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8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检测-第2章声现象单元测试能力提升卷(附解析)_第1页
(人教版)初中8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检测-第2章声现象单元测试能力提升卷(附解析)_第2页
(人教版)初中8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检测-第2章声现象单元测试能力提升卷(附解析)_第3页
(人教版)初中8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检测-第2章声现象单元测试能力提升卷(附解析)_第4页
(人教版)初中8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检测-第2章声现象单元测试能力提升卷(附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声现象单元测试能力提升卷一、选择题(共13小题)1.下列物体中,是声源的()A.教室里通电的电铃 B.太空中的星球 C.实验桌上的音叉 D.静止的树叶2.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可以有效减弱噪声4.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小“人”随着音乐起舞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 C.让空气进入抽成真空的罩内 D.用不同力敲击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低 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6.噪声对人的危害非常大,怎样减弱噪声,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如图所采取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具 B.禁止鸣笛 C.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公路两旁建隔音墙7.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 D.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方位8.如图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响度不同 B.甲、丙的音调相同 C.乙、丙的响度不同 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9.有关声音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其响度 B.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鼓面是为了改变其音调 C.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能分辨出《二泉映月》是用二胡演奏的,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声时音色不同10.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不同人的声音,其音色不同 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要放低些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频率高 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大11.(多选)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便停止传播 C.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 D.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12.(多选)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B.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 C.声音的响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大 D.利用一把钢尺既可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又可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13.(多选)如图所示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音调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分别轻敲桌面和重敲桌面,听到声音的音调不同二、填空题(共5小题)14.期中考试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强调了考试要求。监考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产生的,声音是通过考场里的传入考生的耳朵的。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15.在音美测试的考场中扬声器传出的优美的乐曲是通过传到同学们耳中的,同学们通过声音的判断出是哪一种乐器在演奏,考场关闭门窗是为了减少外界的干扰,这是在减弱噪声的。而教学楼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在处减弱噪声。16.习总书记在青岛考察时指出,发展海洋科研是推动强国战略的重要方向。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水声学探测器,安装了包括导航、水声通信测速、图象信号传输等多部不同功能的声呐,由此可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声呐使用时发出的是(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这种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17.在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声音的优美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常常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减弱噪声。我们班文艺委员的歌声很像某位歌星,这是指他们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相近。18.手机是现代最常用的通信工具,人们在不同场合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的是手机声音的。接听电话时能辨别不同的人,是因为不同人说话时的不同,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19.

(1)如图甲,敲击音叉,音叉会发出声音,同时悬挂着的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说明;(2)如图乙,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就几乎听不到铃声,说明;(3)如图丙,用一塑料片刮木梳的齿,这时可以听到塑料片的“轧轧”声。先慢慢刮然后迅速刮,随着塑料片运动的加快,塑料片发出声音的音调会变,由此得到结论:音调与声源振动的有关;(4)如图丁,小明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轻拨与重拨钢尺,此过程可探究:;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20.小华和小刚利用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1)他们想探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应选择、两根琴弦进行实验(选填“a”、“b”、“c”或“d”);(2)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的关系;(3)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则该同学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改变了长度的同时,没有控制相同。21.在观看交响乐队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同属于管乐器的圆号、小号、长号、大号发出声音的高低各不相同,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长度有关猜想二: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横截面积(粗细)有关小明找来了两个未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制成了一些哨子(如图所示)。注射器的规格分别为2.5ml和5ml。他一边吹哨子边调整注射器内空气柱的长度,同时利用专用仪器测出声音的频率和响度,详见下表(表中“ml”表示毫升,“cm”表示厘米)序号ABCDEF注射器规格(ml)2.52.52.5555空气柱长度(cm)21.5121.51频率(Hz)337488562300337488声强级(dB)757560756075(1)选用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相同时,管内空气柱越短,音调越。(2)选用序号为的两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相同时,管内空气柱横截面积越大,音调越。(3)序号为C、D的两次实验中,响度大的是(选填“C”或“D”)。四、计算题22.如图所示为位于黄山风景区山脚下的悠然谷生态度假区,整个度假区地处山谷,四面环山,融于万亩森林中,林中有湖。星期天,小聪乘坐的汽艇遥对着一座高崖,他大喊一声,历时5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此时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1)若汽艇静泊在水面时,小聪离高崖多远?(2)若汽艇以10m/s的速度正对着高崖驶去,小聪大喊时离高崖多远?

