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大班科学活动说课稿格式2022大班科学活动说课稿范文格式2022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索,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交流的乐趣,容许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以下是我整理的大班科学活动说课稿,梦想可以供给给大家举行参考和借鉴。
大班科学活动说课稿范文一:乌鸦是怎样喝到水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知道有水的瓶子中参与了石子和沙子可以使水位升高。
2、通过积极探索,察觉乌鸦能否喝到水与水量的多少以及材料的不同有关系。
3、学习小组合作探索,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交流的乐趣。
4、容许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告成的喜悦。
活动打定:
1、幼儿已熟谙乌鸦喝水的故事。
2、四人一组:每组三只瓶子,瓶子中的水分别是少,半瓶,大半瓶(各两份),一盆石子,一盆沙子,三支筷子,三把勺子,三只漏斗。
3、测验记录纸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起兴趣
师:小挚友们,方才我们听了乌鸦喝水的故事,那你们知道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呀?
小结:原来在有水的瓶子中加了石子后水位上升了,所以乌鸦就喝到水了。
师:那老师今天打定了三瓶水和石子,请你们看看这三瓶水有什么不一样?
师:有没有察觉每个瓶子上都有一条蓝色的线,这个是水位线,假设加了石子水能上升到水位线说明乌鸦可以喝到水。
师:那是不是这三瓶水中加了石子后乌鸦都可以喝到水呢?(幼儿推测)
师:那我们来做个小测验吧!四个小挚友一组,合作完成这个测验,三个小挚友每人拿一个瓶子做测验,另一个小挚友负责查看并将测验结果记录下来,等一会儿你们自己磋商谁做测验、谁记录。
师:那记录的小挚友怎么记录呢?
师:那我们就采用打“√”和打“×”的方法,在能够喝到水的瓶子后面的格子里打“√”,不能的就打“×”,在测验过程中,边做测验边查看,看看会有什么察觉,等一组小挚友都做好测验了,那请你们把测验的瓶子放到前面的桌子上,好吗?现在请小挚友们去找一张桌子开头测验吧,不用搬椅子。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测验,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完成测验的小组把记录纸交给老师,其他的小挚友把你测验的瓶子拿到前面的桌子上。
师:(和幼儿一起看记录纸)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记录纸上的结果。
师:请小挚友说一说:你在什么瓶子中加了什么?察觉了什么?(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师:那你们想想,为什么红水中加了那么多的石子水还是没有升到水位线,乌鸦还是喝不到水呢?
三、其次次测验探索,教师查看指导。
师:那毕竟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来做其次个测验,还是和方才一样的三瓶水,但是里面放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把石子换成沙子来做这个测验。
师:在测验之前老师还有一些要求,请大家听留心:还是和方才一样四人一组,由于沙子对比细,所以老师请了小漏斗还有沙子和筷子来协助,留神不要把沙子洒出来,用筷子时要留神安好,而且这次要请小挚友自己来取材料了,老师已经帮大家调配好,请每组负责记录的小挚友来拿沙子,其他小挚友每人拿一个瓶子,拿好就开头测验,请第一组的小挚友先来拿(一组一组跟上)
师:巡回查看指导,直到完成测验
师:请负责记录的小挚友把记录纸交给老师,其他小挚友和方才一样把瓶子放到前面的桌子上,留神不要把水泼出来,逐渐走。
师:我们一起来看记录纸,请小挚友来说一说:你在什么瓶子中加了什么?察觉了什么?(请个别幼儿)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次的记录纸和其次次的记录纸上的结果有什么不一样?
师:为什么方才在红水中加了石子水不能上升到水位线,而现在加了沙子却可以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挚友说一说。
师:(出示图片)我们请小图片来帮个忙,看一看,是不是和小挚友说的一样的呢?
师:有没有察觉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
师:对呀!石子之间的缝隙大,所以水量少的红水瓶子中加了石子后水都流到缝隙里了,乌鸦就喝不到水了;而沙子对比细,缝隙很小,虽然水也流到了缝隙里,但是还能够上升到水位线,乌鸦还是可以喝到水的。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好多的材料,课后请大家和班里的其他小挚友一起去尝试一下,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察觉,好吗?
