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理论》课件第九章_第1页
《社会理论》课件第九章_第2页
《社会理论》课件第九章_第3页
《社会理论》课件第九章_第4页
《社会理论》课件第九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践与后现代社会理论第九章第九章布迪厄与社会理论的实践转向第一节实践与后现代社会理论反思社会学第二节社会实践理论第三节第九章布迪厄与社会理论的实践转向第一节实践与后现代社会理论一、社会理论研究的实践转向二、布迪厄与实践转向第一节布迪厄与社会理论的实践转向当前西方学术研究中出现明显的“实践转向”,反映出人们的分析重点由对知识自身的分析转向了重视研究的实践建构过程分析。实际上,面对社会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方法论难题,许多学者都做了有益探索,尝试提出新的解决理路。一、社会理论研究的实践转向例如,早期的建构论者主要重视对知识本身社会构成性的研究,指出了知识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但他们仍把知识当做“黑箱”,并没有揭示出知识建构的机制与过程。而实践建构论者则试图找出知识建构的社会机理,他们主要关注于两点:(1)提出了一种关于实践的解释,既包括实践领域,又包括某些次属领域(如科学)。(2)把实践领域当做研究其主题的性质和转变的场域。从实践建构论角度来看,一切社会现实和知识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社会学研究本身实际就是一种知识生产的实践活动,社会研究者及其对象都是处于实践之中的要素。所以实践取向的社会研究需要对“作为研究对象的实践”与“作为研究过程的实践”都做出认真合理的分析,深入把握这些研究实践的复杂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社会现实和知识。或者说,无论是研究对象还是研究者本身或研究场景、物质手段等都参与到研究实践之中,共同展示出现实的面相。社会理论研究的“实践转向”标志着后现代主义的社会理论由关注社会秩序的宏大叙事到关注微观生活的机理与机制的转变。因关注情境性、地方性,强调具体实践的社会嵌入性,故“实践转向”的分析理念被认为是后现代的。他们对主客体关系、行动与结构的关系都有新的解释。我们这里将侧重讨论布迪厄的有关观点。第一节布迪厄与社会理论的实践转向二、布迪厄与实践转向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1930-2002)皮埃尔·布尔迪厄是当代法国最具国际性影响的思想大师之一,任巴黎高等研究学校教授,法兰西学院院士,2002年去世。早在1972年布尔迪厄就已出版了经典的社会学著作《实践理论概要》布迪厄作为著名的社会理论家,其贡献是多个方面的,他被认为是继福柯、列维斯特劳斯等人之后最有影响的法国当代思想家之一。布迪厄一生的学术研究都在致力于将社会学发展成为一门总体性的社会科学,试图超越学术领域中长期存在的诸如个体与社会、行动与结构、主观与客观、理论与方法、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结构主义与建构主义等二元对立。主要著作:布迪厄的研究广泛涉及哲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文学和教育诸多领域。他发表了一系列产生了广泛影响的著作,其中许多著作已被译成了多种文字。其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包括:《阿尔及利亚社会学》([1958]1962)、《社会学的技艺:认识论基础》([1968]1991)、《实践理论纲要》([1972]1977)、《教育、社会与文化的再生产》([1970]1977)、《区隔:品位见识的社会批判》([1979]1984)、《实践的逻辑》([1980]1990)、《学术人》([1984]1988)、《社会学发问》([1984]1993)、《国家贵族:权力场域中的精英学校》([1989]1996)、《另类话:关于反思社会学文集》(1990)、《语言与符号权力》(1991)、《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1992)、《实践理性》(1998)、《男性统治》(1998)、《论电视》(1998)、《科学之科学与反思性》([2001]2004)、《经济的社会结构》(2005)等第一节布迪厄与社会理论的实践转向二、布迪厄与实践转向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实践、习性、场域和资本是布迪厄用以解释社会生活的一套独特的概念工具。他所提出的发生结构主义方法旨在说明场域的发生过程以及场域中人们的习性的发生过程。布迪厄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做了独到论述,提出了如下发生结构主义的公式:(习性×资本)+场域=实践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不但突破了以往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哲学思辨,而且也不同于社会理论中其他学派的观点,比如理性选择理论。他所倡导的社会实践学(socialpraxeology),旨在综合“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这两种不同的立场。其研究在多个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推动了关于社会行动和实践问题的研究。第九章反思社会学第二节实践与后现代社会理论一、新方法论观点二、反思社会学观点第二节反思社会学理论宗旨:布迪厄的实践理论的目标旨在克服以往理论界所存在的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二元对立。他试图找出一套能消解上述二元对立的概念和方法论工具,以克服社会学分析中结构与能动作用、微观分析与客观分析的对立。一、新方法论观点方法论的情境主义(methodologicalsituationalism)其合作者华康德(L.

