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课件】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课件】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课件】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课件】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课标要求:1.了解中古时期亚洲地区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2.认识中古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整体感知】时间范围:5--14世纪

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使者:伊斯兰国家

融汇中华千年文化因子:东南亚古国探寻亚洲多彩文明,体味交流多元共生

教材整合一、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使者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7世纪多部落并存,相互混战;多神崇拜6世纪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势力范围逐渐扩大8世纪中期建立地跨亚非欧三洲大帝国632年穆罕默德去世,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7世纪中期大规模对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1、阿拉伯政权的建立(一)阿拉伯帝国穆罕默德

《古兰经》根据穆罕默德生前言行(启示)纪录编纂而成,共114章,6200余节,内容丰富,对虔诚徒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对风俗和卫生、结婚和离婚、商业和政治、犯罪及惩罚、和平与战争予以指导。伊斯兰教的“五功”念功:信徒一生必须完全理解、绝对接受地背诵“除安拉外,再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拜功:信徒每日礼拜5次,分别在晨、晌、晡、昏、宵5个时间内举行;脱掉鞋子,戴上头巾,在一张地毯上面朝麦加方向祈祷。课功:穆斯林应慷慨施舍,作为献给安拉的贡品和虔诚的行为。斋功:穆斯林必须在斋月每日从黎明到日落禁食。朝功:穆斯林一生如条件允许应朝觐麦加一次。东到印度河流域西临大西洋北接黑海和里海南包整个半岛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西南尼罗河下游“大食国”,当时唯一与中国大唐相提并论的国家8—9世纪鼎盛,10世纪衰落,1258年被蒙古西征军灭2、阿拉伯帝国的统治(鼎盛时期)阿拔斯王朝因旗帜尚黑,称黑衣大食)四大哈里发时期哈里发选举产生632年661年1258年750年默罕默德时期622年蒙古西征倭马亚王朝穆阿维叶依靠埃及和叙利亚穆斯林大贵族支持建立;哈里发由倭马亚家族世袭旗帜尚白,称白衣大食(1)政治领域: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官僚机构辅助,最重要的是宰相、枢密院和财政部等。宰相协助哈里发统管政务,枢密院掌管令状与文告,财政部负责收支。政教合一君主专制“哈里发”一词系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代理者”、“继任人”。穆罕默德去世后,伊斯兰教先后推选出四位继承人,称之为“哈里发”。进入帝国阶段后,哈里发转为世袭制。处于政权顶端的哈里发集政权、军权和神权于一身,控制着从中央到地方的军政、税收与宗教三大权力系统,既是帝国最高元首,又是全体穆斯林的宗教领袖。(2)经济领域:阿拉伯人商业活动示意图

①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②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中国、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洋贸易。③帝国境内城市繁多,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首都巴格达,扼水陆交通之要冲,极盛时期城市人口多达150万,……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几英里长,停泊着数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也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从波斯运来香水和蔬菜,城里竟然还有专卖中国货的市场。听欧莱叶说,长安城里也有类似的专卖阿拉伯商品的市场。----------《世界史》(古代史编)朱寰、马克垚

结合上面地图和材料,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贸易中的作用?阿拉伯大规模的商业贸易促进了亚欧非三大洲各个文明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推动了中世纪印度洋区域和地中海区域海上贸易的繁荣与发展。(3)文化领域文学:《一千零一夜》:又译《天方夜谭》,以波斯民间故事为蓝本,后又吸收印度、希腊、埃及等童话寓言以及大量阿拉伯故事而成科学:花刺子密:天文学家、数学家、地理学家,曾对本初子午线一度之长进行测量,据此推算地球的圆周和体积;编写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表”。著有《积分和方程计算法》建筑艺术: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晚期受到印度建筑艺术的影响医学:拉齐斯:著名的临床外科专家,是外科串线法的发明者,著有《天花与麻疹》《医学集成》等重要著作,被誉为“阿拉伯的盖伦”,对西方医学产生很大影响①吸收和融合:吸收被征服地区文化: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

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1◎阿拉伯数字:古代印度人首创,阿拉伯人将这种数字改进并传播到全世界中国的造纸术、罗盘针、火药,印度的代数学、位置计算制和零的符号,都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西方的。——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②交流和传播: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中世纪欧洲文化史上居于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阿拉伯文化昌盛时期,西欧正处于文化低潮的所谓“黑暗”时代。那时的西欧,在基督教文化垄断下,辉煌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几乎荡然无存,古典著作,鲜为人知。然而,阿拉伯学者却通过翻译保存了大量的希腊学术著作,并把这些著作通过拉丁文等译本,传回欧洲,弥补了欧洲文化的“断层”,点燃了欧洲智慧的火种。从此,欧洲重新发现了希腊学术著作,一股研究古典文化的气氛,油然而生,为欧洲新文化——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阿拉伯帝国各族人民,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复兴和发展,并且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数学、稻米、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丰富了欧洲各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促进了欧洲社会发展的进程。阿拉伯人不愧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下卷)》思考探究:阿拉伯帝国繁荣的文化成就对人类历史进程有何重大影响1、对世界——成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2、对西方:①为欧洲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②把东方的技术发明传入西方,有利于后世西方社会的转型,也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条件。3、对中国阿拉伯的文学、天文学、医药学和数学等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情境探究】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是什么?(历史解释)

