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模板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精选范文模板
语文古诗教学要反应识字处境,了解生字意思,再读古诗,留神把句子读流利,指名读、齐读古诗。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梦想可以供给给大家举行参考和借鉴。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范文一
教学目标:
1、熟悉2个字。
2、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在诗句中蕴涵的思想感情,体会对劳动人民的可怜。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对劳动人民的可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打定: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唐代诗人罗隐以《蜂》为题写了一首诗,赞美了蜜蜂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的品质,那在这一首诗中,还会不会蕴涵着其他的思想感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简介诗人。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读完后同桌合作识字。
2、反应识字处境,了解生字意思。
3、再读古诗,留神把句子读流利。
4、指名读、齐读古诗。
三、学生质疑,初步感悟
1、结合教学挂图、解释,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质疑,同学之间彼此答疑。师作点拨讲解。
(1)“不管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写出了无论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只要景致最美的地方都有它们奔忙的身影。以“借物喻人”的手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终日劳作的辛苦。
(2)“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诗人以一个问句写出对劳动人民终日劳碌却常被剥削的可怜,以及对剥削阶级的愤慨之情。
3、指导朗读。
4、尝试背诵古诗。
四、小结
这首诗以“借物喻人”的手法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可怜之心,这样写比直接接效果会更好。学了这课后,你们也可以将这一表现手法运动到自己的写话中去。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范文二
一、教学目标:
1.学识与技能:了解作家曹操根本处境;掌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背诵本诗。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才能,品评诗歌的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历史的高度熟悉曹操,理解曹操的“忧”的内涵,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二、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三、教学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2.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议论法、对比赏析法
五、课时安置: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导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曹操的《短歌行》。曹操是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他曾经在三足鼎立的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尽管人们对他的评价不尽一致,有“英雄”、“奸雄”和“枭雄”之别,但不争的事实是——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尤其他是一个大气磅礴,大气昂扬的诗人。大家在初中学过曹操的什么诗?哪些诗句曾经深深地震撼过你?
2、对比鉴赏
请学生观看《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的一段剪辑,同时给学生布置两个斟酌练习。(1)剪辑中曹操所吟唱的《短歌行》与课本上的《短歌行》有几处不同?
(2)剪辑当中的曹操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3、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问题预设:①首先从文本的不同文字入手,理解其字面的不同意义。
②接着议论不同文字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
③结果明确两个文本所表现出来的曹操的不同心境。(说明:教师要根据学生议论交流的处境适时引导。如:“掇”和“辍”分别是什么意思?“掇”和“辍”分别造成了什么表达效果,从中我们又可以体会什么不同的心境呢?分别议论完两个文本的三组不同之处后再对曹操的心境举行全面的总结概括。教师应引导学生要结合文本用切实而干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达成既提高学生文本解读才能又提高学生口头表达才能。)
4、深入探讨
教师引导问题预设:
通过前面的议论我们已经大体感受到了曹操的“忧思”,现在结合原诗进一步明确:①曹操有哪些“忧思”?②曹操是如何解忧的呢?
换角度斟酌并议论:从贤才们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体会他们看到这首诗的感受,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诗的内涵和魅力。
(说明:教师引导学生着重品评曹操礼待贤才的诗句,体会曹操良苦精心,以达成培养学生结合文本多角度深入理解文本的才能。)
小结: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鉴赏,学生能真正走进的内心,明白曹操在诗中不仅说明了自己的求贤之心,也说明了对贤才的礼待,更表现着一种感人的气力。可以说,这首诗本身就是在为求贤做着努力。
5、总结提升
(1)探讨诗歌的感情基调
请学生结合诵读自由发表看法,教师作有效引导,但不限制学生的答案,激励天性化的解读。
阅读参考:大气昂扬。
6、天性解读
此环节设计意在崇敬学生的天性化思维,丰富对本诗的理解,提高他们对诗歌的品评鉴赏才能。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范文三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
2.朗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4.学习利用解释,开展想象,读懂古诗;在概括语言环境中,初步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绝句》这首诗。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引导同学们背诵以前学过的古诗,由此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诗:9古诗两首
(二)自学《绝句》
1.读题、解题,简介。
《绝句》是古代诗词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的叫“五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绝”这首诗是唐朝另一个出名诗人杜甫写的,当时唐朝开头衰败,又发生叛乱,诗人历尽艰辛才辗转到四川,在四川成都郊外建立了一间草堂,诗中描写的就是草堂前明媚秀丽的风景。
2.教师范读。
强调多音字:行(háng)泊(bó)
3.自学字词,理解词语,教师检查,学生质疑。
黄鹂:一种小鸟,也叫黄莺,叫声很好听。
白鹭(lù):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修长,吃小鱼,小虾。
东吴(wú):古时候的东吴,就是今天江浙一带。
鸣:这里指鸟叫。
翠柳:绿色的柳树。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含(hán):包含。
西岭:成都西面的岷山。
千秋雪:“千秋”就是千年,这时是虚指。“千秋雪”指终年不化的积雪。
泊:泊岸。
万里:指分外遥远,不是实指。
4.检查自学诗意处境,想像画面。
(1)指名读诗句。
(2)练说每句诗意。
(新绿的柳枝上一对黄鹏在欢唱,蔚蓝的天空上,有一行白鹭从溪上飞起,向远处天空飞去。远处,西岭上笼罩着终年不化的积雪。这样的风景就像嵌在窗户里一样。门外泊岸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的船只。)
(观看彩图,诵读全诗,想像画面。)
(整首诗描绘了草堂邻近明媚秀丽的风景。)
5.反复诵读,体会感情。
(1)指导朗读。
我们要以欢快的语调,来读这首诗,读诗时还要留神抑扬顿挫和轻重快慢。
(2)教师范读。
(3)学生朗读。
两个/黄鹏//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干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4)全诗表达什么感情?(抒发了对宁静生活的敬仰。)
(三)体会写法
诗人为什么能描绘出这么美的画面呢?他运用了什么方法?你们想知道吗?齐读全诗,留心体会。
(教师总结:古诗是四个不相连属的句子,一句便是一幅图画,短短四句写景,有层次,有远近,声情并茂。而且黄翠白绿,众彩缤纷,形象鲜明活泼,分而不散,从而充分表现了诗人宁静开朗,跃跃欲归的内心世界。同时这首诗语言新颖质朴,对偶工整,朗朗上口,具有形式美和音乐美。)
(四)背诵全诗,体会美感
(五)布置作业
1.练说诗意。
2.默写全诗。
其次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早发白帝城》这首诗。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背诵《绝句》。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二)创设情境,交代学习方法
1.给学生演示《早发白帝城》音乐鉴赏的视频资料。
2.交代学习方法。
(1)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五读法”来学习古诗。什么叫“五读法”?又该怎样运用“五读法”来学习古诗呢?
