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8页共8页2022年电大刑法学(2)期末复习资料附答案一、填空题1.以罪名所包含的犯罪构成内容为依据,罪名可分为单一罪名和选择罪名。2.背叛国家罪是指勾结外国或者与境外其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3.分裂国家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4.以牟利或者传播为目的,走私淫秽物品的,构成走私淫秽物品罪。5.保险诈骗罪,是指投保人、__被保险人__、_受益人__,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各种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6.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侵犯的对象是已满14(周岁)周岁的女性。7.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8.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务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行为,构成侵占罪。9.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必须是非法持有鸦片200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冰毒)10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行为。10.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索取或者收受请托人财务的,以受贿论处。11.私放在押人员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犯罪的行为。12.纳税人采取各种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款的10%以上且偷税总额在1万元以上的,构成偷税罪。13.伪造货币并出售伪造的货币的,应当依照伪造货币罪定罪从重处罚。14.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伤害他人,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负刑事责任。15.拐卖妇女、儿童罪,是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16.以牟利为目的,到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话号码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依照盗窃罪定罪处罚。17.挪用资金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工作人员。18.贩卖毒品罪的最低年龄是已满14周岁;走私毒品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已满16周岁。;19.行为人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而卖淫、嫖娼的,构成转播性病罪。20.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只能发生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2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放火、爆炸等行为构成犯罪的,即应当负刑事责任。22.违反食品卫生法规,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23.洗钱罪是指明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以各种方法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24.过失伤害他人,造成他人死亡的,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25.犯组织、领导和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行为的,应当依照____数罪并罚______的规定处罚。26.犯非法拘禁罪,具有___殴打_______、____侮辱______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27.故意捏造并散布某种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虚假事实,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诽谤罪。28.转化型抢劫罪行为人使用暴力的目的在于__窝藏赃物__、_抗拒抓捕__毁灭罪证。29.聚众斗殴罪的主体是聚众斗殴的__首要分子__和_积极参加者___。30.对___人民法院__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__拒不执行__,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31.徇私枉法罪只能由_司法工作人员_构成。32.犯组织、领导和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行为的,应当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33.犯非法拘禁罪,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34.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以绑架罪论处。35.脱逃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犯罪嫌疑人。36.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等交通运输工具。37.行为人生产、销售假药,既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同时又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应当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38.非法拘禁他人,并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应当分别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39.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国内公务活动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40.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依照贪污罪定罪处罚。二、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二、选择题1.某甲出于泄愤报复工头某乙的目的,在某乙值守的机床上安放了炸弹。炸弹爆炸后,某乙被炸死,正在运行的机器设备被炸毁,并将当班工人某丙炸成重伤,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某甲的行为构成(B)。A.故意杀人罪B.爆炸罪C.破坏生产经营罪D.故意毁坏财物罪2.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有(ABCD)。A.出版他们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象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C.未经录音录象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C)。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B.使用的手段不同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4.刘某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后,打电话给李某之妻,称交清李某所欠几年的货款后放人,否则就砍掉李某的一只手。二天后,李某之妻交清了货款。刘某将李某释放回家。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当以(A)论处。A.非法拘禁罪B.绑架罪C.敲诈勒索罪D.抢劫罪5.某甲乘某乙外出之机,潜入某乙家中,盗得人民币5000余元、牡丹信用卡及某乙身份证各一张,并用信用卡购买了约1500元的物品。对某甲的行为应当(D)。A.以非法侵入住宅罪和盗窃罪数罪并罚B.以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C.以非法侵入住宅罪、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D.以盗窃罪定罪处罚6.某甲在组织他人偷越国境过程中,为逃避检查,将偷渡人员藏在一集装箱内,结果造成偷渡人员某乙因缺氧而死亡。对于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B)处罚。A.过失致人死亡罪B.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C.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从重D.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合并7.滥用职权罪只能由(A)构成。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国家工作人员C.司法工作人员D.行政执法人员8.叶某非法向走私分子王某收购进口的彩电、照相机等价值50多万元(偷逃关税近6万元)的物品后倒卖,获利近80万元。叶某的行为构成(D)。A.非法经营罪B.偷税罪C.收购、销售赃物罪D.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9.下列人员中,不能成为虚假广告罪的犯罪主体的有(C)。A.广告经营者B.广告发布者C.广告管理者D.广告主10.刑讯逼供罪侵犯的对象是(AB)。A.犯罪嫌疑人B.被告人C.刑事案件的证人D.普通公民11.