阿拉伯帝国领域内的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印度、叙利亚和埃及等地,都是古代东西方文化荟萃的地区。帝国政治的相对稳定,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而通行全国的阿拉伯语和占统治地位的伊斯兰教意识形态,则为它提供了必要前提。适应阿拉伯帝国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发展的需要,帝国的统治者日益认识到科学文化的重要性。因此,阿拉伯帝国历代统治者都比较关心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到阿拔斯王朝时期……他们不分宗教畛域,不拘泥意识形态的差异,不惜重金延聘人才,尊重和奖掖各界学者。8世纪中叶,中国的造纸术和罗盘针传入阿拉伯帝国,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下卷)》①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②工商业发达,经济繁荣③统治者重视知识、人才④地处亚非欧交界,地理位置优越⑤广泛吸收、融合东西方优秀文化

阿拉伯人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取亚非古国文明的营养,融汇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精华,创造了兼容东西方文明的阿拉伯文化。印度·泰姬陵清真寺

从7世纪以来,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通过海陆两路来到我国,长期居住下来,与当地汉族和迁居而来的西域人、蒙古人等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在中国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1建立(1)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2)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势力逐渐扩大(3)到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扩张(1)7世纪中期起,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2)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文明表现政治(1)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2)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事务,其中以掌管财政和税务的部门最为重要经济(1)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2)在东到中国、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洋贸易(3)帝国境内城市繁多,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文化(1)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2)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主干知识归纳:阿拉伯帝国的统治为什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游牧民族能够战胜具有千年历史的拜占庭帝国,并在16世纪成为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03020113世纪发展起来,并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征服了小亚细亚。奥斯曼土耳其人原本是西突厥人的一支,信仰伊斯兰教,因蒙古西征而西迁到小亚细亚。14世纪中期,征服了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041453年灭拜占庭帝国,定都伊斯坦布尔,建立奥斯曼帝国。0516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建立起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1、建立过程1453年灭拜占庭帝国16世纪后期地跨亚非欧大帝国至此,古代世界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有:波斯、马其顿、罗马、东罗马、阿拉伯、奥斯曼(1)政治领域:①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主在人间的影子),他既时宗教领袖,又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②在帝国中,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税。政教合一的军事封建帝国2.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政教合一的军事封建帝国最高统治者苏丹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税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国家土地的最高所有者集宗教、政治、军事权力于一身(2)经济领域:①15-16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②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奥斯曼帝国---阿拉伯政治体制的延续者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的商品征收重税,严重阻碍东西方贸易,为新航路开辟埋下伏笔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时间7世纪—13世纪13世纪—20世纪政治政教合一经济鼓励、促进了东西方贸易交流苛以重税,阻断东西方往来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异同:二、融汇中华千年文化因子的东南亚古国(一)南海丝路上的古国:印度越南(二)东海丝路上的古国:日本朝鲜11.中古时期的印度(南亚次大陆)(1)笈多帝国①笈多帝国的统治: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但国王直接控制的地区主要为恒河中下游,其余大部分地区仍保留原来的藩王,政令不够统一。

超日王是笈多帝国的第三代君主(380-415),其在位期间国势达到极盛。其注意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扩大灌溉网,改进耕作技术,促进了农业发展。农产品除水稻、棉花、麦、甘蔗等外,新品种大量增加,还出现了养蚕业。笈多王朝金币(一)南海丝路上的古国:印度越南1②印度教的兴起:笈多帝国时期,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印度教得到统治阶级支持,以后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印度教的基本教义与婆罗门教类同,主要经典有《吠陀》《奥义书》《往世书》《摩诃婆罗多》《摩罗衍那》等。印度教恪守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同时吸收佛教的“轮回”“业报”的教义,鼓吹人生有轮回,善恶有因果。印度教的主神是相互关联而各具一相的“三相神”,即婆罗摩、毗湿奴和湿婆三大主神。(如图从左至右)◎三大主神婆罗摩(大梵天):创造之神,是宇宙和天地万物(包括神、人)的创造者,被称为始祖。毗湿奴(遍入天):赐福于人类的保护神。湿婆(大自在天):苦行神和舞蹈之神。法显旅印:法显399年从长安出发,402年进入北天竺,后入中天竺(恒河流域),遍访佛教中心地,探寻佛教经典。411年从海路回国,413年回到东晋建康。法显将历经15年30国的印度求经见闻写成《佛国记),又名《法显记》1◎得里苏丹国疆域示意图

