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3单元(英雄)苏武牧羊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苏武牧羊2_第1页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3单元(英雄)苏武牧羊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苏武牧羊2_第2页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3单元(英雄)苏武牧羊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苏武牧羊2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武牧羊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苏武出使匈奴后,被匈奴王扣留,然而,苏武面对匈奴王的利诱、威逼、折磨依然心向祖国,毫不动摇的故事,赞颂了苏武的民族气节以及爱国热情。

课文第1节介绍了苏武接受汉武帝的派遣,出使匈奴。从汉武帝“亲自”将旌节交给苏武和苏武“恭恭敬敬”地接过旌节,可以充分感受到旌节代表国家,意义重大。

课文第2-5节是文章的重点,具体记叙了苏武被匈奴王扣留后的经历。课文是分三部分来写的:以死抗辱、怒斥叛臣、荒漠牧羊,条理十分清晰。而作为国家象征的旌节,苏武始终将它握在手中。面对匈奴王的翻脸诬陷,苏武手握旌节,抽刀自尽。面对投降匈奴的卫律的利诱,苏武手举旌节,义正严辞。苏武在北海牧羊时,就与旌节为伴,始终盼望着有回到祖国的那一天。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令人回肠荡气。

课文最后一节写了苏武历经19年的坎坷,回到祖国时,受到了成千上万群众的迎接。人们看到苏武怀里紧紧揣着那支脱光了毛的旌节时,没有一个不感动,没有一个不落泪的。人们被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所深深震撼。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并积累“恭恭敬敬、置之度外”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苏武牧羊故事的内容,体会文中描写苏武言行的句子所表达的含义,体会句子之间的关系。了解“旌节”所表达的含义。

4.感受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坚贞的民族气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

33.苏武牧羊

2.师引入出示课文的第一节。

西汉时期,汉朝和匈奴常常发生战争。有一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还亲自把一支旌节交给他。苏武知道旌节是代表国家的,就恭恭敬敬地接过来。

(学习:恭恭敬敬)

齐读。

出示“旌节”的画面,并介绍:这就是旌节,它是一根七八尺长的木棍,顶部弯曲的地方挂着一串用毛做成的绒球,表明使节的身份,同时是出使的象征。

年后,苏武怀揣着旌节又回到了故里。

出示课文第六节,齐读。

4.比较19年里苏武出使前后的变化(苏武的外貌、手中的旌节)

过渡: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一切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呢?

二、整体感知

1.那么,在这19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匈奴王为什么不让苏武回国呢?请学生自己读课文。

2.交流了解课文内容,随机板书:认罪

劝降

牧羊

三、研读课文

1.面对匈奴王的种种手段,苏武是怎么做的呢?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自己读一读,说一说。

2.交流:

(1)出示:

苏武手握旌节,气愤地说:“我是代表国家的,宁死也不能受侮辱!”

(抓住“握、气愤、宁死”等词语体会并读出苏武当时非常气愤的语气。

板书:

抽刀自尽)

(2)出示:

苏武不等卫律说完,怒目圆睁,手举旌节大声喝道:“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汉朝的臣下,而今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

(抓住“怒目圆睁、举、大声喝道”等词语理解体会,并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

痛斥卫律)

(3)过渡:无论匈奴王是威逼还是利诱都无法使苏武屈服,匈奴王又心生一计,那便是牧羊,指名读第四节。

师:这真是一个毒计,那就意味着——(永远回不去了)但苏武——

出示:

苏武顽强地忍受着各种折磨。饿了,他就挖野菜、逮野兔充饥;渴了,他就捧一把雪止渴;冷了,他就和羊群依偎在一起取暖。

a.师生对读。

b.引读,师读“折磨”

(第一句话),生读“怎样忍受”(第二句话)。

c.自己读读句子,说说苏武是怎样忍受各种折磨。

板书:

忍受折磨

饿

d.媒体播放北海边的荒凉,想一想苏武还会面临哪些困难?

出示:苏武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有时

,有时

,却始终手持那支旌节,不论白天放羊,晚上睡觉总不离手。

e.

理解“置之度外”,

练习说话。

板书:

(4)他经常仰望着南飞的大雁,屈指计算日子,盼望有一天能举着旌节回到祖国。

理解“南飞的大雁、屈指、盼望”的意思。

3.小结:大家是否发现作为国家象征的旌节,苏武始终握在手中。面对匈奴王的威逼认罪,苏武手握旌节(指板书)——抽刀自尽;面对卫律的利诱,苏武手举旌节——痛斥卫律;面对野草丛生的荒漠牧羊,苏武手持旌节忍受各种折磨,历尽千辛万苦。

四、小结复习

1.多少年等待,多少年期盼,整整19年,经过汉朝的多次交涉,匈奴王终于答应放苏武回国。出示第六节齐读。

2.整整19年啊,这19年使苏武变成了满头白发的老人,这19年让旌节脱光了毛,一切都变了,然而什么始终没有改变?

板书:

民族气节

3.播放乐曲《苏武牧羊》

苏武终于回到了京城,此时此刻他在心里大声呼喊

出示:此时的你也站在迎接苏武的人群中,你会想

,你会说

五、作业。

1.读下面这段话,想想这段话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出了苏武所受到的折磨?然后学习它的写法写几句话。(任选一题)

苏武顽强地忍受着各种折磨。饿了,他就挖野菜、逮野兔充饥;渴了,他就捧一把雪止渴;冷了,他就和羊群依偎在一起取暖。

(1)家里要来客人,一家人都忙碌起来。

(2)老师关心爱护着周围的每一个学生。

2.抄写词语

怒目圆睁

忘恩负义

无言以对

羞愧

心坚如铁

折磨

依偎

置之度外板书:

苏武牧羊

19年

心坚如铁

毫不动摇

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