Wacquant)指出:“布迪厄不是通过形成一套严格限定的理论,而是通过系统地发展一种社会学方法来实现这一目的。这一方法主要包括一种提出问题的方式,一套十分简明的概念工具,建构研究对象的程序以及将一个研究领域中业已发现的知识转用到另一个领域的程序。”用布迪厄本人的话说,就是“社会学是一门将现象上不同的事物看做在其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相似之处的思维的艺术,也是一门将在一个建构完成的对象——例如宗教场域——上确立的知识,转用到一系列新的对象——如艺术和政治场域等——上的艺术”。社会:社会是一种双重结构的生活,即以两种方式存在——首先是存在于“初级的客观性”(objectivityofthefirstorder)中,这包括各种物质资源的分配,以及运用各种社会稀缺物品和价值观念的手段。其次是存在于“次级的客观性”(objectivityofthesecondorder)中,这主要是指在社会行动者的各种实践活动如行为、思想、情感、判断中,各种分类系统和图式发挥着符号范式的作用。社会学的任务是“揭示构成社会宇宙(socialuniverse)的各种不同的社会世界(socialworlds)中那些掩藏最深的结构,同时揭示那些确保这些结构得以再生产或转化的‘机制’”社会事实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但也是存在于现实自身中的那些知识的对象。若将这种关于社会的科学理解为一个二维的“关系体系,也就是既包括各群体或阶级间的权力关系,也包括它们之间的意义关系”,那么就必然产生一种双重解读(doublereading)。他所说的双重解读是指,一种立场是用社会物理学(socialphysics)的方式透视社会:把社会看做一种客观的结构,这就是客观主义,或结构主义的立场。另一种立场是关注“次级客观性”的主观主义或建构主义,即社会现象学的视角。这一立场观点认为,社会产生于人们的决策、行动和认知之中,社会世界内在于人们的行动之中。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社会的总体性科学,它必须摒弃那种将行动者“打发去度假”的机械结构主义,也必须杜绝目的论的个人主义。具体来说,首先,是将世俗表象搁置一旁,先建构各种客观结构(各种位置的空间),亦即社会有效资源的分配情况;正是这种社会有效资源的状况规定了加诸互动和表象之上的外在约束。其次,我们再引入行动者的直接体验,以揭示从内部建构其行动者的各种知觉和评价(即各种性情倾向)的范畴。因此,布迪厄是通过倡导方法论的情境主义

(methodologicalsituationalism),以取代方法论上的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这种情境主义,又称关系主义(relationalism),即强调关系的首要性地位,“现实的就是关系的”。在这一点上,他深受马克思的影响。例如,马克思曾指出,社会并不只由个人所组成,它所反映的是联系和关系的总和,个人都存在于这些关系之中。第二节反思社会学在西方学术界,布迪厄并非是倡导反思性社会学的第一人。其他学者,比如社会学家A.古尔德纳(A.W.Gouldner)也曾大力倡导过“反思社会学”。受现象学显著影响的常人方法论者也把“反思性”作为其重要概念,把反思性看做是社会行动的重要特征,认为实践行动的意义是反思性地建构起来的。此外,安东尼·吉登斯也提出,反思性是体现行动者能动作用的基本特征。二、反思社会学观点(一)反思性社会学第二节反思社会学布迪厄与其他社会家在此问题上的不同体现在三个方面1.他的反思社会学的基本对象是根植于分析工具和分析操作中的社会无意识和学术的无意识;2.他的反思社会学必须成为一项集体事业,而非压在孤身一人的学究肩上的重负;3.他的反思社会学不是力图破坏社会学的认识论保障,而是去巩固它。布迪厄的反思性远不是要削弱客观性,而是旨在扩大社会科学知识的范围,增强它的可靠性。二、反思社会学观点(二)布迪厄的观点布迪厄主张,在社会研究中,必须以反思性作为基本原则。这种反思性,一方面要求把对象看做是具有确定性和含糊性双重结构的东西,看做是受客观和主观因素相互渗透的复合体,看做是历史运作的结果和现时各种现实力量合成的产物。另一方面,又要求研究者本身形成高度警惕性。或者说,不受自发性知识的幻象的干扰,形成一种“认识论的警觉性”。总之,他认为反思性原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故他的社会理论又可称为“反思的社会学”或“反思的人类学”。布迪厄所倡导的反思性具有两个方面的实际意义:第一是政治上或道德上的;第二是科学上的。他明确指出:“在我看来,社会学应属于元(meta)研究,它始终是针对其自身。