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齐桓晋文之事①生于忧患,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以及
。③天时不如地利,
。④得道多助,
。⑤不以规矩,
。⑥
,不可兼得。幼吾幼人之幼死于安乐地利不如人和失道寡助导入新课不成方圆鱼与熊掌《孟子》中的成语缘木求鱼杯水车薪
事半功倍自暴自弃一暴十寒
与人为善
赤子之心当务之急
知人论世
出类拔萃舍生取义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尽信书不如无书……
齐桓,即齐桓公,姓姜,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解题
晋文,即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632年,在城濮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解题齐桓公,晋文公,他们两人都是春秋时称霸的诸侯,与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合称“春秋五霸”。“事”,用武力称霸诸侯的事业。解题“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
,字,
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著名的、、、,
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
。
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
孟子宣扬,最早提出
的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
。
轲子舆战国“亚圣”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孔孟”“仁政”“民贵君轻”1、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人都可以为尧舜。2、仁政思想:主张统治者法先王、施行仁政。3、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道德修养论:以“大丈夫”作为理想人格,主张舍生取义的义利观。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6、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对社会分工问题的论述)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孟子思想亚圣三大贡献
第一:他把孔子的“仁”发展到了“义"。
孔子重“仁”,孟子重“义”,孔子讲“杀身成仁“.孟子讲“舍生取义”。仁是人的内心修养,义是人所遵循的正道。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义",乃表明他更注重对人外在行为的评价,也表明他更注重实际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思想我们是无从知道的,也无须知道.无须控制也无从控制.只要他外在行为合乎道德规范即可。所以.”"义者.宜也”所以,孟子的“义"比孔子的“仁”。更具体可行,操作性强。
第二,孟子把孔子的“仁”从道德角度发展为“义”,从政治角度,他又将之发展为“仁政”,也就是他的“王道”。
他把孔子的伦理思想演义为一整套的政治构想,完成了由学术向政治的过渡,学者成为政治幕僚,孟子也就自封为“王者师”第三:性善论
孔子不愿意谈人性,他可能意识到这是一个不能解答的问题。《论语》中只模糊地提到“性相近,习相远”。孟子道性善,荀子言性恶,都与孔子不矛盾。但孟子的性善论实为儒家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之基础。在这一点上,孟子对儒家可谓功勋卓著。《孟子》《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一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统一中原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
本文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当时,齐宣王想仿效齐桓公、晋文公谋图霸业、统一天下,并以此询问孟子。于是孟子围绕行王政、弃霸业的主题与齐宣王展开了一场论辩。写作背景诵读课文重点字词读音王(
)胡龁(
)便嬖(
)觳(
)
觫(
)
褊(
)
恶(
)
挟(
)
度(
)
莅(
)
惛(
)
盍(
)
畜(
)
赡(
)
豚(
)
彘(
)
庠(
)序
颁(
)
wànɡhépián
bìhúsù
biǎnwūxiéduólìhūnhéxùshàntúnzhìxiánɡbān理解课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齐桓晋文之事是什么事?2.主要人物3.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春秋五霸,成就霸业齐桓、晋文————春秋霸主齐宣王——齐国国君孟子——亚圣,一生周游列国,传扬学说,最后未被用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小白)、晋文公(重耳)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这类人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的话,那就说说行王道的事好吗?”的徒弟谈及因此行王道不得已概括第一层的含义,赏析孟子的智慧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1)避而不答:孟子托辞“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避开齐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2)转移话题:孟子又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去,婉转地说:“无以,则王乎?”使宣王难以拒绝。第一部分第一层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齐宣王)说:“道德怎么样,才可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呢?”(孟子)说:“安抚老百姓而称王,便没有什么人能抵御他了。”(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老百姓吗?”(孟子)说:“可以。”(齐宣王)说:“根据什么知道我可以做到呢?”宾语前置句,没有人能抵御他像,如同根据什么怎么样
