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集成电路概述_第1页
射频集成电路概述_第2页
射频集成电路概述_第3页
射频集成电路概述_第4页
射频集成电路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射频集成电路概述第一页,共二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考核方式:出勤+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额外加分项四者结合的方式。

占分比例:出勤(10%);平时成绩(25%);期末考试成绩(65%)。出勤成绩规则: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抽取点名没到一次,扣2分;5次抽查点名都没到,10分考勤全部不得分。平时成绩规则:随堂作业,次数待定,平时成绩作业电子版发送到Email:;不需要打印版,严禁抄袭。截止时间:布置作业的2个星期之内提交作业。最后一次作业1个星期之内(会提醒)。如果不按时提交,当次作业不得分。

注明-作业文件名类似于:作业1-学号-姓名.doc。期末考试成绩规则: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

考试内容:填空题+计算题+问答题。往年通过率:一般100%,优秀率(90分以上)少于15%。额外加分项:做出十分创新的微波集成电路设计方案,可额外加分。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第二页,共二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本章内容通信系统的组成;调制技术;RFIC设计的重要性;无线通信与RFIC设计关系。第三页,共二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系统和技术飞速发展;无线通信发展的理论技术基础:JamesMaxwell-

1864年-电场和磁场通过其所在的空间中交连耦合会导致波传播;HeinrichHertz-

1887年-实验证实了电磁波能量传播;GuglielmoMarconi-

1901年-无线电信号(RadioSignals)横越大西洋;从此无线技术正式诞生。从1920年的无线电,1930年的TV传输,直到1980年的移动电话和1990年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及当今的移动通信和无线局域网(WLAN);射频集成电路(RFIC)的发展推动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是当代无线通信的基础。RFIC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大学、研究院所和通信相关产业研究开发的热点。第四页,共二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频谱的划分当今最通用的频谱分段法是由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建立的。第五页,共二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通信系统的组成第六页,共二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调制原因和方式第七页,共二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调制解释基带信号:中心频率为0的信号;带通信号:中心频率不为0的信号。调制的概念:将基带信号搬移到载波频率上变成带通信号。第八页,共二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调制分类模拟调制:幅度调制(AM);相位调制(PM);频率调制(FM)。数字调制:数字幅度调制(ASK:AmplitudeShiftKeying);数字相位调制(PSK:PhaseShiftKeying);数字频率调制(FSK:FrequencyShiftKeying)。第九页,共二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调制分类模拟调制:幅度调制(AM);相位调制(PM);频率调制(FM)。数字调制:数字幅度调制(ASK:AmplitudeShiftKeying);数字相位调制(PSK:PhaseShiftKeying);数字频率调制(FSK:FrequencyShiftKeying)。第十页,共二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模拟调制-AM模拟调制-幅度调制(AM)特点:对加性噪声较敏感;要求功率放大器线性度高。第十一页,共二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模拟调制-PM&FM模拟调制-相位和频率调制(PM&FM)特点:对加性噪声不敏感;不需线性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效率高;频率调制FM占用的带宽计算很困难(问题?)。第十二页,共二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数字调制-ASK数字调制

ASK:第十三页,共二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数字调制-PSK数字调制

PSK:第十四页,共二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数字调制-FSK数字调制

FSK:第十五页,共二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信道分类和干扰第十六页,共二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RFIC设计瓶颈射频设计工程师应当具备较宽的知识面第十七页,共二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RFIC设计瓶颈RFIC所涉及的相关学科和技术第十八页,共二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RFIC发展现状第十九页,共二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无线通信与RFIC设计第二十页,共二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无线通信与RFIC设计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原理框图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无线通信与RFIC设计手机射频前端原理框图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RFIC设计流程根据系统协议物理层标准确定收发机结构;模块划分和系统规划,确定各个模块的指标;根据代工厂的器件模型,进行前仿真;根据工艺文件,进行版图设计和后仿真;向代工厂提交GDS-II文件,进行流片;对芯片进行测试,考察指标并确定是否需要通过重复设计过程来调整芯片参数。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