它必须利用自身的工具,以确定自己是什么以及正在做什么,努力去寻求更好的境地……”他又说:“反思性作为一种工具将产生更多的科学知识,而不是更少……通过促进科学的进步以及有关社会世界的知识的增长,反思性有可能同时在学术内外部形成更负责的政治。”后来他又进一步指出,由于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建构的社会建构,故在其研究对象问题上会存在关于对象建构的斗争。而“反思性就是摆脱既要求对其他科学采用相对主义的批判,同时又要服从于实在主义认识论这一矛盾的唯一方式。布迪厄的反思性概念超出了经验主体的范围,延伸到了学科的组织结构和认识结构。他把社会学看做是一种“具有显著政治性的科学”,因为它极为关注符号支配的各种策略和机制。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们在权力场域中所处的被支配地位,以及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有性质,都决定了社会科学不可能保持中立的、超脱的和无政治意义的立场。布迪厄:所谓中立的科学的想法只是一种虚构,而且是一种蓄意的虚构,它使我们得以将社会世界的占支配地位的表象,将其在符号象征上特别有效的中立化和美化后的形式,看成是科学的。而这种表象形式之所以在符号象征方面特别有效,就是因为在“中立的科学”看来,它在某种程度上有可能被误识。通过揭示那些确保既有秩序的延续的社会机制(这些社会机制所特有的符号效力正依赖于那种对它们的逻辑和效应的误识),社会科学必然要在政治斗争中有所偏倚。布迪厄基于社会学研究问题的社会建构性,主张一种实在论的理性主义,并特别重视社会研究中主客观的统一。他指出:“为了能够把应用于其他科学的客观化的技术应用于他们自身的实践,社会学家必须把反思性转化为构成其科学习性的一种倾向,这是自反的反思性(areflexivityreflex),即这不是基于以往实施结果而行动,而首先是基于当前的做法。”他又说:“……人们需要把从社会学科学中学到的东西用来从事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的社会学应总是跟社会学实践相伴随。但是,即使社会学具有自我意识的价值,其警觉性仍然不够。反思性只有当它在集体中体现出来时,才发挥其全部功效,此时集体最大限度地采用它,使其体现为一种自反性。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运用是富有成效的,极大地改变了社会学研究的思维,推动了社会学学科的进展。正如华康德所总结的,“布迪厄对反思性的关注,跟他的社会理论一样,既不是自我中心论的,也不是逻各斯中心论的,而是本质上根植于科学实践,并面向科学实践的”。反思社会学的提出将有助于我们对社会学自身特征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科的发展。第九章社会实践理论第三节实践与后现代社会理论一、实践、场域、习性二、社会世界的实践建构与再生产第三节社会实践理论一、实践、场域、习性为克服以往学术界普遍存在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相对立的弊端,布迪厄提出应关注实践(praxis)问题。布迪厄说:“必须回到实践中来,因为实践是实施结果和实施方法、历史实践的客观化产物和身体化产物、结构和习性的辩证所在。”布迪厄深受马克思的影响,主张社会行动是实践性的。实践是指人们在文化、社会和经济方面生产与再生产的活动,是个体性行动与整体社会发展的中介。故作为实践的个体性行动,即意味着对文化、社会结构和经济财富的生产与再生产。布迪厄通过场域和习性等一套自己的概念体系对实践做了论述。第三节社会实践理论(一)实践的逻辑与实践的特征一、实践、场域、习性1.实践的逻辑实践的逻辑毋宁说是一种“实践感”(senspratique),一种“游戏感”。那些经由严密逻辑推导得来的最简约的模型,虽然对于实践活动具有极强的解释力,但那并不是实践活动的真正逻辑,它们用逻辑的事物代替了事物的逻辑。但是,实践仍然表现出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它是行动者在长期与社会世界的相互作用与适应中获得的一种对社会世界的直觉把握能力,是一种既无意识却又有着某种系统结构的行为倾向。布迪厄实践感是世界的准身体意图,但它绝不意味着身体和世界的表象,更不是身体和世界的关系;它是世界的内在性,世界由此出发,将其紧迫性强加于我们,它是对行为或言论进行控制的要做或要说的事物,故对那些虽非有意却依然是系统的、虽非按目的来安排和组织却依然带有回顾性合目的性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实践感,作为对一个场(champ)的要求的预先适应,其最具示范性的样式是体育语言所说的“游戏意识”(诸如“投资意识”、“超前想象”艺术)。