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 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积累与运用(四) 教案_第1页
小学语文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 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积累与运用(四) 教案_第2页
小学语文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 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积累与运用(四) 教案_第3页
小学语文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 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积累与运用(四) 教案_第4页
小学语文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 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积累与运用(四) 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积累与运用(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自读词语,发现词语构造上的特点;自读、背诵对联,感悟对联的意思,主动积累含义深刻的有名的对联。2.过程与方法:读懂成语故事,理解成语“老马识途”的意思,能受到启发;能大方、主动、有礼貌地与同学交流自己读《威尔逊出游》后对威尔逊妈妈做法的感受和自己的妈妈的做法,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游戏或亲身参与过的游戏,不拘形式地写下游戏中的见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短文,积累一些好词佳句,并感受童年的快乐与纯真。重点难点读懂成语故事,理解成语“老马识途”的意思,能受到启发;能大方、主动、有礼貌地与同学交流自己读《威尔逊出游》后对威尔逊妈妈做法的感受和自己的妈妈的做法,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游戏或亲身参与过的游戏,不拘形式地写下游戏中的见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短文,积累一些好词佳句,并感受童年的快乐与纯真。教学课时4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自读词语,发现词语构造上的特点。2.自读、背诵对联,感悟对联的意思,主动积累含义深刻的有名的对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学习温故知新1.学生自由阅读成语自读,同桌互读成语,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感悟这些词语的特点。将信将疑:将:且,又。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有始有终: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一朝一夕:朝:早晨;夕:晚上。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很短的时间。大惊小怪: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的事情过分惊讶。天长地久: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东躲西藏:形容为了逃避灾祸而到处躲藏。早出晚归:出去得很早,回来得很晚,形容辛勤工作。辞旧迎新:送走旧的,迎接新的。常用来形容新年的更替。2.小组交流:找到这些词在结构上相同的地方。3.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小结:这些词语中都包含有一组反义词。4.学生自由读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感知构词的特点。5.拓展练习:再说几个有这样构词特点的词语。6.教师多媒体出示举例,自由阅读,积累词语。顶天立地舍生忘死贪生怕死醉生梦死承上启下承前启后开天辟地欢天喜地改天换地遮天盖地惊天动地翻天覆地翻来覆去顾此失彼二、学习语海拾贝1.多媒体出示对联: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2.学生自读对联,要读得正确、流利。3.小组同学互读互听,相互检查,并悟悟对联的大致意思。4.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说说自己不懂的地方,请求老师或其他组同学解释。教师注意引导和补充。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发奋努力认识所有的字,立下志愿把所有的书读完,就是刻苦学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至今仍意义重大: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之事,多用心用体会世间百态,而不要读死书。)5.教师总结: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效果的这种修辞手法,我们称为对偶。6.学生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对联。7.拓展练习:说说自己积累的名联。8.教师多媒体展示有名的对联,学生朗读,积累对联。(1)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2)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尺量地面地长尺短短量长(3)独立小桥人影不流河水去孤眠旅馆梦魂曾逐故乡来(4)过年苦,年苦过,过苦年,年过苦,年去年来今变古读书好,书好读,读好书,书读好,书田书舍子而孙【课堂作业新设计】1.写出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扬()避()说()道()三()两()取()补()口()心()似()而()空()绝()你()我()()惊()怪()材()用()同()异()奔()走()尽()来()龙()脉()应()合()腔()调3.写几句自己积累的有名的对联。【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1.写出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舍生忘死贪生怕死醉生梦死承上启下承前启后开天辟地惊天动地顶天立地花天酒地欢天喜地改天换地经天纬地遮天盖地震天动地翻天覆地翻来覆去顾此失彼厚此薄彼虎头蛇尾街头巷尾继往开来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扬长避短说长道短三长两短取长补短口是心非似是而非空前绝后你死我活大惊小怪大材小用大同小异东张西望苦尽甘来来龙去脉里应外合南腔北调3.