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3宋明理学公开课56_第1页
必3宋明理学公开课56_第2页
必3宋明理学公开课56_第3页
必3宋明理学公开课56_第4页
必3宋明理学公开课5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请同学解读这幅对联的含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加深对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学生小组交流和合作,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和重要。概念诠释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宋明儒学家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

——百度百科整体感知感受太平天国的惊天动地第一幕:探理学之源

第二幕:走理学之路第三幕:寻理学之果第一幕:探理学之源问题探究一:从魏晋到隋唐,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受到了怎样的影响?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三教图》清·丁云鹏材料三:2、唐代韩愈、李翱提出复兴儒学3、北宋掀起儒学复兴运动一理学产生背景1、从魏晋到隋唐,“三教合一”,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的挑战;结小识知在这场儒学复兴运动中,儒家学者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要把这些思考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最后,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这就是“理学”。第二幕:走理学之路

一天,杨时、游酢一起向程颐请教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故事一程门立雪程颢(1032~1085),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程颐(1033~1107),字正叔,人称伊川先生。

“二程”兄弟早年受学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宋神宗时,建立起自己的理学体系。曾在洛阳讲学,故其学派称为“洛派”。二程朱理学朱熹(1130~1200)

字元晦,世称晦庵先生,南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婺源县)人。南宋时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继孔孟以来最杰出的儒学大师。

编著《四书章句集注》

地位---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材料一:一物需有一理,万物皆有理,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天下只有一个理,天者,理也。

——《二程遗书》观点一: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问题探究二:阅读以下材料,结合书本知识概括并理解二程和朱熹的主要观点: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绝对精神、上天的意志。材料一体现了二程什么样的哲学观?其实质是什么?材料二: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观点二:天理即“三纲五常”

其实质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特点: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伦理观,其实质是什么?材料三: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含义: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获得其中的“理”。目的: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观点三:穷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材料三体现了理学倡导什么样的治学方法,其含义是什么?观点四:存天理,灭人欲含义:人们应以三纲五常约束行为,而压抑自己的人性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材料四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朱子语类》材料四体现了朱熹什么观点,其含义是什么?程朱理学①哲学观:“理”是万物的本原②方法论:“格物致知”③道德观:“存天理,去人欲”结小识知内容影响国内影响: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的官方哲学,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国际影响:朱熹的学术思想在日本、朝鲜曾一度盛行,被称为“朱子学”;在东南亚和欧美也受到重视。二程朱理学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请你从理学的角度“欣赏”这首诗。并谈一谈对我们学习的启发。合作探究故事二阳明格竹

王守仁一开始对格物致知深信不疑。有一次,王守仁在院中面对翠竹,想格出理来,可他穷格了七天七夜也没有得到其理,反而大病一场。从此,他就开始怀疑程朱理学,并在流放贵州时“顿悟”。

陆九渊南宋思想家,人称象山先生,心学开创者。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三陆王心学1.南宋:

⑴代表:

⑵思想:①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是“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②穷理不必向外探求,

就得天理。2.明朝:

⑴代表:

⑵思想:

①王阳明更多地吸取了

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

②提出“

”、“

”学说自主学习心理心外无理知行合一佛教反省内心陆九渊王阳明致良知三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针对“格物致知”史料再现:

“良知即天理”

“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恢复良知即可成圣贤”“致良知”含义:“致”就是达到;“良知”即本心,是人所固有的善性,就是“理”。“致良知”就是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疑难解惑

致良知的故事: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知行合一含义: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强调自我主动,鼓励奋发立志。

史料再现: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疑难解惑陆王心学内容影响结小识知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①哲学观:“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②方法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三陆王心学

《赏花》是天一中学高二(4)班历史学习兴趣小组一成员在学完宋明理学后即兴编的历史情境:一日,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与友游鼋头渚,时春风和煦,百花怒放。友问:“为何无锡的百花如此美丽?”二程说:“天生的。”朱子说:“对,天生的。”九渊说::“天生是天生的,但这是我看到了,百花才是美丽的。”阳明说:“对,百花只有我们看到了才是美丽的。”合作探究请回答:根据你所学知识分析一下,该同学设计的情境是否符合史实?除此之外,两者还有哪些异同点?项目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同学派内容实质目的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表格Ⅰ】儒学的表现形式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项目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异认识“理”(世界本原)实现“理”(方法论)哲学范畴理是外在的理是内在的“心”格物致知内心反省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表格Ⅱ】

