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复习 市一等奖_第1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复习 市一等奖_第2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复习 市一等奖_第3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复习 市一等奖_第4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复习 市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树根“变”根雕 B.玉石“变”印章 C.水果“变”果汁 D.葡萄“变”美酒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大米酿酒 B.铁制品锈蚀 C.浓盐酸挥发 D.蜡烛燃烧3.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聚沙成塔 B.死灰复燃 C.破釜沉舟 D.滴水成冰4.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金刚石硬度大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5.下列用途利用了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木炭用作吸附剂 B.生石灰用作干燥剂C.氧气用作助燃剂 D.氮气用作保护气6.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丝作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天然气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7.根据你对化学的了解,你认为下列我国古代的发明和成就中属于运用化学工艺制造的是()①青铜器②指南针③火药④活字印刷⑤造纸⑥瓷器.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③④⑤⑥8.下列科学家,哪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A.牛顿 B.道尔顿 C.阿伏加德罗 D.门捷列夫9.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以下三种成分的含量有较大差别的是()A.氢气、氧气、氮气 B.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C.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D.水蒸气、氧气、氢气10.把一根火柴梗插在酒精灯的灯焰内,待约1s后取出,可以观察到火柴梗最先碳化的部分是在灯焰的()A.外焰 B.内焰 C.焰心 D.中上部1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药匙取用固体药品B.用酒精灯的外焰部分给物质加热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D.使用天平时,用手直接拿砝码12.下列实验操作中,两者必需接触的是()A.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与试管B.向试管中加入液体试剂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C.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与酒精灯D.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与手13.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没人的地方B.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C.给烧杯中的物质加热时,可以用酒精灯给烧杯直接加热D.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另一个酒精灯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试剂 B.滴加试剂 C.液体加热 D.量筒读数15.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A.肯定大于6毫升 B.肯定小于6毫升C.肯定等于6毫升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毫升二、填空与简答:16.将下列空格里填上适当概念的序号: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把块状硫研成粉末,将少量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加热,硫慢慢熔化,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的气体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这说明硫具有可燃性.17.实验室里的药品,有的有毒性,有的有腐蚀性,所以,使用药品时要做到“三不”,不能,不要,特别注意不得.(2)实验室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量取药,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就应该取最少量,即液体用mL,固体只要盖满.18.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也不要,更不要,应该.从细口瓶里倒取液体药品时,瓶塞要,标签须向着手心的原因是.19.根据如图所示仪器回答:(1)写出仪器名称:A.B.C.D.(2)填写仪器编号回答下列问题:①配制溶液时,用来溶解固体的容器是;②用于作热源的仪器是;③加热试管内溶液时,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④用来量度液体体积的是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数时应视;如果读数时采用俯视的方法,则读数结果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0.指出下列图示操作中的错误,并说明错误操作将引起的后果(1);(2);(3);(4).21.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①物理性质:.②化学性质:.③用途.(2)写出臭氧发生器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树根“变”根雕 B.玉石“变”印章 C.水果“变”果汁 D.葡萄“变”美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树根“变”根雕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玉石“变”印章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水果“变”果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葡萄“变”美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大米酿酒 B.铁制品锈蚀 C.浓盐酸挥发 D.蜡烛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大米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铁制品锈蚀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浓盐酸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聚沙成塔 B.死灰复燃 C.破釜沉舟 D.滴水成冰【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聚沙成塔过程中,只是沙的多少、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死灰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破釜沉舟是指舟漏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水由液体变成固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4.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金刚石硬度大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性质决定用途;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利用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利用了化学性质,故B正确;C、金刚石硬度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D错.故选B.【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5.下列用途利用了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木炭用作吸附剂 B.生石灰用作干燥剂C.氧气用作助燃剂 D.