曰:“臣闻之胡龁hé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来祭钟。”大王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像这样没有罪过而走向受刑的地方。”(那人问)道:“既然这样,那么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哪能废呢?用羊来替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呢?”齐宣王说:“有这样的事。”连词,表修饰到哪里去介词,用这样连词,表转折动词,走向既然这样,那么知道之乎,兼词húsù,恐惧战栗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biǎn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老百姓都认为大王是吝惜。我本来知道您是不忍心。”(齐宣王)说:“是这样的,的确有这样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就是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毫无罪过而走向受死的地方,所以用羊去替换它。”(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换大,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无罪却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吝啬对、正确确实,的确因恐惧而发抖怎么,哪里痛惜,怜悯区别狭小意动,对..感到惊异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宣王笑着说:“这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吝惜钱财而以羊替换牛的,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孟子)说:“没有关系,您这样做正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远离厨房。”这的确,真的妨碍远离主谓倒装孟子提出“保民而王”——孟子举例“以羊易牛”——孟子提出非爱而为不忍——孟子问“牛羊何择”指出矛盾——孟子提出“不忍即仁术”“不忍”是“仁术”的表现,就是行王政的基础。这样既分析了齐宣王有“保民而王”的可能,打消其疑虑,也为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作了铺垫。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有实施王道的基础第一部分第二层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有豁然开朗的作用啊!这种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同“悦”内心有所触动宾语前置这样...的原因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说:“(假如)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稍,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吗?”(齐宣王)说:“不相信。”“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功德却不能推及到老百姓身上,究竟是为什么呢?既然这样,那么,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视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安抚,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这样做,而不是不能这样做。”禀报足够来视力秋天鸟兽羽毛的顶端整车的柴认可,相信却被爱护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技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为长者按摩肢体,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不能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统一天下,属于为长者按摩肢体一类的事。尊敬自己的长辈,推己及人也尊重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家的孩子,推己及人也爱护别人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拿什么区别泰山渤海同肢动词,敬爱长辈爱护孩童告诉表现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拿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过普通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用秤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长短,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同“型”,名作动,做榜样正妻连词,表递进治理拿兼词,之于……的原因名作动,称量丈量严重揣度论述齐宣王之“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齐王悦再问王道——孟子比喻举例提出“不为”“不能”概念——齐王追问二者区别——孟子举“挟太山”“为长者折肢”例说明“不为”“不能”区别——孟子提出“推恩于民”的观点第一部分第三层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是什么?用何方法取得什么效果?接着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推恩的方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无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推恩效果:天下可运于掌以御于家邦足以保四海不推恩后果:无以保妻子1、掌握对方心理,进而因势利导。论辩技巧总结2、把握对方的漏洞,而又主动排解。3、运用比喻,阐述浅显道理。4、正反对比,突出后果。5、排比句式,增强语势。第一部分中心论点:保民而王1.避而不答,转移话题2.揭示“不忍”是行王道的基础,帮助树立信心。3.指出“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提出“推恩于民”的观点举例论证:“以羊易牛”举例论证:举了“举百钧”不能“举一羽”“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例子说明“不为也,非不能也”比喻论证:“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比喻“百姓之不见保”。对比论证:恩足以及禽兽——功不至于百姓。不能挟太山以超北海——不能为长者折枝。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引用论证:《诗经》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难道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冒生命的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么?”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会因为这样而痛快呢?我是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的食物不够吃吗?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吗?还是因为穿着华丽服装的美女不够看吗?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吗?