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危害控制技术第五章职业性危害控制技术
第一节生产性粉尘危害控制技术
一、熟悉生产性粉尘的来源与分类;
二、了解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
三、掌握粉尘控制的工程技术措施。
第二节生产性毒物危害控制技术
一、熟悉生产性毒物的来源与存在形态;
二、了解生产性毒物的接触机会;
三、掌握生产性毒物的控制措施。
第三节物理因素危害的控制技术
一、熟悉物理性危害因素的种类;
二、掌握各种物理性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职业危害的预防原则职业病防治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三级预防原则:一级预防:着重从根本上预防,使劳动者尽可能不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改进工艺、改进生产过程、实施职业卫生监督、监测(确定容许接触量)、确定职业禁忌。二级预防:对作业者(职业人群)实施健康监护,早期发现病人,及时处理,有效治疗,防止职业损害进一步发展。三级预防:对患者积极治疗,促进康复。职业危害预防措施采用综合措施,达到三级预防的目的。职业卫生监督:政府性行为,是控制职业危害的根本措施预防性卫生监督:“三同时”制度经常性卫生监督:对生产过程的有害因素进行定期、不定期监督监测,确保符合国家标准。职业危害预防措施事故性处理:发生事故,及时救援,查找原因。降低有害因素浓(强)度工艺改造,减少有害因素接触机会:无毒、低毒代替,如无汞仪表,无苯喷漆、水力清砂、湿式打眼。卫生技术措施:通风(自然、机械),除尘(静电、布袋)。职业危害预防措施个体防护:一级预防职业性健康筛检:就业性体检:卫生部《预防性健康管理办法》(1995)定期职业性体检:卫生部《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1997)第一节生产性粉尘危害控制技术粉尘:是指以气溶胶状态或以烟雾状态存在的,能较长时间飘溶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人类各种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都可产生大量粉尘,自然界的分化、腐蚀和气体流动均可产生大量粉尘。生产性粉尘:是专指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能较长时间飘浮于生产环境中的固体微粒。生产性粉尘的来源按生产方式不同,产生的粉尘主要有如下几种: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矿物质的粉碎、钻孔、研磨、打光、切削、(粉碎后固体物质)筛分、搅拌、运输等,有机物质的加工、纺织等。生产性粉尘的来源固体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或爆破:如煤炭的不完全燃烧-----煤尘,矿山开采和隧道的爆破。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凝结或炭化形成固体微粒,以气溶胶方式存在的粉尘。电焊----电焊烟尘,铸造----金属烟雾。二次扬尘生产性粉尘分类
根据化学性质分为无机粉尘和有机粉尘两大类无机粉尘1.矽尘:含有相当量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一般大于10%)2.矽酸盐尘:石棉、滑石、云母、高岭土3.含碳粉尘:煤尘、炭黑、石墨、活性炭4.金属粉尘:铁、锡、铅、锰、铜等金属及其氯化物。5.人工无机粉尘:金刚砂、水泥、玻璃等。生产性粉尘分类有机粉尘1.植物性粉尘:谷物、木材、甘蔗、饲料;2.动物性粉尘:动物皮毛加工产生的;3.微生物粉尘:发霉的干草及其它植物产生的真菌、内毒素、制药工业的酶;4.人工有机粉尘:染料、炸药生产性粉尘分类混合粉尘煤矿:矽尘+煤尘电焊烟尘:矽尘+金属氧化物谷类加工:谷物有机粉尘+杂质中矿物性粉尘。产生生产性粉尘的行业几乎各行业均可产生生产性粉尘,主要行业有:矿山开采业:金属及非金属矿山的开采机械加工业:铸造的配砂、混砂、成型、清砂,金属的切削、研磨、打光。冶炼业:各种金属冶炼中可产生大量的金属性烟雾。食品行业:面粉加工、粮食加工生产性粉尘的理化性质粉尘的化学成分粉尘的化学成分(游离二氧化硅/毒性/致敏)直接决定粉尘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分散度粉尘颗粒的大小,即物质被粉碎的程度.根据粉尘粒度大小,将其分为三种:粒径>15um非吸入性粉尘粒径<15um可吸入性粉尘粒径<5um呼吸性粉尘生产性粉尘的理化性质溶解度与密度化学毒作用的粉尘,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作用增强;机械刺激作用的粉尘,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作用减弱。粉尘颗粒密度的大小与其在空气中的稳定程度有关形状与硬度粉尘的形状能影响其稳定程度坚硬并外形尖锐的尘粒可能引起呼吸道黏膜机械损伤,如某些纤维状粉尘(如石棉纤维)。荷电性
爆炸性煤炭、糖、面粉、硫磺、铝、锌等粉尘具有爆炸性。生产性粉尘治理的工程技术措施