试题解析1.【考点】声音的产生.【分析】①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是声源;②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A、教室中通电的电铃正在发声,属于声源。故A符合题意;B、太空中的星球如果没有振动就不是声源。故B不符合题意;C、实验桌上的音叉不能自己发声,所以不是声源。故C不符合题意;D、静止的树叶没有振动,不能发声,不是声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考点】响度.【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A、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轻声”和“大声”不是改变音调;故A错误;B、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故B正确;C、音色由发声体自身决定,“轻声”和“大声”不能改变音色;故C错误;D、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两个因素都不变,“轻声”和“大声”不能改变声速,故D错误。故选:B。3.【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2)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在固体中最快,气体中最慢;(3)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4)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故A正确;B、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一样大,在固体中最快,气体中最慢,故B错误;C、只有振动在20Hz﹣﹣﹣20000Hz之内的才能够听到,故C错误;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可以防止废气污染,不能有效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A。4.【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2)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4)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A、将小“人”放在音乐盒(或音箱)上,会发现小“人”随着音乐跳动,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A不符合题意;B、改变图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C、让空气进入抽成真空的罩内,振铃的声音越来越大,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C符合题意;D、用不同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同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不同,即音叉的振幅不同,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考点】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响度;音色.【分析】(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响度是人耳处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品质和特色;(3)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解答】解: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故A错误;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C、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C正确;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故选:C。6.【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从噪声的产生防治噪声,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B、禁止鸣笛是在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C、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不能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建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故选:D。7.【考点】声与能量.【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解答】解: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方位都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选:B。8.【考点】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分析】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解答】解:由图象可知,相同时间内甲和丙的振动的次数相同,乙振动的次数更少;即甲和丙振动的频率相同,乙振动的频率小,所以甲和丙的音调相同,甲、乙的音调不同。甲的振幅最小,乙和丙的振幅相同,故乙和丙的响度相同,甲、乙的响度不同;故AB正确,CD错误。故选:AB。9.【考点】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1)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减弱噪声的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A、弦乐器发声的音调高低是由弦的材质、长度、横截面积、松紧度来决定的;在材质、横截面积、松紧度一定的情况下,改变其长度,可以改变音调高低;所以,演奏弦乐时,手指在弦上的位置不断变化,改变了振动弦的长短,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音调,故A错误。B、大小不同的力击打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故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鼓面是为了改变其响度,故B错误;C、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故选:D。10.【考点】响度;音色.【分析】(1)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生活中有时人们把声音的高低和大小弄混;(2)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从而反射回来的现象。【解答】解:A、不同的人说话,在音调和响度都差不多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所以“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音色不同,故A正确;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指让人们的说话声要小些,在物理学中,我们是用响度来表示声音的大小,所以“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响度放小些,故B错误;C、“高声语”是指大声说话,即响度大,不是音调高,故C错误;D、“余音绕梁”是指声音遇到“梁”、“墙”等障碍物,从而反射回来,不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A。11.【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①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②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③声音的大小叫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④声音的品质叫音色,也叫音品,它反映了每个物体发出的声音特有的品质。【解答】解:A、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此选项正确;B、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沿新的方向继续传播。此选项错误;C、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声音的响度大,不是音调。此选项错误;D、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此选项正确。故选:AD。12.【考点】声速;频率与音调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叫做次声波。(3)声音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温度有关;(4)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解答】解: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产生,故B正确;C、声音的响度与声速无关,故C错误;D、改变伸出桌边的钢尺的长度,使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改变了钢尺的振动频率,音调的高低改变了。所以实验探究音调跟频率的关系,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幅变化,响度发生变化,所以实验时,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D正确。故选:BD。13.【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分析】响度和物体振幅有关,与物体振动频率无关。音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解答】解:A、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可以改变物体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发声的音调。故A正确。B、敲锣时,用力越大,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B正确。C、抽气的过程中,瓶内气体越来越少。由于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声音会越来越小,故C错误。D、分别轻敲桌面和重敲桌面,桌面振动的幅度不同,响度不同,故D错误。故选:AB。14.【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解答】解:监考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是通过考场里的空气传入考生的耳朵的。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答案为:振动;空气;340m/s。15.【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2)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3)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解答】解:(1)优美的乐曲是通过空气传到同学们耳中的;(2)不同的乐器即便演奏相同的乐曲,发出的音色也不相同,故可用音色来辨别;(3)考场关闭门窗是为了减少外界的干扰,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图中的标志为禁止说话,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空气;音色;传播过程中;声源。16.【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传递能量;(2)它用的是超声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地,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1)导航、水声通信测速、图象信号传输等多部不同功能的声呐,可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2)声呐是利用超声波来对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一种电子设备;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所以,这种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答案为:信息;超声波;大于。17.【考点】响度;音色;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1)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2)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3)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音色也就不同,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解答】解:“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常常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音色是声音的特色,取决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声体音色不同,根据不同的音色可以区分出不同的发声体;文艺委员的歌声很像某位歌星,这是指他们的声音的音色相同;故答案为:响度;声源处;音色。18.【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回声测距离的应用;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与能量.【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通常也称为音量。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3)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从发射到接受的时间已知,利用s=vt可以得到海水的深度。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1)使用手机时,人们在不同场合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的是手机声音的响度。接听电话时能辨别不同的人,是因为不同人声带的结构不同,发出声音时的音色不同。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2)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3)声音到达海底的时间为t=×2s=1s,由v=可得,海洋的深度为s=vt=1531m/s×1s=1531m。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地球到月亮之间是真空,所以超声波不能传播。不能用超声波测量地月距离。故答案为:响度;音色;音调;能量;1531;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地球到月亮之间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19.【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分析】(1)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乒乓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4)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而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解答】解:(1)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2)电铃振动会发出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当抽空玻璃罩内的空气后,没有传播介质后就会听不到声音;说明真空不能传声;(3)慢慢刮时,纸片振动较慢,振动频率较低,音调较低;随着塑料片运动的加快,塑料片发出声音的音调会变高,说明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4)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轻拨与重拨钢尺,会导致钢尺振动幅度不同,响度就不同,故此过程可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是否有关;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声音调不同;故答案为:(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真空不能传声;(3)高;频率;(4)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是否有关;音调。20.【考点】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分析】(1)要探究音调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粗细都相同而长度不同,分析所给琴弦,找出符合要求的琴弦进行实验。(2)由图示可知,a、b琴弦的材料、长度都相同而粗细不同,根据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