王某和张莱发现某单位出纳员从银行出来时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款,遂商议行抢。王乘出纳员不备突然从背后用双手将其拦腰抱住,张乘机将出纳员手中的提包抢走。王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B)。A.抢夺罪B.抢劫罪C.敲诈勒索罪D.绑架罪12.某甲为车站存包处工作人员。旅客某乙将一牛皮公文箱存放后存包单遗失,某甲即拒不承认收存过该箱。后某甲将公文箱取走据为己有。某甲的行为构成(B)。A贪污罪B.侵占罪C.职务侵占罪D.盗窃罪13.某县民政局干部刘某从自己掌管的救灾款中挪用了1万元,交给其弟作为流动资金去广州进服装。半个月后,刘某之弟将借款本息全部归还。刘某的行为构成(A)。A.挪用公款罪B.贪污罪C.挪用特定款物D.滥用职权14.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是(ABCD)。A.国家机关B.事业单位C.国有公司、企业D.人民团体15.信用卡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有(ABCD)。A.使用伪造的(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C.冒用他人信用卡D.恶意透支16.某甲受过某乙的羞辱,一直意欲报复。一天,某甲邀集某丙等十余人与某乙等六人在一酒吧内相互斗殴,结果造成某乙死亡。对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C)定罪处罚。A.寻衅滋事罪B.聚众斗殴罪C.故意杀人罪D.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17.破坏选举罪的犯罪手段主要有(.ABCD)。A.暴力、威胁B.欺骗、贿赂C.伪造选举文件D.虚报选举票数18.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应当以(D)处罚。A.走私罪B.走私罪从重C.妨害公务罪D.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合并19.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ACD)。A.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B.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的C.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的D.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20.王某驾车时不小心将李某撞至马路边沿上,李某当即失血休克。王某怕被人发现,忙驾车逃离。结果李某失血过多死亡。对王某的行为应当以(B)论处。A.过失致人死亡罪B.交通肇事罪C.故意杀人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21.某仓库被盗时,吴某正与刘某一起吃饭玩耍,没有作案时间。但当侦查人员向刘某调查时,他却谎称当时吴某并未与自己在一起,以致公安机关将吴某作为重点嫌疑对象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刘某的行为(B)。A.构成诬告陷害罪B.构成伪证罪C.构成妨害作证罪D.不构成犯罪22.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A)。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国家工作人员C.司法工作人员D.行政执法人员23.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在(C)以上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A.1万元B.2万元C.5万元D.10万元24.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B)以上的,就可以构成偷税罪(逃税罪)。A.5%B.1000C.15%D.2025.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应当以(D)定罪处罚。A.伪证罪B.(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C.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D.保险诈骗罪26.刑讯逼供罪侵犯的对象是(AB)。A.犯罪嫌疑人B.被告人C.刑事案件的证人D.普通公民27.盗伐林木罪侵犯的对象是(ABCD)。A.国家、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B.他人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C.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D.本单位、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28.陈某偷割某铁路建设工地正准备架设的一段铁路专用电话线(价值300。余元)作为废品出售,获利500余元,致使工程进度受到严重影响。陈某的行为构成(C)。A.破坏交通设施罪B.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C.盗窃罪D.破坏生产经营罪三、名词解释1.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2.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是指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3.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4.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询私枉法、询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5.罪状—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6.法定刑—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规定的适用刑罚的种类和幅度。7.武装叛乱、暴乱罪—是指组织、策划、实施武装叛乱或者武装暴乱的行为。8.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9.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10.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11.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12.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13.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行为。14.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务的行为。四、简答题1.简述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答: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4分)本罪的构成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2分)(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2分)(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2分)(4)主观方面是出于过失。(2分)2.简述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主要区别。答: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对社会的正常管理活动;后者侵犯的则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3分)(2)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既包括钱财等物质性利益,也包括非物质性利益;后者的对象则仅限于钱财。(2分)(3)构成犯罪的手段不同。前者只能是采用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地位、职称的方法进行欺骗;后者则可以用任何方法进行诈骗。(3分)(4)犯罪数额不同。前者的成立不以诈骗财物数额较大为要件;后者则必须达到规定的数额才构成犯罪。(2分)(5)犯罪目的不同。前者行为人可以是追求物质性利益,也可以是追求非物质性利益;后者则仅限于非法占有物质性利益(公私财物)。(2分)3.简述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答: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行为。(4分)本罪的构成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犯罪对象只能是妇女和儿童。(2分)(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或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2分)(3)犯罪主体一般情况下是一般主体,但在拐卖妇女、儿童而故意造成被拐卖妇女、儿童重伤或者死亡的情况下,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也可以构成本罪的主体。(2分)(4)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具有出卖谋利的目的。(2分)4.简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答: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有能力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4分)本罪的构成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判决裁定的正常执行活动。犯罪对象是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2分)(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2分)(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负有执行判决、裁定义务的人。