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8649-2002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诊断技术》是中国关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断的一份国家标准。这份标准详细规定了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方法、诊断依据、样本采集与处理、实验室检测以及诊断结论的判定准则,旨在为兽医及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统一、科学的诊断流程和标准,以有效控制和预防该病的传播。

标准内容概览:

  1. 范围: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包括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变化检查及实验室检验等多个方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实施本标准时所依据或参考的其他相关标准和文献,确保诊断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3. 术语和定义:对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相关病理学及微生物学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有助于统一认识和理解。

  4. 诊断原则:概述了诊断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强调结合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变化和实验室检测综合判断。

  5. 临床诊断:描述了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典型临床表现,如发热、呼吸困难、胸部叩诊有浊音或实音等,为初步判断提供依据。

  6. 病理学诊断:规定了尸体剖检的程序和要点,重点观察肺部和胸腔的病理变化,如肺部炎症、胸膜纤维素性渗出等。

  7. 实验室诊断

    • 细菌学检验:介绍了从病料中分离培养牛传染性胸膜肺炎菌的方法,以及后续的生物化学鉴定和血清学试验。
    • 分子生物学检测:提供了利用PCR等技术进行病原核酸检测的方法,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8. 诊断结论:根据上述各环节的检测结果,给出了如何综合分析判断是否为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具体指导。

  9. 质量控制:强调了在样本采集、保存、运输及实验室操作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10. 安全防护:提醒执行诊断操作的人员应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病原体传播和人畜共患病的风险。

该标准通过上述内容的详细阐述,为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准确、及时诊断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对于控制疾病传播、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18649-2014
  • 2002-02-19 颁布
  • 2002-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18649-2002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诊断技术_第1页
GB/T 18649-2002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诊断技术_第2页
GB/T 18649-2002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诊断技术_第3页
GB/T 18649-2002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诊断技术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11.220B4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649—2002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诊断技术Diagnostictechniquesforcontagiousboyineepleuropneumonia2002-02-19发布2002-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国家标准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诊断技术GGB/T18649-2002中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邮政编码:100045电话:63787337、637874472002年7月第一版2004年11月电子版制作书号:155066·1-18548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

GB/T18649-2002牛肺疫是由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PG1)引起的一种牛属动物的传染病。健康牛和病牛接触由呼吸道吸入病牛的“飞沫".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方式和感染途径。暴发流行时多呈急性病演,呼吸系统症状非常明显,体温在41C以上稽留。但在病的常在地区多见亚急性和慢性病程,以地方流行性为特点。急性期病变为浆液渗出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肺间质多孔多汁,肺小叶出现各期肝变、多色,呈大理石样肺,肺胸膜和肋胸膜粘连·以及胸腔渗出液大量留为特征。转为慢性后逐渐形成肺包膜或坏死块。慢性病牛长期带菌,成为隐蔽的传染源。在新发的地区对此病的检验应采取流行病学、临床学、血清学、病理学和病原学综合诊断方法为宜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OrganizationforAnimalHealth(英).OfficeintentionaldesEpizootic(法),OIEJ于1986年和1992年推荐采用稍加改进的Campbell和Turner的补体结合试验作为牛肺疫血清学诊断的方法,但常出现非特异性反应。新中国成立后一直采用补体结合试验检验牛肺疫,并于1979年将该法列入农业部颁布的《动物检疫操作规程》中·但这种方法常出现1%~2%非特异性反应。近年来我国研制成功了特异性高的微量凝集反应检验方法,它不但降低了非特异性反应率,而且操作简便,容易判定.应用效果良好。病原学诊断主要取病牛肺脏.胸腔渗出液和肺门淋巴结接种马丁培养基,即可分离出牛肺疫病原体,此法对急性期病例的检出率可达100%。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动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白文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649-2002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诊断技术Diagnostictechniguesforcontagiousbovinepleuropneumonia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学检查、补体结合试验、微量凝集试验诊断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生传染性胸膜脑炎的检验。病原学检查活用于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病生分离病原体补体结合试验和微量凝集试验适用于牛肺疫抗体的检测。病原学检查211材料准备培养基:10%马血清马丁肉汤.10%马血清马丁琼脂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2.2病料采集2.2.1用灭苗器械(剪刀、锻子、吸管、青霉素瓶等)无菌采集肺脏、胸腔渗出液、肺门淋巴结,并将肺病科剪成3cm~5cm方块。胸部淋巴结,以整个淋巴结为好,胸腔渗出液用吸管吸入青霉素瓶内。2.2.2受检病料的保存:肺和淋巴结保存在用茶色广口瓶盛装的灭菌的40%~50%甘油生理盐水中,胸腔渗出液不加任何保存液。病料均放入冰箱内保存,并应尽快送往实验室检验2.3培养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剪肺病料或淋巴结小块,用铂金耳钓人10%马血清马丁肉汤内;胸腔渗出液用灭菌吸管吸取0.1mL~0.3ml接种于马丁肉汤中即可。同时取剪碎病料小块或直接取胸腔渗出液·用铂金耳在10%马血清马丁琼脂培养血上划线接种,培养血用胶布封口,置37C~38C培养,每天观察一次5d~7d后判定。2.4结果判定2.4.1培养特征培养性状和菌落形态:牛肺疫病原微生物在10%马血清马丁肉汤内生长初期呈轻微混浊或呈白色点状、丝状生长·以后逐渐均勾混浊,半透明稍带乳光,不产生菌膜或沉淀.也无颗粒悬浮。在10%马血清马丁琼脂培养血上生长退缓,为极小的水滴状圆形略带灰色的微细菌落.中央有乳头状突起。菌落直径约0.2mm~0.5mm,小的不易看见,需用放大镜或低倍显微镜观察。染色镜检取马丁肉汤培养物涂片放温箱中干燥.后在酒精灯上轻微火焰固定.再用3%~5%络酸蒸留水溶液固定1min~2min,水洗,浸入用蒸留水稀释的1:30的姬姆萨氏染液中染色,染片时染色缸放入普通冰箱内过夜,染色后取出用蒸留水轻洗,自然干燥后用800~1000倍显微镜观察。菌形为多形态,以球点形最常见,大小在125nm~250nm.2.4.2生化特性糖发酵试验.1取蛋白陈水(pH7.8~8.0)100mL·氯化钠0.5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