大班科学活动说课稿范文二:吸水
活动目标:
1.通过查看、操作,感知哪些材料能吸水。
2.萌发探究科学现象的兴趣,学做查看记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奇怪心,乐于大胆探究和测验。
4.容许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打定:
1.空脸盆(放入活鱼)若干,周边摆放盛水的脸盆若干。
2.海绵、布条、绉纸、白纸、水彩笔芯、粉笔、塑料制品、彩色水、大白菜。
3.查看记录表,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救小鱼
引导幼儿想手段给缺水的鱼送水,激发幼儿对材料吸水现象的兴趣。
二、操作
1.介绍操作材料,提问:你们觉得哪些东西能吸水,哪些东西不能吸水?
2.幼儿分组测验,通过操作、查看、对比,说说这些材料都有什么变化,哪些材料能吸水。
3.和幼儿一起总结操作过程,使他们初步了解哪些材料能吸水。
4.引导幼儿斟酌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能吸水。
5.出示大白菜,引导幼儿探索大白菜能否吸水。
三、观看课件
播放大树和大白菜逐渐吸水的课件,幼儿查看植物吸水现象,初步了解植物是靠根和茎来吸收水分的。
四、记录、交流
激励幼儿用自己热爱的方式(如打“✔”或“×”)记录操作结果,并与同伴、教师交流,进一步稳定相关阅历。
大班科学活动说课稿范文三:奇异的水
活动目标:
1、通过测验,了解浓度和水之间的关系,对科学现象感兴趣。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现象并容许和同伴交流。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奇怪心,乐于大胆探究和测验。
4、容许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察觉。
活动打定:
教师:红色的饱和糖水、通明水。
幼儿:抹布人一块
第一次操作:普遍红色水、通明水(每人一份)
其次次操作:普遍红色水、通明水(每人一份)、
糖(每组一份)勺子(每人一个)
第三次操作:红色的饱和糖水(每组一份)
糖(每组一份)勺子(每人一个)普遍的红色水、通明的水(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教师表演魔术,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导入,幼儿推测。
教师:今天谢老师要给小挚友表演一个魔术,请你看看,老师手里有什么?请小挚友留心查看,老师把手里的红色的水倒在通明的水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2、教师测验。
教师:请小挚友留心查看,老师逐渐的将红色的水倒在通明的水里,能不能变成两层?
二、幼儿尝探索索测验。
1、试一试。
教师:小挚友,那么你们想做这样神秘的水吗?现在请你们用桌上的水来试一试,看看你们能不能做出这样奇异的水来。
2、议论:
教师:小挚友,你们告成了吗?
教师:为什么你们没有告成呢?(想一想,和你旁边的小挚友说一说。)
三、出示神秘的添加物“糖”,幼儿再次举行探索。
1、出示糖。
教师:由于老师的水里加了一种的东西,而你们的水里没有,是什么呢?(糖)
教师:老师的水里加了糖,可是你们看到糖了吗?糖去哪了?
总结:糖都溶解在了水里,所以我们看不见。
2、幼儿举行探索测验。
教师:这一次请小挚友用桌子上的材料再来试一试吧!
3、议论。
教师:孩子们,这次你告成了吗?
告成了。你是怎么做的?(和大家共享告成的方法)
没有告成。为什么加了糖还是没有告成?(幼儿议论)
总结:放好多好多的糖。
四、出示红色的饱和糖水。幼儿举行探索。
1、出示饱和的红色水,幼儿查看议论。
教师:请小挚友看一看老师的放了好多好多的糖的红色的水是什么样子的?(幼儿查看议论)
小结:老师的水很粘稠。
2、幼儿测验。
教师:让我们请小挚友用自己桌上的东西,放好多好多的糖,水变得粘稠的时候再来试一试吧!
3、议论。
(1)教师:这次告成了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口货代合同范例
- 出国劳务采购合同范例
- 出让土地盖楼合同范本
- 客户信息保护与商业推广分离准则
- 三方合作研发协议合同范本
- 临时项目用工合同范例
- 个人美甲店招人合同范例
- 买卖场地合同范例
- 共享纸巾销售合同范例
- 债券认购服务合同范例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排球正面上手传球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2025年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招聘2名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做投标文件培训
- 9.4+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活塞式抽水机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建筑工程工作计划
- 2025年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限责任公司招聘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瓶装液化气送气工培训
- 外科护理课程思政课程标准
- 船舶航行安全
- 道德经全文完整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