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逍遥游创作手法3600字》_第1页
《庄子逍遥游创作手法3600字》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庄子逍遥游创作手法研究鲁迅先生说《庄子》一书“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译林出版社.2014的确,在浩繁的先秦说理散文作品之中,《庄子》堪称是最具有文学价值的冠冕,不仅在当时雄踞百家之首,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对于《庄子》作品写作手法的研究,学术界已经成果斐然,除了《庄子》原著以外,前人的研究成果也为本文的分析归纳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基础,我将以《逍遥游》为例,从如下四个方面对庄子的文学创作手法进行分析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译林出版社.2014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庄子》中自称其创作手法“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庄周.《庄子》[M].中华书局.2013在“庄子三言”中,毫无疑问,寓言是最主要的也是运用最多的表现方式,大多数篇目都是以寓言为主干进行创作的,《逍遥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逍遥游》中“游”的事物有很多种。野马、尘埃凭生物呼出之气而“游”,即所谓“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鲲鹏”的游则是凭借海运和扶摇飞至九万里高空才能实现;蜩、学鸠等依靠风力而“游”,无需准备数量过多的粮食。这些小动物的“游”和鲲鹏的“游”相比较,无疑这些小动物更逍遥,毕竟它们受到的约束更少。但庄子紧接着又说:“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小智慧比不上大智慧,寿命短不如寿命长,接着又告诉人们这样说的原因。他通过比较“朝菌”“蟪蛄”这样的小生物因生命的短暂而无法知道晦朔和春秋的事例和冥灵、大椿、彭祖这些因漫长生命而知晓更多人、事、物的事例,告诉我们蜩和学鸿所自以为的“逍遥”其实并不逍遥,生命的短暂和飞行的距离限制了它们的认知。在认知和思想的层面,它们不仅不自由,而且还非常可悲。人的生命比彭祖的生命短,于是庄子不由得发出一声“不亦悲夫”的感慨来表达人不能在知识的世界中自由翱翔的悲叹。可以说庄周.《庄子》[M].中华书局.2013二、意出尘外的想象和虚构与寓言运用相辅相成的是《庄子》散文中表现出的超常想象力,也就是所谓的“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超凡入化的艺术风格。庄子笔下的想象与虚构,往往能够超越时间的间隔和空间的局限,超越正反的对比和物我的分别,变化万千。仍以《逍遥游》为例,篇首的北冥之鱼,能化为鹏鸟,振翅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何等雄奇壮观的景象,又需要何等离奇惝恍的想象力才能得此奇思。这种雄奇无比的想象,带给我们的是惊心动魄的震惊和耳目一新的感受。再看时间之渺远。汤问棘日:“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无极之外,更无极也。”其实庄子的“无极之外,更无极”的宇宙意识,不仅是宇宙空间的无限,更是宇宙时间的无限延伸。在科技还处在蒙昧状态的远古之时,庄子对时空竟有如此瑰丽的想象,实在令人叹绝!这种想象还体现在整个文章的构思上:那“其翼若垂天之云”,其背“不知其几千里”的鸟的雄伟,那“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树的长寿,固然令人咋舌,但更令人神往的却是庄子用来说明观点的奇特的物事、奇特的境界和奇特的用意。在庄子的笔下,鱼可以化而为鸟,冲天而起;鸟可以自视甚高,互相嘲笑;人可以有俗人、至人、神人、圣人之分。神奇无比的想象在庄子的笔下任意驰骋,终而形成一个“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理想化的境界。为使这个境界人格化、具体化,作者还用生花妙笔,瑰丽的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的姑射山神人的美丽形象。把一个虚幻的形象写得如此实在,惟庄子也!三、形象恢诡的论辩与《孟子》等论辩文不同,《庄子》的说理方法少有逻辑推理,而是表现出一种恢诡谲怪的论辩风格和精深险辟的思辨能力。在阅读《庄子》散文,体会哲学思想时,读者与其说是借助逻辑推理由浅入深,不如说是被其充沛的情感力量和诡谲的艺术境界所感染。