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中国古代文明走向繁荣-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1年)课件-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课件】中国古代文明走向繁荣-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1年)课件-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课件】中国古代文明走向繁荣-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1年)课件-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课件】中国古代文明走向繁荣-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1年)课件-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课件】中国古代文明走向繁荣-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1年)课件-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魏蜀吴西晋十六国东晋

317-420北魏东魏西魏宋隋220年589年北齐北周齐梁陈266-316北魏——北周:439——581中国古代文明走向繁荣1--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1年)一、阶段特征: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家分裂割据、政权频繁更迭是这一时期的基本格局;许多国家制度承秦汉启隋唐,呈现出过渡性特点:民族交融进入高潮,推行“汉化”成为各少数民族不约而同的选择;士族制度是这一时期突出的社会政治现象。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不断撞击、融合;北方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破坏;北民南迁促进了南方开发,江南的经济地位逐渐上升;在士族制的基础上,汉代以来的田庄经济迅速发展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由统一走向分裂,又由分裂走向大一统的时期。呈现出包容异质和张扬个性的时代特征。北方民族交融及三教鼎立,为中华文化增添了新的因素;科技成就继续领先世界,文学承上启下,艺术大放光彩,为隋唐文化的高度繁荣奠定基础二、知识清单政治三省体制形成;门阀士族;九品中正制;北魏孝文帝改革经济农业:江南的开发;经济重心南移;灌溉:曹魏翻车、均田制;手工业:灌钢法;白瓷;纸张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商业:出现草市;思想文化哲学:儒、道、佛三教并行(玄学);文学:建安文学;山水、田园诗:陶渊明《归园田居》;乐府诗书法:钟繇“领楷书之先;草书;行书“书圣”王羲之《兰亭序》;艺术:顾恺之“传神写照”《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建筑: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科技:数学:圆周率;农学:贾思勰《齐民要术》地理: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魏晋南北朝三、近五年全国高考情分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2017(卷Ⅱ)25,魏晋的政治制度

江苏北魏孝文帝改革(卷Ⅱ)26经济重心南移20182019(卷1)45秦朝“二十等爵”制和曹魏“五等爵”卷Ⅲ龙门石窟、佛教儒家思想融合2020北京2魏晋俗乐、民族融合天津2北朝民歌2021全国甲45北魏孝文帝改革、广东2相权转移湖南3

均田制典例:1.(17·新课标全国Ⅱ卷·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C2.(2021年河北高考模拟)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授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15岁以上)负责一定的徭役。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帛或布代役,成为庸。这一调整()A.加强重了农民的租役负担B.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直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D.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D3.(19·新课标全国Ⅲ卷)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C4.(19·新课标全国Ⅲ卷)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

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

D.儒家思想影响D2.(2020·浙江高考真题)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如图所示之东汉字砖,有学者研究认为系行书之滥觞肇迹,盛行于晋代。据此判断()A.行书介于篆书与草书之间 B.行书肇自甲骨金文并吸收草书之长C.行书之体介于楷书与草书D.行书兼具隶书之对称与楷书之方正C一、政治方面:(一)政治格局:分裂格局,多个民族政权并立,南北处于对峙状态,但分裂中孕育着统一;(二)政治制度:1.中央官制:三省体制形成(1)三国魏设中书省;(2)西晋设门下省(3)南朝梁时,尚书台改为尚书省尚书的发展沿革:尚书(秦)——尚书台(东汉)——尚书省(南朝)2.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1)概念:又叫九品官人法,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把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然后进行授官的制度,实际是察举制的发展与演变,也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主干知识梳理一、政治方面:(一)政治格局:(二)政治制度:1.中央官制:三省体制形成2.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1)概念:(2)背景:汉末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名士控制了地方选人权,国家用人权受到侵袭。(3)沿革:开始(曹魏)—盛行(西晋)—南朝(衰落)—隋唐(废除)(4)选拔标准:家世(门第声望)、“行状”(品德才能)一、政治方面:(一)政治格局:(二)政治制度:1.中央官制:三省体制形成2.选官制度:九品中政制(1)概念:(2)背景(3)沿革:(4)选拔标准:(5)作用(影响):剥夺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选官权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制度,影响了官吏选拔的公平、公正。家世(门第声望)、“行状”(品德才能)(三)政治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公元471年开始)1.背景:政治:北魏崛起并统一了黄河流域,孝文帝时吏治混乱、民族歧视政策引发社会危机;(社会危机:宗主督护制使豪强地主势力膨胀,严重影响政府赋税收入和徭役,同时加重了农民的负担,社会矛盾激化;鲜卑族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族矛盾激化,导致各族人民起义不断爆发。)经济:中央政府面临财政困难,经济上落后于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文化:北方统一后,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孝文帝深受汉文化影响;(冯太后推行汉化运动。)外部:北方受到柔然、南方受到南朝刘宋的威胁,民族矛盾尖锐。(三)政治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2.内容:(1)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度,杜绝官吏贪污枉法;(2)颁布均田制、租调制;均田制:ɑ.概念:将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农民要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土地分为露田和桑田,露田是国有土地,老死还田;桑田归农民所有,可以自由买卖,规定用于种植桑、枣、榆树。b.标准:15岁以上的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c.作用:有利于遏制土地兼并,缓和社会矛盾;促进北方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保证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和调,租指粮食,调指布匹。(三)政治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2.内容:(1)政治: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度,杜绝官吏贪污枉法;(2)经济:颁布均田制、租调制;(3)迁都洛阳;494年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4)实行汉制。废除鲜卑旧俗、旧制,官制、礼仪、典章一律改为汉制。(5)生活习俗:学习汉族文化(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兴修水利、重铸铜币等(三)政治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2.内容:3.特点:少数民族自上而下的汉化改革4.影响:(1)进步性:

