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别应用研究报告4900字》_第1页
《景别应用研究报告4900字》_第2页
《景别应用研究报告4900字》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2景别在影视片中的应用目录TOC\o"1-2"\h\u17866第一章绪论 19598第二章不同景别下景别的选择与特征 22028(一)景别与风格 23699(二)景别的呼应 26680(三)景别与节奏 224431(四)景别的变换形式 317608(五)摄影构图中不同景别的特征 327153第三章景别运用的艺术特征 923017(一)影片音乐的载体 93126(二)影片的剪辑构思 919713(三)影片节奏的控制 911265第四章景别运用对影视片艺术升华的影响 1029066(一)调节和丰富观众的心理世界 1025919(二)景别在视听表达上的功能 1014684(三)实现影片的风格塑造 1031425结束语 1123312参考文献 12第一章绪论早期的电影和电视是无声的,被称为无声电影。但是在那个时候,这些无声电影被接受和喜爱。在早期无声电影中,当观看每一个景别以及每一个景别中几个景别的排列时,观众可以理解景别的空间,体验景别本身所传达的意义。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丰富多彩的影视作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景别仍然是影视创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通过远景、全景、近景和特写镜头的一些变化,画面的情感得到了更深刻的表达。在电影创作过程中,设计和拍摄应该考虑什么样的镜头和景别。只有明确电影和电视节目中各种景别的角色和功能,我们才能设计出合适的艺术景别。从视觉理论的角度来看,拍摄景别是电影风格、导演风格和拍摄风格在屏幕视觉图像中最重要的体现。原因是镜头的单一景别、前后的排列、段落的组合以及有机的应用可以形成很强的造型效果和视觉效果。探讨景别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第二章不同景别下景别的选择与特征景别是指由于相机和被摄体之间的距离差异或相机镜头焦距差异而导致的电影图像中被摄体范围的差异。为了让人们看到屏幕上物体的表现,他们可以看到不同距离和不同角度的形式,并创造出不同的景别。在创作实践中,通常有两个景别分类标准:以人划分和以物划分。分别是指在电影和电视作品的拍摄中,根据照片中主体(人物)的多少部分和以照片中主体(景物)的比例为标准。在全景图这样的景别中,镜头的移动通常更轻松,节奏越来越慢,空间感也很强。在像特写镜头这样的小景别中,大多数景别都是带有更微妙节奏和纹理细节的分割镜头。(一)景别与风格不同景别的选择、转换和连接将形成不同的电影风格。电影《一个和八个》的前半部分主要使用近景和特写。在黑暗的色调中,角色脸上粗糙的皮肤被充分纹理化,使角色显得丰满而有力。然而,在电影的后半部分,在日益明亮的色调下,一个辽阔的远景与大全景出现了。这部电影使用双极性镜头,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心理上的冲击,并产生程式化的效果。(二)景别的呼应景别的呼应通常从远景或全景向中景、近景变化,并伴随着下降镜头,给观者一种进入故事的感觉,形成一种自然的心理过渡,而结局电影往往从中景或近景向远景或全景拉远并使镜头角度上升,带有一种故事渐渐远去的观感。在影片《阿甘正传》中,开场一根羽毛(大远景)从天空中、从城市上空飞向阿甘上方(远景),再飘落到阿甘的脚旁(中近景、特写)。结尾时还是这根羽毛(特写)从阿甘脚旁飞起再(远景、全景)飞离阿甘再(大远景)飞至无垠的远方。这里景别的呼应比较规律,像一个圆圈,有封闭性叙事的完美感,而结束于远景的景别。(三)景别与节奏影片常常在近景特写等近景系列景别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巧妙运用影片故事中的远景系列景别来调节影片的视觉节奏。这样就使得故事的情节不会枯闷,而且故事色彩更丰富,影调更亮丽,这也是对剧本故事质感与层次感不足的视觉调节。(四)景别的变换形式切:这种手法既可以使景别逐步式展开,还可以以逐渐接近型与逐渐远离型,有过渡、有层次地展开景别的递进,然而也可以是跳跃式与混乱式,使景别随意的跳接。这是一种颇为主观的景别变化方式,也可用于表达人物的感受。人物运动:即通过人物运动造成景别发生变化。机位运动:这是颇具艺术表现力的景别变化方式。