左右受宠爱的人不够用吗?您的大臣都足够您使唤,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难道发动使……处于危险之中在这方面最想要的东西肥美的食物轻暖的衣服同“彩,”绚丽的颜色受君王宠爱的人结怨音乐曰:“否,吾不为是也。”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孟子)说:“那么,大王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欲望,就像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齐宣王说:“像(你说的)这么严重吗?”(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为了这些使……朝见统治语气副词,表强调恐怕,可能中原地区如此曰:“可得闻与?”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hé亦反其本矣!(齐宣王)说:“(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孟子)说:“(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齐宣王)说:“楚国会胜。”(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就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全部算起来也只占有其中的一份。以九分之一(的力量)去使九分之八(的力量)降服,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何不回到根本上来呢?谁小的国家大的国家人口少的国家人口多的国家弱小的国家同“盍”,何不聚集,总面积强大的国家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sù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如果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存放同“途,”道路表假设,如果憎恨奔走求告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孟子以“快于心”激宣王宣王言“将以求吾所大欲”孟子旁敲侧击,练练反问,逼问“王之大欲”宣王言“吾不为是也”孟子点明王之大欲。用“缘木求鱼“作喻,点出图霸不可能实现宣王认为言过其实孟子点明霸道的危害。用“邹与楚战“作喻,点明胜负、强弱之理先破后立。孟子正面描绘“发政施仁“以后的美好图景第二部分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缘木求鱼类比论证:邹人与楚人战——齐国以一服八。假设论证:今王发政施仁……对比论证:图霸的后果,后必有灾——发政施仁的美好图景第二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齐宣王说:“我糊涂啊,不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志愿,明白地教导我。我虽然愚钝,但请(让我)试着这样做。”糊涂到达这一步连词,表修饰聪明帮助(实现)我的志愿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的,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会)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接着就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爱的君主在位,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只有放纵不正不老实过度同“网”,陷害百姓哪里表转折,连词名作动,处罚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然后督促他们去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做只是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不够,哪里还有空闲讲求礼义呢?规定奉养养活妻子儿女丰年连词,表递进往,走向取独,连词只是连词,表顺承足够哪里空闲讲求荒年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错失(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把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反复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在路上背着、顶着东西走了。老年人穿丝制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同“返”根本穿,动词小猪猪时节耽误,失重视学校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名作动,种植申诫告诫同“斑”第三部分从“王曰‘吾惛’”到“未之有也”: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士:无恒产而有恒心民:无恒产——无恒心——放辟邪侈明君的施政纲领:
制民之产——富民——“仰事俯畜“无虞——王道之始
谨庠序之教——教民——使民懂得礼义——王道之成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反对武力征服,主张推行王道,而王道的关键在于先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然后进行教化。先“足民“后”礼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孟子的民本思想农业时代的国家,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人口越多,劳力越多,产品越多,税收越多,兵源越多,人才越多……农业时代的国家要发展就需要扩大人口,而扩大人口一般就两条路:等待人口自然繁衍,和掠夺别国人口。通过战争来扩大土地、掠夺人口的方式会使得天下各国陷入无限战争中,最终使得天下总人口下降。抢来的人口如果不善待他们,他们也无法安心生产、繁衍,反而可能会流亡到别的国家,或者成为本国的不稳定因素。孟子的民本思想于是孟子提出了第三条路:以仁政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从而吸引外来人口。国君要爱百姓,要分土地给百姓,要不影响百姓生产。慢慢的别国的百姓就会主动来投奔,商人会主动来经商,人才会主动来做官。总之,国君不能只想着利己,不能肆意压迫、剥削、残害百姓,要把重视百姓,要把百姓的利益放心上,把百姓视为国家发展的根本。这就是著名的“民本思想”。孟子在这一部分具体阐述了怎么做才能吸引人口?孟子认为国君应该规定每个国民的土地面积,使国民能养活自己和家人。有了稳定工作的人就会有稳定的生活,有了稳定生活的人就会有稳定的思想,有稳定思想的人就可以引导他向善,人民向善则国家发展。反之,没有固定工作的人思想不稳定,这些思想不稳定的人机会成为流民。流民为了生存,或是会做出违法乱纪的事被法律惩罚,或是会流亡到别的国家。无论哪一种都会导致国家损失人口。
这就是“有恒产者有恒心”,然后“驱而之善”的逻辑顺序。这一思想哪怕在今天无疑也是很有道理的,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本国的失业率,因为失业人口会变成社会不稳定因素。那么应该分多少土地给国民呢?