写几句自己积累的有名的对联。富于笔墨穷于命;老在须眉壮在心。(郑燮)瓶花落砚香归字;风竹敲窗韵入书。(曾国荃)诗书非药能医俗;道德无根可树人。(佚名)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范文澜)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无一文钱非穷汉;有五担书是富翁。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读懂成语故事,理解成语“老马识途”的意思,能受到启发。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短文,积累一些好词佳句,并感受童年的快乐与纯真。【教学过程】一、学习点击成语。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教师范读,学生反复朗读。3.请学生复述成语故事。4.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读了成语故事后的感受。5.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老马识途”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讲讲身边类似的事例。二、阅读吹肥皂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简单介绍冰心:谢婉莹(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近现代伟大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福建长乐人,出生于福州一个海军军官家庭,被称为“世纪老人”。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著有小说集《超人》,诗集《春水》、《繁星》,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桔灯》等,主张爱的哲学,“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2.简介冰心奶奶童年的快乐:儿时的冰心喜欢吹肥皂泡,经了她的手,她的嘴,以及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自己童年的快乐。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冰心奶奶留下的足迹,结识童年的冰心。板书课题:吹肥皂泡,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借助拼音学习生字,利用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会文中的生词。2.检查预习字词的情况。(1)课件出示本课生词:肥皂泡、溶化、玲珑、娇软、扯成、悬念、骄傲、渡过、和弄、粘稠。(2)指名朗读,指名领读,学生齐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正音。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先写怎么做泡泡,怎样吹泡泡,最后写吹泡泡有哪些乐趣)(三)再读课文,深入感悟。1.学习吹泡泡的过程。(1)课件出示短文片段:将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起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它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2)感受吹泡泡的过程。①引导学生尝试着用上“先……然后……接着……”一组词语将吹肥皂泡的过程叙述出来。(先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起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然后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接着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它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②标出描写制肥皂水和吹泡泡动作的词语:将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起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它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③指导朗读,感受吹泡泡的动作和泡泡飘动的轻。(动作轻:慢慢地吹起、轻轻地一提、轻轻地扇送;样子轻:轻圆的、软悠悠地飘游。)2.感受吹起来的泡泡。(1)课件出示段文片段: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弱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凌乱。(2)学生自由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肥皂泡形态多姿、颜色多彩、变化多样。①颜色多彩:a.五色——即五彩。原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后来泛指多种颜色。b.浮光——液体表面的光泽、颜色。课文指肥皂泡表面的光泽和颜色。②形态多姿:a.“轻清透明”四个字不仅写出了肥皂泡“轻”的特点,而且写出了肥皂泡纯净、清亮、透明的特点。b.“玲珑娇软”:指那些小肥皂泡小巧精致而柔软、娇嫩、美丽。玲珑,精巧细致。娇软,美丽、娇嫩。③变化多样:“光影凌乱”——指由于肥皂泡处于动态中,表面的光泽和颜色变化迅速且多样,显得不整齐、没有规律。凌乱,不整齐,没有秩序。(3)指导朗读:读出作者对肥皂泡的喜爱。(4)课件出示: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屏着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洒到眼睛里,使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①朗读想象,体会紧张的心情。②学生自由朗读。(四)感情朗读全文。(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1.课下玩一玩吹肥皂泡的游戏或者其他游戏。这次要有意识地去玩,留意玩的过程,按顺序记叙下来。玩儿时还要认真观察,积极想象,像冰心奶奶那样把玩的过程以及自己做的、看的、想的按一定的顺序记录下来。2.搜集阅读冰心的作品。三、阅读送阳光。(一)创设情境、导入学习。1.互相交流描写阳光的词语:红日欲出红日初升红日艳艳旭日初升旭日东升旭日当空日出东山日出三竿日上三竿红日高悬红日高照红日当空赤日当空赤日炎炎烈日当空烈日炎炎骄阳满天艳阳当空艳阳高照夕阳如血夕阳西照残阳如血日落西天阳光和煦阳光明媚阳光灿烂光芒四射光芒万丈霞光万道晚霞夕照2.