(1)改革工艺过程:通过改革工艺流程使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从而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
(2)湿式作业:湿式作业防尘的特点是防尘效果可靠,易于管理,投资较低。
(3)密闭一抽风一除尘: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该方法。干法生产(粉碎、拌料等)容易造成粉尘飞扬,可采取密闭一抽风一除尘的办法,(4)个体防护和个人卫生"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第二节生产性毒物危害控制技术毒物:凡少量物质进入机体后,能与机体组织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并能引起机体暂时的或永久的病理状态者,称为毒物。中毒:毒物在吸收进入机体后,除有些被体内的药物代谢酶所催化使其本身发生转变外,同时与体内的化学物质相互作用,使之不能发挥生理功能。急性中毒:一次短时间,如几秒乃至数小时经皮肤/呼吸道/经口指一次的摄入或服用剂量引起的中毒慢性中毒:长时间(数月或数年)吸入、经皮或经口摄入引起的中毒。亚急性中毒毒物的形态(1)气体: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散发于空气中的无定形气体,如氯、浪、氨、一氧化碳和甲烷等。(2)蒸气:固体升华、液体蒸发时形成蒸气,如水银蒸气和苯蒸气等。(3)雾:混悬于空气中的液体微粒,如喷洒农药和喷漆时所形成雾滴,镀铬和蓄电池充电时逸出的铬酸雾和硫酸雾等。(4)烟:为直径小于0·1μm的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如熔铜时产生的氧化锌烟尘,熔铺时产生的氧化铺烟尘,电焊时产生的电焊烟尘等。(5)粉尘: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大多数为0·1一10μm。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筛分、包装等可引起粉尘飞扬。毒物的分类按生物学作用特点分按毒作用靶器官系统分类按化学结构分类按生物学作用特点分类
刺激性毒物:氨气、氯气、光气等窒息性毒物: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溶血性毒物:砷、砷化氢麻醉性毒物;苯类毒物、汽油、有机溶剂致敏性毒物:TDI胚胎性毒物:有机汞致癌性毒物:石棉、砷、苯
腐蚀性毒物:强酸、强碱按毒作用靶器官系统分类神经毒物:锰、二硫化碳、有机锡肝脏毒物:二氯乙烷、乙醇、四氯化碳肾脏毒物:镉、砷、铊血液毒物:苯、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生殖毒物:二硫化碳、铅等重金属心脏毒物:铊、二硫化碳、苯、汽油钡、锑、镁、钾苯、毒物的吸收(进入机体的途径)呼吸道——职业性接触的主要途径呼吸道特点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毒物的水溶性劳动强度气溶胶颗粒大小消化道——误服、自杀、随食物皮肤——重要的职业性接触途径表皮屏障:被动扩散脂溶性其他毛囊及汗腺:占体表面积0.1—1%金属、电解质生产性毒物危害治理措施原则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径。采用无毒、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质是从根本上解决毒物危害的首选办法。
具体措施(一)密闭一通风排毒系统(二)局部排气罩1·密闭罩2·开口罩(上口吸罩、侧吸罩和下吸罩)3·通风橱:是密闭罩与侧吸罩相结合的一种特殊排气罩
(三)排出气体的净化(四)个体防护
气体的净化净化方法:洗涤法、吸附法、袋滤法、静电法、燃烧法和高空排放法净化方案的确定原则:①设计前必须确定有害物质的成分、含量和毒性等理化指标;②确定有害物质的净化目标和综合利用方向,应符合卫生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的规定;③净化设备的工艺特性,必须与有害介质的特性相一致;④落实防火、防爆的特殊要求。第三节物理因素危害控制技术一、噪声声音:物体受到振动后,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当传到人耳引起音响感觉。声波:能引起音响感觉的振动波。声源:受振动的物体。噪声: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的杂乱组合,波形呈无规则的变化,听起来使人厌烦的声音。
(一)生产性噪声的种类、来源及其危害生产性噪声的来源(1)空气动力噪声:气体压力变化引起气体扰动,气体与其他物体相互作用,如空气压缩机、风动工具、喷气发动机和汽轮机
