集神权与政权于一身的特权者手中,一个中央集权的机构—国家即将产生或正在产生,文明时期即将到来。第三节丧葬礼制的形成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礼”具有政治和社会的双重功能。它可以“明贵贱,辨等列”左传隐公五年》。丧葬礼仪作为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的是等级的观念,更重要的是丧葬礼中的许多内容是可以根据墓葬资料观察出来的。在红山文化时期的丧葬礼制是通过墓葬规模、用玉制度、特殊陶器来体现的。红山文化之前,辽西区的兴隆洼文化墓葬中已有随玉的现象,但是数量较少,并无规律,而且很多都是装饰品和生产工具类墓葬都是简单的土坑竖穴,随葬的陶器都是一些生活实用器。但到了红山文化时期,墓葬中随葬玉器已经蔚然成风了,墓葬的砌筑也十分讲究,随葬一些彩陶器等,此时的人们通过上述的方式来表达死者社会地位上的差异。墓葬结构及等级的差异,说明社会两极分化开始扩大,同时多层次的墓葬等级结构的存在也是等级观念得以强化的证据之一。红山文化时期,在墓地中己经出现了中心大墓,这些墓葬往往修建规模大,随葬品众多等,与周围的小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特意的建造方式仅限于少数人。说明这些人已经拥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权利。同时,墓葬中随葬的精美玉器和彩陶器,已经逐步摆脱生产工具的功能,己经成为衡量墓主身份的重要标志。这些玉器的造型都投射出浓厚的礼制化色彩。三、红山文化墓葬的起源及相关问题

任何事物的出现不是突然的。在辽西大地上,出现规格这么高的墓葬,及复杂的祭祀礼仪中心,其源头是在那里,还有其年代及随葬品,都是有争议的问题。近年来有学者不断地对牛河梁遗址的年代问题持怀疑态度,而且对其层位提出了疑问。总的来说就是对红山文化墓葬起源有异议。近几年的考古资料和环境研究为探索红山文化墓葬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下面我们根据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1.考古遗迹与遗物证据

在红山文化墓葬或墓地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可以在兴隆洼文化或赵宝沟文化中寻找到线索。A:石板墓在辽西的起源最早,它发现于兴隆洼文化中,在林西白音长汗遗址中就已发现了3座,但是规模比较小,砌筑比较简单,但较为规整。到红山文化时期,墓葬的砌筑比较规整,规模也很大。B:在红山文化墓葬中,出现了唯玉以葬的习俗,其实这也不是突然出现的。在辽西地区使用玉器或用玉器随葬的现象也可以追溯至兴隆洼文化,在阜新查海遗址的墓葬中就有用玉器随葬的现象,但是当时的玉器形制简单,而且还具有生产工具功能。到红山文化早期,在林西白音长汗遗址红山文化墓葬、克什克腾旗南台子红山文化墓葬、巴林右旗洪格力图红山文化墓葬都有随葬玉器的现象,看来在红山文化早期随葬玉器已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到了晚期,墓葬内基本随葬玉器,而罕见别的器类。所以随葬玉器传统源头仍在本地。经过社会发展,尤其是农业发展,人们熟练掌握了制作玉器的方法,并不断的改进,终于造就了红山文化那样丰富精美的玉器。1.考古遗迹与遗物证据

C:红山文化早期墓葬中发现墓的周围有石圆圈和筒形器圈,是晚期祭坛的雏形。D:石或陶塑像在兴隆洼文化白音长汗遗址、兴隆洼遗址,赵宝沟文化后台子遗址中开始出现,但当时的都是石质,姿势一般是蹲屈式的,形象朦胧,一般都比较小。到红山文化时期变成了陶质,而且姿势变化多样,已经出现了成熟的女神像,形体很大,形象逼真,这些工艺都是经过漫长的发展逐渐成熟。E:红山文化中用石祭祀的现象如祭坛、积石冢在兴隆洼文化或赵宝沟文化中已经出现。如查海遗址中发现的龙形堆石、赵宝沟遗址中的石堆λ,都具有祭祀的性质,以石为祭的现象是辽西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传统,而且在地层关系上红山文化的遗迹叠压或打破兴隆洼文化或赵宝沟文化。以上现象表明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辽西区出现的这种高度发达的文化不是突变的,而是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逐渐成熟起来的。2.与当地地质构造有关

辽西属于丘陵高山地带,当地地质构造在表土层下为基岩,如果不按地质构造去建墓穴时,往往容易倒塌或者发生变形等现象。再加上周围石材比较丰富,取材方便,刺激红山先民们在墓穴周围立砌石板或石块,达到加固作用。在漫漫的探索中,终于形成了独特的丧葬习俗。3.气候变化对红山文化及后来考古学文化的影响