在《逍遥游》篇的末尾,庄子于寓言之中再套寓言,以“不龟手之药”的“所用之异”,来证明无用即为有用的论点。“且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空间本身的大小是相对于空间之中的物质本身,以物质本身为参照物的,以草作船飘荡在小水洼时,水洼对于草就是广阔的空间;以杯子作船时,小水洼就是狄窄的、不足以使杯子漂浮的空间。庄子的空间观念打破了常俗的空间思维,由内而外粉碎了固定的思维模式,从相对于空间中的主体区别出发考量空间的大小与方位,这是对“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的执着追求。《逍遥游》中极力表现和强调事物的空间体积,蜩与学鸠同鹏鸟所看到的大空虽然都是蓝色的,但是其所处格局不同,庄子以大小和活动空间为辨证对象,其目的在于破除人对于空间概念的偏执,扩大视野,鼓励人们以辩证的角度看问题。庄子主张以人为空间的主体,人本身摒弃一切杂念,以宽阔的心胸包容万物,人们的思想境界越来越开阔,人身处的空间才能从种种局限之中解放出来,首先“齐万物”然后才能“逍遥游”。四、复杂矛盾的情感在《逍遥游》中很难把握的是庄子的情感。他的感情既激情澎湃又含蓄隐蔽。文中作者对逍遥游的境界是那么痴迷、向往,情感的表达是何等炽烈!请看,他是怎样描绘理想的:“藐姑射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病而年谷熟。”这个神人亦静亦动,已是天地间阴柔和阳刚的聚合物。它“不食五谷,吸风饮露”,完全超越于人世间的生活需求,可以随意地顺应宇宙的阴阳、风雨、晦明变化,“而游乎四海之外。”这是何等的逍遥!能够任意驾驭宇宙的神人又无所不在,无所不为。只有它才使万物不“疵疡”。万物都依靠这个神人而生长,而这个神人又是永不毁坏的。“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糠批,犹将陶铸尧舜者也……”如此美仑美负的描绘,如此完美的追求,其用心之笃,用情之烈又何人能及!但这种炽烈的外在情感背后却隐藏着他深深的痛苦。文中的大鹏,雄健美丽,才能无双,志向高远,它能够振翅飞向九万里的高空,能背负青天而飞向遥远的南冥,但因为“有所待”,从而做不到逍遥游。大鹏正是作者的化身。庄子生活在战国,其故国宋,与陈、郑、蔡等国一样,春秋后一直是晋楚等大国争夺的中间地带,战争频繁,人民经受着长期战乱的祸害。公元前318年,宋君堰自称为王,暴虐无道,诸侯皆曰“莱宋”,民众又在国内饱受压迫奴役之苦。庄子晚年,宋又亡国,庄子一生生活在如此多灾多难的国度、时代里,虽其贤闻于诸侯,虽有远大的理想,想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天地间,但何其难也!为摆脱重重拘束与压迫,故思探求一绝对自由,超脱一切限制,使其精神获得彻底解放,遂有逍遥思想之产生。但真正的逍遥又如何能够获得!于是,志存高远却无法实现的痛苦便深深地隐藏在大鹏的羽翼之下,飞扬的激情中包含着他难以言说的苦情!五、结语逍遥游之意,是指没有任何限制,没有任何依赖地自由地遨游。庄子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庄子·天下篇》),在文中提出了一切听任其自然的思想,创造了一个超越一切时间、空间限制,绝对自由地任其随意遨游的逍遥境界。作者开篇采用了先述后议、先破后立的写作手法,首先通过描绘一系列具体事物来形象的说明:无论是“扶摇而仁”的乘天大鹏,还是“决起而飞”的蓬间小雀;无论是“不知晦朔”的短命朝菌,还是春秋八千的长寿大椿,它们之间虽然有着大小之分,长短之别,但都是有所依赖,有所期待的“遨游”,并非“逍遥”之游,自然进不了绝对自由的境界。然后又通过三个层次的人物来反复申明绝对自由是难得的。那些为世所累,心系功名的“知效一官,行比一乡,而征一国者”自不必说,就是“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宋荣子之流仍是“犹有未树”,列子虽然已能“御风而行”但仍然“犹有所待”—待于风,也算不上逍遥游。怎样才能“无所待”地去作逍遥游呢?那只有“乘天地之正”(顺着天地的法则,亦即自然规律),“御六气之辩”(驾驭阴、阳、风、雨、晦、明的各种变化),“以游无穷”(不受时间限制),才是无所待,才是逍遥游。那么谁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唯有“无己”的“至人”。所谓“无己”就是忘记白身的存在,把自己的形体连同思想都看作是虚幻的不存在之物,自然也就无所限,无所待了,如此也就能绝对自由地去作逍遥游了。庄子在揭示逍遥的内涵和境界时,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参考文献:[1]庄周.《庄子》[M].中华书局.2013[2]陶白.《庄子》寓言研究[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4-11.[3]张羽.论浪漫主义特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