游戏意识能使我们相当正确地认识习性与场、身体化历史与客观化历史几近神奇的相遇,而正是这种相遇使得游戏空间的所有具体构型(configuration)包含的未来几乎全被预见(anticipation)布迪厄同时指出:“我之所以要提出一套实践理论,把实践活动看做是一种实践感的产物,是在社会中建构的‘游戏感’的产物,就是要说明实践的实实在在的逻辑。在布迪厄看来,以往的客观主义者把行动看做是“没有行动者”的机械反应,而主观主义者却把行动看做某种主观意图的结果。但他试图超越这两种思路,对日常的实践活动做出更为具体细微和实际的解释,以揭示社会实践的奥秘。第三节社会实践理论(一)实践的逻辑与实践的特征一、实践、场域、习性2.实践的特征布迪厄认为实践的特征是行动者在与社会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故他从实践的特征出发去解释社会世界的意义。实践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布迪厄提出所谓的“生成性结构主义”对实践的这一属性做了解释:“实践活动的原则不是一些能意识到的、不变的规则,而是一些实践图式,这些图式是自身模糊的并常因情境逻辑及其规定的几乎总是不够全面的视点而异,等等。因此,实践逻辑的步骤很少是完全严密的,也很少是完全不严密的。”布迪厄把实践的这一属性又称为“实践意识”或“实践逻辑”。实践逻辑是自在逻辑,既无有意识的反思又无逻辑的控制。实践逻辑概念是一种逻辑项矛盾,它无视逻辑的逻辑。这种自相矛盾的逻辑是任何实践的逻辑,更确切地说,是任何实践感的逻辑:实践离不开所涉及的事物,它完全注重于现时,注重于它在现时中发现的、表现为客观性的实践功能,因此它排斥反省(亦即返回过去),无视左右它的各项原则,无视它所包含的且只有使其发挥作用,亦即使其在时间中展开才能发现的种种可能性。电影导演就是依据习性和情境的这种相互依存性,在一种习性(凭直觉将其定为特殊言谈举止风格的生成原则)和一种经人为改变以诱发该习性的情境之间建立关系,从而创造能生产导演所期待的实践活动(可以是完全即兴的表演)之条件实践发生在一定的时空之中,具有时空属性。时间对实践活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时间作为一种秩序既对实践加以限制,又为实践活动提供某些资源。。他说:“有些实践活动,如仪式实践活动,所具有的某些最重要的属性来自于这样一个事实:它们因为在序列中展开而被‘分解’。如果仅以这些实践活动为限,我们就有可能错过时间性科学最少可能予以再现的实践特性,实践的这些特性是由于实践在时间中构建,并从那里获得其作为顺序的形式,以及由此而生的意义(和方向)。”时间秩序体现的是社会生活的不同节奏,它以序列或节奏方式使社会生活有序化,因而是社会群体意识的一种表达。或者说,时间是实践活动的产物。布迪厄说:“社会时间作为秩序形式的接续,是通过运用以往的时间原则而组织的,此原则适用于所有实践方面,它通过分化即层级化,甚至比空间分化更有效地发挥整合的功能。但更为深刻的是,时间的组织以及群体遵守这些神话般的节律结构,可使集体实践表现为‘践行神话’,这相当于黑格尔所说的‘践行美德’……”因此,布迪厄把实践活动看做是一种时间化的行为,充分说明了社会实践的时间属性。实践活动又是在空间中展开的。因此他在论述实践活动时非常重视对社会空间的分析。布迪厄把社会位置的分布称为社会空间,并用“场域”概念加以概括:“描画社会位置状况的拓扑学可以建立起维持和改变有效特性分配结构的动态分析,并由此而建立社会空间的动态分析。“这就是当我把整个社会空间描绘成一个场的时候要表示的意思;也就是说,既是一个力量场,它的必然性对投入这个场的行动者有一种强制力,同时,也是一个斗争场,在它的内部,行动者们按照他们在力量场结构里的位置,以他们的资财和不同的目的而互相对立,这样,有助于保持或改变这个场的结构。”布迪厄认为所有的社会都表现为社会空间,也就是有差异的结构。所以,他提出,社会科学应该研究的是社会空间,而不是社会阶级。实践具有策略性。为强调实践的生成性原则,布迪厄提出了“规则走向策略”的主张。即他不赞同结构主义者用规则去对实践行动所做的解释,而是强调实践行动的策略性。例如:布迪厄非常重视对婚姻实践行为的研究,对“婚姻策略”做了独到说明。他通过对不同部落婚姻仪式的观察发现,婚姻并不是简单地按照某种规则确立的关系,而是一种社会策略的结果。布迪厄说:“结婚仪式不只是被理解为一组象征行为,其意义来自于它们在一个差异系统(结婚仪式也是一个差异系统)中的差异,而且被理解为一种社会策略,其定义取决于它在一个旨在获取最大物质和象征利益的策略系统中的位置;或者,‘优先’婚姻不再被认为是遵守规范或符合一个无意识模型的产物,而是一种再生产策略,其含义来自一个由习性生成的、趋于实现相同社会功能的策略系统……”。第三节社会实践理论(二)场域一、实践、场域、习性