德里苏丹国(1206-1526),是实行伊斯兰教国家的政教合一制度。苏丹既是国家元首,又是伊斯兰教最高教长,集君权和神权于一身。德里苏丹国时期,印度的穆斯林人数剧增,伊斯兰教上升为与印度教并列的主要宗教。中央政府有36个部,还建立了行省制的地方统治体系,由穆斯林地方军事贵族掌权。

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波斯、突厥的语言、文化、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大量传进印度并且渗入土著的古老文化之中,奠定了现代南亚文化的基础。(2)得里苏丹国①建立:11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13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得利苏丹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②统治: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地方划分为行省,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伊斯兰教在印度传播,对印度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伊斯兰教成为印度第二大宗教。加深了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对立,导致尖锐的宗教矛盾。后来,统治者提倡频繁接触,相互之间形成广泛影响;相互借鉴吸收,形成众多教派。

2019年8月15日,印度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交火,至少3名巴基斯坦士兵及5名印度士兵死亡。但印度军方否认有5名印度士兵死亡,印度称,巴基斯坦违反停火协议,交火时有3名巴方士兵死亡。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警察称,有两名平民在交火中身亡。印度和巴基斯坦方面2019年12月26日证实,印巴双方军队25日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附近发生交火,导致印方一名军官和一名妇女死亡,巴方有两名士兵丧生。思考:今天印巴地区冲突不断的原因?民族矛盾、宗教争端1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建立4世纪7世纪后,北印度地区陷入分裂状态,11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13世纪,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家,宗教印度教伊斯兰教政治统治中央国王直接控制的地区主要为恒河中下游伊斯兰政教合一的君主集权,苏丹是最高统治者地方大部分地区保留藩王,政令不够统一地方划分行省,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分裂割据、宗教冲突不断经济手工业体现在炼铁、棉纺织业和造船上:控制着孟加拉和西印度沿海港口,对东南亚及中国的贸易沿“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的。经马六甲海峡到达过中国的广州进行贸易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波斯、突厥的语言、文化、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传进印度与印度的古老文化相融合,奠定了现代南亚文化的基础。文化在梵文文学、绘画、雕刻、建筑艺术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历史纵横古代越南越南古称“交阯(zhi)”或“交趾”,秦汉到唐末千余年间,越南北部一直处于中国中央政权管辖之下。唐朝末年,该地区陷入分裂割据状态。968年,越南北部的地方统治者自立为王,后得到北宋承认,获得藩属国地位。1010年,越南建立李朝,定国号为“大越”,并模仿中国制度设置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明朝建立后,一度直接在越南设立州县,后恢复越南的藩属国地位。此后越南与中国维持宗藩关系直到19世纪西方殖民者入侵。越南的古装剧越南春节年货市场1.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历史沿革早期神话太阳神天照大神的后裔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立日本国并即位为天皇。弥生时代初期出现了陶器、铁、铜器以及水田等文化,使日本逐渐成为一个农业社会。弥生时代中期,位于九州的奴国国王向汉朝朝贡,并获赐金印。古坟时代飞鸟时代(大化革新)奈良时代平安时代幕府时代明治时代大正时代昭和时代平成时代令和时代(2019.5.1)(二)东海丝路上的古国

本州北海道四国九州646年孝德天皇孝开始“大化改新”,模仿中国隋唐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10世纪中央集权制开始瓦解,形成庄园;贵族、庄园主豢养武士,武士集团日益重要17世纪德川幕府面对世界变局,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制外来影响。历史发展历程6-7世纪日本出现严重社会危机12世纪末镰仓幕府建立,并从朝廷获得了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力,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秦汉之际中国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传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幕府时代形成:12世纪末(1192年),镰仓幕府的建立。幕府从朝廷获得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利。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武士成为将军的家臣。将军赋予武士官职和俸禄;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并承担纳贡和兵役等义务。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中国隋唐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它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使日本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的标志。请从大化改新的视角看中华文明对日本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日本唐朝政治中央:二官八省(太政官相当于尚书省、八省实际上是唐三省、六部、九寺中某些部门的综合)地方:国、郡、里中央:三省六部制(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吏、户、礼、兵、刑、工)地方:州县制经济班田收授法、租庸调制均田制、租庸调制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活习俗城市布局建筑风格文字货币样式政治中央:二官八省(太政官相当于尚书省、八省实际上是唐三省、六部、九寺中某些部门的综合)地方:国、郡、里经济班田收授法、租庸调制建筑风格日本都城的建设完全模仿长安,甚至街道的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也有“朱雀街”“东市”“西市”等名称。语言文字8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和尚,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字的标音表意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教育方面天智天皇在京都设立大学,后来学制逐渐完备,学习的内容与唐时期大体相仿。文学方面唐代丰富多彩的文学,深为日本人民欣赏。艺术方面唐朝的音乐、绘画、雕塑、书法、工艺美术等也纷纷传入日本,日本吸取了唐朝的乐制,宫廷还请唐乐师教授音乐科学技术唐朝先进的生产技术、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建筑、雕版印刷等陆续传入日本。生活习俗唐人所喜爱的马球、角抵等体育活动先后传入日本。茶叶于奈良时期传入日本,开始当做药材,到平安时期已经兴起了喝茶之风。【拓展提升】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唐文化影响下的大化改新1日本传统文化无处不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文字、书法、服饰、钱币、建筑、茶道、音乐......拓展:日本与中国汉:倭奴国王金印,公元57年中国东汉光武帝赐(1784年在日本志贺岛发现)唐:遣唐使仿唐大化革新明:倭寇--日本海商与海盗集团(中国史记载明朝的东南沿海抗倭斗争)近代前期: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二十一条近代后期:抗日战争现代:中日关系正常化当代:钓鱼岛问题、靖国神社的问题等等

