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项核心医疗制度培训_第1页
十八项核心医疗制度培训_第2页
十八项核心医疗制度培训_第3页
十八项核心医疗制度培训_第4页
十八项核心医疗制度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八项核心医疗制度培训一、首诊负责制度1、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2、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展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一、首诊负责制度

3、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4、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报告医务部组织会诊。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如因本医院条件所限,确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好后,由科主任提出申请报医务部同意,并请示业务副院长批准同意前方可转院。一、首诊负责制度

5、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6、凡违反本制度而造成医疗查处、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给医院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者,由当事人承担责任。7、医务部负责首诊负责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通报。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1、我院建立三级医师治疗体系,实行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2、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和相关人员参加。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1次。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

3、对急危重患者,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临时检查患者。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4、对新入院患者,住院医师应在入院8小时内查看患者,主治医师应在48小时内查看患者并提出处理意见,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应在72小时内查看患者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意见。

5、查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要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住院医师要报告病历摘要、目前病情、检查化验结果及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级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提出诊治意见,并做出明确的指示。6、节假日有危急重症病人时必须有副主任医师查房。三、疑难病例讨论制度1、凡遇疑难病例、入院三天内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等均应组织会诊讨论。

2、会诊由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持,召集有关人员参加,认真进展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

3、主管医师须事先做好准备,将有关材料整理完善,写出病历摘要,做好发言准备。三、疑难病例讨论制度4、主管医师应作好书面记录,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病情报告及讨论目的、参加人员发言、讨论意见等,确定性或结论性意见记录于病程记录中。5、对诊断有争议或治疗确有难度的病人应提交医务部组织全院病历讨论,以确定诊疗措施。四、会诊制度1、医疗会诊包括:急诊会诊、科内会诊、科间会诊、全院会诊、院外会诊等。2、急诊会诊:凡病情危急需会诊者,申请科室医师填写会诊单并注明“急〞字〔注明时间,具体到分秒〕,并通知拟请科室,被邀请科室医师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在15分钟内到位。会诊医师在签署会诊意见时应注明时间〔具体到分钟〕。四、会诊制度3、科内会诊原那么上应每周举行一次,全科人员参加。主要对本科的疑难病例、危重病例、手术病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病例或具有科研教学价值的病例等进展全科会诊。会诊由科主任负责组织和召集。会诊时由主管医师报告病历、诊治情况以及要求会诊的目的,同时准确完整地做好会诊记录。通过广泛讨论,明确诊断治疗意见,提高科室人员的业务水平。四、会诊制度4、科间会诊:患者病情超出本科专业范围,需要其他专科协助诊疗者,需行科间会诊。科间会诊由主管医师提出,填写会诊单,写明会诊要求和目的,科主任批准后送交被邀请科室。应邀科室应在24小时内派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进展会诊。会诊时主管医师应在场陪同,介绍病情,听取会诊意见。会诊后要填写会诊记录。四、会诊制度5、全院会诊:病情疑难复杂且需要多科共同协作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医疗纠纷或某些特殊患者等应进展全院会诊。全院会诊由科室主任提出,报医务科同意或由医务科指定并决定会诊日期。会诊科室应提前将会诊病例的病情摘要、会诊目的和拟邀请人员报医务科,由其通知有关科室人员参加。会诊时由医务科或申请会诊科室主任主持召开,必要时请业务副院长参加,业务院长或医务部部长作总结归纳,应力求统一明确诊治意见。主管医师认真做好会诊记录,并将会诊意见摘要记入病程记录。四、会诊制度6、外院来院会诊:①本院不能解决的疑难病例,可邀请外院专家来院会诊。由科主任提出申请,有主管病人的主治医师填写书面报告〔内容包括病情摘要、会诊目的、所邀专业及专家〕,科主任签字送医务科,医务科与有关医院联系,确定会诊时间,并负责接待事宜。会诊由科主任或医务科科长或业务副院长主持。必须时,经医务科及分管院长批准,可携带病历陪同病人出院会诊。四、会诊制度②邀请外院医师来本院手术,会诊科室必须通过医务部与所在医院医务部联系,会诊医师必须于术前先行来本院会诊患者病情,参与术前讨论,其诊疗意见均应记录在案,并有会诊医师或科主任的签名。危重抢救的急会诊可直接报请医务部及主管院长同意后实施。四、会诊制度7、院外外出会诊:①拟请我院医师外出会诊和手术的医院,应出具医疗行政部门的邀请函〔用或者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会诊邀请的,应当及时补办书面手续〕给我院医务科,非正常上班时间与总值班联系。内容包括拟会诊患者病历摘要、拟请专家姓名、会诊目的、理由、时间和费用等情况,必要时应和拟请专家直接通话交流情况。四、会诊制度②接到外院会诊邀请后,由医务部安排能代表本院、本专业水平医师参加院外外出会诊,外出会诊前后,会诊医师应到医务部办理相关手续。③各科室或个人一律不准直接对外联系或承受会诊,未经批准私自外出会诊者,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五、危重患者抢救制度1、制定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各专业常见危重患者抢救技术标准,并建立定期培训考核制度。