氮气用作保护气【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用作吸附剂,是利用了木炭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B、生石灰用作干燥剂,是利用了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的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氧气用作助燃剂,是利用了氧气的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稳定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6.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丝作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天然气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解答】解:A、铜丝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天然气作燃料是利用天然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铜、干冰、天然气、金刚石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7.根据你对化学的了解,你认为下列我国古代的发明和成就中属于运用化学工艺制造的是()①青铜器②指南针③火药④活字印刷⑤造纸⑥瓷器.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③④⑤⑥【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从铜矿中制取铜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铜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指南针的制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的主要成分有硫磺、木炭、硝酸钾等物质,其中的木炭是由木材隔绝空气加热制成,属于化学变化;活字印刷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造纸过程中需要对材料进行漂白,漂白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瓷器的制作过程中要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8.下列科学家,哪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A.牛顿 B.道尔顿 C.阿伏加德罗 D.门捷列夫【考点】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A、牛顿发现了力学定律,故选项错误.B、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C、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选项错误.D、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关注化学学科成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9.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以下三种成分的含量有较大差别的是()A.氢气、氧气、氮气 B.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C.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D.水蒸气、氧气、氢气【考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氧气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呼吸过程进行分析,人进行呼吸作用时是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氮气不参与呼吸作用.【解答】解:A、空气中的氮气不参与呼吸作用,空气中不含氢气,故A错误;B、人进行呼吸作用时是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增加,故正确;C、空气中的氮气不参与呼吸作用,故C错误;D、空气中不含氢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呼出气体与吸入的空气成分的比较,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呼吸作用的实质以及空气中的气体成分进行.10.把一根火柴梗插在酒精灯的灯焰内,待约1s后取出,可以观察到火柴梗最先碳化的部分是在灯焰的()A.外焰 B.内焰 C.焰心 D.中上部【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酒精灯的灯焰分为三部分:内焰、外焰、焰心,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我们一般用外焰加热.【解答】解:酒精灯的灯焰分为三部分:内焰;外焰;焰心,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当把火柴梗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时,外焰部分最先变黑.所以我们在使用酒精灯时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选A.【点评】酒精灯的使用是中考中的必考题目之一,所以要熟练掌握酒精灯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药匙取用固体药品B.用酒精灯的外焰部分给物质加热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D.使用天平时,用手直接拿砝码【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取用块状固体药品一般用镊子,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或纸槽,故操作错误;B、因为酒精灯的外焰部分温度最高,用酒精灯的外焰部分给物质加热,故操作正确;C、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故操作错误;D/使用天平时,要用镊子拿取砝码,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故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2.下列实验操作中,两者必需接触的是()A.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与试管B.向试管中加入液体试剂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C.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与酒精灯D.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与手【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就是对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及其产生的后果进行系统的探究分析.【解答】解:A、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应悬空垂直于容器上方,不能与试管接触,故A错;B、向试管中加入液体试剂时,试剂瓶口应紧挨着试管口,故B正确;C、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故C错;D、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应用试管夹夹持,不能用手拿,以免烫伤,故D错.故选:B.【点评】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掌握好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和教材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实验或制取实验操作方法;然后,将正确的操作与题中给出的操作相互对照,找出错误所在.13.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没人的地方B.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C.给烧杯中的物质加热时,可以用酒精灯给烧杯直接加热D.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另一个酒精灯【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用于加热的仪器;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分析;B、使用托盘天平要注意“左物右码”的原则;C、根据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分析;D、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可用酒精灯.【解答】解:A、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可能会沸腾溅出伤人,所以试管口要对着没人的地方,故A正确;B、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故错误;C、烧杯不能直接加热,给烧杯中的物质加热时,要垫石棉网,故错误;D、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另一酒精灯,故D错误.