希区柯克的影片《后窗》开场第一个镜头令人印象深刻,它以全景开场,展示一幢楼的外观格局及各家各户形形色色的行为,接着缓缓摇开,展示出一条巷口,再摇,成近景,是另外一幢拐角处的楼房,接着缓缓摇进一个窗口,至镜头结束时,我们出其不意的看到一张特写的男人的脸。在这一镜头中多次改换景别,并且交代了环境与人物,是极简洁有效的电影语言,为影片后面交代人物从后窗中的窥视建立了合理的空间联系和情节契机。变焦:这种手法除了在模拟人的视线与搜索中会被使用外,在景别处理方式中是比较少用的。(五)摄影构图中不同景别的特征按照被摄物在银幕画框中所占比例的大小,或以人物在在画框中被截取的比例为标准,镜头画面的景别可以划分为: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景别的产生,是影视艺术的一大进步。摄影师应当在设计、处理画面时采取不同的方法,使每种景别显示出自己的功能,使每个拍摄主体在画面构图中表现出其造型作用。大远景被用来代表辽阔的场景、风景和背景。如图2-1所示,从这个大的角度来看,人物的外表通常只是一小部分,除了巨物的移动什么也看不见。图2-1大远景远景与大远景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与大远景相比,主要受试者在大远景中的比例略有增加,如图2-2所示,但场景仍然由远处的物体所主导。这种视角关注环境和人物之间的相关性和依赖性。图2-2远景大全景通常用于捕捉人物的全身运动以及与此范围相对应的背景。如图3-3所示,整个场景的焦点仍然在角色上,而环境范围的表达基于角色的表现。图2-3大全景全景用于拍摄人及其周围的照片或捕捉自然风景,并用于代表一系列场景。它代表了整个场景,相当于在剧院看到的舞台框架。如图3-4所示,这种景观视野相对较宽,主要集中在主题上,可以展现相对完整的场景。图2-4全景如图2-5所示,中间场景指的是人膝盖以上的运动。它允许角色自由移动而不失去与周围环境的联系。这个景别占据了更大比例的电影和电视镜头。图2-5中景如图2-6所示,中近景是角色半身像的运动,比近距离稍远,也称为半身像。在许多电影和电视作品中,所使用的景别基本上都是半身像,让人感觉自然舒适。图2-6中近景在近景镜头中,人物画面在胸部上方。如图2-7所示,在近景拍摄中,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头部形状在画面中占主导地位,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心理活动成为表情的主要内容。近景画面具有传达情感和表达思想的功能,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图2-7近景如图2-8所示,人或对象的特写图像占据整个画面。由于构图和透镜焦距之间的关系,环境空间被稀释和模糊。镜头中具有强烈冲击力的局部特写镜头具有穿透力的造型,能够准确传达叙事情节。特写也能反映角色更丰富的情感。图2-8特写大特写镜头是一个景别的极端。它是角色或场景的局部或详细图片。如图2-9所示,重点是人物微妙表达的细节,这些细节比其他景别更具表现力。当拍摄花和昆虫时,经常使用宏观镜头来获得微观世界的特写镜头。图2-9大特写

第三章景别运用的艺术特征(一)影片音乐的载体景别是影片音乐的载体,景别的适当运用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才能将观众的身心都投入进去,情绪随之发生改变。如果一部影视作品只有音乐而景别没有随着情节和音乐发生改变的话,那么即使音乐再怎么紧张也不能使观众的情绪有大幅度的改变。反之,如果只有情节发生改变,没有音乐与之配合,那再感人的剧情也不会让观众动容。因此,景别是影片音乐的载体,二者互相辉映,缺一不可。比如小组拍摄的短片《逆转裁判》,在被告人杀死女死者的时候,如果只有当时那种紧张的音乐,景别定格在死者身上不动的话,那再怎样紧张也不会带动观众的紧张感。(二)影片的剪辑构思在一部影视片中,不可能从头到尾都只出现一种景别,而是要多种景别相互变化,有序衔接的。一部影视片所要体现出的感情不仅要靠前期拍摄的过程,还体现在后期剪辑上。剪辑的基础任务之一就是将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通过一定的组接技巧使之完善。剪辑时在对镜头的排列、组合中,要充分考虑景别的变化方式。(三)影片节奏的控制画面景别及其排列组合对画面视觉节奏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总体上来说,远景等拍摄较大画面的景别的画面视觉节奏较慢;而近景等拍摄较小画面较小的景别具有强调作用,大量使用,会形成较快的节奏效果。在拍摄的短片《逆转裁判》中,被告杀人这一段的景别变化比较丰富。首先在前期拍摄过程中,需要拍摄的画面都拍好。后期剪辑过程中,在表现死者已死的景别的时候,从整个杀人现场(全景)慢慢缩小景别到对死者的特写镜头,这样就使得影片的节奏变得越来越紧张。所以,景别之间的变化幅度也可以创造一定的节奏,跳跃的幅度越大,节奏就越快。因此要根据作品的整体节奏或者一个叙事段落的节奏,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