2、对危重患者应积极进展救治,正常上班时间由主管患者的三级医师医疗组负责,非正常上班时间或特殊情况〔如主管医师手术、门诊值班或请假等〕由值班医师负责,重大抢救事件应由科主任、医政〔务〕科或院领导参加组织。

3、主管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适时与患者家属〔或随从人员〕进展沟通,口头〔抢救时〕或书面告知病危并签字。五、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4、在抢救危重症时,必须严格执行抢救规程和预案,确保抢救工作及时、快速、准确、无误。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述一遍。在抢救过程中要作到边抢救边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未能及时记录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完毕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5、抢救室应制度完善,设备齐全,性能良好。急救用品必须实行“五定〞,即定数量、定地点、定人员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五、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6、病情突变的危重病人,应及时通知医务部或总值班,并填写病重或病危通知单一式三份,分别交病人家属和医务部,另外一份贴在病历上,并及时向病人家属或单位说明病情及预后,以期取得家属或单位的配合。六、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1、总那么①为了确保手术平安和手术质量,加强各级医师的手术管理,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方法?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订我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②各科室要组织全科人员认真进展讨论,根据科室各级人员技术状况,科学界定各级人员手术范围。六、手术分级管理制度③科室根据科内人员晋升及个人技术水平提高状况,定期调整其手术范围。所称“手术范围〞,系指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内开展的手术。④科室应严格监视落实?各级医师手术范围?要求,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展超出相应范围的手术治疗活动。⑤假设遇特殊情况(例如:急诊、病情不允许等),医师可超范围开展与其职、级不相称的手术,但应及时报请上级医师,给予指导或协助诊治。六、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一、手术分类二、手术医师分级三、各级医师手术范围四、手术审批权限五、我院的手术范围六、管理要求七、术前讨论制度1、对重大、疑难、致残、重要器官摘除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进展术前讨论,一般应术前1-2天进展。

2、术前讨论会由科主任主持,科内所有医师参加,手术医师、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必须参加。七、术前讨论制度3、讨论内容包括:诊断及其依据;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要点及本卷须知;手术可能发生的危险、意外、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是否履行了手术同意书签字手续〔需本院主管医师负责谈话签字〕;麻醉方式的选择,手术室的配合要求;术后本卷须知,患者思想情况与要求等;检查术前各项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讨论情况记入病历。

4、对于疑难、复杂、重大手术,病情复杂需相关科室配合者,应提前2-3天邀请麻醉科及有关科室人员会诊,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八、查对制度1、临床科室①开医嘱、处方或进展治疗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②执行医嘱时要严格进展"三查七对":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法、浓度。