在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中,场域和习性及其关系是核心概念。布迪厄认为,场域或习性都不能单方面决定实践行为,而是二者之间的作用,即社会位置和性情倾向相结合,才可能生成实践活动。布迪厄认为场域是由附着于某种权力(或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间的一系列客观历史关系所构成的。布迪厄指出,社会是一种空间,由过去的人类实践构成,又为现在及将来的人类实践提供了一块竞争的场所。其中包含一系列彼此重叠的“场域”。布迪厄说:“用分析的术语说,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由各种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构成的一种网络,或一种构型。”即他认为场域是由附着于某种权力(或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间的一系列客观历史关系所构成的。每个场域都规定了各自特有的价值观,拥有各自特有的调控原则。这些原则界定了一个社会建构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行动者根据他们在空间里所占据的位置而行动,以求改变或维持其空间的范围或形式。在高度分化的社会中,社会世界是由大量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即场域构成的,例如,艺术场域、宗教场域或经济场域都遵循着它们各自特有的逻辑。场域具有三个基本属性:1.场域具有相对自主性,外在影响因素并不直接作用于场域中的行动者,而是通过场域中介的特定形式或力量发挥作用。2.像哲学场域、政治场域、文学场域等,跟社会空间结构(或阶级结构)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类同性(homology)。3.各种场域都是关系系统,它们独立于这些关系所限定的人群。场域是由一些客观力量所构成的定型的系统,是一种被赋予了特定引力的关系形式。布迪厄主要是从关系的角度对场域概念做了说明。他同时指出,场域具有一定的边界,其边界就是场域效果终止的地方。在边界之内的空间中,场域对所关联的行动对象具有影响效果,为实践活动提供了场所。场域中的行动者处于不同位置,就拥有不同资本或力量。这些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场域变化的动力。所以,布迪厄指出,场域是一种竞技场,“场域也是一个斗争的场所”资本与场域在布迪厄看来,资本是与场域密切相关的重要实践要素。他提出,资本依赖于它在其中起作用的场域,并以多少有点昂贵的转换为代价,这种转换是它在有关场域中产生功效的先决条件。场域也是一种竞争性的市场,其中有各种资本,如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符号的资本,都会被利用和调集。“只有在与一个场域的关联中,一种资本才得以存在并发挥作用。”因为这种资本赋予了某种支配场域的权力。也就是说,在场域中,位置是与资本密切相联系的,人们是根据各自占有资本的多寡和相对的分量来决定各自在场域中占据何种分量。资本:1.布迪厄所列出的资本的三种基本类型是:(1)经济资本,这种资本可以立即并且直接转换成金钱,而且可以以财产权的形式被制度化。(2)文化资本,这种资本在某些条件下能转换成经济资本,它可以以教育资格的形式被制度化。(3)社会资本,它由社会义务(“联系”)所组成,这种资本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换成经济资本,它可以以某种高贵头衔的形式被制度化。2.某一行动者占有的社会资本的数量,依赖于行动者可以有效加以调动的关系网络规模的大小,依赖于和他有联系的每个人以自己的权力所占有的(经济的、文化的、象征符号的)资本数量的多少。“这意味着,虽然社会资本相对而言不能简化成某个特定的行动者或与之有联系的所有行动者所占有的经济和文化资本,但社会资本却从不完全独立于这些资本,因为交换将某些共识体制化了,而这些共识假定存在着对客观同质性的最低限度的再承认,还因为社会资本使得行动者以自己的权力所占有的资本产生了收益增值效果。”