(2分)(4)主观方面是故意。(2分)5.简述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答: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5分)本罪的构成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和国家对药品生产、销售的管理制度。(2分)(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1分)(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2分)一(4)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1分)6.简述诬告陷害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答:诬告陷害罪,简称诬陷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5分)本罪的构成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2分)(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并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情节严重的行为。(1分)(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1分)(4)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具有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目的。(2分)7.简述破坏交通工具的概念和构成特征。答: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5分)本罪的构成特征是:(1)侵害的客体是公共交通运输安全。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使用过程中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2分)(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进行破坏,足以造成上述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或者毁坏危险的行为。本罪属于危险犯。(3分)(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1分)(4)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1分)8.简述挪用公款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答: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5分)本罪的构成特征是:(1)侵犯的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廉政制度。(2分)(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1分)(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2分)(4)主观方面是故意。(1分)9.简述抢劫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答: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截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劫罪的构成特征是:(1)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和他人人身。(3分)(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或者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的行为。(4分)(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3分)(4)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2分)五、分析案例1、案情:李某,男,25岁,无业。方某,女,15岁,无业。张某,女,17岁,无业。李某漂娟时结识了卖淫女方某、张某,在得知她们的“顾客”中有些人很有钱后,便与方某、张某商议,利用方某、张某的“生意”弄钱。2005年2月的一天,由张某电话联系、方某出面,将事主马某约到了张某的租住地。马某一到,等候在此的李某即持刀对马某进行威胁,逼迫马某交出了手表、手机和钱包。当李某发现马某的钱包内仅有300。余元现金,每人只分得1000元时,很是失望,于是等方某、张某拿钱走了以后,李某便将马某用胶带捆绑起来,然后给马某之妻打电话,让她拿10万元来换人,否则将“废了”马某。次日,李某按约定取回8万元后将马某放走。请分析并说明理由:李某、方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评分要点:①李某、方某、张某的行为均构成犯罪。李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和绑架罪;方某、张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2分)(全部判断错误者,全题不得分;只答出李某犯抢劫罪、未答出犯绑架罪者,全题得分不得超过9分;未答出方某、张某构成抢劫罪的,全题得分不得超过8分)②李某、方某、张某在事先通谋的情况下,持刀威胁,劫取财物,其行为符合抢劫罪的构成特征,因而三人的行为均构成抢劫罪,属于抢劫罪的共同犯罪。(4分)③李某在方某、张某走后,将被害人捆绑起来,然后以被害人为人质,向被害人之妻勒索钱财,其行为符合绑架罪的构成特征,因而其行为又单独构成绑架罪。(2分)④李某出于不同的故意,实施不同的犯罪行为,分别构成抢劫罪和绑架罪,应当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2分)⑤方某、张某参与共同抢劫,且均已达到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构成抢劫罪,应当分别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综观全案情况,方某、张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3分)⑥方某、张某犯罪时均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2分)2、案情:2,吴某,男,17岁,无业。2008年6月,某市公安机关发现吴某有向他人兜售毒品的嫌疑(后经查证属实),但在侦查过程中,吴某突然失踪。原来,吴某觉得转手买卖赚钱不多,便于7月12日从云南省某地偷偷出境到缅甸境内,购买了一些海洛因,准备“赚大钱”。当吴某携带毒品回到国内乘车前往昆明时,被我公安人员查获。吴某见势不妙,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押送其下车的公安人员扎伤后逃跑,但随即就被抓获。经检验,吴某所带的毒品共6000克,纯度为80%。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吴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评分要点:①吴某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和走私毒品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2分)(判断错误者全题不得分)②吴某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兜售毒品,其行为符合刑法关于贩卖毒品罪的规定,构成贩卖毒品罪。(2分)③吴某偷越国(边)境,将国家禁止进口的毒品偷带回国,准备在国内贩卖,既违反了海关法规,也违反了国家对毒品的管理法规,其行为完全符合走私毒品罪的构成特征,构成走私毒品罪。走私毒品的数量应以查实的6000克海洛因计算,不以纯度80%折算。(4分)④吴某采用暴力手段逃跑的行为包含在走私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内,属于提高法定刑的情形,不应另行定罪。(2分)⑤吴某偷越国(边)境的行为与走私毒品的行为之间存在牵连关系,不应单独认定为偷越国(边)境罪。(2分)⑥吴某出于两个犯罪的故意,实施了两个犯罪行为,构成两罪,应当以贩卖毒品罪和走私毒品罪实行数罪并罚。<1分)⑦吴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2分)3、案情:3,张某,男,30岁,某出租汽车公司司机。2001年3月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003年2月刑满释放。2007年10月的一天晚上,张某驾车在街上揽活时,遇到卖淫女李某。张某便停车与李某谈起“生意”。谈妥后,张某让李某上车,李某却要张某先给钱然后才上车。两人僵持了一会儿,李某说“那就算了”,转身就走。张某立即下车,一把抓住李某的头发,并说“拿我开心啊?今天就是不给钱,你也要陪老子玩玩!”然后将李某强行塞进车内,锁上车门,将车开到郊外。停车后,张某要李某脱衣服,李某不干,并抽了张某一耳光。张某恼怒无比,便用一只手使劲掐住李某的脖子,另一只手脱下自己和李某的衣裤,与李某发生了性行为。由于张某用力过度,当其放开李某准备穿衣时才发现李某窒息死亡。张某随即将李某拖下车扔在路旁后驾车逃离。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应当如何处罚(只答处罚原则)?评分要点:①张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2分)(判断错误者全题不得分;判断为强奸罪和其他罪者,得分不得超过9分)②强奸罪的概念: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使妇女处于不能抗拒、不能抗拒或者不知抗拒的状态下,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3分)③在李某不准备向其卖淫后,张某使用暴力手段劫持李某并与之发生性行为,其行为完全符合刑法规定的强奸罪的构成特征,构成强奸罪。(5分)④李某的死亡是由于张某使用暴力手段实施强奸造成的,属于提高法定标准的情形,不应单独定罪。因而张某的行为只构成一罪,不构成数罪。