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病毒性肝炎疗法_第1页
谈病毒性肝炎疗法_第2页
谈病毒性肝炎疗法_第3页
谈病毒性肝炎疗法_第4页
谈病毒性肝炎疗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毒性肝炎

VIRALHEPATITIS传染病学教研室李长秦

概述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多种肝炎病毒•多种传播途径•发病机制复杂•病理改变多样•临床类型繁多

病毒性肝炎

病原学

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

庚型肝炎病毒(HGBV-C/HGV)输血传播病毒(TTV)

病毒性肝炎(病原学)

甲型肝炎病毒(HAV)

属微小RNA病毒科,嗜肝病毒属。为直径约27nm的正20面体球形颗粒,内含线型单股RNA。HAV仅有一个血清型。HAV对外环境抵抗力较强,含有HAV的粪便室温下放置1个月后仍有传染性。对有机溶剂如乙醚等有抵抗力,耐酸、耐碱。60℃1小时不能完全灭活,100℃1分钟可完全灭活。对紫外线照射、过氧乙酸、甲醛及氯类等消毒剂敏感。

病毒性肝炎(病原学)

病毒性肝炎(病原学)P1P2P35’NC3’NCCodingregion;Openreadingframe(ORF)VP4VP2VP3VP12A2B2C3A3B3C3D多聚蛋白功能蛋白TranslationCleavageStructureproteins

Nonstructureproteins

甲型肝炎病毒

(HAV)•

Genomestructure

Genevariation

变异小,各病毒株之间同源性>80%,

HAV有7个基因型;人类HAV有Ⅰ、Ⅱ、Ⅲ、Ⅳ基因型

Serotype:只有一个抗原抗体系统

乙型肝炎病毒(HBV)病毒学分类:

Hepadnaviridae,

Orthohepadnavirus:

HBV,WHV,GSHVAvihepadnavirus:DHBV病毒结构和大小:

Env(HBsAg;大,中,小)

Dane’sparticle42nmHBcAgCoreDNAPHBV-DNA病毒性肝炎(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病毒的基因组

HBV基因组又称HBV-DNA,由3200bp组成,为环状部分双股DNA,分长(L),短(S)两股,L链含4个开放读码区(Openreadingframe;ORF)

S

PreS1,Pre-S2,S

(PreS1,Pre-S2,PHSA-R,S)

C

Pre-C,CORFs

(HBcAg,HBeAg)

P

DNAp

(DNAp)

X

Xgene

(HBxAg)病毒性肝炎(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HBV的抵抗力

强,能耐受60℃,4h;煮沸10min;一般浓度的消毒剂血清中30℃∽32℃,保存6个月;-20℃可保存15年60℃,10h;高压蒸气消毒病毒性肝炎(病原学)易感动物

黑猩猩无满意的细胞培养体系

丙型肝炎病毒(HCV)

●HCV归黄病毒属,是一种具有脂质外壳的单股正链RNA病毒。HCV感染者血中的HCVAg浓度极低,抗体反应弱而晚,抗-HCV为非保护性抗体,是HCV感染的标志,不能区别是急性感染还是慢性感染,也不能区别是既往感染还是现症感染。

●HCV抵抗力较强,1000C,5分钟;600C,10小时;10%∽20氯仿;1‰甲醛可灭活病毒

黑猩猩是唯一敏感的动物。

病毒性肝炎(病原学)CE1E2/NS1NS2NS3NS4aNS4bNS5aNS5bIRES核心蛋白Capsid包膜蛋白EnvelopeproteinsNS2a/P7Zn++蛋白酶Zn++protease丝氨酸蛋白酶SerineproteaseRNA螺旋酶RNAHelicase?IFN耐药性?IFNResistance?(ISDR)RNA多聚酶RNA-dependantRNApolymerase

HCV基因结构和功能示意图:宿主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Zn++蛋白酶

病毒性肝炎(病原学)5’NC3’NC

丁型肝炎病毒(HDV)

●HDV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须有HBV或其他嗜肝DNA病毒的辅助才能复制.表达抗原及引起肝损害●易感哒动物:黑猩猩和美洲土拨鼠●抗原抗体系统:抗原:HDAg抗体:HDIgM,HDIgGHDV-RNA存在于血清或肝组织中,是诊断HDV感染最直接的依据。

