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专题
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的种类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它的含义非常广泛,简单说包括各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结构技巧的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及结构技巧,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关于手法、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一)在解题时,手法与艺术手法内涵与外延基本相同。(二)手法与艺术手法在外延上不仅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也包括具体表达方式下的子概念。也就是说,描写、抒情等不是手法,也不是艺术手法,但是,怎样描写、怎样抒情诸如“侧面描写”、“白描”、“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具体的描写、抒情方式就是手法或艺术手法了。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2表现手法3结构技巧4修辞方法提醒
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
考题出现“手法”一词,答题时首先考虑修辞手法,然后才考虑表现手法或者结构特点。表现手法鉴赏古诗词表达技巧3.表达方式1.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对偶夸张借代设问用典顶真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赋比兴,抑扬,对比,联想,衬托(正、反衬)描写类抒情类间接抒情2.修辞方法动静,虚实,侧面烘托,细节描写,白描,乐景衬哀情其他手法:表达技巧鉴赏之表达方式鉴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西江月•遣兴辛弃疾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一、表达方式此词的“醉”能等同于生活中的“醉酒”吗?
明确:此词看上去都是作者的醉语醉态,实际词人是清醒的,昏醉欲倒的是最高统治者和把持朝廷的投降派。词人在这里借醉写自己独立的人格。高傲的品行和抗金复国壮志难酬的无比愤懑。表现手法上,词作拟人化和问答体的写法,幽默诙谐,风趣横生。叙述杂以描写,让人物自己出来表演,塑造了生动艺术形象。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高中课本中《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鉴赏诗歌的描写手法a、描写角度:上下,远近,俯视、仰视b、描写内容:所见(视觉),所闻(听觉),所感(触觉、味觉、嗅觉)c、描写方法: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虚实结合
3、动静结合4、点面结合5、白描工笔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1)正面描写: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2)侧面描写:
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一、从“衾枕冷”写,写被子、枕头的冷,衬托雪之大,这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二、从“窗户明”来写,这是视觉所见,雪越大,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三、从“折竹声”来写,是听到的,雪大,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声”自然烘托雪大。
如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头上倭堕wōduò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zī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2、虚实结合: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现实为实,想象为虚;客观为实,虚构为虚;正面直接描写为实,侧面间接描写为虚。
虚实结合指眼前的、现实的、具体的景、事与过去的、想象中的、虚构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表达某种思想感情。
3、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4、点面结合
点面结合是“以个别表现一般”艺术,是个别和一般的辩证统一。“点”: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面”: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1.这首诗的细节描写很成功,试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2.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色和作用?3.这首诗在描写方面有何特色?①先找准描写的特色(修辞?细节描写、白描、正面与侧面描写?景物描写的特色还须考虑视听、动静、虚实、远近、高低等);②后相关诗句简要解说;③再作用分析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严士元刘长卿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注】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本诗中间四句分别是从哪个角度写景的?试简要分析。
三、四句都是写两人相聚时的景物。三句取视觉角度,四句取听觉角度。五、六句都是写送别时的景物,五句从现实(实)的角度,写严士元乘船从江上离开时的情景;六句从想象(虚)的角度,写严士元将要去的湖南的情景。2、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面题。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首词在景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①描写视角颇具匠心。从高到低或从上到下(碧云天,黄叶地),由近及远(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②突出秋景的鲜明色彩:碧蓝的天空,枯黄的落叶,绵长的水波,苍茫的远山,连天的芳草,西下的斜阳等。
③抓住典型景物大处落笔,境界开阔,写景中暗寓离情。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词的上片写景。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⑴描写景物生动活泼,层次分明。先由远到近:远景(“林断”“山明”),描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近景(“竹隐墙”“乱蝉”“衰草”),描写翠竹遮隐着墙,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再由上而下的写景:上写白鸟在空中翻飞,下写红蕖散发着幽微的清香。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词的上片写景。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⑵写景动静结合,形象逼真。词中写“林”、“竹”、“山”是静景,但用了动词和形容词“断”、“明”、“隐”,使这些静景顿时栩栩如生;写动景“乱蝉”、“翻空白鸟”,形象活泼动静结合,生动地描写出一幅夏末秋初美丽的图景。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词的上片写景。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⑶写景有声、有色、有香,相映成趣。“乱蝉”描写雨后蝉的鸣叫;“翻空白鸟”与“水红蕖”红白相映,色彩鲜明;“细细香”写出荷花散发出的淡淡清香。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宿洞霄宫林逋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注】洞霄宫:在浙江余杭县南大涤洞,一向是游览胜地,是道教第七十二福地。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改名为“洞霄宫”。(1)此诗的颔联是写景的诗句,写景很有特点,请结合诗句至少从两个方面作具体的赏析。
①色彩绚丽。用了“碧”、“红”、“青”、“白”四字,铺开一幅彩绘画。见得秋山秋水,一派鲜艳,毫不枯淡。②生机活泼。涧水在奔流,树林有点染,是活的景,一派活泼,一片生机。③强烈对比。涧是碧色,却流红叶,树是青的,却映白云。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宿洞霄宫林逋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注】洞霄宫:在浙江余杭县南大涤洞,一向是游览胜地,是道教第七十二福地。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改名为“洞霄宫”。(1)此诗的颔联是写景的诗句,写景很有特点,请结合诗句至少从两个方面作具体的赏析。
④动静相生。“流红叶”何其匆匆,“点白云”何等悠闲。⑤俯仰相衬。“碧潭”是向下看,“青林”是抬头看,俯仰等空阔自然。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枕上作陆游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注】。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注】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颔联在景物描写上用了什么手法?简析其作用?
