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21651-2008 再生锌合金锭》是一项国家标准,主要针对再生锌合金锭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志、运输、贮存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该标准适用于以废锌料为主要原料,通过熔炼加工制成的锌合金锭,这类产品广泛应用于铸造、热镀等行业。
在技术要求方面,标准明确了不同牌号再生锌合金锭的具体化学成分范围,包括锌、铝、镁等元素的最大或最小含量限制,确保了产品的质量与性能满足使用需求。此外,还对铅、镉等有害杂质设定了严格的上限值,以减少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对于试验方法,《GB/T 21651-2008》给出了具体的测试项目及相应的方法,如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元素含量,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检测微量杂质等,这些科学严谨的手段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检验规则部分,则详细描述了取样方式、样品数量、判定依据等内容,为生产者与使用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流程。同时,也规定了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产生争议时,可以采取的仲裁措施,增强了标准执行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犐犆犛77.150.60
犎6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犜21651—2008
再生锌合金锭
犛犲犮狅狀犱犪狉犻犾狔狕犻狀犮犪犾犾狅狔犻狀犵狅狋狊
20080331发布200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书
犌犅/犜21651—2008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宁波香豪莱宝金属工业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世全、赵军锋、邵艳琼。
Ⅰ
书
犌犅/犜21651—2008
再生锌合金锭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再生锌合金锭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含锌的废料为原料经冶炼加工生产的再生锌锭,主要应用于铸造业、压铸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250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
GB/T12689(所有部分)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3要求
3.1产品分类
再生锌合金锭按化学成分分为3个牌号:ZSZnAl4、ZSZnAl4Cu0.5、ZSZnAl4Cu1。
3.2化学成分
3.2.1再生锌合金锭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3.2.2需方如对再生锌合金锭的化学成分有特殊要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3.2.3锌(Zn)的含量为100%减去表1中所列其他元素总和的余量。
3.3物理规格
3.3.1再生锌合金锭为长方梯形,底部有便于将锭打断的凹槽(见图1a、图1b)。
3.3.2为使再生锌合金锭便于包装和运输,允许每捆的底锭可采用有脚锭(见图1c)。
3.3.3再生锌合金锭的单锭重应不大于25kg。
3.3.4需方如对再生锌合金锭的形状和锭重有特殊要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3.4表面质量
3.4.1再生锌合金锭表面不得有熔渣和夹杂物,但允许有浇铸时产生的轻微表面缩孔。
3.4.2再生锌合金锭表面不得有飞边毛刺(允许修整)。
表1再生锌合金锭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
牌号主成分杂质,不大于
AlCuMgZnFePbCdSn
ZSZnAl43.5~4.30.2~0.750.02~0.08余量0.10.0080.0040.003
ZSZnAl4Cu0.53.5~4.30.3~0.750.01~0.08余量0.10.0120.010.003
Z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