(3分)⑤张某在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5年以内又犯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强奸罪,符合累犯的构成条件,因而属于累犯。根据刑法规定,应当依照强奸罪定罪从重处罚。(4分)4、案情:李某,男,1989年11月10日生,某校学生。2005年10月23日,李某与同学吴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吵,继而动手扭打起来。李某被吴某打倒在地,头碰到水泥地面,磕出一个大包。李某即为恼怒,从地上爬起来后便掏出随身携带的一把水果刀(刃长12厘米)猛地向吴某腹部捅去,致使吴某脾脏被刺破(法医鉴定为重伤),倒地休克。李某随后扬长而去。吴某经医院抢救脱离危险,一个月后痊愈。李某被抓获后主动交待,一个月前在同学王某家里,以“过家家”为名与王某之妹发生了性行为,离开时间还偷拿了王某的一台照相机,卖后获得800余元,经查证属实。试分析说明理由:对于李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评分要点:①李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和强奸罪。(2分)[判断错误者全题不得分;只认定张某构成强奸罪而未认定王某构成共同犯罪者,得分不得超过8分]②李某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属于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应当对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和强奸的行为负刑事责任(2分)③李某明知用水果刀捅人会致人受伤,却不计后果,将吴某捅成重伤,其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特征,因而构成故意伤害罪。(2分)④李某明知其同学王某之妹不满14周岁,而采取哄骗手段与之发生性行为,其行为符合奸淫幼女的强奸罪的构成要件,因而构成强奸罪。(3分)⑤李某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符合盗窃罪的客观方面的构成特征,但因其不满16周岁,不符合盗窃罪的主体要件,因而不构成盗窃罪。(2分)⑥李某出于不同的故意,实施不同的犯罪行为,分别构成故意伤害罪和强奸罪,应当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鉴于李某所犯强奸罪是其主动交待的,属于自首,因而在对其强奸罪量刑时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2分)法条竞合及其适用法律的原则是什么?所谓法条竞合,就是指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具有包容关系的具体犯罪条文,依法只适用其中一个法条定罪量刑的情况。法条竞合时应依法采取以下适用原则:(1)在通常情况下,采取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适用特别法条。(2)在特殊情况下,采取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适用法定刑重的法条。所谓特殊情况,一般是指法律明文规定按处刑较重的条款定罪处罚或者适用特别法条不能很好地体现罪刑相适用原则的情况。什么是间谍罪?其构成要件是什么?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本罪的特征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2)客观方面表现为实行了间谍行为。这里的“间谍行为”包括三种具体行为:参加间谍组织;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出于故意。什么是投放危险物质罪?其构成特征有哪些?它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有何区别?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罪特征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罪是危险犯,不要求发生实际的危害结果。(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就应当负刑事责任。(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既可以出于直接故意,也可以出于间接故意。投放危险物质罪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区别在于:(1)侵害的客体不同。投放危险物质罪侵害的是公共安全;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侵害的是国家对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管理活动。(2)客观方面表现不同。投放危险物质罪表现为将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投放于公共的饮用水、出售的食品等特定物品中的行为,而且只要该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就构成犯罪既遂;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则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含有放射性的废物、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的行为,而且该行为必须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犯罪。(3)犯罪主体不同。投放危险物质罪只能以自然人为主体;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4)主观方面不同。投放危险物质罪只能出于故意;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则只能出于过失。如何区分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与一般犯罪集团的界限?区分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与一般犯罪集团的关键是划清恐怖活动组织与一般犯罪集团的界限:“犯罪集团”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而“恐怖活动组织”则是指由三人以上组成的,以专门从事恐怖活动为目标而建立起来的犯罪组织,是一种特殊的犯罪集团。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是刑法分则规定的独立的犯罪;而一般犯罪集团并不构成独立的犯罪,只是从重处罚的情节,确定犯罪性质只能根据犯罪集团所实施的具体的犯罪行为来确定。郑筱杰:如何区分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与一般犯罪集团的界限?――区分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与一般犯罪集团的关键是划清恐怖活动组织与一般犯罪集团的界限:“犯罪集团”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而“恐怖活动组织”则是指由三人以上组成的,以专门从事恐怖活动为目标而建立起来的犯罪组织,是一种特殊的犯罪集团。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是刑法分则规定的独立的犯罪;而一般犯罪集团并不构成独立的犯罪,只是从重处罚的情节,确定犯罪性质只能根据犯罪集团所实施的具体的犯罪行为来确定。如何区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等特定种类的伪劣产品犯罪的界限?区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生产、销售假药、劣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等特定种类的伪劣产品犯罪的界限的关键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对象是不特定的,而生产、销售假药、劣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等犯罪的犯罪对象是特定的。行为人生产、销售假药、劣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等特定产品,不构成该种犯罪,但是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论处;生产、销售上列特定产品,构成该种犯罪,同时又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具有以下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普通货物、物品进出口的监督管理制度和关税征管制度。犯罪对象是普通货物、物品,即除毒品、武器、弹药、核材料、伪造的货币、淫秽物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属、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稀植物及其制品以外的其他货物、物品。(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达到5万元以上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4)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具有以下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同时侵犯了国家对信用卡业务的正常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的所有权。犯罪对象是信用卡。(2)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伪造的(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或者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且须具有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重庆电大郑瑞平:刑法学2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要学好本课程,我觉得学生可以从三方面入手。