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_第1页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_第2页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_第3页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_第4页
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

范围扩大城市数目增多第四节城市化近域推进和郊区化一、城市化近域推进的主要动力二、城市化近域推进的演化模型三、郊区化四、逆城市化五、再城市化3一、城市化近域推进的主要动力1.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与城市化2.工业的扩张与城市化3.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4.其他部门的扩散与城市化41.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现代交通产生与变革是城市化基本动力19世纪中前,城市交通工具-马车,人们出行-步行,活动半径很小,形成高密集面积狭小城市19世纪初伦敦,半径约为2英里。1800-1850,人口从100万↗200万,半径还未增加到3英里绝大多数居民没有交通工具,步行上班需1小时5铁路出现给城市的发展与扩张带来了生机铁路可将工业原料运到城市,工厂不必紧邻原料地布局铁路可用作城市公共客运工具,人们出行距离大大增加,为城市向外扩张提供必要条件

6火车和地铁:1863,伦敦兴建第一条地铁。地铁、有轨电车、郊区铁路,通勤半径增长至15英里。只能在轨道行驶,城市呈触须式发展汽车:20世纪初,汽车公交车应用,通达任何方向。触须状转变为圆形。近几十年,高速公路兴建和汽车普及,扩散速度更快18860129,首辆汽油动力三轮汽车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与城市化19世纪中前马车步行r<3英里19世纪60年代蒸汽火车

20世纪初汽车公共汽车

近几十年高速公路出现小汽车普及82.工业的扩张与城市化

工业扩展带动城市扩展,城市化传统推进方式规模推动:企业扩大再生产,占用更多土地兴建厂房和各种附属设施集聚推动:为追求更高的效益,工厂之间有集聚成团倾向,形成规模不等的工业区企业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下,城市急剧向外推进9现代城市工业扩展方式上新特点:大型工厂和重型企业外迁倾向强烈城市土地资源稀缺性,服务业单位土地创造价值要超过工业。只能作平面布局、需占用大量土地工厂只好外迁工厂外迁具有渐次性的特点某些特殊工厂为先导。如煤气厂、自来水厂、化工厂、钢铁厂、重型机械厂等飞地型扩展的特点现代工业专业化协作,形成规模较大联合企业工厂外迁常以园区形式出现103.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扩散动力:城市人口增加和改善居住条件的欲望稀疏式扩散发达国家,生活水平高,人们追求带庭院独户住宅,住宅在外围市区扩散较为稀疏集中式扩散人口密度较大国家,城市用地较紧张,新建住宅一般采用居住区集中布局方式,住宅向外扩散距离较近11住宅扩散的引导效应:带动城市其它职能部门扩散商业、学校、医疗保健、文体娱乐设施等较大的居住区域会形成较大的商业中心124.其他部门扩散与城市化文教科研单位、特殊病院、苗圃、墓地等50年代第一波高等学校建设:当时城市边缘地带兴建高校及科技园区90年代末至2000年以来的高等学校建设大学扩招需要,城市出现规模更大高校园区即“大学城”,典型有广州大学城、杭州下沙大学城、上海松江大学城、西安长安大学城广州大学城03年启动,19个月,04年入驻,广州速度张德江建设全国一流大学城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生态公园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星海音乐学院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中心广东科学中心广州国际生物岛

长洲岛黄埔军校辛亥革命纪念馆孙中山纪念馆革命遗址大学城市二期用地

广州大学城体育馆

广州大学城体育馆

广东科学馆15二、城市化近域推进演化模型霍尔:城市演变过程一个国家分为:都市区和非都市区都市区分为:首位城市体系和其它一般城市体系都市区:由中心市和郊区组成非都市区-传统的农村地区城市演变六个阶段(1)流失中的集中(2)绝对集中(3)相对集中(4)相对分散(5)绝对分散(6)流失中的分散17(1)流失中的集中城市化水平提高主要依赖大城市体系发展一般城市体系吸引人口能力较弱中心市吸引郊区和农村迁出人口外一般城市人口流往大城市18(2)绝对集中工业化遍及大多数城市,吸引了大批劳动力,乡村人口大量减少,城市化水平增加迅速各城市人口规模都在绝对增加,人口主要向中心市集中19(3)相对集中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都市区人口增长迅速但中心市人口增长速度高于郊区人口增长,仍是向心集聚的过程20(4)相对分散城市化增长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即都市区人口在继续膨胀的过程中,中心市人口仍有增长但郊区人口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中心市,中心市在整个都市区人口中的比重开始下降21(5)绝对分散都市区人口流动主要方向发生逆转在都市区人口继续增长的过程中,中心市离心力超过向心力,人口从中心向郊区迁移,绝对量下降,郊区人口低速增长22(6)流失中的分散大城市中心市人口大量外迁,除部分被郊区吸收,另一部分则向非都市区扩散大城市人口总量下降,标志城市进入逆城市化阶段一般城市和非都市区人口增长超过了大都市区人口增长23霍尔模型中人口集聚与扩散、城市化阶段关系前三阶段,中心市人口高速增长,城市发展向心集聚为主,正统城市化阶段第四阶段中心市人口增长速度低于郊区,离心扩散初始阶段,郊区化前兆第五阶段中心市人口负增长,人口向郊区迁移,典型郊区化阶段第六阶段则为逆城市化阶段24三、郊区化(一)郊区化概念(二)我国大城市郊区化的影响因素