从听觉的角度写,以声衬静(2分),“孤灯无焰”,闻声才知“穴鼠出”,听到踩踏枯枝发出的声响,推想是“邻犬”在行走,由此衬托出深夜的静谧,刻画了诗人夜不能寐的形象,烘托诗人内心的悲凉(3分)。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抒情方式。表达技巧鉴赏之鉴赏构思常用的结构模式有:1.起承转合2.重章叠句3.开门见山4.铺垫5.层层深入6.过渡(即承上启下)7.卒章显志8.首尾照应9.欲扬先抑,欲抑先扬10.以小见大11.从对面落笔
鉴赏构思1、照应: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楚江笼罩在微雨里,
建业城正敲响暮钟之时。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恨,沾襟泪水象江面的雨丝。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析: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沧州”与“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饮湖上初晴雨后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2.起承转合:用在四句诗中。“起”是起因,文章的开头;“承”是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
起承转合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起”即一首诗的首句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即“起”句有奠定基调的作用。“承”是承接起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在内容上紧密相关,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转”就是转句“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合”则是合笔,是结句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中心就明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开篇便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肃杀的深秋意境,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落木”承首联第一句的“风急天高”,为仰视所见;“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乃俯视所得,无边落木潇潇之声与不尽长江滚滚之势将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阔大、旷远,从而使后面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托。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在前句基础上直抒胸臆,似一吐郁结于胸的不快,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所以在结构上,“合”句(联)常呼应开篇,圆合首尾。而从内容上说,“合”句(联)是我们了解诗人感情、解读古诗主旨的最重要所在。
诗歌的开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以情感表达切入,一种是以景物描写切入,这两种情况的作用:(一)情感表达:呼应题目,统领全诗(以议论、抒情开头),引起下文,点明题旨。(二)景物描写:交待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诗歌的开头作用:(一)情感表达:呼应题目,统领全诗(以议论、抒情开头),引起下文,点明题旨。(二)景物描写:交待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蝶恋花陆游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注】①这首词是陆游晚年被罢官后所作。②《长杨赋》:汉代杨雄为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官而作。问题:首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诗歌的开头作用:(一)情感表达:呼应题目,统领全诗(以议论、抒情开头),引起下文,点明题旨。(二)景物描写:交待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蝶恋花陆游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问题:首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分析:首先应该抓住问题的关键词,即“首句”、“景物描写”、“作用”。知识储备:“交待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奠定基调,揭示主题。”而“作用”就要从内容、结构、手法角度切入思考,整理“手法”与“结构”的答案,即“触景生情,引起了下文作者的旅思。”诗歌的开头作用:(一)情感表达:呼应题目,统领全诗(以议论、抒情开头),引起下文,点明题旨。(二)景物描写:交待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蝶恋花陆游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注】①这首词是陆游晚年被罢官后所作。②《长杨赋》:汉代杨雄为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官而作。问题:首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①营造了凄清而萧瑟的氛围,②烘托了作者悲凉的心境,③触景生情,引起了下文作者的旅思。分析:首先应该抓住问题的关键词,即“首句”、“景物描写”、“作用”。知识储备:“交待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奠定基调,揭示主题。”而“作用”就要从内容、结构、手法角度切入思考,整理“手法”与“结构”的答案,即“触景生情,引起了下文作者的旅思。”3.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使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4.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用这种方法开头,就为全文指明了“航标”。噫吁兮,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5.铺垫:即以前面一些列环境或景物描写为后面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酝酿气氛。题柳亭送别图徐渭东边一颗柳树,西边一颗柳树,