第四章景别运用对影视片艺术升华的影响(一)调节和丰富观众的心理世界观众的接收心理和审美情趣是促使影片画面节奏形成的根本依据。观众正是通过对画面的鉴赏,实现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审美交流,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审美需求的满足。所以,景别的艺术也应该满足观众的身心需求和审美情趣。在影视作品中,每种景别的改变及其持续的时间,都可以调节观众的心理世界。(二)景别在视听表达上的功能一部影视片的景别的作用主要就是围绕逻辑和情绪。每一种景别在叙事和情绪节奏上都有基本的功能和定位,远景在叙述中体现的是介绍故事基本要素环境的功能,在情绪上体现的是一种气势一种意境,它经常为整部影片奠定一种气韵基调;全景主要是表现人的形体和动作,环境的强调和重要性相比中景得到加强,往往用来确定一场戏的镜头切分依据。相对于中景,它的动作性和环境性得到突出;中景人物的表情可以有效呈现,能交代清楚人与环境、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所传递出的信息量是最为丰富,有利于讲清楚一个事件发展的过程;近景对人物的精神状态表现特别有利,同时也能对人物的姿态和动作做一些了解,可以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观众产生一种交流的感觉,让观众进入事件之中;特写的空间确实感对营造一种心理气氛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大量人物特写的运动镜头的连接造成的眩晕感,恐怖片里利用特写镜头营造的危机感等等,可以给观众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三)实现影片的风格塑造影视作品中对景别的运用,首先是作品叙事风格和创作风格的鲜明体现。从总体上来讲,远景等描绘较大景别的景别比较抒情,会使作品更趋于写意风格;而近景等描写较小景别的景别是叙事的、纪实的,这类景别的使用使全片风格向叙事性、纪实性发展。因此,如果所拍摄的影片写意性较强,叙事性较弱,就要较多地采用远景等大景别;反之,就要多采用近景等小景别。不同的创作者在选择使用镜头语言时,出于对叙事本体的理解和表达内容的需要,会不自觉地偏好某些景别,从而形成每一个创作者区别于其他创作者的独特风格。因此,景别处理实现了影片的风格塑造

结束语影视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在其创作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影视场景的艺术造型也发挥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景别是在不同场景拍摄的,由于位置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和构图效果。因此,它反映了导演如何利用空间安排来完成电影的叙事。在电影创作过程中,景别镜头定位的设计和应用不仅反映了导演的技巧,也反映了导演的叙事风格。现代电影的景别构成越来越灵活,场景数量也越来越丰富。这要求在选择位置时非常小心和准确。每种艺术创作都有自己的规则。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原则,才能进行更好的创新。通过收集和研究资料,笔者认为在未来的影视节目中,应该注重情节和人物设计,巧妙运用合理的景别。一个好的景别应用程序可以使整个事情锦上添花,达到出乎寻常的效果。

参考文献[1]李杰.王骏.影视画面分析学.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P85[2]尹利强.影视作品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12月:P5[3]任玲玲.影视非线性编辑与创意.上海美术出版社,2004年6月:P201[4]刘立滨.影视画面造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P51[5]李运林.徐福荫.电视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