首先,需要研究刑法条文本身的规定,教材内容是对刑法条文的解释和阐述,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其次,应注意追踪、把握刑事司法的最新动态。最后,还要多做案例分析,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学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实际刑事案件中的问题,提高分析能力。杨毅:呵呵,对。完全正确!什么是非法经营罪?其主要特征是什么?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具有以下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市场管理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3)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个人和单位均可以构成本罪的主体。(4)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并且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郑筱杰:什么是非法经营罪?其主要特征是什么?――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具有以下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市场管理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3)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个人和单位均可以构成本罪的主体。(4)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并且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的界限如何区分?二者在对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上和接受态度上存在着差别:前者对结果的预见包括必然发生和可能发生;而后者则只能是预见到结果的可能发生。前者积极追求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而后者则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抱着无所谓的放任态度,不积极追求,但也不加防止,而是听之任之。另外,前者存在着未遂;而后者却不存在未遂。如何区分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第一,故意伤害致死与故意杀人既遂的界限:区分的关键就在于查明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的死亡,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结果发生的,属于故意杀人;行为人并不希望造成他人死亡,而只是希望或者放任对他人身体健康造成损害,造成他人死亡完全是出于过失的,就属于故意伤害致死。对于确难区分是故意伤害致死还是故意杀人既遂的,一般可以故意伤害致死论处。对于无故寻衅,不计后果,动辄用刀子捅人的突发性案件,一般可按实际造成的结果定罪。第二,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未遂的界限,即故意伤害与直接故意杀人未遂的界限:区分的关键就是看行为人是否具有杀人的目的。行为人具有杀人的目的,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造成他人死亡结果的,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未遂;行为人并没有杀人的目的,而只是希望或者放任对他人身体健康的损害,即使其放任死亡的发生,可事实上死亡结果没有发生,就只能认定为故意伤害。强奸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使妇女处于不能抗拒、不敢抗拒或者不知抗拒的状态下,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本罪具有如下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妇女的性行为自主选择权。侵害的对象只能是妇女。(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违背妇女意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使妇女处于不能抗拒、不敢抗拒或者不知抗拒的状态下,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3)犯罪主体一般情况下只能是已满14周岁的男子。妇女教唆或者帮助男子强奸其他妇女的,以强奸罪的共犯论处。(4)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具有直接故意,即具有与妇女发生性交行为的目的。在以幼女为侵害对象的情况下,行为人主观上还应当“明知”对方是幼女。郑筱杰:强奸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使妇女处于不能抗拒、不敢抗拒或者不知抗拒的状态下,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本罪具有如下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妇女的性行为自主选择权。侵害的对象只能是妇女。(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违背妇女意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使妇女处于不能抗拒、不敢抗拒或者不知抗拒的状态下,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3)犯罪主体一般情况下只能是已满14周岁的男子。妇女教唆或者帮助男子强奸其他妇女的,以强奸罪的共犯论处。(4)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具有直接故意,即具有与妇女发生性交行为的目的。在以幼女为侵害对象的情况下,行为人主观上还应当“明知”对方是幼女。如何划分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与强奸罪(未遂)的区别?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与强奸罪(未遂)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强奸罪是以与妇女发生性交行为为目的;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则不是以与妇女发生性交行为为目的。这是区分二者的关键所在。(2)客观方面的行为不完全相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是对妇女实施性交行为以外的猥亵、侮辱行为,没有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强奸罪则是对妇女实施了性交行为,即使由于行为人自身原因而致性交行为未能完成,也应认定为强奸(未遂)罪。(3)犯罪主体的范围不完全相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实行犯既可以是男子,也可以是妇女;强奸罪目的行为(即与妇女的性交行为)的实行犯则只能是男子。郑筱杰:如何划分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与强奸罪(未遂)的区别?――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与强奸罪(未遂)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强奸罪是以与妇女发生性交行为为目的;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则不是以与妇女发生性交行为为目的。这是区分二者的关键[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有何区别?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一,侵犯的客体有差异。绑架罪侵犯的不仅有他人的人身权利而且往往还有他人的财产权利或其他权利;而非法拘禁罪侵犯的则只是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第二,行为方式有所不同。绑架罪只能以作为的方式实施,并且使用暴力、胁迫等强力手段的成分居多;而非法拘禁罪则既可以是作为方式也可以是不作为方式,暴力色彩不太浓厚。第三,主观方面目的不同。绑架罪是以勒索财物或者获取其他非法利益为目的;而非法拘禁罪则以索取债务或者使被害人遭受拘禁之苦为目的。绑架罪以具有特定目的为必备构成要件;而非法拘禁罪的构成则一般不要求明确的目的。郑筱杰: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有何区别?――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一,侵犯的客体有差异。绑架罪侵犯的不仅有他人的人身权利而且往往还有他人的财产权利或其他权利;而非法拘禁罪侵犯的则只是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第二,行为方式有所不同。绑架罪只能以作为的方式实施,并且使用暴力、胁迫等强力手段的成分居多;而非法拘禁罪则既可以是作为方式也可以是不作为方式,暴力色彩不太浓厚。第三,主观方面目的不同。绑架罪是以勒索财物或者获取其他非法利益为目的;而非法拘禁罪则以索取债务或者使被害人遭受拘禁之苦为目的。绑架罪以具有特定目的为必备构成要件;而非法拘禁罪的构成则一般不要求明确的目的。什么是抢劫罪?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它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如何划分?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的特征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也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和他人人身。(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等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或者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的人就应当负刑事责任。