病毒性肝炎(病原学)

戊型肝炎病毒(HEV)

●HEV过去称为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小RNA病毒,归类于萼状病毒科,HEV在肝细胞内复制,通过胆汁排出。●抗原抗体系统:抗原:HEAg主要定位于肝细胞胞浆,血液中检测不到HEAg;抗体:HEV-IgM,HEV-IgG(都不是保护性抗体)

病毒性肝炎(病原学)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

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传染源:甲肝、戊肝-急性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乙丙丁肝-急慢性患者、病原携带者传播途径:甲、戊肝-粪-口途径其他-血液体液母婴性接触医院传播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甲肝—6个月以上—儿童青少年

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

流行特点:

甲型肝炎多为散发性发病,也可因水和食物污染而暴发流行。全年可见散发病例,秋末冬初季多见,

热带地区雨季高发。⑵

戊型肝炎:多发于雨季、洪水之后,全年可见散发病例。其他乙、丙、丁型肝炎无明显季节性。

我国流行地理分布:

农村高于城市,长江以南高于长江以北,东部沿海高于西部边陲。

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

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

各种肝炎病毒随血流侵入肝脏,在肝细胞内复制,其损伤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对肝细胞结构和代谢的直接损伤;二是诱导机体产生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甲型、戊型肝炎一般仅引起急性肝炎,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易转为慢性,少数发展为肝硬化极少数呈重症过程。乙型、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病毒性肝炎病理变化

1.急性肝炎:肝脏肿大,表面光滑。镜下可见:肝细胞变性和坏死,以气球样变最常见,亦可见到嗜酸性变和凝固性坏死。伴汇管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肝窦内枯否细胞增生肥大。黄疸型肝炎的病理改变与无黄疸型者相似而较重,小叶内淤胆现象较明显,表现为一些肝细胞浆内有胆色素滞留,肿胀的肝细胞之间有毛细胆管淤胆。病毒性肝炎病理变化2.慢性肝炎

基本病变:小叶内除有不同程度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外,汇管区及汇管区周围炎症常较明显,常伴不同程度的纤维化,主要病变为炎症、坏死及纤维化。

病变的分级、分期:根据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及纤维化程度的不同,分别分为1~4级(G)和1~4期(S)。病毒性肝炎病理变化

3.重型病毒性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肝脏体积明显缩小,边缘变薄,质软、包膜皱缩。肝细胞呈一次性坏死,坏死面积≥肝实质的2/3,或亚大块性坏死,或桥接坏死,伴存活肝细胞的重度变性;坏死>2/3者,多不能存活;反之,肝细胞保留50%以上者,肝细胞虽有变性及功能障碍,渡过急性阶段,肝细胞再生迅速,可望恢复。病毒性肝炎病理变化

(2)亚急性重型肝炎:肝脏体积缩小或不缩小,质稍硬,肝脏表面和切面均可见大小不等的再生结节。肝组织新、旧不一的亚大块坏死;较陈旧的坏死区网状纤维塌陷,并可有胶原纤维沉积;残留肝细胞增生成团;可见大量小胆管增生和淤胆。

(3)慢性重型肝炎:病变特点表现为在慢性肝病(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病变背景上,出现大块性(全小叶性)或亚大块性新鲜的肝实质坏死。病毒性肝炎病理变化

4.淤胆型肝炎:有轻度急性肝炎的组织学改变,伴以明显的肝内淤胆现象。毛细胆管及小胆管内有胆栓形成,肝细胞浆内亦可见到胆色素滞留。小胆管周围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5.肝炎肝硬化:①活动性肝硬化:肝硬化(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及假小叶形成)伴明显炎症,包括纤维间隔内炎症,假小叶周围碎屑坏死及再生结节内炎症病变;②静止性肝硬化:假小叶周围边界清楚,间隔内炎症细胞少,结节内炎症轻。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

甲肝:30d(5-45d)乙肝:90d(30-180d)丙肝:50d(15-180d)丁肝:40d(10-140d)戊肝:40d(15-65d)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1、急性肝炎临床特点