南边一颗柳树,北边一颗柳树,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6.层层深入:就是指诗歌在内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结构形式,使全诗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7.过渡(即承上启下)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问题:试分析柳诗第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分析:第二句属于诗歌结构的“承”环节,(“承上启下,过渡作用。)承上,承接上文内容;启下,为后文内容做铺垫。”在全面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将相关的答案填充到上面的框架之中即可。也就是要说明“到底承接了上文什么内容”、“为后文什么内容做了铺垫”。
承上启下。“意转迷”承上“宦情羁思共凄凄”句,“春半如秋”引出下两句“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从而起到从“情”到“景”,物我为一,情景交融的作用。8.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直接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甲午江行(宋)毛珝百川无敌大江流,不与人间说旧仇。残垒自缘他国废,诸公空负百年忧。边寒战马全装铁,波澜征船半起楼。一举尽收关洛旧,不知消得几分愁?注:宋理宗端平元年甲午春,宋将孟琪会同蒙古兵攻入蔡州,金国灭亡。六月理宗下诏要收复三京,振奋军民斗志,重新燃起北定中原的希望,这首诗就写于此时。问题:诗歌最后一联的作用是什么?
卒章显志(直抒胸臆),表达诗歌主题:一举收复中原,还我河山。强调宋朝的深仇大恨,激励出征将士的斗志。9.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古诗十九首·之二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无题(明)唐寅这个老妇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生的儿子都是贼,偷得蟠桃献寿前。10.以小见大:在表现大题材时,诗人不是叙述描写大事件、大场面,而是着眼于小事情、小景象,通过“小事”“小物”“小景”来反映大境界、大主题,这种手法叫做以小见大。
过华清宫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暴露唐玄宗杨贵妃的腐化生活,杜牧仅摄取“妃子笑”入诗,一切便尽在不言中了。千里迢迢,快马飞驰,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不知内情的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11.从对面落笔:“对写法”是古代思亲思乡诗中一种独特的写作技法。本来诗人自己思乡怀人,在诗中却撇开自己,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从而委婉含蓄地抒发深挚的情感。这种
“主客移位”的方法,使得作者或作品中的主人公怀远或思归之情,既显得生动形象,富有意境,又显得具体充实,富有深度。既深化感情,又强化主题。
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歌的篇章结构1、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
2、重章叠句、伏笔铺垫、照应、抑扬。3、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对比。提问方法: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解答分析:诗歌思有路,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答题模式:①概述诗句的内容。②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③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山房春事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问: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步骤①)一、二句写梁园的繁盛不在——仰望空中乱鸦翻飞,遥望前方一片萧条;三、四句以“旧时花开”反衬现在的人去园空。(步骤②)这样,一、二句烘托出凄凉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三、四句就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慨,显示主旨。(步骤③)从而表达了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悲凉之感。表现手法
☆答题三步骤
①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
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分析)③
此手法有什么突出的效果和好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作用,主旨)试题类型1.判断手法型2.评析手法型3.比较异同型
手法定向型手法自助型(2005年全国卷一)春行即兴
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这两句用了对偶的修辞,其中“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1.判断手法型【规范答题】
步骤:(1)呈现表达技巧的名称;(2)解说表达技巧在诗词中的使用情况。(2005湖北卷)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shuò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hóu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jiāng①
;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注〗①寒螀:寒蝉。
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用植物鉴赏课程设计
- 植物检疫学课程设计
- 英文散文选读课程设计
- 素描班几何图形课程设计
- 火电项目风险与防范
- 自述机械课程设计过程
- 县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档案资料明细
- 《刑罚的消灭》课件
- 托班吸管创意课程设计
- 互联网业务员用户维护总结
- 福建省能化集团笔试题目
- 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英语试卷
- 军事理论-综合版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国防大学
- 美国Control4智能家居设计方案解说资料
- DES算法Matlab代码
- 沙特的矿产资源开发概况及其商机
-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末试题(附答案)
- 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程序流程图(共1页)
- 三年级_上册牛津英语期末试卷
- 损伤容限设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PPT课件
- 水压式沼气池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