布迪厄更多地强调的是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认为它们在不同场域中的相互作用决定着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或“品位”。但无论是哪种资本,布迪厄都把它们看做是与社会结构相关的有回报性的力量,而这些都与阶级结构密切相关。第三节社会实践理论(二)场域一、实践、场域、习性场域与个体行动之间的关系:布迪厄一方面肯定了前者对后者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也指出了行动者的能动作用。他说,在场域中,行动者,而不是生物性的个体,他们作为主体而存在着,他们仍是积极的和有为的。“社会主体行动者并非是被外力机械地推来扯去的‘粒子’。正相反,他们是资本的承载者,而且基于他们的轨迹和他们利用自身所拥有的资本(数量和结构)在场域中所占据的位置,他们具有一种使他们积极地作为的倾向,即要么是去维护现有的资本分配格局,要么是去颠覆这种分配格局。”布迪厄的场域概念也体现了他所倡导的“情境主义”的方法论立场,体现了对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观点的综合性倾向。第三节社会实践理论(三)习性一、实践、场域、习性习性首先体现了一种组织化行动的结果,其含义与结构之类的词语相近;它也指一种存在方式、一种习常状态(特别是身体状态),尤其指的是一种性情倾向、趋向、习向或偏好。习性这种性情倾向系统能够指导行动者的实践行动,行动者只有通过习性的作用,才能生产各种合理性的行为。“作为实践活动的实践的理论与实证主义唯物论相反,它提醒我们,认识的对象是构成的(construit),而不是被动记录的;它也与理智主义唯心论相反,它告诉我们,这一构成的原则是有结构的和促结构化的行为倾向系统,即习性,该系统构成于实践活动,并总是趋向实践功能。”因此,布迪厄认为,外在结构并不机械地约束着行动者的行动,行动者的行动具有主动性,但行动不是碎片化的或随机性的,它具有一定的模式。正是习性赋予了行动者以行动的模式。习性也是一种生成性结构。习性是靠外在性的社会结构、历史等在人身体中的内化形成的,是通过体现于身体而实现的集体的个人化,或者是经由社会化而获致的生物性个人的“集体化”。习性是积淀在个人身体内的一种主观精神结构,其表现形式为知觉、评判和行动的各种身心图式。作为历史的产物,一方面,习性具有开放性,它不断地随经验而变,并在这些经验的影响下不断地强化或调整结构;另一方面,习性的生成具有相对的不可逆性,习性是一系列按时间顺序安排的结构,其生成逻辑符合时间顺序。“外在的内化和内在的外化的辩证关系”布迪厄认为,习性是人们对社会世界的结构进行内化的产物,即他把“习性”看成“内化的、具体化的社会结构”。它使人们的行动转变为一种社会实践,而这一实践又根植于所存在的社会结构。社会结构和组织由于个人活动而变得一体化和内在化;同时,在其行动中,个人又“外化”他们的利益、世界观以及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的意向。由此,那些构成社会结构和组织的个人具有共同的条件,它们发展出了共同的习性。正是由于社会结构反映在个体行动的习性之中,因而任何一种行动都与更大的社会结构相联系,并反映着进行社会再生产的实践。所以,布迪厄指出,习性体现了其实践理论具有“外在的内化和内在的外化的辩证关系”调节习性和社会世界的媒介是实践一方面,正是通过实践创造了习性,另一方面,社会世界作为实践的结果而被创造出来。实践对习性有着调节的功能。故布迪厄认为,习性与实践(行动)的关系类似于语言与人们的言语行动之间的关系。因为习性是一套生产系统,在不同情境条件下,它可以产生许多不同的但又相关联的行动。一种习性就是一套规则和一组潜在的行动。在一种具体情况下,一位行动者的行动结果是根据习性所限定的规则而做出的。存在条件、习性和生活方式:一定的存在条件下形成的习性确立了行动、实践和工作的方案(scheme);同时,习性也确立了人们认识和评价世界、社会、他人行动的方案。总之,习性是由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其相对位置决定的,但它作为生产、认识和评价实践行动的方案,又限定了这些实践行动。习性也可以说是处于同一位置的人的“集体无意识”,它引导着人们的行动和情感,也造就了人们不同的品位、言语等综合品质,或者说造就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布迪厄用图9—1对此做了详解。场域与习性的关系虽然习性是一种内化的结构,制约着思想和行动,但布迪厄认为结构与行动之间并非是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这种非决定性的特征是布迪厄与主流决定论者的主要区别。