谈话导题:同学们,阳光那么可爱,你们喜欢阳光吗?今天我们就要跟一位叫鹿儿的小朋友一起去送阳光。板书课题:送阳光,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教师范读课文。师生交流: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主要描写了小女孩儿苗苗的奶奶腿坏了急切的想见到阳光,而苗苗在草地上玩儿时发现了阳光,她想把阳光送给奶奶,并把阳光用裙子紧紧的包着带回家,但是当包的严严实实的裙子打开的时候,阳光却没了,苗苗急的要哭了,奶奶安慰她“我的好孩子,不要担心,阳光都跑到你的心里去了。”)4.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1.学生自由阅读短文1~4自然段。(1)互相交流:你读懂了什么?(2)学生看图,教师引导:鲜花开遍大地,芬芳扑鼻。小鸟空中飞,叽叽喳喳。整个大地沐浴着灿烂的阳光。(读出鹿儿高兴的心情)(3)看到这可爱的阳光,鹿儿的心里产生了什么样的想法?(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奶奶。)(4)谈话过渡:鹿儿为什么要把阳光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奶奶?2.学习短文第五自然段。(1)互相交流:你读懂了什么?(2)师生交流,教师小结。(鹿儿的奶奶生病了,不能出屋。她嘴里总是念叨着:多想见到阳光啊!)(3)天天代表她念叨了多少天?(是很多天)你能想到什么?(鹿儿的奶奶病了很多天,疾病折磨着她,或许她好久没见过阳光了,所以她天天念叨着:多想见到阳光啊!他的愿望被鹿儿记在心里了。)(4)教师导言:苗苗把阳光紧紧包在裙子里,回家了。回家之后的情况怎么样呢?3.学习短文6~11自然段。(1)学生默读短文6~11自然段。互相交流。(2)从“直奔”能体会到什么?(鹿儿想把阳光送给奶奶的急迫心情。)(3)回家之后的情况怎么样呢?(当鹿儿打开包得严严实实的围裙时,围裙里的阳光都不见了。)(4)鹿儿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鹿儿简直要哭出声来了。)(5)奶奶是怎么说的?(我的好孩子,不要担心,阳光都跑到你的心里去了。)(6)从奶奶的话里你体会到什么?(奶奶夸奖鹿儿是个有爱心的孩子。)(7)学生练习感情朗读。(四)教师小结,扩展延伸。1.教师小结: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主要描写了小女孩儿鹿儿的奶奶生病了急切的想见到阳光,而鹿儿在草地上玩儿时发现了阳光,她想把阳光送给奶奶,并把阳光用裙子紧紧地包着带回家,但是当包得严严实实的裙子打开的时候,阳光却没了,苗苗急得要哭了,奶奶安慰她“我的好孩子,不要担心,阳光都跑到你的心里去了。”生动地描写了一个天真善良、敬爱奶奶、孝敬奶奶、关心奶奶、热心帮助他人、关心他人、懂事、可爱的小女孩。2.小组交流:如果你是鹿儿,你还会为奶奶做些什么?3.课件出示文字:一个人,心里有爱,就会热爱生活,热爱美好的事物;心里有爱,就会关爱他人,把他人的冷暖放在心上;心里有爱,内心就会永远充满灿烂、明媚的阳光!(学生齐读)【课堂作业新设计】1.你一定积累了很多成语故事,请写出几个这样的成语。【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1.你一定积累了很多成语故事,请写出几个这样的成语。画蛇添足掩耳盗铃亡羊补牢买椟还珠守株待兔开卷有益博而不精百发百中必恭必敬杯弓蛇影不寒而栗伯乐相马班门弄斧拔苗助长背水一战草菅人命草木皆兵程门立雪抛砖引玉风声鹤唳覆水难收第三课时【课时目标】能大方、主动、有礼貌地与同学交流自己读《威尔逊出游》后对威尔逊妈妈做法的感受和自己的妈妈的做法,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用普通话交流,交流中能认真倾听。【教学过程】口语交际:妈妈该怎样做活动准备(一)学生准备1.自由组合活动小组。2.小组学生互相合作,收集阅读相关资料、图片,并把自己的发现摘抄下来。3.分类整理资料。(二)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1.学生独立回顾课文《威尔逊出游》,想想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学生自愿举手发言,其他同学评议。也可以做补充发言。)2.再自读课文,独立思考:你赞成威尔逊妈妈的做法吗?为什么?3.小组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倾听别人的意见,丰富自己的认识。要求:(1)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2)小组交流:在你外出时,妈妈是怎样做的?你希望妈妈怎样做?边听边想想谁的感受对你有启发,说出来相互补充。在小组中评选出谁在交流时自然大方、有礼貌,谁听得最认真。(3)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观点,寻找意见相同的同学,互相交流,丰富自己的认识。(4)观点相同的同学组成小组,不同观点的小组展开辩论:运用充分的理由或具体事例反驳对方的观点,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5)结合具体事例说说在自己外出时妈妈是怎么做的?4.全班交流,以《妈妈,我想对您说》或《妈妈该怎么做》为话题,邀请各小组代表汇报演说,大家评议谁的发言最令你满意。第四课时【课时目标】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游戏或亲身参与过的游戏,不拘形式地写下游戏中的见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二、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创设情景。(1)多媒体播放视频:许多小朋友在做各种不同的游戏,有跳绳、爬杆、踢毽子、捉迷藏、丢沙包等等。(2)游戏王国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呀?(做游戏!)(3)说说游戏王国的小朋友都在玩什么游戏?(跳绳、捉迷藏、踢毽子、丢沙包、爬杆……)2.看图说话。谁能用这个句式说说游戏王国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1)多媒体出示句式:游戏王国的小朋友有的在,有的在,有的在,有的在,还有的在……他们玩得可开心了!(2)小组交流,小组长作好记录。(3)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4)教师评议并小结。例句1:游戏王国的小朋友有的在跳绳,有的在做瞎子摸鱼,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丢沙包,还有的在爬杆……他们玩得可开心了!(按由近到远的顺序)例句2:游戏王国的小朋友有的在爬杆,有的在丢沙包,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做瞎子摸鱼,还有的在跳绳……他们玩得可开心了!(按由远到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