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政治复习知识点_第1页
高三上学期政治复习知识点_第2页
高三上学期政治复习知识点_第3页
高三上学期政治复习知识点_第4页
高三上学期政治复习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上学期政治复习知识点第一部分《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分别是什么?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2、货币的含义及其本质分别是什么?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运用)如何认识货币?③对待金钱应该“取之有道,用之有度”。3、货币的职能有哪些?它的基本职能是什么?货币的职能: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公式:商品—货币—商品。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是什么?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5、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标准是什么?纸币是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发行标准: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和发生原因分别是什么?7、结算有哪两种形式?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有哪些,它们的含义和优点分别是什么?结算方式:①现金结算;②转账结算。常用信用工具:①信用卡: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8、外汇、汇率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如何判断汇率升高和跌落?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9、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10、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有哪些?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直接因素:各种因素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1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是什么?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1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来判断?部门里,生产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条件,主要是指劳动工具。13、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和价值量的关系如何?(辨析: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1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分别是什么?)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5、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是什么?②消费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变化规律:以家庭消费中牛肉——羊肉、火车——飞机为例)互补商品: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变化规律:以汽油——汽车、乒乓球拍——乒乓球为例)16、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是什么?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17、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有哪些?客观因素:①收入;②物价水平;③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等其他因素。主观因素:①从众心理;②求异心理;③攀比心理;④求实心理。18、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是什么样的?(19、消费是按照什么标准来划分的?①按产品类型的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②按消费目的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③按交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20、贷款消费的显著特点是什么?它有哪些巨大作用?巨大作用:①从消费者个人角度讲,主要是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21、消费结构的含义是什么?恩格尔系数的含义是什么?变化的原因及表明分别是什么?消费结构:即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同学们要注意有关论述题:如材料可知某地区的社会消费结构正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升级)变化原因:①根本原因: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②直接原因: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22、做理智的消费者应该遵循的原则有哪些?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R)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辨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已经过时了。)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23、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怎样的?生产决定消费。主要表现在: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反作用于生产。主要表现在: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③消费调节着生产。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24、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大力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意义:A、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B、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C、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发展: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25、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26、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部分?27、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28、公有制经济中实行股份制的重要意义是什么?29、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0、我国目前存在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哪些?它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内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31、公司的含义、形式、组织机构分别是什么?P41((总经理及其助手(监事会。32、自然人和法人的区别是什么?33、如何成功地经营一家公司/公司经营如何才能取得发展?(注意论述题)公司的经营,是指公司为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取利润而进行的所有活动的总和。①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注意: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34、什么叫企业兼并?企业兼并的重要意义是什么?35、什么叫企业破产?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36、就业的重要意义有哪些?(注意论述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①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②劳动者通过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③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7、我国面临的严峻的就业问题的产生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应对?(注意论述题)原因:①我国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③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就业信息不畅通。38、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哪些?劳动者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权利:①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②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③休息、休假的权利;④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⑥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维权:①劳动法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②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39、什么是储蓄存款?储蓄存款的主要机构有哪些?主要机构: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邮政企业等依法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40、什么是利息?它是如何计算的?利息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它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它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现行利息税%。41、我国储蓄的种类有哪些?种类:①活期储蓄(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的手段)②定期储蓄(最常用的是整存整取)42、商业银行的含义是什么?它有哪些基本业务?;;③结算业务。43、什么是股票?股票的生命力何在?股票投资收入来源于哪些方面?建立股票市场有何意义?股票: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代表股东对公司的所有权。生命力:流通性。投资收入:①股息和红利收入;②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意义:股票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对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4、债券的含义及组成?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一般,一张债券主要是由期限、面值、价格、利率和偿还等组成。45、我国债券是如何分类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我国债券,根据发行者不同,主要可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金融债券: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履行的债券。企业债券:是由企业履行的。以其自身的经营利润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风险最大。46、商业保险的种类和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分别是什么?它可分为两类:①人身保险: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如健康险、意外伤害险、人寿险等。②财产保险: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如汽车保险等。保险原则: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47、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是什么?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简答。48、什么是按劳分配?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49、在我国主要有哪几种分配方式?(居主体地位(50、确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注意论述题)51、效率与公平的含义分别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二者关系:①二者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②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着矛盾。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52、财政、国家预算、国家决算的含义分别是什么?(选择)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国家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国家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53、国家财政收入的含义是什么?主要有哪些来源?(选择)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来源:主要来源;②利润收入;③债务收入;④其他收入。54、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其中基础性的影响因素是什么?(选择)影响因素:①经济发展水平;②分配政策。基础性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55、辨析:财政收入越多越好。①财政收入多能更好地履行国家的对内对外职能,增强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②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③因此,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在社会财富一定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并不是越多越好。56、国家财政支出的用途有哪些?(选择);②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③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⑤债务支出。57、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分别是什么?(注意:如果某国连年出(小于赤字)58、国家财政的巨大作用有哪些?(1)集中力量办大事:②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水平的调控促进经济增长。(2)人民生活有保障:①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②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③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59、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和采用的方法手段有分别是什么?60、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其关系分别是什么?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基本特征:①强制性;②无偿性;③固定性;关系:三个基本特征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①税收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②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61、增值税的含义及征收意义分别是什么?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基本税率是17%。62、个人所得税的含义及征收意义分别是什么?(注意论述题)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63、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判断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是纳税人的标准是什么?判断标准:是否取得应税收入,是否发生应税行为。64、我国税收的性质是什么?在经济生活中有哪些违反税法的行为?(根)违法行为:①偷税;②欠税纳税期限;③骗税;④抗税。65、公民怎样增强“自觉纳税”意识,做一个守法公民?(注意论述题)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66、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它有哪些基本手段?