在《孟子·滕文公上》中有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这段文字所描绘的就是西周的“井田制”。把一块田划成“井”字,八家各分均等的一百亩,种出来的收成归自己(也要交税);中间的一百亩是公田,由八家轮流耕种,种出来的收成归国家。
孟子认为井田制能保证所有国民有均等的田产,国家也有稳定的税收,能避免因土地兼并而产生流民,也可以给外国来投奔的流民分配土地。农民有了土地后,孟子还有指导生产经营的较为具体的方针。第一项是蚕桑纺织业,在五亩的宅园中种桑养蚕,经营得好,50岁的人可以“衣帛”。第二项是家畜饲养业,如果适时地经营好这项事业,70岁的老人可以“食肉”。第三项是农业耕作,如果国家不要用兵役、徭役侵夺农时,农民把百亩之田种好就可以使八口之家“无饥”。如果这三项生产事业都经营好,一户农民就可过上较富裕的生活。每家都富裕了,国家就会兴旺。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这种理想在当时是不能实现。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思考齐宣王虽然被孟子说服了,但并没有实施孟子的主张,也没有给孟子一官半职,只是把他当作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来尊重,而不是想实现他那一套政治理想。你觉得孟子的思想有哪些不足使得齐宣王不执行呢?思考(1)战国时期,由分裂趋向统一,战争难以避免。孟子笼统反对武力,显得脱离现实,不合潮流。(2)高估了小农经济的效果,对影响生产的各种风险缺乏预估(3)他的仁政完全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显得过于天真、简单。
在兵荒马乱的时代,在弱肉强食的环境下,单独实施仁政缺少大的环境,很可能导致在实施的过程中就被吞并。孟子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舍生取义——是由伟大先知所塑造所建立的。
孟子建立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基础——人性善
孟子的人格理想是大丈夫人格,这是最有魅力的人格,也是后来封建社会最难得一见的人格,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面的稀有元素。面对大是大非时,我们能不能有一种浩然正气充斥于心中,做一回堂堂正正的人,能不能有尊严的活一次呢?这是孟子对我们的人格启示。
春秋和战国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辉煌的时代,在世界上有这样一个时期,人类对于世界认识最为深刻的时期,在短时间内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以此奠定了直到今天我们人类生存的道德基础,以此称之为“轴心时代”。
在西方是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在中国,春秋战国老子、孔子、墨子,他们的思想影响力深刻度是空前绝后的。
孟子避开齐宣王问询及齐桓公、晋文公霸业之事,反而向他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关心人民疾苦,爱护百姓,推广恩德,便能称王于天下。归纳主旨
中心思路艺术特色保民而王不忍之心不为与不能仁政蓝图
具体措施迂回曲折
气势磅礴朴素真诚比喻贴切全文思路保民而王中心思路避而不答,转移话题“不忍”是行王道的基础指出“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提出“推恩于民”的观点指出王之大欲,并明言无法实现。构建仁政蓝图阐述“保民而王”的具体措施【艺术特点】一.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1.转移话题,把话题纳入自己的轨道,明确王道的话题;2.提出“保民而王”的观点,肯定齐王的条件(仁心);3.宕开一笔,得出齐王“能而不为”的结论,并证明其谬,断其退路;4.重拾话题,正面主张推己及人,推不忍禽兽之心于百姓,并将此作为王道的途径;5.剖析齐王能行王道而不为的真实目的及灾难性后果,摆出具体措施。
(1)掌握心理,因势利导。
(2)结构严谨,说理透辟。
(3)善用比喻,气势迫人。
(4)运用对比,加強说理。
(5)善用修辞,增加文釆:
对比
对偶
排比
反诘
引用
比喻
归纳写作技巧:二.生动有力的语言魅力1.善用比喻①“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②“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③“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④“缘木求鱼”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许多比喻一样,已变成今天习用的成语,它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2.善用排比①如“然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这一组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是有别于“不为”的。它的浅显易懂,还由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简御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明白。②“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这一组排比句,则是不厌其烦地故意揣度,既扩充了文章的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而自感惭愧,并进而去检点自己,包含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朝着王天下的方向迈进。③“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诉于王”,这一组排比句,从“仕者”、“耕者”、“商贾”和“天下之欲诉其君者”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发政施仁”的好处,在齐宣王面前显示了巨大的诱惑力,展开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个排比句,形象地写出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齐桓晋文之事文言知识总结一、重点字词读音王(
)胡龁(
)便嬖(
)觳(
)
觫(
)
褊(
)
恶(
)
挟(
)
度(
)
莅(
)
惛(
)
盍(
)
畜(
)
赡(
)
豚(
)
彘(
)
庠(
)序
颁(
)
wànɡhépián
bìhúsù
biǎnwūxiéduólìhūnhéxùshàntúnzhìxiánɡbān①无以,则王乎(以,通“已”,止)②王说(说,通“悦”,高兴)③是折枝之类也(枝,通“肢”,肢体)④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同“返”,回到)⑤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⑥刑于寡妻(刑,通“型”,做榜样)⑦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通“矣”,表示确定语气)⑧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⑨是罔民也(罔,通“网”,陷害)二、通假字三、一词多义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爱吝啬爱护喜爱,喜欢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明道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任重道远明亮视力清楚,明白贤明的述说,谈论讲,说道义路,道路三、一词多义恶彼恶知之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死亦我所恶wū哪里,怎么,疑问副词è不好wù憎恶抑抑王兴甲兵……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不可遏抑难道,表反问语气还是,表选择语气抑制,动词三、一词多义度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度,然后知长短王请度之猿猱欲度愁攀缘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物换星移几度秋
duó揣度,揣摩duó用尺量duó忖度,思考,斟酌dù渡过dù限度dù次三、一词多义(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谈论)
(2)唯恐道途显晦(道路)(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4)道芷阳间行(取道) (5)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理)道三、一词多义(1)舍南舍北皆春水(房屋)(2)舍之!吾不忍其觳觫(释放)(3)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停止)(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居住)(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舍弃,放弃)