2.唇齿相依邻国--朝鲜(半岛)新罗初步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仿效唐朝制度高丽大将李成桂1392年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日本丰臣秀吉派军侵略朝鲜,朝鲜请求中国支援,明大将邓子龙、朝鲜大将李舜臣牺牲。历经7年中朝军民取得抗击日本侵略的胜利。7世纪末10世纪初14世纪末16世纪末政治中央设三省六部,将地方划分为十道;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经济推行土地国有,实行授田制文化中国的儒家经典和辞章之学广为传播李舜臣①中国的造纸术传入阿拉伯,促进阿拉伯文化的繁荣②日本大化改新,模仿隋唐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实现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的过渡。③朝鲜的新罗模仿中国唐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中央设三生六部制,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儒学经典和辞章治学广为传播。问题探究:在中古时代,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辉耀东西。结合本课所学,列举唐朝时期中华“文化出超”影响周边国家的主要史实。在中华文化的影响下,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琉球列岛、中南半岛的越南以及以后随着移民中南半岛及南洋群岛的大部分地区都曾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共同打造一个带有鲜明中华文化的文化圈。探寻亚洲多彩文明体味交流多元共生

印度佛教影响遍及世界;中国儒学影响各国治国理政;伊斯兰文明辐射亚洲影响世界;古丝绸之路跨越了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跨越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的汇集地,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1.多元共生、多态共融的亚洲古代文明2.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对亚洲诸国历史进程的影响3.“一带一路”与21世纪人类新文明一、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使者--伊斯兰帝国1.阿拉伯帝国

2.奥斯曼帝国

二、融汇中华千年文化因子--东南亚古国1.南海丝路上的古国:印度越南2.东海丝路上的古国:日本朝鲜

三、探寻亚洲多彩文明体味交流多元共生1.多元共生、多态共融的亚洲古代文明2.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对亚洲诸国历史进程的影响3.“一带一路”与21世纪人类新文明

课堂总结课堂总结中古时期的亚洲阿拉伯帝国南亚与东亚的国家奥斯曼帝国的兴起阿拉伯帝国的建立阿拉伯帝国的鼎盛时期:政治领域、经济领域阿拉伯帝国的文化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吸收被征服地区文化奥斯曼帝国的建立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政治领域、经济领域中古时期的印度(南亚次大陆)中古时期的日本中古时期的朝鲜笈多帝国得里苏丹国:建立、统治笈多帝国的统治印度教的兴起大化改新幕府时代的到来背景:庄园经济、武士集团形成:12世纪末,镰仓幕府的建立结束:德川幕府——日本最后一个幕府西亚南亚东亚政教合一多种宗教中央集权提升基础拓展探究请选题!(三)、课堂检测1.他作为精神领袖,创立了世界性宗教;作为政治领袖,推动了阿拉伯地区的统一。材料中的“他”是A.亚历山大B.基督C.穆罕默德D.乔达摩·悉达多课堂检测:2.沿着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不断交流和传播。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起到最大贡献的是A.印度人

B.希腊人C.阿拉伯人

D.伊斯兰教3.武士是日本以武艺为专业的社会阶层,日本封建社会平安时代中期以后统治阶级的忠实仆从。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庄园的形成与壮大C.幕府政治在日本开始

D.西方殖民者入侵日本

4.“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传播宗教,从此其教徒的足迹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民族”是A.大和民族 B.中华民族C.阿拉伯民族 D.日耳曼民族

课后探究题:史料实证材料: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说:“寻求真理,哪怕远在中国。”他的教诲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