红山文化为什么在当时盛极一时,后来又衰退了?按常理来说,辽西区继红山文化之后考古学文化内涵更应该丰富,但是考古学上的现象是辽西区在红山文化之后不但见不着规模很大的石棺墓葬,也不见红山文化那样精美的玉器,墓地中也不见祭坛、神庙。只是很简单的土坑竖穴墓葬。我认为气候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据环境考古学提供的结论:在红山文化早期阶段(6000~5400cal.yrB.P),气候不稳定,处于低温波动时期;5400~4800cal.yrB.P1气候呈现温暖湿润的特点,此时正是红山文化繁荣发展阶段,文化的发展主要反映在农业的进步及由此带来的手工业技术和建筑技术的进步、原始宗教的发展和社会组织的复杂化方面λψ,人们有更多的精力去乞求祖先、自然的保佑,举行各种形式的祭祀仪式和崇拜方式。4800~4200cal.yrB.P1发生冷干气候事件,气温明显下降,这一阶段对应于红山文化衰落及小河沿文化低谷时期。冷干气候环境足以影响到红山文化末期及小河沿文化的农业发展,此时环境变化对本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遗址数量减少、墓葬规模不如从前、丧葬礼仪制度又不明显。四、红山文化石棺葬的源头在青藏高原上

辽宁省朝阳市境内凌源与建平交界处的牛河梁遗址是红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遗址,因它集祭坛、宗庙和墓葬群为一体。牛河梁遗址主体由长约20米多的两组建筑物组成,都是半地穴式建筑,显示红山先民有穴居习俗。其女神庙所背依的山丘顶部也有一处大型祭坛遗迹,显示红山先民有匈奴那样到山顶上去“deer”(蒙古语“登”,意为到山顶献祭)的习俗。牛河梁遗址中的墓葬被称为“积石冢”,因上部堆积有大量石块,类似敖包。但内部的墓廓是典型的“石板墓”(石棺葬),用经过打制的大石板垒砌而成,多是长方形。牛河梁遗址第三地点发掘现场,这些石板墓上原是有厚厚封土和积石的

牛河梁遗址第五地点1号冢,为该遗址中规格最高的中心大墓,棺廓长3.5米,墓主人是一个老年男性。围绕在其周围的石板墓大多只有1.5米长,0.5米宽第二地点4号墓,墓璧是用竖起的石板构筑的,墓主人头枕着玉箍,胸前有两个玉猪龙

牛河梁第二地点21号墓,墓主人拥有玉器多达20件,是出土玉器最多的石板墓牛河梁第二地点7号墓,是三人合葬墓二次葬墓,玉器就直接放在遗骨上

牛河梁遗址中的石板墓围绕中心大墓分布,廓室有大有小,显示出严格的尊贵等级之别。红山文化石板墓另一个特点是,墓廓底部大多不铺石板,直接把遗骸放在泥地上。笔者以为这不会是贪图省事,而是有宗教含义的。更值得注意的是,5500年前创造红山文化的先民有羌藏类游牧民族那样的猴祖习俗。牛河梁遗址“女神庙”中的女神塑像就是猴脸造型的女猴人。红山先民都是以猴人自居,红山文化众多玉雕或石雕神像都在说明这样一个事实。牛河梁石板墓中出土,具有代表性的红山文化玉雕人像,明显以猴人造型1984年林西县西门外出土的红山文化石雕半身像,一个有猴脸的女猴人

牛河梁遗址2号祭祀坑中的石雕猴面佩饰,眉骨连在一起正是猴子的特征1997年巴林右旗查干诺尔苏木洪格力图出土的红山文化石雕佩饰,高2.7厘米,也明显是以猴脸造型

红山文化这种石板墓(石棺葬)葬俗从何而来?源自何处?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考古显示,这种石板墓葬俗在此地延续时间并不太长,大约到夏家店下层文化中就彻底消失了。

因为这种石棺葬(石板墓)在青藏高原上的延续历史才是最悠久的。青藏高原上的古代石板墓主要构筑材料也是石片或石板,墓廓有大有小,但制作式样基本相同。有的还发现墓旁有殉马坑。考古已经显示,这种葬俗是古代羌藏类游牧民族的一种固有葬俗,在青藏高原上,从遥远的史前时代一直延续到了春秋时期。考古学家至今已在古象雄国,雅鲁藏布江流域,昌都、雅安、甘孜、石渠、巴塘、芒康、察隅、黑水、理县、汶川及沿横断山脉地区,都发现了古代石棺葬。青藏地区的石棺葬也是用石板叠压或竖立成长方形墓室,有些廓室四边是用整块石板砌成的,但更多的是石板拼接而成。墓室底部也不铺石板,直接把尸骸安放在泥土上,陪葬物品如石器、骨器、陶器之类放在遗骸旁边。上面有的盖以石板,有的不盖。藏地石棺葬有的并不在地面留有标记,但也有在墓上加有封土的。考古学家正在对青藏高原西部的古象雄国遗址“穹隆银城”周围地区古墓葬群进行考古发掘,此地古墓大多也是这种石板墓

