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20975.17-2008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7部分:锶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与《GB/T 6987.28-2001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锶量》相比,存在几方面的差异和更新:
-
标准体系调整:《GB/T 20975.17-2008》属于《GB/T 20975》系列标准的一部分,该系列标准对铝及铝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化分类,每一部分针对不同的元素测定。而《GB/T 6987.28-2001》则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测定方法标准发布。这一变化体现了标准制定上的细化和系统化改进。
-
技术内容更新:虽然两者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锶含量,但《GB/T 20975.17-2008》可能包含了更先进的分析技术和更精确的测定条件,以适应技术进步和实验室实践的发展。这可能包括了仪器校准、样品前处理、试剂选择、分析步骤等方面的优化和明确。
-
精度与准确度要求:新标准可能对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准确度提出了更高或更具体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更严格的重复性和再现性限值设定,以确保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
适用范围和样品类型:尽管两标准均针对铝及铝合金,但《GB/T 20975.17-2008》可能会根据材料和技术的新发展,对适用的铝合金种类或样品状态(如表面处理、合金成分范围)有更明确或扩展的规定。
-
术语和定义:随着行业标准的演进,新标准可能引入了新的术语定义,或对原有术语进行了修订,以更好地与国际标准接轨,增强标准的通用性和理解性。
-
检验规则与报告:《GB/T 20975.17-2008》在检验结果的判定、数据处理、以及检测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要求上可能有所更新,以提高报告的规范性和信息的完整性。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对比基于一般标准更新的趋势推测,具体的技术细节和变更内容需直接查阅两个标准的具体条款进行详细比较。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犐犆犛77.120.10
犎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犜20975.17—2008
代替GB/T6987.28—2001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7部分:锶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犕犲狋犺狅犱狊犳狅狉犮犺犲犿犻犮犪犾犪狀犪犾狔狊犻狊狅犳犪犾狌犿犻狀犻狌犿犪狀犱犪犾狌犿犻狀犻狌犿犪犾犾狅狔狊—
犘犪狉狋17:犇犲狋犲狉犿犻狀犪狋犻狅狀狅犳狊狋狉狅狀狋犻狌犿犮狅狀狋犲狀狋—
犉犾犪犿犲犪狋狅犿犻犮犪犫狊狅狉狆狋犻狅狀狊狆犲犮狋狉狅犿犲狋狉犻犮犿犲狋犺狅犱
20080331发布200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7部分:锶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20975.17—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0.5字数9千字
2008年6月第一版2008年6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1668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书
犌犅/犜20975.17—2008
前言
GB/T20975《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是对GB/T6987—2001《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的修
订,本次修订将原标准号GB/T6987改为GB/T20975。
GB/T20975《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分为25个部分:
———第1部分:汞含量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2部分:砷含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第4部分:铁含量的测定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第5部分:硅含量的测定
———第6部分:镉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7部分:锰含量的测定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
———第8部分:锌含量的测定
———第9部分:锂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0部分:锡含量的测定
———第11部分:铅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2部分:钛含量的测定
———第13部分:钒含量的测定苯甲酰苯胲分光光度法
———第14部分:镍含量的测定
———第15部分:硼含量的测定
———第16部分:镁含量的测定
———第17部分:锶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8部分:铬含量的测定
———第19部分:锆含量的测定
———第20部分:镓含量的测定丁基罗丹明B分光光度法
———第21部分:钙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22部分:铍含量的测定依莱铬氰兰R分光光度法
———第23部分:锑含量的测定碘化钾分光光度法
———第24部分:稀土总含量的测定
———第25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本部分为第17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6987.28—2001《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锶含量》。
本部分与GB/T6987.28—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重复性”和“质量保证与控制”条款。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由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部分起草单位:抚顺铝业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冯颖新、杨宇宏、田光、席欢、葛立新、范顺科。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6987.28—2001。
Ⅰ
书
犌犅/犜20975.17—2008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7部分:锶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铝及铝合金中锶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铝及铝合金中锶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2%~12.00%。
2方法提要
试料以盐酸和过氧化氢溶解,在氯化镧存在下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460.7nm处,以空气乙炔富
燃性火焰进行锶量测定。
3试剂
3.1铝(≥99.99%,不含锶)。
3.2氢氟酸(ρ1.14g/mL)。
3.3过氧化氢(ρ1.10g/mL)。
3.4盐酸(1+1)。
3.5硝酸(ρ1.42g/mL)。
3.6氯化镧溶液(200g/L):称取100g氯化镧(LaCl3·6H2O),以水定容于500mL容量瓶中。
3.7铝溶液(20mg/mL):称取20.00g经酸洗的铝(3.1)置于1000mL烧杯中,盖上表皿,分次加入
总量为500mL的盐酸(3.4)。待剧烈反应停止后,缓慢加热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数滴过氧化氢(3.3)
煮沸数分钟以分解过量的过氧化氢,冷却至室温。将溶液移入1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
3.8铝溶液(2.0mg/mL):移取50mL铝溶液(3.7)于5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3.9三乙醇胺溶液(1+1)。
3.10缓冲溶液(pH10):量取饱和氯化铵溶液22mL,加22mL氨水,以水稀释至300mL。
3.1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溶液(0.01mol/L)。
3.12铬黑T指示剂:称取1.00g铬黑T和99.00g氯化钠(105℃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电缆垫资回收合同协议
- 电焊工合同协议
- 电商类电子合同协议
- 电梯设备改造合同协议
- 玻璃门定制合同协议
- 电信星卡转让合同协议
- 皮纸原材料采购合同协议
- 电力产品供销合同协议
- 物资购销年度合同协议
- 电信号码选定合同协议
- 2025年会计政策更新试题及答案
- 2025分布式光伏工程验收标准规范
- 2025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英语二模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初级药师考试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24学年第二学期4月份素养调研九年级语文试卷题卷
- 二级造价师水利工程考试真题卷(2025年)
- 2024年云南省气象部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 玉盘二部合唱正谱
- 2025年第六届(中小学组)国家版图知识竞赛测试题库及答案
- 色卡-CBCC中国建筑标准色卡(千色卡1026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