(如美伊战争原因)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67、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是如何合理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的。68、良好的市场秩序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市场交易原则?①自愿;②平等;③公平;④诚实守信。69、如何建设诚信社会?(注意论述题)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②社会角度: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70、市场调节有哪些局限性(弊端)?(注意论述题)①自发性:为了眼前利益(排污、制假售假、为了不正当利益(盗版。②盲目性:生产经营者无法完全掌握市场信息和控制经济变化趋势,导致“一哄而下(上7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注意论述题)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②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72、宏观调控实施的原因、含义、主要目标和主要手段分别是什么?(注意论述题)含义:它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主要手段:①经济手段: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计划;;③行政手段。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73、总体小康水平的表现是什么?它还有哪些不足?表现:①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②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加。不足: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小康。74、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有哪些?①在优化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②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③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75、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①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④可持续发展。76、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是什么?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注意论述题)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是发展。①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③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77、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表现是什么?它的载体是什么?(跨国公司)它表现为:①生产全球化;②贸易全球化;③资本全球化。78、经济全球化的利弊有哪些?它的实质是什么?(注意论述题)79、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什么?(注意论述题)抓住机遇、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80、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贸领域中发挥的作用有哪些?发展中确定了哪些基本原则?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8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注意论述题)①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②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82、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是什么?2083、新形势下,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是什么?(注意论述题)(引进:①资金;②技术;③管理;④人才;走)84、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第二部分《政治生活》基本知识点1、政治与经济关系: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为经济服务的。2、在阶级社会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阶级性是政治的根本属性。3、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国家的含义: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2、我国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性质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①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②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4、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辩证统一或对立统一①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统治阶级内部。统一: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民主是相第24页共99对的、具体的,不是绝对的)**(③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5、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政治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③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2)政治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应展开把握)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③遵守宪法和法律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面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是由以下条件:面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是由以下条件:7、民主选举(1)选举方式第25页共99①直接选举(县或县级以下的选举)②间接选举(县级以上的选举)③等额选举④差额选举(人大代表的选举)(2)各自优点:①直接选举:使每一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最信赖的当家人。②间接选举——适合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③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缺点: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积极性受到影响。④差额选举——提供选择的余地,被选举人形成相应的竞争,有助选民了解候选人。(3)缺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我国根据国家性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状况及国情——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8、民主决策(1)意义:发扬民主,让决策科学化。(课本P22)(2)方式:①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通过专家咨询制度;③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④通过社会听证会制度。(3)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4)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9、民主管理(1)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民主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它们都是基层民主自治组织或机构——不是政府机构)(2)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10、民主监督(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必须依法)(1)民主监督的方式:①通过信访举报制度;②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通过舆论监督制度;④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2意义:①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②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③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11、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区别:;②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③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第27页共99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12、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1)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2)政府的职能:。(。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宣传理论或精神,科、教、文、卫、体等各事业。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公共基础、文化、卫生设施的建设,医疗、社保、计生,自然环境保护等。13、政府责任:对人民负责(1)政府的工作宗旨——为人民服务。(2)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3)对人民负责的要求: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决定决定体现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决定决定体现反映国家性质————政府性质————政府职能————工作的宗旨与原则反映第28页共9914、政府的权利:依法行使(1)依法行政:指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2)依法行政的根本或实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3)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4)原因: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5)意义: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的权威;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6)怎样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P4415、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1)对政府权力为什么要监督?(2)如何监督?;②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3)监督有什么意义?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①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②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③才能更好地作出正确的决策;④才能真正做到对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16(:(1)是规范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2)是保障人民的权益。17、开放红头文件:(1)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2)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18、政府的权威: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9()(1)(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政党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基本政治制度。(也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20、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机关(我国的权力机关)(我国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全国人大:①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②我国唯一的立法机关(宪法与法律的修改是它来完成。监督和被监督监督和被监督领导和被领导它们都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领导和被领导它们都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人民代21、人民代表的权利与义务(1)权利:审议、表决各项决定;(;质询权(对政府机关工作可质问并要求答复。(2)义务: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要求;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机构22、国家机构国家机构

国家元首(我们叫主席)立法机关(全国人大)(称政府——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政府)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2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最重要特点民主集中制:指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24、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25、我国的政党制度(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这一制度,前提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或领导。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3)党的性质: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4)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政府的宗旨。(5)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6)多党合作的根本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7)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人民政协性质是爱(8:①政治协商;②民主监督;③参政议政。多党合作——不能说——共同执政(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26、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为什么?原因:(1)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2)党的领导,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3)党的领导,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7、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保证 保证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基本方式体现 体现基本方式28、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列毛邓三)2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内容:①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如何惯彻三个代表思想?①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②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③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30、始终做到“三个代表”(1)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1(作用:(1)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2)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3)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4)有利于协调各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5)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我们绝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32、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3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2)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民族平等的含义。