①促进北方社会经济复苏和发展;

②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③有利于边疆开发和人口素质提高。

④奠定了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和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基础;(2)局限性:①全面推行汉化,使鲜卑族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②失去尚武的民族精神,削弱了军事力量。45.21年全国甲卷【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北魏前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广设军镇,相当于州,镇下置戍,相当于郡,对所在地区实行军事控制。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下令将全国分为38州,除北方边境地区外,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孝文帝还将州、郡、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各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级地方长官的品级不同,其下所设属员多少也有相应的差别,规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又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办法推而广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依户给俸”在孝文帝以后停用,而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等九级,直到唐代一直没有改变。——据《魏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意义。(7分)合作探究(一)(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8分(1)内容:①改镇、戍为州、郡、县,由军事管控变为正常行政化管理;②地方行政机构分等级,据民户多少给予俸禄;③中央对地方官吏加强管理;④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意义。(7分)意义:①实现了统一的行政管理,推动了北魏政权的转型;②使均田制得以顺利推行,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发展;③有利于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④影响了隋唐地方行政制度。知识归纳1.(2021·广东高考)汉代设尚书台,其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仆射。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这一现象说明A.皇权旁落B.相权转移C.地方权力削弱D.行政效率降低2.(2021·全国高三单元测试)有学者指出“正是由于士族力量的强大,曹氏若想公然取汉室而代之,就不得不对士族妥协,作出让步。延康元年,曹丕接受陈群建议,同意实行九品中正制,以换取士族对自己登上皇帝宝座的同意和支持”。据材料可知,九品中正制(

)A.以门第族望作为选官标准 B.折射出士族精于为官之道C.体现寒、士族间某种妥协 D.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加强BC课堂巩固A3.《资治通鉴》记载:“(西晋)永嘉之乱,中州人士避地河西(今河西走廊),张氏礼而用之,子孙相承,衣冠不坠,故凉州号为多士。”该现象体现了(

)A、中原文化的拓展 B、中西部经济融为一体C、社会分化的加深 D、河西文化圈正式形成4.(2021年四川三模)南北朝时期的典籍记载了很多北方迁到南方的名士如王导、谢安等人的言行作派,及其受南人崇拜模仿的事例。细如服饰用具,琐至音容笑貌,都被人悉意效拟。南方上层人士改操中原洛阳之音,也成为南土标榜身份的一种方式。据此可知,当时()A.南北方的语言逐渐趋于统一B.经济重心南移消弭文化差异C.经济文化实力影响社会风尚D.南方社会的包容性强于北方C一、政治方面:二、经济方面:(一)农业1.江南的开发:(1)时间:东晋南朝(2)范围:从江东扩展到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3)原因:

北民南迁,带来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根本原因);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统治者推行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如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兴修水利等。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优势;人民的辛勤劳动;一、政治方面:二、经济方面:(一)农业1.江南的开发:(1)时间:东晋南朝(2)范围:从江东扩展到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3)原因:(4)表现:三吴地区(吴郡、吴兴、会稽)最为发达;洞庭、鄱阳湖流域成为重要产粮区(5)影响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使之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教育文化中心南移,南方教育不断发展。古代对外通道发生转移,促进南方沿海城市的发展。⑤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对江南的开发过程:最早开发:春秋战国,楚、吴、越对江南有所开发初步开发:秦汉修灵渠,设三郡大规模开发:东晋南朝经济重心南移过程:最早的经济重心:黄河流域为南移打下基础:三国两晋南北朝重心开始难移:隋唐(唐安史之乱后)重心南移完成:南宋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巩固:明清时二、经济方面:(一)农业1.江南的开发:2.寺院经济: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与官府争夺劳动力和税收,农民负担加重僧尼有免役调、租税的特权,寺院经济严重影响政府经济3.土地制度:(1)屯田制(曹魏):国家以军事强制形式要求士兵或农民垦种荒地,生产军粮或征收地租的土地制度(2)均田制:北魏——唐4.灌溉工具:翻车(曹魏):人力二、经济方面:(一)农业(二)手工业:1.丝织业。吴国八辈之蚕;蜀锦;2.冶铁业:南北朝时,发明“灌钢法”(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3.制瓷业:北朝出现白瓷,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4.造纸业:造纸技术进步明显,纸张白度增加,表面平滑、产量增加,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三)商业(1)出现草市(东晋),北方商业发展缓慢,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活跃;(2)南北经济差距缩小,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基础1.(2021·湖南高考)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D.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A课堂巩固2.(2021年全国高考模拟)西晋末年由于“八王之乱”及少数民族内迁,北方经济衰退。而江南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北方人民为逃避战火纷纷南迁。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到南朝末年,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不包括()A.南方寺院经济发达,政府税收充裕B.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C.江南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增强国力D.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A3.(2016·江苏高考)《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B4.十六国时期,北方地区普遍形成了坞堡经济。坞堡往往由一个或者数个大田庄组成,除了种植谷物桑麻之外,还种植蔬果,豢养鸡豚,自办樵蔬脂烛,生活资料基本自给自足。坞堡还组织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具有自我防卫的能力。坞堡经济()①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适应②带有鲜明的庄园经济色彩③阻碍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④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说:“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则生,既炒则熟。生熟相和,炼成则钢。”此炼钢法指的是()A.高炉炼钢法B.块炼法C.渗碳炼钢法D.灌钢法AD三、文化方面(一)科技1.数学:刘徽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南朝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2.农学: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1)内容:涉及农、林、牧、副、渔,阐述因时因地制宜的农学思想材料: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2)意义: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反映了民族融合、重农抑商3.地理:西晋裴秀绘制《禹贡地域图》,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水经注》系统介绍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二)哲学:儒、道、佛三教并行1.玄学:(1)概念:魏晋时期出现的以《老子》为研究核心的哲学思潮,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2)原因:社会动荡,知识分子逃避现实,倾向于“玄虚淡泊”;儒家思想出现危机;东汉后期盛行的清议、清谈之风为其奠定思想基础。(3)代表人物:东晋葛洪:宣传采药炼丹、长生不老,成为为封建统治的宗教;萧梁时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4)特点:把儒家的政治伦理和道家的哲学结合,形成新的道家学说(披着道家外衣宣传儒家纲常的主观唯心思想)2.道教“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这是一种形而上哲学的思维方法,对于我们对自然界以及西方科学的研究会有重要的启发。(二)哲学:儒、道、佛三教并行3.佛教:西汉传入,魏晋盛行。(1)盛行原因:社会基础:战乱不断,社会动荡,百姓需要精神寄托;思想基础:佛教宣传来世说、宣扬灵魂不灭、生死轮回;政治基础:适合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2)影响:①推动中外关系发展。②伴随佛教而来的西域、印度文化对我国科技文化产生重要影响。③佛教寺院成为社会上的重要政治经济势力,农民负担加重。④佛教盛行产生的危害促使反佛思想产生。(4)反佛斗争的兴起南朝范缜:《神灭论》中提出,形体和精神同时存在,同时灭亡。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先后灭佛:没收寺院财产,让僧尼还俗,捣毁佛像,增加了劳动人手和财政收入,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四)文学1.建安文学:内容充实、风格苍凉而富有生气。代表:曹操《蒿里行》、王粲《七哀诗》2.山水、田园诗:陶渊明《归园田居》《桃花源诗》;谢灵运《登池上楼》3.乐府诗(民歌):《束勒歌》、《木兰辞》(三)书法艺术:1.书法:(1)魏晋时期,隶书向楷书过渡,书法成为一门艺术钟繇“领楷书之先”——宣示表(2)草书由隶书演变而来,成熟于东晋(3)“书圣”王羲之,把行书推进成熟的高峰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2.艺术:东晋:顾恺之提出“传神写照”,《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宗教色彩比较浓厚;3.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受西域造像艺术影响,保存较多古印度佛教艺术的风格);河南洛阳的云南石窟(具有中原文化的特征)知识归纳总结1.(2021·天津高考真题)魏晋时期,一批书法家的书法艺术各具特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