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课件】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课件】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课件】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课件】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中外以史纲要

(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第2课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3.认识古代各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课标要求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1.能够识别地图中的相关信息,结合有关古代文明扩展的历史地图,从中认识武力扩张是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时空观念、唯物史观)2.运用史料,理解古代西亚、埃及文明向外传播的主要史实,归纳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以及字母文字发展传播的途径,认识丝绸之路的伟大意义(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素养提升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时空定位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必背框架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是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前提。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社会分工与社会结构日趋复杂,人类逐渐迈向文明时代。最初的文明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尓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由于历史环境的不同,西业、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农耕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促使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崛起,欧亚大陆的农耕文明区域逐渐连接起来。不同地区的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加强交流,并相互影响。秦汉王朝与罗马帝国建立了经济和文化联系。单元综述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重要知识梳理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文明产生的前提:最初的农业和畜牧业逐渐发展并传播开来。2.国家的产生:

(1)产生的前提条件: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产生的表现

①剥削制度:奴隶制产生(人类第一种剥削制度)

②国家机器: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出现

③文字产生:方便记事和管理

④君主产生:原来的部落首领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美苏尔文明:(两河流域)(1)国家诞生时间:公元前2900年(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两河流域,

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表现:①国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下有各类官员管理政务和军事;②原来的城市大多失去独立地位,成为必须服从国王命令、向宫廷纳贡的地方行政单位。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3)汉谟拉比法典(重点记忆)

①内容:涉及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机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②影响:是世界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4)文化成就:

①文字:楔形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②史诗:《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史诗。

③数学: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2.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1)政治: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法老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法老之下,设有官员分别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

(2)文化:

①文字:象形文字

②历法: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③建筑:金字塔

④莎草纸: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3.古印度文明:(恒河文明)

(1)种姓制度:(重点记忆)

①第一等级:婆罗门:主掌宗教祭祀;(婆罗门教的说教为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

②第二等级:刹帝利(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

③第三等级:吠舍:普通劳动者(大部分)+富有商人(少部分);

④第四等级:首陀罗:地位最低,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⑤四个等级之外:“贱民”特点: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等级制度森严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2)文化:

①佛教: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对种姓制度形成了冲击;

②史诗:《摩柯婆罗多》、《罗摩衍那》;

③数学: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4.古希腊文明:(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部分岛屿)(1)政治:城邦政治

特点:小国寡民,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2)代表城邦:

①斯巴达: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

②雅典: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3)民主政治的影响: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之上

(1)从政治机构的设置来看,有公民大公、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这体现了人民主权这一特征。

(2)从运作方式来看,通过差额选举制、任期制、比例代表制等方式保证了每一个成年男性公民都有行使城邦最高权力的机会,即轮番而治。

(3)从五百人议事会负责监督行政官员、陶片放逐法等方面看,体现了权力制约的特征。

(4)从设立陪审法庭、实施陶片放逐法等来看体现了法律至上的特点。重难点探究: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2.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

(1)民主的创举。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了民主运作的新方式,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2)多数人参政。集体决策、选举和群众监督,开创了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3)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民主制重视全体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铸就了雅典人民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从而促进了雅典政治、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希腊文化的繁荣,使古希腊在文化领域取得众多辉煌成就。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3.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1)民主性质的原始性:雅典民主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形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2)民主范围的狭隘性:它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是奴隶主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民主权利。

(3)民主运作方式的随意性: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三:古代文明的扩张1.农耕文明对外扩张的潜能人类最初的文明之间相互独立,联系甚少。但社会分工比较发达,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社会结构和管理系统较复杂,具备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农业的发展让国家得以对外扩张。

2.古代文明的扩张

(1)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张,鼎盛时期还曾达到两河流域,并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

(2)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3)亚述帝国:组建了包括步兵、骑兵、战车兵、工兵等在内的多兵种部队,数百年时间里几乎战无不胜。亚述帝国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建立了历史上空前的大帝国。

(4)古代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他们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在200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3.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是奴隶制帝国兴起的重要条件。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四:古代世界的帝国

1.波斯帝国(前6世纪——前4世纪):

(1)扩张概况: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迅速征服了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2)巩固统治措施:

①中央:君主专制制度、君权神授、王权至上,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

②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总督与军事长官相互制约。

③从中央到地方有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3)灭亡: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亚历山大入侵波斯帝国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2.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前323年):