由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为主要组成的宋明理学使儒学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它使儒家思想更加理论化和哲学化,成为南宋以后的官方哲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三幕:寻理学之果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

问题探究三: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宋明理学?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清·秋瑾在封建统治者的倡导下,在理学卫道士的鼓吹下,节妇烈女越来越多。据记载,清代仅安徽休宁县就有2200多个“节烈”妇女。这些妇女不仅有夫亡不嫁,从一而终的“节妇”,还有丈夫死后,以死尽节的“烈妇”;不仅有未婚夫死不嫁他人的“望门寡”,还有未出嫁的男方死亡以自杀表明贞节的“烈女”。中国的“节烈”文化,要求妇女为男子守节,守得越苦越好,节得越惨烈越佳。死了以后那些卫道士的父母还附掌大叫:“死得好,死得好!”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清·戴震翻开中国的历史一看,上面尽写着两个字“吃人”!——鲁迅“美丽”的三寸金莲2、消极影响:①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②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1、积极作用: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发挥了重要重要四评价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儒学受到挑战儒学复兴运动儒学获得新发展发展的过程(理学之路)创立:北宋二程成熟:南宋朱熹发展:陆王心学产生的背景(理学之源)

本课小结历史的评价(理学之果)积极:民族性格消极:扼杀人性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回顾了宋明理学数百年的沧桑。在今天这个多元文化碰撞的时代,我们既为在封建礼教压制下哭泣的生命感到悲愤,又为无数因追求气节品德而变得挺拔高大的灵魂心生折服。面对理学,我们应该更多的去感知它传递给我们的正能量。结语

无锡东林书院原是程颐的门人杨时讲学的地方。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顾宪成就其地建东林书院,与高攀龙等就此讲学。东林书院所形成的东林学派,基本上是以程朱理学为宗,主张人人提倡气节,个个讲求实学。课后拓展课后作业: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家乡,理解理学的历史影响。请同学以“东林书院与理学”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步骤:①确定课题;②制定计划;③实施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史料;④总结交流】1、(2009年江苏高考卷)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2、(2009年广东高考卷)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A.“仁”

B.“心外无物”

C.“理”

D.“格物致知”DA高考经典练习反馈3、2008年广东高考单科卷)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孔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4、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论、“格物致知”和“发明本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B.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C.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D.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DC5、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C

人教人民岳麓北师大初中多个版本并存教学咋教?高考咋考?我们咋办?@《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辅助教程》全方位辅助教学提升成绩!

推荐下单链接/item.htm?spm=2013.1.w4023-5419269141.2.6hVchq&id=25813288151——拍下折扣价135元包邮

全国有四套历史教材(人教、人民、岳麓、北师大),而您手中只有一种。做模拟题或高考题时经常出现题目涉及的知识点书上没有讲,其实是因为,你手中书上没有讲,不代表其他版本的教材没有讲。高考考的是历史,不是某一种的历史教材。《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解题技巧》是用来扩大知识面、挖深知识、提高解题技巧的。全套资料包含《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必修123》、《选修1234》、《解题技巧+新史观+二轮通史》,全部资料776页,130万字。全套包邮135元。淘宝网址/

人教人民岳麓北师大四种版本合一辅助教程授权网店/网上有无良商家在盗印多年前的旧版本,认准网址,谨防上当。

淘宝网址/

淘宝网址/

淘宝网址/《高中文科解题技巧》目录

第一编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系列

第一讲

如何审题第二讲

答案源自何处

杀技一:抄材料绝杀技二:背课文绝杀技三:问题转换绝杀技四:移花接木第三讲

如何组织答案绝杀技五:一分为二(评价类试题)绝杀技六:多角度(原因、影响、意义类试题)绝杀技七、历史小论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2012-2013-2014年全国课标卷第41题的新变化及应对策略

第四讲

如何落笔才能得高分第五讲

历史分析题“公式”答题模式第六讲

部分知识的规律性总结第七讲

笑傲考场策略第二编

高中历史新课标二轮复习提要

A:通史体例•时序编第一

讲中国古代史第二

讲中国近代史(上)第三

讲中国近代史(下)第四讲

中国现代史第五讲

中国近代现代史的阶段特征第六讲

世界古代史第七讲

世界近代史第八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