舍 三、一词多义1、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保:使动用法,使……安定)2、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3、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远离)4、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用作名词,视力)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前“老、幼”:形作动,尊敬、爱护;后“老、幼”:形作名,老人,小孩)四、词类活用无以,则王乎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危士臣
朝秦楚名作动,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形作意动,对…感到奇怪。
形作动,远离。形作动,敬爱;形作名,老人。形作动,爱护;形作名,幼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危害。使动用法。使……来朝见。四、词类活用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从而刑之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作动。加以刑罚。名用作动,穿。形作名。小的国家;大的国家。形作名。人口稀少的国家;人口众多的国家。形作名。弱小的国家;强大的国家。名作动。种植。四、词类活用为肥甘不足于口与(形作名,肥美的食物)轻暖不足于体与(形作名,轻暖的衣服)是罔民也(名作动,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谨庠序之教(形作动,谨慎从事,重视)权,然后知轻重(名作动,用秤称重)度,然后知长短(名作动,用尺量)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形容词作名词,视力)四、词类活用吾何爱一牛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至于兄弟不推恩无以保妻子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从而刑之吝啬;爱护,喜爱……的原因;表结论进而推及到;表并列关系到了……;另提一件事妻子儿女;妻子中原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着就……;表示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五、古今异义不识有诸?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盖亦反其本矣!则盍反其本矣。之乎之于何不何不六、兼词1.判断句
(1)是乃仁术也(2)夫子之谓也(3)是诚不能也(4)是折枝之类也(5)是罔民也七、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七、特殊句式(1)臣未之闻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臣未闻之也”,之,代词(2)莫之能御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莫能御之也”,之,代词(3)何由知吾可也: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由何知吾可也” (4)牛何之: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牛之何”,此处之是动词,去、往(5)然则一羽之不举: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不举一羽”,之,起提宾作用(6)夫子之谓也:即“谓夫子也”,之,起提宾作用 (7)舆薪之不见: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不见舆薪”,之,起提宾作用(8)何以异: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以何异” (9)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未有也”,之,起提宾作用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 (1)王坐于堂上:即“王于堂上坐”(2)构怨于诸侯:即“于诸侯构怨” (3)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即“皆欲于王之朝立”(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即“而以羊易之”(5)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6)申之以孝悌之义:即“以孝悌之义申之”(7)天下可运于掌:即“天下可于掌运”(8)吾何快于是?:即“吾何于是快”被动句(1)百姓之不见保省略句(1)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2)将以(之)衅钟(3)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4)及(其)陷于罪 (5)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主谓倒装(1)宜乎百姓之谓爱我也:即“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2)若是其甚与?:即“其甚若是与”,它的厉害像这样吗?秋毫之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不见舆薪:看不见一车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发政施仁:发布政令,实施仁政。放辟邪侈:指肆意作恶。衣帛食肉:穿着精美的丝绸服装,吃的是肉食。形容生活富裕。不饥不寒:不挨饿受冻,生活不愁温饱。心有戚戚:心里面很有感触。八、文中成语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翻译:安抚百姓然后称王,便没有人能抵御他了。2、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翻译: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翻译:你不要对百姓说您吝啬而感到奇怪。用小的换大的,他们怎么知道您的用意呢?
九、重点句翻译4、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翻译: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5、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翻译:难道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受到危害,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么?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翻译:既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茶叶行业鉴赏技巧培训总结
- 冶金销售工作总结
- 文化创意行业宣传策略总结
- 202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3年湖北省咸宁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2021年河南省周口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4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2024年江西省景德镇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财务人员辞职报告
- 《地震灾害及其防治》课件
- 2024年版电商平台入驻商家服务与销售分成合同
- 蜜雪冰城合同范例
- 小红书种草营销师(初级)认证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 LPG液化气充装站介质分析操作规程 202412
- 养老院环境卫生保洁方案
- 中学学校装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4年WPS计算机二级考试题库350题(含答案)
- 2024年5G网络覆盖工程分包合同
- 2025届北京市海淀区交大附中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天津市武清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无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