(3)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民族团结的含义。(4)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坚持民族共同繁荣的含义(5)处理民族关系三项基本原则的关系:①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②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③共同繁荣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3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3)民族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5)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它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35、我国的宗教政策(1)(2)宗教信仰自由的准确内涵。(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内涵。(4)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内涵。(5)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涵。(6)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36、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1)当代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主权国家。(2)三种重要类型的主权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3)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主权是最重要的要素。(4)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及其内涵。(5)(6)当代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国际组织。(7)国际组织的不同类型:政府与非政府间;世界性与区域性。(8)政府间国际组织发挥的作用:促进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和国家矛盾。(9)当代国际社会最具代表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10)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11)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各项原则。(12)联合国发挥的积极作用。(13)中国在联合国发挥的作用。37、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1)国际关系的含义及内容。(2)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3)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4)国家合作与摩擦的原因。(5)(6)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国家力量。(7)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38、和平与发展(1)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2)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3)要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因为二战后,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4)当今世界影响和平的主要不安宁因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宗教矛盾;边界、领土争端。(5)当今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6)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7)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关注经济可持续发展。(9)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039、世界多极化(1)当今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2)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大国关系经历重大而深刻的调整。(3)(4)21世纪相当长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5)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40、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1)外交政策的含义。(2)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国家性质、国家利益。(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的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4)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5)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及其含义。(6)我国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具体内容。(7)人大、党、政协——不能说:履行什么国家职能。(人大、党、政协——不能说:履行什么国家职能。()人大——分:全国人大(最高权力机关)与地方人大。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是我国政体)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有2个: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39页共99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QQ:905622058,将有关问题进行反馈!衷心感谢!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3个: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只有1个)——民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第三部分《文化生活》基本知识点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成为文化。2、文化的形式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2)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4、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5、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1)(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思维方式与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关系)6、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1)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2)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持久的。作为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7、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2)(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8、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地位)。不仅对于研究世界遗产分为三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含有文化与自然两方面因素的双重遗产。9、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10、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意义(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2)11、文化传播的途径(12、现代文化传媒手段的特点13、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外遇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14、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15、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作用16、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1)对于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2)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17、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18、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制度的更替。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通过反对代表旧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旧文化的斗争,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2)科学技术的进步。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3)思想运动。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4)教育方式的变革。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史中肩膀大的影响。(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9、文化创新的意义必要性(2)[重要性或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3)文化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20、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2)21、创新和继承的关系(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所以,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22、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1)(2)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这就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2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的方向(1)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即克服那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2)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即克服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3)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2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最有说服力的见证:(1)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中国史书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文学艺术,不仅仅是指文学,好包括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曲等多种形式。作用: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风格(特点):辉煌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2)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3)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25、中华文化的包容性26、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1)区域性:(2)民族性:我国各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⑶意义: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它们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27、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28、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⑴、核心:⑵、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29、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弘扬:(30、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1)、途径: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把弘扬民族精神贯穿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去,增强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括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④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吸收各国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和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⑤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既不移根基又丰富发展。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2、意义:①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②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从而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3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人们文化生活的影响:⑴、“喜”的表现: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④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⑵、“忧”的表现:“忧”的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⑶、怎样加强:32、发展大众文化的基本要求:⑴弘扬“一个原则”,即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33、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含义、危害及存在原因:⑴落后文化: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⑵危害:这些文化污染文化环境、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⑶、原因:(1)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2)(3)34、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内涵和基本特征⑴内涵:本质的体现⑵基本特征:时代性、开放性、创新性、民族性、科学性、群众性35、发展先进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⑴原因:(必要性)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①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②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是相统一的。⑵为什么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⑶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36、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即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37、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即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大力发展科学事业(3)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补充: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建设。