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8015.31-2007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 第31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 空白详细规范》相比于《GB/T 18015.5-1999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 第5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 空白详细规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更新与差异:

  1. 发布时间与标准适用性:最直观的差异在于发布年份,2007版较1999版晚了8年,意味着2007版标准融入了更多近年来通信技术的发展成果和行业实践经验,更符合当时及之后一段时间内的技术需求和市场应用。

  2. 技术参数与性能要求: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2007版标准可能对电缆的传输性能、抗干扰能力、信号衰减、串扰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以适应更高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复杂使用环境的需求。这可能包括对导体材料、绝缘材料、屏蔽结构、扭绞密度等方面的优化规定。

  3. 测试方法与合格判定:新版本标准可能会引入新的测试技术和方法,用于更精确地评估电缆性能,确保其在实际部署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对于合格判定标准也可能有所调整,以匹配技术进步带来的性能提升预期。

  4. 环境保护与安全要求:鉴于全球对环保和用户安全关注度的提升,2007版标准可能增加了对电缆材料的环保要求,如限制有害物质的使用(如RoHS指令),以及提高电缆的防火、阻燃性能等安全规范。

  5. 结构与尺寸规格:为了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要,新标准可能对电缆的结构设计、尺寸规格给出了更细致或更新的规定,以支持更灵活的安装和维护操作,同时也可能考虑到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便于全球化应用。

  6. 兼容性与未来扩展性:考虑到技术的快速发展,2007版标准可能更加注重电缆与新兴通信设备的兼容性,并为未来技术升级留有余地,例如对高速数据传输协议的支持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技术细节和要求变化需查阅标准原文进行详细比对分析。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7-01-23 颁布
  • 2007-08-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18015.31-2007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31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_第1页
GB/T 18015.31-2007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31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_第2页
GB/T 18015.31-2007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31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_第3页
GB/T 18015.31-2007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31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_第4页
GB/T 18015.31-2007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31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18015.31-2007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31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29.060.20K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015.31-2007/IEC61156-3-1:2003代替GB/T18015.5-1999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31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Multicoreandsymmetricalpair/quadcablesfordigitalcommunications-Part31:Workareawiring-Blankdetailspecification(IEC61156-3-1:2003.IDT)2007-01-23发布2007-08-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爱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8015.31-2007/IEC61156-3-1:2003三次前言范围与目的2规范性引用文件3详细规范制定导则4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工作区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

GB/T18015.31-2007/IEC61156-3-1:2003GB/T18015《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分为20个部分:第1部分:总规范;-第11部分:能力认可总规范;第2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分规范:第21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第22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能力认可分规范:第3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分规范;第31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第32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能力认可分规范;第4部分:垂直布线电缆分规范;-第41部分:垂直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第42部分:垂直布线电缆能力认可分规范:第5部分:具有600MHz及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或星绞对称电缆水平层布线电缆分规范:第51部分:具有600MHz及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或星绞对称电缆水平层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第52部分:具有600MHz及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或星绞对称电缆水平层布线电缆能力认可分规范;第第6部分:具有600MHz及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或星绞对称电缆工作区布线电缆规池:第61部分:具有600MHz及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或星绞对称电缆作区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第第62部分:具有600MHz及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或星绞对称电缆工作区布线电缆能力认可分规范;第7部分:具有1200MHz及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对称电缆数字和模拟通信电缆分规范:-第71部分:具有1200MHz及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对称电缆数字和模拟通信电缆空白详细规范;第第72部分:具有1200MHz及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对称电缆数字和模拟通信电缆能力认可分规范。本部分为GB/T18015的第31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EC61156-3-1:2003《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3-1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英文版)考虑到我国国情和便于使用,本部分在等同采用IEC61156-3-1:2003时做了几处修改:-本部分第2章引用了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而非国际标准;一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改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本部分代替GB/T18015.5—1999《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5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本部分与GB/T18015.5—1999的主要变化如下:

GB/T18015.31-2007/IEC61156-3-1:2003-增加相时延及时延差的要求(1999年版第4章中无;见本版的第4章“传输性能”中);增增加电缆远端串音的要求(1999年版第4章中无;见本版的第4章“传输性能”中)。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宁波东方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兆龙线缆有限公司、西安西电光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亨通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新科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孟庆林、吉利、梁勇、王子纯、赵佩杰、倪厚森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8015.5-1999。

GB/T18015.31-2007/IEC61156-3-1:2003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31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范围与目的本部分适用于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工作区布线电缆本部分确定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工作区布线电缆详细规范的框架与编写格式。以空白详细规范为基础的详细规范可由国家标准化组织、制造商或用户制订。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8015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勒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18015.1-2007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1部分:总规范(IEC61156-1:2002.IDT)GB/T18015.3-—2007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i第3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分规范(IEC61156-3:2003.IDT)详细规范制定导则应保持相关分规范对各类电缆(3类、4类或5类)规定的传输性能和特性阻抗详细规范应按照空白详细规范的框架编写,框架是本空白详细规范的组成部分住:当一项性能不适用,则相应的空白处宜填入"不适用”。当一项性能适用但具体数值不必考虑,则相应空白处宜填入“不规定".当采用“不规定”时,宜采用分规范中的适当要求。在本页及后面各页的半圆括号内的字母对应于下列各项必要的信息,宜将这些信息填入所留的空白处制定该文件的机构名称和地址:b)国家标准编号.版本号和发布日期;可获得文件的机构地址:相关文件:e其他电缆参考资料、国内参考资料、商业名称等:)电缆的详细说明;示例:第4类数字通信用4对无总屏蔽工作区布线电缆的详细规范g)电缆材料和结构的详细情况;弯曲半径或运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