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件_第1页
高中历史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件_第2页
高中历史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件_第3页
高中历史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件_第4页
高中历史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主学习·新知全解清政府自发伊犁地区左宗棠改订条约邓世昌马关条约邱逢甲瓜分中国袁世凯西什库教堂中外反动反帝爱国瓜分中国提示:

表中的数据反映了在黄海海战中,中日双方海军装备及兵力相差不大,从战役的结果来看,中国的损失大于日本。但北洋水师主力尚存。提示:

(1)1895年,台湾人民为阻止日本占领台湾,自发开展了反割台斗争,英勇抗击日军五个月,打死打伤日军三万多人。但最终寡不敌众,日本占领台湾。(2)反映出台湾人民誓死保卫祖国领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示:从背景上看,义和团运动是在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局势下兴起的。从斗争的过程看,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从意义上看,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维护了国家主权,捍卫了民族尊严。(1)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奋起抵抗。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到黄海海战、台湾民众的反割台斗争再到义和团反帝运动等,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2)中国军民在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显示了强大力量,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合作探究·课堂讲练[史料应用](1)史料一的诗歌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提示:

中日甲午战争。根据诗中的“辽阳”可知此战事起初在东北,中国最终战败。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加深。(2)史料二中作者是运用什么方法评价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根据史料二归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是什么?提示:

史料二反映了作者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分析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的影响。从直接影响看,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从间接影响看,进一步惊醒了中国人,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开始参与全球化。[史料应用](1)史料一漫画作者要表达对义和团的什么态度?漫画所传达的信息有哪些与历史事实具有一致性?提示:

表现了作者对义和团的嘲笑与鄙视。义和团对外国侵略者毫不畏惧,奋勇杀敌;义和团的武器装备落后;义和团不能正视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关系。(答出两点即可)(2)史料二、三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提示:

两者都肯定了义和团所表现出的英勇无畏的精神,以及义和团对中国人民的激励作用。(3)据史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提示: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的实现。规范集训·学业达标答案:

D[达标测评]1.“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这首诗体现了三元里人民(

)①不畏强暴的精神②团结一心的精神③敢于造反的精神④抵御外侮的精神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三元里人民抗英不是造反,故③不符合题意。答案:

C2.从维护国家统一角度讲,左宗棠在历史上最杰出的贡献是(

)A.主张向西方学习 B.编练新式军队C.率兵收复新疆 D.兴办洋务企业解析:

四个选项都符合左宗棠的个人作为,关键是审题时注意“从维护国家统一角度讲”。答案:

C3.“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A.威海卫战役 B.平壤战役C.黄海海战 D.辽东战役解析:

1894年9月,在中日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一直冲杀在前。邓世昌命官兵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第一游击舰队旗舰“吉野”号时,“致远”舰不幸为一条鱼雷所中而沉没。邓世昌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答案:

C4.近代前期中国有一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C.反割台斗争 D.南京保卫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倭”是当时的中国人对日本的称呼,再由“近代前期”可知题中的国土指的是台湾。《盟约书》反映的是《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后,台湾人民掀起的反割台斗争。答案:

C5.(2016·浙江学业水平测试)民国时期的小说家包天笑在晚年追叙说:“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他叙述的这一情形的出现是由于清政府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

割台湾岛给日本是《马关条约》的内容,故选C项。答案:

C6.“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对义和团这张揭帖内容的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