(3)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4)38、思想道德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39、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40、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1)(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中的精华。今天我们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4)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41、我国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42、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1)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掌握科学知识和文史知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提高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基本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与生活(1)哲学源于生活。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指导生活。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注意: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3、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4、哲学派别一览(1)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②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源。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5、正确理解“真正的哲学”(1)含义: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2)作用:6、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②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③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其科学性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7、世界的物质性(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世界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①自然界具有物质性。②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③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8、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运动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过程。(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4)运动是有规律的①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9、意识起源和本质(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②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总之,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10、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2)1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12、实践及其特点(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运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3)基本形式: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变革社会的实践。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1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注意14、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②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使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5、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含义(2)联系的普遍性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注意: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3)联系的客观性:①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注意: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4)联系的多样性②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16、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①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区别:含义不同;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联系: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AB②方法论:A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B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①系统的含义和基本特征A含义B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②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AB要求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17、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发展的,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2)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注意:AB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18、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原因:A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BC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走向灭亡。D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原因:A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事物本身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B③方法论要求:A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看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对前途充满信心;B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迎接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挫折。19、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1)(2)联系:①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③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3)方法论要求: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客观事物质变创造条件。②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20、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1)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即对立统一。(2)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①含义: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②关系: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21、矛盾的普遍性(1)世界观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2)方法论要求: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或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2、矛盾的特殊性(1)世界观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2)它主要有三种情形: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3)方法论要求: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2)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2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1)辩证关系: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2)应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2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1)含义: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2)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7、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1)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2)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3)(4)28、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1)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29、创新的作用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5)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30、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3)3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3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3)3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2)3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3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2)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①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②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6、价值与人生价值(1)(2)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承认与满足(自我价值37、价值观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38、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和主体性特征。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1)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39、如何真正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1)(2)当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3)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4)40、价值的创造与实现(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劳动和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①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②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文化生活]考点阐释1、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成为文化。2、文化的形式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2)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4、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5、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1)(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思维方式与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关系)6、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1)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2)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持久的。作为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7、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2)(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8、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地位)。不仅对于研究世界遗产分为三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含有文化与自然两方面因素的双重遗产。9、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10、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意义(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2)11、文化传播的途径(12、现代文化传媒手段的特点13、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外遇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14、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15、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作用16、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1)对于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2)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17、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18、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制度的更替。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通过反对代表旧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旧文化的斗争,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2)科学技术的进步。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3)思想运动。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4)教育方式的变革。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史中肩膀大的影响。(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9、文化创新的意义必要性(2)[重要性或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3)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