西藏曲贡史前文化遗址位于拉萨附近,距今约3500~4000年。1992年发掘时考古学家发现了使用朱砂的痕迹,这里出土的玉器、石器、陶器上常发现涂抹过朱砂。石板墓中出土的这个陶塑猴面像,清楚地说明墓主人属于那种有猴崇拜习俗的族类。西藏曲贡文化遗址中的石板墓曲贡石板墓中出土的陶塑猴面像,高4.5厘米,应是一个陶制礼器的残部

西藏山南隆子县石板墓中出土的人头碗和高领球腹陶罐,年代距今约3000年,这种人头碗习俗在北方游牧民族中是一直延续着的

在青藏地区,现已发掘的年代最古老的石板墓群是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营盘山史前文化遗址。地理位置已是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海拔2000米左右,大约与黄土高原的平均高程相当。营盘山文化遗址年代距今5500-6000年。让考古学家叹为观止的是,在15万平方米范围内发现了6万多座分布有序,等级有别的石板墓。营盘山遗址考古发掘由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进行,从2003年开始,考古学家历时3年多,除了大量墓葬,发掘出史前时代宗庙房屋基址9座,殉人坑8座,制陶窑址4座,祭祀灰坑灰沟140余个,灶坑13座。出土的陶器、玉器、石器、骨器、蚌器等类遗物总数达万件。考古学家认为,营盘山遗址代表了5000年前整个长江上游地区文明起源发展的最高水准,并把阿坝州文明史至少上溯至6000年以前。

俯瞰岷江上游的营盘山石棺葬墓地,位于一座高山脚下一块临江的狭长台地上岷江上游就是高山草甸,是古代羌藏类游牧民族的世居之地

四川阿坝州的平均海拔约在3600米。阿坝州府马尔康的海拔也有2000米。茂县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往北地势就立即抬高了。地貌以高山峡谷为主,高山林立,河流深切。境内山峰多在海拔4000米以上。茂县县城海拔1668米。营盘山史前文化遗址就位于岷江上游茂县凤仪镇南2.5公里处,在岷江东岸的二级缓坡台地上,高出江面约150米。而岷江从三面呈几字形将其环抱,可谓易守难攻。营盘山遗址发掘现场和取去石板后的墓廓、柱洞情形营盘山遗址中的殉人坑,盛行殉葬也是古羌人的显著特征

顾名思义“四川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就是古代羌藏类游牧民族的世居之地。这里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也只宜于狩猎和游牧。营盘山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其实已经把墓主人的民族背景和文化背显示出来。岷江上游遍布的这种高山台有利于古代游猎民族屯兵驻守,而不适宜定居耕种。营盘山遗址就处在高原深处的古羌人顺流而下侵入成都平原的必经之路上。它应是古羌人在岷江流域的一个宗庙、墓葬和祭祀活动中心。也许“岷江”是“猕江”的异写,也是猴祖习俗烙下的痕迹。因为“猕”藏语习惯加前缀音读成“阿猕”。考古学家认为,营盘山出土的彩陶和红陶器与远在千里之外的甘肃、青海一带马家窑文化属于同一类型。考古学家说,营盘山石板墓是中国范围内最早使用朱砂葬的地方。许多祭祀留下的灰坑内发现有涂有鲜红色颜料的石块,分析成分发现是以汞的氧化物存在的朱砂。部分陶器内壁也发现了朱砂。尸骸上也有使用朱砂矿石粉的痕迹,随葬的饰物、兽牙、石珠之类常见有染过这种红色颜料的情形。这种朱砂葬在殷商时代非常盛行,陕西韩城的芮公大墓和殷墟妇好墓中都有大量朱砂,墓椁所在位置已经被朱砂人染成了红彤彤一片。但此前考古学家并不知道这种葬俗的源头何处。并且这种朱砂葬的传播轨迹一直延伸到了中亚草原和阿富汗地区,与古代羌人的西去路径完全吻合。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2005年度考古发掘报告集》封面中的营盘山文化陶塑猴头营盘山出土的陶塑猴脸,是一个陶罐的残部

这些陶塑猴脸都在告诉我们,石板墓中的人不是农耕定居民族,而是从青藏高原下来的有猴祖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