布迪厄指出:“社会科学合适的研究对象既不是个体,也不是群体——前者被‘方法论的个体主义者’幼稚地推崇为至高无上的、最根本的实在,后者则被当做在社会空间中具有相似位置的个体的集合,而应该是历史性行动在身体和事物两方面都得到实现之间的关系。习性和场域之间的这种关系是双向的和模糊的……”具体来说,这种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条件(conditioning)关系:场域塑造习性,习性是某个场域属性的体现。另一方面,是一种知识关系,或者说是认知建构的关系。习性有助于把场域建构成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一个被赋予了感觉和价值,值得你去投入、去尽力的世界。第三节社会实践理论布迪厄通过场域、习性和资本等概念,对社会世界中各个场域的实践活动做了研究,以揭示其背后的生成机制,解释社会世界的再生产。

布迪厄的“再生产”区别于“生产”,突出强调了实践活动并非是机械式的在已有结构下的简单重复,而是场域中的行动者策略性地运用规则或资本等进行主动建构或重组的过程。布迪厄的研究始终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深刻反思性,他对社会实践行为的分析体现出显著的现实意义。二、社会世界的实践建构与再生产现实意义:1.布迪厄特别关注对教育和文化再生产的研究。在布迪厄看来,学校教育是生产思维观念的最重要场所,或者说是符号权力的生产场所或体现。因为符号权力通过教育强加并灌输不同的社会分类体系,使人们把某种支配结构看做是自然而然的,而加以接受。布迪厄同时指出,各种分类体系“与其说是知识的工具,不如说是权力的工具,它们担负一定社会功能,或公开或隐蔽地用以满足某一群体的利益”。布迪厄认为,“教育行为通过对文化的灌输而再生产了主文化,而这一文化再生产则直接有助于作为这一行为基础的权力关系的再生产,也就是说,教育行为所发挥的文化再生产功能其实就是一种社会再生产功能”教育行动客观上与统治阶级的统治间接合作,符合在权力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或阶级的物质和符号利益,所以教育行动总是有助于这些集团或阶级之间文化资本分配结构的再生产,从而也有助于社会结构的再生产。布迪厄对教育制度和文化的研究,成为他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现实具体的分析案例。他深刻剖析了现代教育制度的实质及其维护既存社会秩序再生产的功能,并得出了如下基本结论:“学校保证了文化资本的效益,并通过掩饰它正在完成这一功能而使它的传递合法化。于是,在社会特权的取得越来越依靠对学校文凭的占有的一个社会中,学校的功能便不仅是保证不再会以一种直接和公开的方式传递的资产阶级权力的隐蔽性继承。”布迪厄:“教育工作是一种长期的灌输工作,它使一种文化专断的原则以一种习性的形式内化。这种习性是持续的、可以转移的,因而可以超越各种专门的规定和明确的条例,生成符合上述原则的实践。它作为这样一种工作,可以把自己的权威委托给教育行动的集团或阶级,不用求助于外界压力,尤其是身体方面的强制,使它在精神和道德方面的整合得以产和再生产。”2.关注权力和语言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系统论述了语言在实践中呈现出来的权力问题。布迪厄认为语言本身是社会历史现象;语言交换和其他许多东西一样,都是世俗的实践性活动;任何漠视语言的社会历史性和实践性特点的语言理论都是不正确的。在布迪厄看来,语言表达就是实践的形式,是语言习性和语言市场之间联系的产物。不同的说话人拥有不同的语言资本,“语言资本是控制语言价格形成机制的权力,这一权力使得价格形成的法则按照人们的优势条件运作,并获取特定的剩余价值”。而且,语言资本的分配与界定个体在社会空间中位置的其他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等)的分配方式有关。一个社会的社会语言秩序至少在部分程度上被建构为一个市场,语言就像商品一样得到生产、分配和消费。语言市场以及与之相关的审查方式,与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个体能力之间存在差异。“在语言市场上流通的并非是‘语言’本身,而是以风格来标定的话语,这既指其生产的方面,即每一言说者都从普通语言中形成了一种个人语型(idiolet),也指其接收方面,即每一接收者都通过把构成其单独的以及集体经验的所有东西附加于信息之上,从而有助于生产獉獉他所感知和欣赏的信息。”并由此得出结论:所有的言语都是由市场生产也是为市场而生产的,正是市场决定了言语的存在及其最基本属性。布迪厄同时指出,一个语言市场的建构为客观竞争创造了条件,由此合法性的能力可以作为语言资本发挥作用,并在社会交换过程中创造出利润。于是,布迪厄根据语言的合法性和象征性支配(实施话语)提出了“象征符号权力”(symbolicpower)的概念。