甲、戊型急性肝炎:①起病相对较急,有明显发热等中毒感染症状②急性黄疸型肝炎相对较多,戊型肝炎黄疸较深,病情较重,特别是妊娠后期和老年人③不转化为慢性肝炎

乙、丙、丁型急性肝炎

起病相对较慢,无明显发热等感染症状

黄疸发生率相对较低

可转化为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1)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前期: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肝区胀痛,尿色渐深。黄疸期:自觉症状改善,尿色继续加深,皮肤巩膜黄染,肝脾不同程度肿大。恢复期:黄疸消退,症状渐消,肝功逐渐复常。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除黄疸外,其他临床表现与黄疸型肝炎相同,不过相比之下,起病较缓,症状、肝功损害较轻。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诊断: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丙丁型肝炎,目前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发病日期不明确或无肝病史,但肝组织病理学或症状、体征、化验、B超检查综合分析附和慢性肝炎表现者。

•慢性肝炎仅见于乙、丙、丁三型肝炎。•临床分型:轻度、中度、重度。

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1.轻度:临床症状、体征轻微或缺如,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2.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3.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实验室检查血清ALT和/或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或A/G比值异常。除前述条件外,凡白蛋白≤32g/L,胆红素大于5倍正常值上限,凝血酶原活动度为>40%~<60%,胆碱酯酶<4500U/L,四项检测中有一项达上述程度者即可诊断为重度慢性肝炎。慢性肝炎实验室检查异常程度参考指标

项目轻中重ALT和/或AST(IU/L)≤正常3倍>正常3>正常3倍胆红素(μmol/L)≤正常2倍>正常2~5倍>正常5倍白蛋白(g/L)≥35<35~>32≤32A/G≥1.4<1.4~>1.0≤1.0电泳γ球蛋白(%)≤21>21~<26≥26凝血酶原活动度(%)>7070~60<60~>40胆碱酯酶(U/L)>5400≤5400~>4500≤4500病理G1~2,S0~2G3,S1~3G4,S2~4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1、急性重型肝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发展迅猛,病情多于10天内迅速恶化,并出现下列症状:①黄疸急剧加深;②明显的出血倾向;③肝界缩小,肝臭,鼓肠;④精神、神经系统症状;⑤肝功严重损害;

⑥急性肾衰等。

2、亚急性重型肝炎:两到24周出现上述症状,晚期可有难治性并发症,如脑水肿、消化道大出血、严重感染、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一但出现肝肾综合征,则预后极差。肝性脑病一般出现在晚期,若首先出现Ⅱ°以上肝性脑病者称脑病型;首先出现腹水及相关症状者,称腹水型。

3、慢性重型肝炎:是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基础上,出现上述重型肝炎临床表现者。

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重型肝炎的临床分期

早期:

符合重型肝炎的诊断的基本条件,无并发症

中期:

符合重型肝炎诊断的基本条件,有Ⅱ度肝

性脑病,或明显腹水,出血倾向;

晚期:

有难治性的并发症:肝肾综合征,Ⅱ度以上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出血倾向,严重感染,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PTA<20%等。

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淤胆型肝炎

临床特点:

起病类似急性黄疸性肝炎,但自觉症状较轻,无明显消化道症状和乏力,黄疸较深,有明显的皮肤巩膜黄染,有阻塞性黄疸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的改变(皮肤搔痒,大便颜色变浅;直接胆红素>60%;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阴性;γ-Gt,

AKP明显升高)

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一.流行病学资料

二.临床特点

三.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受损的实验室改变

病原标志物检测结果

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病毒性肝炎(诊断)

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查

AST/ALT:

反映肝细胞损伤最敏感的指标.急性、慢性、重型肝炎时均可增高。但重型肝炎时AST升高为主,ALT反而在黄疸持续加深时下降。

血清蛋白:

•反映肝脏和成功能,白蛋白(A)降低,球蛋白(G)增加,A/G倒置,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衰竭。

病毒性肝炎(实验室检查)

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TBIL)升高代表肝细胞有坏死,其升高程度与肝细胞坏死的严重程度成正比,重型肝炎患者TBIL≥171μmol/L.●

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降低程度与肝细胞坏死严重程度相关.●

胆碱酯酶活性:由肝细胞合成,其活性降低程度与肝细胞坏死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其他血清、生化指标:r-谷氨酸转肽酶、乳酸脱氢酶、血糖、血浆胆固醇、甲胎蛋白、总胆汁酸、补体等。

病毒性肝炎(实验室检查)

2、病原学检查

一.甲型肝炎

血清标志物:

抗HAVIgM.