(2)机械性噪声:是由于机械撞击、摩擦或质量不平衡旋转等机械力作用下引起固体部件振动所产生的噪声。例如,各种车床、电锯、电刨、球磨机、砂轮机和织布机等发出的噪声。(3)电磁性噪声:是由于磁场脉冲,磁致伸缩引起电气部件振动所致。如电磁式振动台和振荡器、大型电动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等产生的噪声。生产性噪声的种类稳态性噪声:声压的波动小于5dB。非稳态性噪声:声压的波动超过5dB。脉冲性噪声:声音持续时间小于0.5秒,间隔大于1秒,声压变化至少40dB,锻锤、枪炮射击声、冲压。根据频率不同,可分低频、中频和高频。生产性噪声的危害听觉系统:听觉适应:短时间暴露于强噪声环境中,感觉耳鸣、听力下降、检查时、听阈提高10-15dB,离开数分钟可完全恢复。听觉疲劳:较长时间停留在强噪声环境中,听力明显下降,听阈可提高15-30dB,离开环境后需较长时间(数小时~20小时)听力才能恢复。噪声性耳聋:在听觉疲劳的基础上,继续接触噪声,内耳螺旋器(感音器官)发生器质性退行性病变,听力损伤不能完全恢复。生产性噪声的危害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和丘脑下部受影响,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血管系统:血压不稳,心电图ST—T改变。消化系统: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系统:肾上腺皮质功能改变,女性生理周期改变。(二)噪声的控制措施(1)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如铆接改为焊接、锤击成型改为液压成型等。为防止振动使用隔绝物质,如用橡皮、软木和砂石等隔绝噪声。(2)消除或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如吸声、隔声、隔振、阻尼。(3)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二、振动振动: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以中心位点为基准呈往返振荡的现象。振动的频率、振幅和加速度具有重要的卫生学意义。1—1000Hz的振动,人有振动的感觉,不同频率的振动对人各器官的影响不同。振动的来源风动工具:铆钉机、凿岩机、风铲、钻探、清砂。电动工具:电钻、砂轮、电锤、电锯。运输工具:内燃机车、蒸汽机车、飞机、轮船。农业机械:收割机、拖拉机、脱粒机。振动的危害手臂振动病:又称职业性雷诺氏征长期接触振动而引起的以肢端血管痉挛、上肢骨及关节骨质改变和周围神经末梢感觉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个别矿山的凿岩工发病率18.9-71.4%,随工龄而增加。振动的危害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功能下降,神衰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血管系统:血压变化、心电图缺血改变。肌肉萎缩、病痛。骨质增生、蔬松、关节变形、无菌坏死。听力损失:125~250Hz低频段。免疫功能降低:α2蛋白、IgM增高。振动的控制措施
(1)控制振动源:设计、制造生产工具和机械时来用减振措施
(2)改革工艺,采用减震和隔振等措施。如来用焊接等新工艺代替铆接工艺;采用水力清砂代替风铲清砂;工具的金属部件采用塑料或橡胶材料,减少撞击振动。(3)限制作业时间(4)
加强个体防护及健康监护
三、辐射(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分为射频辐射、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及丫射线等。电离辐射:量子能量达到12eV以上时,对物体有电离作用,能导致机体的严重损伤非电离辐射:量子能量小于12eV的不足以引起生物体电离(一)非电离辐射的来源与防护(1)射频辐射(无线电波,量子能力很小
):按波长和频率,可分成:
高频电磁场超高频电磁场:高频感应加热金属的热处理、表面淬火、金属熔炼、热轧及高频焊接等
微波:加热、消毒、灭菌与理疗(2)红外线辐射
(3)紫外线辐射:物体温度达12000C以上的辐射电磁波谱中即可出现紫外线,如冶炼炉(高炉、平炉、电炉)、电焊、氧乙炔气焊、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817-2024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虚拟桥接局域网网桥端口扩展
- 《眼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 安徽省淮北市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 2024年低温奶制品采购合同范本
- 2024年出售光伏发电用地合同范本
- 解析几何教程+廖华奎王宝富+课后习题
- 单孔甲状腺手术论文
- 中日医疗日语
- 医院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 2024美业年度规划
- 分娩镇疼的护理课件
- 妊娠合并精神抑郁护理查房
- 项目研发商业计划书
- 软件使用授权书
- 肥料、农药采购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风电场安全措施
- 外派董事监事管理办法
-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管理
- 医疗行业伦理委员会成员2023年工作总结
- ISO17025经典培训教材
- 职业病危害告知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