(2)出示“五读法”
一读通,咬准音;二读懂,知大意;三读精,解词义;四读会,达意境;五会读,有感情。
(三)指导学习《早发白帝城》
1.揭题,解题。
(1)“发”在这里的读音和意思是什么?(fa)(启程)
(2)读了这个题目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早上从白帝城启程)
(早上从白帝城启程去哪里?怎么走的?)
在学习这首诗时就会解决我们的疑问。
(3)这首诗主要内容是什么?
2.学生按照“五读法”开头学习诗句
(1)一读通,咬准音。
①正字:朝(zhāo)还(huán)重(chóng)
②字形:帝(上中下布局),辞(左右布局),猿(左右布局)
(2)二读懂,知大意。
朝:早晨。
辞:辞别、离开。
还:返回。
啼不住:不停地叫。
轻舟:轻快的小船。
万重山:一重又一重的大山。
(3)三读精,解词义。
通读全诗,根据每句诗所写的内容,给诗分层。每层写了什么内容?
(这首诗分两层意思来写,第一层报告我们诗人启程的时间和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其次层写长江两岸的风景。)
①指名读第一、二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早晨从白帝城启程,一天的时间就到了千里之外的江陵城。)
②什么时间离开白帝城启程的?从诗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诗人早晨从白帝城启程。从“朝”和“彩云间”这两个词语中可以看出来,当诗人离开白帝城时,天上彩霞一片。表示他心情是很高兴的。)
“彩云间”一词,除了写出时间,还写出了白帝城的什么特点?(很高)
教师讲解: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节县城东白帝山上,所以讲在“彩云间”。
③从白帝城到江陵有多远?诗人乘船走了多长时间?从诗歌的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从白帝城到江陵有1200多里远,诗人乘船只用一天时间就到达江陵了。)
诗中的“千里”,“一日”都是虚指,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比较,说明船开得很快。
④小结:这两行诗,一是突出白帝城之高,二是反映了行船的速度快,朗读时,除了要把顺水行船速度极快的意思表达出来,还要表达诗人的心情同飞舟一样轻快。
⑤指导朗读。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⑥其次层是写长江两岸的风景,抓住了什么来写。
(抓住“猿声”和“万重山”来写。)
⑦为什么要写“猿声”和“万重山”?
明确:当年长江三峡,都是高山峻岭,悬崖峭壁。猿猴的叫声往往会在深山峡谷中引起回声,一声接一声,声声不断地传播开去。李白乘船顺水而下时,在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中,轻快的小船已经穿过一重又一重的大山。在这里用猿猴的啼叫声和重重高山突出行船的轻快和沿途风景的宏大。
⑧指导朗读(留神把“快”的意思读出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学生用自己的话陈述诗歌每句的意思。(分组议论,指名说)
(早晨,离开了仿佛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远隔千里的江陵,只要一天的时间就到了。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一声接一声还没停下来,轻快的小船已经穿过一重又一重高山。)
4.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1)学生边看《早发白帝城》的影碟,边听师范读古诗。
(2)谈话:这首诗的是唐代宏伟的诗人李白,当年他受到牵连,被判罪,流放到贵州的夜郎,李白在去夜郎的途中,到了一个白帝城的地方,猛然传来皇帝要释放他的命令,你们想想看,李白的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癫痫诊疗与防治体系
- 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件:认识电气照明
- 办公楼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措施
- 技术部门计划管理体系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素养提升计划
-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树人校中考数学押题试卷含解析
- 数学艺术结合的课程设计计划
- 培训机构学员回访工作计划
- 2025年产科母婴健康促进计划
- 四川省南充市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 地理 含答案
- 第一次电力工程例会发言稿
- 上海市安装工程预算定额(2000)工程量计算规则
-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化学试题2
- 东方电影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完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生物地理合卷试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概率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山西省电子政务外网初步设计方案
- 办公楼室内装饰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技术标范本
- 执业医师法培训课件
- 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素养课件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