(4)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划分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为抢劫而预谋杀人的或者在抢劫过程中为制服被害人而故意杀人的,应认定为抢劫罪。(2)行为人在实施抢劫后,为灭口而故意杀人的,应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3)对于在故意杀人后见财起意,乘机占有死者生前财物的行为,不应当认定为抢劫罪,而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定罪实行并罚。抢劫罪与绑架罪的主要区别何在?抢劫罪与绑架罪的主要区别有:(1)所属类罪不同。抢劫罪侵犯的主要客体是财产权利,属于侵犯财产罪;而绑架罪侵犯的主要客体是人身权利,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2)侵犯的对象不同。抢劫罪的对象是同一被害人的人身和财物,劫取的财物也只限于动产;而绑架罪的对象却是被绑架者的人身和被绑架者以外的其他人的财物,勒索的财物则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或者其他财产性利益等。(3)手段行为不完全相同。抢劫罪是通过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方法直接抢走被害人持有或保管的财物,或者迫使被害人本人交出其持有或保管的财物;而绑架罪则是以暴力、胁迫等方法强行掳走他人作为人质后,再以杀害、伤害人质相威胁,迫使人质的亲友或者其他人交出财物以交换人质等。(4)实施犯罪行为的时间和地点不同。抢劫罪是在使用暴力、胁迫等强制手段的同时,当场取得财物,侵犯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和非法取得财物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发生和完成的;绑架罪则是先绑架人质,后勒索财物,侵犯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和非法取得财物之间有时间上的间隔,侵犯被害人的人身权利与非法取得财物的地点一般也不同。(5)犯罪主体不完全相同。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均可以成为抢劫罪的主体;而绑架罪的主体一般是已满16周岁的自然人。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何在?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在于:(1)威胁的内容不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内容比较广泛,既包括实施暴力行为,也包括揭发隐私、破坏名誉、毁坏财产等;而抢劫罪的威胁内容仅限于实施暴力行为。(2)威胁侵害的对象不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所侵害的对象,可以是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本人,也可以是其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而抢劫罪的威胁所侵害的对象只能是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本人。(3)威胁的方式不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方式可以是直接向被害人提出,也可以是通过第三人间接提出,可以是口头提出,也可以是书面提出,法律并没有特别的限定;而抢劫罪的威胁只能当场向被害人直接提出,通常是口头提出或者明示。(4)取财时间不同。敲诈勒索罪可以迫使被害人当场交出财物,也可以限期交出;而抢劫罪则是迫使被害人当场交出财物。(5)实施威胁内容的时间不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内容一般不会当时、当场付诸实施;而抢劫罪的威胁内容是在被害人不交出财物的当场立即付诸实施的。(6)犯罪对象的范围不同。敲诈勒索罪的犯罪对象是各种公私财物,包括动产、不动产及财产性利益;而抢劫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动产。(7)威胁的程度不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行为以使被害人产生畏惧、交出财物为限,被害人尚有相当的意志自由;而抢劫罪中的威胁,是使被害人的人身安全受到现实的威胁,没有延缓的余地。(8)构成犯罪的要求不同。敲诈勒索公私财物达到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而抢劫罪的构成则无数额要求。郑筱杰: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何在?――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在于:(1)威胁的内容不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内容比较广泛,既包括实施暴力行为,也包括揭发隐私、破坏名誉、毁坏财产等;而抢劫罪的威胁内容仅限于实施暴力行为。(2)威胁侵害的对象不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所侵害的对象,可以是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本人,也可以是其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而抢劫罪的威胁所侵害的对象只能是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本人。(3)威胁的方式不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方式可以是直接向被害人提出,也可以是通过第三人间接提出,可以是口头提出,也可以是书面提出,法律并没有特别的限定;而抢劫罪的威胁只能当场向被害人直接提出,通常是口头提出或者明示。(4)取财时间不同。敲诈勒索罪可以迫使被害人当场交出财物,也可以限期交出;而抢劫罪则是迫使被害人当场交出财物。(5)实施威胁内容的时间不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内容一般不会当时、当场付诸实施;而抢劫罪的威胁内容是在被害人不交出财物的当场立即付诸实施的。(6)犯罪对象的范围不同。敲诈勒索罪的犯罪对象是各种公私财物,包括动产、不动产及财产性利益;而抢劫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动产。(7)威胁的程度不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行为以使被害人产生畏惧、交出财物为限,被害人尚有相当的意志自由;而抢劫罪中的威胁,是使被害人的人身安全受到现实的威胁,没有延缓的余地。(8)构成犯罪的要求不同。敲诈勒索公私财物达到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而抢劫罪的构成则无数额要求什么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本罪具有以下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所谓“虚假的恐怖信息”,是指虚假的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2)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传播编造的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即明知恐怖信息会扰乱社会秩序而编造,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希望或者放任扰乱社会秩序的危害结果。郑筱杰:什么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本罪具有以下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所谓“虚假的恐怖信息”,是指虚假的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2)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传播编造的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即明知恐怖信息会扰乱社会秩序而编造,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希望或者放任扰乱社会秩序的危害结果。重庆电大郑瑞平:同命不同价最近江苏发生了宝马车多次碾压儿童致死案,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包括交通肇事罪在内的诸多案件中,驾驶交通工具的嫌犯在致人伤害后,为逃避巨额民事赔偿金,丧心病狂地故意碾压受害人致其死亡,以求得较轻的赔偿费。“同命不同价”彰显了人性的丑恶,但是这种规定是否为法律规定的本来意义呢?请问杨老师的观点如何?杨毅:我的看法是:法律规定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只是由于司法人员、执法者认识不到位甚至故意曲解才导致了很多荒谬的结果。重庆电大郑瑞平:谢谢杨老师杨毅:不客气!强迫卖淫罪与强奸罪如何区别?强迫卖淫罪与强奸罪的区别主要在于:(1)犯罪客体不同。强迫卖淫罪侵犯的是社会治安管理秩序和他人的人身权利;强奸罪侵犯的客体是妇女的性行为自主选择权。(2)犯罪对象的范围不同。强迫卖淫罪的对象是任何他人;强奸罪的对象只能是妇女。(3)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强迫卖淫罪表现为迫使他人向第三人提供性服务进行性交易;强奸罪则表现为违背妇女意志,与其发生性交行为。(4)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强迫卖淫罪一般具有营利的目的,但只要行为人出于直接故意,基于何种犯罪目的并不影响犯罪的成立;强奸罪则必须具有与妇女发生性交行为的目的。对于强奸后迫使妇女卖淫的情形,刑法将其规定为提高法定刑的情节之一,对此应理解为以强奸作为强迫卖淫的手段的,应以强迫卖淫罪定罪,按照相应的法定刑标准处刑。但如果强奸行为与强迫卖淫行为之间不存在这种联系,则分别构成强奸罪和强迫卖淫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宗志刚:回复:强迫卖淫罪与强奸罪如何区别?――由于本罪在客观上亦表现为以暴力、胁迫等方法强迫被害人与他人发生性行为,故与强奸罪就有了若干相似之处。但二者的区别是明显的:1、二者侵害的客体不同。