“象征符号权力”象征符号权力作为通过言语构建给定事物的能力,是一种让人们可见和可信的权力,是确立或者转变世界观,并因此在这个世界上行动和影响世界自身的权力,也是一种能使人们相当于通过其他力量(不管是身体的还是经济的)而获得的几乎魔力般的权力。象征符号权力的关键在于它是以参与其中的成员主动地达成共谋为先决条件的。参与其中的人不仅要相信权力的合法性,还要相信实施权力的人也是合法的,这是象征符号权力得以实现的条件。“所有的象征性权力都来自权力的象征性。象征性特征——权杖的例证以及对非法穿着制服者的制裁最好地说明了这些特征——是一种公开的表现,并且是委任契约的一种官方化:标志着法官或医生身份的貂皮长袍和大褂,表明了法官或医生是被认为具有正当理由(在集体的认同之下)宣称自己是法官或医生的,他的招摇撞骗(从他外表表现出来的特权来看)是合法的。布迪厄的象征符号权力概念表明,我们应特别关注语言或话语在实践活动、社会再生产及社会建构中的作用,必须重视话语被生产与接受的场域或历史背景,这体现了布迪厄鲜明的建构主义观点第三节社会实践理论二、社会世界的实践建构与再生产

总之,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以反思和批判为特色,强调场域与习性的历史性与生成性,强调对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关系的反思。这种对整个学科自身集体无意识的反思,强调对实践的现实逻辑的重视,冲击了人们惯常的思维定式,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布迪厄的建构论刺入了社会科学自身的心脏。”它已成为建构主义和批判理论重要的理论渊源,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学、人类学、法学等学科的研究。第九章章节概述实践与后现代社会理论在当前西方社会理论研究的“实践转向”中,布迪厄的理论是一个重要方面。其理论试图在对结构主义和理性选择理论等观点批判的基础上,通过强调实践理性而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尽管布迪厄并没有直接声称自己的理论属于“后现代的”,但他关于主客体关系、理论与实践、行动与结构关系的重新解释,以及在理论取向上对情境主义、地方性、具体实践和权力的社会嵌入性的强调,还有对现代性制度持有的批判态度,表明其理论观点跟一些后现代主义者如福柯等有很多相通之处。布迪厄对“反思社会学”的大力倡导成为其社会理论的重要特征。布迪厄所强调的反思性不仅仅是对社会学本身而言的,也是面向整个学术界或社会的。这种反思也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还包括行动上的。在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中,场域和习性及其关系构成了其核心概念。布迪厄通过这些概念不但系统论述了社会实践的性质,而且解释了社会再生产的重要机制。他对教育制度和文化再生产的考察,以及对象征符号权力的关注,成为关于社会再生产的有代表性的具体分析案例。第九章当今研究实践与后现代社会理论布迪厄在当今西方社会理论界具有很大的影响,被看做是“涂尔干以来法国最有影响力和最具原创性思想的社会学家”,也被称为“社会科学界影响最大的‘批判理论家’”。尤其他通过场域、习性和资本等一套新的概念所提出的实践理论,在整个学术界引起了极大反响或争议。尽管其观点受到了J.亚历山大等的批评,被指责为不成功的还原论者,也具有某种结构决定论的色彩,但是,总的来说,布迪厄试图把建构主义和结构主义分析结合起来,从而开拓出新的理论分析路径。布迪厄的理论的确与现象学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正是现象学理论促使布迪厄怀疑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而且胡塞尔等的“意向性”概念引导布迪厄充分关注到了能动主体的创造力,促使布迪厄构建了自己的兼具建构主义特征的实践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