病毒学检查:

粪便中HAV颗粒(免疫电镜)

粪便中HAV抗原

粪便中HAVRNA病毒性肝炎(实验室检查)二、

乙型肝炎

血清标志物

血清免疫学标志物:

HBsAg,抗-HBs,

HBeAg,抗-HBe,抗-HBc

IgM,抗-HBcIgG

血清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HBV-DNA、DNAP(斑点杂交,PCR)

肝组织病原学检查

肝组织免疫组化技术:

可检查肝细胞内HBsAg,HBcAg,HBeAg

肝组织分子生物学检查:HBV-DNA(原位杂交;原位PCR和/或原位杂交)病毒性肝炎(实验室检查)

三、丙型肝炎

血清标志物

血清免疫学标志物:

抗-HCV(IgG,IgM)

血清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HCV-RNA:

病毒性肝炎(实验室检查)

四、丁型肝炎

血清标志物

血清免疫学标志物:

HDAg;抗HDIgM;抗HDIgG;

血清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HDV-RNA(HDVcDNA杂交;套式RT-PCR))

(肝组织)病毒性肝炎(实验室检查)

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

五、戊型肝炎

血清标志物

抗HEVIgG;抗HEVIgM均为近期感染

粪便中HEV检测(血清)HEV-RNA(RT-PCR)

病毒性肝炎(实验室检查)

三.

肝活组织病理学检查:

是诊断病毒性肝炎的金标准,能准确的病理分型和

肝纤

维化的进展,也可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肝细胞内的病毒.四.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对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CT:

尽管对慢性肝炎的诊断参考价值不如超声检查,

但对肝癌的诊断价值较大.病毒性肝炎(实验室检查)

慢性肝炎病理分级、分期标准

炎症活动度(G)纤维化程度(S)级

汇管区及周围

小叶内

纤维化程度0

无炎症

无炎症

0

无1

汇管区炎症

变性及少数点、

1

汇管区纤维化扩大,局限间隔形成

灶状坏死灶

及小叶内纤维化2

轻度PN变性,点、灶状坏死灶

2

汇管区周围纤维化,纤维间隔

或嗜酸性小体

形成,小叶结构保留3

中度PN变性,融合坏死或见BN3

纤维间隔伴小叶结构紊乱,无肝

硬化4

重度PNBN范围广,累及多个小

4

早期肝硬化

叶(多小叶坏死)PN:碎屑状坏死;BN:桥接坏死

病毒性肝炎(诊断)鉴别诊断黄疸的鉴别诊断1、与溶血性黄疸鉴别2、与肝外阻塞性黄疸鉴别ALT升高的鉴别诊断1、其他病毒引起的肝损害2、感染中毒性肝炎3、药物引起的肝损害4、酒精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Treatmentofviralhepatitis)

治疗原则

以适当的休息、合理的营养为主,辅以适当的药物,禁止饮酒、避免过劳和损害肝脏的药物。病毒性肝炎(治疗)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以一般和支持疗法为主:⑴休息:卧床休息至症状减轻肝功明显好转。⑵营养:进食易消化清淡饮食,给足够热量,适量蛋白质、维生素B.C等,恶心呕吐者可予以胃动力药如胃复安、吗叮啉等;食欲不振者可加用多酶片、酵母片等;

⑶药物:

恰当的对症治疗:护肝、降酶、退黄(于慢肝一并讨论);抗病毒治疗:急性无黄疸型丙型肝炎可考虑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一般选干扰素或长效干扰素加利巴韦林,疗程24周。

病毒性肝炎(治疗)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一般及对症、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等治疗措施。1、一般对症治疗:适当休息、合理饮食、注意心理调节。