本罪侵害的客体是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与公民的人身权利;而强奸罪侵害的客体是妇女的性自由权利。2、二者侵害的对象不同。本罪侵害的对象既可以是女性,又可以是男性;而强奸罪侵害的对象只能是女性。3、行为人的故意内容不同。本罪行为人的故意内容是为了获取钱财而强迫他人卖淫;强奸罪的行为人则是为了同他人发生性关系而实施暴力、胁迫等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行为人为使被害妇女从心理上消除贞操意识,而先对妇女实行强奸,然后逼其卖淫,是定强迫卖淫罪还是以强迫卖淫罪与强奸罪实行数罪并罚?对此,我国学者有不同看法。但由于刑法第358条第1款第4项已把“强奸后迫使卖淫的”明确规定为强迫卖淫的严重情节之一,故此种情况下,对行为人以强迫卖淫罪从重处罚即可。但是,如果被强奸的妇女并未被迫卖淫,则应对强奸行为以强奸罪论处。郑筱杰:强迫卖淫罪与强奸罪如何区别?――强迫卖淫罪与强奸罪的区别主要在于:(1)犯罪客体不同。强迫卖淫罪侵犯的是社会治安管理秩序和他人的人身权利;强奸罪侵犯的客体是妇女的性行为自主选择权。(2)犯罪对象的范围不同。强迫卖淫罪的对象是任贪污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是什么?本罪与职务侵占罪、盗窃罪、诈骗罪有何区别?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本罪具有以下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廉政制度。犯罪对象是公共财产。(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4)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以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为目的。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主要区别在于:(1)犯罪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则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工作人员。(2)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廉政制度,犯罪对象是公共财物;而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客体是单位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是单位财物。贪污罪与盗窃罪、诈骗罪的主要区别是:(1)犯罪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而盗窃罪和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2)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廉政制度,犯罪对象是公共财物;而盗窃罪、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3)犯罪客观方面不完全相同。本罪窃取、骗取财物的行为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而盗窃罪、诈骗罪不存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问题。什么是挪用公款罪?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本罪具有以下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廉政制度。犯罪对象是公款和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的款物。(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有国家工作人员才能构成本罪。(4)主观方面是故意。郑筱杰:什么是挪用公款罪?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得行为。本罪具有以下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廉政制度。犯罪对象是公款和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的款物。(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有国家工作人员才能构成本罪。(4)主观方面是故意。。受贿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本罪与贪污罪有何区别?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本罪具有以下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廉政制度。(2)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有国家工作人员才能构成本罪。(4)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获取财物的目的。受贿罪与贪污罪的主要区别在于:(1)犯罪的手段方式不同。本罪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而贪污罪则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侵吞、窃取、骗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占有公共财物。(2)犯罪的客体和对象不同。本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的廉政制度,或者说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而贪污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是公共财物。郑筱杰:受贿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本罪与贪污罪有何区别?――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本罪具有以下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廉政制度。(2)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有国家工作人员才能构成本罪。(4)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获取财物的目的。受贿罪与贪污罪的主要区别在于:(1)犯罪的手段方式不同。本罪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而贪污罪则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侵吞、窃取、骗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占有公共财物。(2)犯罪的客体和对象不同。本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的廉政制度,或者说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而贪污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是公共财物。什么是滥用职权罪?它具有哪些特征?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具有以下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具体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4)主观方面一般是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不正确行使职权或者超越职权的行为会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而放任这种危害后果发生。因徇私舞弊而犯滥用职权罪的,主观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郑筱杰:什么是滥用职权罪?它具有哪些特征?――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具有以下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区别何在?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主要区别在于:(1)犯罪客体不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保密制度;后者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安全。(2)犯罪对象有所不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国家秘密;后者的犯罪对象则包括国家秘密和情报。(3)犯罪客观方面不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表现为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后者表现为为境外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行为,没有“情节严重”的要求。(4)犯罪主观方面不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表现为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国家秘密的泄露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后者则还要求行为人明知所泄露国家秘密的对方是境外机构、组织或者人员。(5)犯罪主体不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只有少数情况下才能由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后者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二者之间虽然有区别,但是又存在法条竞合关系:如果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将国家秘密泄露给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就发生了法条竞合。