(三)郊区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四)城市蔓延与边缘城市1.郊区(一)郊区化的概念特征一:土地利用集约化特征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特征三:城市网络化靠近市区的环状田园景观地带。可分为近郊和远郊区近郊:靠近市区的外围地带,以生产蔬菜水果花卉苗圃肉奶蛋禽等农副产品为主,并具有一定的城市居住、商业、生产等职能远郊:以粮食、经济作物生产为主特征一:土地利用集约化

杜能农业土地利用模式的“自由农业带”山鹿诚次将郊区土地利用划分为三个阶段:作物的商品化劳动的商品化土地的商品化(一)郊区化的概念特征二:产业结构高度化

配第—克拉克定律郊区是受城市影响最深的地域,城市经济转换和向外扩散最先影响到郊区(一)郊区化的概念特征三城市网络化

城市网络化:指由各种交通、通讯、管道和绿地等为网络组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能量交换的城乡系统。(一)郊区化的概念2.城市的郊区化

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指城市由集聚式发展转变为扩散式发展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服务业、办公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我国城市郊区化目前主要是大城市人口与工业,以及部分商业的郊区化;服务业、办公业及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仍在向城市中心区集中(二)我国大城市郊区化的影响因素

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是推动郊区化的促发因素住房制度改革,推动了人口居住郊区化城市交通通讯条件改善大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是工业郊区化主要原因生活水平提高和居住观念转变促进了郊区化(三)郊区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有利疏散过密人口,人口分布趋于合理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利用效率。城市中心区工业、仓库及住宅用地被收益率更高第三产业所取代带动郊区开发不利影响

交通压力增大。增加工薪阶层通勤距离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城市边缘区土地被蚕食,优质耕地不断被侵占,城市周围绿地、林地也遭破坏增加了人口管理难度第四节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33(四)城市蔓延与边缘城市1.城市蔓延(UrbanSprawl)城市远郊土地开发与利用带来了新的城市空间形态,即城市蔓延指城市化地区失控扩展与蔓延的现象,城市形态呈现出分散的、低密度、区域功能单一和依赖汽车交通的特点34

亚特兰大城市形态发展示意图35城市蔓延的后果①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城市蔓延以高速公路为依托,不断蚕食农田牧场森林,使空气水质下降②降低公用服务水平。中心城原有市政服务设施空置而未能充分利用,而大量社会资源又流向新区,重复建设公路、水管网等市政设施③加剧市中心区衰败362.边缘城市城市蔓延过程中新出现的城市空间形态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居住中心,而且已经演变为商业中心、就业中心有不同称谓,如外围城市(OuterCity)、卫星城市(SatelliteCity)、新城市(NewCity,Neocity)、郊区城市(SuburbanCity)、城市边缘(UrbanFringe)、技术郊区(Technoburbs)、无边界城市(EdgelessCity)、边缘城市(EdgeCity)等372.边缘城市反映了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结构转变的趋势,在扩散中出现的重新集聚38四、逆城市化

1970年代以来,一些大都市区人口外迁出现新动向,不仅中心市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外迁,出现了人口负增长。迁到哪呢?中小城(镇)及条件较好的乡村地区大城市人口数量减少,条件较好的中小城镇以及部分农村地区人口迅速增长39(一)逆城市化的概念针对大城市发展开始趋缓的现象美国地理学者布赖恩··贝里,1976年提出逆城市化概念在城市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于城市中心地带生存空间日益狭小、交通条件日益拥挤以及地价日益上涨等原因,中心城区居民迁出城市中心,不断向城市边缘及郊区、乡村地带迁移的趋势40(一)逆城市化的概念并不是指人口从城市中心向周围郊区的迁移“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人口从大城市区向较小城市(镇)的移动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市化发展一个新阶段,更高层次城市化41(二)实质主要表现大城市衰退(人口空心化和产业空心化),人口负增长,中小城镇规模扩张“逆城市化”实质上是城市化发展到高水平的人口与经济要素的扩散化,是国家都市区空间规模的进一步大,是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扩散42(三)内城衰退(空心化)主要表现人口大量外迁,负增长高失业率,收入水平下降,产业衰退,房屋破败,生活质量下降税收锐减,市政设施破败交通拥堵环境质量下降犯罪率偏高43五、再城市化(一)再城市化原因霍尔模型1984,英美一些大都市区逆城市化较长时间80年代后,有些大都市区人口开始恢复增长,即再城市化主要原因:这些城市国际移民增长较为迅速;这些城市为挽回发展颓势,采取大规模都市更新政策,使城市中心部分地区恢复昔日活力44(二)城市更新二战后,西方国家掀起了多次城市更新改造运动不同时期,称谓也有所不同从最初的城市重建、城市振兴、到城市更新、城市再开发、城市再生45(三)城市更新“城市更新”运动的最初目的是为恢复战争中遭到破坏的城市,特别是解决住宅匮乏的问题进入2000年以来,学者们开始注重城市建设的综合性与整体性英国《城市更新手册》:试图解决城市问题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目标和和行为,旨在为特定地区带来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的长期提升46(三)中产阶级化(绅士化)1.概念英国社会学家格拉斯在1964年最先采用肯尼迪定义:在一个街区中,较高收入的家庭取代较低收入居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整个街区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品位也发生了改变472.中产阶级化特征第一,置换必须有低收入居民从他们街区中被置换,一般是非自愿的即通过迅速升高的地租或物业税,让那些宁愿留在原居住地居民无力负担生活开支而被迫离开第二,提升不仅街区的住宅质量得到提升,而且其人群社会经济特征也发生了改变482.中产阶级化特征第三,改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