③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④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剧、毒、麻、限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⑤输血时要严格三查八对制度,确保输血平安。⑥使用无菌物品时,要检查包装和容器是否严密,消毒日期和消毒效果指示标记是否到达要求。八、查对制度2、手术室

①接患者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性别、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左、右〕、术前准备情况。

②手术前,必须查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

③凡进展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后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

④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巡回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再填写病理检验送检。八、查对制度3、药房

①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

②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查对姓名、年龄,并交代用法及本卷须知。八、查对制度4、输血科

①血型鉴定和穿插配血试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

②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房、床号、姓名、血型、穿插配血试验结果、血瓶〔袋〕号、采血日期、血液种类和剂量、血液质量。八、查对制度5、检验科

①采取标本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

②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和质量。

③检验时,查对试剂、工程,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

④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

⑤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八、查对制度6、病理科

①收集标本时,查对单位、姓名、性别、联号、标本、固定液。

②制片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切片数量和质量。

③诊断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临床诊断、病理诊断。

④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及单位。八、查对制度7、放射科

①检查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年龄、片号、部位、目的。

②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③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八、查对制度8、理疗科及针灸室

①各种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

②低频治疗时,并查对极性、电流量、次数。

③高频治疗时,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常。

④针刺治疗前,检查针的数量和质量,取针时,检查针数和有无断针。八、查对制度9、供给室①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②发器械包时,查对名称、消毒日期。③收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处理情况。八、查对制度10、心电图、脑电图、超声波、根底代谢等

①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验目的。

②诊断时,查对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

③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其他科室亦应根据上述要求,制定本科室工作的查对制度。九、交接班制度

1、各科室、急诊科观察室、急诊科留观病房均实行早班机体交接班,每晨由主治医师或总住院医师或护士长召集全病室医护人员开晨会,由夜班护士和值班医师报告晚夜班情况,报告病房工作重点和本卷须知。交接班时必须衣帽整齐,注意力集中,交接班人在未完成交班前,不得离开病房。

2、病区值班需有一、二线和三线值班人员。一线值班人员为取得医师资格的住院医师,二线值班人员为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三线值班人员为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进修医师值班时应在本院医师指导下进展医疗工作。九、交接班制度

3、病区均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医师应按时接班,听取交班医师关于值班情况的介绍,承受交班医师交办的医疗工作。

4、对于急、危、重病患者,必须做好床前交接班。值班医师应将急、危、重患者的病情和所有应处理事项,向接班医师交待清楚,双方进展责任交接班签字,并注明日期和时间。九、交接班制度

5、值班医师负责病区各项临时性医疗工作和患者临时情况的处理,并作好急、危、重患者病情观察及医疗措施的记录。一线值班人员在诊疗活动中遇到困难或疑问时应及时请示二线值班医师,二线值班医师应及时指导处理。二线班医师不能解决的困难,应请三线班医师指导处理。遇有需经主管医师协同处理的特殊问题时,主管医师必须积极配合。遇有需要行政领导解决的问题时,应及时报告医院总值班或医政〔务〕科。九、交接班制度

6、一、二线值班医师夜间必须在值班室留宿,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遇到需要处理的情况时应立即前往诊治。如有急诊抢救、会诊等需要离开病区时,必须向值班护士说明去向及联系方法。三线值班医师可住家中,但须留联系方式,接到请求时应立即前往。