在这种情况下,应按照重法优于轻法的处罚原则,适用重法,即按照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定罪处罚。如果行为人不明知是向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泄密的,仍应以本罪论处。刑法学(二)重难点分析1一、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特征(一)知识点: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二)答题要点: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的特征如下: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①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必须造成了重大事故,导致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在司法实践中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活动的人员,即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4.本罪在主观方面是过失。即行为人对自己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危害后果应当预见,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但是行为人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三)注意的问题:回答概念清晰,构成要件简洁,有适当阐述。二、交通肇事罪的认定(一)知识点:交通肇事罪与意外事件的界限;交通肇事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的界限;交通肇事罪与以驾车撞人的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及以驾车撞人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二)答题要点:1.交通肇事罪与意外事件的界限。在交通事故中多有意外事件发生,交通肇事罪与交通事故中的意外事件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主观方面不同。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有过失,就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交通事故是由于行为人不能预见或者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就不存在罪过,因而属于意外事件,不认为是犯罪。(2)客观方面表现不同。交通肇事罪以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为成立的前提。如果行为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即使在客观上造成了重大事故,也不属于交通肇事行为,更不能构成本罪。2.交通肇事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的界限。交通肇事罪往往发生致人伤亡的结果,与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危害结果相同,在主观方面也都出于过失。其主要区别在于:(1)侵犯的客体不同。交通肇事罪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客体是他人的健康权利。(2)发生的场合不同。交通肇事罪导致人员伤亡是在交通运输过程这一特定的场合;而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则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对其发生的场合没有特别规定。(3)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完全相同。交通肇事罪表现以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为前提;而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则无此要求。3.交通肇事罪与以驾车撞人的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及以驾车撞人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其区别的关键是:(1)侵犯的客体不同。交通肇事罪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而故意杀人罪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故意伤害罪的客体是他人的健康权利,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客体是公共安全。(2)主观心理态度不同。交通肇事罪只能由过失构成,行为人既不希望也不放任致人伤亡等危害结果的发生;而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和以驾车撞人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主观上都是故意的,行为人都希望或者放任致人伤亡等危害结果发生。如果行为人利用交通工具杀伤特定的人,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而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刑。如果行为人故意驾驶机动车辆横冲直撞,造成或者足以造成不特定多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则应以驾车撞人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应当注意,有关司法解释第6条的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三)注意的问题:以上问题既能作为简答题,也能作为案例分析题。简答题要求要点回答清晰明确,有适当的阐述。案例分析题要求根据分析中所指出的不同的地方仔细辨析案情,作出正确的判断,然后得出结论。结合案情将要点融入进行阐述。刑法学(二)重难点分析(1)一、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特征(一)知识点: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二)答题要点: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的特征如下: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①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必须造成了重大事故,导致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在司法实践中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活动的人员,即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4.本罪在主观方面是过失。即行为人对自己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危害后果应当预见,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但是行为人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三)注意的问题:回答概念清晰,构成要件简洁,有适当阐述。二、交通肇事罪的认定(一)知识点:交通肇事罪与意外事件的界限;交通肇事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的界限;交通肇事罪与以驾车撞人的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及以驾车撞人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二)答题要点:1.交通肇事罪与意外事件的界限。在交通事故中多有意外事件发生,交通肇事罪与交通事故中的意外事件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主观方面不同。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有过失,就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交通事故是由于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用植物油购销合同模板
- 防护服原料采购合同
- 标准借款合同范本条款
- 家具买卖协议
- 农村房产买卖协议书格式
- 太阳能路灯招标采购文件
- 房屋买卖合同中的房屋交易付款方式
- 云存储优化服务合同
- 简易版分包合同示范文本
- 企业自来水安装合同样本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现代教师学导论》一平台在线形考(形成性考核任务一至四)+终结性考核(大作业)试题及答案
- 第四单元 比(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国有企业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
- 农作物植保员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初一年级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专项练习
- 2024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二次函数压轴题(20题)解析版
- 2025高考英语二轮复习:常考固定搭配总结素材
- 2024网签购房合同范本模板
- ESD防护培训资料
- 第二单元《线与角》复习试题(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2024至2030年全球及中国高速光谱相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