故选A【点评】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试剂 B.滴加试剂 C.液体加热 D.量筒读数【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C、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防止沸腾溅出;D、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解答】解:A、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所以图中操作正确,故A正确;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已伸入到试管内,图中操作错误,会污染胶头滴管,故B错误;C、给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试管的倾斜度等,图中液体太多,故C错误;D、量取液体时,俯视,引起的后果是: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固体和液体的取用、量筒的使用及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了解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方法.15.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A.肯定大于6毫升 B.肯定小于6毫升C.肯定等于6毫升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毫升【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解: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8mL是正确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mL,俯读数偏大,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即剩余体积小于12mL,所以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肯定大于6mL.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量筒的使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大,实际则偏小,仰视读数小,实际则偏大.二、填空与简答:16.将下列空格里填上适当概念的序号: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③,把块状硫研成粉末①,将少量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加热,硫慢慢熔化①,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②,生成的气体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③,这说明硫具有可燃性④.【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判断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是看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解答】解: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属于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把块状硫研成粉末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硫慢慢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硫的蒸气被点燃,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气体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是指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硫具有可燃性是指通过化学变化燃烧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答案为:③;①;①;②;③;④.【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他物质,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等,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17.实验室里的药品,有的有毒性,有的有腐蚀性,所以,使用药品时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特别注意不得品尝药品的味道.(2)实验室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量取药,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就应该取最少量,即液体用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实验室中的药品多数有毒,要根据药品取用的“三不准”原则回答.(2)药品取用原则要遵循节约的原则,所以取用时要尽量少用,但必须保证现象明显,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达到节约的目的.【解答】解:(1)实验室的药品很多是有腐蚀性、毒性,在使用时要做到三不准,一、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二、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闻时要使药品远离鼻孔,用手在容器中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三、不能尝药品的味道.(2)使用药品时要遵循不污染、节约的原则,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就应该取最少量,但如果太少也不行,实验效果不明显,影响实验结果的判断.故答案为:(1)不要用手直接拿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味道;不得品尝药品的味道.(2)1~2;试管底部.【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基本的操作又是实验考查的重点之一,要理解掌握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18.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应该放入指定容器.从细口瓶里倒取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须向着手心的原因是防止药品污损标签.【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解答,做的“三不一要”,即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应该要放入指定容器.从细口瓶里倒取液体药品时,为防止桌面将瓶塞污染,在倒取液体药品时,瓶塞要一定要倒放;为防止腐蚀标签,倒取液体药品时,一定要将标签须向着手心.【解答】解:剩余药品如放回原瓶,则污染了瓶内药品;如丢弃,会造成浪费和污染环境;拿出实验室,有危险;所以剩余药品要放入指定容器.从细口瓶里倒取液体药品时,为防止桌面将瓶塞污染,在倒取液体药品时,瓶塞要一定要倒放;为防止腐蚀标签,倒取液体药品时,一定要将标签须向着手心.故答案为:放回原瓶、随意丢弃、拿出实验室、放入指定容器、倒放,防止药品污损标签.【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19.根据如图所示仪器回答:(1)写出仪器名称:A.水槽B.试管夹C.量筒D.酒精灯(2)填写仪器编号回答下列问题:①配制溶液时,用来溶解固体的容器是A;②用于作热源的仪器是D;③加热试管内溶液时,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B;④用来量度液体体积的是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数时应平视;如果读数时采用俯视的方法,则读数结果会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测量容器-量筒;挟持器-铁夹、试管夹、坩埚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了解常见仪器,熟记名称;(2)了解图中四种仪器的作用,烧杯可做反应容器;酒精灯可用来加热;试管夹可用来夹取试管;量筒可用来量取一定量液体体积.在使用量筒时,为保证读数的准确,一定要平视量筒液面的凹面最低处.【解答】解:(1)了解常见仪器,熟记名称.图中A、B、C、D分别为:水槽、试管夹、量筒、酒精灯;(2)①烧杯可做反应容器,溶解固体药品.故选A;②酒精灯可用来加热.是热源.故选D;③加热试管内溶液时,不可用手直接拿取,可用试管夹夹持.故选B;④量筒可用来量取一定量液体体积,在量取后读数时,为保证读数的准确,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即平视,仰视读数偏小,俯视偏大;故答案为:(1)烧杯;试管夹;量筒;酒精灯;(2)①A;②D;③B;④C;平;偏大.【点评】本题考查常见仪器及其作用,只要同学们能认真对待平时的课堂和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