(1)扩张概况: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亚历山大入侵波斯帝国。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击败波斯军队的抵抗,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灭亡了波斯帝国,并进一步向东扩张,征服了印度河流域,继波斯之后再次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2)制度的承袭: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3.孔雀帝国:(1)扩张概况: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初步把整个南亚统一起来。公元前324年,印度建立了统一的王朝。因为新国王旃陀罗崛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农民家族中,故称这个王朝为孔雀王朝,又称孔雀帝国。孔雀帝国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2)文化:佛教在孔雀帝国时期得到广泛传播,逐渐演变为世界性宗教。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4.罗马帝国(前27年—4世纪):(1)扩张概况:罗马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蕞尔小邦。在成功解决内部矛盾后,它凭借强大的由公民组成的军队首先征服了意大利,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先后征服了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其中包括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解体后形成的一系列国家,以及今天的法国和英格兰,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在扩张过程中,罗马把被征服地区的大量居民卖为奴隶,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2)顶峰:由于奴隶和广大平民的辛勤劳动、地中海不同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贸易的发展,帝国在1—2世纪达到繁荣的顶峰。(3)分裂和灭亡:

①原因:3世纪以后,官僚体系和职业军队使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边境压力逐渐加大。

②分裂: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③灭亡:5世纪后期,在内外夹击下,西罗马帝国灭亡。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五:文明的交流1.文明交往总趋势:不断加强,互相影响也不断扩大。

2.传播概况(1)农耕技术: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2)冶铁技术: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3)文化传播: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3.字母文字:腓尼基字母(1)起源于西亚地区的,由22个字母组成(2)演变: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它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3)影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1.积极作用:

①亚历山大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②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③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2.消极作用: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重难点探究:亚历山大东征的评价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1.内因:

(1)奴隶制经济导致了帝国经济的崩溃。帝国后期,奴隶制生产关系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3世纪的危机使罗马农业萎缩,工商业萧条,城市衰落,财政枯竭。而封建制因素的增长和大地产经济的发展又日益瓦解着日益腐朽的奴隶制度。

(2)政治混乱,行省离心倾向严重。帝国后期,皇位变更频仍,中央集权的帝国政府陷于瘫痪,导致政局动荡。

(3)各地人民起义严重削弱了罗马统治的基础。帝国后期。受到沉重削弱、处境不断恶化的奴隶和贫民纷纷起来反抗。2.外因:日耳曼人的入侵。重难点探究: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1、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

(1)征服与扩张首先带给被征服地区的是灾难与破坏。

(2)扩张了农耕文明区,把农耕文明逐渐连成一片,加快了

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

(3)古代世界通过商贸往来,以及思想、文化和技术的传播,

促进了促进了各地文明之间的交融、互鉴;推动了人类

社会的发展。深化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深化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2、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1)表现:经贸往来,思想、文化、技术传播的史实。

(西亚、希腊、埃及、罗马、中国)

(2)影响:

①文明得到传承与发展,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②各地文明之间相互吸收与借鉴,文明交往不断加强,

文明不断扩大。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古代文明地理环境主要文明成果古巴比伦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古埃及干旱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尼罗河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深化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影响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古印度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种姓制度、佛教、阿拉伯数字古希腊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小国寡民的城邦民主政治、哲学、首创“历史”一词古代中国黄河、长江流域(主要为黄河流域),早期黄河流域植被茂密,气候适宜,同时黄土也是一种比较适合耕种的土壤甲骨文、青铜器、长城、《诗经》深化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影响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1.古罗马宗教中的神祇来源很广泛,其中包括来自古希腊神话中的战争与智慧之神密涅瓦、爱与美之神维纳斯等。这种文化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罗马宗教信仰有包容性B.罗马奴隶制经济的发展C.罗马帝国不断向外扩张D.基督教不断发展与完善素养专训:唯物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罗马宗教中的很多神祇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神,结合所学罗马发展史可分析得出,罗马曾经征服过希腊的诸多地区。为了有效控制新扩占的地区,罗马帝国采取了很多措施,吸收了希腊文明的较多成果,包括法律、宗教、神话等,故选C。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2.“一带一路”倡议成为社会热点。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文明的冲突与融合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D.中华文明的吸引力素养专训:家国情怀——学习和探究历史价值,关注现实问题【解析】选A。亚历山大东征是古代文明交流方式中的暴力冲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是古代文明交流方式中的和平交往,反映了古代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故A正确;亚历山大东征不涉及与中国的关系,排除B;C仅符合亚历山大东征,排除;材料并非强调中华文明的历史地位,故D错误。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1.波斯帝国相继征服了巴比伦、埃及、色雷斯和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等,波斯人统治期间,希腊、小亚细亚和波斯的多种文化间实现了和平共处和相互适应,开始了希腊化的进程。这反映了(

)A.希腊文明产生得益于波斯帝国的征服B.战争客观上加速了东西方之间文明交流C.战争深刻影响了东西方历史发展进程D.波斯帝国是东方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及时训练】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解析】选项分析A希腊文明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过程,希腊文明的产生未得益于波斯帝国的征服C夸大了波斯帝国战争征服的影响D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技巧总结

中外以史纲要

(下)

单元知识梳理与整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