⑴保肝:维生素类可选:B、C、E、K、叶酸等;促进肝脏解毒:肝肽乐、维丙胺、凯西莱等;促进能量代谢:肌苷、ATP、辅酶A、胰岛素等;促蛋白合成:复方氨基酸、水解蛋白等;⑵降酶:联苯双脂、苦参碱、甘利欣等;⑶退黄:茵栀黄注射液、思美泰、门冬氨酸钾镁等。病毒性肝炎(治疗)2、抗病毒治疗

①干扰素(IFNα,复合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具有抗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

用法:300-500万μimqdx1530d,随后qod24

48周

用药指征:有HBV复制活跃,ALT升高的慢性肝炎病人。禁忌症:TBIL正常值上限的2倍;失代偿性肝硬化;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重要器官病变(严重心、肾疾病;神经精神异常等)不良反应:主要有流感样症候群;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抑郁、妄想症、重度焦虑精神症状等等。病毒性肝炎(治疗)

②核苷类似物

:方便,安全,耐受性好,患者依从性好,直接抑制HBV复制,作用较强。但易产生耐药变异,HBeAg血清学转换率低,疗效不持久。拉米夫定(Lamivudine)

用法:100mgQd,疗程视疗效而定用药指征:有HBV复制活跃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相对禁忌症:有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肝病、骨髓抑制患者、有重要器官病变(严重心、肾疾病;不稳定性糖尿病、神经精神异常等);妊娠妇女。不良反应:少见。过早停药后复发率高,甚至病情加重另还有: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亦可选用。

病毒性肝炎(治疗)

3、免疫调节剂

胸腺素:胸腺肽:100160mg/d,ivbydrip12周

胸腺素1

(T1):1.6mg,im,TIW24周

●其他免疫调节剂

转移因子、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左旋米唑、

猪苓多糖、香姑多糖、白细胞介素等病毒性肝炎(治疗)4、抗纤维化治疗丹参注射液、654-2、川芎注射液大黄蛰虫丸、鳖甲煎丸、当归丸复方鳖甲软肝片等干扰素及中药冬虫夏草、丹参、桃仁等制剂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但尚需更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

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采取支持,对症,促进肝细胞再生等综合治疗措施一、一般支持疗法:高热量,充足维生素,高蛋白,输血浆,白蛋白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二、病因治疗:由HBV引起的重型肝炎应及早给予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减轻或阻止免疫病理损伤。(膦甲酸钠)三、促进肝细胞再生:①肝细胞生长因子(HGF);②前列腺素E1(PGE1);③还原型谷胱甘肽;④胰高血糖素-胰岛素(G-I)四、免疫调节剂的使用:①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②免疫调节剂:胸腺肽、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白细胞介素-Ⅱ病毒性肝炎(治疗)五、对症治疗(1)防治肝性脑病:

a、降血氨:禁蛋白饮食,减少氨的合成;口服新霉素、氟哌酸等抗生素以减少肠道细菌对蛋白质的分解;口服乳果糖、食醋灌肠减少氨的吸收;降低血氨:精氨酸,鸟氨酸(雅博司)等。b、对抗假N递质:左旋多巴p33c、纠正氨基酸失衡:支链氨基酸、亮氨酸等d、防治脑水肿:甘露醇,速尿,高渗糖等(2)出血的防治:

输新鲜血,血小板,血浆

消化道出血可用洛赛克,雷尼替丁,善得定等止

血药物的应用(3)肾功不全的治疗:

扩张肾血管,补充血容量;利尿,不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必要时血液透析治疗(4)腹水的治疗:

利尿,补充白蛋白

不主张快速大量放腹水,但可腹水回收治疗

(5)继发感染的防治:

以抗革兰阴性细菌感染为主,或根据

药敏结果选择病毒性肝炎(治疗)

六、人工肝支持系统:以清除血中有毒物质,补充生物活性物质,降低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可为晚期患者争取时间进行肝移植。采用手段:血浆交换、血浆灌流、胆红素吸附以及生物人工肝等。七、肝移植:可显著提高终末期肝病患者生存率。

肝细胞移植

肝器官移植

病毒性肝炎(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