7、值班医师不能“一岗双责〞,如即值班又坐门诊、做手术等,急诊手术除外,但在病区有急诊处理事项时,应由备班进展及时处理。九、交接班制度

8、每日晨会,值班医师应将重点患者情况向病区医护人员报告,并向主管医师告知危重患者情况及尚待处理的问题。9、医护应有书面交班本,详细记录危、重、新及手术前后病人情况和本卷须知。护士交接班本上还应详细记载病人流动情况。10、护士交班时应共同巡视病人,进展床头交接。同时按规定工程及数字交清剧毒、麻醉药品、医疗器械及病人特殊检查、收集标本等。11、白班护士交班前应准备充足抢救物品及敷料、器械、被服等。十、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一、临床用血应严格执行?医疗机构用血管理方法?和?临床输血技术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二、医院检验科〔血库〕在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临床用血的标准管理和技术指导,临床用血的方案申报,储存血液,对本单位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展检查,并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十、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三、遵循输血原那么,严格掌握适应症1.临床输血应当遵照合理、科学的原那么,杜绝浪费、滥用血液,确保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平安。2.对一般性输血,可输可不输的一般不输。对血红蛋白在﹥100克以上、﹥30%或急性失血在600以下者,原那么上不得申请用血。3.提倡成分输血。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应积极推广,成分输血率应高于90%。十、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四、用血申请、审批程序1.临床用血前,应当向患者或其家属告之输血目的、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响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根据输血技术标准进展相关工程的检验,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后归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报医务科或总值班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2.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并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血库备血。十、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3.急诊急救输血,临床医师申请用血,需由上级医师签字〔或补签字〕后直接交检验科供血;500—1600的急救用血,要经科主任审批签字〔或补签字〕,同时通知血库。4.临床用血适应症根据?输血技术标准?执行。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2000毫升时要履行报批手续,需经输血科〔血库〕医师会诊,由科室主任签名后报医务科批准。急诊、抢救用血经主管医师以上同意后可随时向输血科申请,但事后应当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十、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五、检验科〔血库〕必须优先、重点保证每次输血量在600以上的大型手术用血或急救治疗用血。六、术前自身储血由输血科负责采血和储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亲友互助献血应到市血液中心进展无偿献血,严禁自采供血或者自行通过其他途径取得血源。七、临床用血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输血时发现不良反响,立即根据输血技术标准进展处理并填写?输血不良反响回报单?,血库逐月统计,并将反响意见、分析结果上报医务科备案。十一、死亡病例讨论制度1、讨论时限

①一般情况下,患者死亡1周内进展;

②特殊情况〔医疗纠纷、猝死病例〕应及时讨论,形成初步意见,同时发动家属做尸检,凡同意尸检的家属必须在尸检志愿书签字,然后保存于病历中。

③凡死亡病例,医师均应询问死亡患者的家属是否同意尸检,如不同意尸检,死者亲属应在病历首页“是否同意尸检〞栏内进展签字。2、参加人员①一般死亡病例,由本组带组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持,本组全体医师参加,也可邀请其他组医师自愿参加;

②疑难病例或有纠纷病例,由科主任主持,科室所有医师和有关的医技、护理人员参加,特殊情况请医务科派人参加。十一、死亡病例讨论制度3、讨论内容

死亡病例讨论必须明确以下问题,即死亡原因、病理报告、死亡诊断和治疗抢救是否适当、应吸取的经历教训。

4、讨论程序

①经治医师汇报病例,包括:入院情况、诊断及治疗方案、病情的演变、抢救经过等。

②管床主治医师、医疗组长补充入院后的诊治情况,对死亡原因进展分析。

③其它医师发表对死亡病例的分析意见。

④主持人对讨论意见进展总结。5、讨论内容简要记载于?死亡病例讨论登记本?中,详细内容经整理后,以‘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的形式置于病历中,带组主治医师、医疗组长或科主任及时审阅签章,出科归档。十二、病历书写根本标准与管理制度病历是对疾病发生、开展的客观、全面、系统的科学记载,是医务人员进展正确诊断、治疗和护理的科学依据,是医务人员将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等方式获得的有关资料进展归纳、分析、整理后形成的医疗活动记录。它表达着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和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为临床、教学、科研、预防及法律诉讼工作提供客观资料和重要依据,医务人员必须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书写病历。病历包括门诊病历、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十二、病历书写根本标准与管理制度病历书写的根本要求如下:1、住院病历书写应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整份病历应尽量保持同一颜色,需要复写、修改的除外〕。门〔急〕诊病历和需要复写的资料可以使用蓝色或黑色圆珠笔。2、病历书写应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局部可用外文缩写〕。尚无正式译名的外文可用外文原名。药名使用中文书写,确无译名时方可使用拉丁文或英文书写。简化字按196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文化部和教育部联合公布的?简化汉字总表?之规定书写,不得自行杜撰。数字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十二、病历书写根本标准与管理制度3、各项记录必须有完整日期。统一使用公历,按“年、月、日〞顺序填写,必要时注明时刻。时刻的书写采用24小时制。4、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文字工整,字迹清晰,标点正确。书写过程出现错字时,应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5、病案首页和各种表格记录的栏目,必须逐项认真填写,不得遗漏。无内容者划“/〞。每张记录表格楣栏的病员姓名、住院号、科别、床号和用纸页数均需填写齐全。十二、病历书写根本标准与管理制度6、病历应按规定内容书写,并由医务人员签全名。7、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和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修改时应注明修改日期,修改人员姓名,并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修改内容和签名必须用红色钢笔或水笔。8、各种病症和体征要用医学术语记录。对病员提及的既往疾病名称应加引号。疾病诊通用的疾病名称,译名应以?英汉医学词汇?和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统一教材的名称为准。不得写化学分子式〔如〕,不得写不恰当的简称〔如支扩、高心等〕。9、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十二、病历书写根本标准与管理制度10、诊断名称应确切,要符合疾病命名规定的标准。疾病名称要分清主次,按顺序排列。主要疾病应列于最前,其他诊断列于主要疾病之后。诊断应写疾病全称,应尽可能包括病因、病理和病理生理的诊断。11、凡药物过敏者,应在病历及首页药物过敏栏内用红色钢笔或水笔注明过敏药物的名称。无药物过敏者,应在栏内写“未发现〞。12、化验报告单应按报告日期顺序呈叠瓦状粘贴整齐,其他检查报告应分门别类另纸粘贴。十二、病历书写根本标准与管理制度13、对于各科的多发病、常见病可使用专科专病表格式病历,但表格式病历的设计应报经省卫生主管部门审核批准,以求统一。表格式病历必须根本符合入院记录格式的内容和要求,并包括本专科专病的全部内容。科研所需的入院记录不得列为住院病历。14、因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在抢救完毕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15、住院体检患者的记录,按入院记录的内容与要求书写。十二、病历书写根本标准与管理制度16、进修医师、低年资住院医师、试用期医师〔士〕〔即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轮转医师/士〕轮转每个专业应书写入院记录〔既往史须系统回忆,体格检查须对各系统器官的阳性、阴性体征详细描述〕不少于5份。上级医师在全面了解病情根底上进展审查、修改并签字,以示负责。17、病历书写质量应列为各级医务人员的业务考核内容,并作为晋级考核的必备工程。(具体详见卫生部?病历书写根本标准2021年修订版?。十三、分级护理制度1、特级护理:2、一级护理:3、二级护理:4、三级护理:十四、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一〕为加强医疗技术管理,促进卫生科技进步,提高医疗效劳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安康,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度定本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二〕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工程,均应严格遵守本准入制度。〔三〕新医疗技术分为以下三类1、探索使用技术,指医疗机构引进或自主开发的在国内尚未使用的新技术。2、限制使用技术〔高难、高新技术〕,指需要在限定范围和具备一定条件方可使用的技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医疗技术。3、一般诊疗技术,指除国家或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限制度使用外的常用诊疗工程,具体是指在国内已开展且根本成熟或完全成熟的医疗技术。十四、医疗技术准入制度〔四〕医院鼓励研究、开发和应用新的医疗技术,鼓励引进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制止使用已明显落后或不再适用、需要淘汰或技术性、平安性、有效性、经济性和社会伦理及法律等方面与保障公民安康不相适应的技术。〔五〕医院学术委员会全面负责新技术工程的理论和技术论证,并提供权威性的评价。十四、医疗技术准入制度〔六〕新技术包括以下具体工程1、使用新试剂的诊断工程;2、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工程;3、创伤性的诊断和治疗工程;4、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工程;5、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工程;6、组织、器官移植技术工程;7、其他可能对人体安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工程。十四、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七〕严格标准医疗新技术的临床准入制度,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工程,首先须由所在科室进展可行性研究,在确认其平安性、有效性及包括伦理、道德方面评定的根底上,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指导临床实践,同时要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人员和设施,经科室集中讨论和科主任同意后,填写“新技术、新工程申请表〞交学术委员会审核和集体评估。十四、医疗技术准入制度〔八〕医院学术委员会职责:1、医院学术委员会负责组织管理全院医疗技术准入工作,制度定有关医疗技术准入政策、规划,协调并监视本制度的实施。2、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法规要求,组织审核新技术工程是否超范围执业,如属于超范围执业,由医务科向省卫生厅申报,由卫生厅和省医学会组织审核,医务科负责联络和催促执业登记。3、学术委员会组织科室医疗新技术管理小组和医院经改科等职能部门,参照省内或国内同级医院收费标准,填写收费标准申报表上报物价局。4、医院学术委员会负责实施全院医疗技术准入的日常监视管理,包括对已申报和开展的医疗新技术进展跟踪,了解其进展、协助培训相关人员、邀请院外专家指导,解决进展中的问题和困难等。十四、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九〕各科室每年按规定时间将本年度方案开展的医疗新技术工程报学术委员会,并核准和落实医疗新技术主要负责人和主要参加人员,填写相关申请材料。科室医疗新技术管理小组组织并催促医疗技术按方案实施,定期与主管部门联系,确保医疗新技术顺利开展。医疗新技术工程负责人要对已开展的技术工程做到随时注意国内外、省内外开展动态,收集信息,组织各类型的学术交流,及时总结和提高。〔十〕在实施新技术、新工程前必须征得病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的同意并书面签名备案。〔十一〕申报医疗新技术成果奖十四、医疗技术准入制度〔十二〕违反本方法规定,未经准入管理批准而擅自开展的医疗技术工程,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那么?等相关法律法规进展处分,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十三〕违反本方法规定的医师,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展处分,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十四〕本制度如出现与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相关医疗技术准入制度相冲突的情况,按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相关医疗技术准入制度执行。〔十五〕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另有规定的医疗技术准入工程或实验医疗工程,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十五、手术平安核查制度一、手术平安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场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展核查的工作。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可参照执行。三、手术患者均应配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以便核查。四、手术平安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主持,三方共同执行并逐项填写?手术平安核查表?。十五、手术平安核查制度五、实施手术平安核查的内容及流程。〔一〕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平安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平安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二〕手术开场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三〕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四〕三方确认后分别在?手术平安核查表?上签名。十五、手术平安核查制度六、手术平安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展,每一步核查无误前方可进展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七、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由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查。八、住院患者?手术平安核查表?应归入病历中保管,非住院患者?手术平安核查表?由手术室负责保存一年。九、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的负责人是本科室实施手术平安核查制度的第一责任人。

十、医疗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本机构手术平安核查制度实施情况的监视与管理,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并加以落实。十六、危急值报告制度为加强对临床“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将“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医师,以便临床医师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确保病人的医疗平安,杜绝病人意外发生,特制定本制度。一、“危急值〞是指检验、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当出现这种检验、检查结果时,说明患者可能正处于危险边缘,临床医生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危及患者平安甚至生命,这种可能危及患者平安或生命的检查数值称为危急值,危急值也称为紧急值或警告值。十六、危急值报告制度二、各医技科室〔医学影像科、B超、心电图、内窥镜等〕全体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危急值工程的“危急值〞范围及其临床意义,检查出的结果为“危急值〞,在确认仪器设备正常,经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复核后,立即报告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在?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中详细做好相关记录。三、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确保医疗平安。十六、危急值报告制度四、具体操作程序五、“危急值〞报告涉及所有门、急诊及病区病人,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六、“危急值〞报告科室包括:检验科、放射科、室、超声科、心电图室等医技科室。十六、危急值报告制度七、为了确保该制度能够得到严格执行,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对所有与危急值报告有关的科室工作人员,包括临床医护人员进展培训,内容包括危急值数值及报告、处理流程。八、“危急值〞报告作为科室管理评价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医务科对科室的危急值报告工作定期检查并总结。重点追踪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报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措施。十六、危急值报告制度十六、危急值报告制度十六、危急值报告制度医技检查“危急值〞范围

一、医学影像科“危急值〞报告范围:

1、中枢神经系统:①严重的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③脑疝、急性脑积水;④颅脑或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到达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⑤脑出血或脑堵塞复查或,出血或堵塞程度加重,与近期片比照超过15%以上。2、脊柱、脊髓疾病:X线检查诊断为脊柱骨折,脊柱长轴成角畸形、椎体粉碎性骨折压迫硬膜囊。医技检查“危急值〞范围

3、呼吸系统:①气管、支气管异物;②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③肺栓塞、肺梗死。4、循环系统:①心包填塞、纵隔摆动;②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消化系统:①食道异物;②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③急性胆道梗阻;④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⑤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6、颌面五官急症:①眼眶内异物;②眼眶及内容物破裂、骨折;③颌面部、颅底骨折。医技检查“危急值〞范围

二、B超“危急值〞报告范围:

①急诊外伤见腹腔积液,疑似肝脏、脾脏或肾脏等内脏器官破裂出血的危重病人;②

急性胆囊炎考虑胆囊化脓并急性穿孔的患者;③考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④疑心宫外孕破裂并腹腔内出血;⑤晚期妊娠出现羊水过少并胎儿呼吸、心率过快;⑥心脏普大并合并急性心衰;⑦大面积心肌坏死;⑧大量心包积液合并心包填塞。医技检查“危急值〞范围

三、心电图“危急值〞报告范围:

1、心脏停搏;2、急性心肌缺血;3、急性心肌损伤;4、急性心肌梗死;5、致命性心律失常:①心室扑动、颤抖;②室性心动过速;③多源性、型室性早搏;④频发室性早搏并间期延长;⑤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抖;⑥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⑦二度型及二度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⑧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动过缓;⑨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医技检查“危急值〞范围

四、内窥镜检查:1.胃肠腔或支气管内异物。2.急性活动性出血。3.术中出现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4.检查前患者生命体征不稳、2<90%医技检查“危急值〞范围医技检查“危急值〞范围医技检查“危急值〞范围医技检查“危急值〞范围十八、信息平安管理制度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信息平安监管制度为加强我院网络系统的平安管理,防止因偶发性事件、网络病毒等造成系统故障,阻碍正常的工作秩序,特制定本管理方法。一、网络系统的平安运行,是平安保障的一个重要内容,安排专人负责全院网络系统的平安运行工作。二、网络系统的平安运行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是网络系统数据资源的平安保护;2.是网络硬件设备及机房环境的平安运行;3.是网络病毒的防治管理;4.是上网信息平安及电子邮件。十八、信息平安管理制度

三、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防止发生窃密、泄密事件。外来人员未经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同意,任何人不得私自让外来人员使用我院的网络系统作任何用途。四、各部门要加强对各网络平安的管理、检查、监视,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负责人。单位计算机平安负责人分析并指导有关部门作好善后处理,对造成事故的责任人要依据情节给予必要的经济及行政处理。五、未经单位负责人批准,联结在网络上的所有用户,严禁再通过其它入口接入互联网。十九、医患沟通制度随着卫生法制建立的不断完善,患者维权意识日益增强。为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